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自信课件 >

自信的课件(范本十篇)

自信的课件(范本十篇)

自信的课件(篇1)

一、内容与分析

(一)内容:

1、“一对孪生子”共有的心 态;

2、自信有助于成功

(二)分析:本框题紧接第一框题《我能行》,课本上列举了大量的自信的实 例,贴近学生实际,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本框主要阐述自信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认识到自负与自卑会 导致失败,学会分析自负与自卑心态的表现以及它们使人远离成功的原因,进而体会自信 是有助于成功的心理品质。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

(一)目标:

1、了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2.培养学生具有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

(二)分析:

本框对应了课程标准中“成长中的我”中“自尊自强”部分:“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明白自卑和自负都会妨碍人们成功,在辨析中深刻领会自信者成功的良好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养成这些 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问题诊断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 兴趣浓度和自信心都不足,通过本框题的学习,应当使学生产生良好的自信效应,促进学习和做人。自信有助于成功,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学生只有树立自信,才会获得成功, 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可以利用学案给学生补充一部分应对自卑、自负的办法。

四、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先请大家听一首诗 :“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可你却只是一颗星辰;也许你想成为大树,可你却只是一棵小草;于是,你有些自卑。其实,你和别人一样,也是一道风景。做不了太阳,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发热发光;做不了大树,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点希望;做不了伟人,就做实在的自我,平凡并不自卑,关键是必须做最好的自己。不必总是欣赏别人,也欣赏一下自己吧!”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我也是一片风景》这首诗,让学生意识到:我们自己有时也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欣赏自己,从而引出学生希望正确地看待自己、欣赏自己的想法,以此导入新课。

活动一:小品《小铭的故事》(三位同学表演)并为他提出忠告

看完小品之后请学生思考问题:

1.小铭为什么会失败?——“自负”,同时让学生举 例:生活中有像小铭这么自负的人吗?

(马谡失街亭、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等)

2.失败之后的小铭又有什么改变?——“自卑”,同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有像小铭这么自卑的人吗?

3.自负和自卑有什么共同特点?——“以自我为中心”

4.由自负和自卑的共同点看出二者有什么必然结果呢?——“远离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其实自负和自卑常常在一个人身上并存,因为他们都产出于对自己的不正确的认识:一旦自己取得一点儿成绩,就会自负;而一旦受到一点儿打击,就很容易自卑。

通过故事一,大家找到了小铭失败的原因,同学们,你们希望小铭一直这样失败下去吗?你们准备如何帮帮他 呢?

树立“自信”,正确、全面地看待自己,使自己不再自负和自卑,而是变得很自信。

活动二:自信者必备的心理品质了解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之后,请大家讨论两个问题:

1.说一说:请你介绍一些自信者取得成功的故事。(例如:刘翔、谢坤山的事迹)

2.想一想:自信者的哪些心理品质有助于成功?

【设计意图】这组讨论的设计重点在于让学生在讨论讲述中,自己分析出知识点,这样分析总结出的知识点,学生对它理解更透彻,记忆更深刻。在比较难理解的“好奇”这个知识点中,插入一个小品,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比较自信具有乐观、专注、好奇、有目标,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有益走向成功。通过比较更直观更通俗化,有益于学生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讲了两个大问题:

1.自负和自卑使人远离成功,因为自负和自卑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2.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因为自信者有乐观、好奇、专注的良好心理品质。

自信的课件(篇2)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2.用圈点法积累文章的好词好句好段。然后在小组上交流。

3.分小组展开朗读。按要求品读。

(1)整体感知本文的感情基调--(喜、怒、哀、嘲笑、讥讽等)结合资料库,看看作者写的是什么年代的事?

(2)划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语句。

(3)体会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轻重、快慢、高低等语速语调的变化。讨论朗读。

A.……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从“自夸”一词可以看出作者是什么样的态度?所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讥讽。)

B.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D.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肯定、赞扬)

E.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全文感情的重点句。结合资料库,和你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说说“中国的脊梁”指的是什么?然后想想该怎样来读?)

F.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G.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结合资料库,理解“状元宰相”及“地底下”的含义。然后体会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从以上句子中应读出对比--你认为应是什么与什么的对比?

以上的句子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反驳主线。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3)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4)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自信的课件(篇3)

时间:

__年__月__日

地点:

三年级教室

人物:

三年级全体同学

班会总结:

今天,我班召开了以“我自信我成功”为主题的班会,此次班会的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并肯定自己的长处,提高自我认识能力。提升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乐于观察、探究生活中的现象,善于挖掘事物中隐含的积极因素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完整认识,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班主任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还要不断深入和探讨下去,让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培养和提高自信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真正把活动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说自信和不自信的表现,从反面的例子引入自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自信。学生说自身的优点让他们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通过让学生互相找优点又能让学生感受被他人认可的快乐,同时学会欣赏他人,在互相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的自信心。游戏让学生知道自信的重要性,在活动中得到激励,增强自信心,并增加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此次班会举行得很成功,大家通过这次班会深深懂得了什么是自信,学生形成向上、乐观、充满自信等健康心理,感受成功的喜悦。

自信的课件(篇4)

《我自信 会成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洪上完小 张丽娟

活动背景:

有个同学问老师:“老师,我每次考试总认为自己考不好,越担心越害怕考试,怎样做才能考好呢?”老师告诉他:“你要相信自己,在考试前几分钟,放松一下自己,心中默想: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一定能考好,我会成功的。”果不其然,这位同学在以后的考试中战胜了自己,变得不紧张、不着急,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保障。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叫自信,知道有关自信的名人故事,增强自信心。

2、通过调查和询问他人,了解增强自信的方法,增强自信感。

3、通过查阅资料,收集有关自信的名言、佳句,相信自己会成功。活动主体:五年级学生

第一阶段

调查了解:对自信的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叫自信,自信在人生历程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通过自信测验题,确定自己有没有自信心。活动过程:

一、引入

成功离不开自信。“我能行”已经成为新世纪青少年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响亮回答!那么什么是自信?

自信——自信是人一生中的心理素质,标志是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在不同场合下能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是成功的动力所在。

二、分析下列表示他缺乏哪些自信力:

1、小明:我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担心自己会说错话。

2、小强:我见了陌生人很拘束,一说话就紧张。

……

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你本人和小组成员有什么自信的表现? 小结:缺乏自信的同学,打消你的自卑心理,一个人拥有了自信,才有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

三、检测自己是否有自信心。

检测题1——12道,在括号里填是、否。(课本22页)

如果答案有9——12个选是,说明你的自信里很强,干事业就会成功。如果答案有5——8个选是,你就比较自信,不过有的时候不自信的感觉也会出来捣乱。

如果答案不足4个是,这可得认真对待,你需要找一些增强自信心的方法。

四、布置活动作业

调查小组同学对自信的认识,不自信的表现和原因有哪些,填入记录卡片中。

调查记录卡

姓 名: 对自信的认识: 不自信的具体表现: 原 因:

第二阶段

认识探究:了解方法,增强自信

活动目标:

了解增强自信的方法,能听从其他同学的指导,把认为值得学习的方法变为己用,以便增强自信力。活动过程:

一、引入

1、阅读短文《自信让卓别林走向成功》

2、卓别林是闻名世界的喜剧表演大师,他靠自信走向了成功,用自己的表演方法开创了独俱特色的表演艺术风格,最终享誉世界。

二、点拨台

1、小组合作交流,展开讨论,谈一谈对自信的认识,不自信的表现和原因有哪些,并整理调查记录卡。

2、了解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地方记录下来。

3、归纳方法:

(1)阅读名人传记,从名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中汲取精华。(2)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会让你充满自信。(3)多和自信心较强的同学接触,向他们学习。

(4)自愿在公共场合下表现自己,锻炼自己的胆量和才能。(5)遇到困难主动迎难而上,不畏怯,有克服困难的自信心。(6)正视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长处并学习才会走向成功。(7)在灰心失望的时候有生活的信心,重新站起来的信心。

三、帮助别人找自信

(1)别人有哪些优点:(2)别人有哪些特长:()别人曾经取得过哪些成绩和荣誉:()他有什么潜力:()我想和他说的话:

四、布置实践活动作业

1、收集自信名言和故事。

2、谈一谈你对自信的收获和感想。

第三阶段 交流展示,总结提升

活动目标:

通过收集自信名言和故事,增强对自己的自信力;通过谈收获和感想,认识自信力是成功的动力所在。活动过程:

一、小组交流自信的名言和故事,然后全班欣赏。A名言:

1、有志者,事竟成。

2、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爱因斯坦

3、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4、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毛泽东

5、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B故事: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在失聪的毁灭性打击下,仍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等颠峰之作,是顽强和自信让他获得了成功。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示?

二、自由发言,总结收获。

1、小组推荐。

2、全班总结收获。

(1)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而是激励自己奋发进取的一种心理素质。

(2)自信,并不意味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成功。

(3)“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是阿基米德激励人们的豪迈的自信。

(4)先相信自己,然后才能被别人相信你。

三、课堂总结

我们本次的活动口号:自信吧,朋友!有了自信,才会拥有自我,才会拥有成功,才会拥有辉煌灿烂的人生!

自信的课件(篇5)

课件一:显示课题及相关背景图案,配有轻音乐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各位同学熟悉吗?谁能说说目前他主持的两个栏目?(学生回答略。)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李咏和他的《幸运52》。

课件二:显示《幸运52》开场片断

李咏在主持幸运52的时候,有一个经典手势,同学们有印象吗?(学生回答:有!)给你们一个机会,大家秀一秀。

课件三:秀一秀──李咏主持《幸运52》最常用的一个手势

我们是单独展示还是集体一起来?请一起来,全体起立,预备,开始。(学生展示略。)

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那么,这一手势代表什么含义呢?大家谈一谈。(学生回答略)

让我们以勇往直前的精神挑战第三题:闯关成功的选手全是因为“幸运”吗?(学生否定。)

摇头是需要理由的,请亮出你的观点。(学生回答略。)

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幸运,更需要信心和实力。在这个挑战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需要唱响自信之歌。

课件四:唱响自信之歌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将地球撬起来。今天,我们要说:给我们一个支点,我们必能将自信之歌唱响!请看支点一。

课件五:看到进步与长处

请问各位同学,作为一名中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当有人问到咱成绩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略。)

根据你们的回答,我们做一个现场测试,请看屏幕。

课件六:成绩就是指──考试分数

同意此观点的同学,请把你们的手举起来。(学生表态。)

好!请放下!大家的观点已经表达出来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想不想知道老师的理解呢?请看屏幕。

课件七:每天进步一点点儿

从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现在的中学生,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和以前相比,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呢?

说一说,和小学相比,和上学期相比,甚至是和你的昨天相比,你都取得了哪些进步,可以从学习、生活、交友、卫生、纪律等多个方面谈起。

(学生回答略。)

同学们的回答告诉我,和以前相比,大家都进步了,有的进步比较大,有的进步比较小。老师要告诉你们的是,哪怕你的进步只是一点点,这也叫成绩!有人说成功者并非比你聪明,而是他们更善于反思,各位同学有睡前反思的习惯吗?(生答:没有!)在此,老师有三句话与大家共勉。请看屏幕。

课件八:反思

第一,今天,我学到了哪些东西?

第二,今天,有哪些事我可以做得更好?

第三,今天,我享受了生命中的哪些过程?

你们以为这样的反思好吗?(学生回答:好!)能坚持吗?(学生回答:能!)很好!我相信,一个月后,一个学期后,三年后,六年后,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变化,更大的飞跃!记住我们的约定──持之以恒、必定成功!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她会教书,她会炒一手好菜,她是一位现代女性,她织毛衣很内行,她的乒乓球打得也不错,她是一位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老师。各位同学,能猜出这位朋友是谁吗?(学生回答:王老师。)非常聪明!这个人就是我,一个你们可以信赖的朋友,一个能够比较全面看待自己的人。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王老师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各位亲爱的同学,你的长处有多少,你来说一说。你可以选择陈述,也可以才艺展示。

延伸阅读

2024电影课件(范本十四篇)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电影课件”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深化课程内涵的重要手段。感谢你的阅读期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这篇文章!

电影课件 篇1

设计意图

看电影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随着儿童电影新片的`不断呈现,我们孩子去电影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中,我发现孩子对看电影的经验还是比较粗浅的,孩子们只知道看什么电影,看电影要买票等,而对于为什么要买票,看电影坐哪个位置,大部分孩子的经验是模糊的。特级教师徐苗郎老师说:“数活动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班孩子对于数已经有一定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序数经验,帮助孩子了解电影票上的座位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比较有益的生活经验,这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最初出发点。然而,数学是抽象的,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单纯的数学学习就显得比较枯燥,而让孩子置身在真实情境中学习,能够促使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创设了这个真实的看电影的情境,旨在让孩子在找座位、看电影的过程中,将孩子原有的数经验在实景中得以有益的归纳和提升,从而提高对数的应用能力。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序数的经验寻找座位。

2、在游戏情境中,积累看电影的相关经验。

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小剧场看电影。

1、交流看电影的经验。

2、电影院的座位可以随便坐吗?为什么?

小结:电影院的座位都是有规定的,要根据电影票上的数字找座位,前面的数字表示第几排,后面的数字表示第几个座位,每张电影票一个位置。

(二)找座位:

1、发电影票:看看电影票上有什么?

2、看看小剧场有几排座位?

3、找找你的座位在哪一排?第几个?

4、检票:验证幼儿的座位,解决幼儿出现的问题。

(三)看电影:

2、电影里谁会请你们帮忙,要帮什么忙呢?

3、两个小动物要干嘛?

小动物:电影院有两个门,单号和双号,我们该从哪个门进去呢?

4、你们知道什么是单号?什么是双号吗?

5、他们该进哪一扇门呢?

6、他们该坐在哪个位置?

小结:其实双号的第一个座位不是1座,是2座。

(四)迁移经验:

其实,电影院里都有双号和单号,下一次我们去看电影时,一定要看清楚电影票上的座位是单号还是双号,这样才能又快又对地找到自己的座位。

现在,小熊和小猫要谢谢你们了!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认真观察图片,理解图片的内容。难点就是会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并能编成有趣的故事。

为了能引起幼儿认真观察图片的兴趣,我选择了以动画片PPT的形式设计图片。看图讲述故事《放电影》以PPT课件的形式,孩子非常感兴趣,用挡住部分图的形式让幼儿猜想,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并且更加引起幼儿注意。孩子们在讲述图片内容时,让幼儿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对孩子们来说具有挑战性,有些幼儿不敢举手发言,只有几个幼儿尝试举手。这一环节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发言,孩子们想象力特别丰富,只是语言表达欠缺,我对幼儿的语言,加以完整复述,让其变的连贯明了,在我的鼓励引导下,孩子们渐渐地尝试发言,场面一阵激烈讨论呢!

引导幼儿讲述完整的故事时,孩子们不能一次完整的把所有图片内容讲述下来,我采取了分段讲述的形式,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认真的编着自己心中的故事,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四至五个孩子共同完成,最后我作总结来完整孩子们的语言。

故事结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我带孩子们来到事先准备好的投影仪前,和他们一起玩起了故事中的游戏,既加深了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有更加了解了光与影子的关系,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呢!

电影课件 篇2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重难点分析: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秒。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唐诗《次北固山下》(板书、明确学习目标)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龟虽寿》。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首联叫颔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联的最后一个字为韵脚,它们相同的韵母为所压的韵。

解题:《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是山名,江苏镇江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1. 听录音范读。(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电影课件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小动物们见面后的生动、可爱的形象;

2、有表情地朗诵儿歌、形象地表演儿歌;

重点:

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表演儿歌;

难点:

尝试学习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套手指卡纸教具各两个;

2、幼儿已有见面时打招呼方式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见了面是怎么做的吗?“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让我们竖起来小耳朵一起来听听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师:(1)儿歌中两只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狗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3)那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呀?

3、引导幼儿说出儿歌名。

三、学习朗诵儿歌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好吗?"

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引导幼儿用好看的动作表演儿歌,再次熟悉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好看的动作把这首儿歌表现出来呢?"

四、儿歌表演

请幼儿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儿歌。(幼儿面对面进行表演)

五、引导幼儿尝试仿编儿歌。

1、教师先示范仿编2-3句;

2、幼儿两两互相讨论,尝试仿编;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仿编的儿歌。

附:儿歌《见面》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达到了我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就是我准备的见面卡不够充分,没能是大多数孩子全部参与到游戏中来,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

电影课件 篇4

一、导入

师:有了科技,人类才从愚昧走向了文明,有了科技,人类才成为了地球的主人,有了科技,人类才为自己铸造了美好的家园。然而,科技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有一个艰苦的过程,发明者和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倒转的时光,来到19世纪,追寻电影的诞生过程。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默读课文。

明确要求:继续联系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

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语。

四自然段,默读,画出示意图,解说给同桌听;第五自然段,制作简单的'动画片做实验,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三、复述课文。

1、结合课后第二题目“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电影诞生的故事”。

要求“用自己的话”的意思是要求学生不能是读课文、背课文,必须是自己组织语言。

2、步骤:

1)明确要求。

2)自己练说。

3)小组互说。

4)推荐代表。

5)全班展示

四,总结:说一说电影的诞生分为那几个阶段

电影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主动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科技发明中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了解电影诞生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科技发明中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有了科技,人类才从愚昧走向了文明,有了科技,人类才成为了地球的主人,有了科技,人类才为自己铸造了美好的家园。然而,科技的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有一个艰苦的过程,发明者和创造精神和探索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倒转的时光,来到19世纪,追寻电影的诞生过程。

二、初读正音,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

2、默读课文。

明确要求:继续联系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有速度、能思考;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语。

3、结合课文后的第一道题,理出课文的脉络,完成表格,读懂大意。(课件出示课后表格)

4、突破难点:第三、四自然段,默读,画出示意图,解说给同桌听;第五自然段,制作简单的动画片做实验,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三、复述课文

1、结合课后第二题目用自己的话讲一讲电影诞生的故事。

要求用自己的话的意思是要求学生不能是读课文、背课文,必须是自己组织语言。

2、步骤:

(1)明确要求。

(2)自己练说。

(3)小组互说。

(4)推荐代表。

(5)全班展示

四、总结

说一说电影的诞生分为那几个阶段

第二课时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新学会的词语填在空白处。

2、摘抄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开火车认读,并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2、指导书写生字。

让学生选择有挑战性的字来写,然后在黑板上示范,给同学讲解书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实践活动

搜集科技发明这一类的故事。

板书设计:电影的诞生

1872摄影师麦布里奇拍摄照片

1888马莱固定底片连续摄影机

1895卢米埃尔兄弟放映影片《火车到站了》

电影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电影片段的欣赏中体会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挖掘探究优秀电影音乐的兴趣。

对比法等方法体会电影音乐的基本分类与类别特点。

3、知识与技能:简单了解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的概念并能分辨出客观音乐中原创音乐与经典音乐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主观音乐和客观音乐的概念并可以分辨两种音乐类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自我介绍

二、导入

抢答:音乐出自哪部电影?

1、第五元素。

2、假如爱有天意。

3、神话。

4、泰坦尼克号。

5、天空之城。

三、新授

1、电影音乐简介: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用的一切音乐和歌曲,也专指作曲家为影片创作的音乐和歌曲。音乐是电影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新的体裁。

2、对比欣赏:两段电影片段中音乐的出现方式有何不同?按照电影音乐的出现方式分为:主观电影音乐: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客观电影音乐: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

抒发人物内心情感或渲染环境气氛。

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为了体现电影音乐的艺术性以及更加真实的感受音乐的现场性。

5、对比分析:两段客观音乐有何不同?原创电影音乐: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一般用来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经典电影音乐:运用经典的音乐运用于电影当中,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6、原创电影音乐欣赏《放牛班的春天》《阿育王》《教父》《卧虎藏龙》等。

四、总结:

电影音乐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电影课件 篇7

教学要求:

1、知道球幕电影院的特殊构造和球幕电影的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造的精神。

2、读、写、默本课13个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新型、反扣、飘拂、交错、围攻等词。用巨大造句,听写指定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指定的句子能读出正确的语气。

4、背诵课文第3、4、5节

教具准备:幻灯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3教时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突破口]抓住关键句体会比较,知道球幕电影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球幕电影院是什么样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内容)

2、听写句子(自学本)

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它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

二、学习37节

(一)轻声读37节

1、思考:球幕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它与一般电影不同在什么地方?

仔细读读课文,用括号括出相关的语句,与一般电影加以比较说明,然后到小组里说一说。

2、反馈交流

(1)、四周的银幕上出现彩色的画面,连天花板上也出现了朵朵飘浮的白云,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

(简介:四周天花板都有画面告诉我们球幕电影是整个半球形的内壁,它用多台放映机同时放映,构成一幅统一画面,所以称它为球幕电影,又称全景电影。)

板书:全景、图象逼真

A、飘浮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课文中指在蓝天下的白云随风轻轻地移动,成队的大雁从上面飞过,说明天花板上出现的像真的天空,图象逼真,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B、齐读第三节

(2)、小林觉得自己身前身后洒落在自己身上。

(小林的感觉好似真的在森林一般。这是因为球幕电影中的镜头十分逼真,给人全新的感觉)

过渡:作者除了写视觉上感受到球幕电影的逼真外,球幕电影还有什么方面让读者感到逼真?

(3)飘来一阵阵苹果的香味。嘿这电影不仅有声有色,而且还有香味呢!(板书:有味)

(简介:在观看球幕电影时,随着银幕上出现的物品,电影院还散发相应的味道)

A、那么这香味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电影院设有地下管道,通到每个座位下。银幕上出现什么实物时,电影院就用压缩机通过管道,把需要放出的气味送到每个人座位下)

B、指导朗读

(这句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

C、齐读

(4)大厅四周同时传出各种动物的叫喊声。

(球幕电影的音响逼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板书:音响逼真

过渡:球幕电影太逼真了,以至于小林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一头撞在椅背上。

小虎见了,拉了一把,轻轻问

出示句子:唷,小林,你在干什么?

指导朗读(这是一句问句,尾音上扬,读出惊讶、疑问的语气)

(二)、说话练习

1、以球幕电影是一种新型电影为开头,说说它新在哪里?

2、齐读37节

三、作业

1、选择最喜欢的内容背诵。

2、向爸爸妈妈介绍球幕电影,并请父母把听到的内容记录在自学本上。

电影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在图标的帮助下掌握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问答句式的结构特点。

2.乐于倾听、交流关于春天的感受,丰富有关春天的经验。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标:问号3个,娃娃脸1个,跑、跳、飞的形象图各1个,小草、小花和小朋友的笑脸若干。

2.幼儿已观察过春天的景象和变化,有一些关于春天的经验感受。

3.活动可以选择在幼儿园内有花有草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出自:屈;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提示幼儿回答问题的语言尽可能完整,并从不同的角度来交流)

(二)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交流春天的感受,引发幼儿对春天产生更多的联想。

1.教师逐个提出问题: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迟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感受选择一两个方面进行讲述。

3.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仔细倾听并判断同伴讲的内容是否是春天特有的现象,以及讲得是否明白。

(三)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教师:春天这么美好,春天是怎么来的呢?

