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鲁迅观后感 >

2023鲁迅观后感(优选11篇)

2023鲁迅观后感(优选11篇)

鲁迅观后感 篇1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文学家。他在30年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大家都说鲁迅是天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为了爱惜时间,总想在一定时间内多做一些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鲁迅工作起来是不知道疲倦的。他常常白天做别人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到了老年的时候,对于时间抓得更紧。在他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临逝世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前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

鲁迅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就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两样。”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一分钟。

1.根据提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再写出这个词语的近义词。

2.根据提示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再写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

3.用“‖”,给短文分段。写出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你怎样理解鲁迅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鲁迅爱惜时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鲁迅是中国伟大……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4.时间节省了,就可以在这些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就等于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

5.从两个方面:(1)自己工作不知疲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2)爱惜别人的时间

鲁迅观后感 篇2

鲁迅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艺术理论概论、基础科学概论、古籍整理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由xx为大家整理的“”。

读过那么多的文学作品,《呐喊》文集却让人读过后荡气回肠,久久不能忘怀。

《狂人日记》,“疯言疯语”可所说的却未必不是真话。那本写满“吃人”的日记,是社会的真实写照。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灵魂;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

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

”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

然而,最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和束缚下,人们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哭声!疯子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狂,使他摆脱了封建伦理对灵魂的摧残和压迫,只有疯子才有权拥有纯洁的灵魂,我希望这个社会是疯子! 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磨去多少个性的棱角,它所塑造的是无数条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

多少人为了那四书五经竭尽了一生所能;多少英雄豪杰为了功名尽折腰。《孔乙己》是继《狂入日记》后第二篇评击封建礼教和封建文化的文章。主人翁孔乙扭曲的心灵已被封建文化所骨化,他穷因潦倒,被人们作为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死是对他最好的解脱,在封建压迫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社会,只有死人和疯子幸免于难,这是多么讽刺!

《阿q正传》是《呐减》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之一。他之所以如此家喻户晓,因为它“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即表现国民性的弱点。阿q性格极其复杂,充满矛盾。

他单纯愚笨,受剥削欺负,但不敢正视现实,傲慢自大;对权贵有本能的不满,表现出一些自发的生育革命要求,深受封建传统观念和正统思想的影响。但作为他的主要性格特征的是他的“精神胜利法”,即在接连不断的失效中随时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宽自解,自欺欺人。这种精神胜利的方式使阿q无法正视自己的悲惨处境,沉溺于更加屈辱的奴隶生活。

没有华丽的语言,故事也并不引入入胜,在鲁迅的作品里,表现的是他那忧国忧民的民族责任感,是他对中华民族的深深热爱。他的作品尖锐有力地评论了不合理的封建制度,这被称为反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春雷。他的言语犀利,像尖刀一样直刺敌人的心脏。

同时,鲁迅先生也对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人们深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通过《呐喊》**集的呐喊,唤醒麻木的灵魂,被压迫的人们,都来呐喊吧!都来反抗吧!xx

鲁迅观后感 篇3

读《鲁迅回忆录》有感

今天我无意中看到了爸爸珍藏以久的一本书——《鲁迅回忆录》。我打开看了看,才发现这本书里没有鲁迅的文章,而是和他在一起的人的记忆。

刚开始,我并没有细细的去品位,不过是囫囵吞枣的随便看看,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没有多大的价值,但经我粗略的看了前几篇文章后,感受颇深。于是我开始慢慢地、细细地看了起来。虽只看了前面四篇文章,但也受益非浅。

从这些文字中,我感受到的不止是鲁迅先生的才华,还有他那慈祥的面容,坚强不屈的精神,那同黑暗斗争的勇气。读了这些文章,我知道人们不仅钦佩鲁迅先生的才华,而且赞扬他为革命所做的一切!鲁迅先生虽然没有在战场上杀人,但他的所做所为不亚于战场上的事兵。

这些文字让我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事迹是那么的伟大,鲁迅先生的志向是那么的远大!没想到,正是这段小小的文字让我明白了心中的伟人!

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看到一个巨人,他的良心好象一股烈火,五十于、余年来始终猛烈的燃烧着——他一自己的血肉做成火把,在着暗无天日的世界中燃烧着;和世界一角的红光映辉着。他成了光明、真理、正义的化身。

被压迫的民族与帝国主义战斗,他站在被压迫民族方面;被压迫阶级与统治阶级战斗,他站在被压迫阶级方面,小而至于学生与学校斗争,他也站在学生方面,编辑和书店斗争,他也站在编辑方面,他是一切“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不,他不仅是**,他自己还要投在一切战斗中,如钢铁锻炼成的最勇猛的战士,始终站在最前线投着标枪。但这样如钢铁锻炼成的战士,却又是个待人至诚恳切之至的朴实老人。这段话我虽还不能全部读懂,但凭我肤浅的理解,也有些头绪了。

虽然我没有见过鲁迅先生,但我也喜欢他的文章,所以我有一些了解。是啊,这段话确实描写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所在!

我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啊!

