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精心挑选的“说木叶教案”一定能够满足您的品味。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编写完整的教案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这些材料供你参考和使用希望对你的研究和工作有所帮助!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学习新计划范本。
说木叶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 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题设计: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说木叶教案(篇2)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三、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
C.翩()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繁茂的枝叶
特征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质的树干,
说木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比较“木”与“树”,“树叶”与“木叶”、“落木”在诗歌中不同的意蕴。
2、善于根据题目,关键性的字、词、句,去理清文章的大体思路,化繁为简。
3、在诗歌鉴赏中,引导学生做一个敏感而有修养的鉴赏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学情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背诵杜甫《登高》,师:请想象其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说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
明确: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漫天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师:这样看来,“落木”就是飘落的树叶。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落叶,而用落木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给我们解答吧。
二、整体感知,明确观点
Ⅰ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Ⅱ分析问题(4—6)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Ⅲ 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一字千里。
三、合作探究,品味“木”的丰富意蕴
1、多媒体显示诗句,学生体味“木”与“树”的不同,得出“木”的第一个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显得更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
一个落叶的因素。
2、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了。
3、辨析“树叶”与“木叶”“落木”的不同意味,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表格见学生导学案)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诗歌语言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阅读诗歌的时候要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才能把握诗人蕴含在诗歌里的情感,这是读诗歌的关键。
四、学以致用,鉴赏诗歌
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情感。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三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种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述这首诗的时候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多媒体投影: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相看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李冶《送韩揆之江西》)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戎昱《移家别湖上亭》)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五、布置作业:
六、小结:今天,林庚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来告诉我们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就启示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重对意象的细细体会,学会把握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这样你就会找到一条从平常世界进入诗歌世界的通道。
说木叶教案(篇4)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4)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3)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6段研读。)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3)填表比较“(落)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教案(篇5)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试验修订本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说木叶教案(篇6)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教案(篇7)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教案(篇8)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刚学完《咬文嚼字》一课,明白诗歌中的一字之差就可能使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相差千里,自然导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研读1、2、3段
1)请快速浏览文章第1段,勾画出此段中心句。
2)从第2段中勾画出以下诗句说明古诗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招隐士》)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3)总结1、2自然段中含有“木叶”的诗句,强调古诗歌中“木叶”形象备受钟爱,被诗人们一用再用,不仅熟能生巧,还能在学习的基础上创造,杜甫和庾信的诗句正说明了这一点。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总结现象:在古诗中,有用“树”的,也有用“叶”的,但很少看见用“树叶”。可与“树叶”字面解释相同的“木叶”却被一用再用,不仅熟能生巧,还学习创造。
5)“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6)小结前三段:我国历代诗人们钟爱“木叶”这一形象,其关键在“木”字。(下文具体分析“木”的特征。)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四段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高树的不同意味。(方法提示:朗读感悟,划出文中关键词句,相互讨论交流)
总结:“高树”与“高木”的不同:枝繁叶茂的饱满,落木千山的空阔。
2)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3)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在第5段中找出)
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4)思考:“木”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读课文第6段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3、总结:“木”的两个艺术特征都涉及到了作者要触及的诗歌问题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所以,“木叶”微黄与干燥的落叶形象即是“木”带给我们的暗示性,这样的暗示性丰富了“木叶”形象的内涵,透过“木叶”形象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自从屈原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用到了它,它便成为秋天中鲜明的形象,从此就具有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拓展练习
1、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忧愁情绪
离别之情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怨恨之情
思念之情
脱俗之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圣洁
坚贞
2、阅读下面咏柳诗,说明诗中柳树各自的特点和诗人寄予的思想情感。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贺诗:亭亭玉立,碧绿丰茂,枝条纷披,细叶精致。诗人借咏柳赞美春色的美丽和大自然的活力。
曾诗:乱条狂舞,柳絮纷飞。讽刺攀附权贵、得势猖狂的奸佞之人。
五)布置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含“月”“梅”等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梅:王安石《梅花》
陆游《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月: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六)结束语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说木叶教案(篇9)
一、填一填
师:名句填空:,不尽长江滚滚来。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
师:什么是“落木”?
生:就是树叶。
师: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枯叶,而用落木?
(生众说纷云)
师: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专家给我们解答吧。(板书课题)
二、读一读
师:大家先用5分钟的时间快速浏览全文
(生愕然、阅读)
师:来得及吗?
生:来不及。
师:为什么呢?
生1:文章太难。
师:难在哪?
生2:古诗词引用太多。
师:所以就有恐惧感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别的先放一放。第一步就来看这些诗句。请大家找出文中所有的诗句,划出来并比较一下,你最认可哪一句、为什么?
(生边读边划、然后讨论)
三、议一议:
师;谁先说说?
生3:我最喜欢杜甫的那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师:讲讲你的理由。
生3:这句诗对仗工整、意境悠远。诗人站在江边,听树叶萧然飘飘、看长江波涛滚滚,不由得感慨万千。
师:你估计他感慨什么呢?
生:时光流逝、自己岁月蹉跎一事无成,非常悲凉。
师:精彩!掌声鼓励!(掌声)
师:还有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
生4:我,我认为“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一句写的好。诗人没有写秋叶的飘零,却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师:又是一首抒情诗!(学生自发鼓掌)
四、比一比:
师:19句都很精彩,但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主题——为什么古人多说“木叶”,而很少用“树叶”入诗?
师:(投影表格)请大家再次阅读课文,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完成表格。
(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
师:大家基本上都填好了,大同小异,同桌间再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完成后,投影交流)
五、找一找:
师:这么一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木叶”较“树叶”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生5: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师: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呢?
生5: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师;这两个艺术特征,我们不妨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概括一下,3个字。
生(一番寻找、发现):暗示性。
师: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班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
六、连一连:
师:这是一篇文化随笔,给我们谈了一点文艺理论,我们一起来念一下,文章第5节前3句。
(生念课文)
师: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
生6:绿色代表生命。
师:好,大家随便说说。
生7:鸽子代表和平。
生8:白色代表纯洁。
……
师:很好,还有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我在网上找了几种花,你们会选哪种送给最亲爱的母亲呢?(投影图片:百合花、玫瑰花、康乃馨、君子兰)
生9:康乃馨
师:为什么选康乃馨?
生9:因为康乃馨表示最温馨的祝福、是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师:当然还有你的进步、你的成绩。
七、练一练:
师:在中国传统里还有许多物象,有相对稳定的暗示;但也有一些物象在不同的语境里表达的内容可能会不一样。最后请大家完成课本87页“练习2”(诗词3首“梅”意象的比较)
精选阅读
说木叶的教案
教师依据预先备好的教案课件给学生上课,马上到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教案以及课件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基础,如何写好一个优质的教案和课件呢?请务必查看“说木叶的教案”这篇精华文章,不容错过!
说木叶的教案 篇1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说木叶的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林庚
2、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3、整体感知全文。
教学难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重点:积累古诗词名句并把握本文古诗词名句的意义。
教学过程:
【导读】完成目标一 林庚,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省福州市),1910年2月22日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20xx年10月4日林庚先生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
【导思】找出本文涉及到的诗句,并理解其意义。
【导读】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
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2、“木叶下, 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树叶落下来了,江水波涛相连,秋天的月光照在水面上,云彩在山顶上一动也不动。
以“木叶”、“江波”、“月浦”、“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 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 如此秋景, 即令人联想到楚辞《湘夫人》中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寂寥意境,又令人生发出“萧瑟兮草木摇 落而变衰”的凄凉意绪。这般“秋思不可裁”,有如缕缕秋风袭上心来,更何 况秋露凝衣,更添几分悲凉!
3、“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
洞庭湖的湖面开始有了波浪,于是树叶就开始渐渐脱落了。这是指秋天来了,一些该有的自然反映都开始出现了。 始:开始 微:渐渐、有一些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黄河边上的“木叶”在秋风中纷纷飘落,想来此时此刻,那浩荡的秋风也同样吹拂着江南的洞庭湖水……。“还、似”二字把诗人的怀念之情极其委婉地表达出来了。
5、“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屈原《橘颂》
译文: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赞颂橘树之美。“颂”是一种诗体,取义于《诗经》“风、雅、颂”之“颂”。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
6、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奇树:犹言美树。 华:同花。 滋:繁盛也。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
7、“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萧纲《折杨柳》)
叶子太密了,鸟飞起来就不方便;风如果吹得轻些,那么叶子就不会那么快落下来了。
8、“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陶渊明《拟古》
意思是云间之月皎洁明亮,绿叶丛中繁花似锦,固然无比美好,但月盈必亏,花开必落,今日虽是花好月圆,但不久之后又当如何呢?
9、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南朝梁柳恽《捣衣》
亭皋:水边平地。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捣衣不是洗衣,而是制衣前捶捣衣料使之平软的工序
译文:水边平地上的树叶,纷纷飘落;陇首山头上的秋云,飘飞在空中。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是脍炙人口的写景佳句。“皋亭”指水边平地,暗指思妇所在的江南。“陇首”即垅头,暗指北方边塞之地。“木叶下”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意境,“木叶”即枯黄的落叶。上句实写思妇捣衣时眼前之景,下句是想象之景。表达了思妇无法及时将寒衣送给远人的嗟叹之情。
10、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古意》
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 。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
11、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
[译]无边无际的林木,树叶萧萧飘落;无穷无尽的长江,江水滚滚而来。
[赏析]这两句诗作于夔州,写登高所见的江天秋色。夔州滨临长江,江流在此进入瞿塘
峡,峡口多风,深秋时更是天高风急。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
12、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吴均《答柳恽》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苦。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扫”字下得极有力,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渲染出了边地秋天的萧杀气氛。因为是夜行,所以说雾露侵湿了衣衫,经过一夜的旅途颠顿,至天色拂晓时分,关山才在晨曦中露出了它峥嵘的面貌,似乎在催促着行人快快前去。这里的“月”、“风”、“雾露”等天象与“层岭”、“高木”、“关山”等景物结合起来构成了索莫而壮阔的画面,“侵衣”、“催轴”则将人点缀其中,一幅“关山行旅图”宛然在目,柳恽旅途的艰险与辽远于此可见。
13、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野田黄雀行》 曹植
译文 :高高的树木不幸时常受到狂风的吹袭,平静的海面被吹得不住地波浪迭起。宝剑虽利却不在我的手掌之中,无援助之力而结交很多朋友又有何必?你没有看见篱笆上面那可怜的黄雀,为躲避凶狠的鹞却又撞进了网里。张设罗网的人见到黄雀是多么欢喜,少年见到挣扎的黄雀不由心生怜惜。拔出利剑对着罗网用力挑去,黄雀才得以飞离那受难之地。振展双翅直飞上苍茫的高空,获救的黄雀又飞来向少年表示谢意。
鉴赏:此诗选自本集卷六,以下两首同。史载,建安二十四年 (219),曹操借故杀了曹植亲信杨修,次年曹丕继位.又杀了曹植知友丁氏兄弟。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此诗开端,诗人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意象渲染出浓郁的悲剧气氛,隐喻当时政治形势的险恶;而少年拔剑捎网的形象则寄寓着诗人冲决罗网、一试身手的热切愿望。
14、《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diàn)枕,容我醉时眠。
[评析]周邦彦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词中通过凭栏眺望,描绘初夏景色,抒发倦于宦游生活的政治失意之情。上片写景,观察细致,体物精微;下片以社燕自比,感叹身世飘零,行踪无定的生活。是周邦彦羁旅行役之词中的名篇,颇受后人推重。本词先后化用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人的诗,结合眼前之实景,胸中之真情,运典入化,了无痕迹,丰富了词的内容含量,加强了表现力。“风老莺雏”三句是初夏美景,可喜。“地
卑山近”两句略点,稍见可忧。此一顿挫。“人静乌鸢自乐”三句又写美景,可喜。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人静”二句辞意又一顿转,写溧水县人家闲静乌鸦自乐,人鸟和谐颇有忘机之趣;小桥外还有新涨绿水在浅滩上急流激溅。一静一动,写出溧水县环境淳幽之美。此词抒情自然,但顿挫曲折,显示出内在情感的丰富复杂性。用风华清丽的景物与孤寂凄凉的心情相交错映衬,乐与哀相交融,欣慰与苦恼相衬托,对比相映,构成一种转折顿挫的艺术风格。
15、[南唐]吴均《青溪小姑歌》:“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注:相传蒋子文妹妹未嫁而死,旧有“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句。此为痴情女子假托的怀人之作。 青溪:水名,在今南京市,发源于钟山。 小姑:汉秣陵尉蒋子文的第三个妹妹。
16、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①。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②
[注释] ①分(fèn):情谊。蔡家亲:也做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借指两家是表亲。 ②见宿:留下住宿。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首句是写作者悲凉的境遇:年老独居荒野,近无四邻,孤苦无依,生活贫困。“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后两句写对表弟到来的感激,这是写“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为自己被贬沉沦,亲人还来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处境不佳,又感到对不起亲人,所以仍感辛酸惭愧。全诗语言朴实,语调低沉悲切,真实感人。
17、《美女篇》曹植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赏析:《美女篇》是乐府歌辞,属《杂曲歌.齐瑟行》, 以开头二安为题。这首诗以美女盛年不嫁,隐喻诗人自己有才能而没有施展的机会,慨叹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首诗通篇用比,比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手法,《诗经》、《楚词》多用之。《美女篇》以绝代美人比喻有理想有抱负的志士,以美女不嫁,比喻志士的怀才不遇。含蓄委婉,意味深长。其实美女所喻之志士就是曹植自己。所以,清人王尧衢说:"子建求自试而不见用,如美女之不见售,故以为比。"(《古唐诗合解》卷三)
这首诗语言华丽、精炼,描写细致、生动,塑造了一个美丽而又娴静的姑娘,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清代叶燮推为"汉魏压卷",并且说:"《美女篇》意致幽眇,含蓄隽永,音节韵度皆有天然姿态,层层摇曳而出,使人不可仿佛端倪,固是空千古绝作。"绝不是偶然的。
导练:
1、找出涉及到“木叶”意象的诗句。
2、初步感知全文,试为全文划分结构。
说木叶的教案 篇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更替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说“木叶”》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题记”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所有的诗句,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引2: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去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讨论:体会这几句诗给你的感觉。并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为帮助学生体会,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诵。)
明确:萧瑟、凄凉。关键之处在于“木”字。
显示:木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比较:“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讨论后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
小结:这就是“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暗示了“落叶”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