2.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我说的春天是怎么来的?

4.教师有感情地朗诵第1段诗歌。

5.教师:春天怎么来?(根据幼儿的回答,按诗歌的句式摆放好图标)

6.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出示问号、草、跳动的形象等图标。

7.教师:看着这些图,你们能不能模仿第1段诗歌的句式,说出第2段诗歌?

8.教师请其他幼儿比较仿编的诗歌句式和第1段诗歌的句式是否相同,并补充完善仿编的内容。

(四)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完整地朗诵诗歌。

1.教师手指图标,带领幼儿完整地朗诵诗歌。

2.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教师逐步地减少图标和退出朗诵。

(五)感受、体验诗歌问答句式的结构特点。

1.教师手指图标:这首诗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朗诵问句和回答的句子呢?

3.集体在教师的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表现出问句及陈述句的不同。

(六)游戏“你问我答来朗诵”。

1.教师提问,幼儿集体回答,共同朗诵诗歌(可以互换角色进行)

2.分小组进行回答朗诵或分男孩和女孩朗诵诗歌。

教学反思

《春天》这首诗歌以它优美的节奏和朴素的语言,赞美着春天的美丽、大自然的神奇,引导幼儿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特征。本活动采用挂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具体、直观的画面理解诗歌的内容,再通过一个个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最后采用分段和整体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记忆诗歌的内容,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具有韵律感,也便于幼儿的创编活动。

电影课件 篇9

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电影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的乘法,并经历这一过程。

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具准备

演示板,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计算下面各题。

1611 1214 3221

2、结合以上各题,说说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谈话。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它与上一节课虚伪系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在探索过程中曲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主题图。

(2)认真审视主题图,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

l 一共有500人来电影院;

l 电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l 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它告诉我们什么?

(4)想一想:怎样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126 或 2621

(5)估算结果。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间交流、提问、回答结果。现在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

(6)探索笔算。

第一种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种方法:简便运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种方法:笔算,2621=546

2 6

2 1

2 6 1排有多少个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个座位。

5 4 6 21排有多少个座位。

再次强调:

第一:因数

第二:积

最后,让学生比较这三种算法中,哪一种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决较复杂的乘法计算,一般情况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用竖式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

1、打开课本,看书,有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进行个别辅导。也可以让同学之间相互帮助。

2、课本第31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第1题,首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交流结果。

第2题,用竖式计算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题,注意第17届中的17,预防学生拿来列式计算。

第4题,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这一题的难点在于时间单位的统一,要让虚伪上理解:为什么要把1时转化为60分,才能进行列式计算。还要注意时间的进率。

五、作业设计

1、小黑板。

2、五星级对应的练习。与口算对应的练习。

六、板书设计

电影院

列出算是:2126 或 2621

笔算,2621=546

2 6

2 1

2 6 1排有多少个座位。

5 2 20排有多少个座位。

电影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经过和结果,记住要点。

2.会围绕中心列出说话提纲,按要点把事情说清楚。

关心他人的好思想。

重难点

重点:听清录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得有条理。

难点:讲清自己的观点,围绕中心组织好语句,讲得有条有理。

1.揭示课题。

2.学生自学“听说要求”和“听说提示”,明确本次听说训练重点。

自学课文1—2部分,讨论两个问题:

(1)这次听说训练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听说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3.指导听说训练。

(1)听录音,边听边记要点,听完后说说发电影票为什么会引起争论?争论中有几种发电影票的方法?

(2)同桌互说。指名向全班同学说。评议说的内容是否正确,语言是否通顺。

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1)教师提出要求:你认为应该怎样发电影票?并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列提纲,准备发表自己的看法。

(3)分小组讲述,评议是否说得有理,语句是否通顺。

(4)指名发表自己的意见:电影票应该这样发?全班同学评议。对于学生意见中反映出来的好思想,教师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同时教师要学会宽容,允许孩子有多样性的做法,不要轻易给学生的做法加上“觉悟不高”等帽子。

电影课件 篇11

活动目标:

1. 在电影院座位排列中,学习横排座位的10以内单双数与竖排物体位置的5以内的序数。

图示摆放等方法创设情境。

提升相关经验,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单双数及序数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设置“电影院”的情境

(一)座位按照;“电影院”的情境

(二)具有单双数座位按顺序排列。电影票若干、相关电影院的图片。

经验准备:幼儿事先对电影院熟悉的,知道座位排列方式,对电影票也有初步的认识;幼儿大多数在成人的带领下寻找到电影票的座位,对序数(排数)和单双数缺乏一定的了解;幼儿在生活情境中,特别是在电影院中运用单双数和序数结合的数学知识有待关注和提高。

活动过程:

一、创设“电影院”

(一)的情境,让幼儿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

1.教师带领幼儿玩“看电影”的游戏,帮助幼儿回忆看电影的相关经验,如电影院的名称,买电影票等。

2.出示电影票,让幼儿根据电影票寻找座位,观察幼儿寻找座位过程中现象以及问题。

3.教师扮演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检查幼儿的“对号入座”的正确性,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4.教师启发幼儿谈谈对号入座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游戏问题之一:电影票的结构

解决方法:观察电影票,对号入座

电影票的认识(展示电影票),了解电影票的结构(电影院的名称、序号和座位号)

认识电影票的“排”和“座位号”含义

分享经验,根据电影票对号入座

幼儿自己验证,调整座位,巩固“排”和“座位号”得含义

二、再次情境巩固,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幼儿和同伴或者教师现场玩游戏“看电影”,巩固数字认识,运用按顺序排列的方法解决模拟现实情境中的问题,锻炼数学思维、提高数学能力。

电影课件 篇12

要通过学生熟悉的音乐和影视作品使学生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此课内容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通过影视、书籍、CD等媒体都比较熟悉,所以,学生对此课内容具有很强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可以利用这些让学生做课前准备,有利于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延伸使学生理解音乐和影视作品的内涵。

通过爵士乐、好莱坞等,了解现代音乐和电影业的发展。

学习本课,学生应了解爵士乐的起源、发展演变、特点及影响,知道好莱坞电影的发展历程、地位及特点。爵士乐是现代音乐演变的代表,通过对爵士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音乐发展与时代的关系。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代表着世界电影发展的最高水平,通过对“好莱坞”一目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世界电影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在讲授有关文化史的内容时,切忌纸上谈兵。尤其是本课有关音乐和电影的教学,应当尽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或让学生自己查找),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体会去感受、体验,做到有感而发,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爵士乐曲,让学生感受其特点,探讨其起源及发展演变,从音乐角度、历史角度欣赏音乐,理解音乐表达。播放

电影课件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且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这印证了“人以诗传”的道理。

1.学生自由朗读。

2.听老师范读。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串讲: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

5.请一位学生讲述诗歌内容。

一条弯曲幽深小路伸向青山外边,山前澄清碧水中泛着一只小船。

潮水汹涌平漫显得两岸更加阔宽,轻风吹动的水面上荡着一片孤帆。

海上朝日刺破残夜吐出霞光万道,江南春早已经进入了寒冷的旧年。

写好的书信如何才能寄回到家乡?急切地拜托这些北飞洛阳的归雁。

[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1.氛围创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把握。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自由发言)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4、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5、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名句分析。“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这样说有根据吗?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学生凭想象自由发言。)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但这种乡愁并不使人感到低沉,例如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

?5、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分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与观点,然后请几位同学登台讲述。以鼓励为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世界、多元理解和独特感受。

参考理解:

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电影课件 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5以内的序数,能按照序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2、愿意做小剧院的检票员,为大家服务,安排座位。

【活动准备】

3、志愿者胸牌5-6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

师:今天小熊电影院开张啦,他想邀请我们小二班小朋友到他的电影院去看电影,你们愿意吗?(愿意)不过,小熊说了,到他的电影院去看电影还有几个要求,你们愿意按照要求去做吗?(愿意)小熊说,到他的电影院一律要凭票录场,你看,小熊给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票呢?这些票一样吗?(不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呢?(颜色不一样,有的是红的、有的是蓝的、有的是绿的)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小熊今天给我们的票友三种颜色,小熊电影院的椅子上也有三种颜色,我们小朋友要拿好票去找一样的颜色坐下来,红色的票就要坐在椅子上贴有红标记的那一排,绿色票的就要坐在椅子上贴有绿色票的那一排,蓝色票的就要坐在椅子上贴有蓝色标记的那一排。

二、介绍电影院,讨论参加游戏的规则及角色职责。

1、在小朋友手里都有不同颜色的票,请小朋友按好自己手中戏票的颜色对号入座。不同颜色的戏票分别对应不同的座位。

提问:红色戏票坐第几排?(第一排和第二排)请红色戏票的幼儿入座。蓝色戏票坐第几排?(第三排和第四排)请蓝色戏票的幼儿入座。绿色戏票做第几排?(第五排和第六排)请绿色戏票的幼儿入座。

2、习按照序数找相应的`位置。

老师把五张红色、蓝色、绿色并画上每张票上的小圆点一样吗?(不一样,有的是三个,有的是五个……)对,戏票上面的圆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想一个点的戏票要排在第几个?(第一个)二个点的第二个,以此类推。现在老师要把有小圆点的戏票发个小朋友,请小朋友按好戏票上小圆点的个数对号入座。请红色戏票的幼儿按好小圆点的个数对号入座。用同样的方法请蓝色戏票和绿色戏票的幼儿对号入座。

3、剧院门口还少了几个检票员,这个检票员可重要了。他们要站在小剧院的门口,看客人票的颜色和点数然后对号入座,千万不能坐错。如果客人坐错了,那需要我们检票员去给他们找正确的位置。谁愿意来当检票员呢?请5-6个幼儿带上工作证执行任务。

三、玩看电影的游戏。

1、老师把戏票交给检票员,鼓励他们把票卖给观众,然后带着观众到电影院帮助他们找到座位。如果观众自己能够找到座位,志愿者就负责检查核对观众手上的戏票是否与座位吻合。其余幼儿看电影。

2、进行角色交换,继续游戏。

四、小朋友,现在小熊电影院的电影结束了,请我们小朋友排好整齐的队伍回家了。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走出教室。

摆的课件(范本11篇)


课前准备好课堂所需教案和课件非常重要,每位教师都需要撰写教案和制作课件。教案是教学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可能有些老师对于教案和课件的撰写还存在一些疑问。为此,栏目小编精选了一篇关于“摆的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它,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取得突破。欢迎借鉴!

摆的课件【篇1】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思考、领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责任感,学会宽容,愿意做一个诚实、有责任新的孩子。

学习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便条等。

学习过程

一、生字复习游戏:“猜猜我是谁?”

1、师手拿生字卡片,并说:“猜猜我是谁?”,生看卡片回答:“你是──”。

(游戏的形式可以多样,教师可以手持卡片对着一个孩子、几个孩子、一小组的孩子或者是全班的孩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积极地参与,使孩子们能愉悦地进入学习氛围。)

棒极了。老师为你们的精彩表现感到骄傲!

(板书:我为你们骄傲)

师:──么这里划线的“我”和“你们”指谁?

(生:“我”就是老师,“你们”就是我们。)

师:对了,经过你这么一解释,我知道了:这是老师在为你们而骄傲。可老师为什么要为你们骄傲呢?

(生:为我们刚才的表现吧。)

师:是的,我也为你的表现感到骄傲。

(在之前的板书中擦去一个“们”字大声地读出来。)

(生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谁能告诉我课题提到的“我”、“你”是谁吗?

(生:“我”是指文中的老奶奶,“你”是指打破玻璃的小男孩。)

师:谢谢你,这么大方地告诉我你所知道的。我们把这个关系代进去读读行吗?

(生读:老奶奶为小男孩骄傲。)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小男孩做了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呢?

生2:老奶奶为什么为小男孩骄傲呢?

……

师:善于问问题的孩子是懂得思考的孩子。老师给你们一些时间,用你喜欢的方式赶紧去了解这件事,看看是否能解答这些问题好吗?

(生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大声地读读课文,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2、学生展示读文:

(指名读或者学生自己选择找同伴合作)

⑴想读吗?读你认为是自己读的最棒的一段。

(评价:太好了,你读出了自信。)

⑵读你最喜欢的一段。

(评价:你把你对课文的喜爱传递给了大家。)

⑶读你认为是课文中最难读的一段。

(评价:敢于向高难度挑战,精神可佩!)

3、读得这么尽兴,谁能跟大家说说课文?

(让生充分说)

三、品读课文

1、小男孩想什么,他是怎么做的?请你读出来:

⑴首先是害怕——逃跑了。

(生读文,并体会读出小男孩的“害怕”心理。)

⑵见到老奶奶——不自在。

(生读文,并指导读出小男孩的“不自在”心理。)

2、小男孩打破老奶奶的玻璃之后,他感到不自在,请大家猜猜他会作出什么决定?

(生自由组成小组讨论)

3、生小组讨论之后汇报:

⑴小男孩可能会让爸爸妈妈赔老奶奶修玻璃的钱。

⑵也有可能就不赔了,反正老奶奶也不知道。

⑶祸是自己闯出来的,所以他会自己攒钱赔给老奶奶。

⑷小男孩可能会去请求老奶奶的原谅,承认自己做错事了。

4、这都是你们丰富的猜想,小男孩选择了怎么做?

(指名回答并出示文中的句子:他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玻璃。)

⑴他要自己承担责任,这就是他的选择。

(读上述句子)

⑵他是个不简单的男孩,这就是他的良好品质的证明。

(读上述句子)

5、他把辛苦攒下的7美元和一张便条给了老奶奶,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6、你喜欢这样的男孩吗?喜欢他的什么?

生1:我喜欢他的诚实。

生2:我喜欢他知错就改。

生3:我喜欢他自己的事自己承担。

四、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1、在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类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如果以后你遇到了这类事情你会怎么做?

2、如果你的做法和他一样,请你读──“他决定把送报纸的钱攒起来,给她修理玻璃。”

五、书写指导

1、老奶奶给大家寄来一封信。

2、想给老奶奶回信吧,那得先把字练好,行吗?

3、书写并指导。

4、最后:诚实是为人之本。

摆的课件【篇2】

教学理解

读了课文首先我对这位作者是很敬佩的:自然之道那是何其复杂、何其深奥且难以剖析的道理啊!然而就这么个简单的事例就把自然之道解释地如此透彻,再加上严紧的逻辑,准确的语言,此等好文章我们教师怎能放过呢?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14个生词。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3、启发学生如何选材,感受文章之美。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

一、教师介绍文章协作背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词

1、认读生字

2、理解生词尤其是对鸟的名称和习性以及大自然的一般规律作一简单介绍

3、理解一些好词好句。

三、再读课文

1、读课文请把课文的主人公分成2派

2、再仔细研读来评价下“向导”和“我们”你是从课文中的哪里知道的

3、总结:善良好心

4、反思为什么好心却办了坏事(学生讨论)

5、如果你是当时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再讨论)

6、总结出自然之道的含义及遵循自然规律。

四、小结布置抄写的作业

第二课时教学

一、回顾何为自然之道

二、区分自然之道

如养鸟是违反吗?引进优良品种是违反吗?动物园是违反吗?

三、教育讨论我们该如何遵循自然之道

四、我们是通过文章而懂得这么多的知识的

五、你来评价下这位作者

他那些地方的描写或者那些写法值得我们模仿学习呢?

教师最后总结:用词准确,用句有逻辑,有说服力。最主要的是作者的选材值得我们学习。

六、讲解我们该如何的选材如写

能表现妈妈爱的事情太多了……如何选择一两件事情来写就尤其关键了。再通过这一两件事情而展开词句的组织就容易多了。

七、布置作业

再写一篇自然之道。必须另选材料。

摆的课件【篇3】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有条理地讲述一些动物的特点,能说出自己喜欢这种动物的原因,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与人交际时做到说话完整、生动、具体,交流有礼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和自信。

3.在交际的过程中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特点,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我们学校处于农村,观察这些动物很方便,学生更能深入的去了解、观察动物的活动,学生能具体的描述动物的特点。

1、通过互动和谐的交际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特点。

2、在活泼开放的交际形式下,把话说完整、生动、具体,交流有礼貌。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课前要了解学生喜欢哪种动物多一些,方便在课堂中操作。

1.猜谜语导入: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我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学生进行猜谜语活动。

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猫) 凸眼睛,阔嘴巴, 尾巴要比身体大, 碧绿水草衬着它, 好像一朵大红花。(金鱼)

2.揭示课题:这就是老师喜欢的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板书课题:说说你喜欢的动物)学生齐读课题。

二、说一说。

1.你们是怎么知道老师喜欢猫和金鱼的?

2.引导学生从谜语中找出动物的特点。(相机板书:外形、脾气)你还想知道动物的哪些事呢?(相机板书:吃(进食)、玩(嬉戏)、休息等特点)这就是动物的(特点)(板书:特点。)

3.玩游戏: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叫“你说我猜”,怎么玩呢?请看游戏规则。(出示游戏规则,老师读规则。)游戏规则:

你说:可以说谜语,也可以描述动物的一两个特点,让大家猜猜你喜欢的是什么动物。(回顾板书,动物的特点包括哪些。)我猜:根据别人的描述,猜出动物的名称,并简单说理由。

4.老师举例子,让学生学会用句型说话:它……老师利用板书,要求学生学会抓住动物的几个特点来说话: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先让学生两人玩游戏,再指名跟全班玩游戏。

5.刚才的游戏中,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再次了解自己说话的内容。

6.小结:看,抓住特点多么重要呀!动物的可爱的外形,古怪的脾气,有趣的休息方式都告诉我们了。学会抓住特点,就能讲得清楚。(板书:抓特点,讲清楚)

三、看一看。

1.动物世界奇妙无穷,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看吧。

2.展示动物有趣的图片。

3.补充说话练习。老师只说一种动物的一两个特点(选取说话的这种动物必须是学生喜欢的,比较了解的),让学生来补充这种动物的其它特点,有趣的事。

4.小结:通过跟同学聊一聊这种动物,我们对它的了解更深了。

四、聊一聊。

1.课前老师了解到喜欢()()()这几种动物的同学比较多。(括号里是事先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的某些动物)

2.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聚在一起,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这种动物的特点的?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进行交流。

3.请代表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学生评价。

4.小结:平常细心观察,抓住动物的特点来介绍,使人听得更清楚、更明白。

五、议一议。

1.这些动物多可爱呀,可是总会发生这样的事,谁来救救它们呀?(看动物被抓,被伤害,家园被破坏的图片)

2.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它们呢?学生自由发言。

六、总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只要我们热爱它们,善待它们,人与动物是可以和平相处的。你还有什么办法去了解更多的动物呢?

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就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探究、去发现吧。

七、布置作业。

回家把你今天了解到的动物知识告诉你的家人、朋友。

摆的课件【篇4】

一、理解美籍华人的思乡之情,增强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

二、了解作者怎样选用细小的生活材料,曲折地表达一个有深刻意义的中心思想。

一、体会海外华人的思乡心态,培养热爱自己民族和故乡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本文选材具体,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三、学习本文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的结构方法;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枣核》便是萧乾的特写《美国点滴》中的一篇(或一章),写于1980年4月,是年5月全文分为10篇先后在《人民日报》连载,它犹如一股从大西洋彼岸吹来的春风,送来了一束有关美丽现代社会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心态的信息,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萧乾,19生,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蒙族人,祖籍内蒙古,生于北京。

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

1939年他赴英讲学,开始了七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一位在美国旅居的旧同窗托“我”带给他几颗枣核。这位老同窗不远万里,写信索要的竟是几颗不起眼的枣核,而且是用“航空信”“再三托付”,可见这几颗枣核对他很重要。读者不禁要问,它做什么用呢?而作者又不肯说破,只说:“用途很蹊跷。”这样巧设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地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十段)写“我”与老同窗相见,到他家作客,了解到枣核的用途。这部分可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第二──四段)写“我”与老同窗相见。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相见的第一句话就问及那几颗枣核,得到之后“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待问到它的用途时,他却要“我”等会儿。这就更紧紧地吸引住了读者。引出“我”的登门拜访。

第二个层次(第五──七段)写“我”去老同窗家作客,了解到枣核的用途。这里笔锋一转,避开枣核,写路上的风光,写这位老同窗的住宅、车库、精美的后花园;写“我”与老同窗的交谈。说明这位老同窗住的是具有优雅环境的现代化住宅,有一双成才的儿女和从事高科技研究的的爱人――“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思乡之情日切。他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颗枣树”。祖国、家乡的一景一物他都思念。这思念之情是高级住宅、称心如意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他要朋友不远万里从祖国带几颗枣核,他要种下这故乡的种子,寄托他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故土的眷恋之情。

第三个层次(第八──十段)写老同窗兴建小“北海”,寄托思乡之情。造小“北海”的假山石是“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的。假山上嵌的“红庙”、“白塔”“都是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真是不惜重金和气力。这位美籍华人的良苦用心在于:创造出像故土那样的环境,使他和老伴如身临其境,回忆往日故乡生活的情趣,寄托思乡的苦恋之情。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中国人最依恋故土。文章在上面叙事的基础上,用一个递进句式议论,揭示文章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很强,民族感情极深的民族。

本文以枣核为线索,写一对老同窗的交往,相互交谈的也全是家庭、生活的琐事,可表现的却是热爱自己的民族这样重大的中心思想,体现了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作者还巧设悬念,使故事曲折生动,紧紧吸引读者。另外,文章语言平实自然,亲切动人,人物的对话和环境描写都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

以小见大、以物传情。枣核――一颗看似寻常不被人留意的种子;送枣核――一件极为平凡普通的小事,而在萧乾笔下,却写得那样情意浓浓,含义深刻。小小的枣核寄托了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象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作者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了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

悬念一:“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是“蹊跷”,背井离乡几十年,故土牵魂夺魄之物多矣,为何单要几颗生枣核?文章看似起笔平平,但一下子抓住了读者,不由你不读下去。

悬念二:二人见面“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这“故弄玄虚”,的确很吊人胃口,枣核的用途一问便知,可他偏不正面作答,非让你“等会儿”,那么,读者只好带着疑问去读下文了。

悬念三:“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两个“分手快有半个世纪”的同学不去倾心长谈,为何踏访花园?悬念之上又设悬念,真可谓是“紧锣密鼓”。

当层层设置悬念之后,“他”才道出了枣核的用途:“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的那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颗种籽,试种一下。”简简单单几句话,却说出了他“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感情,至此,我们也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悬念的`特点是先把疑问提出来,把矛盾摆出来,直至高潮,再解开疑问,写出结局。它的好处是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枣核》层层设置悬念,除有上述特点外,还有揭示人物性格、升华感情的作用。

为了充分展示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枣核》在设置悬念之后,又补叙了“他”家的“北海”,使文章的材料更为丰富,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

三、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四、本文叙述了作者同窗的哪几件事?

