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课件(篇1)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印度科学家拉曼是如何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教学难点:理解拉曼的发现给予人们的警示,体会课文中给人以启迪和教益的句子。
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及拉曼的介绍。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脉络,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4.学习第一部分。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拉曼简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导语:苹果熟了会从树上落下来这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而牛顿小时候却想为什么它向下落而不是向上?长天后,他发现了地球引力;水壶里的水开了,壶盖会不停地跳起来,这引起了瓦特的注意,他长大后发明了蒸汽机凡是有所作为的科学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从而不断有了科学的发现与发明,有了科技的进步,有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着名的物理学家拉曼的故事。
2.简介人物。
拉曼(18881970)。因光散射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拉曼效应的发现,获得了193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曼是印度人,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亚洲科学家。拉曼还是一位教育家,他从事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并将其中很多优秀人才输送到印度的许多重要岗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词语,自学生字。
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找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4.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⑴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字音:讳、疚
字形:惰、疚
⑵理解词语
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来。
饶有兴味:饶:丰富,多。非常有兴趣。
愧疚:因自己错误而自责,惭愧不安。
颇有作为:颇:很;作为:作出成绩。指作出很多成绩。
闭目塞听: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夸张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脱离实际。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埃的空气等介质时,部分光线向多方面改变方向。
殊荣:特殊的荣誉。
5.弄清故事的六要素
⑴时间:19xx年。
⑵地点:取道地中海的一艘轮船上。
⑶人物:拉曼与一对印度母子。
⑷起因:男孩提出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这一问题,使拉曼对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原来的解释产生疑惑,而男孩强烈的好奇心给了他启发与警醒。
⑸经过:拉曼回国后,针对男孩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光散射效应,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⑹结果:即故事给予我们的启示:要对已知心存好奇,善于从已知的未知中获得新的发现。
6.根据故事的六要素,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7.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儿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第二部分(第913自然段)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儿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第l4自然段)写男孩儿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末知之中。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学生默读课文第l8自然段,说说地中海得名的原因?
2.饶有兴味是什么意思?
3.拉曼认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4.教师适时点拨,引导深人理解。
四、课堂小结
从男孩儿与妈妈的谈话中可以看到,他知道这个大海叫地中海后,还要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进而还想知道海水为什么是蓝的。他总能从已经知道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对母子的对话引起发拉曼的兴趣,并给孩子做出解释。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3.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质疑。
2.研读课文第二部分:为什么说是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⑴自读第9自然段,了解瑞利的观点。
⑵拉曼是怎样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①男孩儿的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他对自己向孩了的解释产生了怀疑(第10、11自然段)。
理解句子: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
理解句子: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②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第12自然段)。这一段是分三层来叙述的。
第一层:写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第二层: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
第三层:后来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③教师小结: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儿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并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殊荣充分表明了拉曼这一研究成果的分量(第13自然段)。
⑶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最关建的是什么?(品读第三部分)
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末知之中(第l4自然段)。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
二、总结全文
那个有着无穷问题的男孩了的故事实际上是男孩儿的问题唤起了拉曼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拉曼追求未知从而获得新的已知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科学家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自觉性与探索精神。
三、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还想了解有关科学家拉曼的更多情况吗?(由老师和同学介绍一些课前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五、作业设计
1.采集词语句子。
2.完成自测练习。
海水课件(篇2)
各位老师:
大家好,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我将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个五方面分析说明。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学生在学习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同时本节也是今后学习高中地理教材选修模块2海洋地理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在高中地理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讲述了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特征,包括洋流的分类、形成、分布规律,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的洋流类型,并指出洋流的形成往往不是单独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二是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按照气压带和风带模式图推导表层洋流形成及分布,着重讲中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洋流。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于是结合课标,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通过与气压带、风带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观察比较分析,提高知识迁移和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概念图归纳知识要点,养成用彩笔或有区别的符号描绘地图来深入掌握地理原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兴趣,增强其客观、理性地思考问题的理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我确定本节
教学重点: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依据:依据新课标及教学实际,考虑到“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的地位,故确定其为重点。
教学难点: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及分布规律。
依据:该部分的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存在知识缺陷,故确定其为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建构主义理论是本次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它认为有效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教师通过帮助和支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梯子,因此结合本节内容对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的特点,本着把课堂交给学生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自主学习、合作解决问题能力。我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本节课结合地图采用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具体学法有:
1.读图分析法和归纳法。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式来说明风海流的形成原因;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分布模式。
2.绘图分析法。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绘制各海区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其动手能力,再通过对比洋流简图,寻找分析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3.比较法。
通过比较,总结出洋流的分布规律。
这样,教给学生“多读图、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动手绘图”来获取知识、思考问题的学习方法,既能增加学生参与机会,增强其参与意识,又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新获”,“学会学习”,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地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交流、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主要通过以下四个环节达成。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先创设一个情境:瓶子的旅行――很久以前,美国旧金山市有一个童工,他在海滨浴场拾到一只瓶子,瓶中有张纸条写着“我的遗嘱:将我的遗产平分给拾到瓶子的走运人,和我的保护人巴里·科辛。”这是哪里来的东西呢?经调查得知,写遗嘱的人是英国一个拥有12亿美元财产的资本家。那么,瓶子怎么会从英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呢?
由一个关于洋流的小故事导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学习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埋下伏笔。
讲授新课、形成概念
让学生们快速阅读教材,思考洋流的特点,总结关键词,先让学生自主形成一定的概念,等学生总结完关键字后,教师再展示出关键字与学生的答案作对比,并强调洋流的特点,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学习洋流按照性质的分类,讲解寒、暖流的区别,并强调寒流和暖流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所流经区域的水温而言的。在讲解后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寒、暖流,并用简单表达概括,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后通过练习,巩固加强学生对寒流、暖流概念的理解及判断。
通过学生自学课文,组织学生探究洋流的成因。学生可以从中得出洋流成因是由多种因素――盛行风、大陆轮廓、地转偏向力等的作用综合形成的。教师再对每个成因进行讲解,强调不同种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读图绘图、概括规律
由前面学习的洋流成因及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概括出世界洋流模式图,重点讲授气压带风带知识与洋流模式图之间的关系。对比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验证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海区的洋流环流,让学生从全球气压带、风带和洋流模式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从而培养学生归纳和推理能力。
结合洋流模式图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虽然课标不要求识记各洋流具体名称,但是若是熟悉洋流名称,对他们理解洋流模式图有一定帮助,也将为下一节课的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世界主要洋流的名称。
通过绘制太平洋海区和大西洋海区的洋流简图,逐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再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比较世界洋流模式图、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图和刚绘制好的洋流简图,引导学生找出分布的差别,发现其中低纬度海区和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得出结论:
一、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是寒流,西岸为暖流。
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也称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大洋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三、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
通过北印度洋海区季风影响下而形成的季风洋流分析,得出结论:
在冬季,北印度洋海区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环流,而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环流。
可以说这是个对洋流模式图读图分析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过程。这样的设计可以引导学生实现图文转换,学会借助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为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故应着重引导训练。
思考小结、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以简练的言语概括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为了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最后在和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还设计了相关的探究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间可相互补充,最后老师做以归纳总结,师生共同评价。这样设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时给以鼓励、评价,对知识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在有所收获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布置课后问题探究,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构建。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设计除了要求简明扼要、美观规范外,最好能够启发学生思维,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就力争比较直观、系统、精练,争取既提炼要点,也突出重点、难点,揭示出本节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与学生总结回顾的同时加深理解和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一)洋流的定义
暖流
(二)洋流的分类
寒流
判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风海流
(三)洋流的成因密度流
补偿流
(四)洋流的分布
1.洋流的形成模式
2.世界洋流的分布
3.洋流的分布规律
(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
(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
(3)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以上就是我教学的全过程。
我的说课完毕,不当之处,请多指教,谢谢大家!
海水课件(篇3)
潮汐发电:
潮汐是指海水有规律的涨落现象,利用潮汐的落差推动水轮机发电称为潮汐发电,这种把潮汐能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设备就叫做潮汐发电站。潮汐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每度电的成本只相当火电站的八分之一。
19xx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座潮汐发电站。1961年法国于布列塔尼的圣罗马湾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兰斯潮汐发电站,落差高达13.5米,日发电量足够一座万人城镇照明用电。1969年苏联在白海建成一座约为1000千瓦的潮汐发电站。1984年加拿大建造的芬迪湾潮汐发电站,潮汐落差超过15米。
我国的潮汐能资源也很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1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50千瓦时,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40多个新安江水电站。1957年我国在山东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目前我国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浙江省江厦潮汐发电站。
海水温差发电
海洋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6000万平方千米的热带海洋一天吸收的太阳辐射能,相当于2500亿桶石油的热能。如果将这些热量的1%转化成电力,也将相当于有140亿千瓦装机容量,是美国当今发电能力的20倍以上。
海水温差发电,是以一种混合化学液体作为介质,输出功率是以前的1.l-1.2倍。一座3000千瓦级的电站,每千瓦小时的发电成本只有0.6元以下,比柴油发电价格还低。人们预计,利用海水温差发电;如果能在一个世纪内实现,可成为新能源开发的出发点。
海水温差发电,1930年在法国首次试验成功,但当时发出的电能还不如耗去的电力多,因此,没有付诸实施。现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海水温差发电研究。
海水温差能
海水的温度随着海水的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太阳辐射无法透射到400米以下的海水,海洋表层的海水与500米深处的海水温度差可达20℃以上。通常,将深度增加100米的海水温度之差,称为温度递减率。一般来说,在100~200米的深度范围内,海水温度递减程度最大;深度超过200米后,温度递减率显著减少;深度在1000米以上时,温度递减率则变得很微小。
海洋中上下层水温的差异,蕴藏着一定的能量,叫做海水温差能,或称海洋热能。利用海水温差能可以发电,这种发电方式叫海水温差发电。
现在新型的海水温差发电装置,是把海水引入太阳能加温池,把海水加热到45~60℃,有时可高达90℃,然后再把温水引进保持真空的汽锅蒸发进行发电。
用海水温差发电,还可以得到副产品淡水,所以说它还具有海水淡化功能。一座10万千瓦的海水温差发电站,每天可产生378立方米的淡水,可以用来解决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的需要。另外,由于电站抽取的深层冷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发站周围就会成为浮游生物和鱼类群集的场所,可以增加海捕鱼量。
利用海水温差发电,对于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如它可以为开采海底石油和多金属结核等的设备提供电力,并可以从海底开采上来的矿物就地冶炼,省去运输上的很多麻烦。可见,利用海水温差发电的科学探索,为人类向海洋索取能源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海水课件(篇4)
【教学目的】1.了解海洋是大气主要的热源和水源,了解海岸带的区位优势;
2.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引入新课】生命起源于海洋,社会和经济发展依赖海洋。
引导学生读图3.1,了解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储量,得出海洋水体巨大这一结论。
(1)引导学生读课本P69,思考:
什么是海岸带?海岸带以什么地形为主?为什么?
你认为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对人类有什么意义?
影响海岸带的因素有哪些?
引导学生回忆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以及气温的纬度变化规律,得出海水温度纬向分布的结论
引导学生读图3.4,了解170°W附近水温随深度变化的规律,思考:为何海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m以下深层海水一般在4℃左右,为什么?
这里可与初中化学所学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作一比较,然后转入对影响盐度分布的因素的讨论。
引导学生读图3.5,了解海洋表层盐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思考:
①盐度最高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出现在这里?
②为什么赤道地区盐度较低?
③为什么南北半球高纬地区盐度分布不对称?
本节课的重点是海洋水体的环境意义、海水温度和盐度。
海水课件(篇5)
一、教材的体例语文学习是从多角度考虑学生的发展,以整体渐进的形式向前推进的。“整体”的含义是:①三个维度整体设计,每个环节都应体现三个维度的发展。②听说读写各种实践活动综合。所以,本教材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写。
(1)连同入学教育,本册共设置18个主题单元。这些单元排列在一起,体现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序”,主题之间不构成知识体系或思想品德教育的体系。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教学要点――没有单元提示、预习提示、单元知识短文等,各单元之间,不连成一条知识“线”。
(2)每个单元的内容,借“题”松散地组合在一起,“题”是“题目”的意思,起着营建学习情境的作用,不是文学意义的“主题”,没有统辖整个单元的作用。“主题”不构成单元的内容核心,各种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借“题”发挥。
(3)单元里的内容没有“导――扶――放”的前后序列,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的需要自行组织、安排、调换单元内的各项活动。
(4)每个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部分组成。[注意: “语文天地”中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不是课外作业,不是课后复习,更不是考试内容。]
第一、第十二单元是开放单元,没有课文。学生是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学。其他单元也设计了一些开放的活动内容。拼音的几个单元,课文在后面。
设置这两个人物,增强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编写者的意图、教师的意图,通过儿童的探究、用儿童的.语言显示出来,使教材主要是学生的“学本”,而不仅仅是老师的“教本”。这两个人物将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
“金钥匙”从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以培养“会学习”的人。金钥匙安排在每个单元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其穿插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心得予以补充。
自检:自审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自检“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调适。本学期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经常回头看的习惯,不在自检的方法和水平上要求。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主要靠实践,不要把金钥匙的内容当知识点传授。
(1)课文后面原打算附词语,因为本册单音节词占多数,又受篇幅所限,就没有列出来。请老师们注意教学时应补上学习词语的环节。(见下面识字部分第(3)点)
(2)教材中一律没有写明笔画名称,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习惯叫法教学。有一部分难学的笔画下学期学习。
(3)因为本套教材还有课外阅读、成长手册、写字本等配套材料,写字描红的内容就不再占课本篇幅了。课本中只对易错和难写的字给以辅导。
(4)语文天地中各种图标的含义都在教师用书中说明了。课题下加横线的要求背诵;古诗要求背诵。蓝色打开的书表示自读,教师可以不过问;红色打开的书表示必须在课堂上读的材料。
(5)凡是加三角的项目可选做。没加三角的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削减、更改内容。
(1)首先学习汉字的必要性:①汉字是母语文字,随处可见,应当充分利用。拼音不是汉民族的母语,不应当脱离母语环境学习拼音。学生入学后首先学习拼音,客观上灌输汉字必须向拼音文字靠拢的意识。②汉字是方块字,像一幅图画,儿童认识汉字比认识拼音字母容易得多。拼音不是文字,只记录语音,学习拼音不是识字。儿童学习拼音很困难,容易一入学就产生挫折感。③语文是各科学习的工具,学习拼音的6~8周内,数学等科目将不得不替语文承担识字教学的任务。
(2)首先学习汉字的可行性:①在1956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人们是怎样识字的?在使用注音字之前的几千年中,中国人是怎么识字的?②日本人、韩国人、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操着各自的语音学习汉字,可见作为书面的文字,汉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远远大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③专家的研究,都证明不识拼音直接学汉字可行,而且比先学拼音效果更好。
(3)《课标》的精神是淡化拼音。新教材的改革尝试:①先学100个左右的汉字,再学拼音。②以汉字带学拼音,在学习拼音时学习汉字。③注重过程,层层递进,滚动前进,螺旋上升:其一,一年级上册――认字母,拼音节,读生字(注意不要硬加内容)。下册――抄写字母和音节。二年级上册――粗略学习拼写音节,以适应.写作和上机的需要(此处超标)。下册――大写字母,音序,汉字输入。其二,本册内部1~4单元渗透,整体认读渗透,9单元后渗透。④主体课文不注音,以免干扰识字。自读课文注音,以利学生阅读。
[注意:从整个学习进程看,拼音是识字的工具;从本册看,拼音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务必使全体学生学会拼读。方言区可根据本地情况,重点纠正某些声母韵母的发音。]
(4)汉语拼音的评价。原则上不单独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与识字结合起来,考查学生能不能看拼音识字。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学生学前教育差异大,要及时帮助差生学会拼音。
(1)教材追求的理想:①尽快学会1800~汉字,使学生尽快进入阅读和习作,这对儿童的发展(知识、智力、情感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②使学生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使语文教学尽快度过识字阶段。③识字与阅读同步。
(2)依据《课标》的精神,本教材实行认写分流。
・为什么要实行认写分流?①认容易,写难。一般人会认的字都比会写的字多。硬要认写同步,势必让“会认”等“会写”,从而贻误了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的时机,弊远远大于利。②人们对认字和写字的需求是不同的。A数量不同。B选字不同。“熊、蜻蜓、潜望镜”等阅读中需要认识的字可能一辈子都不写。③儿童“认字”和“写字”的心理发展是很不相同的,请看下表: 认 写
儿童熟知的具体事物,笔画越多越好认 从简单到复杂,从独体字到合体字
可见,“四会同步”,是违背儿童学习心理的一厢情愿的苛刻要求。
段) A.识字1800~3000个B.学会识字的方法,能不依赖老师独立识字。 A.写对,写好,写快。写对笔顺笔画,在使用中写对。字的间架结构好。体式章法好(超标)。会写行草偏旁,书写>20字/分(超标)。B.有办法防止和纠正错别字(超标)。
字 阅读的常用字 儿童习作常用字。构字能力强的母体字。
序 口语语汇中选字,听读识字,感知汉字特点。
↓
成批识字,掌握汉字规律。学习识字方法。
↓
运用汉字规律,独立识字的步骤和方法。
↓↓
认识汉字的结构方 间架结构式,
在组词、造句、选 ↓
词填空、习作等实 熟练,速度较快际应用中,解决“ ↓
[注意:几套实验教材都实行认写分流,本教材的特别之处:①应写的字有些是过去学认的字,按写字发展规律选字,又都在本篇课文里(“人”例外),以分散学习的难点。②课文中不少生字只是渗透性学习,教材不做要求。]
(3)识字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①充分利用儿童听力极强、机械记忆力极强,以及整体认知事物的心理特点,以听领先,读、背课文,(这时儿童面前是一大片字)然后逐步缩小语境(词、语、短句,这时儿童面前是一块字或一条字),最后抽出单个汉字认识,然后再放回到课文中去认读(指读)。这种方法与“分散识字”的方法基本相同,简单概括为“听读识字”。
就目前研究和实验的情况看,指读有利于使儿童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帮助他们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认字方法。如何理解《课标》在阅读部分的第2点提出的“不指读”?第一,指读是一种识字方法,不是阅读方法,认读课文后朗读时,应当不用手指。第二,这个目标是整个学年段的目标,学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即使到三四年级,《课标》也只是提“初步学会默读”。第三,目前尚没有发现比指读更好的方法,如果有,可以推广。
②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与大语文接轨,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电视、广告、报纸、说明书等途径认字(见第十二单元)。教材插图展现了城市的景象,农村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在村委会、小学校、化肥袋、日历等处挖掘学习资源。
(4)使学生掌握一点独立识字的方法。
・“听读识字”在课堂上表现为听老师读,认字。在课外自己识字,则应当通过“问”,听别人读出字音,认字,见61页金钥匙。
・看图识字。本册选取的“图”,是那些能显示汉字字形和字义的象形字和会意字,数量较小。
・看拼音认字。学生从第九单元开始借助拼音识字。
海水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随文识字“你、笑、着、答、抱、流、了、汗”,能认会写“问、为、什、么、回、因”6个字,对先进入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有一些感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2.过程与方法:分层要求认、写两类生字,分别在读书、书空和游戏中巩固识字成果;借助《海水》的朗读训练,运用随文识字法识字;多种形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在读中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朗读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并向往美丽、富饶的大海。
[教学重点]:
用随文识字法识字,以准确流利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晚上呀,我做了一个很甜美的梦,猜猜我梦到什么了?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地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激起孩子的探究热情,为顺利的创设情境做好铺垫。]
师:是啊,“大海、大海,像个摇篮。摇过去,白帆点点。摇过来,鱼虾满船。大海、大海,多大多宽!瞧,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 我梦见丁丁带着我们来到了美丽、辽阔的大海边。
翻卷的海水,已经向我们发出了隆重的邀请,邀请我们去探索大海的奥秘。孩子们,咱们一起投入大海的怀抱吧!