体会:“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作业: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探究活动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研究方法:
朗读交流、品味交流、心得交流。
参读书目:
王安石《梅花》,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黄蘖《上堂开示颂》,卢梅坡《雪梅》,张谓《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彦《花犯》,范成大《霜天晓角》,姜夔《暗香》《疏影》,萧泰来《霜天晓角》,彭元逊《解佩环·寻梅不见》,黎洪《诗话一百篇·逸者之梅与志士之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7月
《说“木叶”》教学反思
《说木叶》作为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
教学重点之三是利用文章中的“树叶、绿叶、落叶、木叶”等资源,有效解析诗歌语言中的暗示作用,即:诗歌中意象的传统象征意义。这样,就将一篇现代自读课文和古代诗歌有了密切的联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助于学生将本文所学与传统的诗歌意象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扩散。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远远倒不到上课的要求,以至于在第一个重点的落实上花了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第二个重点就草草收尾了,学生的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讨论“落叶纷冉冉”一句时,学生就“落叶”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桑女走路的姿态时,各执己见,用了较多的时间。因学生各执其理,一时间我没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引导,从而也耽误了一些时间,导致预设的一处古诗意象分析没有进行。再加上,这节课有各省市教委的领导听课,一切学生还是在思考回答问题的时候有些拘谨,对于一些问题,不敢拿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家讨论。以上这些,对于我来说,还是要在以后的备课,授课以及正确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方面做更多的努力,多方面的完善我的语文课堂,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此外,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还得到了一点启示,那就是所谓的方法指导是建立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之上的。所以引导学生课外多读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方向。
说木叶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教学步骤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给下列词语注音
A、袅袅()桔颂()灼灼()皋()
B、征戌()瘐()缠绵()褒()翩()
C、荃()干燥()漂零()
D、漂泊()迢远()桅杆()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特征: 树:繁茂的枝叶 枝叶的绿色,树干褐绿色
木:木质的树干,落叶的因素 木黄色、干燥的质感
意味:树:饱满
木:疏朗
场合:树:满树叶子吹动,浓阴密密层层
木 :秋风叶落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说木叶的教案 篇5
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的教案 篇6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说“木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1、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二、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木叶的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写成了“落叶”
可不可以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简介作者、作品
林庚(1910—20xx)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2.词语积累
①袅袅: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②灼灼:形容明亮。
③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
④不落于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⑤冉冉:形容(毛、枝条等)柔软下垂的样子。
⑥相去无几:互相间存在的距离不大。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暗示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
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2.思考:“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理解?
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3.理解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明确:“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
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5.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6.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课件展示: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
五、艺术特色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
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
六、板书:
课堂总结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七、布置作业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
说木叶的教案 篇8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
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五、课时与教具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和“建安风骨”。 (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 “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三)研读探究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写作目的,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这首诗是诗人在( )的场合下,通过( )这一意象( )的暗示性,表达了( )的感情。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 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木———————————— 空阔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 暗示性 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树—————————————饱满绵密
说木叶的教案 篇9
《说“木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说“木叶”》教案。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二、检查预习情况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袅袅( ) 橘徕() 亭皋( )寒砧( ) 漂泊()窸窣()迢远( ) 冉冉() 落于言筌( ) 灼灼() 门栓( )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3、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明确:不是。写“木叶”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特点。
4,作者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四、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联系课文,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教案《《说“木叶”》教案》。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⒌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空阔黄色——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饱满绿色——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五、合作探究⒈杜甫突破了“木叶”的传统写出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名句, “落木”与“木叶”的意味、意境有何不同?“木”有疏朗之意,“叶”有绵密之意。屈原的“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衬托了湘夫人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性格形象。杜甫的“落木”以“木”代“叶”,洗净了“叶”的绵密之意,意境更为空阔, 生动的描绘了三峡萧索的秋色,有力的烘托了悲秋之感。⒉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趣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引用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有什么作用?明确: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的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
六、迁移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梅花 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卜算字·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一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七、拓展延伸
(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说木叶的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积累文中词语并熟练使用。
2、领会古人是如何写“木”的,作者又是如何体察“木”的特征的。
3、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精髓。
4、学会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精髓。
教学难点:
体察诗歌艺术的精微之处。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体读法。
一、教学导入:
教师朗读几首写树木的诗歌,引入课题。或请学生背诵一两首写木的诗歌入题。
二、预习诊断:
1、选择注音正确的一项(A)
A、陆厥(jue)招徕(lai)橘颂(ju)
B、寒砧(zhen)涔阳(qin)锭药(ding)
C、窸窣(cui)曙光(shu)号咷(tao)
D、亭皋(gao)竹筌(quan)干燥(cao)
2、用课文前面列出的词语组一个短语:
炊烟袅袅、北风萧萧、风度翩翩、冉冉升起、文意绵密、情意缠绵
3、“木”在形象上有几个艺术特征?
提示:“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首先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种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模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除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其次它还按时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显得更加空阔。“木叶”中的“叶”带有绵密的意思,“落木”则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三、理清全文内容,归纳全文大意: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叶”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5段:说明“木”为什么含有落叶的因素——诗歌语言的背后含有暗示性。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三部分(7段)作出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四、画出文中所引的古诗文语句,再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体会其中的“木叶”包含的意味。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请教老师。
五、完成课后的第二题。
1、朗读这三首诗词。
2、学生先独自体会其中“梅”这一意象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然后与同学交流。
提示:王安石的《梅花》表现了梅花的“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这与我国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的文化传统相一致,三个意象同是高贵圣洁的象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3、另外再搜集几首写梅花的诗词,体会其中的梅花包含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刘禹锡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长相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
不道愁人不喜听,
空阶滴到明。
菩萨蛮·落梅
孙舣
一声羌管吹呜咽,
玉溪夜半梅翻雪。
江月正茫茫,
断桥流水香。
含章春欲暮,
落日千山雨。
一点着枝酸,
吴姬先齿寒。
六、你同意作者对“木叶”的理解吗?请提出你的看法。
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一种小小的学术气氛,激发学生对学术兴趣,塑造学生做学问的信心。
教师提示:“咬文嚼字”有可能牵强附会,但作为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咬文嚼字”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值得重视。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选取一首咏物诗,体会其中的意象包含的思想感情。
说木叶的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一、导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诗: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明确:“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用于写离别的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羌笛何需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像“杨柳”这样的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二、介绍作者,明确目标
1、林庚: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2、学习目标:学习诗歌的暗示性艺术特征,辨析诗歌精微的语言。
三、学生速读课文(5分钟),理请文章的结构脉络。
四、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一)请同学阅读1—3段,思考: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明确:“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二)阅读4――6段,结合1、2、3段,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探究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比较“木叶”“落叶”及“黄叶”,进而把握“木叶”的艺术特征。
问1:从概念上讲,“木叶”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树叶”。
问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1、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树”和“叶”,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枝繁叶茂,浓阴匝地。春季、夏季。
2、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落木: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这些诗句中的“木叶”和“落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想到什么季节?
明确:萧瑟、凄凉。秋季。
3、在此基础上,我们比较一下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与“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两句诗。看看诗中的“木”和“树”有什么不同。
明确:“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的“树”予人以一种饱满感,感觉到了层层树叶的波动。而“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的“木’则是一种落木千山的画面,感觉到的是“空阔”和单纯。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秋天到了,树叶落了。
小结:这就是“木”在古诗中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
4、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木”给人以 “落叶”的暗示呢?
明确:因为“木”具有“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 “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5、思考:“木叶”暗示的究竟是怎样的“落叶”呢?让我们比较以下诗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木叶”、“落叶”、“黄叶”带给我们的感觉是否一样?
明确:“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而“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6、小结:“木“的艺术特征是: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单纯、开阔的秋的特点;微黄干燥单纯,带来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而树具有繁茂的枝叶,密密层层的浓阴,褐绿色的树皮,充满生机 、活力。
7、学生齐读第七段,品味“木叶”与“树叶”、“木”与“树”的区别。并思考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在艺术语言中。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1、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可提示:文章第5节前3句)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2、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梅”“柳”“杜鹃”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思考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梅花绝句》。
说木叶的教案优选
说木叶的教案【篇1】
一、教学三维目标
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作春泥更护花。
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
二)释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
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
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
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2、重点研读第4、5、6段(全文中心)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1)“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2)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
(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 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2) 体会“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中“高树”的意味。
(
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
3)读第5段,分析“木”何以会有如此特征,探讨诗歌语言的潜在暗示性问题。明确:
(1)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
(2)明确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观点是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
3、读第7段,作全文小结。
4、全文思路梳理,整体把握。
五)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的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 把握全文 (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 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 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题设计: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 探究阅读 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 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
(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
(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 参读书目: 《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
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说木叶的教案【篇3】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这个问题是全文的关键,也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
1.理解“落木”与“落叶”的不同意味,了解其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品味关键语句,获得审美体验,唤起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木叶”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认真朗读一遍课文,提出自己最困惑、最弄不明白的一个问题,写在纸上交给老师。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他写成了“落叶”
可不可以呢??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诗歌语言特性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林庚(1910―)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1.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3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第二部分(第4―6段),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2.“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是什么?
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第二,“木”暗示的颜色性,使“木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1.品味探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和“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味。
方法提示:
庭波兮木叶下”中“木叶”飘零中透些微黄,“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落叶”则饱含水份,繁密。
结论:“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这就是“木叶”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画面体会一下。
2、思考:“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这句话怎么理解?
