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好人心得 >

最新观好人馆心得十四篇

最新观好人馆心得十四篇

观好人馆心得 篇1

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农业人口23.6万人。现有学校98所,在校生20517名,在岗教职工2575人。以来,教育局在新班子带领下,积极克服基础差、摊子大的矛盾,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安全稳定为前提、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持续发展为目标,狠抓教育基础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内部管理改革,大力推进危房改造工程、质量工程,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呈现了穷县办大教育的气魄和贫困而不落后的特点。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是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两年间,我们抓住农村合乡并镇的契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提高效益”的原则,对全县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了科学规划,撤并了村小及下伸点学校77所,建立了四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改建、扩建、新建校舍48所,改扩建校舍总面积76500平方米,投入资金4352万元,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农村中学及中心小学全部住进新式教学楼,D级危房基本消除,B、C级危房低于10,各类学校校舍宽敞明亮,配套合理,基本满足各类学校办学需求。

初,我们又投资1900万元,建成教育信息综合楼,进一步增加县信息资源中心设备,全县中学、中心小学实现了宽带上网,并与县信息资源中心互通。所有中学及中心校都建立了多媒体教室和DVD播放配备,所有村小都安装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已列入全县中小学必修课程。全县办学水平和效益发生根本变化,已跃居全市11县市中上游。

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保障。两年间,我们采取三项措施,改革用人制度,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使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及教师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一是以提高管理水平为根本,调整中小学领导班子,建立校长选聘制。初,我们坚持重政绩、重能力、重公论的原则,对全县20个管理水平低下的中小学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公开选聘74名作风正派、事业心强、能力水平高的教师任校长、副校长,使各校管理水平普遍提升。

二是以优化队伍结构为目的,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完善教师聘任制。对中小学实行动态管理编制、定期核定编制、及时补充缺编。两年间,我们在维护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共清理整顿在编不在岗80人,清理临时代教26人。安排了38名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任教,公开竞聘25名大学生充实到高中,使全县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是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宗旨,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两年间,我们坚持以治理教师招住宿生、乱办班乱补课、乱订教辅资料为突破口,全面整治师德问题,公开处理了3名违纪教师。通过完善社会监督网络、建立师德违纪案件“一票否决制”、完善师德考核制等措施,全县师德水平明显提高,爱岗敬业氛围浓厚,在全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教育党委被评为先进党委。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群众对教育满意度的重要标准。我们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以下工作。

我们强调树立课程的规范意识和科学化意识。要求各校严格按照国家教委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各科教学要严格按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进行。

为了开齐、开好各类课程,我们针对农村音、体、美教师缺乏,学校布点分散的状况,以乡镇中心小学为单位,在村小实行专职音、体、美教师巡回教学,既保证了课程开齐,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全县教育的自觉行动。两年来,我们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讲轻练、重死记轻运用、重课内轻课外等弊病,大面积推广了“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小学语文教改实验,大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此外,我们还推广了语文快速作文教学法、数学分层次教学法、珠心算教学法等教学改革实验,使之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大幅度提高。

观好人馆心得 篇2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构成的前提。在我们禅林寺村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她名叫杨秀红,多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半身不遂的母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父亲,她用真情无私的付出在村民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乡亲们的一致好评。杨秀红今年39岁,土生土长在村里,打小就孝敬父母,结婚后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此刻一家人和父母住一齐,前几年奶奶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每当轮班到杨秀红父亲家,杨秀红总是把奶奶照顾的异常好,从来没有让父亲在赡养老奶奶的事情上操过心。奶奶由于年事已高,又患上了疾病,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杨秀红每次在操劳农活之后还要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每次她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有时候即使自我身体不适也不舍得给自我改善,总把好菜好饭给老人留着。之后,奶奶又患上了小脑萎缩,常年瘫痪在床,杨秀红坚持给奶奶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本来照顾一个瘫痪的奶奶,再照顾年迈的父母和两个上学的孩子就已经够她受的了,可杨秀红母亲又患上脑血栓,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母亲在住院期间,杨秀红每一天都陪在母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她照顾母亲丝毫不敢懈怠。等回到家里,她坚持每一天都给母亲擦拭、按摩身体,忙完农活回来陪母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母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用在杨秀红身上并不适宜,到此刻母亲已经能独立行走了,原先满是皱纹和苦恼的脸上总是挂满笑容。

有人说,孝顺老人最大的挑战是“色难”。千难万难难可是给老人个好脸色,若在照顾老人时流露出半点不耐烦,就会让老人很不安心,这样的情景在杨秀红家是看不到的,尽管有时候杨秀红也会遇到难心事,但她从不在奶奶和母亲面前表现出来;有时候患有小脑萎缩的奶奶会无缘无故地耍脾气,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有时候性情暴躁,对杨秀红谩骂,而她总是面带笑容,想尽一切办法把老人们哄开心。就这样,来来往往,她始终坚持用自我的实际行动照顾奶奶,孝敬母亲,直到奶奶在她家中去世,那年奶奶92岁,患小脑萎缩第四年。照料瘫痪的奶奶好几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杨秀红在孝敬长辈方面得到了父老乡亲的绝口称赞,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杨秀红父亲由于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太好,耳朵基本上听不见,平时老爷子每顿饭都要喝点小酒,杨秀红总是尽量满足,家里总是给父亲备着酒,父亲高兴的时候,她也总是陪父亲喝上两口,为的是让父亲开开心心。

杨秀红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我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职责。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仅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杨秀红,用她的善良和孝心为长辈和父母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也为禅林寺村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观好人馆心得 篇3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小学的一首诗,当时只是学诗并不懂的什么,父亲也和我说,粒粒皆辛苦,那时却不曾有何感觉。转眼我已经步入社会工作,虽不说是种田粒粒辛苦,但是对于厨房这块工作,我想也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自己严格的要求自己好好做事,出品的很多菜肴,都是我的劳动产物。直到有一天。我们店的老板在给客人点菜,几个客人点了很多菜,为面子嘛,朋友吃饭当然要多点几个菜,老板为了赚钱嘛当然多推销几个菜。作为员工的我,当时是好好的做我的菜了,我烧的美美的,色香味形,都要好。可是忽然我想到了,我做的再好吃的菜,到了桌子上也是普普通通的一角,浪费的有多少,我自己心里清楚,很多时候,一大桌子菜基本上没怎么动,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只是我的心凉凉的,自己辛苦烧的菜并没有谁去用心品尝。