[设计意图:用“语文天地”中的诗歌《大海》创设出大海辽阔、富饶的情境,让孩子自然地、期待无限地融入大海的怀抱。]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海水妈妈美丽的名字吧!(孩子和老师一起书写:海水。)
师:孩子们,咱们来读一读海水妈妈的名字吧,读出你自己的感觉哦!
师:正在安静休息的海水!你心中的海水是什么样的?读一读!
[设计意图:蓝色粉笔、楷书书写,意在用每一个小细节营造我们来到蔚蓝大海边的氛围;渗透笔顺规则。]
师:老师先来读读《海水》这首有趣的小诗,请孩子们欣赏欣赏,注意听老师是怎样读准每个字音的!请翻到语文书第28页,听读准备——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感受整篇诗文的节奏和韵律,了解朗读好课文的基本要素。]
师:对,我们还可以把生字宝宝前后的字连起来读一读,再来猜一猜生字宝宝的读音。
猜一猜和问一问都是识字的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很多的字宝宝。
[设计意图:这里要注意抓住“猜一猜”,特别说明联系前后文字猜一猜的方法,鼓励学生猜字就是随文识字方法的有效渗透。]
(1)自己读一读课文,不受别人影响。
(2)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好每一个字宝宝。
(3)遇到不认识的字请用“○”圈起来猜一猜、问一问。
做好读书准备,开始吧!
生自由朗读,师提供坐姿、指读、答疑等方面的帮助指导。
师:孩子们读得好认真呀!下面,请孩子们指读给同桌听一听。听读的孩子注意检查你的同桌:(1)是不是指着字宝宝慢慢读(2)遇到不认识的字宝宝有没有想办法认识它?
师:我听说有几个孩子指读得特别认真,老师真想学习学习。请孩子们关上书,哪个能干的孩子愿意上来指读《海水》这首小诗呢?
师:哇,每个字都指得很准确、读得也很清楚。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像她这样,一个字一个字的看清楚、指着读。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设计意图:通过带要求的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学生范读、齐读等读文方式,让学生巩固指读方法,整体感知诗文,体验随文识字的过程。]
师:看着孩子们这么认真,字宝宝也忍不住跳了出来,孩子们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认字条中的字,要求音准。主要让字回到课文中,学生随文认识。]
师:孩子们学得真快,有几个字宝宝特别想和大家交朋友,我们可一定要记住他们的样子哦!
具体要求:
“回”、“因”:(1)认识“回”后,区别并认识“因”。(2)用“回”括词(3)在小黑板田字格中写一写“回”,融入带“大口框”一类字的笔顺规则——先进入后封口(一句带过“因”的最后一笔也是“横”)。
“为”:(1)认读(2)在田字格中写一写“为”,渗透“左上点最先写”的笔顺规则(一句带过“问”的起始笔也是“点”)。
“么”:(1)认读,注意应读“me”(2)学习新笔画“撇折”,写一写“么”。
指导方法,例:
师:这个字宝宝叫——( ),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的样子?
师: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可以更快的记住这些字宝宝。
[设计意图:对要求掌握的字,选取代表进行课堂练习,分层要求、分层训练、分层达标。]
师:调皮的字宝宝使用了一种神奇的魔法——分身术,他们把自己分成了两半藏了起来,你能把他们找出来,组合成原来的字宝宝吗?看谁的眼睛亮、看谁的脑筋灵!
(出示小黑板3:“问、什、回、因”各部件分开贴成两排,学生连线,老师代写相应字于下方。)
[设计意图:在这个时段设计拼字游戏,首先能趣味性的轻松巩固生字,学生情绪一定很高;再者也希望能起到转换学生思维、集中注意力,为下一时段的学习提个神的作用。]
师:活泼可爱的字宝宝,找来了好朋友,变成了浪娃娃,你还认识他们吗?(师出示多媒体“游戏”:“我问你”、“为什么”、“笑着”、“回答”、“抱着”、“因为”、“流了汗”)
A、齐读“笑着”、“回答”、“抱着”、“因为”、“流了汗”
B、师重点指导“我问你”、“为什么”的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生必要示范与引导,要求学生读准音,尽量读出词语本身的韵味,感受语言美。]
师:海水妈妈最喜欢好奇的孩子。你自己试着问一问——
师:(指着第二节)——咱们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想问一问海水妈妈,你代表大家问一问——
师:说得好。你也和同桌互相问一问,比比谁的问题最能打动大海妈妈的心——
师:渔人洒下的一点汗可不能让海水变咸哦!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
师:稍微咸了一点。还不够——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咸——
师:渔人这么的勤劳,为了打捞满船的鱼虾,洒下了无数的汗水,连海水都变咸了。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师:好小的一片天。海水海水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蓝?——
师:大海的胸怀多大多宽,蓝天、白云、太阳和月亮也睡在里边。
[设计意图:抓住“我问你”、“为什么”两个关键词语,以第一节诗为范例,训练一问一答的朗读方法,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及大海的神奇魅力。]
生齐读全诗。
师:听了大海这么有意思的回答,我也忍不住想问一问大海:大海大海我问你,你为什么这么大?大海大海我问你,你的水从哪里来?
孩子们,大海是这么的美丽神奇,你想问大海什么?让我们一起去挖掘藏在大海里的无穷秘密吧!勇敢的向大海提问吧!
海水课件(篇7)
东海水晶是东海的特产,东海水晶文明世界,有东海水晶之乡的美称,作为东海人我们为之骄傲,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让幼儿从小了解水晶,了解家乡的特产,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自豪感及热爱之情,因而我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东海水晶的教学活动。
1、能讲述自己知道的水晶。
2、认识东海的水晶,了解水晶的功用。
3、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课前要求家长带孩子参观东海水晶市场。每名幼儿带一张或多张家长拍摄的水晶制品图片。
2、课件ppt1,内容包含东海水晶的各种原料、制品。
3、观看水晶原料的来源、各种水晶制品的加工过程的录像。
4、欣赏介绍东海水晶市场交易的录像。
一、幼儿讲述课前老师要求家长参观水晶市场所看到的各种水晶制品。可拿着自己带来的的水晶图片讲。
师:爸爸妈妈已经带你们参观了水晶市场,也拍摄了水晶图片,请你把带来的的水晶制品图片,说给大家听听好不好?
二、观看课件ppt1,内容包含东海水晶的各种原料、制品。
师:老师也拍了许多水晶的原料及水晶制品图片,看看跟你说的有什么不同。
三、观看水晶原料的来源、各种水晶制品的加工过程的录像。
师:这些水晶的原料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加工成各种水晶制品的呢?(教案.出自:.教案网)我们一起来观看录像。然后来回答几个问题:
(1)水晶的原石是从哪里来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2)水晶制品是怎样加工成的?
(3)水晶有哪些作用?
(4)小结:水晶的原石是从地下挖出来的,东海的地下水晶的藏量非常大,原石比较坚硬,用原石可以制作成很多的水晶制品,如:项链、手镯,戒指、耳环、眼镜、景石、水晶雕刻品、按摩靠垫等,不仅有可以装饰、美化生活,而且还有许多保健作用,东海的水晶文明世界,有中国东海水晶之乡的美称。毛主席的水晶棺就是我们房山镇出土的水晶做成的。这是我们东海的骄傲。
四、欣赏介绍东海水晶市场交易的录像。
师:东海水晶市场是个很大的水晶交易市场,吸引了大量中外顾客前来订购,特别是集会和水晶节交易更是火爆,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东海水晶交易情况的录像,看看到底有多火爆。
五、拓展。
1、请小朋友说一说,除了东海水晶是东海的特产,我们东海还有哪些特产?另外还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或有名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平明的大米、山左口的板栗、黄川的草莓、石良河的葡萄、桃林的烧鸡等,好玩的有羽山的风景区、西双湖、李埝狩猎场等,有名的有亚洲第一井、安峰山烈士陵园等)。
2、小结:
我们东海有很多的特产。有好玩的、有好吃的,作为东海人我们感到骄傲,希望小朋友从小认真学好本领,长大后把我们东海打造的更加美丽富饶,好不好?
海水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10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积累词语13个。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收集聪明人的故事,说一个给大家听。
4.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人多智慧多。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其组成的13个词语。
2. 积累句子2句,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人人都有聪明才智。
1、简单介绍“诸葛亮”
“诸葛”是复姓,还有哪些是复姓?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文中不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生字。
2)复习部首查字法,查出“筏、礁、撞”生字。读读字典里“筏”的意思,理解“木筏”这个词语。
3)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请在小组里交流。比较形近字:“击一出”,“故一敌”,“士一土”。
4)老师把生字的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5)生字放到课文里会读吗?
3.数数课文有几小节?
三、读课文,学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节。
1)师生引读第一节。思考:诸葛亮领兵去打仗,来到乌江边,遇到什么困难?
2)出示句子:乌江水深流急,江中还有礁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2、学习课文第二三小节。
1)师:这下怎么办呢?诸葛亮想了些什么办法呢?让我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小组学习,并找出有关句子。
4)出示:诸葛亮先…… ,再…… ,最后 …… 。练习说话。
师:三个小皮匠让诸葛亮怎么做呢?(读小z纸条的话)。
(内容:请你准备三千张牛皮,用牛皮做筏子。牛皮筏子不怕礁石撞,这样你的军队就可顺利过江了。)
1)指名读,愿意读的站起来。
四、复习巩固,课外延伸。
1. 读生字(开火车)。
2. 读词语(齐读)。
3.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聪明人的故事。
1)小组讨论。
2)组内交流。
海水课件(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洋流的定义和分类,运用示意图、生活实例等多角度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通过阅读世界洋流模式图,明确世界洋流的大致分布,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3.通过学习纽芬兰渔场的案例,明确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渔场的成因。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地图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科隆群岛的位置和景观图,提问学生: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寒流影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洋流的定义和分类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
(1)什么是洋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2)按照世界洋流分布图中的表示,洋流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生回答】
(1)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关键词是“常年”“稳定”“一定方向”“大规模”等。
(2)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师生总结】一般来说,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叫做暖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叫做寒流。需要注意暖流不一定从低纬流向高纬,要看洋流与流经海区海水温度的对比。
2.洋流对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影响
【教师活动】展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和“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从图中找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思考哪些海区容易出现渔场?
(2)根据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的位置,分析大渔场出现的原因。
(3)根据“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说一说给你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寒暖流交汇处容易产生渔场。
(2)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易形成大的渔场。
(3)曾经辉煌一时的纽芬兰渔场因过渡捕捞,使得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因此提示人类在开发时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
【教师总结】寒暖流交汇的区域容易形成渔场,提供丰富的鱼类资源,但是对于海洋生物的开发,要做到节制与适可而止,才能可持续发展。
3.洋流对海洋航行与海洋环境的影响
【教师活动】大屏幕展示三个案例:
案例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程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饶了一个大圈,却仅用了20天。
案例二: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案例三:20xx年1月6日晚上8点,巴拿马籍油船“桑吉”号和一艘散货船在上海长江口以东约160海里处发生碰撞,导致“桑吉”油轮全船失火燃烧,经过8天的燃烧后沉没。“桑吉”油轮沉没后附近海域溢油情况非常严重,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油污带。
根据三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1)结合案例一和案例二,分析洋流对海洋航行有什么影响?
(2)结合案例三,思考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利弊。
【学生活动】以地理小组为单位,思考并讨论5分钟。
【学生回答】
(1)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行速度。但是洋流从极地地区挟带冰山向较低纬度漂移,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2)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挟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范围。
【教师总结】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可以概括为顺行加速,逆行减速。海洋污染物会随洋流扩散到其他海域,给污染物的处理也加大了难度,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海洋污染,一旦出现污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提出疑问: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岛年平均气温约21℃,为什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说明洋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暖流增温增湿,洋流降温减湿。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内容。
作业:查找资料,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略
海水课件(篇10)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部分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有知识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讨论式学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知识迁移法。
六、教学过程
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现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
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制作Flash动画)
海水课件(篇11)
活动目标:
1、水被污染了,生物就不能生存;
2、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3、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重点:萌发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活动难点:能正确协调地钻
活动准备:掌握初浅的环保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鸭妈妈带领小鸭听音乐锻炼身体。复习游戏“长高了,变矮了”(“长高了”起立两臂上举;“变矮了”立刻蹲下;“谁长得最高”叉腰原地双脚向上跳数次)。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新动作
①幼儿自由地在松紧带下玩耍后,说说在玩时遇到的问题。
②启发幼儿进行讨论:怎样才能从松紧带下顺利经过
③得出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进行两次;
④幼儿边念儿歌边自由来回练习钻;
⑤请个别幼儿示范,并讲解重点:钻时低头弯腰,尽量不碰到松紧带;
⑥幼儿继续练习后,请幼儿成四列纵队站在起跑线后;
2.游戏“快快逃出污染区”
①讲解游戏玩法:游戏开始,每队的第一位幼儿出发,依次钻过两条松紧带后,跑到河边抓一条鱼,然后钻回来将小鱼放入各组的脸盆内,等到把小鱼抓完后,小鸭自由自在地跳下水去游泳,等到教师敲小铃发出警报声:“不好了,遇上污染区了,快快逃离!”小鸭立刻从原线路钻过障碍物逃回到起点。
②幼儿游戏,教师强调游戏规则:小鸭务必从原线路回到,要求不能碰到松紧带;逃离时不推不挤,不和同伴碰撞。
三、结束部分
1.师:“能干的小鸭们逃离了污染区,要是不及时逃离,会发生哪些后果呢为什么会有污染区”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小鸭们逃出了污染区,真是很幸运,所以我们大家就应携起手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的小鸭在清清的水里快乐地长大。一齐跳个舞庆祝一下,好吗”
4.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跳欢庆舞。
海水课件(篇12)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它是现行课程改革教材高一年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节的内容。现在我就本节的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的教学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深刻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体现了教材的学以致用、人与自然和谐的编写思想。对树立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这条标准,其中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
a、学习应落实在地图上,其中最主要的是“世界洋流分布图”;
b、通过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c、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4、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二、说学情分析及对策
结合我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学习热情较底和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际。
对策:1、需要正确的引导,同时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地理课的魅力。2、充分挖掘本节新的学习资源,结合乡土地理和网上资源,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知识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学到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而且能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在体验中成长。
三、说教法和学法选择及其依据
布鲁纳教育理论强调,要把知识获得的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知识的形成与发现过程。这有助于引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迁移。因此结合教育理论和我校的学生实际和新课标“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在教法上我采用了
导读法
读图分析法
问题情境教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问题引导和读图分析法为主。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分析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
(在学法方面,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因此,我在学法方面,采用了“导--读---思----绘---结—探”的学法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读图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归纳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课时安排
powerpoint——展示主要图表,教学程序。
Flash动画------呈现生动的案例。
黑板和粉笔——书写板书提纲,呈现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2课时。
五、授课策略:
妙景导入,激发兴趣,享受知识快乐
基于学科,超越学科,探讨真实世界
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现实社会
第一模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设置悬念
导入新课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现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
学生活动
参与想象,激发兴趣,与教师共同提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海水的大规模运动——洋流。
设计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制作Flash动画)
第二模块:以问题导学,学生自主构建知识(15分钟)
问题设置播放“洋流”录像。
设问1:怎样的海水运动才能成为洋流?
展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设问2:①图上红、绿两色箭头各代表什么洋流?
②怎样区分寒流和暖流?
展示“洋流与海水等温线关系图”。
根据“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设问3:这么复杂的洋流是怎么形成的呢?
播放多媒体动画,演示洋流形成的过程。
设问4: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设问5:洋流在流动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改向?
学生活动
学生读图提起有关信息,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回答
设计依据
以问题导航,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通过“知识迁移和同化”建构新知识的能力。
第三模块:归纳总结绘制简图(10分钟)
问题设置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和“全球洋流模式图”
1.观察北半球太平洋中高纬度海区,以北纬60度为中心,洋流运动的方向怎样?(注意东西岸的洋流有何不同?)
2.观察北半球大西洋中高纬度海区,以北纬60度为中心,洋流运动的方向怎样?(也注意观察东西岸的洋流运动方向。)
3.观察南、北半球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区,以回归线为中心,洋流运动方向怎样?还有其他大洋与其类似吗?你能归纳出它们的规律吗?
学生活动学生读图,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归纳总结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将归纳出的洋流分布画成简单的模式图。(提示:注意纬度位置确定,可以利用0度、30度、60度纬线。)
动态调整1、用课件展示相关图表。2、视学生回答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设计依据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高中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高考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
第四模块:案例分析学以致用(7分钟)
问题设置
运用实际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收集情况或生活感受,说出海水的运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动态调整
设计依据课前布置收集相关资料的任务,提供了一些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培养学生信息的收集能力及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第五模块:例题示范、突破难点(8分钟)
问题设置
选择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典型习题供学生思考,并进行精心评析。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在学生基本掌握本节知识基础上,思考相应习题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讲解相应习题,加深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掌握。
第六模块:探究拓展、引申迁移
探究活动
海水运动是大规模的,能量不但是巨大的,而且无污染。设想如何才能充分收集利用海水运动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服务?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利用图书馆查询相关资料
开展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
六、说板书设计:
扩展阅读
海水课件精选
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步骤,每位教师都应该按要求准备教案课件。设计精良的教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希望这份"海水课件"能够给您带来更多的利益,如果您觉得这个小技巧非常实用,请毫不犹豫地与您的朋友和家人分享!
