【#作文# #告别读后感6篇#】书是美景,读书是饱览美景,读作者写的作品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有关作品读后感有哪些呢?如果您从未听说过“告别读后感”那么请看下面的文章介绍。
告别读后感【篇1】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告别读后感【篇2】
小说里的马洛说特里最后近乎绝望地回答了一句——只是演戏而已。
其实马洛说特里在许多方面都是个很可爱的男人。只是经过时光的洗礼,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他了。原来的那个他早就死了。
如今的他穿着高级时装,抹高级香水,优雅的像个五十块钱一次的妓女。
是的,那就是特黑,没错。
从特里对自己身份的定位来看,他还是很清醒的,他这短暂的人生就极具戏剧性,演戏这个词用来形容特里的一生再好不过了。
1、他努力想做好别人的战友、做好别人的丈夫,但是他都没有做好。战场上只是为了两个二货战友,这让他差点丢了性命,还被俘虏。
2、本来想当一个好丈夫,结果人家只是把他当成一个摆设,给了他一份叫“老公”的工作给他,这样对方可以就更加方便地出去水性杨花了。
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就象有张叫“命运”的大手在捉弄人一样,很多角色扮演已经偏离了你的初衷,在生活中身不由己继续“表演”。
如同那句话老话: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想一想,你、我、他,谁又不是这样呢?
告别读后感【篇3】
《漫长的告别》是美国作家雷蒙德·钱德勒写的一部侦探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连串的谋杀故事,以及主人公——马洛的探案过程。
无巧不成书,作品的开头,马洛便遇到喝得烂醉、被妻子抛弃的特里,后两人成了朋友。特里后来卷入了一场杀人案中,成为唯一的犯罪嫌疑人。慌忙的特里找马洛帮忙,嘴上瞻前顾后的马洛还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助其逃跑。
接下来的剧情让我对马洛这个角色有了重新的定义——为了获取快人一步的情报,警局、地检署先后抓走马洛,对他进行逼供,施加暴力。但马洛对朋友十分了解,坚信他不是凶手,自始至终没有屈服求饶,坚定不移,警察也只好放人。麻烦没有就此结束,黑帮的威逼利诱接踵而至,马洛也没因财富出卖朋友、出卖灵魂、违背自己的内心。
突然,传来消息,特里自杀,留下了自白书,承认罪行,即使这样,马洛依旧坚信自己,觉得朋友是清白的,看似结束,但暗地里还在继续追查,面对警察的殴打,金钱的诱惑,生命的威胁,马洛始终没有放弃,一直为朋友的清白“上刀山下火海”。他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对朋友的信任,对真相的执着,令我无比敬佩,甚至感动。
有人说马洛是“硬汉”,我非常赞同。在我看来,这种“硬汉”并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而是无论遭到怎样的逼迫,诱惑,仍坚守自己的原则,毫不动摇的坚强意志,同时为之负责。马洛最后用事情的真相还朋友的清白,以此为礼,把与朋友这次漫长的告别画上句号,这种对友谊的绝对忠诚就是马洛的原则。
“硬汉”马洛在书中表现得玩世不恭,酗酒,叛逆不羁,似乎有很多缺点,但他还有一面,如:帮助醉倒的特里带他回家,与其成为好友:坚持不懈追查真相,还朋友清白:揭穿凶手艾琳后并没有立刻报警,而是让她体面地死去。这些也可看出马洛有温柔、天真浪漫、愤世嫉俗的一面。让读者看到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给读者带来一个更真实的人物,更贴近普通人的性格,而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般遥远。
书中有一句话“你费劲心机好不容易道出真相,其实未必能够减减轻任何人的痛苦,而且往往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其实,生活中我们追求真实,但有的时候,一些善意的谎言是为让人与人之间更融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许多事情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天枰,真的不必要为了追求所谓的真相而打破平衡,戳破那一层维持关系的纸。(洪继柱)
告别读后感【篇4】
想给四星半。作者的语言确实十分吸引人,现在还记得那个走进酒吧的梦,人们惊讶的如同指挥家手里还未停下的指挥棒。
作为一部侦探小说,其实我没有很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私人侦探对特里这么好,因为他心里某个柔软的角落被触动了吗。我觉得侦探是一个自由自在,懂的如何在当时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人。他很懂规则,而且很聪明,也许还很帅,不然不会让洛林也倾心。
而特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面貌在我看来有些模糊,无法概括。只知道他有一道在战时被炮弹炸出的伤疤在脸上显眼的位置,有一头白发,入赘了一位富翁的女儿,这位娇人给他戴了无数的绿帽子。故事中出现了很多人物,昨天晚上我甚至还梦到了他们,警察,黑帮老大,那个梦,嗜酒的作家,偷偷用麻醉药行医的大夫,躁郁症西部牛仔。真的很丰富,作家对这些人物的刻画。
再说回整本书,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确。是自杀的女人杀了他丈夫,杀了西尔维娅,然后老头子想让特里当替罪羊,而特里的两个黑道朋友让他伪装被杀死,最后通过整容手术把他救了回来。我们的主人公在最后和特里告别了,见了最后一面,至此,故事到此结束。我们也看到了主人公精彩的推理过程和他某些程度上来说高尚的情怀。这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历经了一切,为了一个朋友。
