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合集10篇)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合集10篇)

趣祝福作文(编辑 摇滚小子)趣祝福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涉及“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对电影有更深层次的见解和解析能力,要获取更多信息请定期访问我们的网站!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1

当1949年10月1日的时候,天安门上传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这是谁的声音,这么庄严,这么铿锵有力,这样激情四射,他就是毛泽东,一代伟人毛泽东。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军事家,在他的诗中,往往透露出,他对革命的雄心壮志,对未来的大展宏图,也透露出革命的艰难。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过千军万马,他曾在地图和沙盘上指挥着全中国的中国解放军和工农红军。

毛泽东从一位拥有满腔热血的知识青年到一位决定着中华命运的传奇人物,他经历了多少常人所不能经历的事。他从一位刚刚毕业的知识分子到一位饱读红色书籍的共产主义领导人,他付出了常人所不能付出的。当国民素质低下时,毛泽东曾幻想当一位老师,让下一代保卫自己的国家,然而现实却打破了他的美好的梦想,后来,在毛泽东的采访录里,他说,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是啊,在那样的一个年代里,多少人因为无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正是这位曾经“被逼上梁山”的青年,成为了中国近代革命史上,一个高不可攀的里程碑。

“我要用文房四宝打倒反动派。”大家听到这句话,可能感觉很奇怪,怎么用笔去打反动派?然而这就是当年毛泽东满怀激情的豪言壮语,他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把笔视作枪杆子,纸张就是战场,毛泽东用特殊的方式在与反动派做着斗争,取得了胜利。如果主席没有博览群书的知识,怎能夸下这样的海口,这句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毛泽东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对自己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信心。然而如果我们面对当时的情况,我们敢于说出这样的话语吗?我们能有这样的信念吗?答案是唯一的:不能!是因为我们没有毛泽东的那么多的知识吗?这是其次的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没有毛泽东的雄心壮志和他的才华。

从主席的身上,我们不光能学到这些,我们还应该学到主席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主席的拐杖简单到我们不能想象,就是一根树枝在外面缠上了一层橡胶,就是这根拐杖伴随了毛主席以后的几十年。然而我们现在还具有毛主席那种不奢侈的习惯吗?有的人会说时代不同了,难道时代不同了,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就应该消失吗?

还应该学习毛泽东的领袖风采:1.睿智2.包容力3.亲和力。睿智是指毛泽东有智慧,有能力,这是毛泽东之所以优秀的基础。包容心,毛泽东有很大的胸怀,也很能包容别人的过失,“用人所长,容人所短。”这句话用来形容毛泽东很合适,因为他充分利用他人的长处,并对别人的短处适当的包容。亲和力,毛主席除了对敌人,对任何人都是笑眯眯的,对待下属,甚至对待那些村民都是很和蔼的,让人感觉平易近人。这就是毛泽东独特的领袖风采,只有掌握了这些领袖风采,你的人缘就会迅速上升。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是啊,走进毛泽东,学习毛主席。毛主席是一座永远不倒的丰碑,屹立在我的心上,激励着我永远向前进……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2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作文1

面对纪录片开头的一幕幕现代化景象,毛泽东——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印象确实在我们的历史中渐行渐远了,对于我们这一代对毛主席的认识,也仅仅是来自政治课的学习,老一辈的诉说和部分书籍,影片。但是这部纪录片,让毛爷爷成为了我们鲜活的记忆。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户普通人家。幼年的他在母亲的熏陶之下,就关心贫困家庭的同学。青年时,他勤奋好学,立下雄心壮志,不甘愿沉浸在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化中,他积极接受吸收新思想,不断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壮年时,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担当主要领导者的位置,留下了遵义会议的英明策略;领导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顾全大局促进国共合作;认真分析中国国情,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仰望天安门城楼,我们仿佛仍可以依稀听见那句铿锵有力的,昭告世界的话语,“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和中华民族建设复兴的领袖人物,他的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毛主席是一个思想家,他将中国国情第一次与马列主义相结合,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作为政治家,他深刻分析战争中的中国,人民最需要什么,所以土地革命轰轰烈烈展开。他又深切明白中国要建立怎样的政权国家,只有权力属于人民,才可以使老百姓过上安心幸福的生活,所以他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将想要一权独裁的统治者赶出了中国大陆。作为一名军事家,他领导了多次起义,指挥了无数的战争,他拥有深明大义的军事谋略,却未曾开过一枪。