鲁迅观后感 篇4

鲁迅回忆的45篇有价值的文章,大部分都没有在**以后的报刊上发表过,主要是**时期的日本报刊和中国报刊,都停刊了,绝版了,非常珍贵

如果有机会,我想回到鲁迅时代去看看。不仅因为他们想见证真实的历史,而且因为他们是如此有趣。比如内山先生,“连做买卖也当作一件好玩的事来做,对谁都会劝道,就当是玩一玩嘛。

”也因此传奇的“文艺漫谈会”在他的内山书店发展起来,本质就是“大家在书店里面吃着炒豆喝着粗茶,漫无边际地聊天,每月一次。”即使在那样动乱的年代,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一样无时无刻紧绷着,而仍然有这样放松的状态。我对“内山完造”这个名字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样,来自于中学时关于鲁迅的课文,以及鲁迅文章的偶尔提及。

因为对详情知之甚少,只了解到这二人有些交情,具体怎样的交情却没有概念。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中提到“我常会嫉妒那些真的和鲁迅认识的人,同时又讨厌他们,因为他们的回忆文字很少描述关于鲁迅的细节,或者描述得一点都不好”。的确,想要从鲁迅的同时代人的描述中了解关于他的细节,真的不容易,就连鲁迅自己,记录日常事件也非常简略,比如他和内山先生的相识,反映在日记中就只得一句没有任何感**彩的“往内山书店买书四种四本,十元二角”。

好在有自称“说话啰嗦”的内山先生,这次初识得以以更加生动、详细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在他眼里,鲁迅先生是这样的“一个穿着蓝色长衫,个子不高,走路很特别,鼻子底下留着黑色胡须,眼神清亮,虽然身形单薄却让人无法忽视的人。”他们逐渐熟识之后,鲁迅也会开开他的玩笑“老版,行了哟!

从早到晚都在工作!你也稍微休息会儿嘛,不然会生病的啊!哈哈哈……”在内山先生的记忆里,他是经常笑的,并且还不是微笑,而每次都是“哈哈哈”的爽朗大笑。

或许因为我读书还少,这是我第……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追求鲁迅都是盲目的,辱骂鲁迅也是盲目的。鲁迅是以笔带枪,别人却拿鲁迅当枪。从鲁迅的一生到他死后几十年,一直有反对他的声音。

在书店回忆鲁迅的往事时,密山完造曾提到鲁迅经常

鲁迅观后感 篇5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化巨人,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拥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他的文学作品、思想理论以及为人民立场的价值观念,对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鲁迅的坟墓,则成为了很多鲁迅爱好者的圣地。近日,我到鲁迅墓参观,这一次的体验让我对鲁迅的思想理念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有了更深的认识。

鲁迅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墓地由鲁迅的遗孀许广平女士亲自选定。从远处眺望,鲁迅的坟墓建在南北走向的山坡上,前面是一个小广场,坟前有一块滚石,上刻有“关爱生命,珍爱和平”的字样。播放室内有着许多民间私人收集的鲁迅生平、著作以及故事传说,使人们对鲁迅的作品更加深入理解。一面中央墙上的黑色巨幅鲁迅肖像画,显得很是庄严。

站在鲁迅墓前,内心不由得产生浩淼的伟岸之情,血液中也开始沸腾起来,难以抑制。鲁迅虽已去世多年,但他的思想和精神所代表的民族精神,仍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和社会。

鲁迅的精神思想,深刻地把握了中国民族的现实处境和未来命运,在思想上代表了先进的时代前沿,指引着我们朝向充满希望的发展方向。我们在鲁迅墓前缅怀那个时代,也要感悟那份精神力量。这份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鲁迅的存在价值。正是由于他的作品和思想,把中国落伍、边缘化的命运扭转过来,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和世界舞台。他的思想和力量,仍在激励着在尊重历史和尊重人民、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基础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着的中华儿女。

鲁迅墓的存在,既是对鲁迅的敬仰,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同时也代表了文化传承和引领。这一切都让我领悟到,一个国家最伟大的地方并不在于其经济实力,而是在于其文化的沉淀和积淀。因此,也正是由于敬重鲁迅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走向更加坚强的文化大国之路。

鲁迅一生致力于振兴中华民族,在正义与真理的性质下,为中国人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探究和揭示。站在他坟前,令人深感内心凝重。为了纪念鲁迅这位杰出的智者和爱国者,我们应该更加深化传承鲁迅的精神,用他所说的“关爱生命,珍爱和平”,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美好,国家也更加强大。我们应该把这份精神,带到今天,带到未来,传承与发扬,并贯穿到本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

鲁迅观后感 篇6

鲁迅的雪读后感 (一)

《雪》是一篇寓意深邃的散文诗,也算是一篇“绝好的眷念故乡,回忆儿时的抒情小品文”,在故乡的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了“鲁迅心灵”里一种“深刻的恬适的回味”。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作者象征和寄托了更加深刻的情感。

滋润美艳的“南方的雪”,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含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