我常常要求自己,做事,做菜,做人,要严严谨谨的`。我只是一个辛苦的劳动者,我只想烧好我的菜肴,到头来却是一个骗局,由此我想到了我的父亲,父亲辛辛苦苦的种了一辈子的田,粒粒节约,滴滴汗水种下的米饭,曾被我糟蹋。我这是在否定自己的工作,否定自己的职业,否定了自己的人生。曾想过,等我有钱了,一定要请父母亲,大鱼大肉的吃,那时父亲对我说,能吃饱饭就是幸福的事了,我总认为,父亲是老了,不想再有为一番了,我错了,父亲是认可了自己的生活,热爱了自己的这辈子,热爱了父亲自己的白米饭。

人生就是匆匆的来一遭,又匆匆的离去。我不想在这人生的路上做错太多太多,好好对待自己的工作,好好爱身边的人,好好爱生活。爱上自己的白米饭,生活因为有爱而美好。每日饱餐一顿饭,那就是我最大的满足了,他者可求,可不求。吾言吾当慎记。

观好人馆心得 篇4

人生有很多岔路,选择了什么样的路,就决定了你会成为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人们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自己的每一步路,对于我们少年儿童的成长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时期正是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刻。如果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学会脚踏实地的话,就会步入歧途,坠入黑暗深渊,无可救药。即使长大以后,你醒了,它也会成为你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正如所说的那样这就像穿衣服一样,如果第一粒扣错了,剩余的都会扣错。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时,遇见了一件事,让我终身难忘!那是五年级时的一个暑假,有一天,我和妈妈正在街上走着,突然一辆改装摩托车疾驰而过。这本来是一件很不经意的事,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在后面,这车上的一位年轻人突然伸出手,迅雷不及掩耳地抢走了我们前面那个阿姨的金链。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都会骂那个抢金链的人很卑鄙,也会有人会责怪那个被抢的人为什么要戴那么贵重的东西来引人注目,让人抢,活该!可是,我却想:这个人从小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的父母或老师有没有教育过他?他以前是不是也做过这种偷鸡摸狗的事?如果他继续这样下去,会不会有一天酿成大祸?如果他被警察捉住了,他的父母会多伤心,他自己会不会悔不当初?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引起了我的警惕,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相信,没有人天生就是小偷、骗子、抢劫犯很多犯下罪行的人,也许曾经也是善良的,只是走错了人生的第一步,才会慢慢地陷入了犯罪的深渊。

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过: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青少年身上肩负的,是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如果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成为一个更富强美好的国家。作为一个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当我戴上红领巾那一刻开始,我就告诫自己,做事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不求做大事,只求对得起胸前佩戴的红领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到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观好人馆心得 篇5

这个世界上,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有很多遇上困难的人,是需要我们伸出手帮忙的。但有些人会坐视不管,有些则会很热心地帮忙。“帮忙别人就是帮忙自我”,这是从小长辈们就告诉我的道理,我很喜欢,当别人对我一点点的好,我会很感动,可能许多帮忙过你的人都不会留下名字,但在你的心里你会永远记得帮忙过你的人。在四川宜宾市人民六组,74岁的何溫龄看到一个八旬老人突然摔倒,掉进人工湖中,他立刻冲到湖边,在儿子、儿媳的帮忙下,成功将老人扶起,整个过程仅有21秒,网友热赞老人是“中国好大爷”事实上,除了中国好大爷,今年以来,网络上涌现了许许多多草根“中国好人”,他们尽管平凡而普遍,用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为社会注入了无限正能量。

我们并不缺少英雄,只要心中有爱,关爱他人,帮忙他人,我们都能够是雷锋。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平凡的人生孕育出雷锋般的崇高精神,只要有了崇高的精神我们才能铸就明天的辉煌,教师,同学们,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生活道路上的指路标吧!让雷锋精神长驻我们美丽的学校,让我们以后的生活中对待他人要像春天一样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困难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不礼貌行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我们要时刻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乐于奉献,永远富余爱心,永远真诚善良,让雷锋精神存在于每时每刻,每处每地,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观好人馆心得 篇6

几年前,我就像正在阅读本文的一些读者一样,身体透支、工作劳累,心中郁闷至极。

当时,我是一名渴求终身教职的年轻心理学教授,家里有两个在学步期的孩子,丈夫常常需要出差,而且一走就是好几天。运气好的时候我每周能锻炼一次,很少有机会跟朋友或其他家人碰面,甚至已经不记得上一次阅读跟统计无关的书籍是什么时候了。我已经不堪重负,必须要有所放弃。而我也确实这样做了。我辞掉了工作,茫然不知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是我做过的最艰难的一个决定,但也是最好的决定之一。

作为研究动机理论的心理学家,我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在朝一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会那么容易轻言放弃。但事实上,我们当中很多人都会困惑于一个相反的问题:不确定应该何时或者如何放弃。我们担负了太多的事项和承诺,最终完成的是一大堆庸庸碌碌的工作,而没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成就。

当然,辞职对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合适,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常常会不自觉地担负很多也许并不值得去做的闲杂事项。

那么,为什么人们很难主动放弃或者认输,哪怕自己心里已经感到力有不逮?首先,要向别人坦承自己力不从心或判断失误是很没面子的事情。没有人愿意被扣上半途而废的帽子。其次,放弃意味着只能接受已经发生的沉没成本──也就是你为了实现目标已经付出、无法收回的所有时间和精力。

当然,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可能不会成功,或者这份成功抵不过你所经受的不快,那么多少沉没成本都无所谓了。即便你的工作、你的高等学位或者你未写完的小说已经消耗了你生命当中最美好的一些年华,也没有理由再让它们继续消耗下去,否则你只会痛苦不堪。

但了解这些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容易做出放弃的决定。下面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行动方案,也许有助你理性止损。

迈出第一步:

1、确定哪个才是必须实现的目标。有时候答案也许很明显,但大多数时候并非如此,因此你需要仔细斟酌自己的优先事项。到底什么对你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什么能让你动力十足、有满足感?任何答案为否的事项或许都应该被踢出局。