中国人民领导者的他,毛主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豪情壮志,他的理想希望,都流露在那篇篇诗词和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中。他博览群书,他宽厚和蔼,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我们歌唱《东方红》来颂扬他,来铭记他。他说我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希望。我们要牢记使命,学习毛主席的优秀精神品质,坚毅,勤奋,拼搏,团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习中国的历史,现今的思想。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那抹最亮的光,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伟大使命。

《走近毛泽东》记录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生的大部经历,为了革命,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毛主席付出了心血,即使后来面临许多历史错误的决断,我们还是应肯定毛主席的成就,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会牢记历史,牢记使命和嘱托,认真学习思想理论,为民族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作文2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走进毛泽东》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电影中的一幕幕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的心受到极大震憾。

毛泽东于1893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的韶山冲。他8岁入私孰。这就是他的起萌学习,在那时他就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尤其爱读古典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这些为他以后的革命斗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毛泽东17岁离天家乡告别父母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求学。在那里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用他特有的聪明才智和他那犀利的笔杆子,依靠最广大的劳动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克服常人难以想向的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毅力走过了草地,爬过了雪山,战胜了国民党蒋介石有精良武器装备的800万军队。他不愧是伟大的军事家、革命家和政治家。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常用生活中的小事教育勉励身边的工作人员不畏艰险,永住直前。一天,他和几们工作人员登山,太阳快下山时,身边的一个人对他说:“主席,前面没路了,太阳也快落山了,我们回去吧!”毛主席对他说:“你累了吧,路是人走出来的,我们只走到半山腰,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听完这些话,他们羞愧的同时更明白了主席话中的深刻含义,他们奋力前进,直到顶点。从这些小事中也不难看出毛泽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毛泽东的精神教育了我,鼓舞着我。

毛泽东伟大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他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作文3

平时,并不怎么喜欢看电视。今晚在收看《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节目后无意中浏览其它电视台节目时,发现中央电视台第六套正在播出纪实记录片《走近毛泽东》,感情和兴趣使然,我认真用心地看完了这个节目。

从内心出于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和敬仰,多年来越来越感到毛主席并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是觉得他的思想随着时代的推进,像黑夜中指路的明灯,越来越闪现出耀眼的光芒。我相信像我这样受过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同年代或者更早一些的人都对毛主席怀着深深的感情。

虽然小的时候和后来看过和读过不少有关毛泽东同志生平的视听影像资料和书籍,但此片中的大量纪实镜头是我过去从未见过的。片中记录了毛主席从年轻到老年许多珍贵的工作片段,他的面容、表情和作风是那样的随和、本色、自然,丝毫没有做作和虚情假意的成分,这样的风格一直保持了一生。关键的一点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真正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忧国忧民的意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有这么一个画面,在一次开全国性大会会议结束的时候,几千名会议代表出于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希望他老人家先离开会场,而他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双腿不能站立,只能无奈的微笑着看着大家。多亏周急中生智,告诉大家说主席希望大家先走,要目送着大家离开会场。我看到那么多代表都回过头来带着关切和忧虑的表情依依不舍地望着自己的伟大领袖时,我的眼泪流出来了。我相信,在那个时代,群众对毛主席的感情是绝对真挚的,同样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

这是为什么?答案就是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只有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才能长期地存在下去,人民才能信任我们。毛泽东同志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正如片中最后的旁白:他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任何偏离毛泽东思想轨道的做法,任何置占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于不顾的政策,都是不得民心的。历史是最好的见证人。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3

反观我们当代的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我们拥有着优越的条件,更应该加倍努力,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树立自己的志向,并且坚持不懈地去实现和完善它,为国家,为家庭,为自己去努力。

都说乱世出英雄,毛泽东就是一个在当时混乱的中国成就的一个英雄。他以他惊人的胆识和坚韧的精神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无产阶级人民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使中国重新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他率领解放军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作战,解放了全中国;他成立了新的**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1921年,年仅28岁的毛泽东在上海和其他人一起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而后回到长沙又成立了中共湘区委员会,并以此奠定了革命的基础。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破坏北伐成果。一个国民党反动派的小军阀轻松地把轰轰烈烈的湖南农**动镇压了。