海水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建议
在 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模式》,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建议
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 教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讲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 教学中,要讲清三类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建议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后,联系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 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 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
1. 读:课本《波浪》景观
2. 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 读: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
4. 演示:录像《钱塘潮》
5. 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著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 读: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
7. 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书: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动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
1. 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 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 读: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
6. 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板书: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
1.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 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 读:《世界洋流模式》
4. 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6. 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域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
1.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湿润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 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 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7.板书: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观测海水运动
1.观测风浪运动: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风浪运动。可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也可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为沿海的捕渔业和航海业提供服务。
2.观察潮汐现象: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现。
>
海水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波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
2.使学生理解洋流的成因。
【教学重点】
洋流的成因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为什么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和热源?
2.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有什么规律?
【引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郑和下西洋”,在航海技术比较落后的明代,郑和为什么能够远涉重洋呢?
【讲授新课】
1.波浪、潮汐和洋流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72页,回答:
(1)海水有哪些运动形式?
(2)试分析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类环境和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
老师小结:
(1)三种运动形式;
①波浪形式以风浪常见,此外还有海啸,前者受外力形成,后者为内力作用的体现;
②潮汐:白天海水涨落为潮,晚上海水涨落为汐;
③洋流:突出其时间性、方向性和规模大。
2.洋流的成因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回答洋流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风海流
(1)引导学生回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思考在不同纬度,洋流的流向一致吗?为什么?
(2)然后出示气压带和风带图及洋流模式图,引导学生观察风向与洋流走向的关系。
4.密度流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3第二段,了解密度流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思考:
近似封闭的地中海和开阔的大西洋,哪个盐度高?为什么?密度又怎么样呢?
(3)讲解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
表层:大西洋→地中海
深层:地中海→大西洋
(4)举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潜水艇在出入直布罗陀海峡时,如熄灭了发动机,则能避开对方的监听。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洋流知识,分析该事例的可能性,并说明理由。
(5)思考:
红海是盐度最高的海洋,经曼德海峡与印度洋联通,那么曼德海峡洋流流向如何?盐度最低的波罗的海呢?
5.补偿流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什么叫补偿流?补偿流分为哪几种类型?(水平流和垂直流,其中垂直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2)举例:
秘鲁渔场的形成。
【总结新课】
本节课的重点是洋流的成因。
【巩固新课】
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赤道流三类
B.洋流是海洋表层常年大规模地沿着一定方向流动的水流
C.暖流都在大洋西岸
D.海水总是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
2.复习气压带和风带的有关知识
海水课件【篇3】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评优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初步分析说明洋流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理解其形成因素;
2.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全球风带的分布,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的模式图;
2.根据导学案中给出的学法指导,分析、归纳出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用一双“地理眼”看待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思维;
2.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分布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运用探究式导学案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读图、绘图能力训练贯穿始终。
【教学过程】
导入:观看世界洋流模拟演示动画,引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洋流的学习。
【活动一】洋流分布规律的基本探究
1.引导学生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联系地转偏向力推断风海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图练习。
2.假设地球表面全是海洋的理想状况下,联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推断全球洋流理想模式,并在导学案上画图,理解风海流的.形成与分布。
3.在2的基础上加入陆地,观察保留下来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对南半球中高纬度洋流分布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实际海陆分布图中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困难通过模拟演示实验加以引导,引出补偿流的形成,使学生理解海陆分布是洋流形成和分布的又一重要因素。学生在导学案上绘制洋流分布。
4.教师展示洋流分布图,学生对照修改、完善,并观察洋流分布图,概括归纳洋流分布规律,学生口头表述,教师引导、纠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能力。
5.观察洋流分布图,区别寒流和暖流。引导学生比较大洋东、西岸的洋流在流向和水温变化方面的差异,学会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发现南北半球西风漂流性质的差异,尝试探究原因。
6.列表小结洋流分布规律,及时巩固学习成果。到此完成本节课最低层次教学要求。
7.继续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发现上述规律没有包含的海区。
探究洋流的特殊分布区——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联系南亚季风环流图,教师引导讲解,学生观察总结出北印度洋“夏顺冬逆”的洋流规律。并补充填写洋流分布规律表格。此内容为本节难点知识,属较高层次的要求。
8.结合地图引导学生认识主要的洋流,了解各洋流的名称。
到此,比较完整的归纳出了基本覆盖世界大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北冰洋除外,两极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少,在中学阶段不做讨论)。根据对课标要求的进一步解读,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分析能力,设计教材中没有明确要求的探究活动,将课堂学习向纵深方向推进。
【活动二】洋流分布规律的拓展探究
1.关注洋流的个性差异
仔细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比较下列洋流势力的强弱,尝试分析其影响因素。
①“墨西哥湾流——北大西洋暖流”与“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
引导学生观察海陆分布和陆地轮廓,中美地峡对赤道暖流的阻挡作用强于马来群岛,南美大陆轮廓将南赤道暖流分为两支,其中一支导向北半球,增强了墨西哥湾流的势力。欧洲西部的陆地轮廓将北大西洋暖流导向高纬度,而阿拉斯加地区的陆地轮廓阻挡了北太平洋暖流的北上。
②“秘鲁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与“本格拉寒流”
南美大陆南段纬度较高,对西风漂流阻挡较多,导向低纬度增加了秘鲁寒流的势力,使其强于西澳大利亚寒流和本格拉寒流。
2.表层洋流与大洋深处洋流的合作
运用示意图说明垂直补偿流的形成,展示上升流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总结分布规律,尝试分析成因。
在中低纬度大陆西岸(大洋东岸)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的影响下形成离岸流,除水平方向的海水补偿外,还有明显的垂直上升海水补偿,深处海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海水为冷海水,表现出寒流的性质。
【课堂小结】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见下页)
【能力训练】见“导学案”练习题。
【本节小结思维导图设计】
海水课件【篇4】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部分,是对地球外部圈层结构的展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基础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限,空间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不能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知识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知识不熟悉,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知识并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察、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强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部分知识难理解,难记忆,部分学生有知识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掌握到微观掌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采取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必须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采取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讨论式学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知识迁移法。
六、教学过程
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办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明的海员现出了一个办法,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动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胜利的离开了小岛。
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制作Flash动画)
海水课件【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目标
1.了解洋流的主要形式及其成因。
2.理解洋流的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能力训练目标
1.综合概括:通过分析教师所给资源,掌握世界洋流成因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讲解、表达:在各自小组完成本组任务条件下,把本组所学内容传授给其他小组,并能回答同学间的质疑。
(三)学习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3.解决办法:
(1)联系旧知;
(2)按要求画示意图;
(3)读图讨论,总结概括;
(4)联系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带着任务学习课本、材料,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课时安排:l课时
四、教学过程:
意图/操作
教师活动(讲解/操作)
学生活动
预期效果/目的
导入
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
在二战时,有一对情侣被迫分开了,女孩去了日本的东京,男孩去了美国的旧金山。女孩苦苦思念,于是她将自己的思念装进瓶子当中,希望大海能够将她的思念带给彼岸的男孩。
请问女孩的思念是否能带到大洋彼岸的男孩那里呢?
思考问题。
用一个美丽的故事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板书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承转
好,请同学们学完我们今天的内容之后,告诉我这个美丽的故事的结局将会怎么样?
讲解基本概念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几个基本的概念:1.洋流;2.分类(根据性质分为寒、暖流)。
对比分析洋流的分布规律
联系风带分布引出洋流的影响因素:盛行风、地形阻挡、地转偏向力等。
比较分析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学生自己总结洋流分布规律
让学生观察洋流分布图
小组讨论、思考北半球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的洋流分布规律。
课件演示
洋流与盛行风的关系。
经过思考后,对比老师的,看看有什么区别,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总结归纳洋流规律
1.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环流。
3.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南极环流。
4.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提炼洋流分布模式图
后面详细的洋流分布模式图。
学生根据表层洋流分布图提炼。
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承转
我们前面详细地分析洋流的特征、分类、分布规律。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更好的了解洋流对我们人类的生产生活。
分析洋流的影响
1.对两岸气候的影响
2.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
3.海洋航行
4.海洋污染
活动
1.解决课前“美丽的故事”提出的问题。
2.假如你要环游世界,请你设计一条最省燃料,最快的路线!
看能否80天环游世界?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且让学生活学活用。
小结
归纳这部分内容以及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洋流
一、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二、洋流的类型
暖流:从水温高的地方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从水温低的地方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三、洋流的成因:盛行风
四、洋流分布规律
五、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课件【篇6】
应用生物刺激剂BIO-E1对受污染的人工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试验.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生物刺激剂BIO-E1能有效地对受污染的景观池水进行生物修复,处理后的`池水清澈,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显著提高,CODCr、氨氮、总磷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68%、93%、75%和83%.所用生物刺激剂不含外来微生物,对人体和鱼类无毒性.
作 者:潘涌璋 张娜 叶林顺 谭淑英 李秀玉 Pan Yongzhang Zhang Na Ye Linshun Tan Shuying Li Xiuyu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广州,510632 刊 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 PKU英文刊名: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 6(3) 分类号: 关键词:生物修复 生物刺激剂 受污染景观水体海水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模式》图,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教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讲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教学中,要讲清三类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建议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后,联系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1.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1.读图:课本《波浪》景观图
2.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读图: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图
4.演示:录像《钱塘潮》
5.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著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读图: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图
7.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书:海水运动形式: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动
1.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读图: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图
4.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板图:《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图
6.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板书: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⑶补偿流:
1.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2.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读图:《世界洋流模式》图
4.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读图: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
6.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域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板书:
1.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2.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湿润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读图: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
5.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7.板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观测海水运动
1.观测风浪运动: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风浪运动。可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也可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为沿海的捕渔业和航海业提供服务。
2.观察潮汐现象: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现。
海水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3、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洋流的形成及分布状况
2、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阅读课本57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
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
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
一、洋流的概念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
二、洋流的性质分类
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
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归纳探究:
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
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
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让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
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读图时学生会出现方位上错误,所以在引导读图的问题设计要有明显的对比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洋流分布形成总体印象
⑷、寒、暖流概念的总结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学情预设:由于课本的洋流分布图是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用来归纳寒暖流的概念,只能体现大多数洋流的流动方向,归纳的概念不甚完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北赤道暖流的流动方向,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暖流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提醒学生,让学生从相对温度的角度上归纳洋流的概念。培养学生辨证的看待问题
2、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
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太平洋的洋流运动方向,完成课本57页的读图思考:
⑴、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⑵、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
⑶、在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1、2题。此时教师板图,绘出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
2、小组讨论,并归纳洋流的运动方向,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3、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大西洋海区,画出大西洋中心为海区洋流分布。
学情预设:课堂用的是在大西洋海区为中心的空白图,与学生课本上的地图有所不同,因此这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板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
采用板演的方式,在演示大平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大致的位置。
学生动态的板演大西洋海区的大
洋环流的分布和运动,以学生实践来印证洋流的分布规律。
探究三: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学情预设: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分层次的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那里?
2、教师板图: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
3、学生调板: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
4、观察东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5、教师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驱动作用,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师说明北赤道暖流的形成过程,并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北赤道暖流。
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风海流开始运动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表层海流流向偏离原风向45?左右,(南左北右)。洋流的流向是指洋流去的方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6、学生思考:在西风控制地区,风向和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模仿第5小题画出西风漂流。
7、观察洋流分布图中的赤道逆流的位置,在洋流模式图标出位置。
8、结合《洋流的分布图》和已有的洋流分布规律,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
学情预设:1—3小题,由于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比较完整。5、6两小题是洋流成因的关键,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来突破难点,完成洋流成因的教学任务。
知识链接:大洋的环流模式图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可用图来帮助学生记忆
9、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和《大洋的环流模式图》,思考:
⑴、为什么南北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方向不一样?
⑵、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的运动方向和中低纬的不一样?
⑶、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而形成了绕极环流?
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方向和南极大陆绕极环游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知识链接:在南极大陆周围,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属极地东风流,它和西风漂流共同构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流,其中还是以西风漂流为主体。
⑸、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
10、教师讲解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11、教师说明赤道逆流的成因;利用地图册中的图片,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密度流。
学情预设:让学生明确洋流运动的成因往往不是单独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成因是风海流。
海水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2、学习在叙述故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思考“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关系,让好奇心成为学生求知的不竭动力。
2、指导学生学习使用在叙述、说明过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手法。
一、提问导入,引发兴趣。
1、启发提问,畅所欲言。
海水是蓝色的,这已是一个常识问题。然而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2、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概述课文内容,强调“好奇心”的作用。
拉曼受充满好奇感的稚童的触动,唤醒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也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再读课文,思考讨论。
1、思考:拉曼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
明确要点:
1)他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2)是“好奇心”将他领上了神圣的'奖台。
2、结合课文内容,组织讨论: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呢?
1)再读课文,寻找课文例证。(重点研读11——15节)
2)归纳事例,思考举例意图。
作者以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机会的事例作为反例,与拉曼的好奇求知形成对比,告诉人们失去“好奇心”带来的恶果,从而强调“好奇心”在探究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性。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列举中外科学家因具有好奇心而获成功的例子,进一步体会科学发明需要好奇心的道理。(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心,进而创立万有引力定理;瓦特看到壶水沸腾,产生好奇,进而发明蒸汽机。)
2、圈划课文中心语句(18节),讨论句子含义。
明确要点:只有始终保持不断反思、孜孜以求、不倦探索的精神,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3、学生再举日常学习生活实例,了解好奇心的培养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最新认识水课件必备
认识水课件【篇1】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测量毫米的认识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认识水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的认识,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认识。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
预习要求:
一、借助实物理解倍的意义。
爸爸分3个苹果,妈妈分6个苹果,爸爸和妈妈分的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先摆一摆,再用图画出来,然后写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画一画
(1)△有4个,○是△的2倍。
(2)☆有3个,□是☆的3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喜欢大海吗?今天有几个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海边拾贝壳,大家看!(出示情境图)这是同学们拾贝壳的情况。
学生交流:王丁拾了3个贝壳,李飞拾了6个贝壳,刘林拾了8个贝壳,丁明拾了9个贝壳,王晶拾了4个贝壳,林杰拾了18个贝壳。
3、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二、解决问题,合作探究。
1、认识“倍”
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我们先来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王丁拾的贝壳数少,李飞拾的贝壳数多。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我们来画图看一看,王丁拾了几只?我们用三角形表示。李飞拾了几只?我们用圆形表示。
师画图:
王丁:△△△
李飞:○○○○○○
看图想一想,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交流:李飞的正好是王丁的2份。
大家看,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数量相当于几个王丁拾的?(2个)
你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大家很容易就能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2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呢?(学生在图上表示)
为什么把3只分为一组,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学生交流)
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的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明6只里面正好有2个3只,也可以这样说:6是3的2倍。(板书:6是3的2倍)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倍。(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胆猜一猜,还有谁是谁的2倍?
(学生猜测后,假如学生举例:8是4的2倍,就让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想的?只要能说出“8里面有2个4”就可以了。)
8到底是不是4的2倍呢,我们在本上画一画、圈一圈。
(学生画图后交流:为什么4个4个圈?)
谁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
(学会举例并要说出是怎样想的)
猜12是4的几倍?说明理由。(学生猜测后画图验证)
12是4的几倍?其实也就是看看12里面有几个4。
猜20是5的几倍?说明理由。36是6的几倍?72是8的几倍?……
咦,大家怎么说得这么快?
(学生交流得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看看这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了。(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解决其余的问题。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
……
引导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了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倍”的概念定义,所以低年级学生要建立“倍”这一概念,应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和通过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比较,从而得出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
由例题开始,通过课件展示两种蝴蝶只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倍数关系的变化,让学生边看图边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小棒,讲数理,做第一层次的练习;第二层次画图,教师只画出第一行的图形,第二行的图形让学生自己定,是第一行的几倍,通过画一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最后,设计了一个浏览动物园的情境,让学生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使学生既感新鲜又感亲切,兴趣盎然。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始终抓住把什么当作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来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从参与学习过程,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师从学生喜爱小动物入手,例题出现颜色艳丽的蝴蝶,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使他们从熟悉的生活实际中感受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感到生活离不开数数学就在我身边,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让学生在脑海里留下数学意识,长期下去,学生将终身受用。
认识水课件【篇3】
教材分析: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一课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 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生活中大数广泛存 在,对大 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 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节课的学习能起承上启下作用,更 为学生今后学习亿以上的大数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 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正确读写亿以 内的数。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 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设疑求证法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动手 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多媒体,数字卡,数位卡和数级卡。
课时划分:
14课时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 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教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 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中感受到认识大数的必要性,并建立一 定的数感。
教学准备:
数位表、计数器、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现在老师想利用几组数据来展示生活中更大的数。
黑板出示;
1.我国领土面积为96000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 3.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
4.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5.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学生根据所出示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请学生说出一些大数的事例。 提出问题: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交流总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复习请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十个一千是多少?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变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 那么十万十万地数,十个十万又是多少呢?(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照这样讨论下去,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交流汇报: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十进制
讨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
数为顺序表。
教师指出: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臵叫数位。
让学生江北京市人口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师:现在你知道这个数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2)学习数位分级
师: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题。
三、巩固练习
1.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一百万是( )。
2.一个5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 )位数。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水课件【篇4】
探究一:认识十进制计数法。
1、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谁知道,我国目前的总人口呢? 请你读一读:1295330000
1) 我们曾经认识了哪些数位?它们相对应计数单位是什么?
生:我们认识了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万、??
小结:正如我们所说的个、十、百、千、万、还有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2)一万一万的数,10个一万是多少?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
生:10个一万是十万,计数单位是十万。
3)10个十万呢?10个一百万呢???
生1:10个十万是百万,计数单位是百万。
生2: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计数单位是千万。
生3:10个一千万是亿,计数单位是亿。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师:因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所以叫十进制计数法。 探究二:介绍四位分级法。
1)为了读数方便,按照我国习惯,把数位进行了分级。
很久以前,我国的劳动人民就创造出了用四位一级的方法计数,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个级表示多少“一”;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万级表示多少个“万”;亿、十亿、百亿、千亿是亿级,亿级表示多少个“亿”。
2)我们来看上海的人口:16737700,这个数分为几级呢?万级上表示多少?个级呢?
16737700是由()个万和( )个一组成的。 生:16737700,这个数分为二级
万级上表示1673个万,个级上表示7700个一。
认识水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亿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正确的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类比迁移能力。
2.掌握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能正确改写,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
3.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一)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56○12802010○10205693○52978064○8046
2.师: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3.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哪个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
(二)点明课题
1.课件出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有19612368人,上海有23019148人。
2.师:北京和上海哪个城市的人口多?(有的学生可能在数位数,有的学生可能已经说出了答案,都可以)看来,大家是想比较这两个数据的大小,这两个数位数这么多,怎么比较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设计意图:复习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比较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人口的现实情境,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必要性。】
二、探究新知
(一)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位数不同,先比位数
(1)师:(出示:99864和101010)我们先看这两个数,谁大谁小?(101010)
(2)师:9986最高位上是9,101010最高位上是1,9比1大,那应该是99864大呀,怎么回事?
