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时间过得真快呀,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教学计划能够使新学期的教学更有目标明确,大家都写好了学科教学计划吗?这篇“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是编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为了不遗漏还望您收藏本页链接!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1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掌握五年级各个数学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计划将重点覆盖五年级数学课本中的各个知识点,包括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四则运算、分数、面积和体积、几何等。
三、教学方式:
1.探究教学法
利用教材和活动手册中的案例和任务,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情景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实例,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情景中,使数学知识得以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3.游戏教学法
通过各种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
第1节 数的认识与数的大小比较
第2节 数轴和绝对值
第二单元:四则运算
第1节 加减法的运算
第2节 乘法的运算
第3节 除法的运算
第三单元:分数
第1节 分数的认识
第2节 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节 分数的运算
第四单元:面积和体积
第1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第2节 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
第3节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计算
第五单元:几何
第1节 直线、线段和射线
第2节 平行线和垂直线
第3节 图形的相似和对称
五、教学评价:
本教学计划采用综合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包括试题评价、观察评价和反思评价。
六、教学资料: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
活动手册: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活动手册
其它学习资料:课外数学读物、数学游戏等
七、教学难点:
1.数的认识与大小比较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学习数字的分类、数轴和绝对值,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初学数学时的难点。
2.分数
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比较抽象,需反复练习,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和相关规律。
3.面积和体积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具有判断和评估的能力。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2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背景
针对当前五年级学生数学发展的需求,本教学计划以“数值计算”、“几何形状”、“数据及图表”三个主要主题为基础,同时辅以小学五年级数学基本教材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之间的计算方法,加、减、乘、除及简单整除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
2.理解基本几何形状的概念,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能够计算这些形状的周长和面积;
3.熟练使用数据及图表,能够获取和处理基本数据信息,包括描述统计信息、绘制图形等。
三、教学内容
1.数值计算
(1)加减乘除的基本计算方法;
(2)整除、质数、合数、因数等概念;
(3)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换和计算;
(4)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2.几何形状
(1)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形状的概念;
(2)各种形状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其他简单形状的认识和计算。
3.数据及图表
(1)基本统计概念的认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图表的认识,如折线图、条形图、饼图等;
(3)在统计信息和图表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
四、教学方法
在数值计算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交互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几何形状的教学中,我们采用实物操作法、绘图法,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形状的特点,并通过手动测量,更深刻地理解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在数据及图表的教学中,我们采用实际应用法、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如何分析数据、如何呈现图表,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估
我们将根据以下几点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评估:
(1)日常课堂表现,包括作业、课堂表现等;
(2)定期模拟测试,以检测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3)课程完结时进行一次大型测验,以检测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情况。
六、总结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全面系统地教授数值计算、几何形状和数据及图表的相关知识,全面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参与感,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提供平台。初步评估表明,此教学计划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3
第一课:数与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数与式,能通过不同数学题目给出答案。
教学内容:
1. 数的分类:正数、负数、零。
2. 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3. 表达式与计算:算式、字母代数式、多项式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入数与式,以课前学习过的题目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式子了解到数与式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数的分类和基本运算,重点讲解不同运算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学生明确每个运算符的作用。
3. 练习:给出20个简单的题目进行练习,并提供相关的解答,让学生在练习中增加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算数题。
4. 实践:通过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第一步学习内容中给出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5. 总结:对本课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学生的疑惑。
第二课:分数和小数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教学内容:
1. 分数的定义与形式: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等。
2. 分数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及应用。
3. 小数的定义与性质: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教学步骤:
1. 导入:让学生通过课前准备的数学题目了解到分数和小数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对小数和分数的区别进行深入探讨。
2. 讲解:通过简单清晰的例子,让学生容易理解分数的定义和形式,并重点介绍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定义及其意义。同时,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及其与分数之间的转换。
3. 练习:引导学生完成一些分数和小数加减乘除应用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数学难题,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分数与小数基本计算能力。
5. 总结:通过课后的复习测试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总结分数和小数的知识点,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和解决,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第三课:图形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图形的名称、性质、构造等基本知识,能识别常见的几何图形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
1. 基本图形的分类:点、线段、直线、射线、平面、角等。
2. 常见图形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3. 图形的构造原理:三线平分法、相似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各种图形,并引导学生对不同形状图形的认识与分析,帮助学生从观察中了解到图形的基本知识。
2. 讲解: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准确清晰的讲解各种图形的定义、性质,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各种图形的特点。
3. 练习:通过基础练习,培养学生观察各种图形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自然地学会从图形方面解题。
4.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分类说明,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选择、运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总结:通过课堂讨论和复习测试,帮助学生总结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好玩和实用性。
第四课:整数和算式的变形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了解算式的变形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整数和算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内容:
1. 整数的概念和性质:正整数、负整数、零、加减乘除等。
2. 算式与变形: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加减乘除的应用、算式的变形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课前准备看到的计算题,让学生明确整数的概念和性质,并从数学题目的角度看待整数。
2. 讲解:通过讲解教师以及小组内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算式的基本概念,同时遍历加减和乘除方面的应用。
3. 练习:通过大量计算题与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算式中变形的方法,理解加减乘除应用在算式的各个方面。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扩展整数的应用范围。
4. 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整数和算式的实用性,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通过课后的与老师的交流和小组讨论,以及简单的测试,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整数和算式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好玩性。
第五课:万能公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利用万能公式求解关于二次方程的问题。
教学内容:
1. 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²+bx+c=0 (a≠0)。
2. 解二次方程的方法:配方法、公式法。
3. 形如ax²+bx+c(a≠0)的简单问题。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察、思考几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关于二次方程的基础知识。
2. 讲解:通过清晰简洁的讲解,让学生明确二次方程的概念和形式,同时让学生了解解二次方程的方法。
3. 练习:通过简单的计算题和小组内讨论,让学生掌握配方法和公式法的应用技巧。
4. 实践: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为模式,认真思考和解决系列涉及二次方程解法的问题,进一步巩固学生对二次方程各种问题的掌握。
5. 总结:通过讲解及实践,帮助学生总结解决二次方程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的相关主题范文,本文详细描述了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所需的各个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步骤。有了这个教学计划,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教学,既保证学生学习效果,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与探索空间,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4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第一课:整数的概念与表示
本课程主要目标:引入整数的概念与表示,激发学生兴趣,扩展知识面
教学内容:
一、引入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概念与表示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整数不仅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而且在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2.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二、整数的基本概念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基本概念,如正整数、负整数、零等。
2.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正整数,什么是负整数,并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了解整数的实际应用。
三、整数的表示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表示方法,如数轴、正负号等。
2.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表示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整数的正负性。
四、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我们将开展整数概念和表示的练习,这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第二课:整数的比较和运算
本课程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整数的比较和运算
教学内容:
一、审核与引入
1. 教师要求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了解他们对整数的概念和表示的掌握情况。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比较和运算的重要性。
二、整数的比较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比较方法,比如大小比较,绝对值比较等。
2. 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整数的比较方法。
三、整数的运算
1. 教师向学生介绍整数的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包括正负数的加减乘除,以及正负数之间的运算。
四、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本课程将开展整数的比较和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整数的比较和运算方法。
第三课:分数的概念与表示
本课程主要目标:引入分数的概念与表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
一、审核与引入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与表示的重要性。
2.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把整数的概念和运算与分数相联系。
二、分数的基本概念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基本概念,如分子、分母等。
2. 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分子、分母。
三、分数的表示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数线、数字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分数所表达的数值。
四、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本课程将开展分数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第四课: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
本课程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一、审核与引入
1. 教师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的实际应用。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如通分比较、化简比较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三、分数的加减乘除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如通分运算、化简运算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实施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四、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本课程将开展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方法。
第五课:分数混合运算
本课程主要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
教学内容:
一、审核与引入
1. 教师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加减乘除方法,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二、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如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等。
2. 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分数混合运算方法
1.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如换分数、分数转换、通分运算等。
2. 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实施分数混合运算。
四、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的知识,本课程将开展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
五年级的数学课程涵盖了一系列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整数和分数。这些知识对于孩子的日常生活和以后的学习至关重要。本教学计划致力于让孩子们充分掌握整数和分数,包括它们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大小比较和运算以及混合运算等,希望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强大的数学基础,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5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运算
2.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3.学会计算带分数的加减法,了解带分数的乘除运算
4.能够根据题目情境识别运算符号,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运算
(1)练习分解数和拼凑数的方法,从而掌握整数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230+60=(200+30)+60=200+(30+60)=200+90=290
(2)练习跨十或跨百加减法,如40+50或350-200, 利用数轴等工具,为数学运算提供直观帮助。
例如: 300+70=(300+100)-30=400-30=370
2.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例如0.5表示了和整数5一样多的数量,但是把它分成了10份。
(2)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并能灵活使用 ""、 "="运算符。
例如:0.4 0.89, 3.02 = 3.0200
(3)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例如:
0.5 + 0.25 = 0.75, 1.25 - 0.6 = 0.65, 1.2 × 0.5 = 0.6, 6 ÷ 0.2 = 30
3.带分数的加减法,乘除运算
(1)初步认识带分数的意义,理解带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合体。
例如:5 3/4表达了5+3/4,其中5为整数部分,3/4为分数部分。
(2)掌握带分数的加减法,例如:
6 3/5 - 2 1/5 = 4 2/5, 7 1/2 + 3 1/3 = 10 5/6
(3)初步了解带分数的乘除法,例如:
2 1/4 × 3/8 = 21/32, 10 ÷ 2 1/2 = 4
4.应用题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
(1)超市促销:某件衣服原价120元,现为打7折销售, 请问现在这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元?