这件事对毛泽东打击特别大。他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枪革命的被动性和悲哀性。他要把农**动搞大,就必须让农民同农民一起夺取政权,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根本战略,体现了毛泽东坚毅果敢、强硬的性格,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得毛泽东能够实现革命成功,进而解放全中国。

作为革命家和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我认为毛泽东最大的魅力在于他的军事指挥能力。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毛泽东意识到战争的必要性。他在湘赣边界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领导农民起义反对国民党。

从没有领兵打仗的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攻打长沙,虽然计划不出意外的失败了,但是毛泽东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开辟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作为抗日主力军,同日本侵略者作战。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主要负责敌后的游击工作。影片没有具体描述毛泽东这一时期的事迹。

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驱逐后,中国面临着建设新中国的形势和两党如何共存的问题。与蒋介石谈判破裂后,毛泽东与国民党军爆发了解放战争。这一时期,毛泽东充分发挥了军事指挥员的能力。特别是在攻打锦州的战役中,毛泽东果断下令,蒋介石下令保卫锦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趋势,只有两党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才能作出决定。

作为国家元首,经历过多次战斗的毛泽东仍然随和。他在会见各国领导人和中国共产党时,往往是不拘小节的。所有见过毛泽东的外国共产党都觉得毛泽东平易近人,显示了他们真实的一面。我记得在影片中有一个场景,美国的基辛格携夫人再次访华,又见到了毛泽东。那时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但是从他的身上依然能看得出来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所特有的活力。

毛泽东见到比基辛格高出一大截的基辛格夫人十分有趣,还对此调侃了他们一番,可见毛泽东的风趣幽默与平易近人。

作为军事统帅的毛泽东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毛泽东对于治理国家依然很有能力。他常常坐火车视各地,在火车上办公,事事亲力亲为,眼见为实,所以常有人说毛泽东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虽然毛泽东晚年犯了一些错误,犯了大跃进、*****等左派错误,但于他对中国人民的贡献相比,毛泽东仍然是新中国人民敬仰和尊敬的伟人,没有他就没有新中国。

就像邓小平说的:“如果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可见毛泽东为中国做出的巨大贡献。

一个平凡的长着一张大中华的脸的人的不平凡的一生,他必然会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所铭记。我很庆幸能接触到这部影片,让我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全方位的了解毛泽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方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贡献。我不想叫毛泽东,但我希望用毛泽东的精神创造适合这个时代的才富。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4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南海的毛泽东纪念堂。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我对毛泽东主席身影早已通过教科书和传媒略有了解。然而,通过参观这座纪念堂,我更深刻地领略到了毛泽东主席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伟大的成就。

一进入纪念堂,我首先看到的是一尊高大威严的毛泽东主席立像。他面带微笑,目光坚定,似乎欣赏着我们这些前来参观的百姓。周围的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主席的言论和图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人们以敬畏的心情排着长队进入展厅,这个时刻,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与自豪。

展厅内,首先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块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播放着毛泽东主席演讲的视频,他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使我为之震撼。我惊叹于他的演讲技巧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他不仅能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复杂的问题概括清晰,还能够深入浅出地向人们解读国际形势和中国革命的背景。我深感毛泽东主席作为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不仅有过人的智慧和见识,更以娴熟的演讲技巧影响着无数人。

在展厅的另一侧,墙上挂满了大量的珍贵图片。这些照片记录了毛泽东主席的活动场景、他主持的重要会议以及他与人民群众的亲密接触。我被一张张照片所吸引,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农村调研、军队覆盖草原、工地指导建设等一系列场景中的身影。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暑难耐的夏日,毛泽东主席总是与人民同甘共苦,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毫不松懈地工作!这些照片让我对毛泽东主席的伟大领导能力有了更加直观的认知。

纪念堂内的最后一部分是生平展厅,展示着毛泽东主席的个人物品、手稿和书籍。我看到他的书桌、书柜、办公椅等用品,还有他亲笔写下的发言稿、文章手稿等。这些个人物品展示了毛泽东主席的朴素生活和卓越才华。看着这些珍贵的文物,我倍感亲切,仿佛在亲眼见证毛泽东主席伟大事业的光辉历程。

参观毛泽东纪念堂,让我对毛泽东主席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毛泽东主席以不凡的智慧和勇气,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同时,他也犯过错误,导致了一些错误的决策和行动。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作为一位杰出的领导者的卓越贡献。他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走出纪念堂,我心怀感慨。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是党和人民赐予的,同时也是他本人创造和努力的结果。他携带着无与伦比的智慧与胆识,书写了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我们应当铭记毛泽东主席的伟大成就,并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为了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毛泽东主席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和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说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刻,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是伟大的领袖毛泽东领导中国,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光明未来,带领人民解放新中国,发展工农业,一步一步走到了这条战线上。