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这篇散文诗写的是雪,却是别出心裁地从描写雨来开篇的。“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鲁迅在这里并没有对“暖国的雨”流露出贬抑的感情。他是由北方落雪的自然现象引起感兴,而想起来南国的温暖,曲折地对于使“暖国的雨”变成“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的北方凛冽的严冬,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开篇这一段抒情的设问,是与篇中这个抒情的主旨有机相连的。

为了充分展现他对美好理想的追求,鲁迅用极其热烈、深情的笔调描绘了江南的落雪景象。在一幅“冬花雪野”图中,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鲁迅描绘了这幅图后,又绘声绘色地再现了为江南雪天孩子们稚气天真的创造而欢愉,也为雪罗汉的消融坏掉而惋惜。

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鲁迅倾注了自己多少向往、景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柔美的江南雪,壮美的朔方雪,不仅寄托了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同凛冽的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

鲁迅的雪读后感 (二)

鲁迅先生的《雪》,没有繁琐的语句,华丽的词藻,只有简洁的文段,纯美的语言,读完之后勤部,一股真实感弥漫心头。

鲁迅观后感 篇7

鲁迅先生对儿童教育十分关心,在他的多篇*中多有涉及。无论是对当时封建教育的讽刺还是批判,都显示了鲁迅对下一代教育的深切关注。

在《阿长与》一文中,“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这时鲁迅吃的是福橘,橘子本应是酸甜可口的水果,而在鲁迅常来只是有点冰冷。在后文写道“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

”在鲁迅先生看来,这些礼仪十分麻烦,并不喜欢,更不赞同,并把其视为“磨难”。在旧社会,大多数人受到封建思想的毒害,孩子们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代代相传。有些礼节***好的,但那些如《二十四孝图》中“把肉麻当情趣”的虚伪封建孝道是需要改变的。

在《二十四孝图》中,“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琐记》中汉文教员不知道华盛顿为何物,以及不允许鲁迅看《天演论》,这些都能看出当时的中国教育资源的缺乏,老师受封建思想影响没有探知真理的愿望,对学生渴望真理的行为十分不满。导致学生无法受到科学的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观源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制度,孩子们也要遵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准则。父母以一种**的方式要求他们的孩子,这些规则规定了他们孩子的天性。在《五猖会》中,因为父亲要求我背书,“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父亲虽然是为了孩子着想,却不知已经伤害了孩子,原本兴奋的兴致,被毫不留情的扼杀。在《风筝》里自己觉得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因此也不让弟弟玩。

成年之后,当她向弟弟致歉时,“‘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这让鲁迅再也无法得到宽恕,也明白弟弟也被死板的教育所影响,下意识地觉得哥哥的话是不能违背的,弟弟失去了孩子本应有的天性与个性。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鲁迅急切地希望孩子有一个自由的空间,拥有孩子应有的个性和创造性,给孩子们一个自由放松的成长过程,而不是“催熟”儿童。虽然鲁迅先生已经故去,但他的思想理念依然得到传承,现今的教育环境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我们拥有了更多的学***,拥有了更多发展空间,拥有了更多可以发表自已观点的平台。

鲁迅观后感 篇8

杂感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文字水平都是一项比较重要的素养,我倒不是对文学有多么感兴趣,只是觉得文学对一个人的文字水平还是很有帮助的。读谁的文章,什么文章呢,我也不知道,现在人写的文章确实很少入味的,那还是“看一看五十年或百年前的所谓杰作”,“那时黄澄澄的金粉已经从粗砂石中掏出来了”。新文化运动后现代文学开始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从小学我们就学习鲁迅的文章,尽管他的有些文章是很难读懂的,但是我们被告知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杂文就像一把“匕首”刺向敌人,当然在我们心目中,鲁迅自然而然就是一位非常可敬的人物了。可是近几年,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文章被拿掉了,我们不知道原因,只能乱猜一顿,而对我们的小学弟们而言,再也不用受“鲁迅的苦”了也许是“好事”。据说《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中,文化精英一腔爱国热情,煞是好看,却也没有鲁迅的影子,我们不知道原因,也只能乱猜一顿了。

也许,时过境迁,“黄澄澄的金粉”真的从“粗砂石”中“掏出来了”,是“糟粕”的东西被文化精英扔掉了。我也开始怀疑起来,我是不是早被灌输了“糟粕”,只是我不自觉,现在需要清理清理了。可是不管怎样,自己的样子要靠自己打扮,自己的思想要靠自己打扫,再也不能靠别人的,因为别人是靠不住的。

军人的较量在战场,文人的较量在文章。鲁迅作为那个年代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曾经和很多文化精英有过“论战”,从这些激烈的文章中,也许可以窥见那个年代文化精英的一些风貌,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真实的鲁迅,并且一睹他们的文采,也帮我选择几本他们的好书。

鲁迅vs.西滢:不仅仅是“闲话”

鲁迅执笔的《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坚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表达了对校长和部分教员的不满,西滢不以为然,随后发表《闲话(粉刷茅厕)》暗指“某籍某系”的鲁迅“暗中鼓励”,由此拉开了两人论战的序幕,斯年1925年5月末。此后,两人又围绕“流言”、“做学问”、“公理”、“三一八**”进行了激烈的交锋,直到1927年10月,持续了两年多。在我看来,鲁迅在这场争论中占了上风,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同情。