六、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黑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1、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2、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3、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七、按要求填写下表。

八、从课文中找出表现以下两句话含义的具体内容,并说说作者写它们的用意是什么。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

九、如果把文章最后一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四、叙述了老同窗索取家乡的枣核,要在异国家园中试种;向作者介绍他的家庭,诉说思乡之苦;向作者叙述自己营建“北海”三个材料。五、略

六、

1、“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了试种。

2、“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3、“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七、

八、

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孩子们)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儿子)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

有新式的家庭设备:有三层小楼一座。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虽然如此,但“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是对海外游子心态的最朴实的描述。身在异国,心却总是想着故土。任何优裕的物质条件也不能排遣思乡之情和弥补心中的缺憾。

九、

不好。因为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十、

枣核是全文的线索,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枣核将海外游子之心与吾乡吾土紧紧连在一起,枣核虽小,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摆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滑、玻、璃、碎、攒、封、歉、箱、顿”等9个字,会写“骄、傲、玻、璃、破、碎、继、续”这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不自在、轻松”等词语的意思。

3、理解小男孩知错就改的决心,学会承担责任。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我听说二⑵班的小朋友是非常棒的,能不能告诉老师你们班谁唱歌最棒动听?谁跳舞最优美?谁是咱们班的朗读大王?谁讲的故事大家最喜欢听?

2、你有哪些地方是值得爸爸妈妈骄傲的?

3、我相信你们的老师、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为你们而骄傲的。

4、“骄傲”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呢?

二、学习生字

1、这个词请你仔细看老师写。

2、学生在书本上写一遍“骄傲”。

3、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我为你骄傲》。

三、初读课文

“我”是谁?“你”是谁?我为你的什么而感动呢?带着下面的要求自由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让我们来比一比,谁交上的词宝宝最多:

出示词语:

光滑拾起顿时玻璃

破碎骄傲信封报纸

攒钱道歉信箱继续

风和日丽从天而降

2、你们词语都读得都很好,不知道你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

师:老师请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请同学读,一人一小节)

五、精读课文

师:“我为你骄傲。”这句话是谁说的?她为什么这样说?

师:老奶奶为了小男孩的勇于承认错误而感到骄傲,但是小男孩在打破玻璃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一找。

1、体会小男孩承认错误前害怕、不自在的心情:

⑴课件出示段落:

那天晚上,我一想到老奶奶家被打碎的玻璃就害怕,担心她知道是我干的。这以后,我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给她送报纸。她也和往常一样,微笑着跟我打招呼,我却觉得很不自在。

⑵他在害怕什么呢?

⑶朗读段落:

①小朋友能用朗读来感受小男孩那种害怕、不自在吗?老师建议你轻读。

(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

②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集体读)

2、体会小男孩轻松的心情:

小男孩承认了错误后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段落:

一直等到天黑,我才悄悄地来到老奶奶家门前,把信封投到她家的信箱里。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⑴师:为什么后来小男孩把信投到信箱里后就变得轻松了呢?

⑵让我们闭上眼睛听一听,小男孩到底是怎样让自己变得轻松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⑶出示课件:

一封信的格式。你们猜一猜小男孩这张便条里会写些什么呢?

⑷小组合作,选派一位代表发言。

⑸再读句子:我心里顿时感到一阵轻松。

课文学到这儿,你有什么想对小男孩说的?

生:小男孩你真是太勇敢了。

你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啊。

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出示诚实名言。

六、指导写字

1、看“玻璃、破碎、继续”。

2、找特点。

3、生书写师巡视。

摆的课件【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下册第四主题《我就是我》次主题一《独特的我》中《好男儿要自强》,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教法学法的设计和活动程序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我就是我》这个主题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充满自信地展现自我,去迎接人生新的阶段。《好男儿要自强》这一活动在本主题中,就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歌曲无论是铿锵有力的节奏还是豪迈的歌词,都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劲力,激励我们人人都要自强不息,如果再配以武术动作进行表演,更会给人带来力度与气势的震撼。

为了更好的的表现歌曲《好男儿要自强》强悍有力的气势,我在动作设计上做了调整,保留了马步、弓步、格挡等力度动作,丰富了冲拳、推掌等动作,这样更易于幼儿表现歌曲的特点,并从中体验成功与自信。

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的强悍、有力的气势,体验男子汉的威武与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点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第三部分:活动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第四部分:教法学法

在活动形式和活动方法上,我重视幼儿的主动参与性、音乐的表现性和活动的愉悦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基础,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我呈现给孩子们的引导法、观察法、示范法、自主探究法、体验法等活动方法。

第五部分:活动程序

1、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我会让孩子们了解我的活动形式和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物质准备:场景的布置、课件

2、设计思路

我遵循《纲要》中提出的要求,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幼儿活动,努力为幼儿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通过阅兵训练营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在训练营里通过引导幼儿说感受、比威武、赛气势、说想法这四个环节,引导幼儿在音乐中主动参与,自主体验,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音乐的强悍。本次活动以孩子们喜欢的武术动作贯穿始终。

3、活动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我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很多,这样,教师不用再花很多时间去讲解过多的动作,只要在一旁提示就可以了,这样则能让孩子尽量多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断增强。

第一环节:说感受(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1、我利用刚劲有力的《解放军进行曲》带领幼儿踏步走进活动室,通过对解放军叔叔的崇拜,引出自己想做个小英雄。

2、出示音乐,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3、老师总结后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音乐,也知道了什么叫自强

第二环节:比威武(幼儿自主探究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动作,通过相互学习,老师的指导解决动作要点:抱拳、并步合掌、弓步推掌、马步冲拳等动作,并提醒保持身体的平衡。

2、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幼儿的参与按音乐节奏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特点。

3、引导幼儿通过图谱掌握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第三环节:赛气势(引导幼儿了解方阵、口号更能体现音乐的有力和气势)

1、通过观看解放军叔叔的表演,引导幼儿了解方阵舞的特点:整齐划一,为表现音乐增加了气势;并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点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2、从视频的观察中,找到口号也是增强气势的一种方式。

第四环节:比想法(延伸)

1、通过自强在不同的形式下都能表现出来进一步了解自强的含义。

2、通过同一首音乐可以用不同的动作来表演,鼓励幼儿继续创编。

自强这个品质不是表现在几节教育活动中的,所以在活动的最后,我将鼓励孩子们在生活动做一个勇敢自信的孩子。

本节活动特点:

1、活动的设计具有递进性

2、活动体现了幼儿的探究性和主动性

3、注重了幼儿情感的体验

摆的课件【篇7】

教学设计思路

《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

教学本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通过联想和想像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而进入诗中的情境,自行体验情感,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词的字音。

⑶掌握“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⑴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⑵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

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媒体

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幻灯片展示:

1、走近

摆的课件【篇8】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第二步,研读课文,感悟海外华人依恋故乡的民族情感。

第三步,品读课文,通过重点的词句,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深意。

1、收录机、投影仪、光碟、。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课文思路,分析题目,学习作者悬念的设置。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每个炎黄子孙历来都有着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故乡的一切。《枣核》一文写的就是一个远在大洋彼案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热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一下《枣核》这篇文章,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情感。

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师板书课题。

1)、自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解的词语。

2)、找出你认为好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

3、听配乐朗读课文,思考:

a、注意听读课文,纠正自己的误读。

b、了解课文的结构。

c、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

d、课文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e、悬念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4、自由读课文后思考并讨论以上问题。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蹊跷qīqiáo掐qiā玛瑙mǎnǎo山坳shān’ào嫣红yānhóng萧乾xiāoqiàn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投影问题㈢:找出课文的线索(说出哪一个词贯穿课文的始终的)?

①指名试说。

●投影问题㈣:课文枣核设置了哪些悬念(请同学们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引领读者的兴趣和思考,揭示人物性格深化思想感情。

第二步,研读课文,感悟海外华人依恋故乡的民族情感。

●投影问题1:文中的主人公用了哪些方式体现他的爱国之情?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课文除要枣核试种,还在庭院中种杨柳、养睡莲、亲自堆假山“北海”、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投影问题3:结合课文谈谈文章是怎样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

①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枣核看似小普通寻常不被人注意,送枣核是件极平凡的事,在作者笔下却有深刻含义,他寄托了一位远在异国他乡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祖国的民族感情。“改了国籍,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

第三步:品读课文,通过重点的词句,联系语境品味语言的深意。

①指名读好句并试讲明认为好的原因(鼓励学生怎么想就怎么说)?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指名试说。

②师点评补充。

③投影明确。

▲写法小结:以小见大。围绕“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起伏跌宕。以“枣核”为线索贯穿全文,结构全篇。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感情。

①朗读课文体会海外华人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②搜集我国古代诗歌中表现思乡之情的语句。

③写读《枣核》一文后的感想。

摆的课件【篇9】

1、认识本课的新词。

2、读通、读懂课文,了解沙粒在变珍珠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

3、体会成功的不易,懂得有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预习《圆圆的沙粒》一课,想办法认识生字,熟读课文。

师:今天我发现同学们格外精神,看来大家都想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节课上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精美的图片,想看吗?

师:看到这些珍珠,你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或描述一下它吗?

师:大海孕育了如此瑰丽的珍宝,真令人叫绝。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另一幅图片。(出示沙滩图片课件)看着眼前沙滩上这一颗颗沙粒,你又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或描述它呢?

师:珍珠、沙粒差别这么大,一个晶莹璀璨,一个黯淡无光。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很亲密的关系和很多动人故事,是什么呢?就让我们从《圆圆的沙粒》这篇童话中寻找答案吧!

师: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童话故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用笔作个记号,想办法把它认会。

师:看样子同学们个个都经得起考验,消除了这些障碍后,课文应该读得更通顺了。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沙粒最后变成了珍珠,同学们从课文里的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师:假如你就是那颗普通的沙粒,现在却变成了珍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那就请你们以高兴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体会一下沙粒当时的心情。

师:现在,我有个疑问:这颗圆圆的沙粒变成了珍珠,他们的伙伴们呢?变了吗?(没有)

师:那就让我们从课文中看看他们的想法、做法有什么不同吧,相信大家能找到答案的。

师:假如你是这颗小沙粒的好朋友,你对他的想法有什么看法,他的想法可行吗?你想给他说些什么?

师:是的,(但)他们的伙伴也(可不)是这么说的,他们不但不理解,而且还嘲笑这颗圆圆的沙粒,你听:

师:应该肯定,沙粒的愿望是美好的,可同伴们却说他异想天开。如果你们就是这颗小沙粒,此刻听到同伴们的议论,你们会动摇吗?(…)

指名读,读出坦然的心情。

师:小沙粒的遗憾仅仅这些吗?他还不能看到、听到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小沙粒以前的生活虽然平淡,但是是幸福的。它可以在美丽阳光下晒太阳,欣赏美妙的海景,聆听滚滚的涛声……

师:这一切都将离他而去,多可惜呀,难怪同伴们说:

师:议论还在继续,小沙粒在蚌壳里也能听到,他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课件:这些议论圆圆的沙粒听得清清楚楚,如果他动摇了,爬出来是很容易的,因为蚌壳…

师:(同时播放《圣母颂》)就这样圆圆的沙粒孤独地在蚌壳里生活着,象在牢狱中一般,没有自由,没有阳光,没有声音,没有朋友,整天与黑暗、潮湿、孤寂为伴。这样生活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十年。沙粒已经被同伴们慢慢遗忘。这期间的煎熬、磨难和苦楚只有小沙粒自己清楚。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小沙粒只能默默忍受。如果你是小沙粒,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你会有些什么感想?

师:多么执着、坚定的小沙粒呀,我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你们说对吗?

师:来,让我们和圆圆的沙粒一起去迎接光明的到来,迎接梦想的实现吧!

师:在经历了同伴的讽刺、嘲笑、议论和几十年的身心磨难之后,小沙粒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变成了光彩照人的珍珠。此时此刻,这颗圆圆的沙粒的心情是怎样的?

师:放松一下,大家给小沙粒点播一首歌吧,歌词中蕴涵着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许这是小沙粒的写照。

师:是的,要实现自己理想,就要付出努力和牺牲,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到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是小沙粒的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类似的例子。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从普通的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你们看:

现在我们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普通人,是一颗颗普通的沙粒。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怎样才能最终使自己变成珍珠呢?大家下课后好好想想,讨论一下。

最后,我们一起看看现实生活中,沙粒变为珍珠的真实过程吧,希望大家能学到一些实用知识。

摆的课件【篇10】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

4、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沙粒变珍珠的过程,从而了解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道理。

1、教师分别出示沙粒和珍珠,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差异。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他们的作用和价值。

3、教师设置悬念:同学们,有这样的一个沙粒,他呀想变成一颗珍珠,他的愿望能实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教师板书课题)。

1、教师播放录音读,学生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自学生字。

3、反馈生了的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3)交流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应注意什么?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评一评。

2、指名反馈。

3、学生读一读课文。

4、学生试着给课文分段。

5、指名反馈,集体纠正。

6、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指名反馈,集体交流。

2、集体反馈,理解下列词语。

“真诚”异想天开“嘲笑”“坦然”

4、抓住“真诚”指导感情朗读。

8、全班齐读。

9、讨论:从这段话中,你们感到此时沙粒的态度怎样?你们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的?

10、指名反馈。

11、引导想像:当听到大家的议论的时候,沙粒并没有放弃自己变珍珠的目标,态度是这样的坚定,它当时心里会是怎样想的呢?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2、听写。

4、教师小结:这可遭来了同伴们的嘲笑,不过它并没有放弃,呆在蚌壳里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2、指名反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珍珠的句子,体会珍珠的美丽。

4、讨论:沙粒变成了美丽的珍珠,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

5、指名反馈。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部分,分角色读一读。

7、小组讨论:沙粒的同伴们看到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议论的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小结:沙粒的目标明确,决心非常坚定。而且它朝着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4、反馈学生收集到的沙粒变成美丽的珍珠的过程,了解珍珠的形成过程。

[《圆圆的沙粒》教学设计之二 教案教学设计]

摆的课件【篇11】

1.导语: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献给地球的诗。(板书32地球万岁)

1.要求:

(1)读准字音,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

(3)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想介绍给大家,有什么问题要同学帮忙解决,等会儿提出来。

1.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的重点句子进行深入探究。

(1)理解“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它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倾其所有。”

①根据课文内容谈对这一句的理解。

②也可联系课外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至六小节,体会地球的无私。(可采取分读、合读、领读等诗朗诵的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过渡:地球就像一位无私的母亲,把她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了我们,可是人类的野心和贪欲已经使地球母亲不堪重负,听,她在流泪、在哭泣。

(2)读第七小节,重点理解“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

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的理解。

②联系生活实际或根据自己查阅到的资料谈理解、说体会。

参考资料:

a.人们乱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给人类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b.过度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C.蛇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以致鼠害严重,每年仅我国就损失粮食几十亿斤。

d.我国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贵,被称为“软黄金”,由于人们乱捕乱杀,已濒临灭绝。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七小节。

过渡:人类已经开始觉醒,已经认识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对于我们人类是何等重要!作为地球母亲的儿女,我们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责任。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地球母亲一定会焕发新颜。

(3)读课文的最后三个小节,理解“为了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么,我们人类怎样做才能拥有这美好的一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根据搜集的资料或自己的想象,模仿着诗歌的格式写诗,题目自拟(参考题目:①地球的诉说②地球妈妈笑了③未来的地球……)

[《地球万岁》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c语言课件(范本十五篇)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了一篇讲解“c语言课件”的文章。教师提前规划每一堂课的教学课件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将教学课件设计得更加完整。教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成果。希望您认为这篇文章是一篇优质的文章!

c语言课件 篇1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动画片中有趣的故事情节。

2、体验喜羊羊战胜灰太狼的喜悦心情。

活动重点:

让幼儿理解动画片的主要情节。

活动难点:

让幼儿猜想小羊们对付灰太狼的办法,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表述。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动画片,了解动画片中喜羊羊、村长和灰太狼等的外形特点。

2、物质准备:事先剪辑好动画片《狼来了》(长度约6分钟)、播放器。

3、环境创设:安排好幼儿观看动画片的座位。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的主题曲,引出活动内容。

引导语:(1)请小朋友注意观看和倾听,这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2)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的第二集,名字叫《狼来了》。请你们想想,小羊们认识狼吗?如果狼来了,喜羊羊会用什么办法战胜灰太狼?

2、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一部分内容(开头到灰太狼编谎言)。

(1)提问:①灰太狼第一次要到羊村捉羊,它用了什么办法?②灰太狼把自己伪装成什么样?(引导幼儿学习词语"伪装"。)③灰太狼是怎么样编造谎言骗小羊和村长的?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帮助小羊们认识灰太狼的真面目:这只灰太狼太恶毒了,我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村长和小羊们不上当?哪种办法好?

3、组织幼儿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第二部分内容(喜羊羊认出灰太狼到结束)。

(1)提问:①喜羊羊用什么办法识破灰太狼的伪装?②灰太狼是怎么样露出凶恶的面目的?谁能用好听的词句来讲讲?

(2)定格画面,帮助幼儿理解灰太狼的"凶恶面目"和"气急败坏"。

(3)提问:最后,喜羊羊是用什么办法赶走灰太狼的?

4、引导幼儿完整观看和讲述动画片的内容。

5、引导幼儿讨论和交流动画片的主题。

引导语:狼来了,小羊们是怎么样认识狼的真面目的?为什么喜羊羊会战胜灰太狼呢?

活动延伸:

家园同育: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系列动画片,相互交流动画片的内容。

c语言课件 篇2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在经过了《秋天的雨》文学欣赏活动之后,对秋天的认识不再留于表面,不仅仅从视觉了解秋天,还从秋天的颜色、气味、气候等多角度了解秋天的变化,再通过体验活动,让孩子加深对秋天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散文诗《秋天的雨》的理解,从不同角度(颜色、气味、气候等)理解秋天的雨与秋景的关系,知道秋天是个丰收,快乐的季节;

2、通过文学体验活动更深层次了解秋天的美,懂得秋天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活动准备:

音乐《秋日的私语》、彩色铅笔、一幅秋景的挂图、水果植物、动物等卡片、白纸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学了一首新的散文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散文诗里讲了什么啊?

2、复习散文诗《秋天的雨》

师:老师好喜欢这首散文诗,大家和老师一起念一念这首散文诗吧。(背景音乐《秋日的私语》完整、有感情地朗诵,感受诗中的美)

师:大家跟老师一起念完了这首散文诗呢,真棒。这首散文诗里讲的都是秋天,老师觉得很美,很想把这些美丽的东西都画下来。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想一想,老师要画一幅秋天的雨的画,应该画写什么呢?

幼:······

师:······(同时在白纸上画上小朋友所说的)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想到了这么多。现在有图案了,可是,黑白的多单调啊,老师还想涂上漂亮的颜色。应该涂什么颜色好呢?哪位小朋友可以帮帮老师啊。

幼:······

师:······(上色)

3、幼儿操作

师:老师想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画一画秋天的雨,请小朋友让老师看一看,你心目中的秋天的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幼:······

发下材料,让幼儿自由发挥。(背景音乐)

4、总结:

请小朋友观看及评价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附散文《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它是一把钥匙,带着清洁和温柔,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

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给了田野,橙红色给了水果,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都给了菊花仙子。

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小雨滴迎来了许多香味,烤番薯、糖炒栗子……小朋友的脚呀,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穿上厚厚的、亮亮的衣裳。落叶树的树叶飘呀飘,飘到大树妈妈的脚下,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c语言课件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能够表达你的意愿并表演故事。

3.遇事能动脑筋、想办法。

二·活动准备

教**,狐狸,乌龟,青蛙**和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可爱的客人。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教师出示**乌龟和狐狸。

老师想知道这两位客人喜欢住在**?

乌龟-在水里,狐狸-在地上

他们会游泳吗?

乌龟会狐狸不会。

这两位小客人说他们很聪明,到底谁更聪明?请小朋友们听故事《聪明的乌龟》

(2) 完整地讲故事,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基本内容。

老师:听了这个故事,老师有一些问题要问孩子们。

问题:(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聪明的乌龟》)

(2)这个故事里都有谁?(乌龟、狐狸、青蛙)

(3)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分段学故事

1.学习故事第

一、二段。(教师****第一二段)

问题:(1)狐狸怎么了?它想干什么?(想吃了青蛙)狐狸是怎样靠近青蛙的?(轻轻地跑过去,(让孩子模仿狐狸的动作)

(2) 狐狸想吃一只青蛙。青蛙根本不知道。情况变得非常紧急。谁出现了?它是怎样救青蛙的?

2.学习故事第三段。(教师****第三段)

提问:(1)青蛙逃跑了吗?它是怎样逃跑的?

(2)狐狸想干什么?乌龟是怎样做的?

3.学习故事第四段。(教师****第四段)

问题:(1)乌龟藏在壳里,狐狸不能吃它,狐狸说什么?()

(2) 当狐狸说他要把乌龟扔向天空和火盆时,乌龟真的想在天空中玩耍,烤火吗?乌龟为什么要那样说?

(3) 狐狸想把乌龟扔进池塘。乌龟真的害怕吗?为什么?

4.学习故事第五段。(教师****第五段)

(1) 狐狸把乌龟扔进水里后发生了什么?狐狸最后怎么样了?

(2) 孩子们认为故事中的乌龟是什么样的乌龟?(聪明的乌龟,遇事冷静机智)

(3) 乌龟很聪明。演出在**?(可以用故事里的对话来表现)

5.教师小结

孩子们,我们学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乌龟)老师也喜欢乌龟,我们都要向乌龟学习:当我们遇到事情时,我们应该动脑,向他们学习。

6.表演故事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在表演的时候要把小动物的动作、表情都表现出来。

7结论:孩子们的表演很好。我们今天学的故事是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遇到困难或者危险的时候动脑筋、想办法)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小朋友们回家也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听好吗?

c语言课件 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故事中的韵律美。

2.培养幼儿从小懂得爱惜粮食,珍惜成人的劳动。

二、活动准备:

悯农图一张,小朋友吃饭图一张。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请幼儿说说图上的内容)(

1、帮助幼儿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师;这幅图可以用一幅图来表达,他的名字叫《悯农》。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解释古诗的含义:中午太阳红红照在地上,农民在松土除草,汗水一点一点禾苗下面的土地里,谁知道碗里的饭呀,颗颗粒粒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

2、教育幼儿要懂得爱惜粮食、尊重劳动成果。

提问;

听了这首古诗后你有何感想?小朋友以后进餐时该如何做?

