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名义观后感(篇1)
《人民的名义》是周梅森历时八年完成的一部政治**,对这部新作,可以言说者甚多,**可以说是近几年主旋律文学作品的典范。毋庸讳言,我们的主旋律文学创作确实不太尽如人意,许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与故事一旦搬进了文学作品便味同嚼蜡,许多被民众共同关注令人振奋的重大主题到了文学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与深度。时间一长,读者对主旋律文学创作似乎越来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而《人民的名义》却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才能深受读者的喜爱。
《人民的名义》可以说再主旋律不过了,作品彰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的主题,传达的是人民呼唤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的强烈愿望,契合的是当下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带来的是让读者惊心动魄的故事,是环环相扣、戏中有戏的连台大戏,是性格丰满而独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层劳动者,上到党的高级干部,包括商界、企业、金融,以及社会灰色地带的各色人等,是现实的浮世绘,是时代的众生相。作品以一个省域为故事空间,并以其政治生活为主要的故事内容,以重大贪腐案件的侦查为故事动力,层层推进,抽丝剥茧,不断将故事推向高潮。
作品不仅生动地展示了反贪腐斗争的惊心动魄,而且对当今中国的复杂的政治生态、多样性的社会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当前社会主体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满足了读者审美需要,给人们带来了酣畅的精神享受和富于挑战的理性思考。
**《人民的名义》,它对时代的呼应,它对现实的批判勇气,足以鼓荡起人们的豪情,满足人们对社会巨大的思考,而其对正反两方面典型的刻化,包括对许多小人物的精雕细刻,都使得文学人物的画廊不断增量,而对侯亮平等人物的塑造,使久违的英雄式形象得以回归,从而复活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审美情结。与之相对应,以英雄人物为引领,对社会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学意味的反思使得长篇**再次显露出史诗的光芒,这无疑是一种崇高的美。
人民名义观后感(篇2)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最近,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近日,仁寿县古佛乡党员干部在下班时间积极收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展现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具有深刻的教育警示和启迪作用。该剧在古佛镇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引起热议。
“以前收看了《永远在路上》,现在又是《人民的名义》,没想到反腐败形势这样严峻,斗争这么艰难,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要号召全村党员都看看这个电视剧,让大家都对剧中反面教材引以为戒,理解剧中寓意,时刻牢记党纪党规是一条不可逾越、不可触摸、不可靠近的高压线,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池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天文说。
“权力需要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犹脱缰之野马,必然滋生腐败。”乡党委书记书记叶欣告诉笔者“乡党委要求乡机关党员和村两委党员干部通过**后,向乡纪委递交一份观后心得体会,目前已收到心得体会稿35件,这些资料将纳入年终党建和廉政考核依据”。
通过收看反腐电视剧,全乡广大党员干部进行了一次思想洗礼,进一步规范行为,树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意识。大家纷纷表示,要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思想底线、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立足本职,以廉洁的作风做好基层工作。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2正在播出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有多火?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考试中,该剧的内容成了考题。导演李路介绍,“现在好多单位都出红头文件了,(要求)集体收看,副处级以上干部7点半准时收看。
”据报道,河南周口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干部收看这部电视剧,还要写一定字数的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感想1当前有一部热播电视剧,名为《人民的名义》,该剧堪称反腐大片,群众直呼过瘾。但**之余,笔者感触颇多,体会有以下几点:
1、全力集中,腐败升级,和珅似的**越来越多。一个**国土资源部门小小处级**赵德汉,负责审批全国资源开发,在短短的两三年之内就贪得京城豪华别墅和现金超两亿,如果一个省部级、副国家级**,那将可以贪得多少,比和珅有过之无及。这个**部门的小小**,从草根阶层(乡村贫困农民)靠着自己的业务能力发展到**部门的处级**,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没有裙带关系,更没有家庭背景,其出事后,也未见单位领导出面了解情况,真是可怜,这就是草更阶层当官的下场。
人民名义观后感(篇3)
近读周梅森的长篇新作《人民的名义》,并**了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出的同名话剧,感触颇深。他的作品,并不纠结于腐败事件本身,也不只写“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以**涉贪为线索,公权私用为由头,揭示权力运作中的某些畸态,官场文化的某些霉变,进而察观“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拷问人性深处的恶与善。这样的作品直面**现实,主要写政治事务,直接攻击官场生态,塑造**形象,不愧为政治**。
在这部作品里,汉东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陈海在调查一桩特大贪腐案件时遭遇车祸,只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它相继引来的,是踌躇满志的新任反贪局长侯亮平的临危受命,是居心叵测的公安厅长祁同伟的如坐针毡,是心怀鬼胎的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惴惴不安,以及省会京州市**的暗流涌动。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虎口拔牙的战斗,由此拉开了序幕。
饶有意味的是,侯亮平要处理高育良的前秘书陈清泉前去向其汇报时,高育良言之凿凿地说道:“我们的人民检察院叫人民检察院,我们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们的公安叫人民公安,所以,我们要永远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远,永远。”而当高育良败露之后,面对最后来看他的侯亮平,还放言高论:
“为官者就得心正,心正则心安,心安则平安。”
“公生明,明生廉。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人民”二字他挂在嘴边,脱口而来,但并未真正走心、入心,只是弄权上位的广告词和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这也说明,为官者尤其是高育良这样的**、祁同伟这样的**既不幼稚,也不糊涂,他们是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谋取私利。而因为他们脸上戴了光鲜的面具,嘴上讲着正确的大话,人们既难以看得清楚,也难以很快识破。而这种既有官方保护又有大谈包装的**是最有害、最可怕的。
《人民的名义》所揭示的由各种关系所维系,由各种力量所推导的官场生活,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就汉东省和京州市而言,不仅有政法部门,还有秘书部门,还有赵家浜和奸商团伙等。这些派系和帮派的存在,不仅使官场的政治生活更加奸诈,也使反腐斗争更加复杂。
而长期沉浸在官场中,会有各种**。正如高育良自己说的那样:“中国的改革开放浩浩荡荡,每个人都身处洪流之中,其中,有人因为自身的努力幸运地站在潮头之上,潮头之上风光无限,**无限,但也风险无限,就看你如何把握。
”有的人站住了,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前行了,有的人后退了。不同与差异在于人性的纵容与执著,信仰的抛弃与执著。对祁同伟、高育良而言,官场就是魅惑人的名利场,在这里可以结党营私,自谋私利,而对陈岩石、侯亮平来说,官场就是一个冶炼人的大熔炉,在这里可以百炼成钢,更为坚强。
两类人物,两种选择,两种结局,真正的试金石与分水岭,仍然是“人民”。那就是,是把“人民”作为名义挂在嘴上,还是把“人民”作为依托放在心上。侯亮平、祁同伟、高育良等人的不同命运也告诉人们,人民永远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坚强后盾,人民最终会为放弃的人民吐出来。
人民名义观后感(篇4)
近期国产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热播并在网上好评如潮。这部戏剧很受欢迎,这是出人意料的,也是合理的,因为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找到亮点。
我觉得这剧如此受欢迎有如下几个理由:
1、反腐题材新颖
作为一个普通观剧者,《人民的名义》一剧简直是近期影视剧里的一股清流,难得的一部正剧,在各种浮夸抗日剧、狗血家庭剧和脑洞爱情剧中的人民如同久旱逢甘霖;
2、响应时代反腐倡廉的号召
我党一直在提倡反腐廉政,百姓们面对底层公务员常年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加上各种**导致腐败,剧中层层推进,贪腐**太快人心,直击观众内心,符合大众对于反腐和**的厌恶感。
3、剧情源于生活事实
官场腐败问题一直存在,这剧大胆揭露了官场的丑态,这是之前没有过的大尺度。
4、一众老戏骨加盟,演技高超
看得是一个“爽”!缓解一下曾经被某些小鲜肉霸屏的现状。
5、可以真实的看到官场的较量
看戏可以了解检察院、公安等部门的工作模式。再就是有些人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真实官场,更看不到省委书记的日常,这种好奇心促使大家去更多的关注。