从文体上说,西滢的更像散文,每篇文章的主题比较突出,而鲁迅的文章就是杂文,比较杂乱但是语言犀利;从内容上说,西滢的更注重说教,而鲁迅则更多的是反驳和批评,鞭辟入里;从思想上说,西滢的重在“立”,而鲁迅的要“破”。总的来说,两人的论战虽然有不少的是基于“流言”的攻击,甚至是“骂街”,但是也不乏一些学术的争论,比如说“做学问”、节育问题、“古书与白话”等等。当然,目前关于师生态度的争论也具有积极意义。

鲁迅说:“真的倒很诧异自己之胡涂:年纪这么大了,竟不知道阳历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和一月一日之交在别人是可以发生这样的大变动”。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难道还少吗?从今天开始,或从明天开始,我要怎么怎么样,俨然一副“重新做人”的模样,今天之于昨天,或明天之于今天,似乎“可以发生这样的大变动”。然而,在我看来,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是用最好的画笔和最细心的笔触画出来的。当明亮的墨水落下是,任何试图抹去这个想法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人们只能继续写作,也许,当最后一笔写完,一副令人羡慕的图画就写完了。这里既有得意之笔,也有勉强之笔,更有点睛之笔。在人生这条大路上,可以选择,但不能修改。

在必要的时刻,做出明智的抉择,这是人们可以做的 。

鲁迅vs.林语堂:让“寻开心”者不开心

鲁迅与林语堂的论战始于1925年底的“费厄泼赖”和“痛打落水狗”之争,此后又围绕“性灵小品”、“匕首”与“投枪”、“做文与做人”、“文人相轻”、“西崽”等展开,直到鲁迅逝世,持续11年有余。既有温和的辩论和释疑,也有激烈的冷嘲和热讽,既有文体之争,也有人品之争。在我看来,林语堂的幽默和鲁迅的愤世嫉俗都是好的。

但是林先生一方面说“我看人行径不看人文章”,一方面又说“作文,要幽默,和做人不同,要玩玩笑笑,寻开心,……”提倡的语录体,实在看不懂。也许,还是鲁迅先生看的透彻些,“这‘玩玩笑笑,寻开心’,就是开开中国许多古怪现象的锁的钥匙”。

鲁迅vs.高长虹:“出版界”的那点事

始于1926年10月的“压稿事件”,高长虹连篇累牍的《走到出版界》揭露所谓的出版界的黑幕,跟现在的“**反腐”倒有异曲同工之妙。后经过鲁迅的有力回击,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到1927年底结束。

鲁迅vs.梁实秋:文坛巨匠的刀与影

1926年底梁实秋在他的《卢梭论女子教育》一文中说:“卢梭论教育,无一是处,唯其论女子教育,的确精当。卢梭论女子教育是根据于男女的性质与体格的差别而来。

”又说:“主张男女平等者,乃蔑视女子特有之个性,实即侮辱女子人格也。”又说:

“卢梭主张平等,但是卢梭并不否认‘自然的不平等’。”随后,鲁迅发表了《卢梭和胃口》,以他一贯的冷嘲热讽进行了回击,“一者,即使知道说‘自然的不平等’,而不容易明白真‘自然’和‘因积渐的人为而似自然’之分。二者,因为凡有学说,往往‘合吾人之胃口者则容纳之,且从而宣扬之’也”。

现在社会,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是深入人心,甚至于男女的天平已经倾向于女子,女子早已是社会的“半边天”,如果现在再提倡“理想的女子教育就是‘贤母良妻’的教育”,恐怕是要被骂“落伍”的。然而,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文本上,这篇文章都是值得一读的,对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许这篇文章最大的意义是在两个文学巨人之间展开一场争论。我认为这些辩论是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紧接着,两人又围绕“文学批评”,“言论自由”与“思想统一”,“文学的阶级性”,“硬译”,“第三种人”等展开,直到1934年,持续了八年之久。当时的社会政治上军阀混战,没有统一;文化上新旧文化,承前启后;思想上各种思潮,互相碰撞。

这些争论将不可避免地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他们不仅是文学上的纷争,更是政治思想和民族道路上的纷争。中国只有大争年代才特有的思想解放,给“和谐年代”的人们一个多视角深度地观察历史的窗口,了解那个年代的不“和谐”和人们当时的真实追求,启迪现代人更好的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和现实中的困惑。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不因历史车轮的翻转,而离开人们的视野,一个具有禁锢人们思想的传统的国度,真知灼见总是到了政治崩盘时才集中迸发,这些特殊年代迸发的东西往往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这是“鲁、梁论战”的焦点。我想中国人对这些名词——“马克思”,“阶级”,“阶级斗争”……非常熟悉了,这种熟悉不是理解,而是政治宣传的耳熟和政治合格的要求。

