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大班教师节教案 >

大班教师节教案

大班教师节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大班教师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3.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

二、教学准备:

1.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关于教师节的图片或短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海报素材:提前准备好颜色丰富的纸张、彩笔等,方便学生制作海报;

3.手工材料:准备一些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以便学生完成手工制作;

4.教师节贺卡模板:为学生准备好一些教师节贺卡的模板,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涂鸦、书写和装饰。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引发兴趣,激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或播放视频,向学生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问学生是否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

2.呈现教师节的相关知识(知识探究)

教师给学生讲解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告诉学生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曾经走进我们生命的老师们,表达对老师们的敬意和感谢之情。

3.讨论和分享(情感培养)

引导学生围绕教师节,分享自己曾经受到老师帮助的经历,并讨论老师在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让他们明白应该怎样感恩老师以及如何以行动来回报老师。

4.制作教师节海报(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纸张、彩笔等材料制作教师节海报。他们可以画出学生和老师在一起学习、玩耍的场景,或者是表达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的图画。

5.手工制作教师节贺卡(动手实践)

教师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教师节贺卡模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模板进行制作。他们可以在贺卡上写下对老师的感谢之词,并加上自己的涂鸦、装饰来展示对老师的祝福。

6.展示和分享(情感培养)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海报和贺卡展示出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背后的感激和对老师的祝福。同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受到过什么样的特别感动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对教师节的理解和感恩之情的表达是否得当,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板书设计:

教师节

时间:9月10日

感恩、回报、祝福

六、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们一起唱歌、跳舞或表演节目,为老师们送上一场精彩的演出。另外,学生还可以为老师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向老师表达对他们的感谢之情。同时,鼓励学生在平日里要尊重老师,好好学习,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学生。

精选阅读

小班教师节教案


小班教师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包括教师节的相关图片和视频。

2. 道具:特制的教师节贺卡。

三、教学过程:

1. 课堂导入:

教师将一张字迹模糊的卡片放在桌上,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然后,教师提示学生这是一张贺卡,并问学生贺卡的用途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引导他们明白贺卡可以用来表达感激之情。接着,教师将贺卡给一名学生,让他向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感谢。

2. 学习教师节的由来:

教师播放相关视频,介绍中国教师节的历史由来和庆祝方式。学生们边看边听,了解教师节的重要性。

3. 学习教师节的意义:

教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教师节的意义,并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例如:“你们是如何感受到老师的辛勤付出的呢?”,“你们愿意为老师做些什么来表达你们的感谢呢?”等问题。

4. 合作制作贺卡: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共同制作一张精美的教师节贺卡。教师提供美术材料和模板,指导学生如何设计贺卡。学生们可以用彩笔、贴纸等装饰贺卡,并在其中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的话语。

5. 呈现贺卡并表达感谢: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制作好的贺卡呈现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并表达感谢之情。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或者以诗歌、歌曲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

6.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教师节的意义和学习收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学习的基础。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设计,学生们既了解了中国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也理解了对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的重要性。通过合作制作贺卡和呈现感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参与。同时,学生们对教师的辛勤付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


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

【开场白】

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班会。今天我们要围绕着一个特殊的日子展开活动,那就是即将到来的教师节。教师节是我们向教师们表达感激之情的日子,也是我们感恩教师、回顾成长的时刻。让我们共同来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吧!

【活动一:讲述成长故事】

主持人:同学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过授课于被教的经历。请你们分享一次你们被老师教导的经历,并讲述你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和收获。

学生A:在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严格的数学老师。她注重基础,教会我耐心思考问题,不断巩固知识。虽然当时觉得她要求很严苛,但我如今仍感谢她,因为正是她的教导,让我在高中数学中有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学生B:我有一位语文老师,她总是鼓励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在她的指引下,我开始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为自己设定了读书目标。通过阅读,我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养成了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这些帮助我在各个学科都有不错的成绩。

主持人:非常棒!每位同学都有自己成长的故事,同时也感谢老师们的教导和耐心指导,让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突破自己。

【活动二:教师节祝福语】

主持人:在教师节这一天,我希望大家能用一句祝福语来表达对老师们的祝愿和感激。请同学们轮流上台,分享你们的祝福语。

学生C:亲爱的老师,您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承载着我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感谢您用辛勤的汗水,点亮了我们的未来。教师节快乐!

学生D:亲爱的老师,您是我的朋友,是我心灵的指南针。您的言行和教诲给了我力量和鼓励,让我相信自己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祝您教师节快乐!

【活动三:为老师制作贺卡】

主持人: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动手为老师们制作一张特别的贺卡。你们可以用文字、图片或折纸等方式来表达你们的心意。让我们一起用心制作,送给老师们一个特别的礼物吧!

学生E:我希望通过这张贺卡表达我对老师的感谢和祝福。我会在贺卡上写下我对老师的美好回忆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学生F:我准备用创意的折纸方式制作一只漂亮的花,代表我对老师无限的爱和感激之情。我想让老师们收到这个礼物时会非常惊喜和开心!

主持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特别的贺卡集中起来,并在教师节那天一起给老师们送上我们的祝福。

【总结】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班会我们一起回顾了成长故事、分享了教师节祝福语,并亲手为老师制作了贺卡。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关爱。在教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向所有的老师们表达我们最真挚的谢意和祝福。谢谢大家!

以上是一份以“教师节主题班会”的教案,希望能够生动地回答您的问题。每个环节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可以回顾自己成长的故事,感激和祝福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通过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们对老师们的尊重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希望这样的班会活动能够让学生们更加关注教师节,更加珍惜老师们的教育之恩。谢谢!

师说大班教案十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做的提前准备,因此想要随便写的话老师们就要注意了。教案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写教案课件?如果您从未听说过“师说大班教案”那么请看下面的文章介绍,希望您能从本文中学到一些实战技能!

师说大班教案 篇1

导读: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一、教材分析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quot;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

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

一方面就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诵前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诗歌中说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示范朗诵中借助于想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诗歌仿编的方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时,提供了各种小宝宝的图片。由这些图片引起幼儿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教学的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过程教学分为三部分。

导入课题,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说:白云飘来了。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白云飘,并用语言说:白云白云飘啊飘,飘到蓝天上。教师再将白云的图片贴到天空的背景图上。通过动作模仿来初步理解动词飘、吹、翻,为诗歌的学习做基础。第二部分展开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语言游戏送宝宝回家。教师先出示小宝宝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的家在哪里?quot;小宝宝想睡觉了,谁来哄他呢?怎样哄?通过集体想办法,把小宝宝送到妈妈的怀抱里,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歌的第四段妈妈得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即而启发幼儿想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quot;谁是它们的摇篮?谁又在哄宝宝睡觉?给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边操作边表达。比如幼儿会说:星宝宝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宝宝的摇篮,月亮在哄星宝宝睡觉。可能幼儿的想法和诗歌中的内容不同,可是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因为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写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幼儿的思维。

第二环节完整欣赏,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这些小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可高兴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们都舒服的睡着了,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说了些什么?(教师进行配乐诗朗诵)听完后启发性提问:你觉得小宝宝舒服吗?为什么?quot;谁是小宝宝的摇篮?quot;谁在哄宝宝睡觉啊?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深入了解诗歌中的白云轻轻飘等动词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美。

