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华10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华10篇)

【#作文#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精华10篇)#】在我们读完一本优秀的书籍后,往往会对其中的观点和见解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并深受其感染。那么如何写好读后感呢?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创作,趣祝福的编辑终于呈现出今天这篇精彩的"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1)

【原因论与目的论】首先跟现主流观点不一致的是阿德勒看待问题的视角,尤其是看待过去经历的视角,比如一些心理学所提到的童年阴影和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造成的影响,过去经历决定个人行为的思想。阿德勒明确否定这样的原因论,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eg:平时可以用目的论思维来分析自己的行为。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在我看来挺有道理。就像工作,很多时候工作本身并不难也不累,难得是平衡和处理官场职场的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书里提到了自卑情结和自卑感,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人生的三大课题与课题分离】

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

需要注意避免的是:

1.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

2.寻求他人的认可: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3.干涉他人的课题: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首先思考“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4.害怕被人讨厌:有人不喜欢你,那不是你的课题。抱有“应该喜欢我”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人际关系的起点是“课题分离”,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1、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2、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

3、关于评定一个人的价值:不用“行为”标准而用“存在”标准去评估他人与自我,eg:“行为”标准:我们在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先任意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再像做减法一样地去评价。

“存在”标准:从零起点出发,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做加分。

4、“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真诚地接受“这个我”,同时对他人寄予无条件的信赖,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

5、人生是连续的刹那,不要用线的形式去看人生到达了哪里,而是去关注如何度过人生的每一个刹那。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2)

4星。

被安利。略过一眼标题。看完,其实与当初的期望刚好相反。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主观看待问题的重要性。(过去,现在,未来)——赋予经历事件的意义——自己的主动选择。

============仙女分割线============

对小孩子批评还是表扬?

鼓励。

我可以改变?

可以。没改变的原因只有一个:不想变。(结果驱动,反向寻找原料)

烦恼的源头?

人际关系。

自身价值的基础?

社会意义。

自我评价?

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把过程本身也看作结果。

============私============

无论是书中提到的过去与未来与现在无关也好,还是记忆与经历看待方式也好,或者环境与客观条件等等。均有强调个体自身的处理能力。

像函数?价值/社会意义就是它的输出而已。每个人入参不同,方法体也不同。同一个人同样入参不同时间段输出也不同。因为变化?更健壮或者更脆弱。方法体仅对自身可见?可调用的资源各不相同。关系?与其他F的可见程度及可访问与否,以及interaction。

这本是一个ok的《自卑与超越》《个体心理学》《洞察人性》《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的实现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3)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通过对话浅显易懂地层层剥茧讲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启发人要做好课题分离,挖掘内心勇气,为内心自由去主动承担“被讨厌”,改善人际关系,获得内心平静的感受。

摒弃共同体局限性想法,转换自我执拗,理顺身边关系,建立信任,树立贡献意识。

勇气

挖掘自己内心的勇气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做好课题分离,也包括自己的孩子。当然不摒弃你对孩子深深的爱,不矛盾。

不要假借爱的名义,混乱思维

“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人可以随时改变并能够获得幸福”

“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为了自由要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带出主题。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客观评价。

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不仅包括家庭或公司等看得见的存在,也包括那些看不见的联系。

人是所有关系的总和。

不畏惧惹人讨厌地自由前行就可以

既要拥有共同体的感觉,又要选择自由

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鼓励

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把对自己的执著(selfinterest)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幸福就是“贡献感”

甘于平凡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4)

时隔一年零三个月,再次把这本书读了一遍,这次做了思维导图的版本,把对我感触比较深的几个点做了梳理

我们为什么不幸?之前在看弗洛伊德的书,我理解的他主要的观点是决定论,也就是说过去的你塑造和决定了现在的你,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疯狂的去搜寻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幸证据,然后醒悟,哦,原来是这样的。但是阿德勒的观点是更乐观,更积极,能够促进人去改变的目的论,阿德勒承认过去对现在的影响,但是更多的强调,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其实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如果你认为世界是邪恶的,世界就是如此,如果你认为世界是善意的,世界也就会是善意的,自有自己发生变化,世界才会改变。

人要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身高不高肯定拼不过人家NBA篮球队员,所以打球并不合适你。但是个子不高,不会给别人压迫感。这就是一个长处。记得有一期李诞的采访,他声称在脱口秀表演的过程中会刻意的用一个比较低的姿态和体态来呈现。观众会比较容易介绍,不会产生压迫感。所以要正视,然后避免或者弱化自己的短处,而不是嫌弃自己。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才能获得幸福。

人际交往中为什么会有烦恼?阿德勒强调,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不受伤,只有在心理上否认他人的认可,学会课题分离,也就是谁对此问题来承担直接的责任,那这部分就是他的课题,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比如:我喜欢我自己是我的课题。但是陌生人或者并不那么亲近自己人喜不喜欢我是他们的课题,喜欢我当然最好,不喜欢我,我们自己也不用为此烦恼,因为这是他们的课题。