我们今天吃的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出力、流汗种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爱惜粮食,热爱农民伯伯。

1.根据图片,幼儿跟着教师朗诵。

2.幼儿有感情地、完整的朗诵古诗。

出示图片二,观察图上小朋友的行为,说一说她这么做对不对?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幼儿讨论)

比一比以后谁吃饭最干净,不浪费粮食?比一比以后谁洗手不浪费水?

c语言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简单的故事内容却包含了不少自然生活常识,如冬天虽冷但阳光是暖暖的,冬天晒被子不仅能让被子送暖、还能杀菌,小松鼠的尾巴特征又大毛又多,能当被子。

活动目标

1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甜蜜温暖的心情;

2感受冬日阳光的温暖,知道冬天要经常晒被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冬季太阳的温暖,知道冬季要勤晒被子活动难点

学习完整讲述故事

难点形成原因

思维和表达之间的协调和组织能力较弱

难点解决策略

**支架和老师的语言指导,多次练习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

冬天小朋友为什么喜欢晒太阳?还是什么也需要晒太阳?

二、欣赏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1讲故事问:谁在故事里?它们做了件什么事?

2、出示挂图再次讲述故事

3、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

幼儿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分别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四、听故事,鼓励幼儿学习讲述故事

设计依据:

通过完整的倾听、观察和讲述来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角色和理论对话不仅巩固了幼儿对故事的认知,而且有助于幼儿锻炼讲故事的能力。

活动反思及重构

《香香的被子》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而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懂得阳光的作用,培养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对于晒被子的好处经验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知道被子放久了,上面会有很多细菌,要让太阳公公用阳光消灭它们。

如果被子湿湿的,你也应该用太阳晒。在故事讲述时,幼儿听的很认真,很快知道故事里的三个主人公的大致对话,我也让幼儿尝试跟着老师讲故事,说说主人公在里面的对话,幼儿还是乐意说说的。并将abb形式的形容词作为本次活动语言学习的重点,孩子们一开始对这样的词觉得很滑稽、有趣,于是我就借机将孩子的这个发现强调,帮助孩子理解,丰富了孩子词汇,并尝试运用这些语言,孩子们兴趣浓厚。

c语言课件 篇6

张丽糖果是孩子最喜欢的零食,它不仅外面包装漂亮,味道和口感也是非常的好,孩子们都有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所以以“糖果”这个主题对孩子来说,既感兴趣,又有话可讲。在多姿多彩的儿童文学园地里,童话是一朵引人注目的花,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流连在它面前,尽情享受。

童话故事夸张的写作手法,勾起了人们无限的想象,今天我带给孩子们的正是一个活泼快乐,富有想象,充满童趣的故事《糖果雨》,神奇的糖果雨把孩子们带进了一个甜腻的、梦幻般的童话世界。

一、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性的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实际的需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2大胆想象周围的魔法云,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制定本目标的依据是:

1.上位目标。

(1)小班幼儿年龄阶段目标语言方面第六条:初步理解短问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在本活动中具体表现为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下“糖果雨”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总目标的第三条: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教育要求第三条: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项活动中,它体现为:大胆想象周围的魔云,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2儿童现有的体验水平是:糖果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零食,他们有吃糖果的体验和感受。

二、说内容

1. 本活动内容源于孩子的生活,我们班最近刮起了分享风,宝贝们一个个地都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带到幼儿园来和小朋友分享,带得最多的,就是糖果,孩子们对糖果非常熟悉又非常喜欢,所以我选了《糖果雨》这一活动,带他们走进神奇又甜蜜的童话王国。

2该活动的第一个目标被设定为关键目标。让幼儿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因为《纲要》语言领域的教育要求中指出:

引导孩子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语言的丰富与美。五大领域小班语言的年龄阶段目标中也提到,“喜欢欣赏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感兴趣,能初步感受文学的语言美,初步理解短文作品的情节内容。”第二点目标设为难点目标。

因为虽然小班幼儿喜欢想象,乐意去想象,并且会享受想象的过程,但他们的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缺乏独立性,如果老师不提示,小班的孩子常常是要么不能独立地展开想象,要么跟随他人的想象,所以他们的想象很难具有新异性,独特性。

3.解决重点的策略是:一整体欣赏故事,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帮助幼儿对故事的氛围和意境进行全面感受。其次,借助* *和关键问题帮助孩子理解故事。

4.解决难点的策略是:一教师的语言示范激起幼儿想象的热情,二从幼儿喜欢的物品这一角度进行引导,扩大幼儿想象的空间,丰富幼儿想象的内容。

三、说准备:

1.经验准备。一是吃糖的体验,二是想象的思维方式。有了吃糖果的经历,在第一部分的讨论中会有话要说,话题也会充满经验。

有了使用想象这一思维方式的经验,才会让孩子们以这个作品为契机,插上想象的翅膀,让自己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彩。

2.物质准备:和故事配套的*****一份,电脑,电视机,糖果若干。准备**,是为了让孩子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准备糖果,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中的气氛,感受下“糖果雨”的快乐。

四、说过程:

《纲要》中语言领域指导要点的第一条,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所以我在本活动进行过程中尽量弱化“教”的痕迹,尽量创造一个宽松的具有引导性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流,体验想象及语言交流的乐趣,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1、谈谈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

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交流讨论的方法,我们用幼儿最喜欢的糖果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先交流自己吃糖果的经验和感受,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为没有例外,每个孩子都吃过糖果,对于糖果,他们有无尽的话题,他们会喜欢谈论它。接下来,糖果将像雨一样从天上掉下来,这使孩子们期望故事的内容。 这是怎么回事?

2、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幼儿只有理解了故事内容,才能感受下“糖果雨”带给人们的乐趣。在这一部分中,我采用了模仿学习、多**演示学习、听力和表达学习等。第一次,充分欣赏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甜蜜快乐气氛。

我没有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本来是梦幻般的充满童趣,如果让他们带着问题,反而破坏了这种意境,让欣赏变得不那么美好了,而且我相信,只要这个故事够让他们感兴趣,借助我绘声绘色的讲述,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在他们眼睛里一定会闪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他们心里也会出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场景,那么他们对故事内容也会有个整体的了解的。第一遍完整欣赏之后,我用了第二遍分段欣赏故事,我设计了几个中心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人们的快乐。① 听了这个故事你感觉怎么样?

②在故事里发生了哪些让你听了感觉很快乐的事?③人们把糖果都装在**了?这时候我又提了一个问题:

如果是你,你想把糖果放进去吗?有两个理由让我提出这个问题,一这是一个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抓住“把糖果装在**”这一话题进行再造性想象的机会,迎合了幼儿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天性,二这个问题让幼儿更加融入故事,也给幼儿接下来的围绕着“神奇的云”进行想象专门提供的一次经验铺垫。

3、围绕“神奇的云”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环节是我的难点,只有一个问题“你们猜猜,这次神奇的云会下什么雨呢?”这个环节对孩子来说有双重的要求,一是想象,二是表达,小班孩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语言表达要么会很干涩,单一元素的,要么跟随别人的想象,别人下什么他也下什么,要么说不上来,所以我预设了策略——老师的语言示范,引导他们“最喜欢的东西”为切入点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让想象更加丰满,更加生动,更加有据可依。)在这个环节,我们采用了示范、引导、分享学习的方法。

4、感受天上下“糖果雨”的乐趣和吃糖果的甜蜜。

我用真实情境体验的方法把孩子们带进童话故事中,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体会故事中人的幸福。

五、说延伸:

延伸活动可以向区域游戏活动发展(语言游戏如继续熟悉故事讲述故事、续编故事,美术游戏如画糖果贴糖果,提供材料做糖果等)。

六、活动反思

c语言课件 篇7

北京市卫国中学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二)

设计思路

学习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和表现手法。了解艺术语言在作品中的作用。用这些语言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感受、交流、体验中外艺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国内外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体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点评,初步具备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艺术品的造型要素和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艺术语言知识点评自己喜爱的中外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画。

二、 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

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

老师总结:绘画创作必须运用一定的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光影和色彩等造型元素来表达。这些艺术作品的造型元素和运用方法,已成为作者表达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

1.绘画的造型要素

(1) 线条造型元素:介绍几幅基于线条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和评价这些作品的感受。老师总结:线条不仅能描写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而且能表达主观美感和思想感情。

(2) 色彩造型元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与表现性色彩的区别。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和抽象派是如何用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他们的情感的。

(3) 光影造型元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和评价这些作品的感受。教师总结:

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

(1) 写实画分别介绍画家和作品

(2) 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了画家和他的作品

(3) 抽象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和作品

3.欣赏优秀作品

三、 教师总结

了解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创作绘画时,应该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沟通,表达我们的情感。

c语言课件 篇8

活动目标:

1.能认识各种糖果,了解糖果的形状,知道糖果的种类很丰富。

2.幼儿尝试包糖、送糖,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糖纸、盘子、垃圾桶、自制糖果盒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糖果盒,导入活动。

1.师:“看一看,这是什么?

2.猜一猜,糖果屋里面有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提问:“小朋友你们吃过糖吗?”

你们都吃过什么糖?它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各种糖果

1.师:看看老师这里有没有你喜欢的糖果?

请排好队来选择一块你喜欢的糖到位子上看一看,再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有什么感觉,等一会儿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各种糖果,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提问:“谁来说说,你刚才找的是哪个糖果宝宝?

看一看它是什么样的?

用手捏一捏有什么感觉(软软的)你知道它是什么糖吗?(棒棒糖……)

三、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糖果宝宝它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有的叫棒棒糖,有的叫棉花糖-------它们长的也不一样有圆圆的,有方方的,有的长长的--有的捏在手里硬硬的,有的软软的,它们有着各种不同的味道呢,有的甜甜的,有的……”。

四、吃糖

1.你们想吃糖吗?请用你的方法剥开糖纸,尝一尝,感受一下糖有什么变化。

2.把糖纸送到垃圾桶里。

五、延伸

糖固然好吃,可不能吃多,糖吃多了会蛀牙的。

c语言课件 篇9

楚雄州元谋县姜驿小学杨丽萍

一.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能用普通话说出梨、苹果、西瓜和葡萄的名字。

(2) 能根据各种水果的颜色创作儿歌,并能学习普通话。

2过程与方法目标:游戏教学法、引导法、对话法、实际操作法

三。情感目标:能够大胆地用普通话与他人交流

二.活动准备:

1苹果、梨、葡萄、西瓜等

2雪花片(制作四种水果)

3.红、黄、绿、紫四种颜色的彩笔。

4红色,黄色,绿色和紫色的衣服。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 老师:今天,我们班有一些可爱的水果宝宝。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吧。

(2) 幻灯片显示的是水果**上面贴着苹果、梨、西瓜和葡萄(未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孩子说出它是什么水果。

2.学习儿歌

(1)学习四种颜色:"这些水果宝宝呀有点不开心,因为他们没有漂亮的衣服,不过没关系,老师这有4种漂亮颜色的衣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颜色的。

(2)出示4种颜色,让幼儿说一说,引导他们学说"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紫紫的"。

(3) 让孩子在四种水果中寻找,哪种水果是红的(苹果),并用好话说(苹果,苹果红)。

(4)什么水果黄黄的?幼儿找一找,说一说,并把梨子**贴到儿歌中。

(5)什么水果绿绿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请把西瓜**和葡萄**放在儿歌里,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6)告诉儿歌名字,完整念一遍。

三.练习

1.(老师问,幼儿答)

现在老师要考我们班的孩子,我要问,你能回答我吗?

2实际操作:用雪花制作这四种水果。 再练习说:苹果苹果红红的。、、、、、、

三。着色游戏:每个孩子送四种彩笔和四种水果,让他们画画。涂好之后相对应的粘在那四件衣服上。

附儿歌《水果歌》

什么水果红红的? 苹果苹果红红的。

什么水果黄黄的? 梨子梨子黄黄的。

什么水果紫紫的? 葡萄葡萄紫紫的。

什么水果绿绿的? 西瓜西瓜绿绿的。

“2011年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返岗研修”论坛交流小结

楚雄州元谋县姜驿小学杨丽萍

为了让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的幼儿教师,自“2011年国培计划幼儿教师返岗研修”论坛开通以来,我积极并抓紧一切时间与各个学校的学员进行了交流,通过为期六个月的论坛,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1我们真正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①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是生活化。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普遍性,以及护教结合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

儿童只有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事物,形成相对抽象和一般的认识。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幼儿只能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交往中学习交往。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活性特征,课程内容**于儿童的生活,课程的实施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

②幼儿园的教育具有游戏化。游戏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能满足儿童的各种身心需求。它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游戏本质上是儿童自身自由自发的主观活动,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多种价值。

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因此,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本质上讲,幼儿园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幼儿感受到的更多的是环境、活动、材料和教师的行为,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2本文分析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幼儿园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教学形式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填鸭式”教学比较明显;小学化教学突出。

就我园来讲,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师资力量弱,大部分教师属以前代课教师转正或小学里调来的,其次是主管领导不够支持,出外学习的机会少。

3、认识到幼儿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解。 如今,“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教育行为准则已深入人心。但幼儿活动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态度;教师只有与幼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伙伴,也就是合作者,支持孩子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形成积极有效的互动局面,在互动中成为实实在在的引导者。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仍有时把握不定角色的转换,使得支持生硬、合作生硬、引导难以引起互动,教学效果不佳。这就需要转变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教师首先要能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以伙伴的身份与孩子共同游戏、共同活动,尽量走进孩子的心灵,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研究孩子、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在他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

这样,我们就可以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这事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不仅需要教师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更需要具有高超的教育技能,充分关爱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瞬间,抓住最佳的教育契机,顺理成章地成为“引导者”,积极地参与和支持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和孩子达成最佳的互动,让孩子愿学,乐学。

通过这次交流,我汲取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争当一名幼儿喜欢的优秀的教师。

幼儿园数学游戏教学反思报告

楚雄州元谋县姜驿小学杨丽萍

数学游戏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

设计游戏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所以,设计数学游戏,安排课堂活动时应注意下面几个方面:游戏新颖,形式多样,富有情趣,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使他们主动地学、愉快地学。

如富于思考启发性的“猜谜"、富有情趣的“小猫钓鱼"、“摘苹果",“帮白兔收萝卜"等游戏一一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们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并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努力争取正确、迅速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在学生“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数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法则等知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形象地表演“数的组成"、“数的分解"、“数字歌"、“找邻居"、“找朋友"、“送信"、“争当优秀售货员"等游戏都是借助学生的表演动作和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儿歌“2字像小鸭,圆圆小脑瓜,斜着长脖子,直着小尾巴。

"形象地描述了数字“2"的字形和书写要领。如“找兄弟",学生拿着数字卡片“6"说:“我今年6岁,弟弟比我小两岁,弟弟在**?

"学生们想出答案举起数字卡片“4"说:“我今年4岁,比你小两岁的弟弟在这里。"学生继续问:

“比我大1岁的哥哥在**?"学生举起卡“7"说:“今年我7岁,比你大1岁的哥哥在这里。

“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开始根据数列知识来思考结果,这为学习相关的应用问题铺平了道路。因此,在学前数学课上,教师应将游戏融入教学中。

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游戏一般是把教学内容,尤其是教学重点、难点与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它适当安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c语言课件 篇10

意图:动画和**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尝试用动画引入,将语言教学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及美丽的**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动画和**创造情境,理解儿歌的含义。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三。培养孩子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行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歌曲、有关**及头饰。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通过动画场景,让孩子们回答你所看到的?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请孩子大胆想象,大胆表达,要求孩子和老师表演不同。

2、利用**学习儿歌。

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 通过提问帮助孩子们掌握儿歌的内容。

③ 学习第一段,鼓励孩子们创造和表演。

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老师给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三。能力提升:请戴上头饰,扮演不同角色的儿童歌曲。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

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c语言课件 篇11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是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音乐引入情境播放《秋日的私语》)

1、同学们,今天黄老师想和大家来谈谈秋天的雨,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

2有位作家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3、请小朋友读读课题。(展示个人对语言不同的感悟)

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要求读准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课文,检查读的情况。

3、通过这次读书你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说)

你是想看看秋的颜色?还是想闻闻秋的味道?还是听听秋的声音呢?

三、品读课文,理解体验

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喜欢哪段就来学习哪段?)

1、说说是怎样体会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的?(因为它不知不觉地就来到了我们身边,打开秋天的大门)

(1)请学生读一读不知不觉,文中是用什么词来写的?(学生说轻轻地,轻轻地)

(2)请你读一读。即时评价读得怎样?齐读。

(3)它打开了丰收的大门。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你是怎样理解“五彩缤纷”的?(出示多媒体投影)

a.学生读课文边读边思。指名学生说。

b.这么美的景象,你是如何读的?读读,如何读出五彩缤纷。

c.教师范读指导。(配音乐朗读)(学生倾听)

d.和老师比赛,相信你们读得要比老师好。学生再读,读出五彩缤纷的味道。(个别读,齐读)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哪些气味?(学生说)

a.请你读一读,黄老师来闻一闻,是不是真的闻到这种气味。

c.齐读第三自然段。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喇叭吹的是什么?指导学生说读。(个别读,分男女生读)

四、自主选择,积累背诵

比赛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配乐)

五、拓展延伸,鼓励展示

1、交流扩展:学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2、自主作业:(1)写一首诗(编写歌词)

(2)把秋天的景物画下来。

作品: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它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红色给了枫树,金色给了田野,橙色给了水果,紫红的、雪白的颜色给了菊花。

秋天的雨,有着非常好闻的气味。不信啊,你闻,菠萝甜甜的,梨子香香的,小雨滴迎来了许多香味——烤山芋、糖炒栗子……小朋友的脚啊,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喇叭,它告诉大家该穿上厚厚的、漂亮的衣裳了。落叶树的树叶飘啊飘,飘到了大树妈妈的脚下,小动物们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首丰收的交响乐,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地唱着歌……

赏析:

这篇散文诗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周围的生活,诗里所蕴含的丰富生动的语言、五彩缤纷的色彩、优美动人的画面、童趣十足的情境符合大班幼儿好奇、好问的心理,满足了他们再现生活经验、生活情境的需求,有助于启迪、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该散文诗不仅文字优美,还有机地整合了科学领域的教育内容,暗含了自然规律,能给予幼儿关于季节变化的正确认知,同时还渗透了社会情感教育的内容,使幼儿在倾听、想象、欣赏、移情、入境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进而将这种感受迁移为对大干世界的美好赞叹,萌发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关注、向往之情。

c语言课件 篇12

活动目标:

1.针对冬天和夏天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养成专注倾听、大胆表达的良好习惯。

2、尝试以辩论的形式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活动准备:

1、课前与幼儿共同搜集多种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征的图片,并布置在活动室。

2、录制散文《夏天》、《小雪花》。

3、可粘贴的小红花。

教师出示分别代表两个季节的花卉图片,请小朋友说说:它们分别在什么季节开花。

(1)你认为冬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你认为冬天或者夏天有什么好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好的?

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冬天还是喜欢夏天?为什么?将幼儿按观点的不同分成两个组,各组幼儿自由交流观点及理由。

(2)一次理由充足的发言可以为本队赢得一朵小花。

(3)一方发言之后,另一方可以反驳,理由充足的,同样可以赢得小花。

幼儿辩论中,教师注意及时引导幼儿交代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语言表达要完整、流畅。

4.教师简单小结辩论情况,最后欣赏散文《夏天》、《小雪花》。

c语言课件 篇13

南通如皋师范小学幼儿园姚亚云

一、活动背景

“神奇的小火车”是大班主题活动“你变我变大家变中”的一个语言活动,故事主要讲述乘坐小火车的乘客下车后发生了神奇变化,非常契合大班幼儿好奇、好想象的特点。在执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被“变化”所深深吸引,非常喜欢这个故事。接到派老师下乡的任务后,我决定带着孩子们最喜欢的故事,和农村孩子们一起分享。

于是我走访了另5个平行班级的老师,向她们了解执教过程中的经验和想法,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具的制作、拓展部分的设计等)与她们商讨,反思之后形成了这个活动方案。

二、活动设计与过程描述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够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并以**和游戏的形式展示出来。

(二)活动准备

1背景**-蓝色小火车(车厢数量根据班上儿童人数确定)。

2**:桃子,桃子,鸡蛋,鸡,一群绿色的小昆虫,小蝴蝶,小男孩,胡子叔叔。

三。大小纸,水彩笔,蓝色围裙,火车烟囱和车轮。

(三)活动过程

1.观察魔术火车,激发孩子的兴趣。

观察背景**“小火车”,告诉幼儿:“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你们猜猜看这列火车神奇的本领是什么?”(会开,会把我们带到城里去,可以装人)

“到底有什么本领呢?”老师演示将“小桃核”插入火车,随后变出一只桃子。(变,孩子们非常好奇地盯着)

“原来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旅客来乘火车。上下车前后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听故事,了解小火车的魔力。

(1)老师讲故事从“神奇的小火车”至“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边讲边在火车上演示故事内容——小桃核变桃子,鸡蛋变小鸡。在讲到“猜猜看,下车的鸡蛋会是什么呢?(小鸡)”时老师稍加停顿,既让幼儿有回答的时间,又不影响故事的连续性。

(2) 老师同时展示了小虫子和小男孩。问“还有(停顿)——”(幼说,小青虫一小男孩)“要上车,猜猜看,他们下车时会变成什么呢?”(大青虫、蝴蝶,大人、爸爸——大多数孩子已经掌握了变化的规律,已经能轻松地回答了)

老师接着讲故事至“我还没当够呢”。

“小男孩不愿意做大胡子叔叔,你有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男孩呢?”(倒着开呗,孩子们回答得很轻松也很一致,我本以为这个地方孩子们会想不到呢。有一个小男孩轻声嘀咕‘我愿意做’,我灵机一动,追问了下一个预设外的问题)

假如你是小男孩,你会哭吗?(会、不会)为什么?成年人可以开车、花钱和管理人。孩子们可以玩耍,吃美味的食物等。)

讲故事至结束。

(3)“这真是一列神奇的火车,你想不想坐坐?如果你上去会变成什么呢?”(小女孩大多说阿姨、妈妈,小男孩大多说叔叔、爸爸、爷爷。

小朋友在回答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年龄小的变大了,那我已经是**了,又会变成什么呢?我想考考孩子们对时间的概念,于是追问“姚老师上车后会变成谁”?小朋友都回答奶奶。

我又问“如果我上车后倒着开会变成什么呢”,幼儿回答小姑娘。(教案大全 )到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对火车的神奇变化完全了解了)

三。想象拓展了故事的内容,以绘画和游戏的形式表现事物的变化。

(1) 这里还有很多空车。想想还有谁会上小火车,小火车又会把他变成什么样的人?(请两三个孩子回答,并给他们一些启发)

幼儿将想象的东西画下来,插到火车上。(我注意观察孩子们的作品,并与他们进行简短的交流,以便在下一个环节中谈论)

请幼儿讲述画的内容。(木头进房子,种子换花,布换衣服,等等)

(2)游戏:**车。

老师在围裙上贴上烟囱和轮子,做火车头,邀请幼儿做乘客,要求幼儿想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老师问:“你是谁?”幼儿回答后乘车游戏,下车时表演出变化后的角色。

(当我在围裙上变出火车头时,孩子们很惊奇,游戏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表演的内容大多和自己画的差不多,这样的情形可以预想到,因为前面孩子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想象。此链节旨在使他们在游戏的乐趣中得到巩固。)

老师把孩子们的车开到外面,自然地结束了。

三、活动反思

1.做有心人。在平常教学时,将孩子们喜欢的内容记录下来,做成自己的“成功案例库”,在公开教学中展示,可以免去公开教学时挖空心思寻找内容而孩子们又未必喜欢之苦;为今后的教学计划提供参考,改进教学计划和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借他人之力。我们通常希望到其他地方学习,向大城市学习,而忽视向周围人学习。

事实上扎根于日常教学的原生态课堂教学研究,同事间的随时随地交流和自我反思,能更快跟直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实际教学能力。这个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我第一次执教时故事讲完直接进入游戏环节,没有“画变化”这个环节,后来与同事交流后觉得这个环节可以让孩子们有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画好的东西贴到火车上孩子们有成就感,同时又能完成一幅完整的挂图丰富孩子们的讲述内容,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3.教学相长。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把小孩看得小,他比小孩还要小”。

在这次活动中,我很享受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惊喜、惊喜和灵感。比如说,原先我只想到所有变出的东西都是长大了的,孩子们却跳出去想到了“木头变房子,种子变花、布变衣服”,想象的内容更广泛,思维也更活跃了。

4.随机应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反应随时调整计划,当有幼儿回答“想做叔叔”时,我敏锐地察觉到,立即追问:

“你想不想做大胡子叔叔?为什么?”这样就满足了不同想法孩子的表达愿望。

教具的设计也是,用来装小**的围裙颜色跟小火车一样是蓝色,巧妙而简易地贴上轮子和烟囱就成了神奇小火车头,既能做到一物多用,又能给孩子带来意外的惊喜。

附故事:

神奇的小火车

神奇的小火车开过来了!

