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通分教案 >

通分约分教案

通分约分教案

通分约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73-74页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感知分数大小比较的意义,会比较同分母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

2.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公分母。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单。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主探究运用新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导入新课

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中,有着无数的星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什么呀?对,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地球。可是,有人认为,地球其实应该叫水球。看看这样两组数据,我们就明白了。(出示课件)“你知道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吗?”

(设计意图;凝聚学生注意力,激起兴趣,引发思考,有效地为学习新知最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分数大小比较

(1)学生思考并判断,回答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的问题。(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合作寻找解决的策略)。

⑵汇报、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得出的结论。(师板书两个分数并填出符号比较大小)

⑶相机进行两个练习。3/13()4/135/9()2/9师: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准确,观察一下,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大家是怎么判断它们大小的?跟同桌交流一下。

生: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课件展示)

(4)尝试练习。(师出示课件,学生用手势回答)

(5)师出示课件,这组分数怎么比大小?3/8()3/7(学生思考后回答,师课件展示后顺势再呈现两组分子相同的分数))

(6)提问并让学生观察后自主归纳: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的?

生: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课件展示)

(7)尝试练习。

2、探索通分的意义

(1)出示2/5和1/4的大小比较。提问: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像这样的分数叫做异分母分数。这样的分数分子与分母都不相同,比较起来有一定困难。下面我请大家独立思考,找出比较他们大小的方法,写在练习卡上。比一比谁解决问题的策略多。

(2)展示交流学生的策略。(大家把我们碰到的新问题转化为过去学过的知识,非常好)

(3)说明:大家都解决了这两个分数的大小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课本74页例5,比较黄豆和蚕豆蛋白质含量的`问题。(出示课件),你现在判断谁的蛋白质含量高?

(3)自学课本。刚才大家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种运用了通分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是通分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74页有关通分的知识,把通分的概念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你认为概念里那个词语最关键?(谁来汇报,究竟什么是通分,教师顺势板书通分的定义)

3.尝试通分。(学生在练习单上练习通分5/6和7/83/7和2/94/9和7/18)(1)说明:通分時我们把几个分数的相同分母叫做公分母。提问:用什么数做公分母?怎样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汇报解答过程。

(3)小结:通分时,先求出原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再看原来分数的分母变成公分母要乘上几,分子也要乘上相同的数。

(4)提问: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用其他较大的公倍数作公分母可以吗?

4.体会通分的作用。

(生回答)

25.总结一下刚才通分的过程,你认为通分的步骤是怎样的?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汇报:

(1)寻找公分母;

(2)运用分数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用公分母作分母的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的教学要体现它的应用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遵循教材的编排,将通分的教学置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情境中,通过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方法: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且还通过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探索出通分的一般方法:先找出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在探索通分的方法之知,为了能让学生的思维自主发挥,采用了先放后收的方法:先允许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总是可以有多样的方法解决,当学生的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又将学生的思维收回来,重点研究转化成同分母的方法,从而引出通分。在研究通分的方法时,采用了逐步建立概念的方法,让学生经历通分的方法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几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怎样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公分母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这些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通分的方法,最后掌握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后“做一做”(必做)。

2.练习十八第6题、11题(选作)。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练习十八2、4、5题)。

通分约分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分析】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在具体问题中的一种实际应用,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这节课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必须熟之又熟,要做到灵活掌握。

除此之外,分数的意义作为分数的根基,必须牢牢植根于分数的每一部分知识教学之中,通分当然也不例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剖析出通分的本质和学习它的价值。

另外,由于知识的内部联系,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和通分之间也有着很深的联系,也是本节课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通分中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对比用最小公倍数和不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通分的区别,从而认识到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更为简便,应该选用。但一定向学生说明:选用不是最小公倍数的公倍数做公分母也是通分,只不过因为数字大计算不方便而不选用。

教材上的情境很好,但由于4月23日至5月2日在顺义新国展真的举办了一次汽车博览会,我就把情境就改为这件事情,这样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学情分析】

由于刚刚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且做了大量变式联系,所以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掌握的很好,不存在问题。

分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内容,所以在教学之初就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练习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所以这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存在问题。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是三年级学过的知识,由于已经过了两年,学生会有些遗忘,所以在课前应该带领学生做适当的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认识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

2、通过学习,认识到通分不仅可以用于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可以应用于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等许多领域。

3、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和格式。

2、难点:理解通分,掌握通分的方法和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汽车博览会的情境引出数学信息,让学生觉得熟悉,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应用于生活。

谈话引入:4月23日至5月2日在顺义新国展举办了一次汽车博览会,老师在车展上搜集到了这样一些信息。

投影出示情景:车展上有400辆汽车,红色汽车占3/10,蓝色汽车占1/8,黑色汽车占3/8,白色汽车占1/5。

二、新授

1、请一个学生朗读一下题目。

2、“红色汽车占3/10”中的3/10是什么意思?

生:把400辆汽车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红色汽车是这样的3份,红色汽车就是单位“1”的3/10。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出各种形式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蓝色汽车和白色汽车谁多谁少?

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红色汽车和白色汽车谁多谁少?

这四种颜色的汽车谁最多?

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几分之几?

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几分之几?

黑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几分之几?

红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几分之几?

4、我们提出的问题一共有三大类,今天主要解决第一类。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5、师:观察第一类问题,哪些问题是最好解决的?

生: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3/8,1/8,黑色汽车多。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

生:白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1/5,1/8,白色汽车多。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分子相同,父母小的数大。

师小结: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数就大。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小的反而大,分母大的反而小。

设计意图:旧知识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新知识,还能感受出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6、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谁多谁少?

(1)师:观察这个问题,它可不像刚才的两个问题一眼就能看出谁大谁小,它到底难在哪呢?

生:分子不同,分母也不相同。

师:还能不能根据分母相同或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来比较大小?

生:不能。

(2)师:像这样分母不相同的分数称为异分母分数。(板书:异分母分数)

师:大家想一想,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叫做什么?

生:同分母分数。

(板书: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思维的又一次发散。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条直线,不应是我教教,你练练;应该是从原点散发出多条线,有直线,有曲线,有的会互相碰撞,有的会互相交叉。虽然有些线可能走不到终点,但只有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才真正能闪耀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3)师: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我们还没学过,不过我相信以同学们的聪明才智,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先独立思考,把想到的解题策略写在纸上,然后小组交流,我们比一比那个小组发现的解题策略多。

师:那组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组想到的策略?

方法一:(实际比较法)

400辆的3/10是120辆,

400辆的1/8是50辆,

120辆,50辆,

红色汽车多。

方法二:(化小数)

3/10=3÷10=0.3

1/8=1÷8=0.125

0.3>0.125

3/10>1/8

红色汽车多。

方法三:(通分子)

1/8=1×3/8×3=3/24

3/10>3/24

3/10>1/8

红色汽车多。

方法四:(通分)

3/10=3×4/10×4=12/40

1/8=1×5/8×5=5/40

12/40>5/40

3/10>1/8

红色汽车多。

(其中通分的方法让一个同学板眼在黑板上。)

(4)师:刚才我们用很多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最后一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通分”,谁来说说什么是通分?

生:把异分母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就是通分。

师:随随便便把分母变成一样就行了?

生:分数大小还不能变。

师:怎样才能保证分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呢?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化。

师:谁能总结一下?

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和原来分数相等

板书: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7、还有的同学是这样解答这道题的

3/10=3×8/10×8=24/80

1/8=1×10/8×10=10/80

24/80>10/80

3/10>1/8

红色汽车多。

师:是通分吗?

生:是通分。

师:这两种方法你选择哪个?为什么?

生:第一种,简单。

师小结:通分时一般要用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

8、运用我们新学到知识来解决下一个问题好吗?

投影:

1/5=1×2/5×2=2/10

2/10

1/5

红色汽车多。

师:这道题怎么这么简单呀?

生:10正好是5和10的最小公倍数,3/10不用变了。

师:以后这种题就这样做。

9、最后一道题比较难,你有信心做好它吗?