晚年时代的毛泽东,最值得令人敬佩。在他人生的晚年,毛主席在接见尼克松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不得不将头靠在沙发上,但他依然努力地做好一个东道主的本职;还有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因为腿疾无法起身,只好目送各位代表离场。在这些场景中,我看到了岁月的无情,岁月的无奈和感慨,**为人民辛勤工作,一辈子游历。

《走近毛泽东》,让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毛主席的真实形象,让我们走近毛毛主席,走近他光辉的一生,去**他的光彩照人一生。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思想成就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他同时又是一位的伟大诗人,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与豪迈,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他一生都喜欢游泳,想享受世界上的河流。他热爱祖国的山川,想探索黄河河长江。

他渴望同人民在一起。看完这部记录片后,在我看来毛主席慈祥的面容深深的打动了我,他接见外宾的时候永远都是最自然的表情,视察工作的时候永远都是面带笑容的,面对人民时总让人感觉到无比的亲切,我感到毛主席的形象又真实生动地展现在眼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主席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奔波的一生,为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在日益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是谁带领我们一步步走向解放,一步步建设新中国。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他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的事迹感动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我们为了新中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6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看到了**走近毛泽东,看到了伟大的毛泽东一生的经历和他一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精神。从更深层次上讲,我的内心被这位伟人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作为21世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生活中的优秀精神品质。

在回乡的路上,那放牛的牧童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那疯长的野草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那蜿蜒的小路让他看到了童年的自己他十七岁时参加革命的时候把日本的一首诗改了悄悄的放在父亲的日记薄里,诗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天处不青山。”少年时代的他就已经有如此立志之心了。

他在湖南省第一师范读书时,曾说:“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没错,他的确是都做到了,所有的一切,在他的这一生中都做完了。

他博览群书,从不放过任何学术会议;他关心时事,总是为国家人民着想;他是时代的将军,领导过许多成功的战斗;他有丰富的政治头脑,为国家出谋划策。他是祖国的骄傲,人民的英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学问,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国家永远的领袖。伟大的一生,革命的一生。

为了人民的利益,他的成就比天上的高,比地上的深。

在《走近毛泽东》里有一个镜头特别教育人,登山到半途时,天已经黑了,大家的脸上都已露出疲惫的神态,于是有人提议说;“再往前走就没路了,天黑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要不然回去吧!”毛泽东说:“是你们累了吧?

不能累了就不干了啊,路是人走出来的,我决不走回头路!”这就是他的个性,敢于走别人不敢走的路。在革命的道路上,无论前面有多危险、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走出一条幸福的道路。

所以他两手空空从韶山冲里走出来,走上了革命道路,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带领穷苦的人民闹革命,建立了自己军队,从弱到强,经过了多少风霜雨雪、枪林弹雨、红军长征二万

5、 逃离蒋军的围剿,发展八路军和新亡军抗日杀鬼!我们用小米和步枪打败了八百万蒋介石匪徒,真是奇迹!

最响亮的歌是东方红,最伟大的领袖是毛泽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邓伟人的改革开放。毛主席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红日!中国人世世代代不能忘记毛主席的恩情。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7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电影叫《走进毛泽东》。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主席的影片《走进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希望大家能观看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你对毛主席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8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湖南口音的天安门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我想当时人们的心情是激动和澎湃的。中国人民终于等到了那一天,此后的日子开始好转。视频记录不但是回忆,而且是怀念,更是对毛泽东作为一个伟大同时又是一个普通人的一种再现。

以新世纪的目光来审视历史,感悟领袖,感悟人生。作为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抓住每一分钟。时间在推移,环境在改善,科技在发展。

所以我们更应当“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努力学好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把自己培养成新世纪的四有新人,为祖国、为社会尽职尽责,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

学习了毛泽东之后,我们又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毛泽东。“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却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了中华人名共和国,自己却不当大元帅。他是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物,他是全中国的恩人。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9

影片中还有一些小细节,如:毛泽东给李少奇点烟、70多岁的毛泽东骑马欲游昆仑山、毛泽东逗趣来访的基辛格夫妇等,都是我从前从未听过的,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平易近人毛主席。