“呜——”蓝色的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

小桃石跳上了火车,成了魔法火车的第一个乘客。

小火车载着桃子,绕着草地慢慢地停了下来。

奇怪!从车上看,不是一个小灯芯,而是一个粉红色的水灵大桃子。

骨碌碌,不知从哪儿滚过来一只圆头圆脑的鸡蛋,它成了神奇小火车的第二名乘客。

猜猜这个鸡蛋从车里出来后会是什么样子?哇!下车的“鸡蛋”变成了一只毛茸茸、湿漉漉的小鸡!

接着来的是一群小青虫。它们排成一排,扭上车去。

当神奇的火车第三次停下来时,许多美丽的小蝴蝶飞出窗外!

多么有趣的小火车!正在草地上打球的男孩高兴地爬了上去。

“呜——呜!”蓝色的神奇小火车一边开心地唱歌,一边喷着彩色的烟雾。

神奇的小火车停下来了。一个大胡子叔叔从车上走下来,坐在草地上,伤心地哇哇大哭:“我不要当叔叔!我要当小朋友!我还没有当够呢!”

好心的神奇小火车带着大胡子叔叔倒着开了一圈。瞧!大胡子又变成了一个胖乎乎的小海洋!

洋洋拿起他的红球逃跑了。

“当个小男孩真开心!”

c语言课件 篇14

新《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同时,新的省编教材中,在各主题活动的设计上也为教师提供了根据幼儿情况自由生成的空间,幼儿教师要不断尝试将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引入课堂,以新角度、新形势、新方法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站在幼儿的角度上设计教学,驽驾教学,水到渠成的实现教学方面的突破。省编幼儿园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题《我的朋友》的总目标为:

初步了解并体验人与人,人与整个环境和解相处的快乐感觉,学习并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促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所设活动有:好朋友画像、换名片、哭哭脸和笑笑脸等,多为实践,操作活动,而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学的内容却很少,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活动内容的基础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动。

第一部分:说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内容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流派,充满幻想。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童话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它符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它很有教育意义,孩子们很容易接受。

《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谊,体会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实际水平、年龄特点、兴趣需求以及本课题的总体目标,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如下:

情感目标:让孩子明白,只要有爱,不管能力如何,都能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幸福。

能力目标:培养儿童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儿童的情感和口头表达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

确定该活动的依据如下:

1根据中产阶级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4至5岁的幼儿理解能力还很肤浅,注意力往往受兴趣的影响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发展,所以需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恰当、巧妙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

2.现在绝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爱心,不懂得去关心别人,不知该如何去关心别人.向幼儿进行这样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

3.是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及《纲要》、《规程》,幼儿课程目标的宗旨在于提高幼儿素质,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关注人类道德行为美。本故事通过使幼儿懂得“微笑”的真正含义,来感染幼儿,美化幼儿的行为。

《新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认知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内容,理解故事的意义。

困难:能主动帮助别人,愿意给别人带来幸福。

制定重难点的依据是:我班幼儿在情感及认知方面的特点,即中班幼儿理解水平有限,对理解隐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尤为重要。

四、说教学准备

1自制多**课件: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画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我们自己制作了空白的圆形卡片和彩色钢笔,以加深对故事意义的理解。

第二部分:说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遵循“三个原则”,做到“两个注意”,体现“一个整合”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法,学法。

“三个原则”:一是“教师主导、幼儿主体,以问题的引导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二是“教师在前、幼儿在后”的教学原则,既当幼儿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过程时,教师要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行为是怎样产生的,并在尊重幼儿认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施加影响。三是“同时进行原则”,即在教学活动中,要同时顾及兴趣,态度和行为的培养,既有明确的重点,又相互渗透。

“两个注意”:

一是设置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问题情境。要把教学环节和教学要求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给孩子,让孩子容易被问题情境所吸引,积极参与学习。二是注意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情感发展规律,把教学目标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细小的层次,分散到各个具体的活动中,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使教学重点得以巩固,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整合”:《新纲要》中明确的指出: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自主的学习,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教学过程体现了整合,是多元智能发展的保证。

一、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本身的特点,采用直观演示、讨论、叙述、提问的方法。

1直观演示法:用直观、直观的教具演示表演,引导孩子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通过观赏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来讲述不同事物的对话,从而较好的表达作品的感情.

比如:小蜗牛对大家微笑,我用赞美和鼓励的语气说:小蜗牛,你真了不起!

激发幼儿为别人服务的愿望.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点,并能较好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为提高教学效果和突破重、难点做准备。

讨论法:是指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相互合作,分享问题答案的方法。在活动中,我把讨论的方法和讲故事的过程结合起来。如:请小朋友而共同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不快乐?

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孩子观察事物,要求他们再现所掌握的知识,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方法。提问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使用解释性问题(例如:

小蜗牛为什么会给大家送信?)、假设性提问(如: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们会怎么做呢?

)等等。在提问问题时,针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比较容易的问题可让水平比较差的幼儿回答,需要幼儿描述的问题就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回答,像总结、归纳性的问题请能力最强的幼儿来回答,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说学法指导

本次活动主要采用欣赏法、发现法和叙述法。

1、欣赏法:引导幼儿学会理解作品内涵,鉴别作品的美及分析评价文学作品,使幼儿获得美的享受,唤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述,引导幼儿来体验帮助别人的那种心情,感受作品的语言美,从而突破难点。

2发现法:教师提供适合孩子们开展发现活动的教材,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尝试过程发现知识。在活动中,请幼儿回忆、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对话,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解说]主要是教孩子们准确地回答问题,正确地解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宏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第三部分:说教学程序

整个活动分为三大部分,活动流程图简单明了地概括了整个活动,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设计意图,下面将其详细说明一下:

1、 导论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展示两种表情(微笑、哭泣),引导孩子说出你喜欢看哪一种?为什么?我注重引导孩子回忆最初的生活经历,组织孩子分组讨论,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突出活动的教学重点,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2、 展开部分: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为了避免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感知,所以,只运用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背景**来表现故事,讲完后,提问简单的问题:(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课件,幼儿欣赏。教师分别提问:

(1) 森林里的动物是好朋友。动物们在为他们的朋友做什么?(鸟儿为朋友歌唱,猴子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高兴)猜猜为什么不高兴?(**录音:小蜗牛不高兴的原因)

(4) 帮小蜗牛想想办法,想想它能为朋友做些什么?(预报天气,讲故事,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此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完全欣赏故事:请**课件,充分欣赏故事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1)小蜗牛为朋友们做了一件什么的事情?(2) 为什么小蜗牛要给大家一个微笑?

(3) 你喜欢小蜗牛的微笑吗?为什么他们都认为小蜗牛很棒?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义:

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3、 最后一部分:传递故事主题,渗透思想教育。

我依据幼儿的生活环境从三个方面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为大家带来快乐的:(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依据幼儿思维发展的过程,本环节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引导幼儿思考、讨论,进而得出与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答案,并使幼儿有了行动的愿望,促进幼儿发散思维的发展。

解决了这一活动的困难,实现了教育目标。

制作“微笑”标志: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

在温馨宜人的气氛中,活动自然结束。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这个活动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让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观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长!谢谢!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子从蜗牛身边走过,蜗牛正对着兔子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

”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给了兔子许多信。小兔子把信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

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c语言课件 篇15

中班语言活动《小熊过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熊过桥的过程,进而感知诗歌的内容。

2学习诗歌,了解熊过桥的情感变化,学会用表情朗诵诗歌。3.知道您应该勇敢面对困难,并设法解决它们。

活动准备:

有桥梁经验,课件,建“小桥”,操作卡。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过“小桥”导入活动。

1引导孩子有序走过“桥”,进入活动室

2你刚过桥时感觉如何?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桥?

2、 理解**的意义(逐个展示课件,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讲解诗歌)

1.小朋友看看这条河上架着一座什么桥?小竹桥走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呢?

2小熊今天来过桥了。熊怎么了?你从**看出来的?它的心里怎么样?

3.被谁看见了?它们会怎么说呢?

4.小熊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有人能帮助熊就好了。你愿意帮助它吗?你能帮它什么忙?

5让我们看看谁来帮忙。它是一条小鲤鱼。小鲤鱼忍不住,只能鼓励它

6.看,小熊怎么样了?它过了桥心里怎么样?小鲤鱼也很高兴,乐得尾巴摇.

3、 完整的诗歌欣赏(孩子们一边看课件一边欣赏诗歌)问题:

1熊开始过桥时发生了什么事?

2当它害怕的时候,谁看见了?它们说了什么?熊说了什么?

3.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了?

四、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幼儿边看**边朗诵诗歌)

1.诗歌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2当你遇到麻烦时你会怎么做?

小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刚才你们过小桥时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们,跟着我一起来学学小熊过桥吧!

2023大学课件(范本十四篇)


编辑汇总了海量资讯为大家带来这篇“大学课件”。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 详尽的教学教案能够让教师更好地讲述课程内容。欢迎您来阅读本文谢谢您的支持!

大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品读课文,比较大瀑布以前和现在的不同景象,找出造成大瀑布悲剧的原因。

3、读写结合,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撰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致辞。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尝试撰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致辞。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齐读课题。

师:读到这样一个课题,你是不是有什么疑问?

归纳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谁为大瀑布举行葬礼?

为什么要给这个大瀑布举行葬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呈现文中带有以下词语的句子,认读并初步理解词语:

拉丁美洲 巴西 巴拉圭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纷至沓来 世外桃源

形容枯槁 生命垂危 奄奄一息

哀悼 酋长

初步交流读懂的问题。

三、重点品读,感悟体会

1、感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的风采

找出文中描述大瀑布的语句朗读体会。课件呈现:

这条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着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流直下,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据说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响还清晰可闻。

点拨体会:这是怎样的大瀑布?你仿佛看到了大瀑布怎样的景象?(课件呈现大瀑布图片)

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巴拉圭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之中,感受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师:如果你是巴西或巴拉圭人民,看到世界各地的观光客纷至沓来,你会是怎样的感觉?

2、感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游客们乘兴而来,失望而去。

点拨体会:读到这些文字,你心里又是怎样的滋味?如果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真的是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他在临终之际,会留下怎样的遗言?

3、探寻悲剧上演的原因

课件呈现:

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水源大减。而且,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再加上沿河两岸的森林滥砍滥伐,水土大量流水,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点拨体会:从这段文字中,你是否找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上演悲剧的原因?你仿佛看到了人们哪些破坏环境的行径?

四、由读及写,拓展延伸

师: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曾经是那么雄伟壮丽的大瀑布,曾经是让巴西和巴拉圭人引以为豪的大瀑布,由于人类的破坏,如今变成了这个样子——学生齐读: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逐渐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见不到昔日雄奇的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让我们穿越隧道回到总统为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葬礼的那一天。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课件呈现:

菲格雷斯总统用包含深情的语调,讲述了塞特凯达斯达瀑布曾经给巴西和其他国家人民带来的骄傲和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维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根据课文最后一段的介绍,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说了哪几部分内容?

交流讨论,引导明确:

一是当年大瀑布的壮观景象和给人民带来的骄傲和欢乐

二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给大瀑布带来的悲剧

三是号召人们爱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

如果你是菲格雷特总统,你会怎样写这篇讲话稿?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体会,动笔写作——《菲格雷特总统在大瀑布葬礼上的演讲》。

【教学思考】

这个教学设计,着力想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1、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的性质确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怎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个“统一”呢?笔者认为,就是要通过工具性来实现人文性,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读写和听说训练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感悟课文,领悟思想,体悟情感。

2、体现以语感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观。现代语言学认为,语感是一个人言语能力的核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语感的培养。本课从读到写、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借用文本习得语言,让学生抓住文章语感点在品读中领悟语感,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性写作训练的言语实践中习得语感。

3、体现简约、简明、简洁而不简单的课堂教学风气。实践证明,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删繁就简的课堂,应该是重点突出的课堂,应该是步骤简明、方法简便、过程简洁的课堂。

大学课件(篇2)

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4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把握主要内容,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难点: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具准备:准备材料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教学方法: 引导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作家吗?(叶圣陶、老舍、等等),那么你们见过这些作家吗?有一位苗苗小同学不但见过很多著名的作家,还采访过他们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有关苗苗同学采访著名作家季羡林爷爷的内容。让我们去看看他们都谈了些什么。

二、板书课题。

三、精读课文,把握文中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插图,体会文中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并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四、感悟课文 讨论: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1)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2)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3)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五、品味题目寓意。

再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

1.与二人名字相关。

2.寓意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

五、感情朗读 1.同桌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 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六、作业布置: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说说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七、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访谈录)

1、写好文章 多看书

2、三贯通 学好外语

3、积累古诗文

大学课件(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全面的学生。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布置学生列出清单:

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书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3、互相交流:

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4、指名读导语,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3、指名站起来逐节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4、汇报:

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三、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并填表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⑴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读书。

⑵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⑶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⑷ 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四、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2、结合自己的 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五、拓展活动

1、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书。

2、向大家推荐一些书目:

《古文观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利用课余时间读读。

大学课件(篇4)

教材分析:

《太阳是大家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目的通过各国人民之间发生的故事,表现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来自哪个国家,拥有怎么样的肤色,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和信任。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充满了童真童趣,作者用儿童的语言表达了太阳是大家的这样一个自然常识,但是作者更想通过它来表达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友爱的,只有在和平的世界环境中才能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民去感受太阳所带来的温暖和明媚。

儿童诗具有鲜明的特点,最主要的就是具有饱满的儿童情感,洋溢着儿童情趣,从而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获得愉快。 《太阳是大家的》属于儿童诗中的抒情诗,整首诗并没有讲究刻意的格式和押韵,但是读起来却又觉得琅琅上口。

因此,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并不是知识点上的理解,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从中去感悟,去想象。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有所感悟,这才是教学中的重点。并且,三年级的学生本身就对这类形式的文章充满了好奇,所以要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用我是小诗人,我是小主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彤、陪、霞、趁"四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红彤彤、晚霞、扬起、浪花、睡梦"五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下人们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4.让学生通过想象续写第二自然段,初步体味儿童诗拟人化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太阳是大家的,并且从中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应该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2.感受儿童诗中拟人化的手法,结合自己的想像对第二自然段续写;

3.通过朗读感悟到世界各国人民是平等的,只有在和平友好的环境下人们才能感受到太阳的温暖;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课激情

1.播放歌曲种太阳,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

【播放歌曲种太阳】

师:同学们这首歌叫什么呀?

生:种太阳

【过渡语】师:不仅歌曲中有太阳,课文里也有太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太阳是大家的来,咱们齐读课题。。

【让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引导读好题中的重音词“大家”】

二、初读课文,疏通全文

【本环节主要利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读通课文,并且进行随文识字的教学】

1.【过渡语】——-现在就请同学们就自由地读这篇课文,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漏字。课文读完两遍后,圈划出生字新词再多读一遍;

【出示课件——初读要求】

【本环节通过文中的四幅画面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感知,并且让学生从中感受不同的画面,说说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

【过渡语】师:看来同学们都读得差不多了,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特别认真,边读还边写,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大

家课文读通顺了吗?

2.认读生字词

师:同学们都这么有自信,那么现在老师就想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老师把课文中生字搬到了大屏幕上,谁来认一认。【出示课件---带拼音的生字】

师:【指导彤字的读音】但是当它组成叠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变成了第一声。

师:现在把它放在句子中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这些难不倒大家,那么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了,看看这些字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小组读】

师:现在老师给这些生字找了朋友,同学们看看还认得它们吗?看看大家能不能读准确。

【课件出示词语——--男女比赛读】

师:这些词语中,有哪些字你觉得不太好写的?

生:霞

【运用你有什么好办法的方式进行生字教学,并书写霞字让学生跟写】

【过渡语】师:这些生字词我们都解决了,现在把他们放在文中你们还认得吗?

生:认得

师:同学们这么有自信呀,那我来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余的同学可要认真听了,看看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顺了吗?

【指名学生朗读——进行点评】

三 指导精读 积累感悟

【过渡语】师:老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生:可以

【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从老师刚才的朗读中感受到了美吗? 生:感受到了

师:是呀,老师读得时候也从文中感受到了美,朗读的时候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谁也看到了这幅画面呢?

【学生发言交流】

生1:我看到了天上的朵朵白云;

生2;我看到了红彤彤的晚霞。

师:多美呀,你们看到的画面和我看到的是一样的。那么,你从文章第一节的哪些诗句体味到的呢?

生1: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 生2:从东山上升起的太阳,到西山上就要落下。

大学课件(篇5)

一、谈话导入:

1、师:昨天老师布置的查找关于太阳的词语、诗句、神话故事等,大家都查了吗? 下面我们或说一句话或说一个词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你的资料,好吗?

这些都是描写太阳的词句或是神话故事。

2、师: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首有关太阳的诗歌,题目叫做《太阳是大家的》。(板书题目)不换课件,齐读课题两遍

二、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这首诗歌的作者薛为民---诗歌的特点是文字优美、想象丰富,富有节奏感,老师想把这首诗歌读给大家听,和大家分享一下(师范读), 如果你们能理解这首诗歌,相信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朗读。

1.读之前,认识这个字,(彤的课件)彤这个字本来的读音为二声,但在abb词组中变成第一声,跟老师读。

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1、学习第一小节 (快乐的语气)

师强调:我们常常用“如诗如画”来形容景物非常美丽!其实美丽的画面就是优美的诗句,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画面,师: 谁愿意把美丽送进字里行间,来读第一小节呢(指名读)。

2、大家听的这么认真,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一起看太阳照耀下的美景(放课件)和你的想象一样吗?(出示白云和晚霞的画面)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朵朵白云变成了晚霞,怎样的晚霞呢?红彤彤是什么意思? 红得特别的鲜艳叫红彤彤,你还可以说红彤彤的什么?特别的绿叫—,特别的黄叫—(出示叠词)女生先来读读这两句,“西边天上的朵朵白云,变成了红彤彤的晚霞”。(女生读男生读,齐读整节)

这节诗里还藏着一个小知识,有一种自然现象是什么?东升 西落(板书)这也是大自然的美景之一。

(二)品读第二节(舒缓的语气)

过渡语:太阳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景色,还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小节,看谁能提出不懂的或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答。

生:用怎样的语气读,做了哪些好事?哪些词用得好,有什么好处?省略号好的作用?拟人的手法,是否能根据诗句做动作呢?还做了什么好事?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用词美:这几句诗中有几个字用得特别好,谁发现了?(洒、拔)为什么?

生: ①“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表演洒,怎样洒? 如果把洒换成倒、泼,可以吗?(粗鲁)洒(轻、温柔)

太阳往鲜花上洒,那么均匀,那么轻柔,你能读出她的温柔吗?(指名读)指导朗读“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教师评价语:鲜花在你们的呵护下都开得那么鲜艳,再经过太阳温柔地照耀,它们顿时感觉舒服极了) 补充句子练习:她把金光往鲜花上怎样的洒,好象在说:“————————”。

②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真的拔起来了吗?是什么意思?(让小树茁壮成长)要读好本句应该读好哪个字?(拔)指导朗读“她把小树往高处拔”。

师:在太阳的眼里,这些鲜花小树就像是她的孩子,在这一小节中,诗人把太阳当人来写了,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她),这是拟人的写法,作者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这样会显得亲切,让我们容易理解。

读到这里, 想象一下:在阳光照射下的海边你会做些什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想想太阳会怎样看着他们?(面带笑容、快乐、微笑)那就把这种快乐的心情一起读出来吧。(想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吧)

师:这首诗歌的诗人是一位快乐的诗人,他曾经说过,他要快乐写作,快乐阅读,他把所有的快乐都融入到了这首诗歌中,就让我们在朗读中体会开心快乐吧,师答:你们能边做动作边背吗?

师:同学们,我们沐浴在阳光下是多么的快乐,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战火连绵,那里的人们正陷于战争带来的痛苦中,有些孩子甚至无家可归,大家想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再明媚的阳光,你还能感受到这份和谐和快乐吗?