投影:

3/10=3×4/10×4=12/40

1/8=1×5/8×5=5/40

3/8=3×5/8×5=15/40

1/5=1×8/5×8=8/40

15/40〉12/40〉8/40〉5/40

3/8〉3/10〉1/5〉1/8

黑色汽车最多。

10、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生:学习了通分,今后能进行异分母分数的比较大小了。

设计意图:跳一跳,吃果子。能自己跳起来摘到果子吃的心里总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比不费力气从别人手里拿来的果子吃的香甜。

11、第二类和第三类问题你能尝试解答吗?

生:3/8+1/8=4/8=1/2

答:黑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1/2。

3/10+1/8=12/40+5/40=17/40

答:红色汽车和蓝色汽车一共占这些汽车的17/40。

3/8-1/8=2/8=1/4

答:黑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1/4。

3/10-1/8=12/40-5/40=7/40

答:红色汽车比蓝色汽车多7/40。

12、你已经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了以后要学习的知识了。

三、板书

通分

和原来分数相等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黑3/8>蓝1/8 黑、蓝一共 黑比蓝多多少

蓝1/8

红3/10>蓝1/8 3/10=3×4/10×4=12/40

红3/10>白1/5 1/8=1×5/8×5=5/40

四种颜色的汽车谁最多? 12/40〉5/40

黑色 3/10〉1/8

红色汽车多。

通分约分教案 篇3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课件1]

8和9 9和27 5和6 6和8 12和18 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 3/4=9/( ) 3/4=( )/24 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习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 .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 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 .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 .1

3,P117 .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 .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通分约分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教法分析: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的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学法分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进行了如下的预设:

六、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第(3)题是为例3学习异分母分数的比较作准备,并通过四分之三和六分之五的比较,设置悬念,引出今天的内容。

(二)引导探索

1、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四分之三和六分之五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4和6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图形的直观,采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3、在教学例4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试一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首先我安排的是练习十二第2题,因为通分的关键是找准分数的公分母,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题的安排有利与巩固学生对公分母的确定,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掌握解题的技能,夯实学生的基础。

第二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二第1题,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通分。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已有能力解决,所以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层次:我安排了练习十二的第3题,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第四层次:我安排了竞赛题。把下面分数通分。三组题,男女生竞赛,每个小组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出正确答案,推举一个成员到前面抢答,目的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四)反馈总结

最后我进行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对所学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网络。

这是我对这部分内容初浅的理解也预设,不足指出请批评指正。谢谢各位的耐心倾听!

通分约分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94的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同分母分数,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熟练、快速地比较。

2、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概念,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把两个分数进行通分。

3、能运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4、经历探索活动,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88和99和27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填空。

3/4=( )/9=9/( )=( )/244/5=16/( )=( )/15=24/( )

3、比较下列各组分数的大小。

2/7○5/71/4○1/55/6○5/1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屏幕出示第93页例3“世界地图”

师谈话导入:这是一幅世界地图,你知道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

学生回答可能有:

①没有数据无法判断

②从图上可以估计,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师对学生回答予以鼓励性评价,相机出示相关信息,“陆地面积约占地球面积的3/10

而海洋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10

引导学生比较3/10和7/10的大小,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生的理由可能有

①如果把地球面积平均分成10份,陆地占3份,海洋占7份,海洋面积大。

②3/10是3个1/10,7/10是7个1/10,7/10比3/10大。

(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地球上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这一话题引入,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凸显了数学的人文价值,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体会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

2、出示

3/13○4/132/7○4/75/9○2/9

3/8○3/115/6○5/812/17○12/19

师:你能比较它们的大小吗?选择其中的两题(同分母、同分子类型)让学生说说理由

如3/8○3/11

师:观察这六组分数,你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明确以下几点:

①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分子大的分数较大

②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机会,他就会还你一个惊喜。学生在尝试借助图形,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分数单位的多少等多种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素材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形成结论的过程。)

三、自主建构,解决问题

(1)屏幕出示,第94页例4情景图

(2)提出问题: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

(3)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师:要比较谁的蛋白质含量高,就应该比较2/5和1/4,看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比较?

学生交流自己想法,可能有

①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5=2÷5=0.4

1/4=1÷4=0.25所以2/5大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1/4=2/8所以2/5大

③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1/4=5/20,2/5=8/20,所以2/5大。

④1-2/5=3/5,1-1/4=3/4,3/5小于3/4,所以2/5比1/4大。

(4)揭示通分概念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好几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出2/5和1/4的大小,解决“黄豆和蚕豆哪个的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这一问题,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引导学生在交流辨析中明白:人们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这样比较方便。

联系1/4=5/20,2/5=8/20,板书“通分”,口述内容,要求说一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明确两点

①和原来相等②同分母

(设计意图:从解决问题出发,学生在多种策略的比较中得出通分后比较分数的大小是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多样,在多样中优化,突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理念。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寻找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怎样通分?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通分呢?在交流中明确

①确定公分母(两个分母的公倍数)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

(设计意图:在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时,也不能忽视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在学生理解了通分含义的基础上,设置“怎样通分?”这一问题,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对通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四、巩固内化,拓展应用

1、完成第94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书“5/6和7/8”的通分情况。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用什么做公分母最简便?

2、第95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交流发现,形成共识,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和空间,同时也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检查与反馈。教师的指导和矫正提高了课堂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另外,在通分练习中,教师指名板演,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用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一最优方法,使学生对通分的认识不断深化。)

通分约分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93-9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能准确快速地比较各类分数的大小,理解通分的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能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并使策略最优化。

3.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爱国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

通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93至94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以分数的大小比较为线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学通分。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在分数加减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所以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部分内容。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抽象概括方法、比较法、观察法等。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学习了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所以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讲解判断大小的理由并及时归纳总结。至于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一部分同学其实已经知道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比较,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过自学环节,顺理成章的让学生转入本节的重点学习中。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比较

教具准备: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课前调查:

了解学生对冬奥会的关注情况,适当进行补充然后请学生单选或多选温哥华冬奥会上令你感动的画面。

【评析:体育最能激发人的爱国热情,这样的课前调查,既为本节的教学提供了素材,又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激趣导入,提出问题。

1、由温哥华冬奥会的举办,引出调查的信息并出示信息。

师:同学们,20xx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中国金牌榜首次进入世界前七!冬奥期间,每一个精彩瞬间都会激起我们的心灵震颤,(出示课件:王濛叩谢恩师李琰、周洋以一敌七摘取1500米桂冠、申赵18年圆梦登顶、中国短道接力金牌失而复得)。

2、让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提出数学问题。

【评析:情境的创设基于学生自己调查统计的结果,不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独立解决问题

【评析:学生独立思考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去探究,去发现,亲自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2、合作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已解决的问题,或讨论有疑问的地方。

【评析: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智慧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思维方式的互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3、汇报展示

⑴ 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①总结方法;

② 练习巩固: ○ ○ ○

⑵ 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①分子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②分子和分母各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比较;

【评析:课堂中学生参与到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多种解题方法,迸出创新的火花,使学习真正成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和张扬的过程。同时这样处理环节也很好的突破了难点。】

4.教学通分。

⑴ 观察方法,揭示课题。

师指着利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做法问: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追问:“转化后分数的大小变了吗?你的依据是什么?”这时教师揭示:像这位同学的方法,就叫做通分(板书课题)。

⑵ 阅读教材,理解意义。

阅读课本93--94页,把你认为的重点或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标注一下。

⑶ 交流收获,掌握方法。

看书后,先解决有疑问的地方,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通分,通分的方法,学习通分有什么作用等等。

【评析:这样做学生不仅触到新知的“脉”,还能寻到新知的“源”,不仅知道了学什么,还知道为什么要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三)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基本练习:比较下面分数的大小:

和 和

2、拓展提升。

同学们进行100米赛跑,丁丁用了 分,明明用了 分,谁的

成绩好一些?

3、随机练习黑板上的其余问题。

【评析:通过从基础练到拓展练,把数学放到了更广阔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虽不见得有冰雪健儿们那样的天赋及机会,能够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但是我们每个人,却可以被他们的某种精神所激励,然后在我们各自的人生舞台上,去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金牌!