在这部剧中,有无私奉献的陈岩石,公平正义的侯亮平,兢兢业业的易学习,原则性强的季昌明,老谋深算的高育良、人格**的祁同伟还有专注gdp的达康书记等人物。然而表情丰富的李达康书记让无数人圈粉,我想李达康的走红,反映的是民心所向。在群众心中,好官就三条标准:
一是廉政,就是干净,不以权谋私;二是勤政,就是干活,不会推诿应付;三是主政,就是有魄力,不对群众和稀泥。李达康就是这样一个爱恨分明、个性十足、追求进步、追求底线的勇猛能干的**。
他非常重视自己的成就。副市长出事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对光明峰工程和当地gdp的影响,因此强烈要求纪委实行双重规划,而不是同意把人民交给最高检察院。
他做事雷厉风行,比如大风厂下岗职工的安置费没有着落时,立马召集公安、财政等部门召开协调会,下死命令要求各部门筹集资金,并说如果到期不能完成任务,就要求他们自己主动辞职。
他眼中揉不得一点沙子,当听说区公安局长程度,因为个人私利将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抓走时。他勃然大怒,当众痛斥并严肃处理了这位区公安局长。
他不齿私利,痛恨腐败。当他的妻子向他求助并把光明峰项目交给大路集团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话,“京州市委书记,不和任何商人做交易。”掷地有声、大快人心。
他把人民当父母,从大风厂“一一六”事件看,看来看去,达康书记是把政绩和老百姓并放心中的。外衣披给陈岩石老检察长,自己抱着双臂站了一夜,早餐先给所有的护厂工人,用行为传递善意,配合陈岩石老同志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主动释放**的诚意和信守承诺的态度。
他虽然张扬,但只会对**凶,对老百姓却非常客气。比如,在大风工厂开会时,有员工当众质疑他的决定,态度非常恶劣。他没有生气,依旧笑眯眯地在解释。
当然,他也很霸道,喜欢搞“一言堂”,容不得下属的丝毫异见。他也为他的家人感到羞耻。虽然工资卡是交给妻子的,但他于家人相处的时间太少,导致夫妻矛盾日益升级,已经到了离婚的边缘。
有人说他做这么多,都是为了自己的官位,都是为了晋升提拔,说他官瘾很重、贪恋权势。我觉得这种言论有一定道理,但不全面。在官场上,对个人进步和政治前途的追求无可厚非,这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方面。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毕竟,他们是人,不是神。不能要求他们脚踏实地做事,永远不想进步,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人,也是有私心的。
如果能做到先公后私,在服务好群众的同时,以优异的政绩来谋取个人的进步,这是可以理解的、应该支持的,也是顺理成章的。我想,只要我们关心党、关心国家、关心人民,想当官又什么问题?
李达康就是这样的人。他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但他是清官,是群众心中的好官,因此达康书记走进了群众的心里,被群众们声声叫好。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余丽伶学号:***
人民名义观后感(篇5)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人民的名义》观后感副市长丁义珍,却在一位神秘人物的暗中相助下,以反侦察手段逃脱法,流亡海外。案件线索终定位于由京州光明湖项目引发的一家汉东省国企大风服装厂的股权争夺,牵连其中的各派政治势力却盘根错节,扑朔迷离。
汉通检察院反贪科长陈海在调查过程中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车祸。为了完成同学们的未竟事业,聪明能干的侯亮平被任命接手陈海的未竟事业。
在汉东省**,以汉东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为代表的“政法系”,以汉东省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为代表的“秘书帮”相争多年,不分轩轾。新任省委书记夏瑞金的到来,必将打破这种政治平衡,为全省改革带来新的气息。
《人民的名义》绝不仅仅是一部反腐**,而应该是广义的政治**,是对中国目前政治生态的写照,很多都是生活中发生的。
通过《人民的名义》反腐倡廉电视剧,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落马**无视党纪国法,目无组织纪律,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手中权力去中饱私囊,满足私欲,严重损害了党和**的形象,破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干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损失,最终受到了法律的惩处。警示教育片以案说纪、以案说法,触及灵魂、震撼心灵,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洁从政教育,大家观后感慨良多,既为那些“台上领导”一下子变为“台下囚”感到遗憾,也为党内清除了一批“蛀虫”而庆幸,并一致认为,在领导、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非常必要,通过反腐倡廉教育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让拒腐防变的意识入心入脑,从心灵深处受到触动、得到启迪和教育,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收看《人民的名义》的同时,我一直在想,“清官”和“**”之间有何质的区别?