进入晚年的毛泽东,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是非常旷达的。闲暇时他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说:“人总是要死的,毛泽东是人,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

”他还嘱咐说:“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你就上台去讲话。正如你所说,今天的会议是一次胜利的会议。毛泽东死了。让我们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如果人不死,从孔子到现在,地球将无法容纳、新陈代谢。” 毛泽东还形象地解释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他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活着的时候吃鱼比较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

你对鱼说:鱼,毛泽东来补偿你了。他在有生之年吃了你。现在你吃了他。你吃脂肪是为了服务人民。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这些,都是一个伟人的另一面。影片从细节入手,以平实的叙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和蔼可亲的伟人毛泽东的形象。告诉了我们:

“伟人”,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他们作为人类也有一些有趣的一面,离我们不远。这个毛泽东,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座丰碑,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的儿子”。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最伟大的作品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毕生的愿望就是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他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他的诗作流露出一位革命家的广阔胸怀,他的愿望和爱好反映出一位诗人的性格。

片中多处表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智慧。毛泽东强调走群众路线,因此他第一个喊出了“人民万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他本人乃至全党的行动宗旨,他也因此会对不能接触人民群众,调查时要戴口罩表现出无奈和孤独,他也才会作出“水中可以没有鱼,但鱼儿却永远离不开水”的生动比喻。毛泽东强调独立自主,因此在“一边倒”时期对苏联的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果然拒绝。

影片中的种种情景,无不让我触动。我不仅了解了一个伟人的一生和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电影也让我不再盲目仰望毛主席,而是开始学会平等地看待他,看到了他内心的伟大和非凡。

在政治上,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领导,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解决前进道路上面对的一个又一个重大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坚持州自己的路没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想理论遗产。

在军事上,毛泽东关于当代中国革命战争和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始终指导着我们。其中包括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战略战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总原则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武装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文化上,毛泽东的书法史是一朵奇葩,可以传承几千年。在诗词方面,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尚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时间、人格和个性。

”数次回到家乡,跪拜父母,探望乡亲,他只是一个人民养育了的好儿子;接见外宾,风趣幽默,对待部下,关爱有加,他则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关键时刻,冷静果断,决战千里,运筹帷幄,他却又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亲送自己的孩子为人民冲锋陷阵,流血牺牲,他又是那样的大公无私,令人仰望。

毛泽东,这个伟人,他的精神永垂不朽。他用实践向我们诠释了一代天骄的骄傲和非凡。任何赞美都不是赞美。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心中!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篇10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精选10篇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一):或许我们该多了解一些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主席有着一种文人情怀,在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上,他说出了自己的一大心愿,他想去考察黄河、长江,他说我可以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文学家、生物学家,只准骑马,不能坐车,一直往昆仑山去,然后到猪八戒去过的那个通天河,翻过长江上游,再沿长江而下,从金沙江一直到崇明岛,我有这个志愿,很想学学明朝的徐霞客他一生很喜欢读书,所以不管是写著作还是作诗,他都很擅长,而现在的我们,可能因为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不想拿起书来看了。记得有一次老师问一个问题,阅读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吗?我认为读书确实可以给我们一个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机会。当苏联提出在中国建立基地,损害中国主权时,毛主席坚决拒绝。

柬埔寨国内发生政变的时候,中国使西哈努克度过了难关,西哈努克说中国不输出坦克和军火,输出的是尊严和别人的需要在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时,毛泽东说是非洲的穷朋友们把我们抬进去的。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我的祖父母和爷爷奶奶那么尊敬毛主席。他就像邻居的爷爷,那么真实,真诚,平易近人,那么可爱,自然,友好。

我还了解到了中国原来经过了这么多的磨难,原来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竟然有过吸血虫的肆虐。中国有那么多故事,毛主席有那么多故事。毛主席的好朋友**曾经问他,你认为年轻一代会怎么做?