(3)方法一: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
①师:我们分别在两个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看看是不是这样。(找两个学生上来拨数)
②师:从计数器上看,99864的最高位是万位,101010的最高位是十万位,两个数谁大?
③师:比较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可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4)方法二:比位数
①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②师:99864是五位数,101010是六位数,谁大?
③师:通过比位数也可以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
(5)师:你们虽然用的方法不同,但都说明了101010这个数大,看来真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可以比最高位,也可以比位数,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便?说说你的想法。(比位数,数数比背数位顺序简单)
(6)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不能上来就比最高位上的数,应该先比什么?(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
(1)师:两个数比较大小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你能举两个亿以内的数说明吗?(最好用学生说的,他们会更有兴趣。这里用书上的数:356000和360000)
(2)师: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怎么比大小?说说你的想法。(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直到比出结果。)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4.小结:
(1)师: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为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2)师:与我们学过的万以内数比大小的方法相比,你发现什么?
5.练习:
(1)做一做第2题。
① 学生独立完成。
② 汇报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出:几个数比较大小,可以把它们相同数位对齐排成一列,便于比较。
(2)解决引入问题: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人口哪个多?
【设计意图:比较大小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比较位数不同的两个数的大小,另一方面是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教学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二)把整万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1.体会用“万”为单位计数的便捷
(1)课件出示:
师:这是我们身体中的血液图,血液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一滴血液中有多少红细胞呢?男生女生分别看,看看谁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出这个数。一方看时另一方闭眼。能读出来就举手。
男生看到的:红细胞:5000000个
女生看到的:红细胞:500万个
(比赛结果肯定是女生用时短)
(2)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红细胞:500万个
师:男生为什么会慢些呢?(后面的0太多了,读起来太麻烦)
(3)师:像这样,个级上全是0的数,是整万数,这样的数0太多了,我们读、写起来比较麻烦,有时为了读数方便,会把整万数改写成像500万这样用“万”作单位的数。如果怎么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
2.例题教学
(1)出示: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
(2)师:请你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汇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① 5000000个=500万个 在万级上写500,然后写个“万”字。
师:原数中个级上的4个0呢?(换成“万”字了)
② 10000个=1万个 去掉个级上的四个0,写上“万”字。
有些学生可能会忘记单位名称,要提醒学生注意。
3.试一试:做一做第1题
4.小结:
(1)师:怎样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先分级,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写上“万”字。)
(2)师:比较改写前、后的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大小不变,所以用“=”连接
不同:计数单位不同,改写前的计数单位是“一”,改写后的计数单位是“万”
5.练习:做一做第2题。
提醒学生注意:原数有单位名称改写后的数也要有单位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男女生读数比赛,使学生体会到改写后读数的便捷。让学生读出整万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改写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4页第1题
2.教材第15页第5、6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和亿以内数改写的方法。】
认识水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和游戏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认识0的过程及加减法,初步理解0的意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对0的数字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引导学生感受数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0的含义及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0的意义和书写。
教具准备:
课件、米尺、有关制图
学具准备:
小圆形、小棒
教学过程:
一、0的认识
1、故事引入0及其含义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想不想听啊?(想)我讲的故事题目是:《快乐的森林》(板书课题)(课件出示:屏幕出示森林中飞跑着的几只小鸟)
清晨,天刚放亮,森林的小鸟就叽叽喳喳唱个不停,请听,他们唱得多热闹啊!(画面出示巢里2只小鸟)瞧,巢里的2只小鸟多可爱啊!请你们想想看,它们要干什么去?(小组先说说,请几个人回答)
生1:它们想去捉虫子。
生2:它们想去晒太阳。
生3:它们想找妈妈。
生4:它们想去找朋友玩。
……
师:(渗透)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小鸟十分热爱劳动,一大早就出去捉虫子,我们也要向小鸟一样从小爱劳动好吗?
师:(出示画面,3棵树上都各有1个巢)问:从左边数第1个巢里的有2个小鸟,用什么数表示?(2只)
第2个巢里有几只?用几表示?(1只)
第3个巢里有多少只?用什么表示?(出示0)你是怎样知道用0表示的?(学生小组交流)
生1:我是看出来的。
生2:我是听爸爸说的,没有了就用0。
生3:我是在书本上看的。
师讲:小朋友们说的真好,其实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比如说我手里有两支粉笔,然后都用完了,没有了,这时就用0表示;盘子里一个苹果都没有也用0表示!
师:你能像老师一样举个例子来用0表示吗?(学生回答,对回答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师:你还在什么物体上见过0?生举例(温度计、电话、手机号、邮政编码、米尺、车牌号等。)
师小结:0的作用可多啦,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电话、车牌号上0还起占位作用,米尺上的0还表示起点(出示米尺图)请大家看学生尺,找到起点0
2、教学0的大小和写法(游戏)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表现的好,大家就表扬他。(教师发放数字牌)请1号、2号、3号、4号小鸟飞上来按顺序排队,很好。再请5号飞上来,0号也飞上来(大家来评一评)你认为谁排得好?大家表扬他(她)。
师:从左往右看按什么顺序排列的?1左边的数字是几?0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1为什么排在0的后面?请最大的小鸟号飞下去,请0号鸟留下,其它小鸟飞下去。
师:观察,0怎么写?闭上眼睛用手指比划着写。
师:要想把0写的既正确又漂亮还真不容易呢?老师这儿有一首有关写0的儿歌(画面出示)下面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把儿歌念一遍。
师:请同学们根据儿歌中的方法,在本子上写几个0。(写好后小组互相评比,然后全班评比,及时表扬写的好的同学)
练习:
在书上p29中间仿写。
3、课间休息:齐唱《门前大桥下》
二、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师:故事引入加法,请看(出示巢里没鸟画面)巢里有小鸟吗?用什么数表示?太阳落山了,小鸟也要休息(放飞回来2只)飞回来几只?用什么数表示?现在一共有几只?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4人答)
板书:0+2=2
师:师举例,生说算式,师依次报书
2、师:当小鸟休息时,猫头鹰要出捉田鼠(出示画面)树上有几只猫头鹰,飞走了几只?还剩几只?
板书:3-3=0
师:为什么等于0?怎么想?先引导生用学具摆,再让生摆一摆,看看3-3是不是等于0?你摆的什么学具?怎么摆的?
师:3-0=()得几,怎么想的?
生:举例
三、巩固拓展
老师考考大家好吗?
1、p29:用什么数表示,为什么?
2、p29:看挂图,谁来说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你想写什么算式(4+0),还可以怎么写?(0+4)
3、p30苹果图先说图意再说算式
4、p30抢答后让生找一找规律(10道有关0的加减算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认识水课件【篇7】
我。教材
1.教材现状
“认识线段”为二年级第6单元“厘米与米”第一课时间江苏教育版数学第1卷。教学内容包括48页和49页。 《厘米与米》 本单元讲授量的长度,包括线段和计量单位的相关知识。这部分“理解线段”是教学量长短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领域和量的重要知识准备。教材着眼于学生的实际体验,在体验中领悟知识,通过具体的活动对线段有直观的认识,初步了解线段的特点。
2.教学目标
我在“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了解线段的一些特性,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学会把一些物体的边缘看作线段。
(2)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线段的基础上,识别一些简单平面图形中的线段,计算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数量,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教学要点及难点
教学要点:初步了解线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线段表示的建立。
二、讲道法、学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生。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我采取了参与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我提倡自主合作、自我探索等学习方式。
三、讲讲教学过程
《新课标》指出“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整个教室。
1.图片导入
我用几张图片来介绍一下生活中的初步感知线。该题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的理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新格兰特
我把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部分:拉、找、折、画。
(1)拉拉拉拉
请学生观察随意放在桌子上的毛线,看看它长什么样?学生说它弯曲后,想想如何把羊毛拉直。让同桌的两个人互相碰触,两只手之间的直线段在数学上称为线段。 (板书:线段,笔直) 两只手捏在一起的地方叫端点。 (黑板书写:端点)在数学上,我们使用小的垂直线来表示端点。让学生指点数数,知道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我让学生通过拉、摸、指、数来直观地感知线段,并从中抽象出线段的概念,从而知道线段长什么样。为了巩固同学们对线段的理解,问“想一想”问题1,下面画的是线段吗?命名并判断并说出原因。学生判断为线段后,我在此基础上展开,一个拉长,一个旋转。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不管长短,在哪个方向,只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就是线段。
(2)找到它。
我让小组找到生活中的线段,触摸它并指向它。学生们发现,尺子、黑板和课本的边缘都可以看作是线段。生活中有线条,平面图形中也隐藏着线条。找出这些图形被多少条线段包围?学生之前已经知道多边形,并且可以快速说出线段的数量。这是旧知识的扩展和新知识的巩固。同时让学生明白,在平面图形中,两条线段的交点就是线段的端点。找寻就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开始寻找线段,发现生活中的线段,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折叠一个折叠
借助上一个链接中出现的矩形,让学生通过折叠创建一个新的线段,触摸并指出端点。对比同一张桌子,谁长谁短,想办法折出比之前折痕长或短的线段。在折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发散思维。
(4)画图
画之前和学生讨论画线段的工具,有的选择尺子,有的选择文具盒,有的选择书本等。相比之下,学生找到了绘制线段的最佳工具——尺子。请学生尝试自己画线段。在画的过程中,说说如何画好线段。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工具自己画画,而不是老师给工具、演示画,把给和模仿的方式变成了自我探索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
学生画线段后,出现两个点。连接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线段?学生画图并理解只能画一条线段来连接2个点。然后有3个点不在同一条线上。你可以画几条线来连接每两个点。重点理解每2个点的意思,然后画出来。当有 4 个点时,每连接两个点可以画多少条线?试着自己画。有的同学画4条线,有的同学画6条线,让画6条线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如何有序且不遗漏地绘制线段,进一步理解每两点的含义。你可以在 5 个点上画多少条线?让学生下课后猜猜并画图。这是一系列有序但不同层次的数学练习,力求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变得有趣、积极、生活化,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思路,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3.小结
最后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今天所学的内容,介绍下一条线段,从而巩固对线段的理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新课标”,抓到二年级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但喜欢做事,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表达的欲望。特色,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去操作和探索,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学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我对这门课的设想,请指导,谢谢!
认识水课件【篇8】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
2、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个性思维的形成。
3、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从不同层面感受秒。
教学难点:探索秒针的计时方法,得出1分=60秒的过程以及学生对秒的感知程度。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跳绳5条
一、 课前回顾
“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时、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小时可以做哪些事情?1分钟呢?”
二、 情景导入
“大家对这两个时间单位都非常了解,现在,我们就要上课了。”(出示课件,老师一边单击鼠标按钮,一边发出钟表铛铛的声音。)
“刚才钟表每发出一次声音是1小时,还是1分钟呢?”(都不对)(时间太短了)
“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咱们一起来认识秒。”
三、 互动求知
1、“对于秒你们了解多少?”(预设:1秒很短,1分钟是60秒,滴答一下是1秒)
2、出示计量秒的工具(课件出示)
3、(出示钟面)“钟面上最长的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针,大家看,秒是怎样计时的?”(演示:秒针走一个小格是一秒)
4、小游戏:拍拍手,跟着秒针的节奏来拍。
5、感受1秒
(1)“1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眨一下眼,拍一下手,站起来或坐下,心脏跳动一次)
(2)1秒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学生自由选择)
(3)“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对1秒有什么感受?”(1秒很短)(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
6、体验1秒的价值
出示资料
水力发电:1秒大约发电2700度
火车:1秒大约跑105米
人造卫星:每秒可行驶7900米
电脑:每秒可进行5万亿次计算
“1秒可以做这么多事,所以我们1秒钟都不能浪费。”
7、认识几秒
(1)“秒针走1个小格是1秒,走1个大格呢?”(课件演示)(一起数一数)
(2)练习(课件演示)
秒针从1走到4共走( )大格,也就是()小格,是( )秒。
(3)播放一段音乐(小猪佩奇)感受有几秒。
8、秒与分的关系
(出示课件)
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思考: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1分=60秒)
9、体会1分钟的价值
(1)“给你1分钟,你想做什么?”(拍球,跳绳,写字,数数,做题等等)
(2)“现在老师计时,每组选一名代表拍球,跳绳,其他同学帮他们数,看他们1分钟的成绩有得多少。”
10、小结:“1分钟大家做了这么多事,它的价值可真大,一节课有多少分钟?”(40分钟)“这40分钟里你们有哪些收获?”(交流收获)
四、课堂练兵
“我们利用学习的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好吗?”(出示练习)
1、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1)妈妈每天工作8()
(2)小红跑50米的成绩是9()
(3)做一次深呼吸要4()
(4)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
(5)小明吃饭用了20()
(6)从中捷到沧州市坐公共汽车车大约需要1()
2、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分针从6走到9表示经过了15分钟。()
(2)秒针从6走到12表示经过了30秒。()
(3)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
(4)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3、比较大小
3分( )150秒 9分( )90秒
140秒( )2分 4分3秒( )243秒
4、结合生活实际填空
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测试,成绩如下:小红用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他们中()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五、课堂总结
“40分钟时间虽短,大家掌握的知识可真不少。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没有虚度。如果天天如此,事事如此,我们才真正是时间的主人。”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1分=60秒
认识水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位词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挂图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出问题
(出示锡惠公园的游览平面图)
谈话:过几天我们要去锡惠公园春游了,锡惠公园的许多景点都在这张平面图上,你喜欢玩哪些景点?怎么走可以不走重复的路呢?你想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吗?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游览路线”。(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探索新知。
谈话:小明、小芳和我们一样也要去春游,他们去的地方是南山公园(投影出示例题中南山公园的平面图)。我们和他们一起来认识路线图,好吗?
(1)辨认平面图的方向。
谈话: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找到了吗?你能说一说在这幅图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仔细观察公园平面图,你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你还能说一说图中各个景点的相对位置吗?指名回答。
(2)认识游览路线。
谈话:小明从南大门进人公园,先后游览了音乐喷泉、月亮湖、艺术广场和盆景园,最后从西门出公园(出示这段话)。你能看图说出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吗?打开书,先把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用铅笔画一画,然后跟同桌说一说,互相评一评。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
小结:是的,小明从南大门进入公园,向北走到音乐喷泉,再向西走到月亮湖,然后沿东北方向走到艺术广场,接着向西北方向走到盆景园,最后向西走,从西门出公园,结束了游览(投影出示行走路线)。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这样可以说得很清楚。
2、试一试。
(1)谈话:小芳从西门进入公园。她要游览盆景园、艺术广场、水上乐园、四季亭和音乐喷泉这几个景点(投影出示这段话)。你能帮她设计一条行走路线吗?设计好了跟同桌说一说,也互相评一评,看有没有准确地运用方位词。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用投影出示小芳的行走路线,师生共同点评。
(2)谈话:假如你也到南山公园,你最喜欢这个公园的哪几个景点?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游览路线,相互评一评。
学生活动。
全班交流。
(谈话:如果我要游览公园里的所有景点,怎样走可以不走重复的路?你能帮我出出主意吗?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小结: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要游玩什么景点,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三、实践运用,发展能力
第一层次:巩固新知。
谈话:路线图除了帮助我们认识游览路线,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用途呢!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投影出示)
谈话:你能说出小红上学的路线吗?跟同桌说一说,注意要准确使用方位词语。说完了相互评一评。
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小结:准确地使用方位词,就可以把小红上学的路线说得很清楚。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投影出示)
(1)谈话:森林里住着四个好朋友,你能说出小兔到小狗家的不同的方向和路线吗?跟同桌说一说,注意要准确使用方位词语。说完了相互评一评。学生活动,全班交流。
(2)谈话:看来从小兔家到小狗家有很多的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3)提问:看了这张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轮流提问、回答,集体评议,全班交流。
第二层次:综合运用。
L、认识公交车路线图(”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朋友乘过公交车吗?乘过几路车,从哪里到哪里?
学生自由说。
(2)谈话:是啊,公交车都有自已固定的行走路线。这是l路和2路公交车的行走路线图。(出示题中插图)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全班交流。相机提问:1路公共汽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经过了哪儿个车站?2路公共汽车呢?
(3)谈话:小明要从火车站到公园去,应乘几路车?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4)王老师要从人民路到第一中学去,应乘几路车?要乘几站?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正确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2、认识环行车的路线图(”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中插图)
(1)谈话:10路车是市内的`环行车。你见到过这样的站牌吗?能看懂吗?把你了解的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让小朋友知道:站牌左上方的⑩表示10路公共汽车停靠站,下面的许多站名是表示10路车经过的各站,红色写的”体育场“是本站的站名,最下面的红色的箭头表示汽车行驶的方向。
(2)谈话:小明在体育场要到少年宫去,应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小结:乘环行车最关键的是要看清站牌,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去的目的地,认清环行车的行驶方问,确定应该在哪个站牌下等候。
3、认识城市平面图(”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题中插图)
(1)谈话:这是城市平面图的一部分,其中黄色部分表示各条道路,红色各点表示各个单位。”建设路“是”南北走向“的,其他路呢7你还能说一说各单位的相对位置吗?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谈话:现在大家对这张平面图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那么你们能小组合作解决下面的5个问题吗?请大家注意,合作学习时小组长组织大家逐个问题讨论解决,每一个问题可以重点请l个小朋友回答,其他小朋友评议,补充。你还能提哪些问题”,可以由小朋友轮流提问回答。
小组活动。
(3)全班交流:重点讨论题目中的第3、4个问题,让小朋友说出小星上学、妈妈上班、芳芳从学校到新华书店的不同的路线。“你还能提哪些问题”,让小朋友自由提问,会回答的自由回答。
小结:认识路线图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外出游览、乘车,或者到城市某一个地方,都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l、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觉得自已哪一方面学得比较好?
2、谈话:现在,你能设计游览锡惠公园的路线图了吗?(出示锡惠公园的平面图,每一小组发一张复印的平面图)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小组准备玩哪几个景点?设计好你们的游览路线,尽量不走重复路线,尽可能走比较近的路线。
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相互评议。
谈话:大家都设计好了游览路线,我们春游时就可以按照自己小组设计的路线游玩了。你回家后再和爸爸妈妈讨论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认识路线图”的知识。
认识水课件【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P60—61面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时间单位“分”、“秒”,逐步建立1秒、1分的时间观念;
3、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时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教具准备:
课件、秒表、各种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9。25日神七载入飞天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出示课件),这是我们所有中国人民的骄傲。
师:谁能说说向这样倒计时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呢?