(2)预付电话费:某公司预存电话费300元,每次打长途电话每分钟0.4元,请问该公司可以打多长时间的长途电话?
(3)慈善义卖:慈善义卖活动上,小华和小李各卖出了一些物品,小华共卖出了12.5元物品,小李共卖出了0.75元物品,他们两个人卖了多少元物品?
三、教学过程: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运算
(1)介绍使用分解数和拼凑数的方法,加减运算规则
(2)练习加减法,考虑跨十或跨百的情况,提供数轴等辅助工具
(3)课堂小测:计算230+60、540-120、700+330
2.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1)介绍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安排课堂小练习
(2)授课小技巧:先将两个数转化为相等数量的小数,再进行大小比较或运算。
(3)实践应用:给出一些小数运算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
3.带分数的加减法,乘除运算
(1)介绍带分数的基本知识和表示方法,注重理解整数和分数的意义
(2)使用计算法则,练习带分数的加减法
(3)笔算练习:做出一些不带括号的带分数运算练习题
4.应用题
(1)介绍实际问题的应用背景和思路,让学生分析问题,找到解题技巧
(2)根据难易程度,给出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既包括简单的计算练习,也包括较难的思考题。
(3)上课讨论,互相交流答案和思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
1.学习方法:以知识点教授为主,注重概念理解和应用能力训练
2.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互相交流,激发学习兴趣
3.示范演示法:为了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老师需要给出相应的示范演示
4.巩固练习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既可以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或小练习,也要布置作业,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五、教学评估:
1.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老师调整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2.每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能力,布置适量、难度不同的作业,既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也可适时调整教学进度。
3.期末考试:安排期末考试,考察整个学期数学学习的成果,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6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本课程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提高数学基本技能,如加减乘除,分数,几何图形等,并引导学生拓展数学思维,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一单元:数
主题:加减法的练习
课程目标:
• 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习口算中的增量与减量;
• 发展头脑反应能力并提高记忆力。
作业:
• 按照进度完成《加减练习》部分的练习题。
• 完成口算题练习,如50-46、58+32等。
• 带回家的小练习册。
评估:
• 练习的习惯;
• 学生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
• 能否独立思考,不惧困难。
第二单元:分数
主题:学习分数
课程目标:
• 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
• 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 学习分数的基本运算和简化法则。
作业:
• 在作业本上完成练习题目和口算题。
• 操作糖果、小球、火车等物品来理解分数概念。
评估:
• 学生懂得分数的概念;
• 学生能否独立进行分数的计算;
• 学生能否理解和解释分数的分类。
第三单元:几何图形
主题:学习几何图形
课程目标:
• 了解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
• 掌握几何图形的构造方法和特征;
• 发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和探索能力。
作业:
• 练习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分类。
• 作业本里的有关几何图形的章节。
• 工程大赛——建立自己的几何图形模型。
评估:
• 学生能否对常见的几何形状和特征进行认识;
• 学生是否能独立构造几何图形;
• 有创意的绘制图形评选。
第四单元:数据和统计
主题: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课程目标:
• 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
• 理解数据和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
• 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
作业:
• 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数据。
• 在作业本上理解并绘制统计图表。
• 小组合作分析有关数据并讨论。
评估:
• 学生能否搜集有用的数据;
• 学生能否理解各种数据图表和解释其含义;
• 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总结:
通过以上四个单元的学习,五年级学生将获得基本的数学技能和概念,并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为更高水平的数学课程打下基础。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7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第一学期
1. 数的认识和运算(3周)
目标:学生了解数的四则运算和数的概念,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数的计算。
重点:认识正整数、零与负整数,加减法的计算。
难点:乘除法的计算及绕口令。
2. 分数和小数(3周)
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常见分数和小数,并理解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和小数计算。
重点:学生掌握分数、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分数和小数的相互转换。
难点:分数和小数的计算。
3. 空间和图形(3周)
目标:学生了解空间中的基本图形和简单变换,能正确画出各种基本图形。
重点:认识各种基本图形,学习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变换。
难点:三维图形的理解和绘制。
4. 数据和统计(2周)
目标:学生掌握统计和分析各种数据的方法,并能简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重点:学生学习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能简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难点:具体实例的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选择。
第二学期
1. 时钟和单位换算(3周)
目标:学生学习时钟的读法和简单运用,并理解长度、体积、质量等基本单位的换算方法。
重点:学生了解时钟的基本读法和简单运用,学习长度、体积、质量等基本单位的换算方法。
难点:不同单位的换算。
2. 代数式和方程式(3周)
目标:学生学习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和方程式的计算。
重点:了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掌握基本的代数式和方程式的计算。
难点:多项式的计算。
3. 比例和相似(3周)
目标:学生学习比例和相似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例和相似的计算。
重点:了解比例和相似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比例和相似的计算。
难点:相似三角形的计算。
4. 几何变换和向量(2周)
目标:学生学习几何变换和向量的概念,并能对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变换操作。
重点:了解平移、旋转、翻折的概念和向量的定义,能进行简单的几何变换。
难点:关于坐标系中的向量的问题。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具体的教学安排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结合生活,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和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成为独立思考的数学家。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8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第一课:整数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整数的概念,整数的符号,正整数、负整数,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及其大小比较,整数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初步了解整数的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合理运用整数进行解题。
第二课:常见分数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分子、分母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分数的读法及简单分数的写法,带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及乘法运算,初步了解分数的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分数进行数学思考的能力。
第三课:小数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小数的概念,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大小比较和排列,以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小数进行解题的能力。
第四课: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基本长度单位及长度单位换算,基本面积单位及面积单位换算,基本体积单位及体积单位换算,初步了解几何图形的作图及其计算,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进行几何计算的能力。
第五课:图形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几何图形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性质和判定方法,学习几何图形的名称和简单有关知识,初步掌握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第六课:三角形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三角形的概念及分类,学习三角形的特征、性质和判定方法,学习三角形的中线、高线、中垂线的概念及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并进行实际问题的综合解题,培养学生对三角形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第七课:相似图形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相似图形的概念及其相似判定方法,探究相似比的概念、性质及计算,学习利用相似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判断相似图形问题的能力。
第八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及运用
本课重点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距离等概念及其计算,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平移、旋转等基本变换,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认识、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第九课: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及应用
本课重点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学习利用各种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了解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练习,培养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第十课:数学思维及解题方法
本课重点学习数学思维及解题方法,了解数学思维的构成和培养方法,学习常见的解题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具体例子讲解解题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灵活运用各种解题方法的能力。
以上是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每一课都有其重点和难点,通过这些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数学课教学计划 篇9
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字的概念,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2.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3.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4.了解角度的概念及其度量方式,能够进行角度的测量和转换。