生:那就没这个心思了。生:没有心情看太阳了

师小结:所以什么是最重要的,生:和平,师:对,只有世界和平才是人类幸福的

基本保证。

同学们,我们注意到这里有一个……(省略号表示我们太阳要做的好事还有很多——)师:孩子们,你们能猜到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吗?老师带来一组图片,让大家看看,太阳都在哪里?(师带生说太阳在哪)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学生尝试创作表达。)指名读自己写的诗句。

学习3、4小节

同学们,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太阳就要从西山落啦,她要离开我们了,她要去哪儿?生:我真舍不得,不想让她走,那就把感叹号和问号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吧,真棒!(朗读指导:小朋友们还在睡梦中呢!最后一句注意要读的轻点、慢点!再试试)

同学们,别的国家的鲜花和小朋友为什么要等她,盼她?你还看到谁在等呢?

4、小结:是的,花草树木等她、鸟兽虫鱼盼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人们都在等着她,因为太阳是大家的,世界也是大家的!

不管是我们中国,还是外国,我们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太阳属于大家的,但是只有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分享阳光带给他们的快乐,同学们,可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却在饱受着战争带给他们的痛苦,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些小朋友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明白全世界的人要团结友爱,和平共处。) 只有全世界和睦相处,(板书:和睦相处)才能共同分享阳光的明媚!

四、总结升华、再次诵读

短短40分钟的时间,老师感觉到你们走进了作者,走进了诗中,最后让我们用我们的心灵、深情的语言来诵读这首诗歌,来歌颂太阳,呼吁和平!老师给你们配乐,一起来!(配乐背诵)

听着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也心潮澎湃!我不禁想起诗人的另一首诗《地球万岁》,大家一起来读读。

五、作业超市

1.我想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2.我想把这首诗画出来。

3.我也来当小诗人,写一首小诗!

大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认识到环境保护与生态、自然景物的关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地球的情感。

2、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网络阅读,了解更多地球环境现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的胆魄。

【教学重点难点】

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网络阅读,了解更多地球环境现状。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创新的胆魄。

【教学准备】

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导质疑

1、播放音乐,导入: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参加一个特殊葬礼

录音重返现场: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娜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大瀑布的葬礼》。

2、由题生疑。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组成自学提示:

⑴大瀑布变化前后各是怎样的景象?

⑵大瀑布是怎样消失的?

⑶巴西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主持瀑布的葬礼?

3、进入专题网站。

二、信息导航,自主阅读

1、依据提供的信息,(文本,词语解释,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相关资料)小组合作阅读,完成自学提示。

2、教学反馈:

⑴昔日的瀑布:

展开想象,丰厚瀑布形象: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瀑布的雄伟壮观的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其形象、声音、游客体会瀑布的雄壮并感情朗读)

⑵观看瀑布,真情朗读:

师:让我们面对着瀑布,深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课外拓展:其实,大瀑布不仅仅给巴西人民带来了美的享受,它还给巴西带来了许许多多,读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它还给巴西带来了什么?想一想,水资源那么丰富,它还会带来什么?(学生自由说)

⑶再赞瀑布,升华瀑布形象:

师:的确,大瀑布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骄傲!让我们带着赞许的目光再次欣赏大瀑布,边看边思考:如果你是游客,看到这样的瀑布,你会怎样赞美她?(录象再现)

3、今日的瀑布:

昔日大瀑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他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骄傲,同学们,回忆是甜蜜的,温馨的然而现实又是残酷的,葬礼上更多的人看到了现在的大瀑布

⑴观察比较,描述瀑布形象:

同学们都被惊呆了,比较中才会有发现,才会有思考。请同学们抓住咆哮而下、一泻千里、滔滔不绝三个词来进行比较,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瀑布?

(几条水流无精打采地流淌着,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雄风;我隐约听到了它痛苦的呻吟:快救救我吧!;往日一泻千里的气势早已荡然无存,偶尔发出一阵哀鸣;它像个生命垂危的老人,痛苦呻吟,更像个无助的孩子在偷偷地哭泣。

师:是啊!今日的大瀑布早已面目全非了!作者用动情的笔调写出了今日的大瀑布,自由读读这部分,认真品味。(生自由读)

⑵体会心情,诵读心灵感悟:

师:看着这个画面,读着这段文字,此时,你是什么感受?(失望、悲哀、伤心、愤怒)

师:读出你的感受吧!

⑶研读文本,感悟瀑布心声:

师:此时,瀑布无言,默默承受着一切苦难,一切不幸,一切不平我们不禁要问:是谁让曾经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大瀑布如今变成了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

⑷引读: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师(动情地):由于人类的破坏,大瀑布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逐渐变成了奄奄一息的老人!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今天,我们来到葬礼现场,我们怎能忘怀昔日的大瀑布?这一切怎能不让人心痛不已?让我们再读第三自然段,追忆一下它的音容笑貌吧!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现在大家还像刚才那样高兴吗?我们应该怎样读?

⑸课堂学法及写作特点小结。

三、创新阅读

1、学生进行专题阅读。

2、2人一组,了解地球环境变化的一个典型事例,(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失色的地球;地球在发烧;)说说其变化前后的情况、对人类的危害及发生变化的原因。将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留言板中。

3、交流反馈(学生按要求口述──浏览学生留言)。

4、小结。

5、深化中心:葬礼是为去世的人举行的,而瀑布并没有完全消失,为什么给它举行葬礼呢?

(学生自由说。)

这就是本次葬礼特殊之所在,那就是唤醒人们,呼吁人们重视环保,爱护自然。

四、拓展阅读

1、师引言。

2、学生进入相关网站,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内容,进行网络阅读,(了解瀑布的有关知识、世界著名瀑布情况、地球环境状况、或利用搜索引擎自查了解相关资料。)

3、简单反馈。

五、总结延伸

1、课外搜集: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瀑布?了解这些瀑布的现状,搜集有关资料,准备召开《我国瀑布现状报告会》。

2、想象作业:

几十年后塞特凯达斯瀑布将会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画的同学画一画,想写的同学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瀑布游人

过去:雄伟壮观、流连往返

对比: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现在:形容枯槁、失望而归

大学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消失的原因,受到环境保护教育。

3、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能找出迫使塞特凯达斯这一世界雄奇景观逐渐消失的各种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巴西总统亲自主持瀑布葬礼的深远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创设情景)观看大瀑布,看后谈感受。

用“啊!”开头,说一句抒发自己感受的话──

一、解题导入

1、看老师板书课题。

2、“葬礼”是什么意思?

师:现在啊,大家可能思绪万千,有许多问题想问,不急,等读完课文后再来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打开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师: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拿起笔来把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或标注。)

2、归纳主要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3、归纳梳理两个重要问题(出示问题):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的以前和现在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三、再读课文,了解“情景”领会写法

师: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读课文,再次回到课文,从文中寻找答案──

1、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画起来,自己读一读。

2、概括地回答:

师:以前和现在的景象的不同分别用一个词来概括?

板书:

雄伟壮观、奄奄一息3、出示句段,昔日的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⑴指名朗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作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还用了很多美词佳句……(强调写法)

⑵老师圈出“曾经”二字。

⑶启发思考:仔细读读这个词,想想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该是怎样的?

⑷带着作者的感受朗读这段话(有感情地读)。

师过渡:雄伟壮观的大瀑布让我们神往,只是原来“曾经”拥有,现在呢?……

4、出示句段,现在的瀑布:“几年过去……失望而去。”(范读)

⑴引读:现在的瀑布呢?像……(作者把瀑布比作──)

⑵见此情景,你的心情怎样?(齐读)

⑶以前和现在的景象作者采用怎样的写法?(对比) 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强调写法:前后对比,使事物更鲜明……)

5、造成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在课文哪个自然段?出示这段话。)

师:用自己的话来归纳……

⑴上游建起水电站。

⑵水资源浪费……

⑶森林被破坏……

小结:人们如此地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带着你的感受,一齐朗读这一段(第7自然段)。

6、有感情地齐读(第7自然段)。

7、师:由此唤醒了什么?(说一说)学到这里,你知道菲格雷特总统为什么要亲自为一条瀑布举行葬礼吗。(会意)

四、自读课文,感受“葬礼”

1、自读课文9~11自然段。

2、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出示这一段)

理解:“悲剧”是什么意思?本文指的是──板书:

悲剧师:鲁迅曾说过:所谓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大瀑布的枯竭确实是一个大悲剧。为了悲剧不再重演,菲格雷特总统怎样致辞演讲的?(板书:饱含深情)让我们带着感伤和悲怀之情,饱含深情地齐读这一“悲剧”──

3、齐读这一段。

五、拓展延伸,唤起环保

1、你能为菲格雷特总统写这份致辞吗?(出示“致辞”师生共同口头填。)

2、用饱含深情的语调替总统宣读这份致辞(你现在就是总统了!)

3、总结: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迫在眉睫!读了课文,我们不得不痛心地问一声:地球,你好吗?为了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让我们记住这两个名字──“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菲格雷特总统”(一齐读,再读)

师:你们知道这些重要的日子吗?(出示)

4、自选作业:回去写一份读后感或演讲稿或另写一份致辞……

【板书设计】

大瀑布的葬礼

雄伟奇观饱含深情

奄奄一息悲剧

大学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情感目标: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感受语言美,培养欣赏及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品味文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北大荒秋天的景色之美、物产之丰。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与课题对话,激趣挟疑入文。

1、(教师出示:荒)

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师生交流)

2、(教师板书:北大荒)

这是一个地名。看到这个地名,你猜想它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师生交流:荒芜的地方······ )

3、补充:北大荒,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广大地区。建国前,这儿一片荒芜;建国后,人们在这儿建立起密山、合江、黑河等垦区。多年来,人们在这些垦区中挥洒汗水,辛勤劳作。现在,这儿已经是小麦、高粱、大豆、甜菜等盛产基地。因此,人们亲热地称她为“北大仓”。今天,我们就到北大荒看看,那里的秋天到底怎么样呢?

4、生齐读课题。

二、激趣质疑引入

1、上一节课,北大荒的秋天给同学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课文中作者用哪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呢?

依回答出示:(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过渡:北大荒的秋天到底美在哪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词语来谈一谈。

2、交流小结:美在天空、美在小河、美在原野

三、精读:与文本对话,感受景美物丰。

过渡:你最喜欢哪里的美,就请大声地朗读吧。然后再告诉我们你为什么喜欢。

1、读后交流。

【预设语段一: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引导理解:怎样的天空才是“一碧如洗”的天空?(交流中感悟式理解“一碧如洗”。)

傍晚时分天空会出现怎样的美景呢?(通过“银灰、橘黄、血红、绛紫”等表示颜色词语的感受,理解“五彩斑斓”的意思。体会比喻句的写法,再展开想象这美丽的流云还会像什么,完成填空。)

【预设语段二: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你认为作者笔下的这句话中,哪些词句用得精彩?

(通过引导体会“蓝绸子”、“躺”等词语,想象北大荒秋天的美景。)

[预设语段三: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理解“热闹非凡”的意思。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原野热闹非凡”呢?划出相关语句。从中体会拟人句和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

【交流】大豆 哗啦啦的笑声

高粱 乐呵呵地演唱

榛树叶子 像一团团火

2、重点体会:“大豆摇铃千里金”

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喜欢说此时的北大荒是“大豆摇铃千里金”呢?哪些词句能告诉我们此时的北大荒的确是“千里金”?

(①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②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

3、这里的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此时的北大荒,现在你想怎么赞美你感受到的北大荒呢?

(班级交流,交流中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表达这份赞美之情。)

四、思维拓展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课文的配乐朗读,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把北大荒的天空净、小河清、原野闹之美在自己的眼前重现。

五、涵咏:与作者对话。

1、作者笔下的北大荒确实是“北大仓”啊,美得让人令人心醉!把文章中你喜欢的语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吧。

(班级赏读,读中积累内化)

六、课外延伸:美文欣赏

【出示】

北大荒的秋~闪着耀眼的金光。

七、拓展延伸,与文本对话。

画一画。请大家动手画一画北大荒的秋天,愿意画什么地方就画什么地方。可以画清澈见底的小河,可以画原野上的热闹非凡,可以画可爱的豆荚,可以画火红火红的榛树,也可以画流云的色彩斑斓……

大学课件(篇9)

设计理念:营造开放、愉悦、活跃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诗意语文中受到渲染,得到熏陶,激发思维,张扬个性。

学习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梦”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难点是理解诗歌的含义。

一是体会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

二是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读出诗的韵味。

课前准备:学生制作资料卡

1、有关太阳的词。

2、有关太阳的诗。

3、其它。

教学过程:

一、聊太阳

1、导入:今天我们三(4)班可调高朋满座,来了几位尊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你知道吗?还有这样一位朋友,它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它,地球上的庄稼、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有了它,鸟、虫、鱼,才能生存,它是——太阳。(板)

虽然,连日阴雨使我们难以看到太阳的笑脸,实际上,她时时和我们在一起。

2、聊

①说起太阳,我们会想起很多美好的词语,如——指名说(阳光灿烂、暖洋洋、旭日东升),想起这些词语,心里会有暖暖的感觉呢。

你还想起了什么?拿出资料卡,交流一下。

② 我们生活在地球这个人类共同的家园,遥望太阳、月亮,古往今来,人们通过它们寄托了无数的遐想,它们也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关于月亮,我们已存在《月球之迷》一课整理过,当然,关于太阳或有写太阳的诗也不少,像耳熟能详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我们来品味、交流一下吧。

③交流:有关太阳的诗句(拿出资料卡)指名说。

出示汇总诗句、齐读。(课件1)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悯农》)

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9、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1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古诗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现代人又是怎样看太阳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儿童诗——《太阳是大家的》。(板)

二、读课文

1、课件出示,朗读。(视频课件2)

2、这甜美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太阳的温暖,来,让我们微笑着读 题目 ;再来,亲切地读 ;再来,高声赞美 。

你还想怎样读?试试看——,指名读。

3、你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强调了哪个词?

生:太阳/大家

师:为什么要这样呢?(指名说)让我们到诗中读一读,悟一悟吧。

4、轻轻地,让我们把课文唤醒,自由读,慢一点,划出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指名上台写,生字要注音,同时,指4名同学分别读4节诗,只要读正确,把生字读准就可以。

5、指导生字,音、形、义、书写、词意。生字词是读书的基础,一定要认准,会写,能理解。(读音:彤、趁;书写:霞、陪;区别:假、倍。)

6、同桌互读,注意读准音,错了马上纠正,汇报对方读得怎么样。

7、(课件3)配上音乐,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对口型,不出声,但要有表情或动作(把诗读到脸上,表情读)。来,让我们打着节拍,注意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感。

8、把你心中的感受通过声音表达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展示读,读出诗的韵味,韵律。(读—说—议,为什么喜欢,读出、说出感受和韵味。轻快、舒缓、期盼。)

三、悟诗意

1、太阳是个怎样的人?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读一读,还要想一想。同学们,这首诗中,作者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当作一个可爱的人来写,你觉得太阳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诗句、或词语甚至标点符号能感受出来?(是女孩子、做好事的人,勤劳、善良,活泼、可爱,是大家的、别的国家她也要去。)认真思考,静思而有所悟。

2、她的生活有什么规律吗?

这首诗共有四节:第一节是描绘太阳落山的景色;第二节是写太阳一天的活动;第三节是承上启下,回应第一节;第四节是写其他国家的小朋友对太阳的盼望。

东升西落,睡觉时走向另外的国家。

3、她做了哪些好事?换角色,把“太阳、她”换成“我”,体验读。

续写在书旁边,一句、二句均可。分享交流读。

四、读图画

1、故意设问,我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这首诗是写太阳的,可是,我们看书上的图画,人物、表情、服饰、鸽子、绿草、鲜花,画到太阳了吗?这是为什么呢?小组讨论,议一议,说一说,试着模仿,用诗的语言来表达。(课件4,激发思维)

外国朋友——大家——同一个地球。

鸽子——和平——同一片蓝天。

归纳:这是一个美丽的世界,我们共享一个家。

2、我想对外国朋友说——你们不要着急,太阳是大家的,她会去你们那儿的;您好,朋友,我们是一家,欢迎您到中国来。

我想对鸽子说——带去我对四川灾区人民的问候吧。

我想对太阳说——你辛苦了,做了那么多好事。

我想对——说——

五、诵诗文

1、太阳是我们朋友,让我们跟随她,到诗中去一回吧。

指导背诵:轻快——舒缓——悄悄地,可爱——轻声,期盼。

我们一起把这首诗歌送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好么?会背的同学就背一背,不太会背得可以看书有感情的朗读,如果能配上合适的表情或动作就更好了。

下面请欣赏石岩中心小学三(4)班的同学为大家表演的诗朗诵《太阳是大家的》(配乐)全班起立表演。

2、总结全文

太阳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光明使者;地球也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只有全世界人民和睦共处,让世界充满爱,人类才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3、简介作者,薛卫民,片断欣赏。

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一定想知道,这首充满童趣、充满韵味的诗歌,出自哪位大作家之手呢?请看——(课件5)

来,我们来欣赏欣赏薛卫民老师的作品吧——(课件6)

薛卫民老师说过:“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阅读儿童文学快乐,创作儿童文学更快乐,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让人向上、向善、向雅。”从"不学诗,无以言",到盛唐、明清,诗歌可以说无所不在,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诗教传统。读诗、诵诗、写诗,使历代炎黄子孙一直沐浴在中华文明的温馨里,也使我们一向自诩为"诗的国度"。

我们班也成立了小小诗社,柯家乐、唐平的小诗还发表在〈特区教育〉杂志上呢。另外,朱天赐、张裕萍、刘怡情等同学的诗也有自己的特点,写诗的孩子更聪明,同学们,如果你在课外多读一些诗,多练习一些,可能,你就是未来的一位大诗人呢。

六、作业超市(自选商场)

现在,我们一起去作业超市逛逛吧,你喜欢哪样作业就选那样,也可以多选。

1、我想有感情的朗读,我想读给爸爸妈妈听。——他们一定会很喜欢的。

2、我喜欢这首诗,我想把它抄下来。——好的,字迹一定要工整啊!

3、我要把诗中最美丽的景色画下来。——到时候一定要拿给老师看哦!

3、我想把这首诗背给小伙伴听。——好棒啊!

看来每位同学心目中都选好了自己喜欢的作业,那就认真完成吧!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七、板书

太阳是大家的

东升西落

助人为乐

爱与和平

大学课件(篇10)

[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加上前面已学过有关环保方面的课文,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文。因此本文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及这一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原因,说明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大事。

[教学目标]

1、训练阅读速度,理解课文内容;

2、唤起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大瀑布悲剧的原因及葬礼的重大意义。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合作学习。

[设计目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质疑解疑能力。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大瀑布的葬礼

2、启发谈话。同学们:一提到葬礼,我们就会想到"庄严、肃穆"这类词,人们社会穿着黑色的礼服,悼念他们的亲人,可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为大瀑布举行葬礼,而且是由一位总统亲自主持,这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你对此感到奇怪吗?就题目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诱发感情,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讲讲。

(目的是梳理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文章有个整体印象。)

2、再读课文,从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或是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反复读,初步感悟大瀑布的悲哀,并说说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认真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1)情境朗读,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大瀑布挂图,边看边联想我们在生活中见到的或听到的瀑布美景。如"庐山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和我们学过的《瀑布》一课。想一想,塞特凯思达大瀑布变化前的壮观景色该怎么读?为什么这样读?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如:变化前"大瀑布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飞流直下"、"震耳欲聋"这些词句要声音洪亮、语速稍快、感情充沛。

(2)对比朗读,变化后"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样,形容枯稿,奄奄一息。"想像"病榻上的老人"的样子,大瀑布此时何等无奈。读时要语调低沉,语速稍慢,有悲凉的感情。

(3)学生对读,巴西总统怎样怀着沉痛的心情主持葬礼,用"包含深情的语调"讲了什么?同桌、小组,也可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比比怎样读更好。

(合作学习,开放朗读,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自己读书,自己感悟。)

三、总结全文,引发深思

1、播放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边体味。想像文章中描述的情境,假如你就在参加葬礼的人群中。

(进入角色,身临其境,与作者共鸣。)

2、听了巴西总统对大瀑布的颂扬,看了瀑布由壮观到悲惨的命运,你会想些什么?用"假如……"说一说。

3、《大瀑布的葬礼》让你懂得了什么?

4、我们应怎样做?

(针对2、3、4小问题各小组之间讨论,而后派代表发言)

四、扩展阅读,深化情感

1、学生自选,阅读一篇有关环保的文章。

2、写一则读书笔记。

(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能力,感情达到进一步升华。)

附板书:

大瀑布的葬礼

昔日 雄伟壮观

如今 逐渐枯竭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地球)

大学课件(篇11)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随船出海参观时的所见所闻和由此而产生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歌颂。

课文先讲作者在码头上看见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气势宏伟、绚丽无比,显示出了勃勃生机,表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接着写在海港看到的繁忙而有序的劳动场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使人振奋、令人鼓舞。最后讲在大海中看到我国的石油钻探船时自豪激动的心情,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

全文五个自然段按参观地点的变化可分为三大段,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激发学生情感的好教材。

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在码头上、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了解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重点要理解文中讲到的两次大海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设计:

全文教学体现训练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去体会作者的感情,并用这种情感去感化学生、激发学生,使学生得到教育、受到鼓舞,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句子对比,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用。由扶到放,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录像、投影、电脑等电教媒体把文字转变为图像、把静态变为动态,产生直观效果,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帮助理解词句。

教学过程设计:

利用录音、创设氛围(质疑、激发学生兴趣)

1、问: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才唱歌呢?大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会高兴、唱歌吗?看到题目《大海的歌》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回答后,导入课文)

(配音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大海唱歌的句子。

2、学生思考:课文中几次写到大海唱歌?两次有什么不同?作者在什么地方感到大海在唱欢乐的歌?(板书:海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这个内容?作者在什么地方感到大海在唱着一曲新歌?(板书:大海)作者出海还到了哪些地方?(板书:码头)

(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利用电教、讲读结合

3、问:你能按照作者所到地点的不同给课文分段吗?分几段?依据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板书:地点变化)

4、小结:按地点变化分段,这是一种新的分段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使用这一方法。

一、学习第一段

作者在码头看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读课文第一段,其余用直线画出。(板书:蓝天、白云、碧海、朝阳)再问:朝是什么意思?朝阳呢?它有什么特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的样子。(出示电脑动画:海上日出、学生观察,并叙画面内容)看到这么美的海上日出,作者心情怎样?(板书:高兴)请你们用高兴的心情来朗读这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作者又在海港看到什么呢?自己读第二段,(板书:吊车、海轮)用曲线划出突出海港繁忙景象的词语。(电脑出示第二段,学生回答时击活相应的重点词,使其依次闪烁并下至红点,以加强学生对这些比喻句的理解,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对反映作者思想的意义。)(犹如密林、数不清、各色旗帜、密密层层)

2、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这些词语为什么能反映海港繁忙的景象?钢铁巨人、巨臂、犹如卫队怎样理解?它们分别写出了吊车、海轮的哪些特点?(吊车:数量多、高大、坚固、忙碌。海轮:多、整齐、来自世界各地)

(看录像)思考:装卸吊车上下挥动着巨臂在干什么?海轮停泊在码头两边要干什么?