首先,他们的人生追求不同。“清官”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们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宗旨,国泰民安、国富民强是他们的追求。
而“**”不同,他们追求的是富裕的物质生活。一心想着自己的小家。以不正当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们追求的是虚名实利。
其次,他们思想、立场不同。“清官”清楚意识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应尽力为人民利益着想。他们诚实无私,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人民,才有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头脑,才能抵御各种威胁和**。
而“**”则相反。他们误认为手中的权力是自己夺来的。你可以为所欲为,可以假公济私,可以骑在人民头上,更不用说各种**。
通过这部反腐警示教育片,再次提醒我们:
1、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反腐倡廉的正面激励教育和反面剖析教育,时时刻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查找差距与不足,提高觉悟。在思想上筑牢信念大厦的根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才能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要慎重使用权力,严格遵章办事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懂得谁给谁权力,手中的权力应该为谁受益。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警钟常鸣,永远不要忘记权利为民所用,利益为民所谋,感情为民所系,始终要培养**的德性,思考贪婪和自律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金钱的力量,才能保持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的本色,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勤政、善政。
三、要注重加强个人自律意识的培养
要防腐拒变,自律是关键。个人诚信主要**于自律,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在现实生活中,*各种事情,稍有不慎,就会思想错位,行为脱轨。
轻者蒙人生污迹之羞,重者受身败名裂之辱,害人害己,悔之莫及。要拒绝腐败,抵御腐败,唯有管住自己,这就是防范在前的自律,也是摒弃侥幸,实实在在的规范修身。坚持自尊、自警、自省、自立,保持廉洁,保持共产党的性质。
四、注重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和落实
要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坚持教育方法的多样性,保持教育工作的持久性,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实效性。未雨绸缪,形成“不去为”的教育机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培养廉洁为荣、腐败为耻的风气和氛围,形成“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形成“不敢为”的惩戒机制。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腐败分子,我们要牢记过去的教训,提高修养,拒绝腐败。
“**强调反腐败要刮骨疗毒 、 壮士断腕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决心。”同名**作者和编剧周梅森说,“十八大以来,还没有一部观照现实的反腐电视剧。作为一个作家,面对关乎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我们不能沉默。
这部投资亿元的电视连续剧,是一部故事虚构而反映现实的戏,主要讲述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长侯亮平临危受命,率领检察官抽丝剥茧、层层突破,依法查办一桩股权案背后的职务犯罪,最终将腐败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体现了“打老虎”、“拍苍蝇”等反腐成果。
据**报道,2016年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备案的尚未播出的反腐电视剧多达11部。反腐文艺作品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四年来的强力反腐和全面从严治党密切相关。
周梅森被一些评论者视为“中国政治**第一人”,他创作的**《人民的名义》今年初公开出版,被认为突破了反腐作品的尺度,如其中涉及“副国级”**的情节,因而颇受关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同名剧在北京首映。现在电视连续剧又上了电视,或者反腐的讨论又被激起。
“在后期剪辑时,一位 90后剪辑师面对剧中情节潸然泪下,这让我相信这部戏是有感染力的。”该剧导演兼制片人李路说。
这部剧的戏剧冲突是虚构的,但其中**的案例是有所依据的。李路认为,电视剧在表演的深度和社会的广度上都有了发展。纵深层面,从小官巨贪到副国级大贪,从基层好官到高层清官,纵轴上排布着形形色色的**;社会维度方面,这部剧写了人物众生相,市民、**、知识分子、商人。
如同一幅当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
该剧从筹备到制作,历时近两年,共有陆毅、张丰毅、许亚军等30余位知名演员参演。“5家民营影视公司共同投资,省级卫视以亿的**收购,反映了市场对这部反腐剧的信心。”李路说。
周梅森认为,相较于新闻报道,文艺作品在反映反腐题材时,更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挖掘。“一个**的腐败,有多种成因、多种形态,但说到底是人性中的贪念因权力缺乏有效监督而发展到了极致。”他说,“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中共十九大将于今年召开,在反腐败已形成压倒性态势之后,中国的执政党将如何进一步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制度建设,受中外瞩目。
“反腐不只是要把生锈的零件、患病的器官拿下来,更重要的是找到致锈的原因、病灶的所在,从而正本清源,创造清明的政治环境和执政生态。”李路说,希望《人民的名义》在这场移风易俗的大变迁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日前,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牵头创作的《人民的名义》电视剧,正式在湖南卫视**档开播。该剧真实震撼地演绎了荧屏“打虎”,开播以来引起强烈反响,不但收视告捷,在社交**上也引发热议。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反腐电视的普及,展示了反腐斗争的真实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反腐倡廉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给予了高度赞扬。反腐倡廉工作是反腐斗争在精神文明领域的投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近年来,从**纪委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和《打铁还需自身硬》,到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再到****心路历程的《追问》等等,与反腐有关的作品不断升温,深度契合**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
打铁还需自身硬。《人民的名义》剧中不少内容取决于真实题材,一些腐败分子的案情离奇到连作家都难以想象。剧中涉及贪腐**官至高层,一个大省“半壁江山”都陷入贪腐,有演员甚至担心剧本会过审不了。
导演说:“电视剧能拍到这个尺度,是国家反腐力度使然。”敢于**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充分证明了我们党在反腐斗争中的坚定决心和高度自信。
正因为有“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担当,有“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气魄,反腐败斗争实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做到除恶务尽、不留死角,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为之一振。相信反腐题材的兴起和更多反腐工作的出现,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和信任。
反腐倡廉思想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基础。群众痛恨腐败,一定会支持反腐,反腐工作表达了公众的呼声。《人民的名义》首集就取得了全国收视率位居同时段第一的好成绩,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顺党心、合民意,有着广泛和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人民的名义》源于反腐败斗争的伟大实践,源于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尤为重要的是,“人民的名义”彰显了正义的力量,必将助力清明政治生态建设,为社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