5.学习平面图形的基本种类,能够分类和识别不同的平面图形。
6.了解体积和重量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内容
1.数字的认识
2.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3.面积和周长的认识及计算
4.角度与角的测量、转化
5.平面图形的分类、识别
6.体积和重量的认识及计算
三、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
2.游戏、活动
3.小组合作学习
4.练习题和思考题解答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篇:数字的认识
1.数字的认识:整数、零、分数和小数
2.用手指和计数器计数
3.每日练习题解答
4.结合游戏感受数字的趣味
第二篇:四则运算及其应用
1.加、减、乘、除的概念
2.加、减、乘、除的练习
3.日常生活中的四则运算实践应用
4.多种游戏体验四则运算
第三篇:面积和周长的认识及计算
1.面积的概念及计算
2.周长的概念及计算
3.不同形状图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4.游戏、活动加深面积和周长概念
第四篇:角度和角的测量、转化
1.角度的概念及度量方式
2.练习角度的测量和转换
3.日常生活中角度的测量实践应用
4.多种游戏感受角度的测量和转换
第五篇:平面图形的分类、识别
1.平面图形基本种类的认识
2.不同图形的识别及分类
3.练习绘制不同的平面图形
4.游戏、活动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第六篇:体积和重量的认识及计算
1.体积和重量的概念
2.练习体积和重量的计算
3.不同物体的体积和重量测量
4.游戏、活动深度体验体积和重量概念
五、教学评价
1.教学战略与效果评估
2.学生反馈与评价
3.不定期小测验测试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和材料
1.白板、笔、书本
2.计算器、度量工具
3.课堂练习题
4.游戏、活动设计
5.视频、图表、ppt等;charset=utf8
以上就是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阅读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你会怎样编写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呢?转眼间,新的学期即将开始,只有写出良好的教学计划,才能更好地找到教学重点。经过细心考虑,栏目小编为您编辑了这篇“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参考对您有所帮助,使您感到非常高兴!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1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通过梦想主题的探讨,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自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口语和表达能力。
教学时间:3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第一周主题:我的梦想
第一节课:自我介绍
1. 欢迎词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次梦想课的主题和目的,并鼓励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参与。
2. 自我介绍
老师介绍自己,并向学生们介绍自我介绍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在自我介绍中展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
3. 学生自我介绍
让学生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同时鼓励同学们提问并互相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交流。
第二节课:我的梦想
1. 导入
老师以“如果有一份无限制的愿望,你会许什么?”为题,引起学生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2. 观看视频
老师播放《我和我的祖国》中“大家一起来祝愿祖国”这段视频,并引导学生讨论视频所传达的信息和主题。
3. 学生发言
老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请同学发表对他们梦想的评价和建议。
第二周主题:如何实现梦想
第一节课:规划梦想
1. 导入
老师以“梦想是一颗星,规划是一根针,如果你想要把星星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就必须得有那根针。”为题,引导学生们思考规划在梦想实现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言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梦想规划和接下来的步骤,并与同学互动交流,并请其他同学发表意见和建议。
第二节课:努力实现梦想
1. 导入
老师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为题,鼓励学生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细心、执着、乐观、坚韧。
2. 观看视频
老师向学生播放《天赋》这部电影的片断,引导同学们理解努力和付出的重要性。
3. 学生发言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现梦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并请同学互相分享建议和支持。
第三周主题:我的未来
第一节课:蓝图规划
1. 导入
老师以“世界上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题,推动学生们认识到未来的重要性。
2. 观看视频
老师向学生播放一部关于莫扎特的电影,并引导同学们探讨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规划未来的。
3. 学生发言
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憧憬,并请同学互相分享想法和建议。
第二节课:我与未来的自己
1. 导入
老师以“未来有无限可能”,鼓励学生们向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
2. 观看视频
老师向学生播放一部短片,其中儿童与未来的自我进行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梦想成真。
3. 学生发言
学生与同学们共同根据自己的规划,向未来的自己发送祝福和鼓励,并表达对自己的信心和支持。
总结
学生组织自我对这些话题的思考,分享他们的想法,以及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过程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通过这个系列的课程,学生们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加强了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并学会了通过规划和努力实现他们的梦想的技巧。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2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梦想,有什么样的梦想,并且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梦想表达出来。
2.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需要做些什么。
3.通过梦想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梦想
通过画面、故事和体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梦想,以及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成为梦想。
2.梦想的种类
通过展示不同的职业、生活方式等,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梦想,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梦想。
3.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故事和分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实现梦想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条件和步骤。
4.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让学生制定自己的梦想计划、展示如何面对挑战和错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勇气,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发展中,更加坚定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方法
1.游戏法
通过趣味游戏和小组互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梦想的种类和实现梦想的步骤。
2.情景模拟法
通过展示各种职业和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景模拟中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梦想和情况。
3.案例法
通过讲述各种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实现梦想需要的决心、勇气和行动力。
四、教学评价
1.考勤率
学生出勤率是否全面、对教学有没有影响。
2.成绩评价
学生表现出梦想的实现路径、对未来的方向是否有准确的判断、是否具备实现自己梦想的决心、勇气和行动力。
3.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过程是否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否掌握重点知识、是否具备实现自己梦想的能力。
总之,小学五年级的梦想课教学计划,应该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梦想,有什么样的梦想为主要目的,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实现梦想的重要性,并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奋斗。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3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梦想,为什么要有梦想。
2.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分类和实现梦想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规划梦想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梦想的分类,即具体梦想和远大梦想,并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的方式和途径。
2.如何规划实现梦想的过程,探究各种情况下应该怎样调整自己的计划去推动实现梦想的进程。
三、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了解梦想和梦想的分类。
2.让学生了解实现梦想的方式和途径,如设立目标、完善自己、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等。
3.通过生动而富有创意的情境故事、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魅力和实现梦想的喜悦。
4.通过参观讲座和专家讲解,加强对梦想的真实性和关注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5.请学生自己想出自己的梦想,并制定一个计划去实现自己的目标,然后按计划行动。
四、教学方法
1.直观法
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梦想的魅力和实现梦想的乐趣。
2.体验法
通过让学生参与梦想实现和规划的过程,让他们体验到梦想的具体实现过程。
3.探究法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如何制定和实现梦想计划,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估方法
1.教师对学生个人制定的梦想计划进行评估。
2.通过学生自我评估,了解自己对制定和实现梦想计划的掌握情况。
3.通过学生的表现,考察其对梦想和事业有多大的认知和规划能力。
总结:
此次《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注重通过生动而富有创意的情境故事、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梦想的魅力和实现梦想的喜悦,同时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如何制定和实现梦想计划,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时代,通过这样的梦想课的教学,更能激励孩子们努力拼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4
小学五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走出了幼儿园的世界,进入了更广阔的知识海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有着很多的梦想,这些梦想可能来自他们身边的人,来自他们的想象,也可能是来自自己对未来的想象。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上教授一些关于梦想的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主题一:什么是梦想?
我们需要让学生们理解梦想的概念,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理解和经历,来共同探讨什么是梦想。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语录等方式进行引导,比如:法国作家雨果说过: "一个人的梦想再小,都比懒人的现实大。" , 那么什么是梦想?梦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向往,是内心的一种强烈的愿望或理想。同时,我们也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梦想需要实现才有意义,更需要努力和勇气。
主题二:如何实现梦想?