生:(秒)
师:说得不错,要想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可以用“秒”做单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秒的认识”(板书课题)。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秒。如:火箭发射,奥运会快要开幕得倒计时,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和田径比赛跑计时等等。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老师现在带你们一起走进钟表店看一看,各式各样的钟表真多呀!(出示挂图)(有电子表、手表、挂钟、机械钟、闹钟,还有秒表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用来计时的工具。
1)认识电子钟,认识秒表
2)认识挂钟面上的秒针:
师:有的钟面上有三根针,以前我们认识了时针、分针,哪一根是秒针呢?把你们带来的钟表指给同桌看一看。谁来告诉我有什么特点?
生: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3)认识1秒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你们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仔细看(出示课件),秒钟走一小格是几秒?
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说得真棒!齐读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师:那么1秒究竟有多长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吧。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师:1秒钟你们能做什么?小组讨论。(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跺一下脚等等)。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好象觉得太快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有很多现代工具1秒钟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出示课件)不信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1秒的课件:
1) 气式飞机每秒飞行500米。
2) 火车每秒行55米。
3) 小汽车每秒行20米。
4) 神舟七号入轨每秒飞行约7820米。
5) 装配一台海信电视节约1分钟,整个公司一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
6) 有的电脑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师: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惊讶。(生:是)所以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每一秒。
4)认识几秒
师:我们的秒针开始走动了,从12到1走了一大格?几秒?
生:走了5小格,每一小格是1秒,5小格就是5秒。
师:认识10秒、20秒,从12到6经过几秒呢?我们平常说得“半分钟”就是30秒。
师:同桌互相考考。
5)认识1分钟
师:现在请同学安静下来,继续观察秒针,秒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几秒?分针有什么变化?
生:从12到12走了一圈是60秒,分针刚好走1小格,就是1分。
师:那么你们知道分和秒的关系吗?(出示课件)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同数60秒,齐读2遍,板书。结论:1分=60秒 60秒=1分
6)体验1分钟
师:1分钟又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当你认为1分钟到了,就请站立起来,你是怎么道是1分钟呢?
生:我在心里从1~60数。
师:你真聪明已经把时间记在心里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跳绳,请一位运动健将上来,看看他1分钟能跳多少下,其他小朋友帮他数好吗?(好)奖励他。
师:现在我们也来看看别的小朋友1分钟可以做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教科书P61面
师:今天我们学的内容就在数学书60—61面,请同学们默看书,想一想你们了解秒的哪些知识?看完后把手轻轻举起,做端正。(老师悄悄计时)表扬学生。
师: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感想?
师:时间很珍贵,充分利用起来就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小结。
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
师: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下面我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件)
1、教科书练习十四①题;
2、一片短文,综合应用。(出示课件)
四、全文总结
同学们,时间是一分一秒积累起来的,相信通过今天40分钟的学习,大家会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老师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时间的格言、警句,我们大家读一读。
今天的课就上在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本人是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自主、开放、富有生机的数学课堂”,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应用中发展数学。
本节课主要是《秒的认识》,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存入提高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引入时间单位“秒”,本课在认识秒针和1秒及认识1分=60秒时,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去观察、操作。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知道秒及分与秒的关系,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人人参与,人人发展。
2024功率课件(必备14篇)
功率课件 篇1
《功率》是在学生学完了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之后,又接触的一个新物理量,它以对功的一个延伸与拓展。本节内容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多样化等基本理念。采用比较法自然的引出功率的概念及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列举从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出发的实例,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意义,感受到物理并不难学,有利于巩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也为今后学习电功率等知识作了必要准备。
(2)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计算简单的功率问题。
组织学生通过“比一比,谁做功更快”的活动,让学生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半年多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本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宗旨,创设实际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情景解决问题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实际意义;用讨论与交流的学习方法知道比较做功的快慢,建立功率的概念,用阅读的方法获得对功率单位的感性认识,用练习巩固对功率公式的理解,让全体学生全面地投入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知识。
以讨论交流的科学探究方法为主,情景激学、比较、阅读、讲解等方法为辅;设计简单计算功率的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让他们承担不同的任务,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发挥所长,获得成功的喜悦,以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对于物理学科来说,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者用能有效地激发起问题的事物或现象,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实验、分析和对比,通过交流和讨论,使学生得以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解释,不仅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真正的“做”科学,学生既学到知识内容,又掌握更深入地运用和探究那些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使探究能力得以提高,同时形成正确的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对比讨论法。
承前启后,从生活到物理,引出课题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提出在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情景都需比较快慢,水到渠成的提出本节要探究的物理问题DD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1、讨论交流比较做功的快慢通过提供的情景,让学生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条件。经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讨论结果,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去的时间。
比较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方法一:完成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方法二: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2、建立功率的概念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公式。讲解: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由功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合而成的,即:“焦/秒(J/s)”。为纪念瓦特,便用他的名字命名功率的单位,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1J/s=1W)。工程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为功率单位(1KW=1000W)。
估测上楼功率,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判断所需没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指导学生列出实验记录表格,并且推出功率的表达式。
简单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功率,使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到功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练习巩固加深理解功率的概念,会用公式进行有关功率的计算。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本节课主要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功率的测量。采用与速度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做功的快慢,同时也易理解功率定义,公式,单位。对于估测上楼功率,因测量的方法不同,得出表达式也不同。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
功率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位移是做功两个不可缺少折因素,知道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恒力做功。会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2、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概念,掌握力对物体做正功还是做负功的几种方法,知道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这几个力的合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3、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如何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会求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4、掌握汽车的两种起动问题,以恒定功率启动和以恒定牵引力启动。
5、会用函数关系分析图像问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让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解决物理问题有两条思路,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 功的讲解应从做功的两个要素和能量转化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理解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换。学生虽然在二年级学过功和功率,但没有把知识整合成串,尤其是从能量这条思路解题,学生还没有养成好习惯。本节课要让学生认识到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教法建议】?
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本节内容,并填写相关填空题(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教师对本节的概念进行逐一讲解,以讲解例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本节的内容。然后小节。最后学生演板练习本节课习题,通过练习发现本节课学生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和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
功的计算方法及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和功能关系。?
【教学难点】?
机车启动的两种方法和功能关系?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本及练习册并填写相关填空题。
二、新课教学
1、功 (1)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做功的两个要素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例1】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水平
推力F使斜面体向左水平匀速移动距离l,物体与斜面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如图5-1-5所示.求:
(1)m所受各力对它做的功各是多少?
解析:(1)m受力方向及位移方向如右图所示.因物体匀速
移动,则支持力FN=mgcos θ,静摩擦力Ff=mgsin θ,因
mg、FN、Ff均为恒力,由W=Flcos α可得重力做的功WG
=0支持力做的功WFN=mgcos θ·l·sin θ=mgl·sin θcos θ静摩擦力做的功WFf=mgsin θ·l·cos(180°-θ)=-mgl·sin θcos θ
(通过此例题加深学生对功的公式的应用的认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以及总功的求法有1、先求合外力,然后用功的公式求出总功。2、先求出各力做的功,然后把各力做的功进行代数和。3、利用动能定理。)
(2)正功与负功根据W=Flcos α可知:
0≤α
功率课件 篇3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
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
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ΔW/Δt),而Δ
功率课件 篇4
一、复习目标:
3、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公式,准确、规范的求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
二、知识储备:
1、电功率 W=___________;
t=___________;
P=___________;
2、电功率 P额=_________ ;I额=________;R=__________;P实=_________
3、焦耳定律:Q=__________,电热器Q=_______;Q=_______;Q=_______
1、 标有“220V W”的电火锅,连续工作3小时,要消耗___________度电,
3度电可以供“PZ 220-40”的一盏白炽电灯正常工作¬¬¬¬¬¬_______h
2。一台电脑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电能1KWh,它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_,
若将其接入家庭电路中,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___。
3、马欣家有“PZ220-40”灯泡三个,“PZ220-25”灯泡两个,“220V 150W”电冰箱一台,如果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路中的总功率是________;若平均每天用电4h时,则每月消耗电能是__________(一月按30天计算)
内转动300圈,则所接用电器总功率为____________瓦。
该电能表所控制电路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_。
5、灯泡上标有“PZ220-110”,“22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灯泡的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__________,
灯泡的电阻为______,若灯泡的实际电压为110V时,则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______
6、烘乾家有一台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4A,则微波炉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瓦,
7、个白炽灯泡铭牌上标有“220V 100W”字样,则这盏灯的灯丝电阻为 __ Ω。如果灯丝断了之后,重新将灯丝搭上,设灯丝电阻变为440Ω,通电后,则灯丝中实际电流为 A;实际功率为 W;灯的亮度变__ _ __,通电1min后,灯丝实际消耗的电能为 J(假设灯丝电阻不随温度改变)。
8、一个标有“220V 1.1kw”的电水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求:
(3)电10分钟,电水壶产生的热量。
9、全能牌电热淋浴器铭牌中的主要参数如表所示,在正常工作时,将满一桶水从20℃
(1)满一桶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我们把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叫热效率,求该淋浴器的热效率是多少?
10、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对家用电器进行了相关的观察和研究,他以一台电磁炉为观察研究对
象,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观察电能表的铭牌 220V 10(40)A 50Hz 2000R/kwh
用电磁炉加热一壶水(水的质量m=2kg,初温是30℃) 关闭家里其它用电器,只将电磁炉接入电路烧水观察电能表,表能表的转盘5min内转了150圈,此时用温度计测得的水温为50℃。
请你就这位同学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关资料,求解或提出有关问题:
(1)加热5min,水所吸收的热量; (2)电磁炉工作5min消耗的电能;
(1)当豆浆机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多少Kg?
(4)豆浆机做一次豆浆,若电动机累计工作3分钟,电阻丝累计加热12分钟,则总共消耗多少电能
12、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1)、求: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
(3)、求:电烤箱在低温档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的功率是多少?
功率课件 篇5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功率》。本节课的内容是上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第四章《功和机械》中第2节。我的说课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教材统整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对理解功的概念很有用处。对后面学习电功率也有很大的好处。《功率》是一节典型的概念课,是从新的角度对功进行深入探讨,深化对功的概念的理解。由于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很广,所以这节课是架起理论与实际联系的桥梁,使抽象知识具体化。概念课的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通过学习物理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发展学生创新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做功快慢的活动,认识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与同学合作的快乐,理解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感受1瓦的大小。
2、知道功率的单位,会用公式P = W / t进行简单计算。通过了解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悟物理与生活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历年升学考试的题目及功率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可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理解功率的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程度。
4、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功的概念之后来研究的,对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机械功率也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本节课从小组间搬矿泉水的比赛入手,复习做功的多少,再引出做功的快慢。进一步通过学生实验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瓦特的故事和另一个单位马力。展示两张铭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利用鸡蛋做功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感受1瓦的大小。通过重放片头动画加强对本节课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安排了较多的学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具体的做法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狐狸和老虎上楼的动画,引出本节的课题。通过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来说明做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进行小组实验,测量功和时间的大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讨论,来解决“当功和时间都不相同时,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的问题,引出功率的定义,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理解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功率是表示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程度,就像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一样。而后运用快速提问并抢答的方式来巩固有关“功率”的知识,教师引导并归类成几个问题,用多媒体展示后并给出标准答案。展示电影文件: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三、学法指导:
学生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知道如何比较功的大小。也具备了观察、总结和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八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逐步由感性转为理性,对于知识有一定的渴求,为了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吃的饱、吃的好,采用了比赛、讨论、课堂演示、自己动手操作、类比分析、总结归纳等方法,提供了学生大量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活动Ⅱ
学生实验
情景Ⅰ
动画
活动Ⅰ
搬矿泉水
情景Ⅱ
视频
活动Ⅲ
应用
活动Ⅳ
巩固训练
功率
2、教学流程图说明
情景Ⅰ
放映动画,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课题。
活动Ⅰ
通过学生搬矿泉水的比赛,判断他们做功多少和快慢是否相同。得出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活动Ⅱ
通过各小组提起重物做功的实验,比较做功的快慢。得出功率的定义和物理意义。
情景Ⅱ
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活动Ⅲ
通过回放片头动画引出问题,并归纳得出结论。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活动Ⅳ
通过课后训练,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3.教学的主要环节本设计为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通过学生活动,来说明功除有大小外还有快慢的事实,总结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第二环节通过实验,感受功率概念的建立过程,知道功率的物理意义。
(二)导入设计:
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放映两个重力不同的小动物在不同时间内走上楼梯的动画(情景Ⅰ),提出问题“根据动画请同学们回答,谁做功多?谁做功快?”引出本节课题。
(三)实验设计:
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完成搬矿泉水做功的实验。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进行学生实验。为感受1瓦的大小,教师演示实验。
(四)课堂应用:
1、通过回放片头动画进一步引出问题: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吗?
做功快的物体,功率一定大吗?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吗?
归纳学生的回答得出结论:
做功多的物体功率不一定大。
功率大的物体,做功一定快。
功率小的物体,做功一定慢。
2、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
(五)板书设计:
4.2b功率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式:
二、功率:
1、定义:把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功率。
2、公式:P = W / t
3、单位:瓦特1瓦= 1焦/秒
4、物理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五、教材统整
本节课的设计与原教材的最大不同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活动卡的设计,延续了上节课机械功的实验,而没有用学生走或跑楼梯的实验。主要是考虑到上课的实用性和普遍性,使得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体验功率概念的形成过程。二是课堂应用方面,没有采用传统的习题来巩固知识,而是通过回放引题中的动画提出问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即做到了前后呼应,又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展示视频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功率,把理论和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功率课件 篇6
知识目标
1.知道及其单位.
2.理解额定功率.
能力目标
了解从能量分析入手去认识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用电的初步知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比较在相等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引入的概念,再根据的定义和电功公式导出的计算公式,给出的单位.然后从的单位引出电功的单位千瓦时,说明1度就是1千瓦时.为帮助学生理解额定功率教材安排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演示,教材还介绍了不同用电器的两个重要指标,额定电压、额定,以使学生对常见用电器设备的功率有所了解.
1.重点:掌握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实际功率的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疑点: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包括和用电器额定功率两块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前面学生学过的功率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突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比较单位时间内用电器做功的多少.在讲解的`公式时,注意强调公式中的各量的对应关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各量.不易同时给出的导出公式,使学生感觉公式多不易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学生不易做到,教师要通过实验讲清对一个用电器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只有一个,而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有很多.
教学设计方案
重难点:重点是的概念和单位,难点是额定功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方案一:复习功率概念引入电流做功有快慢的问题,然后可以举出一些实例如:电力机车每秒做功400多万焦,公共电车的电机每秒做功6万焦,洗衣机的电机每秒做功100多焦,而小收录机的电机每秒做功几焦.再举出时间不同做功不同的实例,问学生如何比较做功快慢,引出的定义.
方案二:分析类比建立的概念:可用幻灯片设计一组问题:1)怎样比较运动快慢?2)这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快慢?3)这样比较电流做功快慢?引出的概念.
二、:功率的概念要讲清:电流做功快,就大;电流做功慢,就小.的定义公式为P=W/t,的普遍适用公式是P=UI,比较大小时,要全面考虑到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才能确定的大小关系.例如:在相等的时间内,根据P=W/t,电流做的功越多,就越大.
功率的单位容易和电功单位千瓦时混淆,可采用让学生计算1千瓦时的电功是多少焦,让学生体会千瓦时的意义.
三、额定功率:
方案一:可以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用电器的工作有正常工作问题,然后引进额定功率的概念.学生实验可以设计三组,1)是在比额定电压低的情况下工作;2)是在额定电压下工作;3)是在比额定电压高出1/5的情况下工作.
方案二:教师拿出220V60W和220V100W的灯泡,问将他们串联起来,哪盏灯亮?然后做实验,引出额定功率的概念.
例题1、一只额定电压为220伏特的电热煮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电12分钟,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问:
这个电热煮水器的功率多大?
分析解答正常工作的用电器,其实际电压应等于额定电压,所以该题中的电热煮水器的实际电压应为220伏特,工作12分后,电度表的示数增加0.1度,即用电0.l度.根据P=W/t=500瓦
例题2、有两盏灯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已知电压U相同并保持不变,两灯均可发光,在甲、乙两图中比较灯1的亮度是[ ]
A.甲图亮B.乙图亮C.同样亮D.无法判断
分析解答同一盏灯的亮度与它的实际功率情况有关,在甲乙两图中,灯1的实际电压不同,甲图中的实际电压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甲图中实际功率小于乙图中,所以灯1在乙图中较亮.B选项正确.
板书设计:探究活动课题灯泡的亮度决定于什么?
组织形式:学生分组
活动方式:教师提供实验器材:低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标有2.5V的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220V 40W白炽灯泡一只.(1)提出问题(2)教师可先演示或提示,再由学生操作.(3)观察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与灯泡相应的亮度变化.(4)讨论,分析.
功率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功率课件 篇8
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功率的概念: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知道功率的定义和定义式P=W/t;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3)知道公式P=Fv的物理意义。2.掌握功率的计算:
(1)能够用公式P=W/t解答有关的问题。(2)能够用公式P=Fv解答有关的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功率的概念、功率的物理意义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如果学生能懂得做功快慢表示的是能量转化的快慢,自然能感悟出功率实际上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功率的概念学生较难理解,这是难点。学生往往认为,在某瞬时物体没有位移就没有做功问题,更谈不上功率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功率是描述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这个难点就不易突破,因此,在前面讲清楚功率的物理意义很有必要,它是理解瞬时功率概念和物理意义的基础。
三、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首先以提问方式复习上一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是功的概念和功的物理意义。
然后提出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有做功快慢之分,物理学中又是如何来描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率
初中同学们学习过功率的有关知识,都知道功率是用来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我们一起讨论一些问题。
力F1对甲物体做功为W1,所用时间为t1;力F2对乙物体做功为W2,所用时间为t2,在下列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
A.W1=W2,t1>t2;
B.W1=W2,t1<t2; C.W1>W2,t1=t2; D.W1<W2,t1=t2。
上述条件下,哪个力做功快的问题学生都能作出判断,其实都是根据W/t这一比值进行分析判断的。让学生把这个意思说出来,然后总结并板书如下:
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如果用W表示功,t
明确告诉学生上式即为功率的定义式,然后说明P的单位,W用J、t用s作单位,P的单位为J/s,称为瓦特,符号为W。最后分析并说明功率是标量。
接下来着重说明,功率的大小与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为等值。
至此,再将功的定义式与速度v的定义式作类比,使学生理解,虽然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同时也为后面讲瞬时功率做了些准备)。然后提出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功率的物理意义。
上一节我们讲了功的概念、功的公式之后,经过分析和讨论,对功的物理意义已有所了解。谁能复述一下?