2、保持自信。你一定希望确保自己的放弃理由充足,那就思忖一下这两个问题:

(a)要达成这个目标我需要些什么,能不能得到所需要的东西?不妨跳出来想想大局。如果成功达成这个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会迫使你牺牲其它一些更重要的目标,那么也许你就该适时收手。(也许你无法一周既要工作50个小时,又要花时间陪孩子,又要写剧本,那就是时候了。)

(b)要达成这个目标代价会不会太高?会令我感到不快吗?有时候问题并不在于时间或者精力,而是你并不像自己原来以为的那样喜欢现在所做的事情。你发现实现目标的过程乏味不堪、令人沮丧甚至根本不值得。形势变了,目标也应该作出改变。

决定舍弃后:

1、抛开过去向前看。不要再纠结于失去的沉没成本,想想别的事情,将注意力集中到毅然放弃和向前迈进会给你带来的收获上。(例如:当我对放弃未写完的小说感到内疚时,就会去想周末有更多时间陪孩子的美好感觉。)

2、改成更适合自己的目标。要保持前进的动力,让自己对所做的选择感到满意,就想想你接下来将做的事情吧。要是没有时间去写600页的长篇小说,可不可以换成其它更省时间但同样能够表达思想和创意的途径,比如写博客?

要想幸福,并且在生活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学会适时取舍至关重要。放弃不合适的目标,你才能集中更多宝贵的资源,全力以赴去追求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

观好人馆心得 篇7

好人主义是一种美德,它鼓励人们对他人友善和慷慨,倡导善良和宽容。长期以来,一些人担心好人主义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好人主义危害”。在我的生活中,我也深有体会,好人主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好人主义容易让人陷入被动和受害的境地。有些人过分强调善良和宽容,导致他们忽视了自己的权益和利益。他们可能会不停地给予他人,但却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这种行为容易让人陷入不利的处境,逐渐失去对自己的控制权。

好人主义可能导致他人对自己的依赖和滥用。当一个人表现出过度的善良和宽容时,他人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对象。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个人的好心来谋取私利,甚至把他当成一个可利用的工具。这样一来,好人主义者就可能成为他人的“替死鬼”。

对于好人主义者来说,过度的善良和宽容可能会导致他们被他人误解和伤害。有时候,好人主义者的善意行为可能会被他人误解为别有用心,甚至会招来不必要的误会和责备。这种情况下,好人主义者可能会感到无助和受伤,从而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好人主义虽然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度强调和滥用,就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在善良和宽容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和利益,避免被动和受害。只有做到自爱自重,才能真正做到对他人的善良和宽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主义。

观好人馆心得 篇8

有一年,法国地质学家凯特一行来到非洲草原上进行科学研究。一天傍晚,由于找不到村庄住宿,他们便选择在草原腹地的一处平地宿营。为了防止野兽袭击,他们选择的那个地方很开阔,地面上光秃秃的,甚至连一根草都没有。

那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早上,凯特第一个从帐篷里钻出来,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发现一夜之间,他们四周已经长满了草,那些草密密麻麻地把他们的营地包围起来了,一眼望不到边。

天啊!这怎么可能?仅仅过了一夜,我们四周就变成了一个大草场!凯特惊奇地叫了起来。

为了弄清原因,凯特给他的一位生物学家朋友打电话进行咨询。

亲爱的凯特先生,不要慌张,那只不过是一些尖茅草。其实,它们一直在那里,不过,在你们来之前,它们一直在地表下生长罢了。这种草在最初的半年里是草原上最矮的草,人们甚至在地面上发现不了它的踪迹,但半年过后,在雨水到来之际,尖茅草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0。5米的速度向上疯长,仅用三五天的时间,就能长到两米高,从而成为最高的草原之王。凯特的生物学家朋友说。

这怎么可能?它的生长竟然这么神速!凯特有点不相信朋友的话。

这没什么不可能,因为尖茅草的根早已在地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尖茅草在前半年只长根部。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尖茅草的根部长得足够长,它无声无息地为将来做着准备,当蓄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是吗?接下来,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凯特他们找来一些工具,挖开了地面。果然,在尖茅草的下面,他们发现了它庞大的根系,那些根彼此缠绕,紧紧抓住地表下的泥土砂石,有的竟然有30多米长。凯特他们震惊了。

[故事寓意]生长是一个奋斗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人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不会总是春风得意,有太多的不顺心、不如意甚至挫折与沮丧在等着我们。只有懂得在困境中低调坚守,在等待中悄悄积聚力量的人,才能在环境变得有利时,抓住最合适的时机展现生命的辉煌。

有些同学总觉得学习进步慢,学起来没劲,于是觉得学和不学没什么大的区别,不如放弃。他们不知道,学习和成长都是需要时间需要积累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尖茅草的智慧,不管遇到多么不利的环境,不抱怨,也不放弃,悄悄为自己充电,默默扎好人生的根,这样一来,等到时机成熟时,自然可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所有的人都刮目相看。

观好人馆心得 篇9

舒建军,男,37岁,退伍军人,2005年11月3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班长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吉红茂,男,34岁,2012年3月2日入职厦门吉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任巡检员一职,禾山派出所红袖标巡逻队平安志愿者。

2015年1月30日晚18点58分左右,吉家商场B馆商户应女士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提着手提包走向自我的车,一向在广场伺机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与同伙两人见其为单身女性又手提名牌包包,认定有利可图又便于下手,便分头尾随其后。当应女士用遥控器打开车门,刚准备进车时,谷某某及同伙带着手中的铁棍追了上去,一人抓住应女士,一人直接开始夺包。应女士惊恐挣扎之余,拼命大喊“抢劫啦!抢劫啦!”。此时,正在周围照常进行安全巡查的吉红茂听到了呼喊声,立即用手中的对讲机呼叫同事支援并循声追过去。犯罪嫌疑人得手后分头跑开,一人往金湖路方向跑去,而谷某某则带着抢来的包往场馆方向逃窜。退伍军人出身的巡检班长舒建军一听到对讲机资料,一刻也没有多想,立刻边跑边用对讲机与吉红茂确认位置并指挥全班参与围堵。当跑到出口附近时看见有两人往他的方向跑来,较后的一人凭身形能够看出是自我的同事吉红茂后,舒建军确定较前跑着的那个人即为抢劫人员,他立刻加快速度与吉红茂前后包抄。狭路相逢勇者胜,尽管犯罪嫌疑人谷某某携带着铁棍,可是舒建军凭借在部队学的擒拿术三下五除二就夺下铁棍,将其制服在地,与从各个岗位奔赶至现场的全班成员一齐把谷某某带到C馆大门口。为防止其死命挣扎,全班人员