学生们很容易拥有许多的梦想,然而实现梦想却并不容易。因此,我们需要在课程中让学生们认识到,实现梦想需要有实际行动和计划。我们可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什么样的计划或行动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实际案例等方式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们听一些成功人士或优秀人才的演讲,讲述他们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的。让学生从中发现,梦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
主题三:如何坚持梦想?
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如何坚持梦想也是非常关键。在课程中,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们认识到,坚持梦想需要具备一定的毅力和耐力,更需要在道路上寻找良师益友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们探讨何为毅力与耐力,如何在困难面前不懈努力坚持梦想。
主题四:梦想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有梦想?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人类之所以不断进步和创新,就是因为有梦想,梦想让我们不断向前、追求卓越。在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有了梦想后,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告诉学生切记,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更需要关注自身能力的提升,方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结:通过对梦想的讲解,让小学五年级学生们在梦想中发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让他们懂得需要艰苦奋斗才能使梦想变为现实。在课程中,我们可以尽可能丰富多彩地呈现梦想这个话题,包括一些短故事、演讲、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感受和实践梦想。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5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梦想课教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品德素质。
二、教学内容:
1、前置知识:
针对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引入关于人生目标的讨论和激励性小故事,让学生们保持兴趣和热情,愿意投入到本次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来。
2、主体内容:
① 如何找到自己的梦想?
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简要的解答和引导。学生要懂得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并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关注社会和时代的实际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再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和梦想。
②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设定目标,明确计划和措施,用心去行动。学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并注重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时,还要学会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3、课堂活动:
① 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让学生们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梦想,让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和互相理解,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
② 自我介绍: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爱好和梦想,既能够展示自己的个性风采,又能够让他们更深入的理解自己的梦想和对未来的规划。
③ 观看小视频:教师准备一个关于成功人士的视频,并通过这些人物的事迹向学生展示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榜样和生活经验,了解成功的精髓和方法,激励学生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验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小组活动法、故事启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的主动思考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实时打分,会议式评价,同时,还将组织专家和家长的评价参与,形成全方位的多元评价。其中,重点评价学生成长和成就体现、沟通能力的有效运用、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发挥等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策略:
①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② 通过互动和讨论,让学生们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体验;
③ 通过观看视频和小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梦想;
④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们能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梦想。
最后,通过本次梦想课的教学,将充分激发学生们发现自己的生命潜能,让他们更加坚定自己的生活目标,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6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我,了解自我,培养自信心,树立理想志向,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
1. 自我认知:通过课程讲解和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特长、优势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意识,进一步提高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2. 理想与职业:通过学习和体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职业,了解社会上各种职业的性质、要求、薪酬和发展前景。协助学生初步掌握职业选择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志向。
3. 人际交往:通过课程讲解和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以及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同时,鼓励学生主动交往,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采用情境演示、图像、班会等形式,进行知识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2. 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巩固课程内容,提高思维能力。
3. 互动法:采用教师引导、班级博弈、团队竞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竞争,提高课程教育效果。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自我认知
1. 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通过自我评价和班级同学的观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列出个人优缺点。
2. 自我分析:根据学生个人特点和优缺点,开展自我分析,并完成个人“SWOT分析图”。
3. 个人目标:结合自我分析结果,列出个人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计划和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理想与职业
1. 职业介绍:介绍不同的职业,包括自然科学、社会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职业。着重介绍当代社会的热门职业以及未来重要发展趋势。
2. 职业分析:结合不同职业的性质、薪酬和发展前景,分析不同职业的优缺点,引导学生选定符合自己的职业。
3. 模拟面试:模拟职业面试环节,让学生体验职场压力,提高自己的求职技能。
三、人际交往
1. 沟通技巧:讲解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语言技巧、表达技巧和倾听技巧。
2.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团队协作和合作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
3. 表达自我:通过情景模拟、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
1. 自我评价:学生完成个人SWOT分析图、目标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自我评价。
2. 作品展示: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目标计划表和实施方案。
3. 情景模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对学生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学成果
1. 学生掌握了自我认知的方法,并初步建立起自我认知意识。
2. 学生初步了解不同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理想志向。
3. 学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提高了沟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4. 学生完成个人目标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得到实际实施,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六、教学总结
本教学计划设计旨在帮助小学五年级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树立自信心,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课程讲解和体验活动的方式,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性学习,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学方法也更加多样化,赋予学生更多的参与性和主动性,提高了课程教育效果。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7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梦想,了解梦想对个人成长、未来规划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探索自己内心世界,勇敢追寻梦想的品质;
3.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发掘自己的潜力和兴趣爱好,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人生规划做好铺垫。
二、教学内容及时间:
第一篇 什么是梦想(25分钟)
1.引入:梦想是什么?你们都对梦想有哪些认识?
2.知识讲授:扩大学生对梦想的认知范围,既可以从历史名人的成功案例入手,通过讲述一些人名和故事来启发学生对梦想的理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动画、图画或视频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梦想的概念。
3.引导思考: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思考个人对梦想有什么期盼和想法,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4.总结: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什么是梦想,以及为什么梦想在一个人的成长、未来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篇 发掘自己的梦想(30分钟)
1.引入:梦想是每个人都有的,如何发掘自己的梦想呢?
2.知识讲授:通过对梦想的分类、个性化需求、开拓眼界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发掘自己的梦想。
3.学生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探究,发掘自己的梦想。
4.学生交流:同学们将自己的梦想进行分享和交流,其他学生可以提出互相激发进步的建议和想法。
第三篇 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25分钟)
1.引入:学生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梦想,如何去实现呢?
2.知识讲授:通过讲解努力、勇气、坚持、量化目标等方面的知识及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3.小组合作: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梦想分组,共同制定实现梦想的计划和方法,分享自己在实现梦想过程中的感悟和经验。
4.总结: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懂得了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四篇 梦想的力量(20分钟)
1.引入:梦想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力量?
2.游戏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梦想集市、梦想消防队等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梦想的力量,从而形成激励自己积极行动实现梦想的意识。
3.总结: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到梦想的力量,升华学生对于梦想实现的认识和行动意愿。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名人事迹、图画、视频等多种情境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什么是梦想,以及梦想对个人成长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性。
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计划、分享经验等方式,让学生在集体中互相支持、互相激励,而不是孤立地完成自己的梦想。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梦想的力量和梦想实现的意义,同时感受到梦想自我激励和鼓舞人心的力量。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思考程度、成果展示和集体合作能力,以及梦想实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情感认知、思维方法、实际行动等方面的发展和提升。
五、教学反思:
1.本课程虽然注重个人梦想的唤醒和发掘,却要求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培养出一种人生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在教学中应强化案例分享,让学生感受梦想的持续不懈和跨越难关的勇气和决心。
2. 知识建构有步骤,教学设计要有层次。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通过知识的渗透、复盘和沉淀,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梦想的实现过程。
3.专业素养与情感教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激发梦想的方法和技巧,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发展真挚情感和探究精神,学会在实现梦想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篇8
小学五年级梦想课教学计划
一、课程主题
我的未来梦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梦想,梦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梦想目标。
2.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梦想。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信心和实现梦想的决心。
三、教学内容
1.梦想的定义以及梦想的重要性
2.怎样制定梦想目标?
3.学会表达自己的梦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老师向学生讲述自己小时候的梦想,以及现在的梦想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谈谈自己的一个梦想。
2.梦想的定义以及梦想的重要性
(1)让学生大声朗读梦想的定义。
(2)讲述梦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是前进的动力,有了梦想才能有方向,才能不断努力前行。
3.怎样制定梦想目标?