“阶级”的出现,曾经鼓动了无数处在底层的老百姓起来“闹革命”,摒弃了职业和地域的区分,怀着巨大的热情互称着“同志”,为了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国家,哪怕牺牲也在所不惜 。“阶级斗争”的背后是无数血淋淋的头颅和白骨,以及无数段心酸悲凉的故事。然而,多年后的人们所看到的,并不是多年前人们所梦想的,阶级并没有消除,也不可能消除。

现在社会,淡薄了“阶级斗争”,强调依法治国,反而社会的秩序和人民的生活慢慢恢复了正常。所谓的“文学的阶级性”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把政治经济上的阶级性搬在文学上的反映,如果没有政治经济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就无从谈起,然而,假如存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阶级性,“文学的阶级性”就是存在的吗? “阶级”概念出现的时候,就充满了政治的气味,它的前世今生和不断异化,对整个社会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很值得研究清楚的。

限于我目前的认识,我并不能给出很好的解释。

再说说“硬译”,这个话题要比前面的轻松多了,也好说多了。可能是鲁迅先生多据日译本的缘故吧,所以要“硬译”。如果我选择阅读外文译文,我可能更在乎译文的流畅性、舒适性和美感——当然,正确的译文是前提。

我已经读完这本书了。我总觉得梁实秋是唯一能和鲁迅一样的人。和前面几次不同的是,这次论战是鲁迅先放的“箭”,而梁实秋每次都能抓住要点,有的放矢,从容应对,有力回应。譬如说,鲁迅说梁实秋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样的“骂”近乎骂街了,梁实秋借用鲁迅的文章,说鲁迅是“丧家的乏牛”,借着他自己的话把他“骂”回去,似乎更高一筹。

当然这些“对骂”只是有趣,没有多大意思的,研究他们,更多的应该放在他们的文学观点上。我以为,鲁迅是把文学看作对敌人“斗争”的工具的,因而敌我分明,囿于特定的“阶级”了;而梁实秋是把文学看作对“人性”的探查的,因而注重人文情怀,认为文学是没有阶级性的。梁实秋的文字很流畅,观点很明晰, 特别是对于论争的话题,不意气用事,能尽量引到对话题本身的探讨上,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一些政治家对文艺者总是饥其酸腐,而对“反动的文学”,又充满了恐惧,禁止不跌。从某种方面讲,文学是有阶级性的,是被政治附加上阶级性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梁实秋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现在他的地位已经慢慢恢复,独自一人,历时38年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可以名垂矣!

鲁迅vs.穆木天:还是“翻译”那点事

穆木天认为,“人要各尽所能”,间接翻译——由他国译本转译,是“一种滑头办法”,最好有能力的人能够直译——由原著翻译。鲁迅则说:“对于翻译,现在似乎暂不必有严峻的堡垒。

最要紧的是看译文的佳良与否,直接译或间接译,是不必置重的;是否投机,也不必推问的。”我想,现在的翻译界应该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吧,各种语言的教育和通行,使得直译是现实了的。现代人看译著,可能有更高的要求了,不仅是直译的,而且译者的名望,名人的推介和译文的精良,可能都会是选择某种译著时要考虑到的。

鲁迅vs.施蛰存:对“旧文学”的一次“围剿”

施蛰存因应《大晚报》的编辑的邀请,介绍给青年两本书:《庄子》、《文选》,并且附加注脚:“为青年文学修养之助”,引来鲁迅的冷嘲热讽了,和文艺界的“围剿”,真是不怕更热闹,只怕没热闹。

我认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不会因为暂时的浮尘而消失。浮尘还是金黄色的。

鲁迅vs.郭沫若:“文化旗手”间的“误会”

鲁迅说过这样的话:“我和矛盾、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郭沫若说过这样的话:“我自己究竟要比先生年轻些,加以素不相识,而又隔得很远,对于先生便每每妄生揣测,就如这次纠纷吧,……才明白先生实在是一位宽怀大量的人,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恩怨’的。

”再也不用提什么“鸳鸯蝴蝶派”、 “才子+流氓”、“阿q式的逻辑”……的了。这就是“阶级”的情谊。

鲁迅vs.沈从文:“京派”和“海派”

沈从文是这样完成他的《文学者的态度》的:首先是援引了“一个近在身边的俗例”,通过对他家中厨房的大司务老景的描写,轻松地阐述了文章的主题,伟大的作品的产生,有赖作家的态度,“同我家大司务态度一样”——“对于工作尽他那份职业的尊严”。 以前也看过他的文章,似乎也有这种特点,这是很有趣的,不知道能不能以偏概全的认为“生活的艺术”是也!