板书设计:

通 分

大 小 不 变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转 化 (公分母)

公倍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设计思路:

在这节课上,我最初的设计是依据教材,按照教材上的指点,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可是,课前的调查和研究表明,无论是学生还是身为教师的我,都已经不能够将学习和教学的.关注点仅限于课本了。有了这样的感觉,我就不能够再默守陈规、按部就班的进行原定预设计划了。因此我决定走出教材、了解学生,真正实现“用教材”“备学生”这一高度上来设计这节课。针对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材提供的素材基础上进行了加工,在课前进行了同学们喜欢的体育运动进而进行冬奥会深刻画面的调查,并将这一调查结果引入课堂,学生积极的进行观察、提问、思考、交流等各项活动,在情趣交融的活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由于课堂上学生是兵教兵,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评】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通分的方法其实不难,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通分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注重给孩子创设一个多元求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独立尝试,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纳,这样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效果很好。如果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注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适时点拨,当学生的思维遇卡时,教师巧妙催化,这样会使学生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地顺逆回环,导致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精选阅读

教案分享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大胆编创、有趣讲述、生动演绎小说的能力。

2、为自己课内外阅读过的小说列序、做人物卡片或素描、建立档案等。

3、口头讲述交流小说的故事情节或人物评点。

活动重点

1、能用普通话复述小说,尽量做到生动有趣。

2、尝试编课本剧、改写续写小说等小型文学创作。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将自己阅读的小说排成序列或书目。

2、可以摘抄一段精彩的对白或语言;可以讲述一段故事;可以饰演素描一个人物;可以编排一段课本剧等。

二、课中活动

1、故事擂台。让学生用普通话讲述已读小说的一节。仿中央电视台《电视书场》栏目。

2、人物竞猜。口头描述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或者根据人物的绰号,答出人物的本名。

3、还原人物。学生上台表演,说台词。表达对小说人物的理解,语言的活用。

4、创想情节。如:重新设计人物的经历;为小说续写情节;穿越时空对话。这项活动主要以本单元所学

的或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为主。

5、个性改编。即你觉得文中哪一句话不切合实际;情节不够曲折;结局不够完美等,发表改写建议。

三、活动评价

1、对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生都要正面鼓励和表扬。教师要做好伯乐。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参与的快乐和成功。同时侧面的领略到小说的魅力无限。

2、对没有主动参加活动的同学,教师小结时可说:由于时间限制或者把他们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给予肯定和表扬。

四、写作训练

寻找你身边熟悉的人物、事件,作为写作的素材。

稍加虚构,用小说的笔法写人叙事。

教案 篇2

中长跑教学设计

1.教材内容1.新获奖:中长跑 2.游戏:纸飞机

二、课本分析

跑步是最常见、最直接的游戏,它也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是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之一。快跑是一项典型而常见的跑步运动,是中学重点教材之一。

中长跑对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勤奋的精神,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快速奔跑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中长跑的技术动作比较复杂,不宜在这里给同学们过多的讲解。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跑步能力,让学生在自然跑步中体验跑步的正确动作;使学生明确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了解正确的反推技术是充分、有力、有效的。快速依次伸展臀部、膝盖、脚踝,将骨盆向前推。在跑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身体晃动、抬头、低头跑步等错误姿势的出现,在保持正确跑步姿势的前提下,力求动作轻松自然.

1.教学目标

认知:让学生清楚中长跑的技术要领,记住比赛的方法和要求。身体素质:(1)使学生基本掌握中长跑要领,初步达到正确、放松、自然的跑姿。 (2)能够掌握纸飞机动作的要领。

四品: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

2.教学重点:中路跑技术。

3.教学难点:上下肢的协调性。

三、教与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小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听、认真读、动脑筋。

4.教学程序

根据人体运动生理变化规律,本课分为开始、准备、基础、结束四个部分。结束。

(1)开始部分

1.简单的开课仪式后,教师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向学生讲解跑步对学习生活和人格建设的好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

2。集中注意力小游戏:高矮小人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为继续学习做好准备。这个阶段需要2到3分钟,运动负荷小。

(2)准备部分

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简单的队形变化和各种活动来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综合体育锻炼,使学生不仅充分锻炼了身体,还得到了心理上的刺激,从而产生了很高的学习热情。

1.经常在体育课上练习。

2.跑步辅助接触(小步跑+高抬腿)

通过以上的练习,学生们有了学习的热情,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这个阶段时长10到12分钟,运动负荷适中。

(3) 基础部分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通过基础教材的教与学,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强身健体,提高运动能力。

1.新教:中长跑

动作方法:详见教材。

教学方法:教师先示范一个完整的动作,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形象;然后老师站在学生看得清楚的位置,结合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和重点;讲座结束后,让学生试一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提出意见;最后,组织学生练习,教师要及时指导和纠正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行为。

组织形式:八向纵队、四向纵队;文件运行,追逐运行。

练习方法: (1)起跑练习:在老师统一指挥下,结合起跑,向前跑10~15米。要求:起步快,双臂主动快速摆动,用力蹬车。练习2组。

(2)30米加速跑练习:从站立起步,听到指令后向前加速30米。练习2组。

2.游戏:数字运行。

方法: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后,让学生自然练习。

基础阶段需要21到24分钟,运动负荷比较大。

(4) 结束部分

课后活动,学生感觉很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及时恢复到安静的状态,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因此,采用了拍打法和心灵放松头发作为收尾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更好的恢复。结束部分约5分钟,运动负荷小。

本班密度为25%~35%,运动生理负荷曲线为:高山型。

教案 篇3

初中体育课中长跑教学设计

穆棱市共和中心学校

魏和清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90%以上的人可以掌握中长跑正确的呼吸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运动中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自信、积极的思维品质。 两个。教学要点及难点

1.要点:呼吸节奏与跑步速度变化的协调。 2.难点:在跑步过程中找到正确的呼吸方法。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班级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根据学习情况和教材的特点来制定。本课程的教与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示范法:通过示范,给学生真实、动态、正确的运动形象和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运动的基本知识。 3、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气氛,巩固科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四、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

(1)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大约十分钟)排好队,数人数,然后运动前热身

(2)课程核心部分(技能教学与练习,约25分钟)1.复习跑步的技术要领,在本节讲解长跑的特点以及跑步时如何调整呼吸。

2.介绍中长跑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观念,培养自己的耐力。

3.演示几个动作: (1) 跑步姿势和双手摆动。

(2) 呼吸节奏、换气方法 (3) 过弯技巧。

4 学习中长跑技巧:

(1)后踢阶段:是中长跑的重要组成部分。回击应该是快速和积极的。 (2)前摆阶段:小腿自然放松,由前摆带动。 (3)飞行阶段:起脚时,双腿要放松,依靠后踢和摆动带动前行。 5、反复练习中长跑运动技能和跑步时的呼吸技能。 6. 游戏:拉旗活动

学生被分成两列,从队伍的后面到队伍的前面。

(3)结尾部分(约五分钟)1.专心放松 2.课后评论 3.收回设备 4.告别老师和同学

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引导他们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2、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诵读能力和鉴赏水平,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情景交融”的意境。

活动过程

课前发放活动记录表。

一、()雨

采取你最喜欢的方式亲近雨,如淋雨、嗅雨、闻雨、摸雨、吃雨……

二、听雨音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听雨去!地点

季节雨的特点雨声的描绘心情

三、吟雨韵

说明:由于初三学生大多被限制上网。这种快捷、高效的搜索信息的方式使用受阻。所以采用教师汇编资料,发放给学生。

1、课前发放有关“雨”的文学资料汇编:

(一)

夜雨诗意

余秋雨

既然是夜间,各种色相都隐退了,一切色彩斑斓的词汇也就失去了效能;又在下雨,空间十分逼仄,任何壮举豪情都铺展不开,诗句就不能不走向朴实,走向自身,走向情感,李商隐著名的

离开书桌,走出房门,我悠然地走近那片摇曳的精灵。

蓝天下,溪水边,荒草在尽情地疯长着,生命的绿色在一寸一寸地延伸。它们肆无忌惮地在山野间抒写着绿意,抒写着生命的希望。

这是一片自由的荒草,在它们的绿意中,没有一丝晦涩和沉重。草们凝神太阳的光芒,让那金色照耀自己幼小的身躯。它们为了活着,在风中咆哮着,抒发着阳光带给它们的快意。它们不认为自己很卑贱,无时无刻不挺直身躯,以高傲的姿态观望世界,藐视众生。它们似乎知道:展示绿色,拥有阳光,活着,就是希望!