第三环节分段跟诵。

首先,幼儿自选图片扮演各种宝宝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动起幼儿的感情共鸣,进行有感而发的朗诵。然后教师在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诵。自然地过渡到第四环节完整的有感情的配乐朗诵,完成教学的重点。第五环节仿编诗歌。出示各种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自选一种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

利用这些图片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这些宝宝的摇篮是什么?quot;谁会哄小宝宝睡觉?怎样哄?比如这只鸟宝宝,幼儿通过探索思考有可能编出这样的诗句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沙,鸟宝宝睡着了。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

第三部分结束,音乐游戏快乐宝宝。教师进行情感启发:每个宝宝都有一个家,都有疼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宝宝们多么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跳起来吧!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幼儿充分表达那种仿编诗歌后的成功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爱妈妈的情感。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摇篮曲和其他有关于摇篮的诗歌,或组织美术绘画等延伸活动,体现了各科教学的整合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rn本文地址: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师说大班教案 篇2

本篇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在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师说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自己设计一份营养餐,对食物搭配感兴趣。

3. 主动和同伴交流,并能对自己和同伴的设计进行恰当的评价。

活动过程:

一、 幼儿尝试第一次挑选自助餐。

1.导入。以营养师的角色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

师:小朋友,这里是哈哈餐厅,我是哈哈餐厅的营养师。

4.和身边的伙伴交流所选的食物。

5.挑选几个选择菜肴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请幼儿讨论他们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 营养师针对幼儿挑选食物的情况进行小结。

二、借助范图,逐层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

在金字塔的底层是我们平时进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平时吃的,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分别出示最底层图片)谷类食物有哪些?为什么要吃谷类食物? 小结:谷类食物能为我们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来生活和运动,所以我们离不开谷类食物。反思我是小小营养师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

B.第二层应该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出示第二层图片)你知道哪些蔬

师说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师说大班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第一次挑选自助餐。

1.导入。以营养师的角色将幼儿带入游戏情境。

师:小朋友,这里是哈哈餐厅,我是哈哈餐厅的营养师。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哈哈餐厅特意准备了美味的自助餐。

2.说到吃自助餐,你觉得在挑选事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不能推不能挤,挑选的事物要是自己吃的下的)那你们都喜欢吃些什么呢?

3.幼儿为自己挑选一份自助餐。(请你取一个盘子去挑选事物,注意了,挑选好后赶紧回到座位,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挑选了哪些事物)4.和身边的伙伴交流所选的食物。

5.挑选几个选择菜肴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请幼儿讨论他们的自助餐搭配是否合理。

6.营养师针对幼儿挑选食物的情况进行小结。

二、借助范图,逐层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

1.营养师介绍“健康饮食金字塔”:(分五层)a.介绍第一层在金字塔的底层是我们平时进餐中最重要、也是吃的最多的食物,想一想幼儿园、家里平时吃的,你们觉得会是什么呢?(分别出示最底层图片)谷类食物有哪些?为什么要吃谷类食物?

小结:谷类食物能为我们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让我们有足够的精神和力气来生活和运动,所以我们离不开谷类食物。

b.第二层应该是什么?引导幼儿进行猜测。(出示第二层图片)你知道哪些蔬菜和水果?(启发幼儿分两队开火车接龙游戏说出不同蔬菜、水果的名字)你知道吃蔬菜、水果有什么好处吗?

小结:除了小朋友刚刚讲的有许多营养外,蔬菜和水果还是我们人体内的环保卫士,能帮助我们清除体内垃圾,促进食物消化,所以也必须多吃一些。

教师归纳儿歌:“蔬菜水果第二层,两类食物不能少”c.那么在第三层的又是什么呢?(肉、蛋、鱼、虾)(出示图片拓展)能不能多吃?

小结:这些荤菜虽然有丰富的营养,但是多吃了会给身体造成负担,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所以只能“每天适量换着吃”什么叫换着吃啊?

归纳儿歌:“肉蛋鱼虾第三层,每天适量换着吃”d.每天还应该给身体补充些什么呢?就在金字塔的第四层上。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喝了牛奶,我们会···(长个子、身体强壮)这是什么?豆腐是用什么做的?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小结:奶类和豆类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每天都要吃一点”。

归纳儿歌:“牛奶豆类第四层,每天记着吃一点”e.现在已经到了金字塔的第几层?(第五层)也就是塔尖上,这里的食物就是平时尽量少吃或者最好不吃的,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呢?

师说大班教案 篇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教材《动物过冬》,这是幼儿园建构式课题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教材《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说教法

新教材《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教材《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教材《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师说大班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幼儿的成长倾注了家人、老师、同伴以及社会大家庭大量的心血和爱。小朋友平时可能觉得得到爸爸妈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本次活动以母爱为支点,截取及格生活中常见的爱表达方式:爱是亲亲热热、爱是为了长大、爱是一起分享、爱是给予帮助。引导幼儿理解、感受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爱的美好境界!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感受,理解爱的不同方式。

2.体验被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活动准备:

爱心卡,字卡,动物爱心图片,录音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卡,引出主题。

师:这是什么?(爱心卡)

幼:上面还有一个字。

析:幼儿发现卡上有字,顺着孩子们的发现,我及时地把问题转到了卡上的字爱(love),接着自然地导入了我们的活动主题爱(love)。

师:对,这是一个爱字,下面的love是爱的英文字母。

师:什么是爱?

析:没有答案的问题,给孩子一个自由讲述的空间。让孩子可以把所自己认为的爱可以随意表达出来。

(二)感受、理解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师:刚才小朋友讲了很多的爱,我这里也有一些爱的故事,请你们来看看,里面都有哪些爱?他们的爱是怎样的爱?

析: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图。

2.提问,依次出示相应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样的爱心故事?

图一:猫妈妈和小猫的爱心故事。

师:猫妈妈和小猫在干什么?它们为什么抱在一起?

析:这个提问给了孩子大胆想像,充分讲述的自由。

师:谁知道亲亲热热表示什么意思?还有什么动作可以表示亲亲热热呢?

幼儿模仿亲亲热热的动作,感受爱是亲亲热热。

师:猫妈妈用抱抱来表达对小猫的爱;小猫觉得爱就是亲亲热热。(出示字卡亲亲热热。)

析: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这种特殊的表现、交流方式来感受爱,不但增进了与同伴的友谊,而且帮助幼儿理解了爱的表达方式。

图二:熊妈妈和小熊的爱心故事。

师:哎呀,小熊怎么了?胸妈妈怎么背对着小熊,不去救它呀?