围成人墙,将其团团围住。此时,距离事发仅大约2-3分钟,禾山派出所的警车已开至进口。舒建军和吉红茂与众人一齐将犯罪嫌疑人谷某某交给迅速赶来的警方过后,又继续照常执行商场安全巡查任务。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作为平凡的商场巡检人员,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时,能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这样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积攒的结果。在商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二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日复一日的安全巡查工作,却始终兢兢业业,台风中,暴雨中,处处都在为商场的公共安全保障添砖加瓦。由于表现优异,二人曾先后获得公司颁发的“优秀管理明星”、“优秀服务明星”等荣誉。

舒建军与吉红茂同志在人民群众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事迹,在当地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当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厦门电视二套及厦门晨报、厦门日报均有相应报道。

观好人馆心得 篇10

慢慢的,就已经到了毕业的年纪;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很多人却还在感慨,要是能够不毕业该多好。对于这样子的想法,我也是感同身受。因为我已经到了快毕业的门槛,很多事情都已经不能够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的来做了。

感悟要是能够不毕业这样子的想法,也是每个人一种留恋的心态的体现。每个人都有一种怀念过去的想法,就像是无论你走到多远,你的内心总是渴望回家,在回家了以后你就会感到有一种在别的地方没有的感受不到的幸福。

感悟不毕业该多好,是因为在不毕业以前你的校园中的生活是有滋有味的,你还能够和朋友们谈谈天,嬉笑玩耍,打打闹闹,每天的生活都好不快活。但是毕业了以后你就要面临很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是你不想去承担的还是你有没有办法不去承担。在这样子的'矛盾的心态下,你就会感悟要是能够毕业该多好,尽管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因为没有人能够养你一辈子,你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自力更生。

所以说,对于那些心里抱着要是能够不毕业该多好的人,我劝你们还是趁早放弃这种感悟。这种感悟并不能够帮助你正确认识,只能够让你沉迷在过去当中不能自拔。你应该更多的去面对未来,更多地去看眼前的世界,这样你才能够从中摆脱出来,并且慢慢的去享受那份生活的美好。

观好人馆心得 篇11

不知为何,我打小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小时看漫画开始,书已成了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书中独有的墨香恐怕是我鼻子的“家常便饭”了。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营养,给了我想象……

脑中不时幻想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书馆,或是堆满书的房间,不分日夜地看书,泡在书堆中,疲劳也一扫而光,舒坦啊!看书乃我人生中幸福之事。我看过的书不计其数,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虫。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看的书几乎可以堆成阶梯,引导我向上,引导我走向更高的点……

历险小说,主人公惊险刺激的经历总会令我废寝忘食。什么荒岛求生,丛林探险,让我如亲身体验,啧啧,多刺激啊!悲惨小说又是别有一番风趣,主人公曲折离奇的悲惨生命会令我心如刀绞,虽沉痛但异常精彩,忍不住拍手叫好。看励志小说更有意义,主人公积极向上的勇气和毅力让我深思:我何尝也不能“扮演”一回主人公呢?不能努力上进做主人公呢?书的世界是曼妙多姿的,是梦幻神圣的,一个个可爱的方块字如梦般在脑中蹦跳,书,是多么神圣无瑕啊!

书好像一扇生锈而久闭不动的窗上那一个微小的洞,让世人在狭窄的视野中加一架望远镜,让人开开眼界,眺望眺望远处的天空,让生命不再空虚。

人生如书,书似人生。我们的生活正如一本书,成长,衰老,演绎着多姿多彩的人生。

观好人馆心得 篇12

好人主义是一种追求善良、正直、慷慨的生活态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有时候好人主义也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危害我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谈谈我对好人主义危害的体会和心得。

好人主义往往会导致我们过度牺牲自己。作为一个好人,我们可能会不断地满足他人的需求,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帮助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等资源。这种行为可能会让我们感到疲惫、沮丧甚至失落,最终危害我们的心理健康。

好人主义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度依赖他人的认可和赞扬。作为一个好人,我们往往会期待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以验证我们的善良和正直。当我们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落,甚至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这种过度依赖外界评价的行为会削弱我们的自信和自尊,最终影响我们的自我认同和健康发展。

好人主义可能会导致我们对他人的期望过高。作为一个好人,我们可能会期待他人对我们同样善良和正直,像我们一样慷慨和体贴。当我们发现他人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善良和正直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失望和愤怒,甚至怀疑整个世界的真诚和良善。这种过高的期望会让我们陷入困惑和挣扎中,最终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互动和关系。

好人主义虽然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品质,但有时候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危害我们的心理和身心健康。在追求善良和正直的道路上,我们也需要保持平衡,不要过度牺牲自己、依赖他人认可或对他人期望过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更完整更坚强的人。希望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好人主义的危害,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态度。

观好人馆心得 篇13

教学随笔:凶巴巴的好人

教师节那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偶然发现语文书里夹着一张贺卡,上面难得工工整整地写上祝我教师节快乐的话语。这孩子平时就教育他书写要工整,这次肯定也用心地下了不少功夫,还趁我不注意,偷偷把贺卡藏在了书本里。我微笑着看完,好好地收藏起来。

第二天下课后,我站在讲台边,又是这孩子提这个小塑料袋腼腆地往我手里塞东西,正当我要一探究竟时,他一把抓住的塑料袋口:

蒯老师,你回办公室再看嘛。生怕我看见。

我偷瞄了一眼,是糖果。我微微一笑,这小鬼,哎

开学第一周,这孩子上课不认真,我还很不给面子的狠狠批评了他。

有空单独和他交流了一番。

为什么送老师糖果?

这是我最喜欢吃的糖。蒯老师,你拿着嘛。

老师谢谢你的心意。这周上课有进步,该表扬。能坚持下去吗?