看着这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你能不陶醉么?

──摘自吉林考生

水并不是总像想象中那么安静的。

当我沿着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下山时,一道亮光吸引了我。那是一条小溪,如一群天真浪漫的少女,轻盈地一路小跑奔下山去。阳光洒在她们的衣裙上,闪着金子般的光辉。那种美使人忍不住想亲一亲她的芳泽。她给你吻后,又欢笑着从你指间跳下,向前跑去。在她的身后洒下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你见过月光下的大海吗?见过那朵朵被月光染得发亮的浪花吗?我曾在一个月明之夜目睹了海的悲壮。汹涌的海浪咆哮着冲向岸边的怪石断崖,用生命去撞击敌人,哪怕自己的身躯随着一声巨响,被岩石锋利的牙齿撕得粉碎,也在所不惜。而后面的浪又会更加勇猛地,怒吼着冲向敌人……

每次海浪的冲锋,都会引发我心灵的碰撞。

──摘自镇江考生

活动反思

综合性学习有了模式:明确任务、分小组──查找资料──做课件──课堂展示──写作文;模式单一,与综合性学习的开放而有活力的内质不符。单一,单调的背后是思想的空洞。本活动的设计丢弃了“查找资料”“做课件”,只是让综合性学习更简单点,更本色,慢慢走,亲近雨,亲近雨文学,与作家诗人对话,感受寄托在雨上的多样情感。形式越简单,感受却丰富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兼顾到了作文的需要。

教案 篇5

1. 欣赏作者用语言文字来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

2. 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

3. 初步学习这种以文字表现音乐的写作手法。

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技巧手法。

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感知音乐中的“高山”“流水”,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教师开始讲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伯牙的人擅长弹琴、作曲,他在汉阳江口弹琴时碰到子期在岸边细细倾听,并赞叹不绝。伯牙十分惊叹,这样一位樵夫打扮的人,怎么会欣赏我的琴声呢?他请子期上船,并问他:你喜欢听我弹琴,我现在弹一曲,请你说出曲子内容。说罢,伯牙弹了起来。子期听后说:妙极了!你弹出来的琴声像巍峨的高山一样,像流动的江水一样。伯牙惊叹不已。从此,他们成了知心朋友,后人因此用“高山流水”来称呼知音。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著名的《琵琶行》由此写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诗坛代表人物。与诗人元稹合称“元白”,与诗人刘禹锡合称“刘白”。

杜甫而后,白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二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具首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当时号称“千字律诗”。

居易少年得志,官至左拾遗。写下了大量政治讽喻诗,针砭时弊。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卖炭翁》《观刈麦》等

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的“知足不辱”和佛家的“四大皆空”来作为自己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自己“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力求做到“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以闲适感伤为主。有《长恨歌》、《琵琶行》。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曹操的《短歌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8),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是其被贬期间创作的千古名篇。

三、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为)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长)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妇。  遂(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弹数曲。曲罢(弹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各地)。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歌(作歌)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叫 )《琵琶行》。

鉴赏小序,思考:

诗前小序写了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明确: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梗概,概括了琵琶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3.思考、讨论、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

我们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点拨: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暗写),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明写),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明写)(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点拨:对应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应有三次感受(让学生在文中找)。

Ⅱ、分析“三奏”

这是种音乐的侧面烘托描写,也是用文字去表现音乐的一种手法,

(2)从这里的景物描写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样的音乐?

点拨: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悲凉萧瑟的琵琶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此二句在写什么?有何作用?

概括写出主客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了琵琶曲强大的吸引力量。这两句,从感情上来说,是由抑郁到惊喜的一个转折;从结构上来说,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2.第二次演奏,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这一部分出现了很多名句,让学生先挑出来读读)。拟设置以下几个问题:(投影显示)

(1)作者在描写声音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的词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音乐无形,诗人是借助什么手法表现无无形音乐的?

1、借助双音节词、象声词、叠词,如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

2、双声、叠韵词的使用。间关、幽咽、呕哑、嘲哳(效果:直接模拟声音,或者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感)

3、直接议论,为乐曲作解说;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4、侧面烘托,写艺术效果。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

5、比喻。

清人刘熙载《艺概》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比喻有何效果?

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诉诸读者的听觉和视觉,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 ,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这一段根据演奏的起承转合可以分为几层,哪一层是高潮部分?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的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润,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啊。是啊,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第四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碎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衰号。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3)这一部分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与“喝彩”,“经久不息的掌声”等比较,哪种效果更好?

这种间接描写更能突出音乐声感人肺腑、引人入胜的魅力。更写出了诗人的如痴如醉的神态。是又一种的“无声胜有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有何作用?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总写音色音质以及在不同弹法下产生的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概括音乐的美。  )

注意下文音乐旋律的变化!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写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顶真。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有何效果?

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

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

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音乐的旋律是如何变化的?

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戛然而止。(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

3.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让学生反复诵读,自己品味。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的同情,受到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 )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皆掩泣”比前“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大家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伤感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情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 )

谁解琵琶语--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司马青衫泪----“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

Ⅲ、分析“三感”

(1)你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初听声音时的心情吗?

(2)你从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

(3)这样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三个问题由浅入深推进,表明了作者孤寂伤感的心情,渲染了琵琶女的悲凉音乐。)

2.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节,是文章的难点部分(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题,联系琵琶女的身世来感知文章)。拟设置以下的问题:(投影显示)

(2)诗人听了琵琶声,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发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一部分阐明了文章的主题。诗人和琵琶女在身世、才华和遭遇上都有相似之处。两个形象心灵沟通,怨恨交织,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

(3)为什么诗人说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

3.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节,让学生回答:

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人泪洒青衫,源于感伤:

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

这句话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用它作结,补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内涵,这是诗人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从而鲜明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诗人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时便已经听出了音乐中的情感?

点拨:白居易是被贬的官员,有政治抱负不得施展。这一点与琵琶女的“不得志”有相似之处。再加时值秋天,且“醉不成欢惨将别”,以致心情落寞。正是在这样相同的境遇中,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可以说,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所以他才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以赠之。(呼应课堂导入环节提出的问题,在课堂结构上首尾呼应。)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毛泽东《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大通;及至翻到做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做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声音没有实体形象,又一发即逝,难以捕捉,怎样描绘才能使之形象、可感呢? 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与清代刘鹗的《老 残游记》中的《明湖居听书》, 虽前者是诗歌,后者是小说,前者描绘的是琵琶声,后者描绘的 是说书声,但两者在对声音的描写上却有相通相似之处、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分析如下:

二者对声音的描写都可分为正面描绘与侧面烘托两部分,从两方面写出了琵琶女及王小玉说书技艺的高超、绝伦。先来看正面描绘:

试音定调时,琵琶女“低眉 信手”似漫不经心地“转轴拨弦三两声”,便“未成曲调先有 情”;王小玉“把两块顽铁丁当了两下,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两人技艺绝妙,都似随手拈来,轻轻两下,便吸引了听 众。

《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弹奏从“转轴拨弦”开始,而后“嘈嘈切切错杂弹”,继而“间关莺语” “幽咽泉流”之后,便“声 渐歇”,于无声处凝绝后是“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 鸣”般的声音突起,最后以“裂帛”般的高音结束。

《明湖居听书》中说唱过程 则是:声音不甚大。越唱越高, 拔个尖儿、回环转折,节节高起 →于极高处陡然一落→渐低渐细 →无声→忽又扬起→霍然收音。

二者描绘的声音都是从一般 音阶开始,而后渐低,后至于无声,再又突然进发,在激烈高昂处 结束,声音也由简而繁,抑扬结合,决慢相间,高低交错,刚柔并济,跌宕起伏。既显示了演奏说唱 者的高超技艺,又表明吸引入之处 即在声音的迂回曲折,千变万化。 不同的是《明湖居听书》描绘的过 程更具体,更复杂。

(3)、两者都采用以形喻声的方法,化无形的声音为有形的形象,化不可捉摸的听觉为可见可感的事物

《琵琶行》在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加强其 形象性,如“大弦嘈嘈如急 雨”,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其形象 化,既有听觉,又有视觉形象。 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就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在显示音乐旋律中的“滑” “涩” 时,作者又用两个比喻“间关莺 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间关”之声,轻快流利, “幽 咽”之声,悲抑哽塞。在短暂的停歇后,声音忽又扬起, “银瓶 乍破” “铁骑突出”,形象地写 出声音的高亢、清脆。