鲁迅观后感 篇9

我又复***遍《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再一次被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精神和热情关心培养青少年成长的品德感动。

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伯父谈到《水浒传》里的人物时,我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笑着说:“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实际上是批评“我”读书不认真。读到这儿,我想到自己也跟作者一样看书囫囵吞枣。例如,有一次,我妈妈让我读一篇文章,然后做后面的作业。我无助地坐在椅子上,看上去很像。我几分钟就读完了。

我妈妈在书中选了一个问题来考验我。我半天都不知道答案。妈妈说:“你看书不认真,答案就在书后。

”从此以后,我读书不再马虎了。

看到“伯父”关心女佣阿三的时候,我脑海里呈现出了以前姐姐家的保姆形象。那个保姆很胖,叫小燕。以前姐姐不太喜欢她,经常给她制造麻烦,有时东西不见了也叫她赔。

但是有一天,当我们一起出去玩的时候,小燕为了防止妹妹被车撞到而伤了自己。这时,我觉得小燕不像我想像的那么烦人。后来,小燕受伤了,但她没有在姐姐家做。我很难过。我不能再和她玩了。

读完这篇课文,我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被爱,因为他对自己想得太少,对别人想得太多,爱所有的人。我长大一定要做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些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认识到鲁迅的品质。

第一件事主要讲了作者读书不认真,看《水浒传》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伯父问作者,她就张冠李戴乱说一气,伯父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这句话表面上伯父是在夸自己的记性好,实际是在批评作者读书不认真。我以前买书只看封面好不好看,再看插图好不好就买下了,回到家一看,结果一点也不好看,读了这个故事,我心里感到愧疚。

第二件事是主要讲了“我”和伯父谈起了鼻子,“我”对伯父说“伯父,您跟爸爸哪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伯父问:“哪一点不像呢?

”作者说“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呢,又扁又平。”伯父说小的时候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这句话表面上是伯父碰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是伯父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残酷**。

第三个故事告诉了我们要助人为乐。鲁迅救了一个车夫,给了他一些钱。鲁迅的品质太高尚了。在帮助了车夫后文章中说“我”看到伯父的脸变得严肃起来。

我对这句话不太懂,问了老师后才明白了。

因为鲁迅先生少为自己着想,多为他人着想,所以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我要学***先生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高尚的品质。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深深地为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他的笔名。

你知道鲁迅先生还有哪些笔名吗?他的笔名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用得最多的笔名是“鲁迅”

鲁迅一生用过几十个笔名,每一个笔名都有着深刻的意义。1930年他用得最多的笔名是“隋洛文”“洛文”“乐人”“洛”等。这些笔名都显示了鲁迅对反动国民党的嘲笑和蔑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1930年2月,鲁迅先生和当时的进步人士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国民党反动派立即加以**。国民党浙江省党部诬蔑鲁迅为“堕落文人”,并秘密发出通知要逮捕他。

鲁迅先生没有屈服,继续写文章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黑暗。他的文章像匕首和长矛一样,刺穿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要害,暴露了他们的反动面目。为了对敌人的诬蔑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他把“堕落文人”几个字改写成以上几个笔名。

由此可见鲁迅先生是不怕“碰壁”的。

三十年代,为了战斗的需要,鲁迅先生经常更换笔名,如“邓当世”“邓江”。浙江人读“邓”为“遁”。“遁”是逃走的意思,这暗喻避开当时反动**的耳目进行战斗。

鲁迅先生的最后一个笔名是1936年时用的“晓角”,“晓”是指拂晓的意思,“角”是号角的意思,“晓角”表示他愿作冲破黎明前黑暗的号角,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那么,鲁迅先生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鲁迅”这一笔名的呢?那是在1918年5月,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诞生了。这是鲁迅先生第一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

《狂人日记》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了一个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这个“狂人”的嘴,描绘了一个恐怖的人吃人的世界,深刻地揭露了在“仁义道德”薄纱掩饰下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号召人们推翻旧的吃人制度,体现了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狂人日记》有力地鞭挞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和旧礼教,奠定了新文**动的基石。

后来,鲁迅向朋友们解释了释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一是母亲姓鲁,二是周鲁是同姓国,三是取愚陆快。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

只有更加勤奋,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和别人一样的效果。“鲁迅”这个笔名不仅充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对母亲、祖国的热爱,而且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自己时刻不忘奋力前行的严格要求。以后鲁迅先生在《自嘲》中把自己喻为“孺子牛”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鲁迅观后感 篇10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鲁迅先生生前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所以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与爱戴。读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想起了我和表妹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

这次国庆节期间,有一天,天气有点冷。我和表姐正要去外婆家。我们边走边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向路人乞讨。那个小男孩不过

7、 八岁,一张小黄脸,一双大眼睛,两张薄嘴唇,一个小鼻子,两只脚穿破烂鞋。表姐走到他跟前,正想拿钱给他。

我把表姐拦住了,对她说: “表姐,别管他了,快走吧。”表姐听了,严肃地对我说:

“你难道没有读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吗?鲁迅先生他爱憎分明,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精神呀!我们应该学***先生那种高尚情操,应该帮助这位小男孩,而不是去嘲笑他,不理睬他!