析:小朋友不知道小熊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游泳的这一知识。在缺乏这种经验的时候,他们都以为是小熊掉到河里了。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小熊是被它的妈妈故意推下水的。

师: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

师生共同举手表决爱与不爱。

帮助幼儿理解爱是为了长大。

师:其实熊妈妈非常爱小熊,因为小熊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游泳这项本领。它把小熊推下水是为了帮助小熊早一点学会游泳。

师:现在你们觉得熊妈妈爱小熊吗?熊妈妈的爱就是为了熊宝宝快快长大。(出示字卡为了长大。)

析:老师的引导给另外幼儿知识的点拨,孩子们了解到熊妈妈的这种爱其实是在锻炼小熊,他们对熊妈妈的态度便有了一致的改变____熊妈妈是爱熊宝宝的.

图三:蜜蜂妈妈和小蜜蜂的爱心故事。

师:蜜蜂妈妈是怎样爱她的孩子的呢?

师:小蜜蜂们品尝着香香甜甜的花蜜,高兴地说:爱是一起分享。(出示字卡一起分享)

师:你有了好东西时和别人一起分享吗?

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的经验。

析:为了帮助幼儿理解一起分享的含义,让幼儿结合自己的分享经验来说一说,为他们提供一个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爱心的平台。

图四:蚂蚁妈妈和小蚂蚁的爱心故事。

师:蚂蚁妈妈爱它的孩子吗?它有时怎样表达对孩子的爱的呢?

师:蚂蚁妈妈在小蚂蚁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小蚂蚁帮助。小蚂蚁觉得爱就是给予他人帮助。(出示字卡给予帮助。)

师:除了妈妈给了小蚂蚁帮助,还有谁也帮助了小蚂蚁?(小树叶、小树枝)

相互讨论:平时你帮助过别人吗?有没有得到别人的帮助?你帮助了别人心里觉得怎么样?

析:再一次为幼儿提供相互讨论的机会,在又一次的经验交流中,使他们体验相互帮助带来的快乐。

师:在生活中,小朋友得到了爸爸妈妈、大家对你的爱,你觉得很幸福,你爱大家吗?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大家的爱?你给了别人你的爱,你觉得幸福吗?

析:让幼儿在讨论中体会到、领悟到原来得到别人的爱和爱别人都是快乐的、幸福的。

师小结:是呀,被别人爱和爱别人都是一种幸福。

(三)延伸活动

师:老师为大家都准备了一张爱心卡,小朋友可以把你得到的爱或者你对别人的爱画在上面,并和小朋友来交流交流。

最后并把画好的爱心卡挂到爱心树上。带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析:最后运用绘画的形式,是想让小朋友通过这种方式对得到别人的爱和你对别人的爱有一个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落实。

反思:整个活动下来,小朋友对这个活动的内容从他们的反映上来说,是落实下去了的。就是对四幅图进行讲述落实时,对爱是亲亲热热这个比较好理解的,落实得很多,而对后面为了长大给予帮助反而没有深入进去,简单过去。应对后面两个多点时间进行讲述分析。

师说大班教案 篇8

一、说教材与目标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魔术师》。这个活动将语言与绘画整合。诗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各种颜色变出的物体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教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为此我选择这个教材,尝试将诗歌与绘画结合,使幼儿多通道的参与。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依据《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的要求及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制定了2个教育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幼儿喜欢朗诵儿歌。2、感受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大胆想象用画笔表现并根据自己画的内容进行仿编诗歌。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学会朗诵。难点是用画笔表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并进行自己画的内容仿编诗歌。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如下活动准备:

1、为此次活动设计了课件、制作了魔术箱。

2、为幼儿提供了蜡笔、纸张等。

三、说教学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

活动采用的教法有:

1、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首先在学习诗歌时我以看颜色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引导幼儿用各种颜色蜡笔画画时,我设计了游戏变魔术,让幼儿体验生活中的色彩。

2、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就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发挥了传统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儿的理解和认识更透彻。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形象直观的课件。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说是魔术师?哪几种颜色在变魔术?等。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活动中集体讲、个别讲等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3、互动法:让每个人都互动起来,有师幼互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探究活动,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幼儿在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及动手能力上得到了提高。主要运用方法有:

1、观察法:通过观察户外事物让幼儿切身体验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

2、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活动中引导幼儿看一看、学一学、说一说、做一做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对活动内容产生兴趣。

3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动手变魔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尝试着用不同的色彩作画,大大激发幼儿的思维,为接下来的仿编诗歌打下基础。

五、说活动程序:

(一)自由探索色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开始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颜色,萌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知道一种颜色可以变出多种物体,为下面学习诗歌埋下伏笔。

(二)学习诗歌。

此部分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游戏颜色变魔术,教师依次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变魔术,让幼儿再次感受周围生活色彩的丰富。第二环节是幼儿完整欣赏诗歌。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欣赏诗歌,欣赏后启发提问,帮助幼儿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现形式。第三部分是利用课件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直观形象的课件充分刺激了幼儿的感观,引导幼儿更细致的观察,更深刻理解诗歌内容。第四环节是幼儿学习朗诵诗歌。首先让幼儿跟着课件朗诵,接着组织幼儿集体朗诵,最后请个别幼儿朗诵,这样注意到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动起来。第五环节是拓展幼儿思维,让幼儿想想诗歌中的颜色还可以变什么,为以后的仿编诗歌埋下伏笔。

(三)游戏变魔术。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五种以上的色彩作画,让幼儿带着已学过的诗歌到绘画中体验、感觉。在理解诗歌的同时学习绘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加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特别是对色彩的感觉。两者相辅相承。

(四)仿编诗歌

出示自己画的图片让幼儿种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利用这些图片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什么颜色变出什么?有几种颜色变魔术?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

(五)结束。

在此环节教师让幼儿一起收拾活动材料与诗歌结尾回到盒子里,亲亲热热在一起相呼应,旨在教育幼儿用完的物品要归位。最后为了巩固幼儿的情感体验与知识技能的掌握,我设计了延伸活动,把材料投放在区角中让幼儿继续作画仿编诗歌。

师说大班教案 篇9

一大班综合说课:动物过冬、说教材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渴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师说大班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本次活动来源于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活动教材》第二个主题第一个活动。

家是每个人生活的港湾,家庭的温暖和亲情关系会影响幼儿对人和社会的态度,幼儿对家庭的感受也将影响其人生的道路。幼儿自己家里的人,幼儿并不陌生,但是幼儿对家庭成员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不是很了解。“说说我家的人”是透过幼儿熟悉的人物来激发幼儿对调查的兴趣,并透过调查及记录增进幼儿对家人和家庭的了解,帮忙幼儿树立对家人、家庭的爱。正如《纲要》中所说,“既贴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取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有服务于幼儿生活。所以我选取了本次活动。鉴于对以上资料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

2、技能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且能够有条理地讲述。

3、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人的爱。

根据《纲要》中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激发幼儿调查的兴趣,增进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作为重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并能够有条理地讲述作为难点。

为了使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调查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并于活动前和幼儿讨论调查的结果。

2、教具准备:

(1)请幼儿每人带一张家庭成员较全的全家福照片

(2)带给摆放照片的版面

(3)幼儿人手一份彩笔、画纸

二、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活动采用的教学法有:

(1)启发提问法:这种方法在各活动中是最常见的。透过启发提问激发幼儿的调查兴趣。

(2)讨论法:透过师幼、幼幼之间的讨论,使幼儿对家人有了一些了解,也让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到达教学目标。此外还有绘画法,透过绘画制作小册子,来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家庭的情感。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幼儿能够主动用心的参与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目标,主要运用的方法有:

(1)调查法:透过对家人的调查,激发幼儿了解家人的用心性。

(2)记录法:透过动手、动脑记录家人的生日、职业、爱好等更直观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还有动手操作法,用画笔来记录家人并做成小册子,能够进一步巩固对家人的了解。

四、说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那里有一张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小朋友有这样的照片吗?教师用一张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给幼儿介绍,从而引出幼儿自己的全家福,并让幼儿分组交流。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幼儿透过对照片上的人的了解,激发幼儿主动调查的兴趣,幼儿很快进入主题。

2、介绍家人。

(1)请部分幼儿展示照片和调查表,教师透过提问照片上的人是谁、做什么的、喜欢什么、生日是什么时候启发幼儿介绍对自己的家人的调查结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对家人的初步了解。

(2)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记录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并得出结果。如:爸爸可画男人的头像、妈妈可画女人的头像;生日可用数字,能够画上蛋糕或蜡烛;喜欢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画出来;喜欢的颜色可用相应的彩色笔涂画出来;职业能够画相应的标志等。《纲要》中指出“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中”,这一环节主要是透过讨论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以及记录的方式,既锻炼了幼儿的思维潜力,动脑筋用心思考记录的方法,又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潜力,一齐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在说中学、听中学、思考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3、制作家庭小档案

(1)请幼儿透过绘画制作自己的家庭小档案,必要时补充对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本环节透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了对家人的了解。

(2)在家庭小档案的首页画上自己的全家福,与补充的其他家人的调查结果装订成小册子。

4、课堂小结,对幼儿制作的家庭小档案进行展评。

5、延伸活动

(1)将全家福照片布置在墙面上,供幼儿自由欣赏、介绍和交流。

(2)家庭小档案可根据幼儿需要随时添画资料。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是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因此,透过延伸活动可增进幼儿对家人的了解和爱,又能提高语言表达潜力及新知识新经验的获得。

以上活动过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既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有新经验的获得。

师说大班教案14篇


庆功宴上为同事庆祝时,我们能经常收到一些温暖的祝福语,祝福语让人们更加开心,祝福别人会在你周围形成一层能量保护膜,您在寻找既有趣又有意义的祝福语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师说大班教案14篇”,欢迎品鉴!

师说大班教案(篇1)

本篇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在活动中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7)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了对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师说大班教案(篇2)

一大班综合说课:动物过冬、说教材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渴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师说大班教案(篇3)

《谁能砸开核桃》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尝试使用工具来探索问题、寻找答案,将使幼儿得到莫大的愉悦,并对其终身的生活和学习有益。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的,这个活动恰恰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当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实践找到答案,得出结论时,那种喜悦是任何情感不能代替的,从而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

主动学习和发展。

原本一锤子下去就能砸碎的核桃,在孩子眼里却充满着无尽的探究余地,为使这个活动构成一个渐进的整体,使幼儿的经验逐渐加深,我首先请幼儿竞猜可以砸开核桃的工具,然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各种工具成功与否的假设,无论他们的预想怎样,我都支持鼓励他们去尝试,让他们从事实中得到反馈,在尝试统计的过程中构建新的知识经验,让每一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也认识到,孩子们的科学探究是从身边事物开始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同时也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独立设计记录符号在记录表中记录,尝试统计的方法,使用恰当的语言与同伴交流、描述探究的过程。

2、技能目标:鼓励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猜想并尝试,发现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体验思考、发现、探索与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工具,并能正确的说出它们的名称。

2、物质准备:

(1)核桃肉若干,放在一个方盘里;核桃若干(每名幼儿三到四颗);

(2)记录表;笔;

(3)纸板(供幼儿砸核桃时垫在桌子上,保护桌面)。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用不同的工具砸开核桃,学习用表格的方式记录。

2、教学难点:运用统计的方法表述探究的过程。

五、说教法学法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探究尝试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实物核桃、工具、记录表等),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始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直观演示法、讨论法、观察法,讲解法(记录表格)等进行教学。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探索发现法、交流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记录法等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1、集体品尝,激发幼儿砸开核桃的欲望。

2、说工具,请幼儿说一说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砸核

二、猜想与尝试

(1)示范讲解记录表格的使用方法。

(2)幼儿设计记录符号,记录猜想结果。

2、实验与验证

(1)请幼儿自由使用各种工具实验,并记录结果。

(2)幼儿间交流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注意到同一工具有不同的使用结果。

三、探索与发现

1、统计与排除

经过小组统计与集中统计,确定能成功的工具,排除不能成功的工具,找出有分歧的工具。

2、交流新发现

(1)交流工具的恰当使用方法

(2)交流砸核桃的适合部位

(3)交流使用工具的力量

四、激励与创造

欣赏成型的艺术作品(图片),激发幼儿用核桃壳创造的欲望。(在收集核桃壳的同时整理活动室)

师说大班教案(篇4)

一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四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六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

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师说大班教案(篇5)

【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瓶子,以废旧的瓶子作为活动器材开展户外活动,既能发展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又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能满足幼儿对各种事物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参与中,培养起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但是只有教师灵活掌握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根据大班的身体发展水平,幼儿已经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为: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去创造、尝试、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增强幼儿的体质,并使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新的提高,其创造性培养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所以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品质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是:

1.激发幼儿探索瓶子多种玩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协同能力。

【说活动准备】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连贯性,达到活动目标。在考虑到幼儿已具备的关于瓶子的生活经验和动作能力的基础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准备:1.经过装饰的瓶子若干,兔妈妈头饰一个,小白兔、小黑兔头饰若干,录音机一台;2.幼儿已经会做瓶子操;3.用粉笔画出顶瓶走,绕瓶跑,夹瓶跳所在的区域。这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动中去。

【说活动重难点】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动作训练,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带着兴趣完成所要求的体育练习,要求幼儿在游戏的竞争氛围里,灵活的、协调的掌握新的动作要求。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要点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自制力、坚持性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进行规则游戏时,大班幼儿集体荣誉感增强,追求比赛结果,难免会出现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需要我们在活动中的坚持、提醒。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在比赛中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幼儿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所以此次体育活动中,我克服了传统的教授形式,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教法:

1.讲解示范法:对于体育活动来说,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幼儿较快的掌握动作要领,游戏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儿因使用器械不当造成的身体损伤等意外发生。但是,对于这一教法,我只是在开展游戏的环节适当的采用,因为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自主的探索。

2.语言提示法: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某些具体动作要点、规则的不能完全领会。所以,我采用语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动中简洁、明确的提示、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3.情感渗透法:情感渗透对幼儿活动中实现的情感目标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我会及时给予幼儿激励和表扬,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儿获得鼓励的同时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帮助其达到动作协调、灵活的目标,使他们感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练习法:幼儿对动作的练习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动作。所以在幼儿自主探索后,教师进行个别示范,再提供机会给幼儿自由分散练习也有利于后面游戏环节的开展。

2.游戏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法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此方法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