他说,未来的事由未来的人决定,对青年人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就像早上**点钟的太阳是啊,我们的祖国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国内的、国外的。青年一代将是祖国的脊梁。我相信,伟大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克服困难和障碍,繁荣昌盛!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二):走近毛泽东―一个伟大的人民公仆

在人们心中,毛泽东的名字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他是诗人,也是革命家,他是战士,也是大统帅。他是湖南韶山冲走出来的石三伢子,也是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开国元勋,他有思想,有志向,是他把人民群众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使他们免遭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他将祖国山川从分崩离析之中统一起来,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有了依靠。

他是一位历史英雄,我们只能远远地观望。可是在跟随纪录片近距离地了解他的生活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点也不盛气凌人,相反,他是那么的和蔼可亲,那么的平易近人。他喜欢和人们交往。他说他和人民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水里不可能有鱼,但鱼离不开水。

他对人民群众有着浓厚的感情,始终关心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他会为自然灾害的灾民呐喊,为感染血吸虫病的无助家庭呼救,甚至把专列当成流动办公室,随时停下来贴近群众,观察民情。他将人民群众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始终不渝的信仰,以一个人民公仆的身份践行自己的承诺,那一句前无古人的人民万岁震撼了多少华夏儿女,可他却喊得那么铿锵有力。

在接待外国来宾时,他总是显得亲和有礼却又不失幽默风趣。他会用同样的屈膝礼来回应非洲来访者的敬意,也会向久违的老朋友谈起前往美国江河游泳的意愿,他会不论肤色、国籍给予所有人平等的关怀,这是他的立场,也是他的性格使然。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

他指挥过成千上万的军队,从来没有开过一枪;他建立了人民共和国,他不是大元帅。的确,毛泽东不喜欢摸枪杆子,相比于此,他更愿意也更胜任于使用文房四宝的力量,以英雄般的勇气和智者般的谋略挥斥方遒,而等到战争结束,他却选择了淡泊名利,帅、将、校统统都不要!多么豁达。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伟大领袖。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政治权力从枪口中觉醒,在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思想。年轻的时候他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而现在他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他老了,站不起来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上,当全体代表起立鼓掌为他送行时,他的腿病又断了。但他不想让大家看到,所以他坐着一动不动。他说:“如果你不去,我就不去。”。如今,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下,中国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进,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沿海率先,人们说出的那句厉害了,我的国不正是表达身为国人的自豪之情吗?

我们看到巍巍华夏的雄风重振起来了,泱泱大国的威严又回来了,我想,这也是毛泽东想要看到的画面吧。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三):为了忘却的纪念

毛去世已经超过四十年了,他的影响依旧巨大深远,他的功过仍然众说纷纭,中国人从盲目崇拜到重新反思,四十年的改革让一向中庸的国人产生巨大的撕裂,他也许是革命导师,也许是帝国领袖,或者被纠着所谓的错误全盘否定,从他去世那一刻开始,无休止的争论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作为助力的还有官方的暧昧态度,明褒暗贬的语气,似有似无的忽视,毛已不再是那个太阳般地位的至尊了,他变成了每个人心中的样子。

很小的时候,我就从作为国企老工人的外公那里听说过他的故事,一个来自乡村的小伙子,只带着一本喜爱的书,坐在嘈杂喧嚷的城门口,对车水马龙的市景熟视无睹,一读上就是一整天,一个月来天天如此,最后终于成为《东方红》的主角,像太阳一样温暖寒冷贫瘠的土地。

除了外公的故事以外,我的第一印象全来自那个日渐衰败的工人村,带着沁园春雪和长沙的床板,窗户上暗淡的红纸星,石墙上斑驳陆离的革命标语,还有一件外公穿了几十年的铁道**。一个过去的旧时代若隐若现,它残存的遗迹陪伴着我的童年,我并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只以为那是老家的特有景象,那个在东方红里听过的大救星的名字,或许是外公的一个偶像罢。

后来啊,我在许多地方见过他的形象,长满青苔的搪瓷杯上,锈迹斑斑的铁质像章上,往昔盛大的游行集会里,甚至在外国群众的游行队伍中,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一种文化甚至一种信仰,而不是一个偶像,取代了我原有的对他的概念。我在很多地方都发现过他,笑眯眯乐呵呵的古月,帝王气派十足的唐国强,又或者是还带着年轻人冲劲儿的刘烨、侯京健等,都很好,但都又似乎不是他,只是他的一个剪影,或者是别人对他的刻意定位。想想也是,那个穿上军装像战士,穿上布衣像教员,穿上中山装像领袖的人,那个五落五起矢志不渝,力挽狂澜却最后功过三七的人,又怎么会是带着枷锁舞蹈的演员所能完全表现的呢?