剖析:杜甫《宿府》“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描写的都是明净爽朗的深秋季节。而“木叶”以其固有的暗示性让人想到秋的萧瑟,它不是饱满的,而是干枯的;它不是欢快的,而是惆怅的;它不是昂扬的,而是失落的。悲秋之人,无不对“木叶”感慨不已。
3、理解重点句段:“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O�@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明确:“�O�@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这是典型的深秋景象。秋天一过,一年就快完了,古人由此产生联想并发出这样的感叹:人到了中年,一生也就快完了。所以古代的文人进入中年(或暮年)时,或因壮志未酬,抱负未伸;或因仕途失意,功名难就;或因身处逆境,穷途末路;或因羁留异地,倍感思乡;或因宦游在外,思念家人。他们面对肃杀、萧索、冷落
的秋景,一种凄然悲凉之情就会随之而生。而我们读者看到“木叶”“落木”之类的字眼,就会想到诗中主人公的颓然之貌、悲怆之情。
4、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5、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说‘木叶’”,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6、诗歌语言有暗示性,其实不少东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比如:红色代表热情、绿色代表生命、鸽子代表和平、白色代表纯洁,引导学生联想。
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课件展示:诗词与表达情感连线。
1、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文章采用首句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
2、比较分析,说理透彻。
认识内部规律,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严谨的思维逻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由表及里的比较分析方法,使文章井然有序,让“木叶”的艺术魅力跃然纸上。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
3、引用诗词名句,旁征博引。
课文旁征博引,引用了大量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诗句进行比较、辨析、归纳。
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有了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
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性小论文。
说木叶的教案【篇4】
一、课文悟读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一味想方方正正分析诗的人,读诗必将是顾此失彼的折磨——诗人跳跃的思维恰是调皮的小精灵,它不守理性的规则,自然也就不会顾及跌跌撞撞的老学究。
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马致远的被誉为“秋思之祖”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展示了秋天夕阳下的特有的意象,表达了游子浪迹天涯的孤独与愁苦。曾有一位数学老师发问:什么“枯藤老树昏鸦”,什么“小桥梳水人家”,什么“古道西风瘦马”,什么“夕阳西下”,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凑在一起说个啥意思呢?我无意贬责这位老师。我想,如果他读过《说“木叶”》,定会化解心中的疑团。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答案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
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很值得一提的是,林先生没有摆出那种“理论”的面孔来吓唬读者,没有故弄玄虚地搬弄术语,而是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古诗“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这样,读者也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了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亮点探究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三、选题设计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
(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
(2)班级交流。
(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说木叶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各位同学,正式上课之前我想先给大家复习一个成语叫“一字千金”,相信大家对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常熟悉了。那“一字千金”是从哪个故事来的呢?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做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洋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为《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便流传至今。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
第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
第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后来又发展到用“落木”。
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由此可见,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从“木”所用的场合可以看出,自屈原开始把“木”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之后,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有落叶的景况。
第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还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大想到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而“树”与“叶”的形象之间是十分一致的。作者以周邦彦的词为例加以说明。
第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所以《九歌》中的“木叶”才如此生动。而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是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是在蒙蒙细雨中,没有干燥之感,因此都与“木叶”的形象不同。至于“落木”,比“木叶”更显得空阔。“木叶”的“叶”,有缠绵的一面,“木叶”是疏朗与绵密的交织,而“落木”就连“叶”这个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第7段,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综上所述,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至3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第4至6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第7段是小结。
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总结全文: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说木叶的教案【篇6】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林庚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XX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与“盛唐气象”紧相联接的,是他对盛唐诗歌的另一艺术概括——“少年精神”,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林庚教授的楚辞研究和他的唐诗研究可称为双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是他多年研究楚辞的一部论文集,其中大多数是关于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中文字、地理等问题方面的考释,也有一些论述屈原的人格、艺术成就和作品特色的文章。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二、阅读方略
体味语言
所谓体味语言,就主要是指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来体会、琢磨和分析语言。
文学作品的语言属于形式范畴。可以从内容的角度来体味语言,如从主题思想、情感变化、意境特征来体味语言;还可从表达的需要来体味语言,如从思路安排、结构转承、情节连缀的角度,从形象刻画和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从修辞方式的使用的角度来体味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作品的阅读对体味语言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又因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形象的语言,在解读它的表层意义时又可能需要联想和挖掘它的潜在意义;所以,体味语言的水平的高低,从某种角度来说,决定一篇文学作品阅读的成功与否。
如何去体味语言,切入点必须选好,切入点的把握同样对语言的揣摩、品味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把握整体关系体味语言,不要就词论词、依句说句,要从作品的整体关系上去理解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文章中的文眼、领起句、过渡句和收束句中的关键词以及文中被反复强调和渲染的词语等;把握不同角度体味语言,可以从内容的理解、表达技巧的分析、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等方面去体味;把握两个层次体味语言,两个层次指表层和深层,要从词语的上下文语境里由表层意义入手,去琢磨言外之意,分析深层意义。
体味语言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单位中进行词语与句子的理解训练。既可借助词语内语素、词语间的结构关系进行意义推断和确认,也可从句和篇的关系来分析。词语和句子这两种语言单位的意义理解都强调在语境中完成。
体味语言的训练,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特点的把握上去进行,使学生明白既要注意语言的静态意义,还要注意语言的动态意义;既要注意语言表层信息的分析,还要注意深入捕捉语言的潜在信息。要注意语言的多义性、模糊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也可以从文学作品的构成方面去进行训练,要能从内容(题材、主题、情感、意境)和形式(形象、结构、情节、技巧、风格)与语言的联系中体味和分析语言。
总之,语言的体味,尤其是琢磨其意外之意,去更深地探究语言的深层意义,进而去理解作者蕴含在文中的真实意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唯有在平时阅读中注重思考,勤加训练,才能做得更好。
说木叶的教案【篇7】
一、教学三维目标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
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的不同,从而把握“木”的艺术特征。
2、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三、教学方法:
1、学生探究为主,师作引导;
2、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筛选主要信息来解答有关问题,把握文意;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诗词填空
,不尽长江滚滚来。
,化作春泥更护花。讨论明确,以上诗句中“落木”与“落红”分别是“落叶”与“落花”,作者为何不用“落叶”与“落花”,却用“落木”与“落红”?这个问题我们请著名学者林庚先生来作解答,导入课文学习。二)释
题:“说”属于议论文体,本文是文化随笔(文艺短评);“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是就古诗中“木叶”意象进行分析说理。三)作者介绍(指生读屏幕上内容)四)研读课文(老师作方法指导:各种读法结合,通过抓文段中关键词句,筛选有效信息,来把握文意,回答有关问题。)1、略读文章前三段,讨论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谈到了一个什么文学现象?
2)“木叶”是什么?对此作者有何质疑?
3)“木叶”到“落木”,其与“落叶”或“树叶”的不同,关键点在哪?
1)读第4段,探讨以下问题:
(生读这段内容,找出引用的诗句,仔细体会其内涵。(方法:找文中关键词句来谈)
1)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中“高木”的意味。
比较其中不同,由此概括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木”是否还有别的特征?引入第2)读第6段,明确下列问题:
(1)概括“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2)品读比较文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与“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中“木叶”与“落叶”的不同意蕴。
(木(木叶)”与“树(叶)”的不同,进一步明确“木”的特征,以突出强调。文中是怎样具体阐述这一问题的,结合实践准确把握其内涵。(拓展练习。运用文中诗歌语言富有暗示性这一观点,学以致用,作连线题。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课后作业。
说木叶的教案【篇8】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九歌湘夫人》:(节选)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二.(投影以下内容)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
意象微妙的意味
木
树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第一组: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韦应物)
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白居易)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
第二组: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第三组:
萧萧马鸣,悠悠旆旌。(〈〈诗经〉〉)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
四.作业:摘抄、诵读课文中的名句。
说木叶课件收藏
以下是趣祝福小编整理的“说木叶课件”类文章,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每位老师都需提前准备好教案和课件,仔细给学生上课。只有具备严谨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制作出优质的教案。请注意本文中的注意事项和提醒!
说木叶课件(篇1)
语文《说木叶》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三、说目标和重难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五、课时与教具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和“建安风骨”。(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三)研读探究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4、探究文章的写作目的,认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这首诗是诗人在()的场合下,通过()这一意象()的暗示性,表达了()的感情。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要将课堂内容简洁明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木————————————空阔舒朗
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暗示性艺术形象一字千里
树—————————————饱满绵密
语文《说木叶》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我首先想到这样一段话。诚如林先生所言,我们的古诗人是“敏感而有修养的”,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触摸”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科学”的解答的。
林先生在这篇诗论中所给的结论是: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诗人“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成为令人玩味无穷的“精妙”的诗歌语言。在吟咏之间,那些“潜在的力量”便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读者,感染启发着读者,让人情思灵动,视通万里。就比如文中所说的“木叶”,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就是“树叶”。然而,“木”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起了叶子”,这样,也就有了“落叶”的暗示,还有颜色的暗示——“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诗句便“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读着它,甚至“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之于“树叶”一字千里的差异。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二、教法探究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2、通过诗歌鉴赏实践,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三、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文的教学目的是: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为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林庚的《说“木叶”》来解开这个迷吧。
二、整体感知把握全文(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来理解全文)
1、四人一组讨论寻找你认为能表现文章行文脉络的疑问句,并加以整理。
2、以小组为单位追寻上述问题的答案。
问题设计:
(1)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的滋味。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探究学习: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2)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文中说到的“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有怎样不同的意味?
探究学习:“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第4、5段是课文的中心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征?
探究学习:“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4)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
探究学习: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恐怕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标题拟为“说‘木叶”’,文章选取古诗中的“木叶”意象作为论题,在结构安排上由引古诗到探意蕴,先排除古诗人考虑文字洗炼的因素,再从它用于秋天的情景中探寻其含有落叶等因素,最后才触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问题并加以阐释。这样,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丽并渗透于有关“木叶”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并逐层深入,探幽发微,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说‘木叶”’的拟题应该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5)课文作者既是一位深谙诗歌妙道的学者,也是一位畅游诗歌海洋的高手,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关于“木叶”的诗句,揣摩一下这对于阐发道理起了怎样的作用。
探究学习:一是作引子,引出议论话题;二是作为例证,使得析理有凭有据;三是调节文气,更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从课文看,“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探究阅读融会贯通
只要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作业;可以以古诗歌中常用的物象为例,如:月、松、梅、兰、竹、菊、等进行有目的的诗歌鉴赏,仔细体味诗歌的精妙。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月亮”意象。
研究方法:(1)收集有关“月亮”的古诗(2)班级交流。(3)鉴赏研究,写成小论文。
参读作品:曹操《短歌行》,刘禹锡《石头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张九龄《望月怀远》,李白《静夜思》,杜甫《月夜忆舍弟》,孟郊《古怨别》,王安石《泊船瓜洲》等等。
2.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请找出来,作专题研究。
研究方法:(1)阅读古诗,找出一两个常见意象(2)作比较赏读。
(3)召开诗歌鉴赏研讨会参读书目:《诗集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集。3.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有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古代诗歌中写“梅”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就不尽一致。请找出一些,试辨析并交流.