3、小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进出口贸易有了很大发展。看着海港这一派生机勃勃、兴旺繁忙的建设景象,作者的心情怎样呢?(板书:兴奋)谁能读出这种感情?

三、自学第三段

默读思考并回答:(电脑出示问题,并设置相应活区,学生回答后击活出示参考答案、帮助学生)

1、作者先从码头到海港、又从海港乘船到了海上,在这一段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呢?(板书:近远)从哪可以看出?

2、作者在近处看到了哪些景色?听见了什么?感到了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感到大海在唱欢乐的歌?

4、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了石油钻探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极目了望换成了望可以吗?石油钻探船有什么特点?

5、在大海深处看到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并且知道是自己国家的石油钻探船时,作者的心情又怎样呢?(板书:自豪)读一读这些句子,(看投影)比较这两个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这时作者听到了大海真的在唱歌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看录像:我国石油钻探船事业的今昔对比录像、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会感到大海是在唱一首新歌呢?

(我们的设备、技术都有了新的发展,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课文几次写到了大海唱歌?两次有何不同?(再引导学生看投影加深理解)

6、小结:大海的歌并不是大海真的在唱歌,而是作者内心激动,借助大海唱自己心中的赞歌。在海港他歌颂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兴旺,在大海中他歌颂的是祖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海洋石油事业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所以作者借大海由唱欢乐的歌到唱意义深远的一曲新歌。

7、我们朗读时,应该读出作者喜悦、自豪的心情。(齐读)

8、利用投影、总结全文,结合板书,说说作者出海都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投影展示填空题)

9、这篇课文我们按(不同地点)分成三段,作者每到一处看到不同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借助(大海唱歌)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美景)的赞美和对(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新成就)的歌颂。(配音乐齐读全文、感受文质之美、体会作者感情)

四、作业:巩固新知、说话训练

五、练习用比喻的手法把一个事物写具体。

大学课件(篇12)

【设计理念】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阅读、感受、分析、联想、创作诗歌为主导,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并掌握初步的创作诗歌的方法,激发学习语文和创作诗歌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 学会本课生字词。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⑷ 摘抄好词句。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⑵ 通过范读、自由读等方式读准节奏。

⑶ 通过联系实际,体会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世界人民是一家”,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准备】

制作《太阳是大家的》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揭题、板题,生读题

首先教师出示课件,猜谜语,出示图片:太阳的笑脸,让学生整体感知太阳。以前我们学过这么多和太阳有关的古诗,那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和太阳有关的现代诗。(师板题)自己可以在下面小声地读一读。(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题。)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小诗究竟写了什么?想不想知道?快把诗拿起来,第一次读这首诗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大家放声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能做到吗?开始!

(生自由读诗,师巡视)

2、请四位学生分小节读一读诗,师纠正字音。

3、刚才这四位孩子都读得正确又流利,你们想和他们一样吗?赶紧读读。(生自由读诗)如果你读好了,有信心了,那你就坐直,用明亮的眼睛告诉我,小胸脯挺得可真直,我来点将,看谁读得最好!(指名生读。)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是有势力的孩子,刚才我们把课文读得正确又流利了。

三、指导精读,积累感悟

1、学习第一节诗:

⑴ 我们来看这节诗,争取在刚才的基础上我们把它读得有感情,行吗?先自己试着读读吧!

⑵ 生自由读,指名读,她读得怎样?

(请学生评价再模仿读)

⑶ 我们来看这幅画面,美吗?(课件展示晚霞图)孩子们,太阳正要赶着回家呢!我们一起来学着他们的样子美美地读读吧!

⑷ 学生有感情齐读。

⑸ 谁想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请生评价,赛读。)

⑹ 在这节小诗中有一个生字,大家看认识它吗?(指名读,齐读。)课文中标的是第一声,实际上我们读的是第二声。(指名读,齐读。)在课文中读成 “红彤彤的晚霞”。(师课件展示短语:“红彤彤的晚霞”。)美美地把它读一读。

(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⑺ 那“红彤彤的晚霞”是什么样子的呢?对,“红彤彤的晚霞”这么美,咱们美美地把这一小节诗读一读。(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可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太阳都舍不得回家去了,它想听听咱们的孩子们背背这些诗句,能行吗?赶紧练习一下。(生自由背诵)谁能来展示一下自己的背书本领?(指名生背诵,配上画面和音乐齐背。)

2、学习第二节诗:

⑴ 过渡:真不错!我们刚才通过有感情地读,很快就把这节小诗给背下来了。这一天中太阳都做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小节诗。

(师课件展示第二小节。)

⑵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听好了,你们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呢!仔细听他哪里读得好,我要向他学习。如果让我来读,我哪里能比他读得还好!听懂了吗?

⑶ 请学生来评价,赛读。

⑷ 孩子们,读完这节诗你读懂了什么?太阳都做了哪些好事?

(生答,师随机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⑸ 你们能不能把你们刚才的朗读加上动作来表现一下这一小节诗呢?谁能来?有了这样的金光,鲜花才开得艳丽。所以在做动作时,我们的弧度要大些!跟着老师一起来试试!(全班做动作)在这里,太阳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你的理解能力可真强!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都去过海边吗?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大海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波光粼粼。此时,你就在这蔚蓝的大海里嬉戏玩耍,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高兴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做给我看看!好,那就带着你的这种心情和表情来读读后两行。(生自由读。)愿意读的可以站起来读!

⑹ 你们喜爱这样的太阳吗?那就带着你对太阳的喜爱把这一小节读一读。(指名生读)如果能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就更好了。(再指名生,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边做动作。)咱们看着板书试着有感情地边做动作边背诵第二小节。

⑺ 孩子们,我们仔细看看,这里有一个──(课件显示省略号变红。)“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我想考考大家!你能选择其中的一题来完成吗?试试!

(课件出示a、b题)

a题:想一想太阳还为大家做了哪些好事?

b题:她把( )洒向大地,

她让柳树长出( ),

她让小草( ),

她让森林( ),

她把春天打扮得更加( ),

她使我们的生活( )。

3、学习第三、四节诗:

⑴ 太阳忙碌了一天,她会和我们一样进入甜美的梦乡吗?她会去哪?会去干什么?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小声地读读诗歌的第三、四小节。(课件出示诗歌的第三、四小节,指名读第三小节。)我们注意一下这第三小节的标点符号。谁来读第一句?(指名生读)太阳就要走了,你的心情怎样的?那你就把这个“感叹号”所表达的感情读出来吧!(指名生再读)这下我听出了你的舍不得了。那问号这句呢?谁来读读这句?(指名生读)不错!下面我想请个同学完整地有感情地读读第三小节。

(指名生读)

⑵ 太阳趁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干什么去了?(她为什么要走呢?就留在我们的身边不行吗?昨天我就为这个问题特意上太阳网站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给小博士,没想到他今天就给我回信了!你们瞧。

(课件出示有关地球自转的画面,师配合画面讲解有关地球自转的知识。)

⑶ 此时,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还在睡梦中,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所以最后一小节要读得……我们一起来轻声把第四小节读读。同学们,我们知道在别的国家里也有──(师指板书,生齐:鲜花,太阳会把金光往鲜花上洒;小树,太阳会把小树往高处拔;小朋友,太阳会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看他们扬起欢乐的浪花。)太阳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

(师指板书,生齐:太阳是大家的。)

⑷ 你们看,现在别的国家的小朋友都来了,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课件展示书中插图,学生自由说……)是啊,虽然我们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但是我们都拥有美丽的太阳,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幸福、安宁、和平永驻人间!(师板书:幸福、安宁、和平)孩子们,请用我们最美的朗读把这美好的愿望告诉全世界的人们吧!

(全班有感情地回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积累诗句,鼓励质疑

孩子们,你们的朗读真美,我相信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们都听到了你们的呼唤!

1、回家去,请动动你们可爱的小手,把自己感兴趣的诗句抄写在你的摘抄本上。

2、小诗中提到了许多有关太阳和地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如果有,回家后可以去上网查找有关的资料或是查阅有关的书籍。

〖板书设计〗

太阳要落山了 幸福

太阳做好事了 安宁

25、太阳是在家的 太阳去另一个国家 和平

异国小朋友对太阳的盼望

【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适合学生朗读的儿童诗,在中年级阶段,就情感态度而言,首先是强调养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教师是否运用多种手段,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比一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只有世界人民和睦相处,加强信任和理解,人类才有更美好的明天呢?学生能否在课堂中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能否从理解诗意而会背诵诗歌呢?教师的语言是否能感染学生,是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现欲?

2023面包的课件(范本十三篇)


每个教师授课时都需要准备教案和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编写这些资料。制作高效的教学课件有助于教师更灵活、更深入地进行授课。在写教案和课件的过程中,你可能会有一些疑问。希望这篇名为“面包的课件”的文章可以解答你的问题并提供帮助。如果这篇文章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请收藏它以备参考!

面包的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2、发展幼儿动手及看图示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手工材料,剪刀,浆糊等。

活动重难点:

乐意动手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你们吃过面包吗?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面包房子。

二、教师示范:

1、先剪下房子图案,沿实线分别剪出房子的两扇门。按虚线折叠好房子,并粘贴好。

2、剪下图案1.2折叠好,然后粘贴到房子门后。

3、示范游戏:打开面包房的门,面包就出来了。

三、幼儿制作:

1、老师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作品。

2、请能力强的孩子边看图示边制作。

3、请先做好的孩子玩“面包房”的游戏。

﹙两两合作,一个孩子当面包师傅,烘烤面包,一个孩子当顾客,来买面包﹚

四、评选“优秀面包房”。

“面包房”要进行一个评选,选出最优秀的面包房,这个面包房要干净,剪得光滑受顾客的欢迎。

活动反思:

通过《面包房》活动,孩子们能够做到沿着黑线剪纸,不留白,不剪坏。同时,也知道实线剪、虚线反面折、点虚线正面折的方法。活动中,孩子们都很认真,绝大多数孩子能独立完成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孩子在操作中遇到了“小困难”,如:不小心把不该剪的地方剪断了,我便教他们遇到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在剪下的碎纸屑里挑一块大小合适的纸片,将剪坏的地方用小纸片粘在一起就可以了。孩子们掌握以后,会主动的将这种方法教给自己的小伙伴。在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很有吸引力,首先一开始孩子对面包感兴趣的,那面包需要放在面包房里做,奇怪了那面包房是怎样的呢?带着好奇心,前面环节完成得很顺利。在第二环节我重点讲解剪出房子两扇门,孩子们听得很认真。在幼儿操作时,引导能干的孩子自己看图示一步步的做下来,独立完成作品,能力弱的幼儿不懂就问,加上也很积极去操作,也很快完成了。而在操作中看来他们还是难在最后糕点纸条的折叠,看不懂图示,这是活动准备的不足之处,没有细致的讲解,更没有抓住难点。

面包的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2、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3、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故事的有趣情节,体验作品的诙谐情趣。

2、难点:能随故事情节展开想象,尝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8--12页《面包房里的猫》

活动过程:

1、越变越大的莫格

有一只猫,他的名字叫莫格,莫格身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幼儿自主阅读,启发幼儿重点观察莫格的体型变化。

2、故事《面包房里的猫》

倾听故事

幼儿讨论:你觉得小猫变大好不好?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

3、莫格的新故事。

变大的莫格还会遇到那些事?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莫格变大以后发生的事情。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面包的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 理解“奇妙、小心翼翼、忽忽悠悠”等词语,分享阅读的快乐。

2. 体验家的温馨气息,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之情。(难点)

3.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 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入,初步感受家的温暖。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听的绘本故事。这是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

1. 这个“我”是谁?谁还在睡觉?少了谁?妈妈去哪儿了?

2. 什么是“奇妙”?可能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3. 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什么是“小心翼翼”?让我们和小猫们一起来小心翼翼地抱一抱云朵吧。

4. 妈妈结果小猫们的云朵,会怎么做?我们看看妈妈是怎么做的?(播放面包制作过程图)

5. 全家人都吃早饭了,爸爸怎么啦?望着爸爸急匆匆的身影,妈妈会怎么样?妈妈会说什么?(省略号的含义)

6. 妈妈轻轻打开烤箱,猜一猜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7. 猫哥哥和猫弟弟吃得多开心啊!这时,他们会想到谁?他们会说什么?

8.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找到爸爸了吗?

9. 猫爸爸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面包,心情怎样?站在爸爸旁边的兔子阿姨、羊叔叔和够伯伯看见了,他们是什么表情?会说些什么呢?

10. 神奇的事又发生了!吃了云朵面包的爸爸竟然怎么啦?

11. 爸爸迟到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三、完整阅读绘本

1. 给故事取名。

2. 介绍绘本作者

3. 完整阅读绘本

四、体会故事温情

1. 体会故事中家人间的爱,大胆表述对自己家人的爱。

2. 再次看面包制作图,一起制作。

教学反思:

1、拥有有趣的中心话题,把幼儿生活中的感受与故事环节穿插进行。

2、教师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始终以爱的情感和提问创设了一个爱的氛围。

3、教师对故事绘本以及PPT进行了处理,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生动。

建议:在环节的安排上,可以先让幼儿自主阅读,谈谈你最喜欢哪一页?看不懂哪一页?然后再回到教师带领下的故事讲述,最后再讨论爱、分享和关爱。最后的迁移,可以讨论:我们如果有云朵面包会给谁?为什么给他?摒弃问答式,让幼儿敞开来尽情地说、翻、看,零距离地接触到绘本。

面包的课件(篇4)

游戏目标:

1.学习根据故事提供的材料编构故事,培养艺术想象力。

2.学习故事类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

3、了解食品加工的变化及食品发霉的变化。

4.教育幼儿不吃变质的食品。

活动准备:

1.小房子场景,小蚂蚁头饰,自制的麦子、磨盘,实物面粉等。

2.甜甜圈、汉堡、面包、三明治等服装道具及绿色皱纸年自制的霉点。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思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

2.教师请幼儿分别回忆故事《花瓣儿风车》与《面包生病了》的事内容。

提问:

(1)在《花瓣儿风车》中蚂蚁是怎样把面粉变成食品的?他们做了哪些事?

(2)《面包生病了》面包为什么会生病?面包弟弟后来是怎样治好自己的病?

3.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场地。

4.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根据角色需要,让幼儿通过协商选择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5.在游戏中,教师有意识地吸引语言发展能力较差的幼儿玩表演游戏。

6.教师鼓励幼儿对某些情节进行想象、加工,使游戏更有情趣和创造性。

7.活动结束,教师指导幼儿收拾好活动用具并归类摆放整齐,以备下次游戏再用。

8.教师评价本次活动,着重评价本次活动中角色的分配,场景的布置,以及在表演中大胆创编故事情节的组。

面包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巩固对红、黄、绿、紫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

2、大胆选色,学习平涂的方法与蘸色的技巧。

3、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准备

1、兔妈妈头饰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围裙一条。

2、人手一张铅画纸(剪成各种面包形),黄色、棕色油画棒,红、黄、绿、紫颜料、水粉笔,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以兔妈妈身份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我是兔妈妈,是森林有名的面包师。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状也好看。小动物们可喜欢啦!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兔妈妈的年纪慢慢儿变大了,现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自己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他们。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徒弟,真着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这样吧,你们来当我的兔宝宝,我把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你们好吗?”

2、倾听故事,进入情境。

二、新授

1、教师示范──“烤面包”

(1)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2)介绍“果酱”,认识颜色。

(瞧,妈妈带来了许多果酱,先来考考兔宝宝,这是什么颜色的水果酱?)

涂“果酱”: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3)把面包掰开,涂抹果酱。

1)我可喜欢吃红色的西瓜酱了,就来一点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在面包上。

2)我还喜欢吃黄色的香蕉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果酱涂得满满的。

3)我还想来点绿色的苹果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涂上绿色的苹果酱。

好,绿色的够了,刷子放回原瓶子里。

4)再来点紫色的葡萄酱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果酱涂得满满的,味道更好了。

刷子放回这对吗?放回哪里去呢?对啦,如果放错了,果酱混在一起味道就不美了。

5)果酱涂好了,现在我们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起来,压一压,免得果酱流走了。

2、烤面包

(1)现在兔妈妈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打开开关。

(2)烤一会儿,面包变黄了(师用油画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黄色),再烤一会儿,面包烤得有点焦了,(师再面包边上涂上棕色。)

3、展示面包。

(1)好,我的面包烤好了,闻一闻,好香,尝一尝,脆脆的,打开面包,兔宝宝们看看,

噢,里面全是果酱了,真好吃。

(2)幼儿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三、练习

1、幼儿学习“烤面包”,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巡回指导

(1)询问幼儿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

(2)提醒幼儿蘸色时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果酱”涂满面包。

(3)提示幼儿把面包烤得黄黄的,又有点焦。

(4)幼儿动手涂果酱,烤面包。

四、评价

1、展示幼儿的“烤面包”,请客人“品尝”

(1)提示:面包烤好了,闻闻看香吗?掰开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时“果酱”?

(2)引导:请小兔子们告诉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酱?并请客人们品尝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样。

2、幼儿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请客人欣赏、品尝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悦。

面包的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大胆选色,学习蘸色的技巧与平涂的'方法。

2、感受色彩的美,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①已认识红、黄、绿三种颜色;

②活动前认识果酱,并让幼儿品尝涂有果酱的面包。

2、材料准备:

①老奶奶手偶一只,自制烤箱一只,围裙一条。

②人手一张铅画纸(剪成各种面包形),黄色油画棒,红、黄、绿颜料、水粉笔,抹布。

活动过程:

一、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出示老奶奶,跟老奶奶互相问好,讲述故事:“我是老奶奶,是森林有名的面包师。我烤的面包,形状各种各样,味道也特别好吃,小动物们可喜欢啦!我的面包上还涂上了好吃的果酱,涂果酱也是一个大本领哦。老奶奶想将这个本领交给小朋友们,小朋友想学吗?倾听故事,进入情境。

二、教师示范──”烤面包“

1、出示白色的面包坯,进烤箱烤制。(教师用油画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黄色)

2、怎么样才能让我的面包更好吃呢?(涂上果酱)你吃过什么样的果酱呢?

3、介绍”果酱“,认识颜色。

5、果酱涂好了,现在我们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起来,压一压,免得果酱流走了。

6、展示面包。幼儿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三、幼儿学习”烤面包“,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1、提示幼儿把面包烤得黄黄的。

2、询问幼儿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三种颜色的认识。

3、提醒幼儿蘸色时刷子要靠一靠,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果酱“涂满面包。幼儿动手涂果酱,烤面包。体验涂色活动的快乐。

四、展示幼儿的”烤面包“,请客人”品尝“。

1、提示:面包烤好了,闻闻看香吗?掰开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是”果酱"?

2、引导:请小兔子们告诉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酱?并请客人们品尝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样。幼儿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请客人欣赏、品尝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悦。

面包的课件(篇7)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在困境中互相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调查:同学们,你觉得你现在的生活状况,感觉幸福吗?感觉自己幸福的,请举手,感觉自己很幸福的,请举高你的手。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有的同学会因为周末回家时妈妈准备的那一桌自己爱吃的饭菜而感觉幸福;有的同学会因一次考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分而感觉幸福,那么对于某些连肚子都吃不饱的`人来说,他们是否也有幸福的感觉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家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笔下的一对老夫妻的生活。

1,请你用最简洁的几句话,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2,在你的印象中,60多岁的夫妻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你觉得小说中的夫妻生活得幸福吗?

从物质上来说,他们是不幸福的。造成他们生活如此拮据的罪魁祸首是:战争,作者通过一片面包,痛斥罪恶的战争对小人物的无情摧残。

三、再读文章,研读推敲

1,小说中的“她”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明确:勤劳,善良,贤惠,深爱着丈夫,顾及丈夫颜面而替丈夫圆谎。

2,讨论:小说中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值得他的妻子这样为他牺牲吗?

明确:丈夫是个老实人(结婚三十九年第一次撒谎,撒谎是慌乱,不自然)

但他对妻子的爱却没能抵挡住饥饿的威胁,面对妻子多分给他的一片面包,他没拒绝。在极度的饥饿面前,人性没能守住最后的堡垒。但是夫妻俩之间深厚的情感,依然能感动每一个读者。

小结:经历了战争的灾难,幸存的老夫妻面对物质极度匮乏的状况,相互理解,宽容,尊重,并无私奉献。战争后的社会现状是悲惨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温馨的。只要有爱,任何困难都难不倒坚强的人们。

这对有谎言的夫妻,他们的生活是不是只有不幸吗?有没有哪里能让人感觉到幸福的呢?

明确:①同战争中死去的人相比,他们活下来了,保持健全;

②同失去家园的人相比,他们有个容身的家;

③同忍饥挨饿者相比,他们每天有面包做晚餐;

④最重要的,他们有一个处处为着对方着想,深爱着对方的伴侣,可以携手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困境。《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能与爱人携手面对,就算日子过得再清苦,也是可以很幸福的。

五、你幸福吗?

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缺少的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爱,缺少的是感受爱的心灵。

当你要抱怨学业繁重,整日学习,生活枯燥无味的时候,想想那些想上学而不能的辍学儿童吧;当你抱怨怀仁的天空不够蔚蓝的时候,想想山区学校那些就着石桌砖椅,在寒风中苦读的孩子吧;当你埋怨食堂的饭菜不够美味,想想那些一整天只吃一个馒头的山区孩子吧。想想他们,你还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吗?