3.比赛法:比赛中幼儿争取胜利的强烈愿望,有利于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说活动过程】

结合教育活动的有序性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按照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大环节:1.准备部分。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

第一大环节:准备部分根据幼儿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首先我会利用音乐的辅助,带领幼儿出场并随着音乐节奏做出一些基本的动作。在提高幼儿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瓶子具有多种玩法的意识。随后,我会组织幼儿做瓶子操,进行全身性的活动,为第二大环节的开展充分的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大环节:基本部分经过上一环节的热身,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活动能力已经逐步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在此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1)自主探索-达成目标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中就有“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促使我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首先我会用适当的教师语言和隐性示范,引导幼儿积极动脑,合作探索。然后进行归纳小结,并示范个别玩法,扩大幼儿思维,也为下一部分的游戏环节打下基础。最后让幼儿自由结伴,分散练习,巩固基本动作,鼓励幼儿,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整个自主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开展游戏-达成目标2、3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练习兴趣,让幼儿在体验游戏娱乐性的同时,练习和巩固基本动作,达到增强体制的效果。所以我在此部分设置了三个竞赛性的小游戏,分别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能力。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急缓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首先我会利用道具设置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分组,增加趣味性。再用教师语言激发两组幼儿进行竞争,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积极性。层层递进,引出竞赛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我会用讲解示范法,清晰、准确、生动的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对幼儿提出要求,再组织幼儿有序的开展游戏。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我会以裁判员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开展中,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并利用幼儿的角色扮演,提醒幼儿互相监督,遵守游戏规则和进行团结合作。

在第二个小游戏中,我没有预先摆放好小瓶子,而是让幼儿根据预先的定位来摆放,是为幼儿创造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提高幼儿积极性。

(3)总结评价游戏结束后,我会先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再进行总结评价。注意抓住一个点分别对两队幼儿进行表扬,语言中进行运动、合作快乐、健康重要的情感渗透。

第三大环节:结束部分幼儿经过激烈的比赛之后,身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在这一环节就是我会带领幼儿手持瓶子在音乐声做一些放松的基本动作,帮助幼儿平稳情绪,放松身体。然后列队走回教室,完成整个体育教学活动。

师说大班教案(篇6)

导读: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纵观以往的舞蹈教学,我们发现,除了幼儿的即兴舞蹈之外,老师多数都是采用老师教,幼儿学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

一、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纵观以往的舞蹈教学,我们发现,除了幼儿的即兴舞蹈之外,老师多数都是采用老师教,幼儿学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所以在这个舞蹈教学活动中我们大胆地采用了舞谱这一独特的媒介,让幼儿在观察、模仿、自由探索中主动地去学习舞蹈。

二、活动目标:

在对幼儿的发展现状进行足够的了解之后,我们制定出了活动的总目标:

1、让幼儿在熟悉律动曲的基础上,看舞谱学习律动《快乐的小鸭》,并体会律动中快乐的情感。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和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由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高、中、低水平幼儿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例如高水平的幼儿可以听着一首乐曲来进行即兴舞蹈,低水平的幼儿在学习比较复杂一些的动作时就会觉得挺吃力。针对于这种情况,为了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已的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制定出了活动的总目标之后,我们将幼儿按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并紧紧围绕活动总目标制定出了各小组活动层次目标:

1、高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能够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动作,学习两人互相合作,能较准确地模仿出舞谱。

2、中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主要学习手脚协商地跳舞,感受出律动曲的情绪。

3、低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学习用手学做出鸭嘴状,并且学习蹦跳步。

三、教材选择与分析

为了能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的目标,在制定出活动目标后,我们慎重地选择了小鸭这个教材。

小鸭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动物形象之一,其特有的撅臀、摇摆等特点是幼儿乐于模仿的,再加上幼儿具有思维具体和爱好模仿等特点,所以本活动选择的舞蹈动作素材非常形象、生动,有:小鸭喝水、小鸭游泳、小鸭问好等动作。这些动作的选择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小鸭问好这个动作,充分地体现了目标中所提出的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和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这一点。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总结出了这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幼儿学习看谱跳舞。为什么说看谱跳舞是本教材的重点呢?这是因为,幼儿在把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舞蹈动作的过程中,经过了一糸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如:幼儿先观察舞谱(包括观察舞谱的动作以及舞谱的记号),然后再进行模仿,就是用肢体再现出所看到的图象,模仿之后还要进行自我调整才能完成一整个动作的学习,所以说看谱学习跳舞是本教材的重点。

那么这个活动的难点是什么呢?就是幼儿编排律动的顺序,这就要求,幼儿要在脑海中迅速地收集大量的动作信息,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音乐把所学到的动作合乎情理地串编起来。

四、活动准备

整个活动的实施要求我们准备:

1、磁性黑板三块,律动舞谱一套,大背景图一张。

2、小鸭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带三盘。

3、活动开始前可让幼儿适当地欣赏律动曲和进场曲若干遍。

我们为幼儿准备的舞谱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给幼儿准备这么多颜色的舞谱呢?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舞谱时,将一组动作的舞谱设计为同一种颜色。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舞谱颜色的变化来给幼儿一个感官上的刺激,暗示、引导幼儿能及时地根据乐句的变化来变换动作。

五、教学方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习心理特点,我在这个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四种教学方法:引导法、对比法、分解组合法和示范法。这四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例如对比法,在幼儿看舞谱学习跳舞的过程中,幼儿更多的只是注意到了自身动作的发展,当幼儿学习完整个律动之后,老师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表演,幼儿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去观察自已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观察自已的表情和别人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对比,来感受什么样才是美的舞蹈,在协调与自我修正当中得到了发展。

六、学法指导

无论是在老师间接或直接控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都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个活动中,始终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尝试,积极地去和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了运用,如:看、听、说、想、做等等。在老师的充分引导、启发下,幼儿的思维非常地活跃,乐于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对美的体验,其中,模仿、发现、对比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

七、说教学程序

我们这个活动的教学程序的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为依据的,整个活动的程序一共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的情境这个要素,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主要是创设舞蹈的意境,用背景图和语言感染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当中,自已则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

2、分组学习

这是最能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协作、对话这两个要素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要通过互相合作、协商、修正来完成动作的学习,幼儿之间不仅要对话,幼儿和教育环境之间也要进行对话。当然了,在幼儿的分组学习的时候,教师也要紧扣着小组活动层次目标来进行指导。

3、编排律动顺序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得到了充分地参与,体检到了自我满足,幼儿对自已编排出来的、富有情节性的律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为下一步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4、欣赏示范、巩固引新

这个环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意义建构这一要素的最佳体现。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律动,帮助幼儿掌握表现律动的正确方法。在幼儿学习完律动之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想象,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小鸭动作的特点,创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照相动作。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不仅巩固了所学过的动作,还发挥了想象力、创造性,提高了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

5、活动结束

教师说:小鸭子们,天色不早了,让我们一起回家吧!然后组织幼儿按照原来的路线做各种动作(游泳、唱歌等)出活动室。这个环节的设计起了一个很好的头尾呼应的作用,过渡自然,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通过这个舞谱教学活动,幼儿体会到自身能力和探索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幼儿的各种素质。

师说大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师说大班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的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正方形、梯形、月牙形)、半个图形的操作纸、剪刀

2.教师操作材料:正方形、梯形、月牙形

3.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善良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位可恶的巫师,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了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去救公主,但都没能闯过这些难关。小朋友,你们愿意闯难关来救出公主吗?