说木叶课件(篇2)
《说“木叶”》是人教版高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该单元主要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探讨某种美学现象。《说“木叶”》这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阐述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征,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
1、品味文中诗句,理解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比较 “(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2、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
3、初步培养学生感悟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丰富意蕴,提高诗歌的阅读欣赏能力。
由于(本课的一些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重点:品味文中诗句意蕴,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从而把握“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
因为(学生的一些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
难点: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特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意象品味练习。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和提问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提问法可以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设计的导语是从现实生活引发联想,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文本探究,重点突破。通过比较“木”与“树”“叶”的不同,得出文章的主旨是讲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环节3:整体感知,了解全文结构,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
环节4: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
1、搜集有关含“梅”意象的古典诗词。
2、在班上进行交流。
3、认真品味欣赏,就自己所得谈谈感悟,写篇小作文,学以致用。
说木叶课件(篇3)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说木叶课件(篇4)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本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三篇课文都阐述诗歌鉴赏的知识,《说“木叶”》排在第二篇,也可看做恰恰是第一篇《咬文嚼字》的范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作者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思路清晰,说理形象透彻,便于接受。学习本文,一面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另一面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文艺随笔本身的写作特点。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体验,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具备鉴赏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解能力。随着我校课堂改革的发展,学生普遍适应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对诗歌鉴赏相关的`题目存在畏难情绪、惰性思维,对本文的难度预期值较大,影响学习的内动力。而且学生层次水平不一,理解鉴赏的差异较大。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性,让各类学生都可以对接文本,同时由浅入深地突破,借助品味诗句中的审美体验,于形象中认识艺术的规律。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1、筛选信息,比较归纳,认识木叶这一艺术形象。
2、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筛选信息法理清作者观点,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通过比较、联系,理解引用诗词中的意象及情感,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诗句,感悟诗歌语言暗示性带来的丰富意蕴,唤起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作为议论文体,“木叶”是文章论题,本文主是围绕古诗中的“木叶”意象对诗歌的暗示性进行分析说理,所以我将认识“木”与“树”艺术形象的不同,理解理解本文借说“木叶”的艺术特征,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认识以小见大的好处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
新的教材观强调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最终要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所以我把本课的难点定位在:
1、快速阅读与精度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总结归纳分析的能力;
2、拓展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品味诗歌的意象和情感。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应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我一切活动以学生为中心,主要采用学案辅助法、激趣导入法、问题引导法、归纳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拓展延伸法等教法促进教学生成。
本文围绕“木叶”这一意象旁征博引,形象说理,学生学习时要充分接触文本,速读与精读结合,充分运用圈点勾画法、替换对比法、情境想象法理解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其暗示性特征。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计划一课时,运用电子白板作为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既是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过程,又是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树立学习主体意识,学会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的过程,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课前预习布置学案,让学生课前读一遍课文,特别是细读4~6节,填比较表。(因为课文较长,又有很多引用诗词的注释,需要学生充分地接触文本。为了保证预习的有效性设计了学案的表格,同时也引向课堂鉴赏的重点部分。)
(二)激趣导入提问:读过课文,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思考:文中大量援引古诗人诗句,有何作用?介绍作者林庚先生是一位诗人。当年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时的毕业论文就是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夜》,之后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等诗集,被誉为给诗坛带来“一份晚唐的美丽”。由诗人而学者,林庚对中国文学史的研究独树一帜。在古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和“建安风骨”。 (由学生对课文的第一印象入手,由形式特点认识文化随笔的特点,顺便解题。“盛唐气象”、 “建安风骨”拉近了作者与学生的距离)
1、读最后一节,圈点关键词。(改变读文顺序,从最后一段入手,提炼文章观点,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
2、小组合作,完善预习作业中的表格,比较归纳“木”与“树”艺术形象的差别。
3、通过与“落木”的比较完整理解“木叶”这一形象。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锻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的能力、对比归纳分析的能力)
(四)拓展练习思考诗句中不同的“水”的意象的暗示性,按照老师给的模式答题。
(本单元课文独特之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设计是为了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仿照本文“咬文嚼字”的方法对诗歌同类现象进行分析。)
(五)课堂小结 像“木”“水”一样具有暗示性的形象在古代诗歌中不胜枚举,如月、松、菊、雁。希望同学们搜集梳理,更希望大家能够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理解诗歌,与诗人做心灵的沟通。
(六)作业布置完成学案中关于“水”的剩余的两道练习。(作业安排依然重在学以致用)
说木叶课件(篇5)
一、了解诗歌语言的特质。
二、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课文围绕“木叶”举出古典诗歌中的大量实例,通过精到的比较、分析,阐发了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学习比较的方法,认真体味“木”、“树”等词语不同的意味和艺术效果,从而对诗语的特点和鉴赏诗语的方法获得实感。
一、说“木叶”
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涛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我国是诗的国度,从劳动中产生了诗歌,经过了不算长的时间,到唐代就已达到顶峰,纵观古代诗歌,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气息。作者由诗人们钟爱的“木叶”人手,解析了树、树叶、木叶之间细微的差异,重点分析了木与树相同又不同的地方,进一步强调了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涛:“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而杜甫却说“轻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
作者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本文中,他对“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作丁极为精细的辨析,应该说对我们怎样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颇有启发。
二、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古典诗歌中“树”与“木”的艺术特征、意思情味、适用场合有什么不同?
2.以“木”引起落叶的联想为例,说明诗歌语言的特质及其对诗人创作的意义。重点研究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指词语的形象色彩和联想的意义)问题。
(1)“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从字面上讲,“木”就是“树”, :者是同一概念,但两个词形象色彩不同,引起的联想不同。“木”具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或者说木质的形象色彩,使人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想到非木质的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之外,
练习:
一、指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与出处: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4,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5.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二、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下旬:
西陆②蝉声唱,南冠③客思深。
不堪玄鬓④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① 注:这首诗作于高宗仪风三年(678年)。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忤武后,遭诬,以贪赃罪名下狱。
试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方面鉴赏这首诗。
答案:
一、1.屈原 《九歌》 2.谢庄 《月赋》 3.陆厥 《临江王节士歌》
三、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涛人借对蝉的吟咏,抒发了自己虽有高洁的品性,但不为时人所 了解,相反还被诬陷入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的思想感情。
唐诗中的“柳”
柳,姿态婀娜,摇曳多姿,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常用来作为抒情言志的对象。唐诗中的咏柳佳作更是不可胜数。其中当数贺知章的《咏柳》诗最为著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歌一反前人以杨柳的形象形容美人身段苗条的写法,而使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而出现,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刻画出杨柳那曼长披拂的.枝条、嫩绿的新叶在春风吹拂中的迷人的姿态。
在唐朝诗人中,对柳最有感情的当数李尚隐了。在他的诗集中,以“柳”为题的多至十几首。《赠柳》诗描绘春柳风姿: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掩映”“参差”写柳色或明或暗、柔条垂拂的繁茂景象,“风流”“婀娜”写柳的体态轻盈,花飞似“雪”则把春柳的繁华写到极致。
而《柳》是写秋日之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写秋柳,又以春柳作比。春日之柳的繁盛,正反衬出秋日之柳的枯凋;春日愈是繁华得意,愈显出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
同是咏柳,诗人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感情:写春柳,突出其对春柳繁华的欣喜之情、爱惜之情;写秋柳,则表现诗人对秋柳稀疏衰落的悲叹之情。
咏柳,在唐诗中常被用以赋别。罗隐的《柳》就是运用比兴手法,借助春柳的形象,写暮春晴日长安城外、灞水岸边送别情景的: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在赋别诗中,诗人一般以折柳相赠惜别。如戴叔伦的《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
施肩吾的《折杨柳》:
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诗中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
另外,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用简括的笔触勾勒了一幅“临风立马图”,又是诗人的自画像: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支柳,长庆二年春。
而唐彦谦的《垂柳》诗又别有寓意: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这首诗不仅写出垂柳的婀娜多姿,别具柔情,而且联想到楚灵王“爱细腰,宫女多饿死”的故事,托物寄兴,讽刺矛头直指皇帝及其为首的封建官僚集团,于柔情中见犀利,于含蓄中露锋芒,堪称“咏柳”诗一绝。
说木叶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本文主要是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唐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
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板书课题)
㈡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象姑娘还是象小伙子,象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从上面我们可总结出“木”有两个艺术特征:
第一,“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到了树干,而很少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暗示着落叶。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扫高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显出“落木千山”的空阔。
第二,“木”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而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显得更加空阔,连“叶”这个字所保留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树”与“木”的这种明显的区别呢?文中是怎么给我们讲述“树”与“木”的区别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分析这篇课文,文中自然会给我们答案。
首先,自己默读课文,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应该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了吧?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木叶:疏朗微黄(微黄干燥的叶子正在飘零,越来越少)
树叶:繁润青翠(就象窗外,偶尔飘落一两片)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空阔黄色--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饱满绿色--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疏朗微黄--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繁润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㈢、迁移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的不同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⒊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湘云--钦佩
⒋倘有时间,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四)拓展延伸(运用文中理论,进行文学鉴赏。)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其他意象。(比如月、柳、梅、竹、松、菊、夕阳、杜鹃、燕子等等。)
1.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2.柳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和送别之词.柳”和“留”谐音,于是“柳”就有了惜别的意义在里面。
3.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冯延巳《蝶恋花》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燕:侯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家屋内或屋檐下,恋旧巢,深受古人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①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②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③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④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五)总结全文: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蒙娜丽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不仅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许多暗示性的东西。比如红色暗示热情奔放,兴奋,喜庆。绿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爱情。
说木叶课件(篇7)
三维目标: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讨论研读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3、培养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升领略诗歌中“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2、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如果我告诉大家我们班将要来一位新同学,他的名字叫“沈劲(婧)”,你们能不能猜出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呢?(学生不好判断)教师分别写出两字。
“劲”猜出是男生,“婧”是女孩。
教师:好,这位新同学还不存在,不过通过这,我们发现一个字竟能 “决定”人的性别。
其实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也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国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可谈到妙处我们却又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作一番探幽。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林庚先生1910年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当年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并称为“清华三才子”。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林庚教授对明清小说也很关注,并提出了颇多精辟的创见。
㈡分析:
⒈时至今金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以说正是时候。先请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会说那是树,
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明确: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在概念上的树与木并无大的区别,为何我们都称之为树,却很少有称它为木呢?
明确:是因为我们的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正是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下面就请同学快速的阅读文章(课下要充足的预习,这篇文章较难读懂)然后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像姑娘还是像小伙子,像怎样的姑娘小伙子?
明确: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明确:给我们的感觉不同
树:有浓密青翠的叶子 一大片的树给人的感觉是饱满浓厚。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答案就在在文章第五段(再读这一段)
明确: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对我们有怎样的影响呢?
明确:文章说,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发现它的存在。但它却已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所以,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就会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所以在描述清秋的诗句中,诗人们常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文章第四、六段)
木叶:疏朗微黄(给人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清秋的气息)
树叶:繁润青翠(感觉就像窗外,偶尔飘落的一两片还饱含水分的落叶。)
⒌好,这些具有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注意结合整个诗句分析)
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 空阔 黄色
树: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饱满 绿色
木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疏朗 微黄
落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繁润 绿色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词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板书)
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概念相同的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面对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因为“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也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会“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所以我们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说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言外的微妙滋味。
㈢迁移:
1、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咏梅诗: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字·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三首诗词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较三首诗词中梅不同的生长环境,试对梅的三种不同形象做点分析,并说说诗人对自己笔下的梅分别赋予了些怎样的情感。
讨论分析:
其一:强调了凌寒独开的一枝独秀,高贵圣洁(白雪世界,墙角飘来缕缕清香,让人发现那正怒放着一簇梅花)——一枝独秀,冰清玉洁的女子,当如宝钗——令人爱慕
其二:无奈凄凉,孤傲清高(黄昏风雨之中,驿外断桥边上,香飘万里无人晓)——敏感忧伤,质本洁来还洁去,当如黛玉——令人爱怜
其三:达观坚定,壮美豪放(在风雨飞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绽放着笑脸)——达观豪放,当如探春——令人钦佩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三诗,力求通过语言声音来表达情感,展示形象。
㈣总结: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了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然而这对于优美的古典诗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古典诗歌那如蒙娜丽沙微笑般神秘的美,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对我们如何领略诗歌的微妙之处有所启发。
㈤作业:
选取诗歌中常见的一种意象,找出与其相关的四首诗,比较在不同的诗中所代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㈥板书:
说“木叶”
树:繁茂,葱茏,婀娜,青翠色——像一位圆润婀娜的少女
木: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像一位铮铮铁骨的硬汉。
木叶:疏朗微黄
树叶:繁润青翠
结论:不同暗示性的词,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说木叶课件(篇8)
一、说教材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必修五第三单元是必修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学习本单元,在把握文章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参照选文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评论。同时,因为本单元课文不同与以往学习的文学作品,都是论说性的,一次在阅读方法上应该给与学生必要的指导。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重难点)
2、积累古诗词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句,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2、利用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提高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借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体会我国古诗词优美的意蕴,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说学生
高中学生阅读的文艺评论并不多,加上文艺评论本身抽象难懂,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对课文不感兴趣,读不下去,或者虽能读下去但只是蜻蜓点水,走与观花而已,难以抓住重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感到难懂的地方进行重点讲解,将文章讲透。
三、说教法:
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拓展延伸——课堂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1、感知文本,把握字词。目的:积累字词,扫清文字障碍。2、初步感知课文
2、整体把握文本,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述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理论。
安排以下一些环节——这些环节意在突出落实重点
(一)、速读1-3段,简说下列问题:(略说)
1、第1段中心句?(举三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第2段中心句?(对“木叶”和“树叶”两个词,古诗人多用哪个?)
3、第3段,说明“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关键在‘木’字。然后,用哪句话“启下”?
明确:
1、屈原以后,“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古代诗人有一个现象: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
3、尾句“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起到了启示下文的作用。
小结:可见,前三段只是一个“引子”,下面的文字才是正题,是课文重点。
(二)、速读第7段,回答问题:(略说)
思考:作者在这里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明确:“木”与“树”,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可是,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
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显然,这就需要解读4、5、6段。
(三)、研讨4-6段,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详说,此处为重点、难点)
1、“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2、“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结合段中例子,发挥想象,深入理解之。
3、作者论述“木”的两个艺术特征,目的是什么?(这三段的中心句?)