在学生说出做功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之后,立即启发:那么做功快慢恰能表明能量转化的快慢吗?因此,应该将功率理解为是描述做功过程中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并将这一认识进行板书。
2.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
举例一个质量是的物体,从地面上方20m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第1s时间内下落的位移是多少?(与学生一块算出是5m,g取10m/s2)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与学生一起算出W1=50J)第2s时间内物体下落的位移是多少?(15m)这1s内重力对物体做多少功?(W2=150J)前1s和后1s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各是多大?(P1=50W,P2=150W)这2s时间内重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P=100W)指出即使是同一个力对物体做功,在不同时间内做功的功率也可能是有变化的。因而,用P=W/t求得的功率只能反映t时间内做功的快慢,只具有平均的意义。板书如下:
(1)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为了比较细致地表示出每时每刻的做功快慢,引入了瞬时功率的概念,即瞬时功率是表示某个瞬时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提出瞬时功率如何计算的问题后,作如下推导:
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以写成如下公式(P=ΔW/Δt),而Δ
P=F·v此为瞬时功率计算公式
讨论:
①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速度v匀速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与任一瞬时的瞬时功率都是相同的。
②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其在额定功率状态工作(如汽车),根据P=Fv可知:
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车可以跑得快些; 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换低速挡的道理。
③如果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过程中,牵引力仍可增大,即F和v可以同时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等于额定功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种情况不可能实现。
应用公式P=Fv计算m=1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中下落1s末和2s末的瞬时功率。
由v1=10m/s按公式求得P1=100J;由v2=20m/s按公式求得P2=200J。根据上述结果启发学生思考瞬时功率的物理意义。最后指出,此题中是重力对物体做功,使重力势能逐渐向动能转化。随着时间的延续,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加快。
3.例题讲解
例1.如图1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的质量m=5kg,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位移为s=36m时撤去拉力F。求:在下述两种条件下,力F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各是多大?(取g=10m/s2)
(1)设水平面光滑;
(2)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让学生计算力F在36m位移中所做的功,强调功只由F和s这两个要素决定,与其它因素无关,因而两种情况下力F做的功相同,均为W=360J。②由同学计算这两次做功所用
分别求出t1=6s,t2=12s。③用功率的定义式即平均功率的计算公式求得P1=60W,P2=30W。
如果有的同学用公式vt2=2αs分别求出每次的末速度,再用公式
例2.如图2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物体A,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作用下,正以v=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的大小为100N,方向与速度v的夹角为37°,求:
(1)拉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2)物体向右运动10s的过程中,拉力F对它做多少功?(sin37°=,cos37°=)通过此例题的解答,让学生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P=Fvcosα,并提醒学生,不要认为F与v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知道,在功率已知的条件下,可以用W=P·t计算一段时间内力所做的功。第(1)问的结果为P=160W;第(2)问的结果为W=1600J。
例3.课本p.113上的例题,先让学生自己看。让学生注意船速增大的物理过程分析,然后结合图3再做讲解。指明船在额定功率条件下行驶,牵引力F与速度v的乘积为一定值,在图中为双曲线,设阻力f正比v,则这两条线的交点P的横坐标值即为最大速度vm。
四、课堂小结
1.我们讲了功率概念之后,得到了两个公式,定义式P=W/t和瞬时功率的公式P=F·v。
2.公式P=W/t中的t趋近于零时,P即为瞬时功率。不过此公式主要用来计算平均功率。公式P=Fv中,当v为瞬时速度时,P即为瞬
应的时间段。
五、说明
1.将功率理解为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具有普遍意义。如一台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10kW,表明它每秒钟可以将10k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管它是否工作。因而机器的功率实际上可以表示它进行能量转化的能力大小。2.力可以做负功,自然也有负功率。学生不问到时可以不讲。课本上也没讲。重要的不是功率的正负问题,而是要结合实际问题说清楚能量转化的方向和快慢。例如,一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前滑动,根据P=f·v可知其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快慢与速度v成正比,这就表达清楚了,没有强调负功率的必要。
功率课件 篇9
初三物理 “功和机械能”复习课案
1.功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单位是焦(耳)。
2.功率 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时间所做的功叫功率。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功的原理 使用机械时做的功,等于不用机械直接所做的功,也就是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
5.机械能,物体机械运动的量度,包括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
6.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
7.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 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8.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大小有关。
9.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并且遵从一定的规律。
10.水能、风能 流水和风都是具有大量机械能的天然资源,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
1.杠杆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从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即F1L1=F2L2
3.滑轮 周边有槽,可绕中心转动的轮子。定滑轮的转轴固定,不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转轴随物体移动,能省一半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4.轮轴 由轴和大轮组成,能省力和改变力的方向。
一、简单机械
1.为了省力,应选用动力臂长、阻力臂短的杠杆,但使用这种杠杆时,动力通过的距离要比阻力通过的距离长;阻力臂长的杠杆虽费力,但使用时,动力通过的距离比阻力通过的距离小,工作方便,在使用杠杆时,不能同时做到又省力,又少移动距离。
2.轮轴是杠杆的变形。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可省力。
3.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量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量的几分之一。
4.滑轮组中动滑轮的个数为m,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动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力”的绳子段数n=2m+1,当绳的固定端系在定滑轮的框架上时,则“承担重量”的绳子段数n=2m。
二、功 机械能
1.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作功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没有力也无所谓作功;虽有力的作用,但在力的作用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这个力也没有作功。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作了功。
2.简单机械基本上可以分为二大类,一类称为杠杆类机构、如杠杆、滑轮、轮轴;另一类是斜面类机械,如斜面、螺旋等。这二类简单机械在不考虑无用功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功的原理来研究。功的原理是机械的基本原理。它告诉我们,使用机械并不能省功。虽然不能省功,使用机械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有的可以省力,有的可以少移动距离,有的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做功方便。
3.摩擦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使用简单机械时,不可避免地要克服摩擦阻力做功;简单机械本身有重量,在提起重物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同时提起机械的一部分部件,克服这部分无用阻力要做功。所以,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总功),除了包含有用功之外,还包括上述的额外功。有用功只占总功的一部分。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百分比,叫做机械效率。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提高效率的方法:减小无用功便可提高机械效率。减少摩擦,减轻机械的重量这些都是减小无用功的办法。
4.功和功率是意义不同的两个物理量,因为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物体做功多,其功率不一定大。同样,功率大的物体也不一定做功多,因为做功多少不仅跟功率的大小有关,还跟做功的时间长短有关,功和功率的关系可表示为:W =Pt
5.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如果没有摩擦和其他阻力,也没有外力作功,则在动能和势能的转换过程中,物体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6.功和能是密切联系的物理量,能量是表示物体状态的物理量,或者说能量是状态函数。能量的改变可以通过功定量地反映出来,功是从量的方面去看运动状态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做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及传递,但不做功,不能说物体没有能量。
7.由互相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性质决定的能量叫做势能,根据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的不同,力学中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两种。
功率课件 篇10
在中国的北方的气候可以说是气候分明,夏天炎热冬天十分的寒冷,在夏天家里面都会安装上空调,即使没有空调也会有电风扇的身影,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人们驱逐炎热带来一丝丝凉风,而在冬天电热毯成为了人们的好帮手,电热毯可以带给大家温暖,让冬天变得不再寒冷。
有的人就是矛盾的结合体,不同的电热毯的功能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认为电热毯只是一个可以加热的工具的话你就错了,也正是因为功能的多样化便捷化让很多人摇摆不定,不知道选择那一款才是最正确的,其实不论选择什么样子的电热毯,最应该了解的就是电热毯的功率。电热毯选购窍
冬天里,面临刺骨严寒的天气,不少人都憧憬热炕头的舒服。现代生活中,火炕基本都没了,怎么才能再享受火炕的幸福呢?电热毯!很多人都会想到它。的确,冬天里睡在电热毯上就犹如睡在热炕头上。电热毯在一些供暖不理想或者南方已经是必备的过冬用品了。那么怎样选购电热毯,下面就看看电热毯选购窍门吧。
1. 看标识,这是选购电热毯的前提,也是使用电热毯的安全保障。电热毯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或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必须要有合格证以及“三C认证”。
2. 看功率,做到按需使用,既节能又有利身体健康。电热毯的功率并非越大越好,最好根据人数来决定,单人不宜超过60W,双人不宜超过120W。
3. 凭手感,识质量。质量好的电热毯手感平整、柔软,面料无漏针,内部电热线应排列整洁规则,无交叉重叠和打结现象。
4. 看外观。电源控制器应完整、光滑、无缺损,使用灵活,有清晰的开关标记,使用的电源线应为双层护套线。
5. 选质能节能型号。选择可自动控制的,省电、省事、安全可靠。
6. 选前要测试。通电时,褥内不应发出沙沙的声响;数分钟后,手触摸电热毯感觉有热量。
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外观的好看却不了解电热毯的实质,那么在使用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新闻就经常的报道,某用户再买了某种品牌的电热毯之后,家里面就发生了火灾,如果引起了火灾轻则是损坏一个电热毯,重则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功率课件 篇11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磁性黑板,电路元件卡片一套。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或低压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1.5伏”的小灯泡及灯座各一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预习题1~7题(在教师启发下,教师问,学生答),边讨论边板书: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器材卡片。学生回答完,磁性黑板上贴有如图1所示的器材卡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_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电源________用。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当讨论到5、6两题,先后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第一位同学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第二位同学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电路图把磁性黑板上的图9梍4连接起来,第三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格写到黑板上。
2、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把下面(1)、(2)两点课前写在黑板上)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位置。(可对照图9一4讲述)
(2)使U=1.2U额时,要小心移动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过大,烧坏灯泡。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若没有把握,可请老师检查。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数据表格中记下U、I,算出P额。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和计算。
(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记录和计算。
4、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1)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选一实验做得好的同学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2)讨论
①从实验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②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该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③若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又如何?(对照图9梍4分析。)
④两只额定电压都是1.5伏的相同的小灯泡,如何连接才能正常发光?(串联,电源电压是3伏;并联,电源电压是1.5伏。)
(3)教师小结P实与P额的三种关系和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才能正常工作。
(四)说明
l、使用磁性黑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一般或较差,能力不够的同学,还可帮助他们顺利连接线路,做好实验。如无磁性黑板可用绒布板(或其他)代替。
2、器材卡片的制作是这样:找一张较硬的白纸(如挂历纸),裁成一个长约1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白纸上画出图形,如要制作灯泡卡片,就在白纸上画出如图9梍5所示的灯泡图形,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然后在纸上订上订书针或别上三四个圆形针,这样灯泡卡片就做好了,就可以往磁性黑板上贴。如用薄铁皮做也是一样。
3、实验前,要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2),在U=1.2U额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少损坏小灯泡。电源最好用干电池,也是为了少损坏灯泡。
4、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验较快,可再发给他们一个“2.5V”的小灯泡,共用电池。把“1.5V”“2.5V”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观察谁亮?为什么?若并联呢?
功率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电功是指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做功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2、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并能用电功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意义。
4、知道电功率、热功率的联系和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灯泡工作功率的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利用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加强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电能和其他能的转化和守恒规律的讲解进一步渗透辨论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节约能源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3、通过灯泡实际功率的演示,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教学建议
1、在推导电功的公式时,应该注意讲清楚,在时间 内,只是相当于把电荷 由电路的一端移至另一端(两端的电压为 ),这与在真空中把某一电荷 由某处移至另一处有区别,但效果是一样的,即所做的功相同。
2、可用类比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电场力对自由电行做功时,在真空中电势能转化为动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电阻元件中电势能转化为内能,这相当于物体在粘滞性较大的液体中匀速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
3、教材只要求学生知道电功率和热功率的区别和联系,而不要求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讨论。
4、对于 这两个导出式,要明确它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即:纯电阻电路。
教学设计方案
电功、电功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公式的物理意义。
2、了解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3、了解电功和电热的关系。
4、了解公式 ( )和 ( )的适用条件。
5、知道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关系,电功大于电热。
6、能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解决简单的含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问题。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在于区别并掌握电功和电热的计算。
2、难点主要在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关系缺乏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三、主要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通过前面的学习,可知导体内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电场力对定向移动的电荷做功吗?(做功,而且做正功)
2、电场力做功将引起能量的转化,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举出一些大家熟悉的例子。
电能→机械能,如电动机。
电能→内能,如电热器。
电能→化学能,如电解槽。
本节课将重点研究电路中的能量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电功
(1)定义:电路中电场力对走向移动的电荷所做的功,简称电功,通常也说成是电流的功。
(2)实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中的体现。
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上一章里学过电场力对电荷的功,若电荷 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搬至b,ab两点间电势差为 ,则电场力做功 。
对于一段导体而言,两端电势差为 ,把电荷 从一端搬至另一端,电场力的功 ,
在导体中形成电流,且 ,(在时间间隔 内搬运的电量为 ,则通过导体截面电流为 , ),所以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3)表达式:
说明:
①表达式的物理意义:电流在一段电路上的功,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②适用条件: 、 不随时间变化——恒定电流。
(4)单位: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压单位用伏(v),时间单位用秒(s),则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5)电功率
①表达式:
物理意义:一段电路上功率,跟这段电路两端电压和电路中电流强度成正比。
②单位:功的单位用焦耳(j),时间单位用秒(s),功率单位为瓦特(w)。
1w=1j/s
这里应强调说明:推导过程中没用到任何特殊电路或用电器的性质,电功和电功率的表达式对任何电压、电流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都适用。再者,这里 是电场力做功,是消耗的总电能,也是电能所转化的其他形式能量的总和。
电流在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就是电流的热效应,描述它的定量规律是焦耳定律。
学生一般认为, ,又由欧姆定律, ,所以得出 ,电流做这么多功,放出热量 。这里有一个错误,可让学生思考并找出来。
错在 ,何以见得电流做功全部转化为内能增量?有无可能同时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经过长期实验研究后提出焦耳定律。
2、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对于导体而言,根据欧姆定律, ,所以 ,电流做功完全用来生热,电能转化为内能。
(3)说明:焦耳定律表明,纯电阻电路中电流做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同时,有电阻的电路中电流做功会引起内能的增加,且电热 。
(4)简单介绍产生焦耳热的原因:
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由于电场做功,电子动能增加,但不断地与晶格(原子核点阵)碰撞,不断把能量传给晶格,使晶格中各粒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热运动加剧,从而温度升高。
(5)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
①电功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生热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
②电功率 ,对所有电路中电阻的电热功率都适用。
结合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
3、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和电功率(以含电动机电路为例)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与其他形式能转化的关系非常关键。以电动机为例,电动机电路如图所示,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通过电动机电流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为 ,则电流做功或电动机消耗的总电能为 ,电动机线圈电阻生热 ,电动机还对外做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是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
考虑每秒钟内能量转化关系,即功率,只要令上述各式中 =1s即可,可得总功率 ,电热功率 ,输出功率 ,三者关系是 。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为了使用电器安全、正常地工作,对用电器工作电压和功率都有规定数值。
(1)额定功率: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所需电压叫额定电压,在这个电压下消耗的功率称额定功率。
一般说来,用电器电压不能超过额定电压,但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时,用电器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而是实际功率。
(2)实际功率 , 、 分别为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和通过用电器的实际电流。
(三)复习巩固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如上图所示,重物质量 kg,电源提供恒定电压 ,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 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电流强度 =5a,求电动机线圈电阻 ( )(4ω)
探究活动
1、调查电路设计中采用了那些方法来减小导线上的电能损耗。
2、实验设计:验证
功率课件 篇13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功率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2.加深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3.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
(二)实验器材
磁性黑板,电路元件卡片一套。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每组配备干电池二节(或低压学生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1.5伏”的小灯泡及灯座各一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讨论实验预习题1~7题(在教师启发下,教师问,学生答),边讨论边板书:实验目的、原理、器材、实验电路图、数据表格。
当讨论到实验器材时学生回答一个器材,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相应的器材卡片。学生回答完,磁性黑板上贴有如图1所示的`器材卡片。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实验桌上的器材,再回答下列问题:(下列问题在课前就写在黑板上相应的“器材”位置处)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_____伏;
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是______欧;
最大允许电流是_______安;
电压表量程选_______伏;
电流表量程选_______安;
电源________用。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当讨论到5、6两题,先后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第一位同学画出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第二位同学按照第一位同学的电路图把磁性黑板上的图9梍4连接起来,第三位同学把自己设计的数据表格写到黑板上。
2.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把下面(1)、(2)两点课前写在黑板上)(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位置。(可对照图9一4讲述)
(2)使U=1.2U额时,要小心移动滑动变阻器,以免因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过大,烧坏灯泡。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并认真检查各部分接线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要求,若没有把握,可请老师检查。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等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在数据表格中记下U、I,算出P额。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约为额定电压的1.2倍,记录和计算。
(4)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记录和计算。
4.实验数据分析和小结
(l)实验完毕,请几组同学汇报实验结果,选一实验做得好的同学将数据填入黑板上的表中。
(2)讨论
①从实验看出,小灯泡在什么情况下正常发光?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更亮?这样做好不好?在什么情况下小灯泡比正常情况下暗?
②使用用电器时,为什么应该让它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③若为了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是2伏,那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若电压表的示数是1.2伏,又如何?(对照图9梍4分析。)
④两只额定电压都是1.5伏的相同的小灯泡,如何连接才能正常发光?(串联,电源电压是3伏;并联,电源电压是1.5伏。)
(3)教师小结P实与P额的三种关系和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使用才能正常工作。
(四)说明
l.使用磁性黑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对于学习一般或较差,能力不够的同学,还可帮助他们顺利连接线路,做好实验。如无磁性黑板可用绒布板(或其他)代替。
2.器材卡片的制作是这样:找一张较硬的白纸(如挂历纸),裁成一个长约13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白纸上画出图形,如要制作灯泡卡片,就在白纸上画出如图9梍5所示的灯泡图形,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然后在纸上订上订书针或别上三四个圆形针,这样灯泡卡片就做好了,就可以往磁性黑板上贴。如用薄铁皮做也是一样。
3.实验前,要向学生强调注意事项(2),在U=1.2U额的时间不要过长,尽量少损坏小灯泡。电源最好用干电池,也是为了少损坏灯泡。
4.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完成实验较快,可再发给他们一个“2.5V”的小灯泡,共用电池。把“1.5V”“2.5V”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观察谁亮?为什么?若并联呢?