二、在探索、感知、判断中理解对称的含义。

第一关:找对称的红心

第二关:折一折

第三关:分类

第四、五关:拼搭对称图形

三、制作对称图形

1.要求:这些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它们变完整呢?

2.幼儿操作

四、延伸

1.你们知道这个王国叫什么名字吗?(对称王国)

2.对称王国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对称图形,我们下次再一起到对称王国里玩一玩,好不好?

活动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选择了通过观察京剧脸谱,发现图案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加深了对称轴这一知识的理解。在这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找图案中的秘密时,有的孩子只能找到其中一个比较有特征的图案,找不到其中蕴藏的.秘密——左右对称,在我的再三启发和引导下,终于王思涵小朋友第一个找到了这个秘密——脸谱的左边和右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在她的回答后,我引导幼儿一起来观察,脸谱的左边和右边是否真的是一模一样的,经过孩子们的一起观察下,左边和右边的图案是一样的,随后,我问孩子们: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这样的情况我们叫它什么,你们知道吗?好多小朋友都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但是邱邱小朋友举起手说:“这叫对称!”真棒!我及时给予了邱邱小朋友一个肯定的大拇指奖励给他。这样一来孩子们都懂得了左边和右边一模一样的图案,这样的情况叫做对称。但是光让孩子们知道这样叫对称还不够,应该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要找到是不是对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先要找到一条对称轴,因为找到了对称轴才能判别是不是左右两边对称。因此,我又引导幼儿怎样判别对称的方法:将图片对折后,引导幼儿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案是一模一样的。那么中间折的这一条线就是对称轴。

有了京剧脸谱找对称的铺垫,孩子们在老师出示的圣诞树、五角星、蝴蝶、螃蟹、雨伞、水壶、汽车、脚印等图形中找对称就非常的容易了,因此这个教学过程非常的顺利。但是在随后的作业时却产生了问题,我利用幼儿用书《数学》第40页《彩色蝴蝶》进行作业的练习。请小朋友在蝴蝶的身上找一找,把找到的数学题目计算出答案,然后再找找哪些答案是一样的,在一样的答案上涂上相同的颜色。由于数学题目上没有印上等于号,而且孩子们在以前的计算练习时都有在题目的后面印好了等于号,所以孩子们已经习惯了直接写答案,一个数字写下去,这样一来计算题的完整性错了,这也是我的一个疏忽,以后一定要在孩子们作业前把要求说清楚。

师说大班教案(篇9)

导读: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一、教材分析

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歌摇篮,这首诗具有奇妙别致的想象,将大海、天空、花园、妈妈的手这些美好的景色比喻成摇篮,描写出了小宝宝们分别在不同的摇篮里睡着了的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要想让幼儿理解和体会到诗歌中的内容,感受诗歌的美,就必须对诗歌中所提到的各种景色和事物有所了解,知道它们之间的依存关系。这是理解这首诗歌的知识基础也是本次活动的知识点。

教师在课前可以利用散步活动、谈话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诗歌中所提到的这些事物,如天空和花园,让幼儿亲身感受生活中大自然的美,为诗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情感基础。

依据素质教育中提高审美观,提高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任务,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情感。

2、引导幼儿能大胆表达,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欣赏为学作品的兴趣和想象力。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歌宁静、温馨的意境,初步尝试感情的朗诵诗歌。

4、初步学习使用动词:飘、翻、吹,进行仿编诗歌的尝试。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这是依据了语言的教育意义指出:语言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能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提高审美观。这首诗歌含有丰富的知识性,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很多美好的情景,是幼儿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好教材。幼儿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感受到诗歌的美,才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行朗诵。

难点:正确使用动词,根据诗歌的结构及语言情绪进行诗歌创编。语言教育能激发起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语言的感情色彩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作为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的基础,幼儿往往不满足于对一首诗歌的朗诵,他们有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创编的渴望。可是这种渴望要变成实践行动,幼儿靠自己是难以实现的,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因此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我主要运用了游戏法、视听结合法和分段跟诵法三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游戏法,同中小学不同的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形式就是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发展在游戏中学习。

纲要明确提出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促进、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还提出了让幼儿想说、敢说。那么游戏法恰恰能完成纲要的要求,激发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我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配合游戏运用制作了教具挂图和小图片。首先,在课题导入部分运用了音乐小游戏模仿动作。随着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白云飘等动作,用动作理解诗歌中的动词。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它那别致的想象时,设计了游戏送宝宝回家。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述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在活动结束时运用了音乐表演游戏快乐宝宝。

第二种是视听讲结合法,主要根据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

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观察。在自由、宽松且安静的环境中,为幼儿提供了探索性强的的小图片和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大挂图。这些都充分的刺激了幼儿的视觉感官,引导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究因性和启发性提问,比如:谁会是宝宝的摇篮?quot;你想想还会有那些宝宝?谁又会是他们的摇篮?。在教学中为了让幼儿充分体验诗歌的美,在示范朗诵时,配上了优美的梦幻曲声情并茂的朗诵,充分刺激了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指幼儿的讲述。幼儿通过在游戏中自由结伴讲、分组讲,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在反复的表达讲述中理解诗歌的内容,从而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诵。而且这样能满足每个幼儿的愿望,充分注重了个别差异。视听讲结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第三种方法是分段跟诵法,在幼儿自由探索获取知识的同时利用大图片进行了分段跟诵的方法

因为形象的的图片很容易在幼儿的头脑中引起对诗歌内容的表象,通过直观形象的感知获得知识,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由于这首诗歌描写了4个不同的场景,完整教学不利于幼儿的记忆,分句又会破坏了诗歌的完整性。所以,选用分段跟诵法,每一段设计几种不同形式的提问,使幼儿熟悉理解记忆诗歌中的语句。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使用色彩鲜艳的图片,适合幼儿操作的小图片和优美的音乐,充分发挥了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作用。

三、学法指导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

一方面就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大胆表述。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我就从想和敢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指导和帮助:首先,我在示范朗诵前着意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诗歌中说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在示范朗诵中借助于想象的图片和优美的音乐,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为幼儿提供学习朗诵的榜样,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游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在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尝试,进行诗歌仿编的方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扩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时,提供了各种小宝宝的图片。由这些图片引起幼儿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的学习,突破教学的难点。

总之,在学法指导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遵循了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其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四、教学过程教学分为三部分。