4、前三段“引子”中说,古代诗人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第7段又说,“木”与“树”在艺术形象上一字千里;而4、5、6这三段又是解说原因的。那么,你认为解说清楚了吗?用自己的话解说之。
5、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明确以上问题:
1、“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2、“木”有暗示的颜色性,“木叶”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疏朗的清秋气息。这是“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3、中心句是: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在概念〈词句〉之后,有言外之意。)
4、“木”与“树”,一字千里。古代诗人之所以多用“木叶”而不用“树叶”,是因为:“木”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且“木叶”能让人感受到落叶的微黄与干燥,这样,读者在读到“木叶”的诗句时,就能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空阔、疏朗、冷清、萧瑟的秋天气息,它有衰败飘零之感,有离人的叹息,有游子的漂泊之意……“自古文人多悲秋”也。——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
5、不好。
a、全文以“木叶”作为引论、立论和结论的依据并贯穿全文,以“说木叶”为题,体现了作者的行文思路。
b、以“说木叶”为题并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使较为抽象的文艺理论得到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c、以“木叶”具有暗示性,来阐释古代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三、运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探讨文本中诗句——本环节意在突破难点
1、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
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
启发性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
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
诗歌语言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2、根据意象特征,分析其意象在文本诗句中的特点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空阔黄色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饱满绿色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飘零透些微黄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饱含水份,繁密
静夜无四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微黄但不干燥,无飘零之意
木叶的形象:
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小结: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味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味言外意味。
四、拓展延伸
概括下列诗句中意象“月”的暗示性: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答案:
1、渲染清幽的气氛,烘托悠闲自在的心情。
2、寄托离别、相思、怀乡的情感。
3、表达广义的哀思,是诗人失意人生的写照,是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
五、作业
分别找出文中关于树、叶、木叶、落木的诗句,并体会各句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物。
附参考答案:
木叶:秋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屈原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月赋》谢庄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月歇山。《临江王节士歌》陆厥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王褒拟古》陶渊明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柳恽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沈全期
树:春、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屈原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招隐士》淮南小山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曹植
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周邦彦
叶:春、夏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折杨柳》萧纲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陶渊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曹植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卢纶见宿》司空曙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青溪小姑歌》吴均
落木:深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哀江南赋》庚信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答柳恽》吴均
说木叶课件(篇9)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 ,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 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教学流程 :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就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2、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 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3、 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斑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现在你明白了么?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乌(鸦)”“昏鸦”“寒鸦”“轻舟”“孤舟”“扁舟”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相同或不同)。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说木叶课件(篇10)
Ⅰ、学习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质。
Ⅱ、根据诗歌语言的特质,进行迁移,领略诗歌的精妙之处,给同学如何鉴赏诗歌提供实感。
导入:
各位同学,有个成语叫“一字千金”。对我而言,第一次领略到一个字的分量,是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一次作文评析课上。当时我对自己的文章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赞赏。记得老师进来后的第一句话是“有一篇文章,我就冲它用了一个字,我给它打95分。打这样的高分,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得的。”同学都充满了好奇,老师接着说“这个字就是一个'悟'字。我们的同学都说我学到了,我明白了,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而这位同学却用了一个'悟'字,难能可贵。”这篇文章不是我的,在羡慕的同时,一个字在文章中的分量就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特质作一番探幽。
分析文章,引出诗歌语言特质:
⒈时至暮秋,《说“木叶”》一文此时出现可谓恰逢其会。一个简单的问题:请看窗外,那绿色的,我们称它为什么?
同学说那是树,我说那是木,可以吗?(请生物课代表告诉我,在生物学上,树与木有何区别?)
用生物学的概念来说,两者没有区别。
⒉既然生物上的树与木无大区别,为何我们的同学却称之为树,鲜有称之为木呢?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树与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样的,有同学能说说它们分别是怎样的形象吗?
树:枝繁叶茂,青翠葱茏,蓬蓬松松--象一位圆润,丰满,婀娜的少女
木:木头木板,干枯,孤单,笔直,黄褐色--象一位铮铮铁汉,象鲁迅
⒊树与木这样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木:落光了叶子 一大片的木给人的感觉是空阔萧条,木让人联想到了落叶。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这个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齐读这一段)
总结:在文学领域,概念相同的两个字,它们在形象、色泽、联想意义上,可能大有区别。进入诗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的诗人早就慧眼独具的发现了。在表示清秋的句中,诗人们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接下来我们看看,木叶与树叶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⒌好这些不同暗示性的字词进入诗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诗,它们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意境?
繁润 绿色--树叶: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总结:不同暗示性的字进入诗歌,往往产生了不同的意境与情感。
⒍正是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树与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们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叶,诗人为何用“木叶”取代了“树叶”。“木叶”更能体现秋的性格:空阔,疏朗,微黄,干燥。正有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我们的诗人才“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才有了“推敲”的美谈。
⒈诗歌语言的精妙在于它的暗示性,但是,暗示性也会给诗歌创作带来负面影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说:“联想意义也最容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了习惯,习惯老是欢喜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谈风景必是'春花秋月',叙离别不离'柳岸灞桥';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现在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付梓”杀青'。“后人受屈原”木叶“诗句的影响,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是不是一种”流弊“呢?古代诗歌还有没有类似的常见意象呢?)
⒉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文化沉淀,”木叶“这个词就往往出现在清秋的氛围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暗示性。这样的现象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条,明月等等。我们熟悉的”岁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洁,耐寒,坚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诗人都这样写,那就成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诗人往往能打破常规。诗人们把它们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
说木叶课件(篇11)
引导学生体察诗歌艺术中的精微之处,养成咀嚼、回味的良好阅读习惯。
教学策略: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探讨中加深对诗歌语言微妙意味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步骤:
一.导入:(投影以下内容)师生朗读一遍(读出感情来)。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师:木与树、木叶与落木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大家速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诗歌中的语言可以单凭语言解释吗?为什么?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本植物的通称。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会让人更多地想起了树干,把“叶”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样,“木”也就给人以落叶之感。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能给人以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课文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成为语言形象的潜在力量,这些潜在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结合起来,就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致的,都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让人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属于沉沉的阴天,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而“落叶”,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3.郑板桥有一句诗,叫做“删繁就简三秋,领异标新二月花。”在()处应填“树”还是“木”好,为什么?
三.品味下列诗句,谈谈你对它们的微妙的意味和表达效果的理解。
(培养学生体察、咀嚼、品味诗歌语言的习惯,培养融会贯通质疑思辩的能力)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说木叶课件(篇12)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试验修订本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学论文,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所以本篇文章对古代诗歌语言的无限的表现力进行了精辟的透视,不但使我们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文学鉴赏力,还能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从中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文的微妙之处,于细微处见精神,含英咀华,来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古诗词语言暗示的表现技巧和归纳的方法,积累古诗词名句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
3、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奋发向上。
学生学过篇诗歌,但只是对词句的分析和对情感的理解,并没有深层挖掘诗句的表达技巧,对语言的微妙处也没有敏感的体察,而这正是古诗词含蓄蕴藉之处,正是古诗词魅力所在,本课以此作为教学的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这一表达技巧,能够有意识理解和运用它提高自己的文学素质。在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时要本文用的是归纳法,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文暗示性这一特质,所以在拓展时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知识点的积累和能力训练,让学生自己依据刚学过的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是基于新教材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而确立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随着对学生心理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智力因素有时显得无能为力,因为非智力因素在某种情况下占主导地位,现代教学能够兼顾二者,用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达到真正使学生健康地发展。传统语文课人文教育方面还显得薄弱,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使语文课美感得不到充分体现。本课实现情感目标主要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重视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流程
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请同学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这个导语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采取布鲁纳的发现问题式,课前由学生做预习,学生可能会提出宏观和微观,我想先引导为宏观问题,就是: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因为本课是自读课文,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为只想通过课文让学生能够理解文学词语的暗示性。这个环节的设置想检验学生读书的高度,有的学生注意微观的句子或字词,有的注意宏观的内容、思路或手法。我想本课的学习可以从宏观入手,让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
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并让学生看四首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第二个意象是柳,三首诗,每个组任选一首。让学生任选主要考虑学生可能愿意选简单熟悉的那一首诗,这时鼓励学生知难而上,也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最后布置作业。在课件中展示松、竹、月等意象,让学生任选一个意象,课下搜集几首诗写成一篇小文章,谈这个意象的艺术特征。这个环节想对本课知识进行强化,也是对本课知识的检验。最后这两个环节是在运用斯金纳的强化律,对学习行为进行及时强化。
本课的板书设计为
意象艺术特征
木-------空阔黄色
树-------饱满绿色
梅-------高洁坚贞
柳-------柔美依恋
本课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首页就有树叶的闪动,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可能会想到枯黄叶子表达什么情意。中间部分用了《登高》这首诗的配乐朗读,声音是课件中最灵动的东西,一个优质课件必备的要素,课件没有声音,也就没有了生命。因为朗读能够渲染气氛,能够以情动人。从《登高》的朗读中感受沦落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仰望茫无边、萧萧而下的木叶产生的忧国伤时的无穷无尽的愁思,油然产生对杜甫这位现实主义大诗人人生遭际的同情和景仰,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拓展部分,用梅、柳、松、云等图象,达到视觉上的美感,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探索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情意。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内容9篇
老师根据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课件内容给学生上课,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老师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上课,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趣祝福小编为您选出的“《记念刘和珍君》教案”让您不容错过,希望我的建议能够帮助您解决问题!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1)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刘和珍君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教学严谨细致,关爱每个学生;她理论深入浅出,助推教育改革。正是由于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事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天,我们要回顾刘和珍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向这位杰出的教育家致敬,同时也希望在刘和珍君的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中国的教育事业得以更加繁荣发展。
刘和珍君强调个体差异的教育。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自的潜力和特点。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刘和珍君提倡个别化教学,她认为在一个班级中,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进度都有差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刘和珍君在课程设置上也有独到的见解。她主张课程的设置应当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展开,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她认为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她鼓励学生多进行实践和实践性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刘和珍君还重视课程的灵活性,她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灵活应变,随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进行调整。
刘和珍君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主张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她提倡师生互动,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并通过合作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她注重情感教育,关心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她认为学生在良好的情感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因此,她倡导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刘和珍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中国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教育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这个背景下,刘和珍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刘和珍君的优良传统,加强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刘和珍君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顾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她的优良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2)
题目:"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主题范文:
刘和珍君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学生活中深受学生和同僚们的尊敬和喜爱。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用他的智慧和爱心指引了无数学生走向成功的道路。今天,我们以这篇纪念文来铭记刘和珍君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刘和珍君生于1950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他的父母的教育下,他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年幼的他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望,他常常在夜晚默默地坐在灯下读书,直到熄灭的烛光让他不得不停下。他对教育事业从小就充满了梦想,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更多学生的命运。
刘和珍君在大学期间参加了许多教育实习,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关怀,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他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他认为教师应该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朋友,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的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刘和珍君毕业后,选择到偏远的山区支教。他义无反顾地奔赴那个贫穷的地方,希望能够给那里的孩子带去希望和光明。他在那里创办了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他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他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了孩子们的信任,他们把刘和珍君视为自己的亲人,乐于向他请教问题,乐于和他交流心得。
刘和珍君在支教的几年里,见证了一个个孩子从无知到有知、从一无所有到有所拥有的成长过程。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让刘和珍君感到非常的欣慰,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自己的梦想也在这里实现了。
刘和珍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心教育”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成果证明了教育的力量。通过刘和珍君的故事,我们应该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让他们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让我们一起高举刘和珍君的教育旗帜,用他的故事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愿刘和珍君在天堂里快乐幸福,永远被学生们怀念和敬仰。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3)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刘和珍君是一位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优秀教师,她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献,默默传递着知识与智慧,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然而,这位优秀的教师在履行教育使命的过程中,却不幸遭遇车祸而去世,让人们倍感惋惜和悲痛。在刘和珍君教案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尊重更加重视,更加珍视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也更加需要我们反思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刘和珍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意义
刘和珍君认为教育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而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此,她深信只要教师有爱、有信仰,就能够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快乐成长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她的教育实践中,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心理的关注和引导,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刘和珍君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的教育事业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对于教育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要求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而刘和珍君的教育思想正是对于现代教育变革和创新的一个很好的响应,她的教育实践中所强调的“爱与关怀”,“人性化引导”等,都是当今教育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因素。
二、对教育事业的启示
教育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主要推进者和领航者,应该对于教育和学生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关怀。我们需要从刘和珍君的教育实践中吸取教育的真谛,实现教育的目的,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现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乐趣和启迪,从而激发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从另一方面来看,刘和珍君教案的发生,也从某种意义上的发人深省,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教师岗位的重要性和风险性。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在教育事业中的成就和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在教育机构、政府以及全社会要对于教师进行更好的保护和支持,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让他们在教育事业中有尊严、有幸福。
三、思考
刘和珍君教案的发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中的风险和挑战,在出现意外情况时,教师自保和应急能力的提高也成为了一个现实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大力推进教育变革和创新的同时,关注于教师职业安全和安全意识问题,在培训和教育师资力量的同时,也要注重教师自身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对于教育事业提出更加深入的思考。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和能力的传递,它还是人类精神、文化、道德和社会责任的传承。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环境下,我们需要规划更科学、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静躺于校园中的刘和珍君教师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存在,她的价值观和理念也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财富,以这种精神财富为引领,我们将继承她的理念和信仰,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4)
教材与教学对象分析
《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篇旧教材的选文,但教学要求与旧教材完全不同,重点在理清思路,因此教学方法与重点应体现出新教材的特点。
作为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本文阅读理解难度较高。原因有二:一是写作背景离学生太远,学生难有真切感受;二是鲁迅的语言很简练但含意很深刻,有时又曲折达意,这对于社会经验尚浅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是较为困难的。但虽然如此,基于本课教学的新要求,讲解课文内容不作教学重点,可采用学生提问,老师答疑等方式来解决词句理解问题。另外,还可通过提供较丰富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尽量理解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理清思路的基本方法。
2、把握全文思路及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3、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策略
1、整体略读,把握整体思路。
2、局部精读,细细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脉络。
教学媒体
1、投影机。
2、有关当年学生运动的影片片段。
3、印发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及鲁迅的《无花的蔷薇二》。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略读全文,解决难读难懂的字、词、句。
2、为文章7个小节分层次。
二、导入
1、回顾鲁迅作品。
2、解题:
“记”──纪
(以此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中的语言有着当时时代的烙印,不宜作为现代规范语言的标准。)
三、介绍背景
1、注解一。
2、介绍刘和珍及“北师大事件”。
3、介绍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和鲁迅《无花蔷薇二》。
(注:介绍背景目的是设置一个情景和氛围让学生能在此情景和氛围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因此,可采用图片、电影片段和朗诵等感染学生。)
三、复习理清思路的方法
1、分段,概括各段大意。
2、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3、了解段落与表现中心的关系。
(注:此方法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已有所总结,这里是进行复习。)
四、检查预习
(目的:理清课文的整体思路。)
提问:全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几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明确:一、二∕三、四、五∕六、七
纪念缘由→追忆→意义
五、进一步理清思路和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设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找出作者思想发展的脉络。)
提问:
1、纪念刘和珍的缘由是什么?有这些原因为什么却说无话可说?