功率课件 篇14
一、示标
学习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学习重、难点: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加深理解……
二、导学
(一)、知识链接
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原理是:_____。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是:_______。
3、在右边空白处画出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
(二)、自主学习
[探究一]实验室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公式推导:W=UIt;P=W/t
2、主要器材:___________表,___________表。
3、实验原理:__________
4、实验方法:__________
5、画出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并与测量灯泡电阻的电路图作比较,看一看是否相同呢?
2024水资源课件
假设您要寻找高质量的文章,建议您阅读“水资源课件”。该资料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但不得用于商业或其他违法目的。教案和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内容,因此老师应该认真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教案需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
水资源课件(篇1)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爱护水资源(重点)
了解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了解水污染的防治、节水方法等应对水危机的措施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首届山东济南泉水节拟于20xx年8月28日开幕。节水环保、杜绝水污染、建设美丽泉城,是每个人的职责。
水是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的重要物质。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提出问题水对人类有哪些用途?地球上的总水储量很大,我们担心缺水吗?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分析数据、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
1.地球上水的储量是丰富的,地球又称“水球”,但地球上淡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
2.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资源的总储量约为1.39×1018m3,但人类所能利用的淡水仅约为1.07×1016m3。
3.世界上有80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严重缺水状态。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地域分布也不均匀,西北、华北部分地区居民饮用水都有困难。
知识拓展 地球上的水不断蒸发到高空中,遇冷转变成雨或雪,返回地面,不断地为地球上的生物补充淡水资源。
探究点二 爱护水资源
提出问题淡水资源的缺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生产、生活实例讨论归纳。了解水的污染及防治。
归纳总结
1.节约用水。节约用水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
⑴农业: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⑵工业: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
⑶生活: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措施节水。
知识拓展
节水徽记,它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自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
详解
水
污
染
原因
①工业生产“三废”(废渣、废气、废液)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城镇垃圾的堆积渗透
⑤船舶航行造成的油污对水体的污染
危害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
③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防治
①加强水质的监测
②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生活中使用无磷洗衣粉,并建立污水处理厂,让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知识拓展
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使得原本清澈透明的水面随藻类颜色的不同,而呈现蓝色、红色、红褐色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则称为“赤潮”。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
板书设计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二 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防止水浪费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原因:工业、农业、生活
(2)水体污染的危害
(3)防治措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图片、数字、图表和生活实例,让学生分析、解决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
不足之处
课前没有要求学生搜集资料,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水资源课件(篇2)
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资源》。我将按教材、教法、学法、过程、反思五个环节去说课。
(教师过渡: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资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既与前面所学的气候、河流等知识紧密联系,又是下面学习交通、农业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是宝贵的资源;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及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3、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难点:
培养学生形成节水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师过渡:为了能充分完成本节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其次我说说教法。)
二、说教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看图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师过渡: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接着我说说学法。)
三、说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地图,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学会合作探究等。
(教师过渡:下面我重点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下面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猜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碗,都要请他来。同学们都说是水,这说明水对人类非常重要,从而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地球上水体的比例”。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0、3%。
2、接着提问: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通过上述分析学生知道了水是宝贵的资源。
3、接下来出示漫画:“水危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话,分析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教师过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我国也十分严重。)
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哪些?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出示课件点拔评价。
1、多媒体出示图片:“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出示漫画“节约用水”和“就地取材”学生通过漫画分析得出结论: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接着出示图片“节水标志”。通过图片分析,让学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3、出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
接着出示图片:“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水库的作用、
4、出示图片:“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跨流域调水来解决。
接着出示图片:“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让学生简单介绍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5、最后教师播放视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学生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谈谈如何节约用水。
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造纸厂厂长、家长。
(五)签名活动,课堂升华:
请珍惜每一滴水,节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学生拿起笔,走上台来,签上自己神圣的大名。通过签名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结束语:不要让我们的眼泪
成为最后一滴水!
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
天更蓝 地更绿 水更清
(教师过渡:最后我说说反思。)
五、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发现同学们的地理知识不够扎实,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共同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水资源课件(篇3)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资源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资源》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内容。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内容既与前面所学的气候、河流等知识紧密联系,又是下面学习交通、农业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水是宝贵的资源;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及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3.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水资源的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难点:培养学生形成节水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师过渡:为了能充分完成本节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难点,其次我说说教法。)
二.说教法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看图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
(教师过渡: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接着我说说学法。)
三.说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地图,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学会合作探究等。
(教师过渡:下面我重点说说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下面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学生猜谜语: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碗,都要请他来。同学们都说是水,这说明水对人类非常重要,从而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地球上水体的比例”。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0.3%。
2.接着提问: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通过上述分析学生知道了水是宝贵的资源。
3.接下来出示漫画:“水危机”。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5页下面一段话,分析全球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教师过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我国也十分严重。)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哪些?我们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出示课件点拔评价。
1.多媒体出示图片:“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出示漫画“节约用水”和“就地取材”学生通过漫画分析得出结论:水浪费和水污染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采取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接着出示图片“节水标志”。通过图片分析,让学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
3.出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接着出示图片:“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水库的作用.
4.出示图片:“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采取跨流域调水来解决。
接着出示图片:“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让学生简单介绍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工程。
5.最后教师播放视频,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学生从以下角色中任选一个,谈谈如何节约用水。
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造纸厂厂长、家长。
(五)签名活动,课堂升华:
请珍惜每一滴水,节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学生拿起笔,走上台来,签上自己神圣的大名。通过签名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结束语:不要让我们的眼泪
成为最后一滴水!
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教师过渡:最后我说说反思。)
五.说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自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发现同学们的地理知识不够扎实,这是我们今后应该共同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评委!
水资源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是宝贵的资源;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及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我国水资源的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难点:
(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培养学生形成节水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法
合作探究法、看图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学法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地图,让学生学会读图识图;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学会合作探究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请同学们欣赏由央视播出的一段关于水资源的视频,看完之后请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同时画面上出示节水标志)(由央视的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体现出我们对水资源的重视),提问学生:没有水资源行吗?
想想看可以从哪些地方找到水资源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图片:“地球上水体的比例”,让学生读图分析得出: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占0.3%。接着提问:请大家联系实际,说说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哪里?通过上述分析学生知道了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是有限的。
2、过渡: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提出问题: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呢?(出示图片,由学生合作探究,总结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教师过渡:那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是不是很乐观呢?)
(三)合作探究,突出重点:
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出示课件点拔评价。
1、多媒体出示图片:“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图”。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阅读课文,找出我国城市水资源状,得出结论:中国渴了(用醒目的大字体标示,突出问题的严重性,要求学生知道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出示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图,要求学生自己上白板画出水资源多和少的地区,由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南方多,北方少(南丰北缺)。
提问:水资源在空间上如此分布,对我国有何不利影响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解决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跨流域的调水。出示图片:南水北调跨流域的调水
3、出示图片:“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及运用所学知识得出我国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
提问:水资源在时间上如此分布,对我国又有何不利影响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怎么解决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
接着出示图片:“三峡水库风景图”。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水库的作用。
(教师过渡)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可缓解局部地区和局部时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人口的增长,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利用方式才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原因,因而要节约用水。
(四)角色扮演,突破难点:
1、学生小组分角色讨论,谈谈如何节约用水。
你现在的身份是:农民、造纸厂厂长、家长。
2、再次出示出示节水标志,前后呼应,解释节水标志的含义。
(五)课堂小结,知识巩固
1、出示本节课的结构图,由学生进行填空,加深印象。
2、出示相关题目,进行知识的巩固
(六)教学结语,情感渗透:
播放视频,结束语:不要让我们的眼泪
成为最后一滴水!
祝愿我们,美丽的地球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水资源课件(篇5)
世界气象组织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现在,全球约26亿人,有10亿人口缺水。28亿人口缺少洁净的饮用水,每年有2500万人因水污染而死亡。如果淡水资源不能受到保护,到下世纪,世界人均用水量将只有1950年非洲人均用水量的1/4,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之间将产生不可协调的矛盾。
在我们这个世界中,水是人类生存必备条件,如果没有水,人类将灭亡。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节约用水的生活典型事例。让学生懂得节约水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3、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节水的方法。活动准备:
1、以小队为单位,排演与节水相关的小品
2、严重缺水地区的图片
3、有关节约用水的录象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班会内容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你们想猜猜看它是什么吗?
有种东西是个宝,没有颜色没味道,世界万物都需要,江河湖海去寻找。同学们真聪明,从这个谜语中我们看出水资源非常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水资源呢?今天,我们
二、四中队主题班会的内容是《节水,从点滴做起》,希望大家积极参与。
二、看几幅严重缺水地区的图片
1、主持:同学们,老师这有几幅严重缺水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请同学们看屏幕。看完图片,你们想说些什么?
三、发出珍惜水资源的呼吁
是的,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相信大家在最近的广播电视上、报纸杂志上都听说过或过珍惜水资源的呼吁,节水已迫在眉睫。下面让我们首先请出我班四位小博士听听他们的呼吁吧!(课前事先安排四位比较好的学生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博士甲: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上就没有植物,没有动物,更没有我们人类,如果人类无止境地浪费水,那么,人类自身将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博士乙:虽然地球上的水约有14亿立方千米,但是,海洋就占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我们还像现在这样浪费水,30年后这片神州大地上,可饮用水将会枯竭。我们可以算一笔帐,如果每人节约一桶水,那么,全国就可节约12万吨水,这些水可以供多少人喝呀!
博士丙:黄河被人称为母亲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它一直浇灌着中华大地,源源不断地为人类提供着衣食之便。可是如今,黄河这条中国第二大河已经开始断流了!这条母亲河正面临着枯竭。
博士丁:水还面临着被污染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非洲每年因喝不干净水而死亡的有5万多人。我们中国也不例外,每年工厂排出的污水使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是多么的触目惊心啊!小结:是啊!水对于我们是多么珍贵呀!当地球上一滴水也没有的时候,人们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水资源是有限的,同学们,请让我们节约每一滴水吧!
四、知道一吨水的作用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吨水的作用有多大吗?请看屏(磨面粉34袋,生产药片20xx片,生产化肥500公斤,生产水泥350公斤,染布33、3米,炼钢150公斤)看到这一组组数字,你们想说些什么?
五、看张蒙节约用水的录像。
是的,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而在我们同学周围有许多小朋友都是节约用水的积极分子,让我们来看一下张蒙同学在洗手时是怎样做到节约用水的?(录像1)张蒙不仅自己注意节约用水,当他看到水龙头在流水时,它又是这么做的(录像2)
小结:我们要像张蒙那样,从自我做起,还要告诉他人也要节约用水,做节约用水的好孩子。生:看了刚才的录像,我这有一首儿歌想说给大家听一听,可以吗?主持人:当然,热烈欢迎。
自来水,清又清,洗洗小手讲卫生,先把袖子卷起来,打开龙头冲一冲,关上龙头打肥皂,手心手背都洗净,打开龙头冲干净,甩甩小手擦干净,节约用水记心中。
六、欣赏小品《收水费》
小结:说得真棒,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已经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了。可是有些人却仍然觉得水很平凡,浪费一些没什么了不起。下面的小品《收水费》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故事。(1)小品表演,引出节水方法的讨论。李师傅(收水费的管理员)(做敲门的动作):有人吗?小陈(这一家的主人):谁呀?李师傅:是我,收水费的老李。小陈:(开门,作欢迎状)哦,李师傅呀!请进,快请进,您有什么事吗?李师傅:我是来收这个月水费的。我们去看看水表吧!
小陈啊,你自己这个月一共用了5立方水,如果都像你那样用水,我们将来吃什么,喝什么,小伙子,不能像这样浪费水了。
小陈:唉!李师傅,没办法呀!你说,这洗菜作饭要用水,洗碗浇花要用水,洗澡洗衣服要用水,擦地板、冲厕所等好多地方都要用到水呢!你说我该怎么办?主持人:是啊!同学们,大家能为小陈一家想出节水的好办法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帮他想想办法吧!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节水方法。
(3)汇报节水方法。
(4)主持人小结:大家刚才说了那么多节水的方法,为小陈叔叔出了这么多主意,是的,在生活中节约用水我们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改造用具方面来节约用水,我们开发区实验小学栾伟博同学精心设计了清污水分流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在剪子、包袱、锤节目中她的这项发明吧。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生活中你只要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一定能发明出更节水的机器。
七、总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我们知道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我希望大家能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让我们大家都成为节水大军中的一员,为节水贡献我们的力量吧!让地球——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永远身裹那层美丽的蓝色的“纱衣”,永远可爱、壮观,永远和蔼可亲!
八、齐读儿歌《哭泣的小水管》
最后在齐读儿歌中结束我们的主题班会。
小水管,低着头,滴答滴答泪直流,我来替她擦眼泪,快快拧紧水龙头。一滴水,不算多,要是浪费了不得,你一滴来我一滴,悄悄泪流汇成河
给排水课件(必备十五篇)
“给排水课件”是我为您所准备的希望它能够达到您的要求。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要在教案课件中可以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智慧与创造性。不放弃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资料!
给排水课件【篇1】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课件的编写是为了提供给学习该专业的学生或从业人员一个完整、系统的学习工具。它涵盖了给排水工程的基础知识、工程设计与施工、设备选型与运行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下面,我将结合具体内容,详细介绍一下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课件。
首先,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课件的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的定义、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相关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能够对给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是工程设计与施工。这部分内容是课件的重点部分,涉及给排水工程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包括工程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这一部分,能够掌握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分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第三部分是设备选型与运行。给排水工程中的设备选型对于工程的质量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工程需求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且学会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这部分内容会介绍各种常见的给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管道等,并且会详细说明操作和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三个核心内容外,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课件还会包括一些附加内容,如工程案例分析、专业考试指导等。工程案例分析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并且了解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专业考试指导则是针对学生报考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和备考建议。
总之,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课件是一份涵盖了给排水工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工程设计与施工、设备选型与运行等方面的全面教材。通过学习这份课件,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给排水工程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工作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给排水课件【篇2】
《给排水课件》主题范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建筑物数量也不断增加。这时候,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因为给排水系统不仅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与城市运转密切相关。本文将会从给排水系统的概念、作用、建设和维护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给排水系统的概念
所谓给排水系统,就是城市内水源引入、供水、用水、排水和污染物处理的一系列有机整体。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
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水源及水库、 '供水输水、水厂、给水管网、水质监测系统以及供水调度系统等。另一方面,排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污水收集、输送、处理、排放和排污口排放的大箭头表现出将污水从居民,企业和公共设施中收集、处理和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然后将净化后的水体或者回收的水资源,达到保护环境和资源的目的。
二、给排水系统的作用
给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城市内的污水、废水和雨水排放到适当的场所进行处理。同时,它还能够保证城市内居民的生活用水,保障各类企业和公共场所的正常运行和用水,维护城市的环境质量以及土壤、地下水和河流等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给排水系统的建设
(一)规划设计
给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决定了建设的方向。它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主干道、重点地区和居民区的用水量、排水量以及污水质量等因素,科学设计给排水管网系统。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设计,给排水系统在后期的建设和管理中就会出现问题。
(二)施工建设
在建设给排水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张蓝图,走遍天下”,注重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的科学性,同时还要注重安全。将给排水系统建设起来,不仅仅关系到城市建设的质量和方向,还关系到城市的面貌和品位。
(三)质量监管
给排水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关的维护和管理。在运营中,要重视资产管理,采取科学、规范、充分的质量监管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给排水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出现水质问题和环境污染的情况。
四、给排水系统的维护
为保障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必须要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维护和管理。要时刻注意给排水管网的清洗、检查、维修和更换,防止污泥等物质降低管网的通畅度。同时,要定期对污水处理厂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城市内的污水得到充分的处理。
综上所述,给排水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人力、经费、技术、环境、法律和政策等各个方面。只有科学、规范、遵循公共利益,才能维护城市的长远发展。
给排水课件【篇3】
标题:市政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
市政工程涵盖了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给水系统等各个方面,其中,水处理技术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市政工程中使用的水处理技术旨在保护水源和公共用水系统,同时确保人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今天,我们将讨论市政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其类型、应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水处理技术包括:澄清、沉淀、过滤、消毒和软化等,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排水系统、给水系统、污水处理和制水过程中。这些过程均在通过澄清、沉淀、过滤来去除杂质,通过消毒来杀死病原体,通过软化来提取出水中存在的硬水质量。
澄清是指将水中的漂浮物颗粒过滤掉的过程。这种过程可以通过沉淀或过滤器实现。它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减少水垢形成,从而保护不锈钢水槽和家用电器。
沉淀是将水中的溶质或悬浮物聚集在一起,使它们成为更大的颗粒而下沉的过程。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金属离子和某些硬质水质量。例如,COAG(flocukation) 快速混凝技术使水中的杂质相互作用,生成一个大的杂质块,从而便于去除。对于含有铁和锰的水,需要先氧化后进行沉淀去除。
过滤是将水通过深层过滤器以去除胶体、细菌、水垢和其他物质。这种技术可以在许多方面应用,例如为企业提供干净的水源、过滤浴缸和淋浴喷头等。同时,超滤和气浮过滤器等新技术不仅有效率,而且成本更低。所以,这种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杀死水中的病原体。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氯、臭氧、紫外线和二氧化氯。消毒是制水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必须进行消毒才能保证饮水安全。
软化是指将硬水质量中的钙和镁离子去除的过程。硬化水质量可以导致管道堵塞、锅炉结垢、皮肤干燥等问题。钠离子交换器是常用的软化技术,它可以用次氯酸钠、盐水或盐酸来再生,从而重复使用。
市政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将在未来变得更加高效、先进。纳米过滤器、反渗透膜和电动膜等技术已经在人工湖、供水系统和废水处理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材料和技术,以便将其用于减少环境污染、经济创新和资源利用的领域。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在保护水源、保障健康和减少环境污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市政工程中的水处理技术将变得更加高效、先进和普及。
给排水课件【篇4】
一、简述给排水的概念和意义
给排水是城市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给排水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的处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用水环境。给排水的作用主要包括:
1、保障城市居民安全用水,以及对住宅、商业及工业场所的用水需求。
2、保护环境,改善水体质量,以及防止水环境污染。
3、保障城市用水供应和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以确保其具有可靠性和持续性。
二、介绍给排水的基本方式
给排水系统主要由水源、输水管道、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等4个环节组成。
1、水源
水源是城市给排水的基础,决定了城市的用水量和质量。水源的主要来源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深井等。
2、输水管道
输水管道是向城市供水和排水的主要途径,它通常包括城市水厂到用户的供水管和用户到污水处理厂的排水管。
3、水处理设施
水处理设施是用来处理供水中的悬浮物、杂质、病菌和水垢等杂质的设施,以保证水能够符合卫生标准。
4、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是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功能是处理城市污水,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卫生风险。污水处理通常包括初级处理、二级处理和高级处理等环节。