不能怪艺术家们,是这几十年太过漫长以致黑白颠倒,乾坤倾覆,才混淆了他的本来模样罢。

从电影里的叙事中,小时候感受到的氛围再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些已经逝去的情怀从我的心头一丝丝浮现出来,英雄般的勇气,智者般的谋略,史诗一样的慷慨叙事,还有一个令人着迷的领袖。一个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的世界重现在我的眼前,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与黑暗和**的斗争,就像是一首此起彼伏永无尽头的进行曲,拥有着惊醒一切梦中人的力量,麻木逐渐褪去了,原来这世界不仅仅是官官相护、狼狈为奸的一片漆黑,就在不远的曾经,居然有这样一个人为蝼蚁般的我们而向整个官僚体系宣战,居然有人始终相信一群卑微、弱小的个体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动力,原来,世界还有另一个模样。那个世界并不完美,却令人熟悉充满希望。

就像听他多年前在黄土高原的演讲,激动的声音,飘扬的红旗,信仰的海洋。

我逐渐长大了,封建糟粕慢慢变成了优秀传统文化,资本家一点点变成了爱国企业家,还有的是愈发严格的**管制,早先我还没有发现,以为我们很快就可以迈向星辰大海的远大前程,认为一盘精妙绝伦的大棋正下的有声有色,我觉得这盛世一定是如他所愿的,伟大复兴一定是他早已策划好的。不知何时,直到我发现人民一词只剩下名义时,领导阶级连生存都要用尽全力时,滔天罪恶连掩饰都无需时,我才大梦初醒,发现我们丢掉的原来不仅仅只是所谓的偶像崇拜,还有更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仅把盆里的脏水倒掉了,连孩子们也倒掉了。

我的身边,只剩下沉浸在奶头乐中的同僚,网络**里,争论不休的议题依旧像数十年前的境况。不是在娱乐中荒废,就是在空谈里虚度,似乎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纯粹概念,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当家作主的工农去了**?

社会主义的**人扛起大旗了么?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实现了么?没有人再关心这些了,光是生活的重担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来了,谁还会有余力把心思放在早已不切实际的所谓乌托邦中呢?

而我曾经的家乡呢:像许许多多的旧时代遗存那样,早已荒废倾颓,多年无人问津,连流浪汉都不屑于光顾,遍地的垃圾随意遮掩着楼宇的废墟,砖片瓦砾和枯枝败叶混合交织在一块儿,埋葬着所有专属于那个过去时代的光荣与梦想。连我的外公外婆都很少再谈起那个不起眼的小地方了,他们搬到了城市里,像普通的城市老人那样,和早已成家立业的子女住在一块,每天磕磕绊绊的生活。

那红色的海洋在影片中渐渐消失远去了,可我还记得那一声嘹亮的呼喊。人民万岁。在与人民群众并肩一块时,苍老的躯体仿佛重现了青春,你难以想象,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仍然像他年轻时那样充满了斗志,像一个古典英雄,像阿喀琉斯,像堂吉柯德,固执地反抗着历史的周期律毕竟,他却早已许下诺言,要带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挖开亘古不变的两座大山,要用最诚挚的努力感动共产党人的上帝。

在革命和建设中,他一如既往地坚持。为了坚持这条路线,他可以随时和同志们各奔东西。为了保卫革命,他一经做好了粉碎自己骨头的准备。哪怕是连站起来都做不到、众叛亲离的八十岁高龄,他也仍然微笑着目送工农兵代表离场,就仿佛依旧在瑞金在延安时那样,苏维埃主席,边区**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个职位似乎变为一种人格魅力,无论时间如何打磨着最初的理想,腐败着身边的同志。主席仍是主席,英雄会蜕变为庸者,他却一以贯之,像漫漫长夜中指引航程的灯塔,照亮了无边无际的广阔黑暗,为我们带来了温暖的希望,他耀眼的像冉冉升起太阳,却把自己当作了一块燃尽的木炭,那迸发出的星星之火,曾经多么热烈、多么激情地染红照亮了一个时代啊。

也许无论走到**,我都会想起这个充满力量的名字毛泽东,主席,我力量和希望的源泉,你从来都相信我,所以我也始终相信你,冬天最终会离去的,而温暖的太阳会再一次融化坚固的寒冰,我可能看不到了,但我希望自己能当一名普通的守夜人,守护微弱的小小火苗,终有一天,星火燎原的传奇故事将再一次上演。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00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