(1)讲述制定梦想目标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2)引导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梦想目标,并让学生谈谈怎么做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4.学会表达自己的梦想
(1)通过绘画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梦想。
(2)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找到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
(1)老师用简单的语言,对学生说一遍课程的内容和思想。
(2)老师帮助学生总结出课程中所学到的内容,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
(1)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梦想。
(2)学生表现自信、勇敢、坚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延伸拓展
(1)运用PPT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梦想的重要性和制定梦想目标。
(2)通过阅读和观看相关人物例子,让学生了解到,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不断的挑战自我才能实现梦想。
(3)让学生和家长分享自己的梦想以及梦想实现的方法。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教材没有安排三角形全等知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补充,相对正规教学来说,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前面的教学中,面对山里的孩子,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第一章平行线是在七年级上第七章提出平行线的概念、画法后的延续,这章将继续学习了平行线的有关判定和性质;教学时把握证明难度,避免概念超前,加强形的建模。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说理的过程仍以填空为主,注意避免综合性较强的说理出现。
2、要避免证明、命题、定理、公理等词的口头出现,课本是以判定方法、性质、结论来描述。
3、要注重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情景抽象为相交线、平行线等数学图形的建模过程。
4、还应注意画图、探究性题的教学。另外对教材中(1)P8例2出现了添辅助线的说明方法,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不要作深入展开,(2)P20第5题:不是很明确其意图。
第二章特殊三角形是在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和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一步熟练几何符号语言的表达、书写;教学时要控制证明的综合难度,侧重计算与形状的判定。本节与以往教材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加强了对等边三角形的学习要求;
3、淡化了30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4、P28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说明、P36例3,教师可简单提出辅助线的作法、作用、要求,但不要藉此来提高难度。
5、可以在勾股定理的知识上,让学生去研究探讨,增强数学人文性教育。
另外教材中的(1)P24―4、5两题的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教师要作提示、作小结;(2)教师最好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30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3)勾股定理这节中出现了不少“定理”一词,是否在教学时可改。
第三章直棱柱是从七年级上册提出立体图形概念后第一次对立体图形的研究,与原浙江版义务教材相比,是较新的一章(原教材有立体图形直观图的画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也是为高中阶段立体几何中棱柱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时要借助实物、课件的展示,逐步构建空间想象基础能力,教材重点落在两处:
2、画三视图,关键要理解“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法则。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1)充分利用实物、课件、实际动手操作等途径,使学生能慢慢的在实物与空间想象之间找到一些转换的经验,(2)在教学时对解答过程、说理过程不作过高的要求,避免过高的严密的要求挫伤学生学习本章的积极性。
第四章样本与数据分析是在学习了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收集与图表的基础上,对科学取样、数据分析、合理化决策的研究学习,是实用性较强的一章;教材以生活现象为导入背景,以解决问题为达成目标,教学应注意(1)避免对样本、总体、个体的定性的描述;(2)增加了对某一事件研究抽样与普查的`方法选择;(3)加强了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这些数据处理方法的决策判断,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在掌握了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及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学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教学时应注重与方程、等式的迁移类比,发挥数轴工具性,建立数形结合分析问题的习惯第六章图形与坐标是函数知识学习的开始,与老教材比较也是较新的一章,重在突出直角坐标系的建立与运用,其中也有一部分知识与七年级下册第二章图形和变换相关;教学时应重视场境模拟,降低坐标表达的抽象,侧重变换图形的坐标描述。
当然更应注意多利用实际场景图示,降低点的位置表达的抽象性,增加点与有序数对的对应性。
第七章一次函数是在第六章建立直角坐标系后通过对实际生活中变量间变化关系的刻画,侧重了函数是刻画现实生活的又一数学模型。注重函数建模,降低函数抽象图形分析,融合方程、不等式、函数的统一,教学中应做到:
1、突出了函数是生活中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刻画。很多问题是以实际生活背景为载体。
2、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教学顺序做了调整。
3、要加强函数基础知识的练习,要注重解题时从应用中来到应用中去的理念。要充分利用合作小组讨论,有足够形成建模的时间,切忌分析模式化,练习呈式化。
另外,本书的设计题(P95,P181)切合学生实际,容易操作,要好好利用,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题学习P181―182《怎样选择较优方案》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一堂较重要的方程、不等式、函数综合应用课来讲。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2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教学计划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教材64页至66页(不含探究1)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章前对勾股定理整章的引入: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及“赵爽弦图”的简介,反映了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的研究成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教材正文中从毕达哥拉斯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事实引入对勾股定理的探究,用面积法得到勾股定理的结论,而后教材又重点从“赵爽弦图”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证;课后习题18.1的第1、2、7、11、12等题目针对勾股定理的内容适当的加以巩固,特别是第11、12题侧重对面积法运用的巩固。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重要定理之一,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对直角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学习和深入,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领域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领域中也被广泛地应用,而说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工具。
学生接受勾股定理的内容“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事实从学习的角度不难,包括对它的应用也不成问题。但对勾股定理的论证,教材中介绍的面积证法即:依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就不会改变。学生接受起来有障碍(是第一次接触面积法),因此从面积的“分割”“补全”两种方法进行演示同时学生动手亲自拼接图形构成“赵爽弦图”并亲自验证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得到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利的让学生经历了“感知、猜想、验证、概括、证明”的认知过程,感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以提高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
本节的后续学习中,对勾股定理运用的探究和勾股定理逆命题的论证和应用,都是将图形与数量紧密的结合,将有利的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后期学习四边形、圆中的有关计算及计算物体面积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无论从知识的角度还是从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活动经验等层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论证
二、教学目标及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①了解勾股定理的文化背景,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
②在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③通过观察课件探究拼图等活动,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发展形象思维,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④在对勾股定理历史的了解过程中,感受数学文化,增强爱国情操,激发学习热情,养成关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2、目标解析
①通过学生了解“赵爽弦图”、了解“毕达哥拉斯”探究勾股定理的过程而猜想、验证勾股定理,自愿接受这一理论事实并能简单运用。
②通过面积法探究勾股定理,让学生感触到直角三角形这一图形与a2+b2=c2数量关系建立对应关系,同时不同图形从面积角度的论证得到面积的割补是形的变化而面积这一数量不变。更深层次的建立数形结合的方法。
③通过观察、探究的活动让学生感触知识的产生过程,学生从中学会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④勾股定理知识是我国数学领域的璀璨明珠,代表着历代人民智慧和探索精神的结晶。通过学生亲身再次重温它的得来的过程从中感触我国数学知识源远流长和数学价值的伟大从中得到良好的思想的熏陶。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形式容易接受甚至利用结论进行有关的计算难度也不大,但究其缘由有难度,这正是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要具备的基本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技能。所以,在学习勾股定理由来的教学时,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图形形式的多样呈现,让学生亲自动手拼接图形来揭示概念的由来及正确性。
对于图形面积的计算学生有基本的技能,但如何最合理的进行分割或补全一时是不易理解,这属于思想方法层面的问题,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能听懂,但不能内化的层面,需要我进行精心的设计,充分展示“分割、补全、拼凑”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探究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做好铺垫,为数学多渠道多方法的探究证明做好引导。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特点,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采用以观察发现、动手操练、演算探究为主,多媒体演示为辅的教学组织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以我设计探究实验和带有启发性及思考性的问题串,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思维,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测量、演算,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请同学们欣赏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情景的的图片,重点抽取会徽图案,你能发现它是有什么图形构成的?(材料附后)
教师展示ppt课件,介绍数学家大会及会徽“赵爽弦图”,学生观察、发表意见、聆听介绍。
【设计意图】以国际数学家大会——“赵爽弦图”为背景导入新课,提出问题,首先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我国古代数学知识的伟大,进行爱国教育,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其次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勾股定理先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方案1:如果学生能够说出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则直接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方案2:如果学生有困难,则安排学生自学教材,再发表意见。
学生发言,教师倾听。视学生回答的重点板书:勾三股四弦五等。
【设计意图】教师获得学生的知识储备以便以后的教学定位。再次让学生感触勾股定理的存在、作用即勾股定理是研究直角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的定理,明确学习目标。
(二)观察演算,合作探究,初具概念
问题3:介绍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利用ppt课件展示毕达哥拉斯的'发现和他的探究的过程。提问:这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中可以转化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故事附后)
教师口述故事,ppt课件同步演示;学生借助直观的课件,学生个体或学生间观察交流探究得到结论。
【设计意图】首先,故事中代出问题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降低了学生探究的难度,让每个学生都可做,可得;其次得到三个正方形面积间的关系而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由特殊的图形为研究定理的一般性做好铺垫;再者学生初步具有了勾股定理的雏形,即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问题4:毕达哥拉斯想到:这一结论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具备呢?于是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教师利用ppt课件展示,提出问题;学生利用《学习案》中第1题自己进一步探究,交流;猜测验证。(学习案附后)
【设计意图】问题更深一层次,调动学生高涨的探究热情,同时有效的渗透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5:你是怎样演算的?