能。以后上课要认真。

老师相信你。上次那么批评你,是不是觉得老师很凶呀?其实老师有时批评是严厉了点,对同学们要求也很严格,但我一心是为你好,你一定要明白。

转而一想,这孩子应该早明白了。谢谢你送我的贺卡和糖果,我很喜欢。

还特地摸了摸他脑袋,再次表扬了他的进步。

呵呵,结局happyending!

哎,孩子们,其实你们的老师明明是个快奔三了,还要装嫩的人;

她有时也不够坚强;

跟你们心平气和地讲道理时,讲着讲着眼圈会红,那叫恨铁不成钢;

会为欠你们一个表扬而心里内疚;

会不计形象地在你们面前大笑;

当你们发现她碎碎念,不知是毫不给面子还是太过天真,说:老师,你说过一遍了。这时,她会小气地白你们一眼;

白天凶了你们,下班坐在回家的公车上会暗自忏悔;

有时会无知地在你们面前装可爱,自以为没代沟,和你们是一伙的......

这个人偶尔会凶巴巴的,但她是个好人,她也在用心地进步着。

观好人馆心得 篇14

41.总有一天,那个一点一点可见的未来,会在你心里,也在你的脚下慢慢清透。

42.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

43.懒惰是索价极高的奢侈品,一旦到期清付,必定偿还不起。

44.同样生活在地球上,两个不一样的人是不可能站在同一个地方的,所以人与人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距离,只要你们互相包容,包容对方的不一样,那你们的友谊就会天长地久。

45.生活,就是一首歌谣,用舒缓的旋律,低吟忧伤与温馨,生活,就是一首诗词,用精彩的文字,谱写快乐与悲伤,生活,就是零星琐碎生活,就是点滴温暖,生活,就是有一些小悲伤,人生,也会有许多小幸福。

46.做事,进有招退有术;做人,心无边行有度。看淡纷扰,看轻得失,来了、去了,随缘随喜。功名利禄皆为过眼云烟,不是自己的不要强求。真正的君子是,明知有机可投却不为所动。做人不求问心无愧,只求无愧于心。

47.成功的人懂得熬,失败的人懂得逃,卓越的人懂得迎风前行并思考!其实放弃和坚持就在一瞬间,扛住了,世界就是你的。

48.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49.不要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一切,明天仍在你的手里。

50.友谊就像一部无尽的电影。电影中酸、甜、苦、辣小心翼翼地上演着不同的悲欢离合。

51.是一趟旅途,每个人都在途中,路过的都是景,擦肩的都是客,遇到的都是缘,回忆的都是念,时光如淡烟,我们抓不住,美好一瞬间,不能长久拥有,学会从过去中转身,幸福才会招待你。

52.人生虽曲折,记得活出精彩。

53.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波折,总会有险阻,生活是个爱开玩笑的孩子,也许今天给你所有,明天又会让你一无所有,无需烦恼,该来的总会来,再黑的夜晚也会有黎明到来的那一刻,不管生活有多么曲折,只要拥有幸福的态度就能挺过漫漫长夜,就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54.人生,不要被安逸所控制,决定成功的,是奋斗。人生,不要被他人所控制,决定命运的,是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坎,让自己跨越的姿势美一点。人生中,会发生什么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应对它。世上没人能赎回过去,珍惜你的眼前,别等失去再追悔回不去的曾经。

55.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56.雄鹰,不需鼓掌,也在飞翔;小草,没人心疼,也在成长;野花,没人欣赏,也在芬芳;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尽心尽力;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欢,只需坦坦荡荡。

57.等你,在悠长、悠长的雨巷;等你,在如烟的江南水乡。

58.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不再主动联系,不愿打扰你的生活,连偶尔的寒暄都没有。成长就是这样的,不断的告别,不断的遇见。

59.人生贵在行动,迟疑不决时,不妨先迈出小小一步吧。

60.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

小编推荐

最新茶馆教案精华十四篇


关于“茶馆教案”相关的知识点,小编给您推荐了这篇文章。一般来说,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准备好教案课件,并且会认真设计。老师会按照教案课件来进行授课。希望您能从本页提供的内容中获取一些灵感!

茶馆教案 篇1

教材分析:三幕话剧是老舍剧作中成就最高的一部,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盛誉。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说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的事。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穿起来。

教学目标:

A、全文目标:

1、理解独特的艺术结构,矛盾冲突;

2、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

3、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4、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B、课时目标:

1、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2、精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之一:王利发。

教学重难点:卷轴画式结构、人民与时代的冲突。

教学设想:充分增强感性材料的积累,突破重难点;将台词朗读与分析王利发这一形象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旧知导入。鲁迅小说的第三部分茶客谈药情节中,茶馆是当时社会的缩影。老舍的戏剧《茶馆》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二、感知:

1、有关作者:人民艺术家老舍。

2、检查预习:三幕分别反映了哪一时代?

3、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

(1)、问题引导:

第二幕出场人物众多。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馆里出现?他们来茶馆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老师边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

开场:王淑芬、李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

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

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

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

F、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穿插崔久峰的悲观)

三、突破:

1、卷轴画式的结构:

这一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就有20多个,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

2、精读片断,赏析人物:

(1)分角色朗读课文一群男女难民在门外央告到我给你说说看,行不行可不保准确。

(提示:对难民,他口气生硬,毫无怜悯;对巡警等,他极力讨好,不敢半点得罪。读时要读出他不同的语气。)

3、评析王利发这一人物:

自私、圆滑、善于应酬;精明干练。但他仍然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最后(第三幕中)悬梁自尽。

4、推广:像这样悲惨命运的,剧中何止他王利发一人!他们悲惨的命运该怪谁?那些像唐铁嘴、刘麻子之类的社会渣滓又为什么能为所欲为?