告别读后感【篇5】
友谊新“定义”——读《寂静的告别》有感
炎炎夏日,最美莫过于读书。当我们手捧一本书,徜徉在文字的缤纷世界里,我们便开启了一场幸福之旅。
今年暑假,我拜读了《寂静的告别》一书,当我手捧这本书时,就被湛蓝的星空下,深蓝的海面波涛翻涌,一辆绿皮火车在星空和迷蒙的雾气中缓缓行进的封面所吸引。以至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细细品味。
这本书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主人公邱青和自己的家人在战争中离散,自己和父亲一直逃到了济南,后来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李全三,得知母亲和小妹还活着,四人相依为命,历尽千辛万苦的故事。书中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例如,我最喜欢的人物邱青,他为人正义,小小年纪却有大抱负;他的好朋友李全三重情重义,怪点子层出不穷。这对好友如此讨喜,再加上生动跌宕的情节,是我为之入迷的一大原因。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第六章:邱青的父亲因做事认真成了烟厂的二当家,邱青也顺理成章成了二公子。由于邱青与李全三玩得亲如兄弟,因此也有人称李全三为二公子,邱青听了倒没什么,但李全三却遭来横祸,他被人绑架,并索要三百元的赎金。即使最后竭尽全力将李全三救出,邱青还是认为十分对不起李全三。
即使在朝不保夕的战争年代,他们依然能够珍惜彼此之间来之不易的情谊,处处为对方着想,如两块相吸的磁铁,打不破,分不开。这样深厚的友谊着实令人羡慕。对他们来说,友谊有时是共享一块糖果,有时是同睡一张床,有时是对方身陷险境,另一方竭尽全力地付出……原来表达友谊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真正的友谊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小小的细节也是幸福的来源。邱青与李全三之间与众不同的友谊给残酷的战争时代送来了一丝温暖与感动。反观现在同学之间的情谊,实在脆弱,有时芝麻大的事儿也是绝交的导火线。或许是安定和平的年代令我们忽视了平凡的友谊带来的幸福,但读完此书,我对友谊和幸福的看法有了新的定义:无论什么时代,两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呵护才是维持友谊的加固剂。
书中迷人的情节还有许多,相信你若捧上此书定能爱不释手。请你也尽快踏上品书的幸福之旅吧!
告别读后感【篇6】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
“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人生由许多“你好”和“再见”串起。所有的“你好”一定对应着一声“再见”,直到和这个世界说“再见”。这是一本哀伤的小说。
作家们塑造了许多侦探,彼此性情各异,只有一点相同:都是虚构的。因为真实的世界不存在如此有魅力的侦探(们)。我知道的侦探手指头数得出来:工藤新一,金田一,福尔摩斯,大侦探波洛,马普尔小姐,再就是这部《漫长的告别》中的菲利普.马洛。许多人应当都熟悉前面几位侦探,但对马洛很陌生。不奇怪,大部分人都没听说过雷蒙德·钱德勒,他在中国谈不上著名。我从这本书才得知这个作家。和其它侦探小说相比,本书侧重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人物,命运,和故事——至少我的感受如此。
本书在国际上闻名遐迩,曾获爱伦坡奖(此奖项在世界推理小说界享有极高声誉)——而且受村上春树推崇(以及艾略特、加缪、钱钟书等多位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曾阅读此书多达十余次:“每当我的写作没有灵感而停滞不前时,就会翻这本书。”进一步说明《漫长的告别》不仅仅是一本侦探小说,更是一本重要的文学作品。我把本书当作严肃小说阅读,希望从中学到一点写作技巧。
一个作家曾这样评价《漫长的告别》:每一页都有闪电。雷蒙德·钱德勒擅长描写和比喻,短短一两句话勾画出生动鲜活的情景,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让读者“看见”,“听见”,“闻见”,享受到文字的美妙,不时地会心一笑。精妙绝伦的句子几乎每一页都能看到。如此高超的表达技巧只有少数顶尖作家才具备。另一本让我体验到“每一页都有闪电”的书是钱钟书的《围城》——而钱钟书是钱德勒的粉,他们都姓“钱”。
侦探马洛的形象与其他侦探的不同之处突出表现在“硬汉”二字——马洛是一个硬汉。他身上具有美国文化中的拓荒精神,粗旷,豁达,西部牛仔的勇敢和正直;他对朋友义薄云天,对顾客忠诚尽职;“好管闲事”,“怜香惜玉”体现了他浪漫的一面。读后感·他幽默乐观,不畏强敌,蔑视凶狠狂妄的人,遭受打击毫不气馁。此外,还能映衬“硬汉”形象的是他手中的卷烟,总是一支接着一支,几乎永远不会停。马洛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很多,最有感染力的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会挨打,会受伤,会郁闷,伤心,痛苦,悔恨。这是其它侦探不具备的。我们成为不了福尔摩斯,但是从马洛身上,或许可以看到一点点自己的影子。
我读的这个版本译者是东北人,文中多处出现东北俚语,我需要查百度才能知道它的含义。翻译难以做到完美,译作总体瑕不掩瑜,感觉良好。
相关:漫长的告别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