《明湖居听书》中不仅用看得见的景象、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还用经历过的事情、体验过的感觉来喻声音。

如“唱几句书,声音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慰斗贸过, 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用的是感觉,重在强调 听觉上的舒适;言其声音到高处时,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 这里又用想像出的形象来比喻, 突出了声音的清脆、韧性、高亢;写声音的回环转折,而又节节高起,作者又用看得见的景 象、经历过的事情作喻: “恍如 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 初看傲来峰绝壁干仍,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突出了声音愈唱愈高,而又雄浑高亢、婉转悠扬的特色, 使声音的变幻、回环似有形的 景致一般展现于眼前。再如声暂歇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遂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 时显现,使人们通过联想,可 以想像出声音如“花鸣春晓” “百鸟乱鸣”,也让人感到眼 花缭乱,耳不暇接。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干变万 化的音乐形象,已使我们不能不 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而作者在 正面绘声之余,还用了侧面烘托 的手法。

首先,两个主人公都是技艺 高超之人,因此在写声音前,作者首先要写入(当然是略写)。两人的出场都是千呼万唤才出现的,而亮相亦有相似之处:“琵 琶女”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王小玉是“半低着头”,两人欲露还藏的姿态更引人注目,让人更急于知道其技艺如何。

教案 篇6

一、活动准备

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准备。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或搜集雨景摄影、绘画作品。可以诗画相配,增添情致。

二、课堂活动(主要练习口语表达)

三个小组依次或穿插进行活动展示。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听众说一说雨声唤起了怎样的心绪和感受。

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可以用知识竞赛或有奖竞猜的形式开展活动。还可以从“正大综艺”等媒体中借鉴活泼多样的活动方式。

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进行配乐朗诵,请听众在听完后谈谈感受,以及对朗诵本身的评价。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搜集雨景摄影、绘画作品。可以诗画相配,增添情致。

三、作文练习

解约合同分享


解约合同 篇1

甲方(出租方):

乙方(承租方):

1、押金不是违约金,提前解除合同不能直接扣除。

在房屋租赁合同中一般会涉及签订合同后房主预先收取几个月的租金为押金的问题,如果双方一旦发生什么争议,尤其是承租人提前解约,出租人往往会扣留押金做为违约金。实际上,押金并非是提前解约的违约金。

之所以出租人要收取押金,是因为出租人把自己的房子和相关附属物品交给承租人使用,为确保承租人在使用过程中给租赁物造成的损害能得到赔偿,才设定押金。

从这个角度讲,不管是正常结束租赁关系,还是一方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只要租赁物没有受以损害,押金都应该退还。 除非双方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一方违约解除合同,以押金为标准确定约定的违约金数额。

2、单方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标准如何确定?

出租人或承租人在某一方提前解除合同时询问:

法律有没有规定一个明确的违约金数额标准?

这里告诉大家:

没有! 在合同法中对于违约金数额的确定主要就是一个原则: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以实际损失计。房屋租赁也没有特殊规定。

但是,房屋租赁合同解约时,如果没有约定的违约金,如何确定单方解除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

这很难准确认定。

3、出租人单方解除合同,承租人的损失如何认定?

承租人要另寻房子租住,花费的时间很难计算,除必要的搬家费等,不管找到还是没找到,都很难准确地认定实际损失数额。 承租人单方解除合同呢?

理由上似乎好找一些,可以说造成房屋空置产生损失,但是空置几个月的损失是合理的呢?

你总不能永远空着不找新的承租人吧?比如前面的案子中原告主张一年半的空置损失,最终法院只支持了四个月的。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违约金标准的不确定性和争议,律师建议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双方一定要把单方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标准明确在书面合同中。比如明确约定几个月的房租为违约金,或者直接表述按押金的标准确定违约金的数额。

这样,一旦发生单方解除的情况,守约方主张违约责任简单方便;而违约方呢?

对自己的违约行为的后果也有所预期,可以事先准确判断后果,在是否违约时就会有一个得与失的客观衡量。对双方都有好处。

4、如何做到提前解约,而不承担违约责任?

经常碰到因为客观原因承租人或出租人想提前解除合同又不想承担违约责任的情况。

我们前面说过,如果在解除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可以不承担。 可是谁能保证协商一致呢?能不能提前就做好这个工作?能!如果事先在合同中采取些变通措施,是可以做到的。

比如双方可以在租赁合同中先明确约定,发生何种情况,合同自动解除,双方不须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房屋需要拆迁、承租人工作地方发生重大变化等等,当然,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也应该给另一方保留必要的准备时间才算合理。

再比如,从租赁双方的目的上看,承租方是为了使用特定的房屋,出租方是为了出租获利。所以,也可以从合同的目的入手避免双方的违约责任。

比如可以做类似如下的约定:

如果承租人想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应该承担3个月的租金为违约金,但是,如果承租人在解除合同时能以不低于原租赁合同的条件,为出租人找到新的承租人,则承租人不承担上述违约责任; 如果出租人想提前解除租赁合同,应该承担3个月的租金为违约金,但是,如果出租人在解除合同时能在出租房屋所在的小区为承租人另外寻找到与原租赁房屋、租金标准相同的房屋供承租人使用,除必要的搬家费用外,出租人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

其实,上述变通办法,即使提前没有约定,在某一方要单方解除时也不妨提出来与对方协商,但是如果提前没有约定,就算您的方案是合理的,对方也未必就要绝对接受,所以,可能的话,还是事先约定为好。

5、提前解除合同要有必要的书面手续。

前面我们讲过,合同正常到期解除,双方要有交房手续,要清点物品,退还剩余的租金和押金,上述过程应该有书面文件予以证明。

在提前解除合同的情况下,当然也少不了上述文件,另外,还要再多出一份,就是《解除租赁合同确认书》,在解除时双方应该就哪一方提出解除、另一方的态度是什么、是否承担违约责任、如何承担等问题在这份文件中明确。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个案例,尹某在搬离时到底与黄某是否忆达成了解除合同的一致,是否明确不追究违约责任?由于没有书面文件,根本无法确认。

所以,不管解合同是否协商一致,双方均应该注意保留必要的书面文件。协商一致解除,自然可以签订《解除租赁合同确认书》,协商不一致无法双方签订文件怎么办?守约方可以单方向对方发同相应催示函主张权利,并保留催示的证据,如果在合理时间内对方没有反应,应该及时到法院提起诉讼。

6、房屋租赁合同的解除而发生的纠纷也比较多。处理此类纠纷时,应注意:

①。当事人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则只能根据法律的规定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否则,将构成违约。

②。合同的解除,并非因符合解除条件而当然发生,而应以有解除权的一方行使为必要。

这里需要区分合同的解除与附解除条件的合同两者的不同。前者是因法定或约定的条件成就而享有形成权,其效力的发生以实际行使解除权为必要;后者则因约定(不可能是法定)条件成就,而当然发生合同消灭的效力。

行使解除权,根据《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应以通知的方式。但亦不妨碍以诉讼的方式来行使,因为起诉本身可以视为一种通知。

③。要严格把握合同解除的条件。

当事人只有在符合约定或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解除合同;在不符合解除条件的情况下,即使发出解除通知,也不能产生合同被解除的法律效力,相反,构成违约。

相关知识:

出租人的解除权包括:

①承租人违反约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赁房屋的性质而对租赁房屋进行使用收益的。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承租人未按照约定的方法或者租赁物的性质使用租赁物,致使租赁物受到损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赔偿损失。

②承租人迟延支付租金,经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内支付租金的。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承租人无正当理由未支付或者迟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③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将租赁房屋转租于第三人的。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双方均有的解除权。不定期的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均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视为不定期租赁。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出租人解除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承租人。

解约合同 篇2

复印机租赁合同解约通知

尊敬的(公司名):

您好!我是(个人/公司名字),我写信是要通知您,我希望解除我们之间的复印机租赁合同。经过仔细的考虑和评估,我决定在本合同规定的期限之前终止租赁协议。

首先,我想感谢您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向我们提供复印机租赁服务。与您合作期间,我们意识到复印服务对于我们公司的日常运营至关重要,确实使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由于目前业务需求的变化,我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所需的设备和资源,并进行调整。

在我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中,技术更新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经过仔细研究和分析后,我们发现购买一台新设备更加符合我们的需求,并且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未来的发展计划。由于我们现在有了更好的设备选择,我们需要终止租赁合同,以便更好地适应我们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尽管我们理解终止合同可能对您的运营造成一些不便,我们希望您能够理解我们这一决定是出于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希望能够以友好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并希望您能妥善处理我们的解约请求。我会尽快将复印机退还给您,并按照合同规定支付任何适用的费用。

在此,我再次表示对您在过去的合作中所提供的优质服务表示感谢。我们希望将来有机会再次合作,并相信您的公司将会在复印机租赁服务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如果有任何我们可协助的事项,请随时与我联系。

我再次对我们的解约决定表示歉意,并希望您能够理解和接受。诚挚地期待您的回复,以便我们能够妥善解决合同终止的事宜。

祝好!