不要只把眼光放在上帝为你关上的那扇门上面,退后一步,你会发现不远处有一扇明亮的窗子。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困难唬倒,黑暗的对面就是光明。

学会感恩,学会知足,你就会很幸福。

面包的课件(篇8)

设计意图:

面包是幼儿非常熟悉且喜爱的食品,烤面包的方法不仅有趣,而且新奇。面包独特的制作方法不仅吸引着孩子,更令孩子神往,有时,他们会在角色游戏中去尝试,过一把瘾。为了顺应幼儿游戏与渴望尝试的心理需求,我们选择并设计适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贴近小班幼儿生活的“烤面包”活动,旨在让幼儿在“涂涂”“烤烤”“尝尝”的过程中,学习涂色的.技能,充分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巩固对红、黄、绿、紫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感受色彩的美。

2、大胆选色,学习习近平涂的方法与蘸色的技巧。

3、体验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巩固对四种常见颜色的认识,学习涂色,体验玩色的快乐。

教学难点:

学会蘸色的技巧,用平涂的方法涂满“果酱”。

教学准备:

(1)、活动前带幼儿参观幼儿园制作面包的工作间,观看面包师傅制作面包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讲述小故事,创设游戏情境,引发兴趣。

以兔妈妈的身份讲述故事:“在一座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我是兔妈妈,是森林里有名的面包师,我烤的面包不但好吃,而且形状也好看,小动物们可喜欢啦!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兔妈妈的年纪慢慢儿变大了,现在我都想收一些徒弟,把我自己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他们。可是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徒弟,真是着急呀。噢,有了,我知道你们都很聪明,这样吧,你们来当我的兔宝宝,我把做面包的本领都教给你们好吗?”

2、倾听故事,进入情境。

教师示范 ──“烤面包”

①、先卷起袖子,取出白色面包。

②、介绍“果酱”,认识颜色。(瞧,妈妈带来了许多果酱,先来考考兔宝宝们,这是什么颜色的水果酱?),幼儿回答。现在开始涂“果酱”了

示范蘸色、平涂的方法。

③.把面包掰开,涂抹果酱。我可喜欢吃红色的西瓜酱了,就来一点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在面包上;我还喜欢吃黄色的香蕉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果酱涂得满满的;我还想来点绿色的苹果酱,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涂上绿色的苹果酱。好,绿色的够了,刷子放回颜料盘里。再来点紫色的葡萄酱吧,蘸点果酱,舔一舔,涂呀涂,果酱涂得满满的,味道更好了。刷子放回哪个盘呀?这儿对吗?放回哪里去呢?对啦,如果放错了,果酱混在一起味道就不美了。果酱涂好了,现在我们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起来,压一压,免得果酱流走了。

④烤面包——现在兔妈妈把涂满“果酱”的面包合上,放入烤箱,打开开关。烤一会儿,面包变黄了(老师用油画棒在面包外面涂上黄色),再烤一会儿,面包烤得有点焦了,(老师再在面包边上涂上棕色。)

⑤展示做好的面包。好,我的面包烤好了,闻一闻,好香,尝一尝,脆脆的,打开面包,兔宝宝们看看,噢,里面全是果酱了,真好吃。

幼儿边倾听边观察教师整个制作过程,并领会操作要领。

①、询问幼儿放了哪些“果酱”,巩固对常见颜色的认识。

②、提醒幼儿蘸色时刷子要舔一舔,用好了要放回原瓶中,鼓励幼儿用多种“果酱”涂满面包。

③、提示幼儿把面包烤得黄黄的,又有点焦。

作品评价——展示幼儿的“烤面包”,请客人“品尝”

①、提示:面包烤好了,闻一闻香吗?掰开面包看看里面是否全是“果酱”?

②、引导:请小兔子们告诉客人:你涂了哪些果酱?并请客人们品尝你烤的面包味道怎么样。

③、幼儿自由地展示作品,并请客人欣赏、品尝面包,享受成功的喜悦。

面包的课件(篇9)

活动目标:

1、在游戏和讨论中了解被拒绝之后积极的处理方法。

2、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是快乐的。

3、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4、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准备:将小椅子分成三组摆放,在地上用三角形、圆形、和方形进行标记。

2、教学具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可是朋友不同意,拒绝了你,你会怎么做?

(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选项,并找到相应的座位。)选项一(三角形):我会很不高兴,心里想以后不和他做好朋友了。

选项二(圆形):我会再去找个朋友一起做这件事。

选项三(方形):我自己做这件事情。

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有的小朋友是那样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今天我给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请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故事欣赏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段:

小鸡想要做一件什么事?它得到朋友的忙了吗?被拒绝之后,你觉得小鸡的心情怎么样?你认为小鸡接下来会怎么做?(请幼儿猜猜小鸡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2、教师继续讲故事"哦,那我只好自己种麦子了没办法,小鸡只好自己磨面。"小鸡得到朋友的忙了吗?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小鸡怎么样?

教师小结:小鸡很想和朋友们一起去种麦子,浇水,收麦子,磨面,可是朋友们都很忙,没有助他,小鸡很勇敢,没有放弃,自己做自己的事情,真是勤劳的小鸡。后来小鸡吃到面包了吗?有没有朋友来助它呢?

(教师讲述故事后面一段"看着雪白的面粉香喷喷的气味飘满整个农场。")谁来助小鸡了?面包做好了,后来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呢?

3、教师讲述故事"闻到小鸡会跟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吗?"你认为小鸡会跟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吗?(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幼儿选择:认为分享的站起来,不分享的坐下来。

揭晓答案:家一起分享面包。

讨论:为什么小鸡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面包呢?

教师小结:因为和家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三、再次游戏选择

听了这个故事之后,请你再来做一做刚才我们做过的那个游戏,你的想法有变化了吗?

出示题目:你想和好朋友一起做一件事情,可是朋友不同意,拒绝了你,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结:和朋友在一起是快乐的,开心的,有时候会和朋友发生一些矛盾,有时候我们也会生气,老师相信我的孩子们一定能正确对待,让交朋友这件事变得很简单,很顺利。

4、中班礁"秋天"的礁思

幼儿园"秋天"的主题活动思

节日方面,教师节来临前夕,园内环境创设的改变,如漂亮的彩旗和鲜花及醒目的教师节庆祝字符引起了孩子及家长的注意,在家长的解释下,没等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教师节就要来了,随着教师节的来临,我们陆续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及漂亮的贺卡和温馨的祝福。教师是孩子心中天使心中的神,教师节这天孩子们添画自己心中的漂亮老师。为了将孩子们的爱进一步升华,谈话后我们请孩子们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孩子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一句句“谢谢您、我爱您、我喜欢您、、、、、、”却深深道出了心中对老师的爱。

主题来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园内蔬菜、水果的变化引起了孩子的注意:“老师漂亮的石榴花被谁摘走了?”“瞧!石榴裂嘴笑了”……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好奇。四季更替周而复始,一切变化在无声之中悄然而至。但不可否认这种变化始终会在某一时刻让我们彭然心动。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于是开展了“秋天”的主题。

主题目标

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感受秋天的美好和节日的快乐;能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体验劳动的乐趣。

主题的开展

本月主题“秋天”围绕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衣服、秋天的花草树木、及节日四个方面展开活动。环境方面突出的是我们有效、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

节日方面,教师节来临前夕,园内环境创设的改变,如漂亮的彩旗和鲜花及醒目的教师节庆祝字符引起了孩子及家长的注意,在家长的解释下,没等老师告诉孩子们,他们已经知道教师节就要来了,随着教师节的来临,我们陆续收到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及漂亮的贺卡和温馨的祝福。教师是孩子心中天使心中的神,教师节这天孩子们添画自己心中的漂亮老师。为了将孩子们的爱进一步升华,谈话后我们请孩子们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孩子们虽然没有华丽的语言,但一句句“谢谢您、我爱您、我喜欢您、、、、、、”却深深道出了心中对老师的爱。

曲宗洛:“老师,教师节要放礼花吗?

“我没听说过要放礼花”

曲宗洛:“凝年要放礼花,我最爱看五颜六色的礼花了”。

“我也爱看”说着许多小朋友围了过来,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已至,实在不忍心破他们的兴致,于是我变戏法似滴在纸上几滴广告色,然后用嘴轻轻的变着方向吹,一幅漂亮的作品出来了,当我把作品展现给幼儿时,孩子们像发现新陆似的高呼“郭老师的礼花真漂亮!”看到孩子们的兴趣已至高潮,既而我们开展了活动《节日的礼花》。

八月十五来临之际,我们首先搜集了有关节日的知识,在讲到其代表食物月饼时,引起了孩子们对月饼的兴趣,于是我们请了个别家长一起开展了制月饼的活动。孩子们亲自揉面、擀面、添馅、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每个环节都充分的发挥了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吃着自己烤的月饼感到非常兴奋,不止孩子还有老师,我都不敢相信能吃上自己做的月饼,孩子们正用心品尝着月饼。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老师,咱们给小龙和文菲送点月饼吃吧?”(小龙和文菲由于不够年龄继续就读小班)孩子的这句话一下活跃了我的思维,抬头一看锡雪及许多小朋友善良的眼神正等着我的认可,我也孩子似的跳起来高声回答“好”,接着活动就按部就班的开始了,我们和小四班接成了连谊活动给他们赠送了月饼和精彩的节目,并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活动中幼儿意识到自己已经是哥哥姐姐了开展了活动《我长了》,首先发放调查表,通过调查表使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和能力不断成长,又收集孩子现在和以前的照片通过照片的对比孩子感觉自己真的长了。而且会做的事情真不少,于是开展活动《我会用筷子了》《叠被子比赛》《故事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哎呀!什么时候幼儿园门厅前的路两边成了五颜六色的颜料盆了?快来看呀……”循着这个声音望去,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原来为迎接教师节装扮的漂亮的一串红和小菊花。为了让孩子们更丰富的认识自然的美丽,我们带幼儿来到了花卉种植区和广场,孩子们开始用他们那双明亮的眼睛猎取自然最动人的一面,他们交流着用各种美好的词语形容着,从而秋天的花朵成了一个美好的话题。他们发现了和葡萄一样的一串红,他们找到了五颜六色的无名小花并试着给它们取名字,他们听取了花卉种植区老爷爷的细心讲述。为了将着美好的一切在小朋友的心理储存的更久,我们请孩子们进行了记录,孩子们的记录也非常精彩。

老师:“子涵,你画的什么花?”

子涵:“这是我长后自己培育的花,花是绿颜色,叶子是的,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发明这样的花吗?”

老师:“为什么?我不知道”

子涵:“因为,妈妈总说爸爸是绿叶,妈妈是红花,这次我可要妈妈做一次红叶,爸爸做朵漂亮的绿花。”

一个个小小的发现把秋天诠释的五彩缤纷,孩子们从中知道了如何去感知别的事物,如何运用自己的视线和思考去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一天,王卓雅和常潇晗穿了一件一样的`方格毛衣,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孩子们在询问着“你们的衣服一块买的吗?真好看,我也要妈妈给我买

一件……”。孩子们间的讨论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趁机提议:“咱们一块去服装城看衣服好吗?”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拍手叫好,“老师,我还想看上次在服装城看见的漂亮裙子”,王诗雨要求道,“好呀,随便你们看”我爽快的答道。我们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来到了服装城,“哎!漂亮的裙子哪去了,啥时换上了漂亮的毛衣?”孩子们提出了疑问。在服务员的讲解下孩子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孩子们认真观看用手触摸着毛衣。“老师,你瞧,这几件毛衣除了颜色不一样花纹是一样的都是线条的”细心的郭弘毅表明说。“还有这几件,都是方格的……”。于是生成活动《二方连续》,于是我们准备了小毛衣的轮廓引导孩子们按照二方连续进行添画。

结合本班个别孩子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吃饭偏食的现象,我们带孩子们去了超市,请服务员讲了多吃水果蔬菜的益处,引导孩子们认识了秋天的水果蔬菜,同时让孩子们带来了各种水果制成了漂亮是水果沙拉来吸引孩子们吃水果的愿忘,那天效果很好,就连平时不爱吃水果的李世正和曲宗洛也开始抢着吃。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秋天的农作物,我们一起走进了农田,雪白的棉花、花一样的向日葵、胖胖的冬瓜、金黄的水稻,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在保护措施准备完毕后,孩子们亲身下了棉田体验了劳作的快乐和辛苦,接着我们又走向了稻田,孩子们最为感性趣的就是金黄的稻子用手轻轻一拨竟然露出了白白的米,对此孩子们非常兴奋,小朋友每天喜欢吃的米饭原来是水稻长出来的,于是回来后我们展开了对水稻一生的探索,首先,请家长我们搜集了有关插秧、水稻慢慢长及打稻机的图片,然后又带孩子们去了伙房伙房的叔叔阿姨一起洗米,看着把米装入蒸饭米车,通过这一系列的参与观察后,孩子们齐发感慨,米饭来的真不容易,于是下决心要节约每一粒米。为了让孩子们牢记这一切,我们请孩子们对《水稻的一生》进行了记录。

韩思鉴:“我画的是水道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茁壮生长”。

老师:“水稻的爸爸妈妈是谁?”

韩思鉴:“就是农民伯伯阿姨了”。

老师:“欣宇的水稻怎么没在水里?”

欣宇:“老师农民伯伯阿姨每天在水里种稻子太辛苦了,长后我要发明一种不用生活在水里的稻子,那时,我要给它取名字叫幸福稻”。

李世正:“老师你瞧,我画的水稻田里还有螃蟹,我最爱吃螃蟹了,这样不但可以吃米饭,还可以吃螃蟹。”

在九月份“秋天”的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的利用了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幼儿尝试着运用各种感官充分的感知秋天的基本特征,而且胆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热爱自然的情感,表达过程中培养了幼儿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面包的课件(篇10)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

(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政治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决定。

(2)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又反作用于经济。

(3)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2、政治的实质是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斗争。

**阶级: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对生产资料占有不同。阶级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人格承担者,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由于经济地位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这种政治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的集中表现。为了实现和维护各自阶级、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则势必发生激烈的阶级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就表现为各阶级之间的斗争。在阶级生活中,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

(1)阶级性是政治根本属性;

(2)政治关系随社会阶级关系而变化。

现阶段,我国国内的政治关系主要是人民内部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原因:(1)国家政权是维护阶级统治和实现阶级利益的工具;

(2)在阶级社会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围绕国家政权问题开展的;

(3)各政党所进行的政治活动,都同国家政权有关;任何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而为了实现和维护这一利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同时,国家应当如何组织,社会应当如何管理,管理和利益应当怎么分配,这些都是政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所以,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原因(1)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邓小平同志格局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各政治赋予的.新的内容。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S初级阶段;在这阶段,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这当然是政治。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矛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这又反映了S现代化建设是我国S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是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途径,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又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保证。所以,……

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权利和金额义务,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现实性、实践性);

2、坚持历史的、辨证的观点和比较分析方法;

3、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4、课前一定要预习,并在预习中归纳知识点和找出疑难问题,做好标志、记号。

5、同学们课堂上要主动参与,认真思考,与老师的讲析同步理解,做好重要知识点的笔记,决不能只是一架录音机,培养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能力。

6、希望大家课后用一定的时间复习,通过练习实践巩固知识的理解。

7、还要多关心时事(通过阅读新闻报纸、书刊和收听新闻录音等途径获得),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时事问题。

面包的课件(篇11)

活动目标:

1、尝试读图观察,理解故事情节,大胆参与讲述和表达。学习词语:小心翼翼、忽忽悠悠。

2、体会故事中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浓浓情感,萌发对家人的关心和热爱。

3、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课件《云朵面包》。

活动过程:

一、小猫全家福

1、展示全家福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相片,你们看看,上面都有谁?这是谁的全家福?你家也有这样的照片吗?

2、引出故事

你们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全家福,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小猫一家的故事,一起来听听吧!

二、分页欣赏绘本,理解绘本内容,体验情感。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猜想情节。

①天气怎么样?

②画面中有谁?猫爸爸和猫弟弟在干什么?猫哥哥发现谁已经起床了?猫妈妈早早地起床去做什么呢?

③我们一起来看看猫妈妈起床干什么了?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学习词语。

①猫兄弟它们来到了哪里?发现了什么?

②小云朵好轻好轻,我们怎么拿回家呢?

③故事中,猫兄弟怎么做的?谁来试一试。(学习词语:小心翼翼)

3、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参与体验。

①妈妈打算用这朵云来做什么?

②妈妈说我可以把它做成云朵面包,是怎么做的?

③猜猜云朵面包会是什么味道?

4、讲述故事第四部分,体会对爸爸的关心。

①和家人坐在一起吃美味的面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可惜猫爸爸没吃到这么美味的面包,到底怎么回事,一起看看?

②猫妈妈看到猫爸爸慌慌张张去上班了,她心里会怎么想?

③如果你爸爸也饿着肚子去上班,你会对他说什么?

5、讲述故事第五部分,体验找爸爸情节。

①时间差不多了,面包出炉了,它是怎么出炉的呢?

②吃了云朵面包,猫妈妈和兄弟俩发生什么事?

③猫兄弟飞到哪里去?我们帮忙呼喊爸爸。

④风越来越大,他们有危险了,那他们是继续找还是放弃呢?

6、讲述故事第六部分,体会爸爸的心情。

①爸爸到底在哪儿?

②爸爸看到猫兄弟是什么表情?爸爸吃着猫兄弟送来的面包心情是怎么样呢?

③爸爸吃了面包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爸爸飞进了哪里?你们觉得爸爸上班有没有迟到?他应该感谢谁?

⑤猫兄弟飞过高楼大厦、电线、累了坐在屋顶上又吃了一个云朵面包,最后飞回家了。

⑥这真是一个温馨的故事,我们再来完整欣赏一遍故事,听听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三、完整阅读绘本,进一步品味绘本中蕴藏着的香甜、神奇和爱。

1、教师播放课件【整体欣赏】,请幼儿完整地阅读绘本。

2、讨论:

①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②故事中的`我是谁?

③你们喜欢这一家人吗?为什么?

④你们觉得云朵面包除了有甜甜的、牛奶的味道,还会有些什么味道呢?

四、萌发对家人的关心和热爱,升华情感。

讨论:如果你也有一个云朵面包,吃了也能飞起来,你会想用“飞”的本领为你的家人做什么呢?

教学反思:

近年来,绘本阅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以图画为主,文字少而精美,画面丰富的阅读材料特别适合低年段的学生。绘本的故事或贴合生活实践或充满奇妙想象,往往有童话般的美好,吸引学生的目光。绘本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是低年段写话入门的优质材料。

好的绘本每张图画都有丰富的内涵, 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能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能带给孩子美的熏陶和爱的教育,而韩国白嬉娜的绘本《云朵面包》恰恰是这样的优秀绘本作品。这是披着奇妙外衣的温馨、温暖的日常故事,绘本不仅仅有绘画,还采用了摄影、剪纸、布艺的艺术方法,通过精心的拼贴来构图,让画面充满了美感、质感,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摘到一片云朵,不是每一位妈妈都能用爱将云朵做成面包,也不是每一位爸爸都能吃到孩子飞翔送来的早餐,一个个日常的生活细节带着不同寻常和不可思议,这奇妙包含满满爱的味道。非常荣幸有机会带着《云朵面包》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爱的故事中。

在科组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本次绘本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值得记录的好的环节,也有在授课过程中处理不当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有精彩的思维碰撞,教学过程中给了我印象深刻的感受和感悟,为日后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小百科:天空中成片状或块状的云,泛指云团,云片。

面包的课件(篇12)

活动目标

1.了解比萨面包的制作方法,乐于尝试动手制作。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大胆表现自己的创意。

活动准备

1.动画片:香喷喷的面包

2.面包制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香喷喷的面包

1.好吃的面包

每个幼儿尝一小块切碎的面包。

教师:刚才你们吃的是什么?你们还吃过什么味道的面包?

吃过什么样子的面包?你们知道刚才的面包是从哪来的吗?

2.观看动画片:香喷喷的面包

提问:香喷喷的面包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看看这块面包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什么味道的面包?

二、快乐面包坊

1.教师出示制作材料,交代制作要求。

2.幼儿通过观看动画片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香喷喷的面包。

三、快乐分享

幼儿一起品尝大家制作的面包。

提醒幼儿可以把面包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吃。

面包的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l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在这节课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人?结合低年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力图给学生创造最大的读书实践的空间,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感悟,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中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全文,整体感知;学习第1--3自然段。弄清莫格身体膨胀的原因,指导朗读;认识、读准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喜欢看童话吗?说说你都看过哪些童话?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全班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点人分段读课文,并正音。

3、读了课文,你觉得课文有意思吗?

4、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有意思?

5、相机引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故事的起因。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猫、破、扭、扇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教师区别扇,并范写,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喜欢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文,引入新课

1、(出示词语卡片:湍急、倾盆大雨、瞳睡、撑裂、膨胀、震惊)

师: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习了课文1--3自然段,这些词语你们还记得吗?谁来给它们打打招呼。

2、指名学生读词语。

3、回忆课文的起因部分。是呀!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课文的4--6自然段。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4-第6自然段.边读边想:英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会发生什么事?

2、学生读完课文后,同座交流。

三、感悟文本,读好课文

1、刚才老师看到许多同学都笑了,老师想问问:你们都笑什么?

2、指名说。

3、原来大家都觉得莫格喝了主人喂的掺着酵母的牛奶后,所发生的事情很有趣,所以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让咱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第4、第5自然段,把这件事情中你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划下来。多读几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4、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5、班级交流。

交流中,学习句子。

(1)当学生读到起初,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绐撑裂了时,师出示:(),它大得像一只绵羊。(),它大得像一头驴子。(),它大得像一匹拉车的马。(),它大得像一头大河马。(),它把琼斯太太厨房的墙壁给撑裂了。

(2)请学生填空。

(3)教师引读,男女生合作读,感悟句子表达的有序、清楚。

交流中,读出情趣。

(1)当学生读到只见整座房子膨胀起来......顿时,整座房子都塌了时,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情景,顺势理解膨胀歪七扭八等词语的意思。

师:孩子们,看到这情景,如果你就是那位琼斯太太,你会怎样呢?

(2)学生想象当时琼斯太太的动作、语言、表情等。

师:你们说得、做得这么好,相信也一定能将课文中描写琼斯太太当时的动作、语言、表情的句子读好。

(3)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6、听你们这么一介绍,老师也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愿意和我一起将这件有趣的事读一读吗?

7、师生齐读第4、第5自然段。

8、琼斯太太的整座房子都塌了,当镇上的人们看到这情景后怎样了呢?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9、指名说,镇上的人为什么震惊?

10、指导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非常震惊没完没了地长这两处。)

师:镇上的人看到这情景都非常震惊,担心它会没完没下地长,谁能将刚才看到的情景读出来。

指名读、评读、再指名读、齐读。

四、回归全文,激趣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想:如果莫格没完没了地长.还会发生什么事情,

2、班级交流。

3、师总结:可怜的莫格被赶出城门后,还在没完没了地长吗,它生活得怎样呢?回家后自己读读《面包房里的猫》的第二部分,相信你们会找到答案。

五、自主记、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

请学生自己描红,一边描一边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独立书写生字,教师巡视,相机进行个体指导。

【板书设计】

17面包房里的猫(一)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65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