5、人民与旧时代冲突:

老舍把矛盾的焦点直指那个黑暗的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四、总结:作者虽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五、巩固:展示课内练习:判断文中人物矛盾、生活画面和所表现的社会现实的联系,做连线题。

六、拓展:课外练笔:试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写一篇文艺短评。

附:备课小结

没有中心故事,只是像一幅长卷;教学中若将其展开,逐一品评,相信每一幅画面也皆有滋味,但可能会陷入琐屑繁冗的泥淖。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意在以茶馆__社会为主线,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与理解。

板书设计:

茶馆

人民艺术家老舍

开场:三人对话

巡警摊派勤索(难忆央告)

唐铁嘴租房被拒绝(报童卖报)

常四爷、松二爷祝贺开张

特务敲诈勒索(和常四爷交锋)

(和刘麻子交锋)

康顺子找工作

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

(崔久峰的悲观)

茶馆教案 篇2

教学要点:

1、鉴赏王利发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通过学习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看一看在清末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秋,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大屏幕出示老舍像及简介

二、简介剧情

全剧介绍: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xx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的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通剧情脉络

1、放电影片断,使学生感性了解剧情。

2、学生默读全文。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角色朗读。

〔解说:分角色朗读的要求:

①台词较多的角色,各选一名学生担任。台词少的角色,一人可兼几个。

②本文语言特色为角色对话运用北京方言,朗读者应尽量读出京味来。

③朗读者要声情并茂,可有适当的手势〕

4、叫一名学生起来简要复述情节,师生共同梳理。

四、鉴赏课文

1、《茶馆》第一幕以王利发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试概括第一幕展现的主要场景。(熟悉剧情,把握主题,为下面鉴赏剧本的结构扫清障碍)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的第一幕。曹禺曾称赞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这是为什么?

它向我们揭开了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末社会生活的一角。人物众多,事件繁杂。

可以根据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理出该幕的纠葛(戏剧冲突)。

①常四爷先与流氓打手二德子因敢不敢“打洋人”发生冲突,进而“得罪”了马五爷,表示自己“就是不佩服这吃洋饭的”;之后就刘麻子送英国鼻烟,发出洋货充斥,“这得往外流多少银子啊”的感慨;对太监娶妻表示不满,给卖女儿的乡妇买两碗烂肉面,忧心忡忡地说:“我看哪,大清国要完!”并因此被宋恩子、吴祥子逮捕。

②秦仲义来茶馆看王利发“会做生意不会”,提涨房租的事;嘲笑常四爷给穷人买面吃的行动后得意扬扬地宣讲自己实业救国的主张;之后是与庞太监之间的彼此表面笑语奉承,实则剑拔弩张的激烈交锋。

③庞太监娶妻涉及“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忍痛卖女儿的康六和康顺子的悲剧命运和人贩子刘麻子倒卖人口牟取暴利的罪恶行径。

2、说说这些场景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这些人物的命运,他们彼此间的纠葛,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腐败,恶人猖獗,特务横行;洋货充斥,洋教势力抬头;民不聊生,卖儿卖女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抬头、爱国正直的人受迫害的现实。

在众茶客们的谈话与表现中,可以看出这些有闲的市民阶级对时事漠不关心,对穷人的苦难麻木不仁,明哲保身,玩物丧志的无聊与麻木——大清国确是气数已尽,日薄西山,走到了它“要完”的时候了。

[小结]:《茶馆》由众多人物生活场景罗织而成,共同组成了时代的剪影,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可以说是借助小茶馆来反映大社会,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从而告诉人们这样的社会一定要灭亡,这正是老舍创作《茶馆》的根本意图。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茶馆》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

——《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社会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联系。

3、本剧的结构特点: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

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

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

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形成卷轴式的平面结构。这与中外传统

戏剧的写法是完全不同。

4、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结合台词分析):

(1)王利发:

作为大茶馆的掌柜,既有老实、善良(如悄悄向常四爷介绍马五爷的背景,劝他说话“留点神”,劝众茶客“莫谈国事”,包括对喝蹭儿茶的唐铁嘴的态度等),力图适应各种环境以求生存的一面,又有自私、精明、圆滑(如对秦仲义的奉承,对涨房租的搪塞,又如在给乡妇烂肉面问题上,既称赞常四爷“积德行好”,又说“这路事儿太多了”“谁也管不了”,并询问秦仲义的意见,两面讨好等)以求保全自己的一面。这种性格是由于家教“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使然,更是由社会的动荡不安的环境和茶馆掌柜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2)常四爷:

对神气十足的二德子说“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在全茶馆的人司空见惯,对刘麻子给太监买老婆不置一词的时候,只有他说“刘爷,您可真有个狠劲儿,给拉拢这路事!”加以指责;对乡下人卖儿卖女现象的关注,对洋货充斥的感叹,以及“我看哪,大清国要完”的忧虑,都表明他是一个耿直、正派,看不惯社会丑恶,富有爱国心的人。

(3)秦仲义:

作为一个家道殷实的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的维新派,把一切人都不放在眼里,来到茶馆,有一种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气势。对王利发,摆出主子的态度;对常四爷买面给穷人的事表示不屑一顾;讲“实业救国”时颇有些自命不凡——只有自己懂怎样救国;与保守势力的代表人物庞太监针锋相对等等,处处显示着他的身份地位与性格特征。

(4)孙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清朝灭亡前,他游手好闲,整日喝茶玩鸟.清亡后,"铁杆庄稼"没有了,但他仍然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他宁愿自己挨饿,也不让鸟儿饿着,一提到鸟就有了精神,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讨论交流:你还对哪些人物感兴趣,结合台词试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5、本剧的语言特色:

(1)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生涯非常吻合。

(2)每个角色都在说自己的事,可是又都与时代相关联,从中折射出时代的影子。如常四爷“连鼻烟也得从外洋来”的感叹,康六倾诉自己卖女儿“那不是因为乡下种地的都没法子混了吗”等,都显示了洋货充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3)丰富的潜台词。老舍主张写戏剧台词要“想的深说的俏”,他笔下的人物语言往往寥寥几句,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如民族资本家秦仲义和封建势力代表人物庞太监之间,表面问安奉承,骨子里暗藏杀机,每句话都是话里有话,耐人寻味。

茶馆教案 篇3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是中国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该剧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作家作品;掌握《茶馆》卷轴式的平面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2、过程和方法: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认清那个时代的黑暗,了解百姓的痛苦,珍惜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品味剧本独特的语言风格,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分析矛盾冲突,揭示《茶馆》的主题思想。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简介作家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介绍《茶馆》剧情。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四、快速读文,整体感知。

1、完成字词积累。

2、这一幕写到了哪些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点拨:这一幕出场的人物较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人物、情节就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就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子恩、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