(个人/公司名字)

解约合同 篇3

出卖人: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买受人: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签订的《商品房(车位)买卖合同》(合同编号为:榕房购字第号),标的物座落于__________区________街道____________路______号_______________项目_______________座/幢______层_______单元,现因:

合同第______条(出卖人/买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甲方同意乙方退购上述房屋,双方经平等协商,一致同意解除上述《商品房买卖合同》,并自愿达成以下协议:

1、根据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方已付甲方购房款(包括定金等):(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_元(人民币,下同)。甲方同意退还乙方以下款项:

(1)购房款:(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_元

(2)其他款项:(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_元,合计:(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__元。乙方同意接受该款项作为退房的总价款。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解约合同 篇4

卖方(下称甲方):_________

买方(下称乙方):_________

现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甲、乙双方自愿解除上述商品房的买卖合同。

二、自双方签订本协议之日起,买卖合同即终止,双方之间就买卖合同的争议全部解决。甲方收回出售给乙方的上述商品房,该商品房的`产权即与乙方无关。

三、双方对退还已付房款办法已达成一致意见,具体如下:

1、此房价成交总价为:(人民币)_________元。

2、乙方已缴付楼款/首期款:(人民币)_________元。

3、双方退款事宜另行约定。

四、乙方应于本协议生效后的个工作日内提交办理解除

按揭贷款协议、解除买卖合同、注销抵押登记事宜所需要的全部资料,并配合甲方办妥上述事宜,若乙方不能按时提交相关资料或提交资料欠缺、不合格或拒绝配合办理的,甲方有权暂缓推还乙方所有款项。

五、办理解除合同产生的手续费由乙方承担。

六、双方同意,自本协议生效后,双方之间就买卖合同的争议全部解决。除本协议明确约定外,任何一方均不对另一方主张买卖合同项下的权利或与买卖合同相关的权利。

七、本协议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为一式伍份,甲方执贰份,乙方执壹份,贰份留存政府相关部门,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解约合同 篇5

甲方:________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经协商,因乙方存在违反"合同期内不能恋爱和结婚"的合同约定,双方愿意解除于20__年9月27日签订的《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并达成一致意见,为明确责任,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特签定本协议,条款如下:__________

一、乙方于 _____年 _____月 _____日前,将¥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解除合同的违约金支付给甲方,如乙方不按时向甲方支付违约金的,每逾期一天,需向甲方支付人民币¥ 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逾期费用支付给甲方,逾期达 天,甲方有权向乙方收取双倍违约金,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责任由乙方负责。

二、乙方必需于 _____年 _____月 _____日前与甲方办理完相应的解除一切雇佣/聘用/合作的手续。

三、甲方在收到乙方支付的因乙方违反《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约定,而支付的¥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违约金后,立刻配合乙方办理相应的解除雇佣/聘用/合作的手续。

四、双方再次证明,因乙方违反了《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中约定的"合同期内不能恋爱和结婚"规定,双方因此解除该《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并由乙方向甲方支付解除合同的违约金¥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元整),以防产生纠纷。

五、甲方在收到乙方支付的违约金后,应对乙方的身份信息和合同信息保密。

六、乙方在支付违约金,并且和甲方解除合同关系后,应对甲方相关信息和解除合同的内容保密,不得对外传播与《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和该《解约协议》的任何内容。

七、甲乙双方在解除《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同时,甲方会吊销乙方的模特证书,并取消乙方参加相关比赛的资格。

八、若甲方、乙方违反上述第五条、第六条,对对方造成了损害了,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九、自甲方收到乙方支付的违约金¥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在此之前双方所签定的《______________合同/协议》终止作废。

十、甲方指定收款账户: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同具法律效力。

签署时间:___________年 _____月 _____日

甲方(盖章):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

解约合同 篇6

企业名称(甲方):________

职工姓名(乙方):________

甲乙双方于年月日订立了为期________年的劳动合同,现经________方提出,并双方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约书。

(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保税区劳动人事局留存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

年月日年月日我是xx9月上夜班期间在公司工作岗位上负的工伤。当时公司陪我到嘉定中心医院救治。到十一月底合同到期的时候,公司不再与我签定劳动用工合同。赔了一个月工资。至此我一共在公司上班两年2个月。解除劳动合同后我9月负的工伤也没有给我做工伤认定及鉴定。我不同意在解除合同上签字,公司方面承诺给我做工伤劳动认定及鉴定。在我不知道他们这一解决办法是否违法的情况下在解除劳动合同书上签了字。至此和公司解除了关系。我就回家了,因为马上就是年末。过了年后今年我过来没有工作,问公司解决工伤的事情,公司就给我350元钱让我自己去做工伤认定及鉴定。事情全是我一个人跑的,包括交通费,误工费(这中间我找了一家公司,往嘉定跑我工伤的事情难免要与新的公司请假)全部是我一个人承担。我想咨询一下专业律师,在这一过程中公司有没有违法的地方?现在我的工伤已经跑到鉴定结果出来的阶段,报告已经拿到,为十级。理赔方面的事情我也想咨询一下谢谢!

甲方签章:日期:

乙方签章:日期:

解约申请书02-10

解约合同 篇7

甲方: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邮箱: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邮箱: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签订了,合同有效期自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现双方经协商一致,就提前解除原协议、终止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之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乙双方一致确认,提前解除双方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签订的《________》(以下称原协议)。自本解约协议书生效之日起,原协议同时解除。

2.原协议执行期间,甲、乙双方各项权利义务均已履行完毕,双方互无后续任何形式的义务,亦无任何争议及债权债务。

3.原协议提前解除后,原协议约定的知识产权保护、保密条款及争议解决条款继续有效,双方仍需严格遵照执行。

4.甲、乙双方保证已均充分知悉本协议与原协议之全部内容,并自愿签订本协议。

5.本协议的签订、有效性、履行、解释、执行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因本协议及原协议相关的任何争议,双方应争取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迅速解决,若经协商仍未能解决,双方均应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争议。

6.本协议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签字: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

解约合同 篇8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就终止于________年____月签订的位于_____________的《房屋租赁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的相关事宜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一致同意,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解除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

二、依据本合同第七十三条约定,本合同任何一方因不可抗力事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事件)不能履行时,合同可以解除,双方互不负担责任。

三、乙方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含该日)将租赁的从未使用的.房屋交付甲方。交付时,甲、乙双方在交接单上签字确认。

四、双方约定:双方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进行房屋交接。

五、《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后,甲、乙双方均不得单方面就双方解约一事对外发布不利于对方商誉的负面报道的消息,同时任何一方不再因该租赁合同追究对方任何事项。

六、本协议一式肆份,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双方各执贰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解约合同 篇9

甲方(出卖方):_________

乙方(买受方):_________

丙方(居间方):_________

在丙方居间介绍下,就乙方购买甲方所有的_____区_____路弄号室(下称“该房地产”)相关事宜,甲、乙、丙三方于年__月__日签订了《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下称“居间协议”),且甲方已收受乙方支付的定金计人民币元整(RMB)。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合意解除居间协议,现就解除居间协议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意见:

一、甲、乙、丙三方同意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解除居间协议。

二、甲方应当于本解约协议签订后日内,返还乙方已支付的定金计人民币____元整(RMB________)。

三、若甲方未按本协议约定期限返还乙方定金计人民币____元整(RMB),应当向乙方支付滞纳金,滞纳金按甲方逾期未返还日千分之五计算,滞纳金自本协议应返还定金期限届满次日起算至实际返还之日止。

四、甲、乙双方应当于在本解约协议签订后日内,分别支付丙方违约金计人民币____元整(RMB________),共计人民币_______元整(RMB______)。

五、甲、乙双方确认:本解约协议签署后,若甲、乙双方或其代理人、代表人、承办人等有关联的人再行达成买卖交易的,视为丙方居间成功,甲、乙双方应当分别按照居间协议约定成交价格的1%向丙方支付居间服务费。

六、待各方履行完毕本协议上述事项之后,甲、乙、丙三方就该房地产买卖事项再无其他争议,且互不追究其他任何法律责任。

七、本协议一式三份,经甲、乙、丙三方签章后生效,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甲方:_________乙方:_________丙方:_________

代理人:_________代理人:_________代理人: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解约合同 篇10

甲方(卖方):

乙方(买方):

甲乙双方经平等自愿协商,签订本合同以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同意按本合同约定的时间及条件与乙方处理相关事宜,依该合同的约定,甲方应向乙方返还双倍定金、已付房价款及相应利息共计人民币(大写)

元,除尚未归还之银行贷款外,甲方需向乙方实际支付人民币元。银行贷款部分款项共计人民币(大写)元由甲方年月

日直接返还给贷款银行,并向乙方提供银行的收据,作为乙方与银行解除借款合同的依据。

第二条双方同意甲方按照下列期限,分期将除银行贷款部分外的购房款直接支付给乙方:(1)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之前,甲方向乙方支付_______%计_______元。(2)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之前,甲方向乙方支付_______%计_______元。(3)_____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之前,甲方向乙方支付款项计人民币_______元,以及交付返还全部银行贷款后银行所提供的收据。

第三条乙方如系以银行抵押贷款方式支付部分房价款的,自本合同签署之日起至该合同正式注销之日,每月应向贷款银行支付的抵押贷款月均还款(下称“月均还款”)由甲方支付,乙方给予必要的配合,且乙方无须再向甲方归还。

第四条甲方按本合同约定执行完毕后,双方另行签订解约合同解除该合同。自该合同解除后,乙方不再对该合同项下的房屋及其相关建筑享有任何权利,甲方有权另行处置该合同项下房产。在该合同解除之前,如果乙方不再要求退房、解约的,可与甲方另行协商。

第五条甲方向乙方支付全款计人民币

元之后,并且双方签订解除该合同的文件生效后,乙方应授权甲方至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下称“房地局”)办理该合同注销登记手续之全部所需文件(包括签署递交房地局的解约合同、返还甲方开具的付款票据和合同等)。

第六条甲乙双方同意该合同之注销登记手续于甲方向乙方支付完毕全部款项后日内办理。

第七条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后甲方向乙方所支付首批还款计人民币元到达乙方账户开始生效,本合同一式份,甲乙双方各持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联系人:联系人: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签订时间:签订时间:

地址:地址:

签订地点:签订地点:

解约合同 篇11

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电话:

邮编:

乙方:

身份证号:

地址:

电话:

邮编:

鉴于:

1、甲乙双方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签订了《____________合同》,对__________________事项做出了约定,该合同已生效。

2、现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致使甲乙双方在《____________合同》项下的目的不能实现,甲乙双方经平等友好协商,一致同意解除《____________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对解除《____________合同》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同解除

甲乙双方同意自本协议书生效之日起,解除《____________合同》。

二、合同权利义务

双方同意自本协议书生效之日起,各方依据《____________合同》应该履行而尚未履行之义务不再继续履行。

三、合同解除后的权益安排

双方同意自本协议书生效之日起,各方依据《____________合同》从对方取得的权益作如下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违约责任

甲乙双方确认,截止本协议书生效之日,除本协议书另有约定外,甲乙双方不存在任何未结算、未支付的.款项或者债权债务关系;除本协议书另有约定外,双方均不得依据《____________合同》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五、纠纷解决方式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若双方发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合同任何一方均可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合同生效及份数

1、本协议书自双方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之日起生效。

2、本协议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签章):

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乙方(签章):

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毫米分米教案分享


毫米分米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 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调整为:建立1米的正确认知)

教师准备:

1支7cm长铅笔、12把米尺、学生尺、1根长绳、1根1米长绳子、双面胶、剪刀。

学生准备:

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所得数据要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学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师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二、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既复习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又 为接下来的测量黑板的长度打下基础。

教后思考:通过对厘米和厘米尺的复习,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认知,另一方面可以为新课学习做铺垫,达到“教结构用结构”的作用。这两节课的教学结构基本上都是:情境导入——认识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认识米(或厘米)——通过测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长,进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实际观念。

三、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动画:量黑板的长度。(先是用厘米尺量,后改用米尺量)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用厘米量较长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积极主动认识米。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原打算让一个学生来讲台上实际操作,但在上课之前又觉得有点费事儿,于是改成了观看动画。相比之下觉得改变后虽然节约了2分钟左右时间,但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不足够深刻。根据研讨中小组其他成员的建议,若改成师生比赛或是两个学生比赛,应该可以更高效一些。

2.点明课题

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米 用米量”。(板书:认识米 用米量)

四、探究新知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师:老师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估计,并贴上标签)。

教后思考:这个环节耗时很长,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应该是以下几点:一是铺垫不足,要求不够明确,以至于一开始孩子们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图何在;二是老师的身高对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个估测的依据,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这个数据,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这一环节中孩子们更多的是关注于贴在老师身上的彩色纸条,而忽视了问题多本质——一米有多高。这一环节如果能够从孩子们自己的身高入手,这样的话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谁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吗?

(生:不是,应该用米尺。)

师:好,那接下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米尺”。

设计意图:从估测老师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学生肯定兴趣很高,在此过程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也为建立1米的长度单位打下了基础。

教后思考:整个环节孩子们确实挺活跃的,但是由于操作不当(演示时大部分学生看不到;活动组织不严谨导致有的孩子趁机开小差),导致部分孩子无法完全参与进来,进而转移注意力。结合小组研讨中各成员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思考,这个环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设计一:先让孩子们报自己的身高,再根据自己的身高估测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测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准确测量,明确1米的高度,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设计相同,是先估测,再认识米尺,最后准确测量,再联系生活寻找1米,只是主体由“我的身高”换成了孩子们自己的身高,这样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该效果会好些。

设计二:在认识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准确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构1米的认知表象,最后寻找身边的1米(如1庹,窗户高度、电棒管的长度等等)。这种设计的确有助于较好的建立1米的认知表象,而且会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测的环节,原本孩子们就缺乏“估测意识”,估测能力的培养应通过不断地渗透,一点点培养起来。

2、认识米尺。

出示米尺。

(1)谈话:每个小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数字相同,都是从0开始,从小到大排列;刻度线相同,两根长刻度线之间相距1厘米,两根长刻度线之间有9跟短刻度线,其中正中间一根稍微长一点。不同之处就是厘米尺较短,数字较少,而米尺较长,数字也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个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教后思考:通过对 米尺和厘米尺的对比观察,孩子们对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

3、用米尺量。

(1)提问:到底老师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小结:量物体的时候,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课件演示)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你们自己身上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师身上的1米的标签,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说说你的身高比1米多还是少?多几厘米?

(3)谈话:同学们现在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小朋友张开双手,先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还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现在你能用双手比划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划1米的实际长度)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边哪些物体长约是1米。再小组合作动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约长几米?