2、无话可说又为什么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
3、追忆刘和珍抓住什么特点来写?为什么?
4、第四、五节都写了“3.18”惨案,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从第六、七节看,鲁迅对“3.18”的态度是怎样的?
(注: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整理思路并板书出来。)
(板书见后)
六、布置作业
精读课文,将难以理解的词句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课要点
二、理解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
提问:从文章各部分流露出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沉痛悼念交积悲愤控诉。
第二部分:深情缅怀交积无情揭露。
第三部分:深沉思索。
通过一些关联词语体会作者如何将悲愤感情交积在一起组成线索贯穿全文。
(补充板书。)
三、明确局部思路
分析第四节,让学生点出引领思路的关联词语,从而理清作者是如何逐步深入地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惊闻噩耗→颇为怀疑→证明是事实→之后更有诽谤和流言,难以置信→发出在沉默中爆发的号召。
四、学生提问,老师答疑,解决疑难
五、解决练习
附板书
纪念缘由 写的必要程君正告 沉痛悼念(悲)
预定莽原
无话可说洋溢—艰于悲愤控诉(愤)
↓ 阴险—悲哀
目的猛士:直面正视──正面讴歌(悲)
庸人:偷生忘却──含蓄批评
追忆 刘和珍 不屈、反抗深情缅怀(悲)
微笑、温和
忧虑、泣下
惨案经过棍棒虐杀──惨象 无情揭露(愤)
↓ 受人利用──流言
惨案细节欣然前往 热烈赞颂(悲愤)
从容转辗
意义 教训至多:意义寥寥思索(痛)
至少:浸渍人心
意义中国女子是以为证
苟活者:看见希望
真的猛士:奋然前行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5)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刘和珍君是我们学校的一位优秀的教师,她教授语文课程已经有十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她为学生们奉献了无尽的热情和心血,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然而,可惜的是,这位杰出的教师在三个月前不幸去世。为了纪念她,学校特地组织了一次隆重的纪念活动,并且准备了一份教案,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君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经验,继承她的志向和精神。下面是关于刘和珍君教案的详细内容。
教案一:"热爱教育事业,传递知识的快乐"
主题: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传递知识的快乐
珍君老师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她对待学生始终充满了热情和耐心。在她的教学中,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自由地探索和学习。她相信,只有充满爱心和热情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找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潜能。
在教案中,她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同时,她还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她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成功地将这些方法与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教案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培养"
主题: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培养
珍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她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潜力。在她的教学中,她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
在教案中,她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估和分析,并提供了一些个性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她提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声音和需求,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案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品德培养"
主题: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品德培养
珍君老师坚信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品德修养。在她的教学中,除了传递知识,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在教案中,她提供了一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品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和案例,如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她希望学生在通过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培养自己的道德观念、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有大局观念的公民。
总结:
珍君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位优秀教师,她在教育事业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热情。她的教案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指南,更是珍君老师多年教学经验和思考的结晶。通过学习和继承珍君老师的教育理念和工作经验,我们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她的精神,并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6)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一、引言
刘和珍君是我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杰出先驱,他们为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铭记和纪念的人物。本文旨在回顾刘和珍君的教育思想和事业,并探讨他们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二、刘和珍君的教育思想
刘和珍君在教育事业中提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教育理论,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强调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他们主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备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和挑战。
三、刘和珍君的教育事业
刘和珍君夫妇在教育事业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首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在北京建立了一所私立学校,为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研讨会、实践活动和课外辅导等等。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称赞,对整个教育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刘和珍君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刘和珍君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学生面临更复杂的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培养出具有未来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刘和珍君夫妇对于教师的培养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思考。他们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提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具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保障学生得到优质的教育。
五、结语
刘和珍君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先驱者,他们对于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对于当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我们应该记忆刘和珍君,缅怀他们的教育事业,努力将他们的教育理念传承下去,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作出我们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点评:这个范文围绕记忆刘和珍君展开,并结合他们的教育思想和贡献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他们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整篇文章逻辑清晰,观点明确。长度基本符合要求,但可以适当加强论证的深度和文献支持。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7)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近日,我校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刘和珍君因公殉职,永远离开了我们。想到她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忘我精神,想到她那憨态可掬的笑容,思绪瞬间深陷了悲伤的泥沼中。然而,我们不能只顾悲痛,更要从她的事迹中汲取正能量,为教育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刘和珍君曾是我校一名出色的教师,她一直坚信教育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这种崇高的职业理念是她每天工作的动力源泉。她用心、用情、用爱,以最真挚的情感去关爱每一个学生。翘首以盼的家长,孩子渴盼的老师,她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学校。她不断学习和钻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学生在她的教育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事情的发生令我们扼腕叹息。无论在她个人,还是在我们整个教育行业中,她的逝世都是一笔不可替代的损失。她生前对于教育的追求、对于学生的关爱,令人感动、令人钦佩。她殉职后的背后,是一个教师群体倾国倾城的爱心,是教育界的几万名干部不懈拼搏的奉献和付出。我们相信,刘和珍君在生命的尽头,心中悄悄地默念“我为什么来到这里,我要为谁去奉献,这是怎样一份伟大的事业”。
面对这样无比巨大的工作,我们唯有艰苦努力,才能在刘和珍君的追思中,让教育事业走得更加远大,让那些长在我们身边的蓓蕾能够在我们的关爱中茁壮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以刘和珍君为榜样,时刻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守职业本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教育事业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让爱与责任相互交织,成就未来。
在刘和珍君的生命中,有太多的感动和回忆。对于她的离去,我们感到惋惜和悲伤,但是她用自己的行动和奉献,诠释出了“真、善、美”的教育理念,她的第二职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永远活在我们的思想中,做不朽的榜样。我们要记住她的功绩、铭刻她的事迹,用她的名字谱写教育事业新篇章,并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践行她的理念和信念,让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因为刘和珍君,我们相信:教育如会长在这片热土上,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无穷盛宴,而俯下身子的那一瞬间,赤子之心洋溢,使我们内心燃起了那一束火焰,使我们铭记在心的,是生命中一道永远发亮的闪电。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8)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县第一中学 曹 农【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掌握“寥落、桀骜、屠戮、蹀血、洗涤、浸渍、菲薄、租赁、陨身不恤、长歌当哭”等词语意义。
⑵ 学会采用勾摘录关键词语的方法,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理清全文思路。
2、能力目标:
⑴ 提高理解句子含义以及表达作用的能力。
⑵ 训练并培养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凶残卑劣,学习爱国青年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2、理清关键语句的含义。
【课时安排】
课堂教学两课时,训练两课时。
【预习提纲】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课文。
2、利用工具书,排除字词障碍。
3、试概括每一小节的大意,划出不懂的地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完成字词训练。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在上一课我们了解了用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八个字来概括北大的优良传统,并明白了北大学生发起的五·四运动,正是集中体现了北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其实在那黑暗的年代,不仅北大,当时北京其它高校的爱国学生,都曾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来挽救民族的危亡,甚至为此流血牺牲。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四十多位青年学生,不仅有北大的,也有其它高校的,如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并惨遭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的学生自治会的主席刘和珍就是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按要求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惨案的经过,其他同学准备补充。
二、学生结合已发背景资料和课文中的有关信息介绍
用投影仪打出要求:
1、惨案发生的原因。
2、惨案发生的经过。
3、惨案发生后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反映。
(学生作答时,教者可结合本题指导学生如何筛选、提炼、概括、组织作答)
从刚才这几位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已经知道,这次学生游行请愿完全是出于一片爱国的热诚,是为了声援当时政府的外交,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国主权的侵犯,可这一合理合法的爱国行为却遭到了卖国军阀政府的血腥镇压,请愿群众死伤至数百人。当时受伤的还有我们熟悉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这次清愿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李大钊。另一位中共创始人陈独秀的儿子,中共北方区负责人陈乔年也在执政府前被士兵用刺刀刺伤。惨案发生后,全国各界一致痛斥反动军阀的残暴行径,中共发表声明,指出段祺瑞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卖国贼,号召全国人民“声讨之”。著名作家周作人在惨案发生的次日就《新中国的女子》等文章来愤怒谴责军阀的暴行,盛赞刘和珍等人的爱国精神;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先生也在医院向记者表示了自己的愤慨;北大代校长蒋梦麟在北大遇难同学公祭大会上致悼词,全场痛哭;著名作家朱自清参加了三·一八集会游行,亲眼目睹了血腥一幕,遇难同学的鲜血还洒在他身上,3月23日他愤怒地写下了《执政府大屠杀记》;女师大教务长、刘和珍的英语老师著名作家林语堂,写下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深切怀念自己的学生刘和珍,痛斥军阀的残暴;著名诗人闻一多也发表了《文艺与爱国──记念三月十八》 。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鲁迅当时就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在得知惨案后,更是悲愤难当,于当天就写下了《无花的蔷薇之二》,称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此后接连写下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空谈》、《如此“讨赤”》等文,愤怒谴责军阀政府的暴行,驳斥无耻文人的谎言。经过冷静思考后,作者从更高的思想高度分析总结了这次惨案的意义与教训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记念刘和珍君》。
昨天我已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的情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并给加横线的字词注音:
(教者可从其中选择十个词听写)
徘徊 正告 寥落 倘使 洋溢 痛定 出离 深味 菲薄 惨淡 淋漓 洗涤
造化 微漠 踌躇 诧异 桀骜 锋利 租赁 旧观 引退 黯然 噩耗 不惮
立仆 尸骸 创伤 沉勇 转辗 攒射 屠戮 寥寥 浸渍 绯红 山阿 从容
干练 依稀 微茫 直面 正视 广有羽翼 殒身不恤 长歌当哭
三、指导学生分析文章总体思路
1、提问:从文章的题目看,“记念”说明本文是一篇记人叙事类的文章,“刘和珍君”是本文叙述的主体。那么根据你们已有的阅读和写作的经验看,这类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
(教者可将学生的回答逐一写在黑板上,一般会有:交代写作的缘由,记叙怀念对象的生平事迹,概括怀念对象的思想、精神,对怀念对象进行评价,抒发怀念之情,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
明确:在本文七大段中。
2、提问: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同学们所说的哪些文章中写到了?分别是哪几段?又有哪些是同学们没有说到的?为什么大家没说到?
(在同学们看书、思考、发言后,教者可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总体思路)
3、提问:课文集中记叙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的是哪几段?