3、这一幕写了哪些事件?用小标题概括。

主要事件: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

这些事件关系到戊戌变法、实业救国、、洋教势力强大、民族资本家兴起、洋货倾销中国等等,反映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的腐朽,农村民不聊生,从而表明清末整个社会的黑暗腐朽、无可救药。

五、作业。

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经过和结局,体会剧本如何形象地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说说本文的主要事件。

一、分析人物形象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 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有奶便是娘的走狗。

三、课堂小结。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四、作业。

1、写一篇人物评论:我看王利发 (300字左右)

2、分成几个小剧组,准备分角色读老师指定的一个或几个片段。

《茶馆》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_______》等。

(2)《茶馆》共三章,依次截取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时期的横截面,采用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__________茶馆由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近_________年的社会面貌。

2.判断题

(1)《茶馆》写了清末、民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并不集中,也没有一组矛盾贯穿全剧,但依然结构严谨,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

(2)《茶馆》没有统一的情节,上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个,却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有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放进去,显得结构散乱。这的确是该剧的遗憾之处。( )

(3)“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

(4)“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中,“硕果仅存”表明王利发善于经营,茶馆利润很高,透露出不安定的社会现实。( )

3.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个特色。下面几句话出自何人之口,选出判断准确的一项( )

(1)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2)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呀,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3)(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4)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A.刘麻子 松二爷 常四爷 王淑芬

B.唐铁嘴 松二爷 常四爷 王利发

C.刘麻子 常四爷 松二爷 王利发

D.唐铁嘴 常四爷 松二爷 王淑芬

4.上面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圆滑、谦恭、世故、周到 ②回忆大清国,软弱无能

③油滑、无耻,满身奴性 ④豪爽耿直,常有闯荡江湖的侠气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5.作文:试评老舍《茶馆》的语言特色,600字以上。

答案与提示

1.(1)舒庆春 舍予 满 剧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2)清代末年 民国初年 抗战胜利后 裕泰 盛 衰 五十

2.(1)√ (2)×(提示:结构散乱不对) (3)√ (4)×(提示:茶馆利润很高,不对)

3.B 4.C 5.略

《茶馆》测试

一、基础驿站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花哨(shào) 茶盅(zhōng) 腌(yān)菜  咂(zā)摸

B.戊戌(xū)  搭讪(shan) 蛊(gǔ)惑 沏(qī)茶

C.坤角(jiǎo) 惭愧(kuì) 痞(pǐ)  发髻(jì)

D.造孽(nuè)  神龛(kān) 淘汰(tài) 嗜(shì)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按顺序把它们正确地写在方格里。

引起纠分 横眉立目 冲烽陷阵 陶朱之富

天廷饱满 说煤拉纤 珍珠玛瑙 干戈玉帛

3. 为下面的“老气横秋”选择恰当的解释。(  )

常四爷:(对松二爷)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秦仲义:(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A.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B.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4.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和话剧《 》、《________》等。

5.戏剧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多少可分为 、 ;按 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 、 。

二、综合园地

6.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茶馆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究性学习: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指定2~3名学生读各自欣赏的人物对话,特别是具有京味的对话。师生共同评论,看哪位同学读得好。

2.学生主动起来读自己欣赏的语句。

(解说:通过第一阶段的读对话,激发大家的品读兴趣,课堂上出现人人跃跃欲试的气氛。)

3.指定学生概括舞台说明的作用。

明确:《茶馆》的舞台说明所反映的是19xx年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连年内战、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裕泰茶馆是北京城内“硕果仅存”的一家,可见军阀混战时期北京街市的冷落与萧条。茶馆内设置的时装美人广告画及“莫谈国事”的纸条,可以让人联想到帝国主义的侵入和渗透,也看到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从茶馆的修理门面、预备开张,足见主人王利发的审时度势、随俗为变、善于经营的特点。

二、研究性学习

1.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提问:本文是如何运用卷轴式的平面结构特点的?

学生分析后明确:

《茶馆》有众多的人物(本幕中有30多人)和分散的情节,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只在茶馆中一闪而过,口中说着他们自己的事情。唐铁嘴只是想来蹭茶喝和算命;崔久峰只表现他理想破灭后的沮丧和失望;松二爷只表现他封建遗老的没落。就连贯穿始终的王利发,也没有什么重要剧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

人物及其主要性格为:

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圆滑世故,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王淑芬:王利发的妻子,虽然是老板娘,却是十足的劳动人民。

李三:虽然勤劳善良,但为了糊口,不得不长期以打工为生。

巡警、大兵: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

唐铁嘴: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旗人。

松二爷:游手好闲、不能适应社会、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

宋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的统治阶级的爪牙。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顺子:曾被人骗、卖的下层劳动人民。

康大力:康顺子买来的儿子,靠力气吃饭的年轻人。

老陈、老林:想合买妻子的逃兵。

崔久峰:对时局不满的旧民主主义者。

主要人物形象:

(1)提问:结合剧本的人物对话,分析王利发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王利发的内容,分析、讨论,教师巡回点拨。

明确:《茶馆》众多的艺术形象中,王利发是一个富有光彩的艺术典型。在他身上生动地再现了一个旧社会精明、干练、富有处世经验的小商人形象。他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继承了父业,也继承了父亲待人接物的信条,“我接着我父亲遗留下来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客,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他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他不仅在权大势大的太监、官僚、地痞流氓面前表现出买卖人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姿态,就是对一些江湖流浪汉、身价较低的人,如算命先生唐铁嘴,尽管心里厌恶他,还是宁愿送他“一碗茶喝”。这些可以看出他谨小慎微的小商人的人生态度。这是他性格的一方面。他性格的另一方面是对强者的逢迎和对弱者的冷漠。他在有权势的人面前点头称是,甚至忍气吞声。当秦仲义要提高房价时(第三幕剧情),他明知于己不利,仍旧显得毫无怨言的样子。可是,他对李三的苦处、康顺子的处境和难民的哀告虽然也同情,但很有限度。他对旧中国的黑暗现实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却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中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当茶馆被人霸占后,他悬梁自尽了。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这一形象的意义就在于,他揭露了旧制度吃人的本质,反映了旧时代的不合理。