导入课题,随着优美的音乐教师说:白云飘来了。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白云飘,并用语言说:白云白云飘啊飘,飘到蓝天上。教师再将白云的图片贴到天空的背景图上。通过动作模仿来初步理解动词飘、吹、翻,为诗歌的学习做基础。第二部分展开分为五个环节,第一环节语言游戏送宝宝回家。教师先出示小宝宝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宝宝的家在哪里?quot;小宝宝想睡觉了,谁来哄他呢?怎样哄?通过集体想办法,把小宝宝送到妈妈的怀抱里,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诗歌的第四段妈妈得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即而启发幼儿想这些宝宝的家在哪里?quot;谁是它们的摇篮?谁又在哄宝宝睡觉?给幼儿充分的游戏空间,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一回答,边操作边表达。比如幼儿会说:星宝宝的家在天上,白云是星宝宝的摇篮,月亮在哄星宝宝睡觉。可能幼儿的想法和诗歌中的内容不同,可是教师也要充分的肯定幼儿的想象。因为这个游戏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理解诗歌中描写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扩展幼儿的思维。

第二环节完整欣赏,

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这些小宝宝找到自己的家可高兴了,家可真好啊,你看他们都舒服的睡着了,仔细听一听诗歌里说了些什么?(教师进行配乐诗朗诵)听完后启发性提问:你觉得小宝宝舒服吗?为什么?quot;谁是小宝宝的摇篮?quot;谁在哄宝宝睡觉啊?通过一系列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深入了解诗歌中的白云轻轻飘等动词的运用,感受诗歌中的美。

第三环节分段跟诵。

首先,幼儿自选图片扮演各种宝宝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调动起幼儿的感情共鸣,进行有感而发的朗诵。然后教师在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诵。自然地过渡到第四环节完整的有感情的配乐朗诵,完成教学的重点。第五环节仿编诗歌。出示各种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自选一种与同伴讨论创编诗歌。

利用这些图片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教师引导幼儿:这些宝宝的摇篮是什么?quot;谁会哄小宝宝睡觉?怎样哄?比如这只鸟宝宝,幼儿通过探索思考有可能编出这样的诗句大树是摇篮,摇着鸟宝宝,树叶沙沙沙,鸟宝宝睡着了。通过这样的仿编和操作活动,让幼儿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参与仿编,教师适时地指导和帮助,顺利自然的完成教学的难点。

第三部分结束,音乐游戏快乐宝宝。教师进行情感启发:每个宝宝都有一个家,都有疼爱自己的妈妈。妈妈爱我们,我们也爱妈妈。我们的生活多么美好,宝宝们多么快乐啊!让我们一起快乐地跳起来吧!在欢快的音乐中让幼儿充分表达那种仿编诗歌后的成功的喜悦之情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爱妈妈的情感。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摇篮曲和其他有关于摇篮的诗歌,或组织美术绘画等延伸活动,体现了各科教学的整合性。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教学节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时间。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rn本文地址: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师说大班教案(篇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教材《动物过冬》,这是幼儿园建构式课题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教材《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说教法

新教材《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教材《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教材《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师说大班教案(篇11)

炎热的夏天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散文诗是幼儿接触较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内容浅显、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富有儿童情趣,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慧,还能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

《炎热的夏天》是一篇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散文诗,是很好的阅读和积累语言的素材。本教材中童话般的意境给夏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夏天的的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本教材还具有可拓展的空间,孩子们可以迁移经验进行创编,把自己对夏天的理解用绘画、语言形式表现出来。此外,除了去挖掘其内在的文学内涵,让幼儿感受文学语言的美,还可以有机整合相关领域的内容,从而让幼儿多维度地去感受美、欣赏美、体会美与表现美。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所选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精神的引领之下,从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五个方面制定了一下三位目标:1、知识目标:引导幼儿根据图片,欣赏并理解散文诗内容。(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目标,通过教师配乐朗诵激发幼儿欣赏散文诗的兴趣;利用散文挂图的展示来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可以加深幼儿印象。)

2、能力目标:幼儿能够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表演并朗读散文诗。(难点)

3、情感目标:感受夏天雷雨前后的不同情景,体验散文诗优美的意境,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三、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要不仅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动作来感染幼儿,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我运用以下教法:

1、多媒体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使画面更直观更形象,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启发式提问法:通过设置一系列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训练幼儿的开放性思维。

3、情境表演法:让幼儿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角色表演,增加幼儿的体验,强化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更有效掌握学习内容。所以我运用以下学法:

1、倾听表述法: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并通过语言激励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2、交流讨论法:引导幼儿针对问题主动探索,发现学习,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说一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学习重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我遵循实效性、简约性、重复利用的理念,准备了夏天景象(ppt)、散文挂图、图谱。

1.夏天景象ppt:是为了引题,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知道夏天的到来。

2.散文挂图:是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幼儿更加容易理解散文内容。

3.图谱:利用图谱一一对应的方式帮助幼儿加深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五、说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一)出示ppt,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季节呢?(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通过观看ppt及教师简单的提问,幼儿都能够知道这是夏天的到来。)

2.师:夏天到了,天气是什么样的?如果天气很热,小动物和植物们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散文诗《炎热的夏天》。(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欣赏散文诗,从而进入第二环节。)

(二)欣赏散文诗,初步理解散文诗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幼儿欣赏散文诗。(让幼儿在乐声中体会散文诗的语言美,激发学习的兴趣。)

2.请幼儿说说夏天到了,植物和动物们发生什么事了?雷雨过后又怎么样了?

(这里的提问是让幼儿回忆散文诗内容,对散文诗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大班幼儿的倾听能力及理解能力已逐渐形成,相信多数幼儿都能够倾听出其中的内容,如:小草打了卷,花儿垂下了头当幼儿回答之后教师引导用散文诗中的语言来表达,让幼儿了解句式结构。当然也会有个别幼儿倾听能力较弱,无法理解散文诗中的内容,这时我会结合挂图再次朗诵散文诗,这也是我的第三环节。)

(三)结合挂图再次欣赏,进一步理解散文诗内容。

1.出示挂图,再次朗诵散文诗。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利用挂图可以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散文诗内容。)

2.结合图谱,加深记忆。

(图谱是我为幼儿搭建学习的支架,让幼儿通过图谱来加深印象。从中我将幼儿的回答以图谱一一对应的形式展示,然后让幼儿结合散文中的语言进行朗诵。)

(四)幼儿表演散文诗。

幼儿自由结组,分别扮演散文诗中的动物和植物,边朗诵边表演。(爱表演,喜欢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边说边表演不仅加深了孩子们积极参加活动的兴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相信基本能完成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幼儿一定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活动中我充分以幼儿为主体,而且从引入主题欣赏散文诗再次欣赏情景表演四大环节来开展活动,其环节清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使整个活动有效的开展。

师说大班教案(篇12)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N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认识单双数

一、说教材

《认识单双数》是中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活动。新《纲要》中提出:“教育教学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认识单双数是5~7岁幼儿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可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幼儿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构思了本节教学活动。

二、说幼儿

新《纲要》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大班幼儿思维中已经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活动过程采用游戏的方式灌溉,幼儿参与面比较广,面向全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三、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操作及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能分辨10以内的任意一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根据单双数的排序规律,成功地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单数或双数的门票每人一张

课件 喜洋洋的短片

幼儿操作卡 每人一张

五、说教法

活动中我采取的教法有: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幼儿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新知。游戏法: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学习方法有:

游戏法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体验加深和弥补幼儿对单双数的不完整认知。

操作法: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想一想、圈一圈、说一说,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中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探索新知,既活跃了幼儿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讨论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幼儿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幼儿和幼儿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幼儿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七、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采用了幼儿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喜洋洋来做导入,喜洋洋要带我们到动画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它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张乐园门票,因为小朋友太多,我们必须按照门票上的号码按单双相应的车子来坐车。通过教师设定,这就需要幼儿必须知道自己手中的门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了,从而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上的一些单数或双数物品,探索单双数的特点。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圈一圈,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这时,会有的幼儿发现8是双数,因为两个两个的圈正好圈完,而其他幼儿可能圈的是7或其它数字,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幼儿说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弥补幼儿不完整认知。这样幼儿的思维有序了,幼儿在动手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充分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幼儿记忆深刻。

(三)、游戏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游戏由浅入深:先在自身找单双,接着在教室中找单双。接着玩游戏:看到单数,就独自站好不动,看到双数,就找一个同伴抱抱。这个游戏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它让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和表现单、双数的不同之处。随着游戏难度加深,趣味性也更浓厚了,这一环节的游戏使幼儿的情绪高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排序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并清楚、正确地表述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就能真正地掌握单数、双数了。

老师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反扣在黑板上。游戏由易到难地请幼儿操作数字: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1)谁能翻出所有的单数?准能翻出所有的双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归纳出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2)教师再次把数字反扣在黑板土:请幼儿翻出最小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最小的双数;依次增加难度。难点一个个的被攻破,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部分:知道了单双数,请拿好自己手中的票,按单双号乘车,我们和喜洋洋一同去动画乐园。

八、活动延伸

可做相邻数的操作材料,设置在区域活动当中。让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巩固单双数的有关知识。

师说大班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幼儿探索防暑降温的各种办法。

2、了解在夏天带草帽的好处引发幼儿用各种方法制作大草帽。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防暑用品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互相观察谈谈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们这几天带来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

这些用品有几种?

二、说说用用他们怎样使人们感到凉快。

你用过那些?感觉怎样?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凉快?

重点介绍遮阳帽:夏天太阳很大,我出门时会戴一顶遮阳帽。你们戴过吗?有什么感觉?

在夏天戴遮阳帽可使人们避免阳光的直射,感觉不那么热,脸上的皮肤不容易晒伤。

说说你们带来的各种遮阳帽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幼儿介绍)

如果让你来做一顶遮阳帽你会怎么做?选用什么材料?样式等

我们下次到区角去做做看好吗?

三、 幼儿谈论还有哪些防暑降温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们今天带来的还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温的好方法?我们还可以回去问问爸爸妈妈看他们有什么好办法。

小百科:暑是一个汉字,读作shǔ,本意是指炎热,也指炎热的日子。

师说大班教案(篇14)

【设计思路】

大班小朋友进行《我喜爱的成语》的主题活动,此活动得到孩子们的欢迎,区域活动中有一个活动是两两结伴玩游戏,一个小朋友将一张成语故事图片(小朋友们自己画的)翻开,另一个小朋友先观察画面,看懂图画是表现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然后做相应的动作,孩子们的这个游戏提示和启发了我,可以根据成语故事的内容创编一个微型的音乐表演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唱、说、做动作来进行成语故事的表演。于是,我创作了一个《狐假虎威》的音乐作品,并设计了一个音乐表演游戏的活动。让幼儿通过玩游戏、表演,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断提升音乐感受、音乐体验和音乐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玩音乐表演游戏《狐假虎威》,用相应的语气语调和动作表现狐狸和老虎的形象。

2、通过图片理解和掌握老虎和狐狸的对话,并调动自己的已有经验,能较逼真地扮演狐狸和老虎。

3、与同伴相互配合,用动作和表情进行相应的交流。

4、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狐狸、老虎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听,这是什么歌?

2、“狐假虎威”这个成语,讲了个什么故事?

3、狐狸见到老虎的时候,它对老虎说了些什么呢?想知道吗?请仔细听。

二、学习对话

1、老师说对话。

问:狐狸说了什么?老虎又说了什么?

2、老师再完整讲述一遍。

3、教师出示图片,打乱摆放,引导幼儿看图片与儿歌内容匹配。

三、选择角色

1、出示老虎、狐狸图片,选择角色,确定坐位。

2、完整练习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3、创编狐狸和老虎的动作。

四、学习游戏《狐假虎威》

1、“看他们怕我还是怕你!”他们是谁呀?小动物们到底怕谁?它们看到狐狸和老虎在一起,非常奇怪,咦,狐狸和老虎怎么在一起呢?于是它们悄悄地跟在狐狸和老虎的后面。狐狸和老虎发现了,一回头,小动物就不动。

2、做什么小动物?

3、听音乐,仔细听什么时候小动物停下来。

4、玩狐假虎威的游戏。

“我们先一起唱歌,狐狸看见老虎,和老虎对话,再扮演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悄悄地跟着老虎和狐狸的后面。老虎和狐狸一回头,发现谁动了,就把它抓回去。”

5、根据玩游戏情况提出要求(狐狸不换)

6、再最后完整游戏,老虎唱歌,戳穿狐狸的把戏再去抓小动物,在高潮中结束。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中百兽的经过。说明了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助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本事,也启发我们看问题要看实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蒙住了自己的视线。课文对于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

教学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伊始,我通过激趣引出课题《狐假虎威》,并对这四个生字进行了书写指导,由于课文中字词的掌握以及老虎和狐狸的对话部分是重点,而了解总结出“狐假虎威”的含义是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生字词和重要语句,这除了遵循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力图整体地从字里行间内含的意蕴进行感受、领悟和品味,从而最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狐假虎威”的成语含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水到渠成地找出“借”这个词来解释成语中的“假”,教学难点轻松地突破了,这比起让学生死记硬背印象深刻多了。

在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分角色朗读、配合动作读、开火车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并充满活力。文中对狐狸和老虎的情态描写,形象生动,十分逼真。如写狐狸被老虎逮住后“眼珠子骨碌一转”,马上想出一个坏点子,并且“扯着嗓子”发出反问,显示了狐狸的狡猾。再如“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情态都让人感到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因此我在课件中重点出示这些关键词,并细致地指导让学生边读边想,读出画面来,低段学生十分感兴趣,参与意识很强,教学效果不错。

其实,《狐假虎威》这篇课文很多学生都早已耳熟能详,因此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试想安排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来让课堂更加有趣味性,但是同事们给了我更好的建议,由于比赛上的是第一课时,课前没有预习的环节,如果不把好字词和初读课文的关,贸然安排情境表演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最终把这种表演环节定格到了文中的关键词语上,事实证明这样的改动是正确的。抓住文中特别关键的词句指导学生来演好,不仅是对识字教学的巩固,也是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感悟。另外还有一些问题:在已经清晰呈现了主线的情况下,有些环节我还是放不下“面面俱到”的想法,总有把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拉到第一课时的想法,这会让教学环节略显拖沓,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避免。

小百科:狐假虎威,汉语成语,拼音为hú jiǎ hǔ wēi,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63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