明确:三、四、五段。
(这里可穿插问:是不是所有的怀念文章都要写怀念对象逝世或遇难、牺牲的经过?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搞懂作者用两段文字写遇难经过的原因和作用)
4、提问:第一、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写作缘由。
5、能找出标志句吗?
明确:第一段与第二段中的几个“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句子。
(教者视时间可引导学生弄清这几个句子与“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是否矛盾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懂得作者写作篇文章的具体缘由:
⑴ 应程君所请;
⑵ 刘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志同道合的战友,使我怀念;
⑶ 抒发悲愤,祭奠烈士;
⑷ 提醒庸人,莫忘惨案)
6、提问:第六、七两段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揭示这次惨案的教训和意义。
教者小结:全文思路的中国是本文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
四、布置课后作业
1、继续反复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本文的局部思路:
⑴ 作者为何从追悼会写起?
⑵ 文章第二大部分的顺序是什么?
⑶ 能否将第六段与第七段的顺序颠倒一下?
2、思考:鲁迅在本文写哪几类人?他们在惨案中的有哪些行为?惨案发生后,他们又有哪些反应?鲁迅对他们的情感与评价分别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本文的局部思路。
2、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组织语言的能力。
(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
1、提问:作者为何从追悼会写起?
明确:
⑴ 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⑵ 便于交代写作的缘起。
⑶ 便于抒发作者的悲愤之情。
2、提问:三、四、五段是按什么顺序安排的?
明确:第二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先回忆与刘和珍初识,再详写遇难经过。
3、六、七两段能否颠倒?
明确:不能。因为第六段虽然表达了作者对烈士的怀念之情,但更多的是作者冷静地揭示这次惨案的教训,而鲁迅是明确地表示他不赞成徒手请愿,认为以这种方式所流的鲜血无助于社会的进步。(这里可顺带帮助学生理解本段中语句的含义)第七段作者是热情赞颂了此次惨案的意义,即显示了“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和烈士的鲜血将会使“庸人”看到希望,将会激励“真的猛士”“更奋然而前行”。这两段前者是否定,情感较为阴暗、消沉,而后者是肯定,情感较为激越、高昂,所以这样安排更能体现作者写作此文是为了悼念死者,教育、激励生者的目的。
教者小结,展示投影:
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记悼念烈士 爱
交代写作缘由抒悲愤之情
念(一、二) 唤醒庸人 憎
刘
记念刘和珍君追述生前事迹生前
和(三、四、五) 详写遇难经过遇害
珍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否定
君(六、七) 激励奋然前行肯定
二、结合对文中人物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同学们在填写时要在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语句或词语。)
人物类别 惨案中的表现 惨案后的反应 作者的评价、情感
真的猛士 欣然前往,互相救助从容遇难,殒身不恤 悲悼烈士,痛斥反动政府及走狗文人
奉献悲哀与尊敬
庸人(苟活者)
冷漠旁观
忘却悲哀苟且偷生
提醒,并给予希望 中外杀人者及反动文人
凶残虐杀
制造流言,掩盖诬陷 深感愤怒,斥其卑劣
2、教者要相机指导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能抓住关键词语并进行提炼概括,组织成精炼的语言作答。
3、本表格的答案并不唯一,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即可。
4、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对学生不易理解的语句进行讲解。
三、小结本节课,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的二、四两段。
2、划出仍不理解的语句,下节课提出。
3、完成《优化设计》课内部分的作业。
4、完成《提高作业》课内部分的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指导学生如何根据文章的思路来理解语句的含义。
3、讲评作业。
4、完成《记念刘和珍君》课堂训练。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教者在检查时,可根据学生背诵情况,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结合文章思路进行背诵的技巧)
二、逐一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疑难句子的含义
(学生提出的句子大约和《教师用书》中的差不多,指导的关键是让学生把句子放在所在的具体语境中结合文章的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来理解,对于少数在语文界至今仍有异议的句子应以尊重学生的意见为好。具体分析指导内容略)
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就是根据思路去读。
三、讲评作业
四、进行课堂训练
练习题为《优化设计》中课外练习二。
五、布置课后作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篇9)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刘和珍君是一位令人敬佩的教师,她的教案有着卓越的质量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将记念她的教案,以表达对她的教育工作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刘和珍君是一位热爱教育的教师,她对教学充满激情,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她独特的教案设计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乐趣和知识。她的教案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涉及学生的生活、兴趣和社会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例如,她针对孩子们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探索大自然”的教案,通过实地考察、实验观察和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另外,她还针对学生的成长问题,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探索自我”的教案,通过个案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自我提升。这些优秀的教案,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而且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认知和发展。
刘和珍君编写的教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她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知识的获取和掌握。例如,在一个主题为“走进古代”的教案中,她设计了一个虚拟实验室的环节,让学生通过3D虚拟场景感受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在一个主题为“文化传承”的教案中,她设计了一个文化展览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赏展览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动力。
刘和珍君的教案所带来的效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业上,也体现在学生的品德和思维发展上。她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团队合作和志愿活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她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设立学习任务和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这些教育目标的达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并为将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刘和珍君的教案无疑是一种教育的艺术,通过她的教育工作,我深切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我将永远铭记她的教案,致敬她对学生的教育付出和贡献。希望她的精神能继续激励着更多的教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内容9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制定教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必要要求,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不错呢?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下关于“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的一篇文章,这些建议仅供参考具体方案需要您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1】
一、说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本次活动中,设计通过游戏、观察图片的形式,了解我们脸上的五官
以及要保护好我们脸上的五官。如:先照镜子找找我们脸上有哪些器官,再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能根据指令迅速指出眼、耳、口、鼻等部位。在了解了脸上的各个器官后,再通过看图片的方式让幼儿知道要保护好自己脸上的五官,知道要关心自己的小身体。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除了让幼儿体验到快乐的情感,更以调动幼儿积极性,培养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不能将异物塞进耳朵和鼻子里,否则后果严重。
难点:认识脸上的五官以及感知正确的位置。
三、说教学准备
1.每位幼儿一面小镜子。小朋友的脸部特写照片一张。
2.自制图片3张。图1:医生正在为小朋友检查塞入异物的耳朵和鼻子;图2:小朋友的脸部特写,其双眼发红;图3:小朋友的脸谱图,上面的耳朵、鼻子、嘴巴等五官小图可以自由粘贴或取下。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首先我出示一张宝宝的脸部特写照片,让幼儿初步了解人脸上的器官,说一说宝宝脸上有什么?然后让幼儿照镜子,用眼睛看自己脸上的五官以及正确的位置,再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用手摸摸自己脸上五官的位置。
1.出示照片,让幼儿说一说五官的名称和数量。
教师:瞧!这个小朋友的照片多神气呀!他想考考你们知不知道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幼儿看照片说出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数量。
2.教师和幼儿共同观察面部,说出大致的形状。
教师:请小朋友拿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看看自己的脸上都有些什么?
教师启发幼儿用镜子照照自己的五官,说出它们的名称。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和幼儿一起看看、摸摸。
3.教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鼻子、鼻子、眼睛”。
教师:请小朋友和我一起玩个游戏,名称叫“鼻子、鼻子、眼睛”。
教师说明游戏的玩法:游戏开始时,教师念“鼻子、鼻子”时,食指点在自己的鼻子上。当说到最后“眼睛”时,手指再换成点指相应的部位。教师可以将“眼睛”换成其他部位。
教师和幼儿共同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所指的部位是否正确。
第二个环节: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知道要保护好自己脸上的好朋友,不能把东西塞到鼻子和耳朵里,也不能用脏手揉眼睛,否则后果会很严重在这个环节中让幼儿多说我们不能怎么做,要怎么来保护我们脸上的器官。
4.教师出示自制图片,引导幼儿要保护自己的五官。
教师出示自制图片1,请幼儿说一说医生为什么要检查小朋友的耳朵和鼻子。
教师:小朋友可不能学他们,我们要保护好自己脸上的好朋友,不能把东西塞到鼻子和耳朵里。
教师出示图2,请幼儿说一说小朋友的眼睛为什么会红红的。
教师:不能用脏脏的小手揉眼睛,也不能长时间看电视,还要记住看电视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个环节:我设计了一张空白的脸谱,让幼儿在空白的脸谱上粘贴五官。在粘贴的过程中,幼儿更能感知五官在脸上的正确位置,我并辅以简单的儿歌这样幼儿更容易掌握。幼儿在一边做一边说的过程中更加了解脸上的五官从而知道要保护自己的小身体。
5.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讨论五官的位置。
教师:在这个圆圆的脸上少了什么?它应在脸的什么地方?
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出示相应器官的图片,放在脸谱上。
教师和幼儿以欣赏儿歌作小结。
五官歌
小小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时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重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不能将异物塞进耳朵和鼻子里,否则后果严重。难点:认识脸上的五官以及感知正确的位置。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面部器官,能准确的指出五官的位置。
2、喜欢唱问答歌,能随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3、培养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
二、活动准备:
1、人的五官图片,人的面部轮廓图。
2、歌曲《好宝宝》
3、布娃娃一个(也可幼儿从家自带布娃娃一人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现在老师要考考小朋友,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强调眼睛闭起后便什么也看不见,眼前黑黑的。)老师数1、2、3睁开眼睛,小朋友们都看到了什么?(与之前比较能看到东西了)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看到的?导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老师带来的宝贝“布娃娃”,认识人的五官有哪些?(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眉毛)
2、老师我来帮帮你:老师的眼睛受伤了,看不清东西,请小朋友拿老师手帮我找到我想找的器官宝贝。
(1)老师问“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
(2)引导幼儿握住老师的手指出来,将五官图片奖励给勇敢举手回答的小朋友。
3、帮娃娃找五官:可爱娃娃的五官丢了,请小朋友帮她找一找。
(1)将面部轮廓图及刚才奖励给小朋友的五官图片让小朋友拿好,并说说自己手里拿的是哪个宝贝?
(2)提示小朋友根据完整的图片,帮住其他娃娃找到她的宝贝。
4、问一问,答一答,帮助幼儿熟悉歌词:不知道小朋友刚才有没有注意到,老师在跟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唱了一首歌,歌曲的名字叫《好宝宝》,现在我跟小朋友一起学习这首歌。
(1)教师问幼儿:“好宝宝,我问你,你的鼻子在哪里?”幼儿回答:“魏老师,告诉你,我的鼻子在这里。”边说边用手指出自己的鼻子。
(2)将“你的鼻子在哪里?”替换成“你的眼睛(耳朵、嘴巴、眉毛)在哪里?”
5、完整教唱问答歌:
(1)教师边弹琴边唱歌向幼儿提问,幼儿也随着琴声应答。
(2)将“眼睛、耳朵、嘴巴、眉毛”分别替换进行问答演唱,幼儿能随着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指出自己的五官。
三、结束部分
和幼儿一起做“边说儿歌边做动作“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延伸:
熟悉歌曲后,教师将“好宝宝“替换成某个小朋友的名字来演唱。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五官,并启发他们学习保护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抠鼻孔、揉眼睛,把脏手或脏东西以及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放到嘴里,是极不安全,也极不卫生的,所以组织此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
活动目标
1.了解五官的用途及保护五官的重要性;
2.能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
3.体验操作带来的快乐。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
活动难点:了解它们在头上的位置和用途。
活动准备
1.PPT;
2.娃娃脸每人一张、固体胶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利用女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一)幼儿看头像正确说出眼、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二)告诉幼儿眼、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PPT图三)
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眼睛上面是眉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游戏:找一找
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1.集体:老师说,幼儿找
2.老师说,两位幼儿示范
3.教师说,两两小朋友找。
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一个嘴巴,一个鼻子,两个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眉毛的用途。
(一)通过看视频来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播放视频)
师小结:我们五官很重要,我们要爱护他们。
1.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4.在日常生活中,不把小豆子放入耳朵、鼻子里;不玩尖锐(刀子,剪子等)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贴五官。
(一)出示缺少五官的面部图画。
(二)请孩子在图上粘贴好五官。
结束:我们都知道了五官的位置,回到家和我爸爸妈妈一起玩找五官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课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五官的用途及保护五官的重要性,能正确说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活动一开始,我用缺少五官的图片,提问幼儿小姐姐圆圆的脸上都少了些什么?激发幼儿表达的欲望,一开始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然后我利用女孩头像,移动五官让幼儿说出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毛的名称,数量及位置,再用一首儿歌巩固幼儿认识五官的位置,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本环节中,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是手指游戏《找五官》,分三个方式进行,集体玩,两个幼儿示范玩,找自己好朋友玩,幼儿用手指指,我说,孩子的手指快速地在脸上指出五官,在好朋友脸上指出五官时,部分幼儿没有反应过来,还在自己脸上指,但孩子们还是玩的很开心。第三个环节是通过视频来了解五官的具体作用。最后由我总结:它们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并告诉幼儿如何保护五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后,幼儿已对自己的五官比较熟悉了,最后我还设计了贴五官的区域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五官的图片,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巩固五官的正确位置。在本次活动中,发现一些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习惯,比如引导语过于生硬,对问题的表达不够清晰到位,导致幼儿不理解我的意图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
3、知道人的五官的名称、位置和各自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正常人五官的课件;五官残缺病人的课件。
2、三张大的面孔及其五官的卡片;大镜子一面。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摸摸头,摸摸脸”,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五官的名称及位置。
2、操作演示课件:正常人的脸,使幼儿主动说出五官的位置与名称。
3、到医院看“五官科”的病人(演示课件),讨论、了解五官的作用,使幼儿懂得不但要尊重残疾人还要关心、帮助他们。
4、通过各种方式感知不同事物进一步体验五官的作用。
5、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6、请幼儿为大面孔粘贴上五官。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复习使幼儿对五官类的英文名称熟练掌握。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反应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3.通过活动促使幼儿在不经意中了解小兔和小猫的头部外形特征。
4.能听懂简单的日常用语,并会用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老师交流。
活动准备:
1. English cards:headeareyenosemouth 各一张。
2.挂图两幅: 缺鼻子少眼睛的动物头像(小猫、小兔)各一幅。(ear、eye、nose、mouth是活动的)
3.没有ear、eye、nose、mouth的熊猫图片若干(跟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
C: Good morning ,teacher .