”说完,表姐把五块钱递给了小男孩。我顿时脸上感到火辣辣的,恨不得地上有个洞让我钻进去。我还拿出口袋里仅有的两元钱给了小男孩。

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了教育,决心做一个像鲁迅先生那样的人。我多为别人着想,少为自己着想!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对文章中伯父帮助黄包车夫这件事感触很深。这件事的大意是:有一天,作者和爸爸妈妈去她的伯父鲁迅先生家。

在伯父的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受了伤的黄包车夫。

作者的父亲找道了车夫受伤的原因。于是作者的爸爸跑到伯父家,接着跟伯父一起帮这个黄包车夫包扎好伤口。最后,叔叔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在家里好好照顾自己的伤势。

这件事使我对鲁迅的钦佩油然而生。

读完这篇文章,回首往事,鲁迅的品德真的太高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鲁迅那样助人为乐,做了好事而又不要报酬的呢?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与文章中的这件事恰恰相反的事情。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次,一个孩子独自玩耍,突然踩在香蕉皮上,四脚朝天,他哭了。

可是,在旁边的路人,都只是冷眼相观,却没有一个愿意前来帮助这位小朋友,把他扶起来的,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指着这位小弟弟哈哈大笑,还就这个小弟弟的狼狈样而议论纷纷。我也是这行人中的一个。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很惭愧。

在这里,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别人,这不仅会让世界更美好,也会让自己更快乐!

鲁迅观后感 篇11

论据:鲁迅从日本人那里学到了对中国人民有益的东西。作为一名真正的爱国斗士,他只考虑自己民族的素质,而不关心其他国家的兴衰兴亡。

近年来,在形形色色的批判、污蔑鲁迅先生的言论中,最为犀利,也最为恶毒的一种是指责鲁迅一生,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从未骂过日本人,甚至还和日本友人密切来往,因此是所谓的“汉奸”云云。更有甚者,将鲁迅的《提三义塔》中“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搬出来大做*。由此我们得到三个问题:

1、鲁迅为什么很少骂日本人?

2、鲁迅真的没有骂过日本人吗?如果有,那是怎样的一种骂?

3、鲁迅为什么在“九一八事变”,国人受辱之际,依然结交日本朋友?

首先,鲁迅没有理由不骂日本人。

先来分析鲁迅出国留学的原因:从《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不难看出:鲁迅对所谓的中医医道已经抱有很大偏见,他不愿再将人们的生命交付给毫无科学根据的迷信与药方,于是出国留学的目的十分明确:

学***。然而当时由于西洋各国大都路途遥远,路程耗费巨大,个人难以负担得起,而鲁迅正值家道中落,生计艰难,只有日本路途近,花费少,因而只好作此选择。所以鲁迅去日本留学纯属无奈之举,并非心向往之。

再来看鲁迅日本留学时的经历:“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是鲁迅初到仙台就学时的情景,“物以稀为贵”极含有讽刺意味,想必深明睿智的鲁迅也早就意识到,自己受到的优待背后,不是尊重,而是更加深刻民族歧视。

“‘你改悔罢!’……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

……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日本学生公然挑衅是再明显不过的了,难道当时的鲁迅会无动于衷?当然不是,但通过对弱势种族的不断歧视,鲁迅逐渐明白:

拯救几个垂死的病人,并不能拯救一个弱小而被践踏的国家,使之强大而自由。加之之后的“看电影事件”,才更加坚定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在呐喊自序里鲁迅曾铿锵地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作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不要忘记在东京时的鲁迅正是因为不满清国留学生的作为,才转到仙台的。由此可辨:国人的一些卑劣品质一直深深印刻在鲁迅的脑子里,时时提醒并引领着他的战斗方向,而到日本留学的鲁迅完全是以民族利益出发,他在日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祖国有一个好的前程。

至于日本,作为鲁迅本人,他确是对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怀有深深的仇恨。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鲁迅和藤野先生。有人说,藤野先生改变了鲁迅对日本的看法,但事实上,鲁迅对日本的看法一直站在他心中,从不动摇,那么藤野先生对鲁迅有什么改变呢?

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中可以说是深情地歌颂恩师,那么藤野先生与鲁迅的关系也一定不一般。但是,让我们看看鲁迅在藤野先生的回忆中,又是什么样子:“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子的和尚”,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

所以在仙台医学院,也有一群人用白眼看着周君,把它当成陌生人。”可以肯定,鲁迅在仙台留学的日子并不好过,是始终受人排挤的。然而,根据当时鲁迅就学的仙台医专规定,班主任需负责管理诸如学生的学***、学***指导、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等很多方面内容,也就是说,藤野先生对鲁迅所作的不过是身为一个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我所做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因此,被周君尊尊为唯一的老师,我自己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连藤野先生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不难看出鲁迅在回国之后对藤野先生的赞美凿实有些夸大其词了。

藤野先生只受到了正常的对待,鲁迅却受宠若惊。鲁迅在仙台学医,不难看出他的屈辱。再看这一段话:“如果是毕业生的话,我会和他们一起拍纪念照,可是一次也没有和周君一起照过相。

周君是怎样得到我这张**的呢?说不定是妻子赠送给他的。”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重点写了藤野先生赠送**一段,而事实却与此有很大出入,这不禁使人们想到《朝花夕拾》小引中的内容:

“与实际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鲁迅为什么会“记”成这样,我们还要深究到鲁迅写作此文时的背景:作者于1926年10月22日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写下这篇回忆性散文,当时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鲁迅被迫离京,来到厦门,他曾在信中说道“我来厦门,虽然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

”可见当时鲁迅正处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整理和解剖自己思想的阶段,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战斗。在这时回忆藤野先生,也是回忆自己弃医从文的全过程,他正在整理思绪,以最初的决断要求自己,束缚自己写作的道路,明确方向,那么写作此文的目的也就在明确不过了。相片既非藤野先生亲赠,鲁迅却对这相片珍惜若此,那么他真正珍惜的也更多是藤野先生有利于中国人的品质,推而广之,就是日本人有利于中国人的品质,而不是藤野先生本人。

鲁迅的成功在于他能够清楚地判断国家、人民需要的是什么,在他回国从文期间,他也铭记真正地改变国家,不是靠把敌人“骂倒”,而是要把自己人“骂醒”。鲁迅知道,骂日本人并不能使一个沦陷的民族重新站起来。骂日本人并没有推翻整个日本。

鲁迅结结实实地骂过日本,只是这种骂,不是流氓吵架,亦不是悍妇撒泼,更不是毫无道理,乱骂一气。这是深刻的揭露,这是无情的驳斥,这是威然的抨击。这种骂,骂倒了日本,也骂醒了中国。

【一】日本侵略者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大肆**中国百姓,党**队不出兵抵抗,却也惨遭日本军队的致命袭击,鲁迅在亿万国人中凛然屹立,骂出混杂着中国的气血男儿不屈精神的极尽讽刺的辛辣语句:“不料帝国主义老爷们还嫌党国**得不赶快,炸得炸,轰的轰,称人民为‘反动分子’是党国的拿手戏,而不料帝国主义老爷也有着妙法,竟称不抵抗的顺从的党**为‘贼匪’,大加以‘膺惩’冤乎枉哉,这真有些‘顺’‘逆’不分,玉石俱焚之概了”

——《“知识劳动者”万岁》

【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而以日本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就借此机会大肆提供**中国反侵略者和共产党的**,鲁迅对此种“以华制华”的卑鄙手段可谓是深恶痛疾,用犀利的文辞无情地揭露:

“我还记得,当去年中国有许多人,一味哭诉国联的时候,日本的报纸上往往加以讥笑,说这是中国人‘以夷制夷’的老手段。”

——《以夷制夷》

“只要略有知觉的人都知道,这会学生的**,是因为日本占据了辽吉,南京**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而国联正和日本是一伙。”

——《友帮惊诧论》

这样的骂,令对手原形毕露,令肆意张狂的丑恶事实浮出在昭昭之下。这样的骂法,不正是鲁迅的风格吗?然而,斥骂者是鲁迅,鲁迅不是满口喊着爱国却从不肯付出行动的“正人君子”,更不会只写些对族人毫无帮助,单纯抒发自己的一时之愤的壮怀诗歌,他在痛骂日本人罪恶的同时,也在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嗜杀手足的冷血与残酷以及愚蠢的国人。

民主战士鲁迅把他的公正体现在为国人、民族好,而不为对手坏上。骂外的时候少,骂的时候却直指对手原形,看似捎带却实在强调中国人无知是鲁迅的本意——为百姓好,真正的好,而不是痛骂对手坏来衬托起自己(中国)一个虚假的表象。换言之,鲁迅是借侵略者之恶而深省,借令全国人民愤慨的事实作为批判中国人恶劣品质的依据。

这样的批判,才是富有价值的批判,才是应被铭记的批判。

鲁迅虽然痛恨日本侵略者和日本民族的自卑,但他对友谊的要求是无限的。鲁迅去日本读书,交了几个日本好朋友,这并不奇怪。然而回国之后的鲁迅并没有为了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拒绝友谊,相反,他一如既往,类比藤野先生,今人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朋友之所以成为鲁迅的知交,源于他们身上一些值得鲁迅,甚至全中国人学***质。

这样的品质,仅仅局限于鲁迅的日本朋友,和鲁迅的日本观是两码事。具体地说,鲁迅痛恨日本侵略者,却欣赏一些日本人。

至于鲁迅《提三义塔》一诗还要联系背景来看: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人西村真琴在上海被炸毁的民房中发现了立在断壁残垣上的一只鸽子,于是将它带回日本并饲养了起来。鸽子离开故土,抑郁而中后,西村真琴便把这只“三义鸽”郑重葬埋在了他家庭院中的一棵紫藤树下,为显诚意,还特意写信给鲁迅先生,要鲁迅先生为此提诗,最终得到了这一横卷。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是受他人的委托,对象是西村真正的古筝。所以,《提三义塔》中的动人诗句,尤其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两句,也是针对其日本朋友所说,而并非将话锋对准中日两国。

综上所述,我得到的结论是:鲁迅身为爱国斗士,完整地用一生履行了他的职责,他的抱负——他无情的批判,真实的揭露,对内不对外,是因为他全身心希望国家富强,而不在乎其他国家的强与衰,兴与亡的。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706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