在跟人相处的时候应当保持“横向的关系”,用“谢谢”,“你帮我了大忙”来取代批评和表扬,因为后者默认你比对方高等。当然在社会中没有绝对的平等,但是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如何才能过好人生?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这个有点类似佛学的观念,“人生”其实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拥有的只是此时此刻,如何过好这一刻,才决定了你人生的质量,书里提到,你没办法把控未来,只能实实在在的过好当下,未来自然会到来。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5)

读心理学的动机首先其实都是替自己疗伤。这本书是关于勇者的哲学,你需要对生活心怀希望,你需要攒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伤害,失望。但保持你的热忱,因为你想要的是幸福,而幸福一定来自于和人的联结。

心理学这个东西其实和哲学一样,无所谓对错,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各不一样,是他们性格的展现,不同的人的看法不仅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但你要做的,其实是选择一个你认同的,并且认为会带给你幸福感的价值观,坚持下去。相见恨晚,余生我决定抱着这本书的生活哲学,好好生活下去了。

过去是沉疴,这本书是一本关于勇气的哲学,所以它完全否定过去带给你的影响。你不能因为过去的创伤找借口,来逃避你应该过好当下的生活的责任。不论这个说法正确与否,其实只要你相信,它就会给你带来正面的影响,提升对生活的掌控力。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6)

改变自己需要勇气——《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500字: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7)

最近看了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内容是在讲述阿德勒的心理学,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是用目的论来分析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原因。阿德勒认为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接下来,运用目的论的观点来分析一下以下的行为。

1、最近在家里闲来无事,终于有时间可以做之前一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比如学习、健身、看书等等。想好了就要开始行动了!刚打开书突然发现有个事情需要现在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就开始学习,刚忙完发现自己了,不能亏待自己要吃点好吃的,在吃东西的时候得看个剧刷个视频啊饿,光吃东西太无聊了。就这样不知不觉中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每天都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没有时间学习。可是实际上是这样的吗?不是。我是因为不想学习,所以制造了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

我制订了今天要学习的计划,但是因为课程时间太长、老师讲课太无聊、还有好多事情要做等等理由,不想学也没有时间学习。实际上这些都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每次学习时都想刷微博、知乎、看朋友圈等行为都是逃避学习的做法,不是因为有了这些事情没有办法学习,而是为了逃避学习刻意制造了这些事情。

2、性格内向的人,不太喜欢和人交往。之前的想法:因为内向所以不想去和人交往。目的论:因为在人际沟通、交通方面有障碍,害怕和人说话,不想去和人交往,所以表现出来内向借此来逃避和人交际。

3、以前的好朋友,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联系了,有时候也很想去联系,但是每次都会想到之前以前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以至于不能甚至不敢去联系。之前的想法:因为过去发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所以不应该联系,保持现状即可。目的论:因为不想或者不敢联系,所以想起了以前发生的事情,来加深自己的这个念头。

其实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既不能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能让时针倒转。但是,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我们所做的很多逃避现实的事情没有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东西,立足当下看未来才是王道!

注: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他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8)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课题分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9)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话:“他人即地狱。”我们生活在社会环境当中,免不了受到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观点会塑造我们的人格。而本书《被讨厌的勇气》,不仅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入门书籍,也告诉了我们如何夺回自我塑造的权利。

心理学两大巨擘,阿德勒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学是迥然不同。了解过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人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小时候的创伤会影响以后的性格。网上也有许多人控诉自己原生家庭的信息,认为原生家庭毁了自己的人生,更不用说还要孩子组成了“父母皆祸害”的讨论组发泄情绪。然而事物是一体两面的,有坏处必有好处,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主观改造世界的一面。比如说盲人在触觉和听觉上的敏锐程度要高于普通人。这样来看“上帝为你关上一座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古人也说过祸福相依。如果能用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祸事,心灵也能回复平静。原生家庭贫困的人固然没有享受生活,可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能力。但如果一直抱着怪罪他人的念头,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由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怨自艾又怨天尤人的观念,将导致人不断堕落。不要认为处于低谷就是坏事,能从地狱中爬出来的人,一定比常人更容易登上高峰。

其实回过来思考佛洛依德这个人,他研究得最多的是精神病人。用研究精神病人的理论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实在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在心理学上,阿德勒支持目的论,佛洛依德支持原因论。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认为现在的结果是童年时种下的因,是过去时。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则是现在时,他认为现在出现的问题只不过是你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比如找女朋友这件事,如果是弗洛伊德来分析,他会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从小缺少母爱,不擅长与女人交往。而阿德勒则认为,你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你内心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失败而不断找借口不去尝试。