教师关注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注学生借助面积法探究问题的不同解法,选取代表性的方法演示。学生个体或小组探究、交流。
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下步的教学:
方案1:学生能够用面积分割法如图一或用面积补全法如图二的方法验证了结论,则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
方案2:学生不能够得到,探究学习有困难,则教师借助ppt课件演示,精讲点拨面积的割补法,对命题进行验证。
【设计意图】教无定法,视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亲自画图,演算,利于对结论的理解。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形成,初步体会面积法;再次了解勾股定理。
问题6:通过我们大家一起的实验,你得到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试用语言描述。
学生描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加深对勾股定理内容的叙述、理解,达成目标。体会数学观察---探究---整理----归纳的数学方法,体验学习的成功。
(三)引导实验,探究论证,形成体系。
问题7:我们已经对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有了充分的认识。但它的正确性需要数学理论做基础,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就对该命题进行了严谨的论证。我们刚才欣赏的会徽就是他的论证方法。下面我们一起进行论证。
教师用ppt课件演示拼凑过程,精讲强调面积的无缝、不重叠拼接得到面积相等。
【设计意图】上一环节是从数字上的验证,本环节上升到理论层面,以加强数学学习的严谨性。让学生学懂面积法,再次加深对勾股定理的理解。感受我国数学知识的悠久历史,唤起爱国精神,启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问题8:学生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新拼凑图形并根据排放画出图形并用面积法进行论证。
学生或小组间进行合作实验,共同协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再次理解勾股定理,学会面积法论证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学会交流,达到知识、方法共享,体验合作的乐趣、合作的成功。
问题9:教师选取代表性的拼接方法,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共享知识,拓展思路,体会一题多解,更深层次的了解掌握勾股定理。
(四)归纳提高,巩固运用,形成能力。
问题10: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勾股定理是对什么的研究?它侧重是研究直角三角形的什么关系?以前学习直角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发言。教师强调:勾股定理的前提条件是直角三角形,也就是说其他的三角形是不具备的,但要解决其他三角形的计算问题,我们要借助辅助线(特别是高线)把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更新知识系统,逐渐完善知识脉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11:完成以下练习题
教材6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板书得数,介绍勾股数。
【设计意图】第1题针对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巩固目标。
(五)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问题1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教师梳理、概括本节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并揭示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及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3
12 第十四章小结(2) 15.1.1整式(1) 15.1.2整式的'加减(2)
13 15.2.1同底数幂的乘法(1) 15.2.2幂的乘方(1) 15.2.3积的乘方(1)
14 15.2.4整式的乘法(2) 15.3.1平方差公式(2) 15.3.2完全平方公式(1)
15 15.3.2完全平方公式(2) 15.4.1同底数幂的除法(1) 15.4.2整式的除法(2)
16 15.5因式分解(1) 15.5.1提公因式法(1) 15.5.2公式法(3)
本学期我们的中考任务十分艰巨,刻不容缓。为了使我们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中考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我们目前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积极搞好学科复习,
计划
所以,我们要积极备战中考,研究大纲精神,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我们的课程已经结束,现在准备按以下计划进行复习
(1)导向引路:以学校的中考备考指导思想为导向,要在深入研究新大纲、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体现正确的复习方向。并在复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2)整理归类:以“大纲”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
(3)训练能力: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及对策: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重点落实课堂这个主阵地,重视加强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学生学习品质差异较大,应针对不同学生,给以不同指导。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适当多做思考难度大一些的练习,防止学生学习浮夸;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练习的难度小一些,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复习。
根据九年级上期期终考试成绩的具体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本届学生基础差,进而造成理解和综合实践能力跟不上,现在我们师生均面临着重大的危机和压力。仔细思考一下,目前我们要协调学校、年部、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力量加强对学生学习理想和学习目标的教育,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时间的紧迫和任务的重大,促使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思路和方法,有效地投入到中考的复习中来。并且时刻提醒他们克服怠惰和放任的思想,紧随老师的复习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学科复习,以期中考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一阶段:从3月1日到4月30日,全面复习与系统归纳所要考到的知识点。
第二阶段:从5月1日到6月10日,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从6月11日到6月27日,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
语文试卷共三大部分,积累运用、阅读、写作。
(一)积累和运用,是语文学科中基础的基础,也是中考试卷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中考试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积累和运用,虽然没有阅读和写作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份额那么大,但它却有着较为庞大的队伍,涉及到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文学、文化常识、古典诗文、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古诗鉴赏等许多内容。试题的具体类别也较为庞杂: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辨析读音书写的正误,根据语境填写词语,辨析词语含义,续写句子,仿写句子,修改病句,辨析标点符号正误,背诵默写古典诗文,名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对联文化,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识记等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试题和部分主观试题。
这部分试题,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考查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的积累,主要是语音、文字和词汇的积累。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没有一定数目的识字量,阅读、写作都是一句空话。二是强化古典诗文的背诵默写,考查文化积累。优秀古典诗文积累的多少,往往是一个学生文化素养高低的标志。有了一定篇目优秀古典诗文的积累,学生在语言、文化、文学等方面就会有较深厚的积淀,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种题有根据上句填写下句那样简单的默写,也有在理解基础上给出一定提示的默写,还有根据实际语境的运用性默写等。三是立足于具体语境,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对于语言运用的考查,注重的是实践运用,所以,试题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词语的准确使用,病句的修改,句子的简明、连贯和得体,仿写句子,对对联,标点符号的使用,口语交际等,涉及到词语、句子、语法、修辞等多种语文基础知识。四是加大综合实践性,全面考查语文素养。除传统的、单一的考查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试题以外,近年来语段综合题一直是一个亮点。综合性学习是题型创新的一个支点。我们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现象和语言现象,如发手机短信,撰写广告语、广播稿、标语、对联,制定活动方案,看图表写说明文字,评说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等。“综合性学习”主要侧重于本地区发生的大事,本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风俗民情,以及学校活动。
(二)阅读部分,是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重头戏,它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 2 』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是高寺中学20xx级5班,现有学生58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24人。上期末数学考试最高分97分,最低分18分,平均分67,80分以上19人。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及格的同学仅68.1%;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基本概念,基本计算,以及基本的空间与图形知识都极其欠缺;数学的思维混乱;不能独立思考。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主动的学习,有70%的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这要求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但也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一天贪玩好耍,不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业,甚至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需要老师在培养学生的专长入手,激发他们广泛的爱好和兴趣。有80%的学生心理素质较稳定,思想健康,人格健全,性格开朗,能和老师沟通。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有10%左右的学生情绪波动大,怕吃苦,甚至个别的还有耍“小皇帝”脾气的。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上课能够专心听讲,及时认真地完成课堂作业,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生活上无人照顾,学习上无人指导,产生厌学思想,生活自由,学习自制力差等现象。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
第十二章数的开方由平方根和立方根开始,进而学习实数的相关知识。第十三章整式的整除主要介绍了幂运算、整式的乘法和除法、乘法公式、因式分解几个基本的运算,主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主要探索勾股定理及其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模型的建立为主。
第十五章平移与旋转主要介绍了图形的基本变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总结规律。
第十六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介绍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特征以及几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对几何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2、体系结构:
(1)数学内容的引入,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境入手的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方法。
(2)教材内容的呈现,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况和机会,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索、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教材内容的编写,把握课程标准,同时又具有弹性,编入一些选学内容,以适应较高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教材内容的叙述、行当介绍数学内容的.背景知识与数学史料等,将背景材料与数学内容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材中占有适当地位,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自主探索、实践体验。3、教材体例。
(1)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如“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体验和感受,掌握必要的知识。
(2)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故事、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对数学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精神教育。
(3)控制习题总量,降低难度,增加探索、开放、实践类型的习题,按照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水平的练习题,按课时给出随堂练习,每一节设置习题,有必做题和选做题,每章的复习题设程度不一的A、B、C、三组,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要。
(4)增强了研究性课题学习,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提高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5)每一章的开始,设置有展现该章主要内容的导图与导入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6人,参加上学期统考的50人中,最高分79分,最低分6分,平均分33.9分,平均成绩较上学期有所下降,因此本学期应加大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投入。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学期尤为重要,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关注学困生和女生。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
第九周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课时)
18.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课时)
18.1 平行四边形练习与测验(3课时)
18.2.1 矩形(2课时)
18.2.2 菱形(2课时)
18.2.3 正方形(2课时)
小结与复习(4课时)
课时
第十周
期中复习
期中复习与检测及质量分析
课时
第十一
至
第十四周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9.1函数(6课时)
19.2一次函数(6课时)
19.3课题学习、选择方案(2课时)
小结与复习(4课时)
课时
第十五
至
第十七周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代表(5课时)
20.2 数据的波动(4课时)
20.3课题学习(2课时)
小结与复习(3课时)
课时
第十八
至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
与考试
复习这个学期各章的主要知识点(复习主要以测验为主,测验中哪方面发现问题,就在哪方面多下功夫)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6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学生在八年级学习抓得比较紧,到九年级时相对就会变得轻松,反之,到了九年级后就会完全放弃,数学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七年级时,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厚,也会很努力,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时,相当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因此在制定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实数,掌握实数有关的运算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几何图形的内在特点,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示数学关系。态度情感目标: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课后辅导:
1、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有: 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并订正。
2、课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教学效果进行咨询,哪些知识点还需进一步巩固,哪些知识还没有讲解透彻,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3、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4、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难点,及时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7
1、通过经历运用图形变换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体验数学研究和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对平行四边形的原有认识的基础上,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探索并掌握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各自所具有的特殊性质。
4、掌握梯形的概念,探索并了解等腰梯形的有关性质,并会运用将梯形分解为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
6、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说理的习惯与能力,并要求学生能熟练书写规范的推理格式。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落实课标理念。将“合作分组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渗透于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教学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2、培养学生兴趣和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适时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补充数学相应课外思考题,扩充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兴趣。教育关键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习兴趣与良好习惯培养。
3、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目标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变式训练,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5、做好课题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生带入研究学习中,学会探究,合作,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以优带差,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师生共同提高。
6、实行分层教学。关注各类学生,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类分层布置,因人而异,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待转化三类学生。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打牢基础知识,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7、抓落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治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自己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厉、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爱好,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学生基本情况:
20xx年上期20xx级03班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69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教材没有安排三角形全等知识,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补充,相对正规教学来说,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前面的教学中,面对山里的孩子,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德育因素,重、难点分析如下: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八下数学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各类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下学期尤为重要,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关注学困生和女生。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第十六章 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本章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难点是分式的混合运算,根据实际问题列、解分式方程。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
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 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本章重点是勾股定理和逆定理,难点是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题。
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本章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
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
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本章重点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知识,难点是运用统计相关的知识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
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
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快乐生活。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
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以题类题,触类旁通。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
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课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
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
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得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学困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他们过关,为他们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八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生基本情况:
初一下学期,期末成绩不是很理想,主要是高分层次的人不多(我班才7个),及格的人数还不错,题目难度接近中考,平时我们只注重基础训练,忽视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动手操作时失误很大,最后一题由前三问总结第四问的规律几乎没有同学动笔,这说明学生们的操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一题多变的应变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今年一定要保证时间让学生熟记几何概念,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上有困难,我打算分层教学,不让他们学的太吃力,从而丧失学习信心;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好,学习氛围表面看很不错但学生都是偷着玩,甚至你不检查他就蒙混过关,认为老师好蒙,这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我们打算用学练案来督促和纠正。
二、教材分析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学数学的初衷。
本学期内容包括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第二章《轴对称》,第三章《实数》,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五章《正是乘除与因式分解》,每一章内容都很重要,都不能简略。因此都要认真对待。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在本学期会继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多举行一些数学活动,如数学手抄报,数学名人阅读等。
2、进行个别辅导,注重优生能力提升,尽量让优生人数得以巩固,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要求不能过高务求掌握基础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3,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好两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尤其90分至80分的学生尽量使他们靠近优生。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统一知识章节,把握整体结构,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
“学科教学计划编写技巧,让你更全面!”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1】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5、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6、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7、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
8、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9、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10、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对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1、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12、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13、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14、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15、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习,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1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第十——周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第十八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2】
坚持教育为学生服务的宗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突出学生的个性及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地、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在教师间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开展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生现状分析:
作为初一的学生,空间观念不强,计算能力差,数感,符号感似乎熟悉,但却是陌生的,统计观念差,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1.以学生为本。备课组以学生的实际为切入点,集体探讨一种学生易接受、易掌握的教学方法,努力使绝大部分同学都理解并掌握,力争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2. 尽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与交流等活动,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领会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发展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能力,同时在自信心、责任感、求实态度、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3.组织各位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抓好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的批改,学生的学习跟踪,备课组活动和集体备课。每个星期二,定时进行七年级数学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处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及细节问题。如何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是我们讨论的重点,如何提高我们七年级的数学成绩上我们讨论的最终目的。
4.群策群力各尽所能且分工合作,鼓励老师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编题。科组活动时安排一定时间让经验较丰富的各位老师介绍经验,指导教学工作,相互虚心学习,借鉴有效的措施提高整体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并强调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 组织好同级组互相听课、互相学习、每位老师一学期至少听20节,工作不满三年的新教师至少听40节,鼓励随堂听课,尤其是对新教师的听课指导。科组根据情况积极开展示范课,让老师有机会学习、提高。
6.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集体备课的持久性,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注重学生的活动、学习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即重心前移。注意评价的方式方法。
2.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3.注重教学素材及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数据的真实科学性。
4.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5. 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之,这个学期,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要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培优扶差,在教学上要有比较大的进步,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3】
一、学情分析
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本班优秀率有突破10人,算是达到预期目标,但及格率只达到43%多,与预期尚有一定的差距。总体上来看,仅管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很努力,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但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成为制约他们学习的瓶颈,造成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二、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__大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将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根本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同时,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关于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50%。