2. Let' s sing a song. sing in chorus to the piano .老师弹歌曲《Hello!》.让幼儿跟着唱,如果唱得的不好,还可以Sing the song again,可以适当鼓励(great).
3.老师让幼儿Close your eyes ,然后把Cards: head、ear、eye、nose、mouth的图片贴到黑板上,让幼儿Open your eye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 I'll point to the picture and you should tell me what it is. (What's this in Chinese? What's this in English?)
4.老师再让幼儿Close your eyes,然后把Words: head、ear、eye、nose、mouth的顺序打乱,再让幼儿Open your eyes,Look at the blackboard, I'll point to the word and you should tell me what it is , 老师可边指边问nursery: What's the English for it ? What' s this in Chinese?
5. Let's play a game.
T: Look at me ,This is my head .那么当我说Touch my head时,我就摸摸我的头,当老师说Touch your head时,你就摸摸你的头,然后嘴里还要说head、head、head老师逐一说Touch your ear /mouth…幼儿做出反应立刻去触摸,速度放快再来一遍。
角色调换:让nursery说,老师做,老师可故意摸错,并问幼儿"Yes"or"No".
6.老师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
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老师梦见在一个开满野花的草地上,有一只rabbit 小兔和cat小猫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们东躲西藏,玩得可高兴了。可就在这时,天空忽然刮过一阵大风,把rabbit小兔和cat小猫的eye、ear、nose、mouth刮的不见了,它们一个个很着急,老师说:别着急,我和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帮你俩找到它们的,这时老师听到一个声音说:长耳朵,你别挤我。长耳朵说:我也要进来和你们玩……哎呀!原来它们都跑到篮子里玩去了,现在我们把它们找回去好吗?Who wants to try? Put up your hands.然后老师让小朋友分别贴上它们的ear、eye、nose、mouth .
7. Do you like to draw a picture? ("Yes. I do ."or "Yes . we do.") Look , There is a panda on the piece of paper ,But it has not eyes、ears nose and mouth , 现在我们把它补充完整好吗?不过,在画的过程中,老师有个要求,老师让你补充什么你就画什么,不能乱画。
8.发放材料,让幼儿画,老师进行指导点评。
9.老师总结,活动结束。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说出口鼻眼耳的名称,在老师的口令下指出相应的位置。
2、初步探讨和了解口鼻耳眼的作用。
3、教育幼儿要保护好眼、耳、鼻、嘴这些器官。
4、体验游戏的快乐。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二、活动准备:PPT
三、活动流程:
(一)开始部分:
1、师生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女孩头像图片请幼儿观察,漂亮的女孩子头上都有些什么。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名称,并请幼儿指出它们的位置和数量。(教师总结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并告诉幼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五官)。
2、感官游戏:教师分别出示五官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1)出示眼睛,问幼儿: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教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问她:能不能看到其他小朋友。如果我们的眼睛受伤了可能就会看不见啊,那我们该怎么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不能用手揉眼睛,眼睛会红的,不能用东西戳眼睛,眼睛会瞎的,不能坐太近的位置看电视,也不能长时间的看电视。)
(2)教师出示香水或者出示一些可以闻得到的东西让幼儿闻一闻,并问他们是用哪里来闻的,再出示鼻子,问幼儿:有什么作用呢?让幼儿回答。我们知道了鼻子的作用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乱挖鼻子,不要把东西往鼻子里面塞,这样会很危险也不讲卫生。有鼻涕的时候要用纸巾或者手帕擦鼻子。)
(3)出示一段幼儿较熟悉的歌曲,问幼儿这首歌曲听过吗?你是用那里听到的?在幼儿说出耳朵的同时出示耳朵的图片,我们的耳朵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我们该怎么保护它呢?(小朋友不能自己掏耳朵,掏耳朵的时候必须让大人帮忙。也不能把小东西放进我们的耳朵里,不要听太多很尖锐的声音,那样会伤害到我们的耳朵。
(4)刚才的那首曲子小朋友会唱吗?唱一小段给老师听听,或者请一位会唱的幼儿唱一下,刚才你们是用那里唱歌的啊!在幼儿说出嘴巴的同时出示嘴巴的图片,除了唱歌你们还知道嘴巴还能做什么吗?嘴巴会吃饭,说话,唱歌,讲故事,会呼吸。我们知道了嘴巴有那么多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不能放脏东西和小手到嘴巴里,不能吃太烫的食物,吃完东西要漱口,早晚还要刷牙。
(5)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五官,还知道了它们的重要作用和保护它们的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来好玩的游戏吧。
3、指一指游戏: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师:下面老师要和小朋友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指一指。教师找一名幼儿配合示范游戏(教师用手轻轻拍幼儿的一只手,一边说:"指指,指指,鼻子。"幼儿赶快用另一只手指在鼻子上,要求能够听到后,快速的指出相应的五官)幼儿学会后可以自由找自己的好朋友玩这个游戏,教师鼓励帮助交往能力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让幼儿回家照镜子,并唱儿歌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小班幼儿,因为脱离了亲人的关心与照料,对幼儿园的生活不太适应,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就会慢慢滋生,如揉眼睛、抠鼻孔等。所以对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五官,并启发他们学习保护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抠鼻孔、揉眼睛,把脏手或脏东西以及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放到嘴里,是极不安全,也极不卫生的,所以组织此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7】
一、Teaching Aims
1、正确识别面部器官:眼、耳、鼻、嘴。
2、能够区分单复数的器官名称。
3、单词:eye(s)、ear(s)、nose、mouth
短语:touch my……
句型:This is a/an…… These are……
二、Teaching Aids:五官图片
三、Teaching Ste
一、 Warming Up
Chant: Two Little Blackbirds
二、 Daily Talk
1、 A: Hi, Good morning. B: Morning. A: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And you?) A: Thank you.
2、A: How do you do? B: How do you do? A: What day is it today? B: It’s Friday.
3、A: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A .
A: I’m John. Nice to see you, A . B: Nice to see you, too.
4、A: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B: There’re five.
A: Who are they? B: They are my father……
5、A: How old are you? B: Six. A: Who’s your friend? B: Jim.
6、A: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B: 65896246.
7、A: What color is it? B: It’s red. A: What color do you like? B: I like pink and blue.
三、To Review
1、T: Look! What’s this? It’s a face. C: Face.
T: What is on the face? (Point to the parts of the face.)
C: This is an eye/ear/nose/mouth.
2、T: Look at the face! How many eyes are there on the face? Let’s count!
T&;am C: One, two.
C: Two eyes.
T: Good. But what’s this? This is an eye/ear. C: This is an eye/ear.
T: What are these? These are eyes/ears. C: These are eyes/ears.
3、Game1
T: What is mi ing? C: An eye/ear. A nose/mouth.
T: What are mi ing? C: Eyes/ears.
T: An ear mi ing. Right?(Cover two ears with a hand.) C: No. Ears.
T: Very good. You’re right./You’re very smart.
4、Game2
T: Let’s draw the eye/ear/nose/mouth. I say and you draw. For example, if I say:“Draw one eye”. Please draw one eye on this face. OK?
5、Game3
T: Now, Let’s play another game. Please do as I ask you to. For example, if I say, “Touch your nose”. Please find and touch your nose with your finger and say, “I touch my nose”. OK?
T: Touch your eye/eyes.
C: I touch my eye/eyes.
……
T: You can do this game with your friend.
四、Song: Eye and Ear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8】
活动目标
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在头上的位置。
耳、嘴、鼻的用途。
耳、鼻、嘴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身体的各个部位
一瓶香水(供幼儿闻气味)。
活动过程
一、了解身体的各个部位
1、出示乐趣卡:身体的各个部位
教师:小朋友,仔细看看这张图像,你身体的哪个部位和图像上一样呢?幼儿观察讲述。
耳、鼻、嘴的名称及数量。
告诉幼儿眼、耳、鼻、嘴在头上的位置。
二、认识五官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面小镜子,让幼儿从镜子里看清自己脸上的器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自己观察:从镜子里看看你的脸。
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嘴巴,一个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过尝试,让幼儿闻香水,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的。
(2)引导幼儿回忆:
小朋友想一想,你的鼻子平时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儿互说)
小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引导幼儿讨论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三、游戏:找五官
教师依次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儿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谁反应得又快又准。
幼儿认识五官教案【篇9】
活动目标:
眼睛、耳朵、鼻子、眉的名称和数量,了解它门在头上的位置。
耳、嘴、鼻、眉的用途。
耳、鼻、嘴、眉这些器官。
活动准备:
耳、口、鼻的器官贴绒,娃娃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利用男孩头像向幼儿介绍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眉的名称.数量及位置。
教师: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他想叫我们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头像)瞧,大哥哥的样子多神气呀,他好像在跟我门说话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题考考你们,你们谁知道我这圆圆的脸上都长了些什么?
耳、鼻、嘴、眉的名称及数量。
耳、鼻、嘴、眉在头上的位置。并念儿歌鼻子鼻子本领大,长在脸的最中央。
鼻子上面是眼睛,鼻子下面是嘴巴。
耳朵耳朵最听话,长在我的头两旁。
二、找一找
1、教师说出五官的名称,引导幼儿在自己的脸上找出来。
2、用手指一指,还可以在自己的.好朋友脸上找一找。
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个鼻子,一对眉毛;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齿和舌头。
三、让幼儿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点了解鼻子的用途。
收拢、扬起、下垂可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耳朵、鼻子、嘴巴是人体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行的。如果没有了眼睛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没有嘴巴就不能吃东西,不能说话;没有鼻子我们就什么气味也闻不到;没有耳朵我们就什么声音也听不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五官。
(1) 吃完东西要漱口,不乱吃脏东西。
(2) 看电视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尘或沙子进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勾鼻子.
(的东西,以免刺伤眼睛。
四、竞赛游戏:指五官,即教师提问:鼻子在那里?(眼睛、耳朵、嘴、脸)孩子边说边指出来。还可以玩"看谁指得快"的游戏,即教师快说,孩子快指。或者让孩子自由组合,一个孩子说,另一个孩子指。
五、贴五官。
1、出示缺少五官的面部图画。教师说:"有一个小朋友,不知道五官的名字,所以五官朋友们都不和他玩了,瞧,他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启发幼儿想一想:这个小朋友的脸上少了什么?
3、鼓励能准确读出五官名称并贴到正确位置上的幼儿,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
4、请孩子在图上粘贴好五官。
教学反思小班幼儿,因为脱离了亲人的关心与照料,对幼儿园的生活不太适应,显得有些无所适从,一些不良的习惯性行为就会慢慢滋生,如揉眼睛、抠鼻孔等。所以对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认识自己的五官,并启发他们学习保护自己的五官,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否则,幼儿经常用手抠鼻孔、揉眼睛,把脏手或脏东西以及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放到嘴里,是极不安全,也极不卫生的,所以组织此次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对幼儿很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