在人际交往方面,阿德勒的启发更令人发省。中国人总是擅长鄙视别人的,大学老师鄙视高中,高中鄙视初中,初中鄙视小学,小学鄙视幼儿园。更不用说省份之间的鄙视,性别歧视和学历歧视。阿德勒认为个人要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成长,要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奉献社会,而不是压过别人。所有人都是与我平等的生命体,纵然有差别,也无高下之分。对待他人要尊重和接纳,但是不要让他人的观点来影响自己的成长。例如学车过程中,有些人总是学不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太在意教练的看法了,尊重教练固然必要,但是没必要把教练的意志强加到自己身上。你的目的是练好车,犯错是正常,如果因为教练一两句话你就不敢犯错了,那你永远练不好车。重要的是你在练车过程中的成长,而不是达到教练的目的。从这里看,阿德勒心理学既是集体性的,也是讲究自我的。他将他人和自我的关系摆的明明白白,不要想着操控别人,但是绝对不要被别人操控。我认为,歧视别人的人内心是自卑的,歧视得越厉害,内心越自卑。结合社会经历思考,也是如此。去政府部门办事,就能深刻体会到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你厌恶被他人歧视,那就不要歧视他人。只要不加入鄙视链这场游戏,他人的看法于我何有哉?

最后,也是前面所说,要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我再补充一点,注重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知乎有个问题是说:到底是现在去追喜欢的人,还是努力致富后再追。我认为的是,什么年龄段就做什么事情。如果你青春年少,就尽情去试错、去爱、去奋斗。如果年老,就思考如何造福后人。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任务,且不说财富自由的难度多大。重要的是你在追求女生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现在网上有种思潮,不恋爱,不交友,不结婚,不生子。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人即地狱,反过来他人亦是天堂。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要在人群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存在感。虽然我们的教育在交际能力方面缺失,可我们自己要不断完善自我的交际能力。这可能很难,对于内向者来说。可是这是一场必须得玩,而且要玩的赢的游戏。社会的铁则就是,善于抱团的人总是赢。而家庭和友人,是团体的最小单位。

“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这是广为流传的尼布尔祈祷文。人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认清自我,接纳自我,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改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篇10)

读《被讨厌的勇气》有感2000字:

前两天一口气看完了《被讨厌的勇气》,今天想简单地结合书中一些对我有启发或影响的观点聊一聊。这本书是以阿德勒心理学作为基础,由一青年和一哲人的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但阅毕整体感觉哲学味道更浓一些。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作者,这是由两个作者共同完成的作品,表面看似并没有什么特别,实际上还是有一些特点的。作者之一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他致力于研究哲学和阿德勒心理学;另外一位是日本的自由作家,他擅长用对话的形式呈现文学作品。正是这种呈现方式,使得本书读起来生动,并不会让人觉得生涩难懂,非常流畅,会让你有一种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观点是,我们的不幸,其实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我们的不幸,是自己的错。而这一章节,也很好地诠释了当下流行的原生家庭的问题。今天我们很多人认为,自己今天的不幸都是过去父母创造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其实这是不对的。如果一味地用过去来解释今天甚至是未来,那么就让我们自己陷入了一种“永远无法改变”的境地。

书中说,“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即问题不在于‘发生了什么’,而在于‘如何诠释’。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是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的,而且根本无法改变。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决定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被过去种种的痛苦经历所左右和束缚,我们应该相信人类的潜能,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一些事情,关键是一定要相信自己有使自己变好的能力,而我们总是缺乏一些改变的勇气。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是可以改变的”。

那么,如何去改变呢?作者说,“为什么那么急于得到答案呢?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的。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疗法而已,没有什么价值。”

而所有的改变,不是通过你我的语言,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双手。说白了,改变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这就好比学习方法,别人的终归是别人的,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应该是自己通过不段学习总结出来的。一般人会认为,人的性格或秉性是无法改变的,而阿德勒心理学用“生活方式”一词来说明性格或秉性。那么何为生活方式,就是人生中思考或行为的倾向。

即“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从狭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这个词甚至包含了某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

性格这个词或许带有“不可改变”的这一感觉,但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所以,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假如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自己重新选择。然而,我们却常常下定决心不去改变。为什么?

因为当我们面对重新选择的时候,我们止步不前,因为我们害怕未知,对改变具有天然的恐惧感。即便我们对现状有各种的不满,但我们更善于原地踏步不做改变,因为保持现状让会让我们觉得更加轻松,更舒服一些。

书中说,“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你一定选择了后者。而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写到这里,想起最近想做的一些事情,突然发现最重要的还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自己缺少了那种必须做出一些改变的勇气。所以,最终不能改变现状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走出那第一步,也许多走几步,你的天空就开始晴朗了。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58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