三、分析给排水中的难点和挑战
目前,城市给排水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包括:
1、水资源越发稀缺,用水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衡问题越发严重。
2、伴随城市化进程,城市面积扩大、工业化程度提高,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急剧增加。
3、现有的给排水系统通常存在着基础设施缺乏、技术落后、能源消耗高、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需要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善。
四、探讨提高城市给排水的方法
要解决城市给排水面临的问题,需要在政策、技术、管理和经济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具体方法包括:
1、政策引导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有关水资源的政策法规,指导城市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监测和控制,促进城市用水环境的改善。
2、技术改进
技术创新是提高城市给排水水质水量的重要途径。在饮用水管道的建设和维护中使用新材料,采用智能水表、传感器等智能技术,可以实现供水的精准测量和管理。同时,采用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如膜过滤、生物处理等,可有效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和质量。
3、管理规范
加强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实现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城市水资源计划和动态水资源管理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4、经济刺激
通过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开发节水、减排相关的科技项目,促进水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综上所述,给排水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但也是比较复杂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城市给排水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污染的有效控制,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城市用水环境。
给排水课件【篇5】
作为建筑工程设计中最基础的一项,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一个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针对给排水系统的若干主题进行探讨,包括综述、排水系统、供水系统和节能设计等内容,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一、综述
给排水系统是指建筑物内涉及水的各种管道、设备和设施的集合,主要分为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供水系统主要包括自来水供应、水质净化和热水供应等,排水系统则负责将建筑物内的污水和废水排出,经过初级、中级和高级污水处理后,再进入自然环境中。
在建筑设计中,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必须考虑建筑的内外环境、人群数量、用水需求等因素,同时还要遵循环保要求和消费者的需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不仅决定了建筑性能,而且还直接相关到住户的健康和环境保护问题。因此,在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不论是设计师还是工程师,都必须仔细、透彻地思考和斟酌,以确保系统的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二、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给排水系统部分,它主要负责将建筑物内的污水、废水和其他液体排出到外部环境中,以保持建筑物的清洁和卫生。排水系统的设计考虑到建筑物的大小、用途、层数和所在地等因素,通常使用一系列的设备来达到快速、高效排水的目的。
在排水系统中安装各种管道、附属设备和设施是必要的。管道的材料和直径必须满足建筑物用途、地区和公共卫生标准要求。排水系统中的附属设备和设施包括阀门、泵、水箱、过滤器等,这些设备和设施有助于操作和维护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系统可靠稳定运行。
除了上述设备之外,排水系统的设计还包括故障诊断和安全措施。这些包括定期检查系统中管道、设备和设施的运行和维护情况,随时修复问题和检测故障,并在必要时停止运行或关闭排水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排水系统必须通过一些恰当的安全措施,来预防任何潜在的安全事故。
三、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水资源和用水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满足需求和确保水资源的良好利用率,供水系统必须得到准确的规划和设计。
供水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用途、大小和区域,包括冷水供应、净化水处理和热水供应等。在供水系统中,废水收集和排放是用户和公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实现有效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供水系统必须采用多种技术,包括新的净化和回收技术,在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保证系统的顺畅和安全。
在供水系统中,水质控制可以说是摆在首位的关键部分。采用高效的水质净化技术,如气浮、絮凝和过滤等,可以有效清除污染物和杂质,使自来水更清洁、更安全、更卫生。另外,水压和水流速率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必须在设计中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和系统的配置,以保证整个供水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可靠。
四、节能设计
节能是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针对给排水系统和其所需能量的使用和损失等方面,在设计上采取合适措施,将使建筑物的节能水平得以提高。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措施包括设计的能耗分析、隔热、热损耗小等。
节能对减少排放、清洁环境和保护可持续性都起着重要作用。在给排水系统中,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来改进能源使用效率是一个重要的改进方向。热能回收是另一个重要改进方向,对于设施来自热回收的热能进行再利用,减少热意外补给的能量消耗。同时,采用高效的水型设备、阀门和管道等自己有效的措施也可以帮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减少维护和运营的成本支出。
在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安全、实用和可靠,同时还必须注意到设计对能源和环保方面的影响。通过高效、可持续、节能的设计模式,可以为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带来更明显的效果,同时还可以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环境。
给排水课件【篇6】
主题一:城市给排水系统发展与管理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意义。本文将从发展历程、现状分析、管理措施等方面综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与管理。
一、发展历程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城市,如中国古代城市“污水入河不留痕”的缺陷,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源于欧洲工业革命,当时的城市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疾病蔓延和环境污染。为应对这种情况,欧洲国家纷纷建设城市给排水系统,为城市注入青春活力。
二、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给排水系统也随之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城市给排水系统,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不足、疏松化、使用年限较短等问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三、管理措施
面对城市给排水系统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一方面,应加强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的审查和监管。另一方面,应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大对城市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和责任心,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环境保护产生着积极的作用。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和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主题二:城市给排水治理中的技术进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城市给排水治理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设备,从而提高了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和降低了环境污染的影响。本文将重点讨论城市给排水治理中的技术进展,包括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技术、氧化还原降解技术等。
一、膜分离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膜分离废水中杂质的技术,常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此技术利用水分子的特性,采用不同材质和类型的膜进行分离,可有效去除悬浮物、卟啉类有机物、微组织生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从而净化污水,适用于各种水质和污染程度的废水处理。
二、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通过半透膜孔道的逆渗透作用,使废水中的溶质被半透膜阻挡,而使水分子透过膜而过滤,使溶液达到纯化的目的。此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处理效果好、操作操控容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
三、氧化还原降解技术
氧化还原降解技术是以氧化和还原反应为基础而发展的技术,其主要原理为通过氧化、还原或复合氧化还原反应,将污水中的污染物有机质高效地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染水的目的。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治理中的技术进展和应用,就是为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进一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当然,要想让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配合相应的管理措施,如科学规划和审批、合理利用资源等,共同推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效率的目标。
给排水课件【篇7】
题目:浅谈给排水工程设计原则
给排水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城市污水、雨水和自来水供应等问题而设计的一套完整的设施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给排水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时,需要遵循一些设计原则,确保工程设计的安全、实用、可靠和经济。
一、合理选择管材
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需要选择合理的管材,确保管道的易用性和耐用性。水管、排水管、排污管等管材的选择,应根据所需要通行的介质、环境、温度等进行选择。看管材的耐腐性能、耐高温性能、耐冲击性能等性能指标,以及管道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最终选择合适的管材。
二、选取合适的管道规格
在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前期,要注意确定合适的管道规格。根据设计流量、代价和管道的运行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管道规格。管道的规格对流量、速度和压力统计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管道规格。
三、注意管网布局
在设计管网布局时,需要注意合理布置管道线路,确保管网的通畅性和通行率。合理的管网布局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减少泄漏等安全隐患。确保管道流动方式合理,并且保证管道结构和适应不同环境的强度,从而实现给排水管道系统的高效运行。
四、正确计算流量
在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流量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正确计算流量可以确保给排水系统的运行和排放安全。看流量计算要考虑到总管道长度、设计速度、流速、压力损失、泵站加持力等因素。在计算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加入一定的安全系数,以确保最终的工程设计安全。
五、合理选择阀门和配件
给排水工程中所应用的阀门和配件也非常重要。阀门和配件的选择要考虑合理性、可靠性和经济性。阀门的应用需要根据采用的管道材料、管道规格、设计流量等因素进行计算。通过合理的选择阀门和配件,可以确保给排水系统保持顺畅、高效的运行状态。
总之,给排水工程设计需要遵循一定原则。设计师需要理解这些原则,并在设计中进行合理体现,确保城市生活和长期发展的需要得到满足。
给排水课件【篇8】
给排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内容。它是指建筑物内的水管、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设备,以及各种水泵、阀门、水箱等设施,统称为给排水工程。
首先,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要考虑建筑物的布局、用户数量、水质等因素。在设计之前,要对建筑物周围的道路、下水道、地下管线等进行了解和分析,同时还要收集当地水质、水压、水量等数据进行分析,以便最终确定管道的材质、直径和排水量等参数。
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一般而言,建筑物内部的水管和排水管道都应该采用PVC、PE、PP、HDPE等材质的管道,这些材质的燃烧性能好、耐酸碱、不易老化、阻力小等特点,在水力、力学性能等方面也具备了良好的性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总体而言,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很多,比如施工的顺序、连接处的焊接或接头方式、防水层的设置等等。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密封环的质量,密封环对于管道的防水、防气和防臭等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要求,正确加密、安装密封圈。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些关于给排水工程的一些注意事项。首先,建筑物的内部给排水管路应该是清晰可见的,方便维护和检修。其次,给排水系统不能出现死角、死水区,避免积水和影响卫生。另外还要注意管道的坡度和排水。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在给排水系统的施工中,设计、材料以及工艺的合理使用和运用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中高技术人才和专业的技术团队,才能够确保建筑内部给排水系统稳定,并长期、高效地运行。
给排水课件【篇9】
给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给排水系统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给排水系统建设能够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城市内的排放和使用水量也不断增加。因此,要想确保人们饮用的水源质量和生活排水的处理,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给排水系统,可保证城市内的饮用水源水质、消防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供应,并可对废水进行规范的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给排水系统建设能够实现城市排水的顺畅运行。城市排水系统是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管理的关键考量。良好的排水系统能够保证城市道路的顺畅运行,同时也可以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在给排水系统规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和降雨条件,合理设计排水管网和设施,这样可以减少管道堵塞和积水,保障市民出行和交通的安全畅通。
最后,给排水系统建设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用水量也在不断上升,给排水设施的建设难度不断增大。但是,建设节水型城市,开展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也同样重要。对给排水的规范处理和维护管理也将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给排水系统建设是城市规划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将给排水系统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全过程中,并加强其建设与管理,才能全面保障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给排水课件【篇10】
题目:从现状出发,论中国城市节水的有效措施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国成为了全球用水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城市化进程中,给排水系统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影响城市“用水—排污”全过程,也是城市节水减排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节约效益,为受紧张的城市用水状况减压,是当前城市水污染治理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出发,探讨中国城市节水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节水意识的扩散
增强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是促进城市节水的重要保证。居民应该强调节约用水的概念,减少浪费,使用适配合适的设备,比如使用节水的马桶等,而企业则应从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加强节水意识的扩散。通过教育和宣传,形成正确的节水理念,以改变恶劣的用水习惯,政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启示,比如在新建住宅小区内直接安装节水压力降低装置,以此来培养居民节约用水的习惯,或者鼓励市民在每一次用水之前都进行一次自我提醒,比如在洗手时短暂地减少自来水的用量,以此来节约用水,以此来降低用水总量的浪费。
二、给排水技术的更新换代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也开始被应用于城市给排水系统中,提高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效益。例如采用智能化控制的全程水水管理技术、水力学调配系统、供水管道流线化等技术,结合市场机制,采取管道维护、设备运行与维护等措施进行全面的鼓励和加强,通过使用新技术手段,对给排水部门的管辖范围做到全程遥控和自动操作,提高了水质的处理、污水的净化和回收,更好地实现了区域多项综合利用方案和水循环系统的一体化执行。
三、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完善城市给排水法规,规范城市给排水行业,是促进城市节水的重要途径。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涉及到城市给排水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等方面,可以从这些方面提高城市给排水的效率。例如,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投入,建设高效、安全、节能的给排水系统;进一步制定有利于节水的政策,比如鼓励居民和企业安装节水设施等。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还需要相关许质量的专业机构提供技术及执行标准,进一步推动城市给排水体制、运营机制的改革,提升其效率和透明度。
四、注重资金支持
城市给排水的建设和运营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工作,如不从资金上加以支持,将无法使城市给排水业稳步发展。政府应加大各地市给排水建设和改造的资金投入,并推出相关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同时,市场机制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城市给排水投资,比如开展市场化筹资、品种创新等,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升投资回报。
总的来说,保障城市给排水系统运作的高效性,不仅需要政策、财政、行业、企业的整合与合作,更需要全社会各方面集中地关注和居民的参与,才能使城市给排水系统更加科学、环保、高效。
给排水课件【篇11】
主题一: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
城市给排水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推动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如建设面临融资困难、投资效益难以量化、管理难度大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对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这其中,财政投资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的配套资金及社会投资等渠道实现。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市场化、法治化的建设。
此外,加强科技创新也是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关键的一环。例如,开发新型给排水技术,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利用新能源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完善现有设备的维护、管理、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应用,都将为我国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主题二:城市给排水水质监测技术
城市给排水水质监测技术是保障人们生命健康、维护城市环境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键技术之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水质监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我国城市给排水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监测设备普遍老化、信息不对称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大科技投入,在加速发展新一代水质监测设备的同时,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监测分析。
此外,应加强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发挥信息技术在水质监测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水质监测和信息分析,加强与其他行业的联动,发挥行业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增强对污水处理及运营管理的多方位、全流程监督。
主题三:城市治理与给排水
城市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务,而给排水工程对城市的环境指标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效的治理方式可以减少城市给排水问题造成的影响,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在城市治理与给排水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困难等。此外,城市固有的结构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也会造成治理难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部门间加强对给排水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提高城市综合治理的效果,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应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府数据的共享和协调,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此外,应加强市场化、法治化的治理方式,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法规环境,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给排水领域的建设,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
给排水课件【篇12】
关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作用主要是收集、运输和处理城市的污水和雨水,同时提供清洁水源供居民和企业使用。在城市发展中,合理规划和管理给排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本文将要探讨的几个主题。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之一。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包括自来水、污水、雨水三大系统。其中,自来水系统是为了向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污水系统是为了收集和处理居民和企业的生活污水;雨水系统则是为了收集雨水并排放到指定的地点。在城市发展中,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的规模、布局和环境保护等因素。合理规划和科学设计,才能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一环。城市的给排水系统需要经过日常维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其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包括对给排水管道的监管、维修和更换、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环境监测等。同时,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还需要考虑城市居民生活情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三、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环境影响
城市给排水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城市的给排水系统在处理污水和排放废水的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污水处理后产生的除污剂、消毒剂和废弃物,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需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未来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
未来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实现信息化控制和更高效的运营。例如,通过传感器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实现排水管道的在线检测和辅助维修,提高管理效率和人力成本。同时,智能排水系统的建设还可以大大降低排污危害,实现更安全、更健康的城市发展。
综上所述,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之一。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给排水系统建设和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同时,在城市发展中,也需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给排水课件【篇13】
一、给排水的概述
给排水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健康。给排水系统通常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个部分。供水系统负责城市内自来水的供应,而排水系统负责将废水排放到下水道或处理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给排水领域的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升级,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和用水需求。
二、给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给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是城市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给水系统通常由水源、水处理、输配水及供水保障四个部分组成。水源主要指地下水源和自然水源,水处理主要是将水源进行净化和消毒,输配水是将处理完成的水输送到城市内各个用水户,供水保障则是保证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维护。有效的给水系统管理可以保证城市饮用水的安全性和供水质量。
三、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是城市卫生和环保的重要保障。排水系统主要分为雨水排放和污水处理两个部分,其中雨水排放主要通过排水管道将城市内的雨水排放到下水道并排到河流或其他水体,而污水处理则是将城市内的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后排放。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需要考虑到排水管道的布局、管道大小、管道材质等一系列因素,确保排水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四、给排水的节能减排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也成为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重要议题。节能减排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调整给排水设备的运作方式、使用节能型设备、改善给排水系统的运作模式等。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能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减少污水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五、未来趋势和展望
未来,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将会更加强调智能化和数字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管理和远程监测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给排水系统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帮助下也将能够更加准确和高效地识别和预测问题,可以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和自适应能力。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将为未来的城市给排水管理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给排水课件【篇14】
一、题目: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合理的设计、科学的运维能够有效地保障城市的供水和排水,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品质。本文将从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
1. 给排水系统的概述:城市给排水系统是由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组成。供水系统包括取水、处理、输送等,而排水系统则包括市政管道、污水处理、降温等,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给排水系统。
2. 给排水系统的框架:给排水系统应该包含以下基本环节:水源、水处理、储水、供水、污水收集、污水处理、排水和水环境保护。在这些环节中,给排水系统的最主要功能是通过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约、高效、安全、环保的目的。
3. 给排水系统的先进技术:城市给排水系统使用先进的技术,如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无人值守技术等技术,能够实现对水质、水量、水位等数据的实时监控,并能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因此能够全面提高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理效率和运维质量。
4. 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根据城市的规模、地形特征、水资源情况等因素,科学地确定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对于大型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德国《城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与日本《给水排水设计指南》等国际标准;对于小型城市,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二、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维
1. 运维的概述:运维是城市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它包括设备维护、管理、安全、监督等内容,可以根据本期工程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优化。
2. 运维的方式:运维的方式主要包括:单点全面维护、面向系统全面维护、预防性维护和长期合作的服务模式等几种。根据城市的规模、现状、要求等情况选择相应的运维模式,既要保证相应的运维效果,又要将其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3. 运维的要求:运维应规范、高效、一致性。在规范性方面,要根据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进行操作,并建立适当的管理制度;在高效性方面,要保证及时响应并提供高效服务,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运维服务;在一致性方面,要保持统一的标准和口碑,始终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
4. 运维的盲点及解决办法:在运维模式中,还需注意运维的盲点问题,如未能及时响应用户、设备维护不及时、统一性不够等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实时监控、预测诊断、运营优化等技术,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证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运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采用高效、可靠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始终保持良好的规范性、高效性和一致性,为城市的供水和排水保驾护航。
给排水课件【篇15】
题目:水利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
水利工程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给排水系统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排水系统也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的给排水系统的相关知识,包括其概念、构成、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概念
给排水系统指的是一种将用水引入建筑物或城市、再将废水回收或排放到环境中的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给排水系统是贯穿始终的一个部分,它的作用不仅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方便,同时也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构成
给排水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给水系统、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其中,给水系统是指输送生活、生产和工业用水的管道系统,主要包括水源、输水管道、水塔和管网等。污水系统是指将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污水处理设施中排放和处理的管道系统,主要包括排水口、管道、污水处理站等。雨水系统则是指将雨水从屋顶、道路和广场等表面引导到雨水排水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管道系统,主要包括雨水管道、雨水排水井、沉淀池等。
三、应用
给排水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城市建设、农村建设、工业生产等众多领域。在城市建设中,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能够将市民的生活排放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清洁的水源。在农村建设中,给排水系统可以促进农村的农产品生产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在工业生产中,给排水系统是生产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和降低废水排放的压力。
四、发展趋势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给排水系统的应用将会不断创新。比如,新一代的智能给排水系统,可以通过多种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管道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环境风险的预警。同时,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智能排水系统,也可以通过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快速评估和优化。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会为未来给排水系统的发展提供更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