四、教材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证明的思路、步骤、格式,以及平行线性质与判定的应用。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第七章、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议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章主要学习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本章重点:调查的意义、特点及分类,利用扇形图、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拆线图描述数据。本章难点:绘制数据统计图及如何利用各种统计图对调查对象作出正确的描述。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4】
2、作业本的要求,作业本去掉形式主义,作业本一般变为家庭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布置,以总结性(知识结构图、解题方法总结等形式)、改错本(写明错因)、好题集、问题集、小论文等内容为主,成为学生能力的体现和思维火花的记录本。作业本首先是组内互批,然后教师集中浏览和二次重点批阅。
3、活页资料,要求学生准备好活页纸张,随时整理课堂笔记和数学学习中好的解题方法,以及自己发现的好的数学资料等,可以粘贴于作业本、课本中。每周做一次整理。
4、一日一练,上学期虽然基本上坚持了一日一练,但是监督不到位,很多学生仍然没有养成习惯,本学期重在检查,注意分层,可以是学习中的深化。按照122责任制,各组做好监督,题目采取全班轮流出的形式,但是采用分组制即组长级,组员A、组员B三层,但是检查时采取组长查组员B,组员B查组员A,组员A查组长的模式。一般前一天的中午时间是一日一练出题的时间,当日中午或者活动时间是检查时间,检查必留评语。教师抽查,如果学生落下一天则罚其笔算五道计算题目(计算算式、解方程等),具体负责由检查者负责并监督执行。班中由各组组长轮流负责一日一练的总体实行情况。一般采用值周的形式。
5、122小组合作制,按照考试成绩,划分小组,原来的小组成员不变,但是,每组内的组长可以变换,一般一名组长负责两名副组长,每名副组长负责两名组员,采取组间竞争,组内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机制。
本学期内容共有七章,其中几何图形部分有三章,分别是角、平行线、平面图形的认识三章,代数部分主要有二元一次方程、整式的乘除二章还包括综合性的图像与坐标、概率一章,由于部分同学对于上学期的一元一次方程和整式的加减掌握不是很好,所以本学期的衔接空间给同学的也较多,应该充分利用空隙做好差生补习工作,角这一章的教学注意联系学生小学已有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与掌握,同时注意联系上册学习线段中的知识块:线段的相关概念、表示方法、度量、大小比较、计数、中点等知识,来类比学习或者猜想角的学习(基本上也是学习以上环节,至是中点改为角平分线);对于平行线这一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函数的学习是本学期的难点,注重图像和概念的教学和训练,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借助图像给出更复杂的函数的探究思考题目,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二元一次方程的学习,要充分复习和联系一元一次方程,两种转化方法和应用题教学是重点,整式的乘法亦是本学期的难点,学习之前一定要复习好整式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率的字母运用,去括号仍然是重点训练。基本的图形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观察总结能力,加强学生的走我发现知识的训练。这一章最好不要事先预习。概率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的培养, 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展开实验,并做好数据记录和处理,发现结论。
1、学生兴趣的培养,对于入门的学生可以推荐其多读一些相关的图书(事先统计调查图书室的图书,并给学生推荐)可以让其按照自己的模式,直奔主题,兴趣主要在课堂情境导入中加以创新,尤其是对基础差的学生,但是不要过于拘泥于兴趣,兴趣仅仅是佐料,但是可以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介绍数学中的美的东西、数学故事、数学知识的历史来源、数学趣闻、数学趣题、班级数学报刊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对优秀学生的好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应该加以推广和命名,多创造一些好的情境尽力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热情。寓教于乐是本学期重点探究的方面。
2、差生转化,采用结对子、指导学生方法、重点补习、分解学习等形式来做好差生转化工作,这也是本学期重点做好的工作。做好分层教学工作。
3、认真阅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没单元都系统的做好知识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与学生交流,每日有固定的批阅学生练习和作业的时间,坚持写教学反思。认真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画知识树,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共计15周时间。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也得到初步提升,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特别是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上学期的教学中,发现有以下问题: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知识技能目标:平行线的有关知识,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画法,学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几何作图能力。过程方法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几何图形,发现图形的特征和图形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总结规律。初步建立方程思想,学会使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态度情感目标:认识生活,感知生活,领悟数学是为生活服务。
认真学习业务理论,并做好一周一次的业务笔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丰富自己的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一切课题研究活动,敢想敢干,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在学习策略上及时指导学生,培养思维,方法技巧,提升能力。及时对教学活动作出反思,每周写出一至两个教学反思,真正体会自己的优缺点,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提高自己。每周及时上传四个教案和四个课时作业。认真做到备学生。每周整理出一个精品教案,及时上传。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积极利用和制作课件,提高自己电化教学能力。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教法要灵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给学生留出相应思考余地,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急着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上?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6】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经历”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1
8、26——8
1.2有理数
3
9、9——22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5
9、23——10、6
国庆长假
7
10、7——20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9
10、21—— 11、3
第二章《整式》复习与检测 期中考试复习
11
11、4——17
3.1从算式到方程
13
11、18——12、1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5
12、2——15
4.1几何图形
17
12、16——29
4.3角
19
12、30——12
期末复习
21
元、13—19
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7】
在教学中努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创新精神。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知道思想,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情感教育。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写的一本全新教材。无论其教学理念,目标要求,教材框架,教材的整合跟以往教材比,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次教材更名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这样更名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一贯制,教学时要注意九年数学教学的连贯性。本册教材共分为六章26节。
1.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1.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2.1二元一次方程组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2.1代入消元法2.2.2加减消元法
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四、教学措施: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二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注意教材弹性。
第三章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了解同一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平移的概念,平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能进行多项式的加减乘法运算,体会乘法公式在计算中的简便作用。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性很强的练习,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
对加权平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六、具体措施: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的初一26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上期末数学平均分71.8分,最高分116分,及格(60分以上)41人。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9课时;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4课时;
第三章平面上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16课时;
第四章多项式12课时;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12课时;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10课时。
七年级数学册教学计划【篇8】
七年级学生课堂常规习惯和学习习惯还未养成;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困难,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各科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手足无措。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2、养成良好学习和思考习惯;
第一周:课堂常规习惯养成;作业规范化培训;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第三周:相反数; 绝对值;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的减法。
第四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乘方。
第七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第二章测试及评讲;
第十二周: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画立体图形;立体图形与表面展开图。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常规抓起;接纳、理解、包容学生,多鼓励,让学生爱学乐学。
(二)做实做细教学常规工作。
1. 根据实情认真备课,落实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抓课堂学习效率;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学生能学会的坚决不讲,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用于探究、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课堂作业分层布置,有必做题和选做题之分。让学困生完成基础题,确保及格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拓展,使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作业尽量以预习为主。
4.充分利用每周的辅导课,帮助学困生夯实学习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加强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常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以学校工作计划以及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为依据,在全面实施第二轮课改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的学习方式。结合六七年级数学的实际情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作为重要的组合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积极投身于新课程改革之中。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教育”的课题研究为核心,着力提升课堂效能,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积极开展新课程教材实验,努力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
3.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4.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力争数学学科合格率、优秀率在各级调研抽测中有好的成绩。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激发潜能生的学习兴趣。
5.努力使备课组活动有序性、系列化,认真落实 “集体备课、磨课、听课、评课、反思”常态化,争取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课题、定内容、定主讲;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全组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工作计划:
1、有计划认真地组织备课组活动,进行备课分工,认真进行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以及数学教研组布置的各项工作。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必须定时开展活动,并且有活动记录。注重备课要备教材、备重难点、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习题。活动主要内容是:①教材进行钻研,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教学任务,设计教学活动。②分析教学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教法和学法。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改进教学方法。③精选例题和习题,合理控制作业量。加强教法研究,做好教学质量分析,及时反馈调控。
3、课堂上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因材施教”工作,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进一步开展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营造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氛围,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优补差,提高教学质量。
4、作业要本着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选,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讲评、有督促。要倡导教师自己动手,精心设计编写各种练习题、试卷和复习资料。
5、认真做好听课、评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要认真听足学校要求的课时,不流于形式,要切实通过听课、评课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全面落实教学质量责任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机会外出听课,要认真撰写听课体会,吸收外校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6、努力抓好知识树,数学名题和错题集的整理三项工作。让学生边学习,边总结,不断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结构的建构,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数学名题是用来提高学生对待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的重要手段,要精选题目,教给学生方法,做好定期展评。错题集是进行学习反思的重要手段,每次周末整理3-5道典型错题,要求写出错解,反思和正解及收获。反思和收获要用红笔书写,以示醒目,为以后复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