(7)小结: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较长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长,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并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个设计应该和“估计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来,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设计一”或“设计二”。

五、活动巩固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卷绸带,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的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当学生喊停后剪下,贴到黑板上。指着黑板上的丝带问:这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丝带,长或者短了,再追问:那1米到底有多长?再剪一根1米长的丝带贴上去,对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刚好1米的丝带贴上去,直接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剪丝带的游戏进一步感知1米有多长,进一步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六、方法应用。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再实际排一排)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丝带”和“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后思考:由于前面少了“剪丝带”、“1米大约有几步”这两个环节,孩子们脑子中的1米还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这样的“身体”的层面,无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另外这个活动只能少数十几个学生参与,学生参与面不是很高。如果这样修改一下:每3个小组为一大组,请一位同学先站好,听口令其他同学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这样每个孩子都可以参与进去,学生积极性会更高,而且每个同学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长度这一认知。

七、梳理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八、课堂检测

A卷:

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

2.(1)量一把牙刷的长,用()做单位。

(2) 量篮球场的长,用()做单位。

(3) 从直尺的0—1是()厘米;从直尺的0—5是()厘米。

3.在()内填写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9() 黑板长2() 小明身高124() 课桌长50()

B卷:

1、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 厘米

铅笔长18() 一棵大树高10() 一张床长2() 教室长10()

桌子高90() 操场长200() 一个杯子高10() 桌子长100()或是1()

2、判断:

(1)小红身高是145米。()

(2)操场上的跑道长300米。()

(3)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

(4)因为 1米=100厘米,所以长度单位厘米大于米。()

(5)一根跳绳长3厘米。()

(6)一枝铅笔长13米。()

(7)有三条带子,第一根长6米,第二根长6厘米,第三根长60厘米,哪根最短?()

教后思考:课堂检测部分分了两个层次,这是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有针对性的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收获。这份练习题课堂上没来得及做,留作了看下作业。

九、布置作业。

毫米分米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教材P22~27,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

2、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记忆部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和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法:

启发引导法、示范法、教授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自主练习法、观察比较法、实际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学具、投影、情境图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生活动

关注要点

活动一:

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今天让我们看看孙大圣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趣的问题?

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提出3个问题。

学生看图,找出图中的信息。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通过欣赏图片,产生学习兴趣,为学习知识打好基础。

鼓励学生按顺序找出数学信息。

活动二:

1、1毫米有多长?

师:请同学们观察小尺,你有什么发现?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mm表示,它是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想一想,毫米和厘米有

什么关系。

师总结:1厘米就是10毫米,也可以说10毫米是1厘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用毫米表示合适?

2、1分米有多长?

师:你知道一分米有多长吗?观察直尺,找到10厘米,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或者1分米就是10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呢?

3、1千米有多长?

1米有多长?用手笔划一下。1千米就是1000个1米这么长,也就是1千米是1000

米,也可以说1000米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千米也可以叫公里,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看到或听到过这个词?

总结:今天我们学的毫米、分米、千米,还有前面学的厘米、米,他们都是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叫做长度单位。

学生观察小尺,交流发现。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巩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最后合作。

利用直尺,让学生找到1分米的尺度。直观认识1分米。

学生自由猜测,寻找生活中长度大约是1分米的'物体。

学生想象1米的长度,联想1千米。

学生回答

学生记熟,并能明确长度单位有哪些?

通过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1厘米和1毫米的关系。

空间感受1毫米的长度,进一步巩固1毫米的概念。

直观感受1分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直观性。

联系生活巩固掌握分米的概念,体验生活中学数学的乐趣。

学生能否准确说出1米的长度。

活动三:

自主练习:

1、第1题:用手势表示长度。

2、第2题:估一估,量一量

3、第3题:填一填

4、第4题:在()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5、第6题:简单计算

学生小组先练练,后指名活动。

学生说估测的方法再进行实际测量。

学生先独立解答,全班交流,换算法。

学生先介绍动物,然后选择合适的单位。

学生小组讨论计算方法,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加深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和估测的能力。

体会高级单位名数和低级单位名数互化的方法。

使学生了解关于动物的常识,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能否用正确的方法解答,是否明确换算。

活动四:

课外实践:

教师因地制宜,选择身边感兴趣的物体实行实际测量。

我学会了吗?

1、你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吗?

2、你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量一量、说一说。

3、有关长度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课外活动,整理数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获得有关测量方面的知识。

加深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五:

师: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学生对整堂课的学习内容作简单回顾。

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毫米分米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1.谈话(出示直尺):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直尺)对,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直尺,那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发明直尺呢?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 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指导并板书:数字0对的长刻度线取名叫0刻度线,你知道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里的0不是表示没有,而表示起点)你也能学着给数字1对长刻度线取名吗?(1刻度线),数字5对的长刻度线就叫( )?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 )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毫米分米教案(篇4)

学生已经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节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节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过程与方法: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自我体验达成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单位,形成表象,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师:相信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西游记》里面猴哥孙悟空有一样非常厉害的法宝,你们还记得是什么吗?

教师:对了,就是他的金箍棒,他的金箍棒吖,不但可以变长,还可以变短。现在猴哥一声令下:“变长!”,就变成了1米,1米=100厘米。猴哥说:“变短!”这是多长啊?金箍棒变短,变成1厘米。

金箍棒再变短,变成1毫米,但用尺子量,还没到1厘米,这究竟是多长呢?开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毫米。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介绍毫米: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就要用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来表示。字母表示为:mm

教师: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小1厘米是多少毫米?(因为1厘米中间有1,2,…,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10毫米。)所以1厘米=10毫米

4、在生活中找一找1毫米,介绍我找的身份证的厚度,内存卡的厚度,1元硬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1理解毫米的长度单位。

2、故事:小狗弄断了尺子,没有0刻度时,应该怎样测量呢?

测量时,如果始端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3、测量薄荷糖盒的长度。

四、回顾总结,加深理解。

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厘米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测量时,要用末端刻度减去始端刻度。

毫米是在孩子们二年级认识厘米之后的又一个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的故事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微课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建立表象,然后结合他们在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对他们的认识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毫米在他们脑中的影象。

毫米分米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厘米=10毫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毫米量的方法,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建议:

第2~3页的情境图:是一幅较为形象的四位小朋友对数学课本的长、宽、厚进行估计、测量、讨论的主题图。在出示了主题图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分别估计一下课本的长、宽、厚。在估计的基础,引导学生运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当学生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测量的时候,就问: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吗?相互交流一下,可以怎么样去解决它?从而引出毫米以及毫米与厘米的进率。在学生掌握了这一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要让学生重点掌握1毫米的长度观念。先介绍1毫米的实例,再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找找那些东西是1毫米,以加深他们对这个长度单位的感观建立。做一做中的练习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说一说,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一中第1题,一是考查学生的长度观念,二是考查学生用毫米作单位的测量水平。在做

此题时,先让学生估测,不要急于用尺子测量。学生在判断是否是正方形时,存在竖着看和横着看的差别,可以采用转动课本的方法反复对比。判断后,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第3题,含有两项内容,一项是估计常见物品的长(或宽),另一项是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要让学生对估计的结果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其目的是让学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提高自己的估测能力。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在前两年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在这一册教材中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对于毫米学生虽然没有正式学过,但他们每人的学生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可以说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教材先说明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然后利用直尺中的毫米刻度,形象地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并让学生数一数1厘米有多少毫米,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是:1厘米=10毫米。接着教材通过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以及做一做中的量1分硬币的厚度等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毫米分米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和厘米,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而且对即将学习的长度单位毫米、分米,许多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学生的数学现实和生活现实是比较丰富的。“毫米的认识”,从知识方面来讲有厘米的认识作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因此,教材安排了让学生估、测、议等活动,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要学习的新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中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直尺、一元硬币、橡皮等。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 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1号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1号本的长比17厘米多,比18厘米少,它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

师:1号本的宽比13厘米多,比14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1号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教师指出:直尺上的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到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到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指出:银行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7)共同完成书P45页(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少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dm”(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做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质疑。

2、 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毫米分米教案(篇7)

学生在二年级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了系统的学习,对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原来的基础上了解毫米产生的意义,理解1厘米=10毫米,感受1毫米的厚度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一)会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厘米、毫米单位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诀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猜猜老师的身高有多少?(1米61厘米)里面出现了哪两个长度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测量哪些物品用米?哪些用厘米?,我们的数学书用哪个作单位比较合适?

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 )厘米,

数学书的长是( ),宽是( ),f是( )。

小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小物体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为了较准确的测量,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一毫米,

1.汇报课前小研究。

你知道了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教师出示有关毫米的知识。

(3)小结:尺上1厘米中间还有许多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4)观察会员卡的厚度,用尺子量一量卡的厚度,用手捏住卡感知1毫米的厚度,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3.认识1厘米=10毫米。

(1)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出示视频)

(1书本第22页做一做。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64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