(2)提问:常四爷是个旗人,可他却反对大清帝国,这是为什么?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明确:常四爷是个旗人,在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但他对腐败的清政府不满,对帝国主义更加痛恨。他敢于在“莫谈国事”的环境中大发牢骚,因一句“大清国要完”被抓起来,坐了一年的监狱(第一幕中剧情)。出狱后曾参加义和团,后靠卖菜为生。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乐于助人。课文中他对抓过他的特务仍不服软。当王利发正愁要关城门了,还没买菜时,是他送来了咸菜和鸡。第三幕中他还为松二爷化缘买棺材。但最后自己也穷困潦倒,拣来别人撒剩的纸钱,作为对自己将来的祭奠。他绝望地喊到:“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这个形象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反抗情绪。

(3)松二爷、刘麻子又各是怎样的人物?他们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教师点拨后学生明确:松二爷也是旗人,胆小而懒散。清朝灭亡前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整日喝茶玩鸟。民国时“铁杆庄稼”的待遇没有了,但又不愿自食其力,仍旧留恋过去的生活,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喂鸟,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刘麻子是个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第一幕中他用十两银子买来康顺子,又以二百两银子卖给太监庞总管。课文中他又同两位逃兵谈生意,还没谈成就被当作逃兵枪毙了。这个人物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畸形。

比较《茶馆》与《雷雨》的结构:

师生共同讨论后明确:《雷雨》和《茶馆》同属戏剧,所展示的都是几十年间的事情,但二者在结构安排上却截然不同。《雷雨》所讲的故事跨越三十年,作者是把时间集中在一天的午后到夜里两点钟,而以前的情节通过人物的回忆来展现,符合戏剧的一般要求,即“时间一致”“地点一致”等原则,同时戏剧的矛盾冲突也更显尖锐和激烈。《茶馆》则是用一种独特的结构——卷轴式结构来展现的。作者打破了戏剧“三一律”的规律,仅地点一致,时间跨越长达五十年,这是一般戏剧所没有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一个集中的矛盾冲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并自成一条独立的情节线索。

(解说:这两部戏剧所反映的年代一致,揭示的矛盾也相近,但不同的作家在写作风格上的不同,使它们各自以独特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两位作家不同的创作特色,也可多方面了解戏剧,激发同学们思考。)

2.浓郁的地方性语言风格

思考:老舍是语言大师,《茶馆》的语言有独特的风格。试分析《茶馆》的语言特色。

学生思考后明确: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老舍是语言大师,他对戏剧人物语言的要求是“话到人到”,即要求作者始终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和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茶馆》中几十个人物,绝大多数人物性格鲜明,其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王利发的语言谦恭周到,与各种人物应酬反应机敏,对答如流,很能显示他茶馆掌柜的身份。常四爷的语言则豪爽耿直,带有闯荡多年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的语言奸诈傲慢。所有剧中人物都说出了符合自己身份和性格的语言。

(2)寓庄于谐、幽默风趣。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作品是一部悲剧,但作者往往在喜剧语言中蕴含悲剧成分。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如唐铁嘴“两个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李三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等妙语都是寓庄于谐、悲喜交织,令观众含泪而笑的。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茶馆》中的人物对话,较多采用了纯熟地道的北京方言。这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这样写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有真实性。

三、课堂总结

《茶馆》分别写了三个不同的时代,而我们节选的只是中间一幕,所以能够完整地阅读剧本显得尤为重要。读了全部剧情,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的艺术构思,才能更加明白本剧看似无戏实则展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这一特点;读了全剧,才能对剧中主要人物王利发性格形成的渊源,性格的发展有更为明确的了解;也只有读了全部剧情,才能对作家笔中含泪的语言风格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因此,学习本文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通过阅读或观看电影了解整个剧情。

四、布置作业

1.课下阅读老舍的戏剧《茶馆》。

2.写一篇阅读《茶馆》的剧评。

●延伸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秘密花园

李耕(译)

一个星期前,卡罗琳打电话过来,说山顶上有人种了水仙,执意要我去看看。此刻我正在途中,勉勉强强地赶着那两个小时的路程。

通往山顶的路上不但刮着风,而且还被雾封锁着,我小心翼翼,慢慢地将车开到了卡罗琳的家里。

“我是一步也不肯走了!”我宣布,“我留在这儿吃饭,只等雾一散开,马上打道回府。”

“可是我需要你帮忙。将我捎到车库里,让我把车开出来好吗?”卡罗琳说,“至少这些我们做得到吧?”

“离这儿多远?”我谨慎地问。

“3分钟左右,”她回答我,“我来开车吧!我已经习惯了。”

10分钟以后还没有到,我焦急地望着她:“我想你刚才是说3分钟就可以到。”

她咧嘴笑了:“我们绕了点弯路。”

我们已经回到了山路上,顶着像厚厚面纱似的浓雾。值得这么做吗?我想。

到达一座小小的石筑的教堂后,我们穿过它旁边的一个小停车场,沿着一条小道继续行进,雾气散去了一些,透着灰白而带着湿气的阳光。

这是一条铺满了厚厚的老松针的小道。茂密的常青树罩在我们上空,右边是一片很陡的斜坡。渐渐地,这地方的平和宁静抚慰了我的情绪。突然,在转过一个弯后,我吃惊得喘不过气来。

就在我的眼前,就在这座山顶上,就在这一片沟壑和树林灌木间,有好几英亩的水仙花;各色各样的黄花怒放着,从象牙般的浅黄到柠檬般的深黄,漫山遍野地铺盖着,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一块燃烧着的地毯。

是不是太阳倾倒了?如小溪般将金子漏在山坡上?在这令人迷醉的黄色的正中间,是一片紫色的风信子,如瀑布倾泻其中。一条小径穿越花海,小径两旁是成排的珊瑚色的郁金香。仿佛这一切还不够美丽似的,倏忽有一两只蓝鸟掠过花丛,或在花丛间嬉戏,她们品红色的胸脯和宝蓝色的翅膀,就像闪动着的宝石。

一大堆的疑问涌上我的脑海:是谁创造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和这样一座完美的花园?为什么?为什么在这样的地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带?这座花园是怎样建成的?

走进花园的中心,有一栋小屋,我们看见了一行字:

我知道您要什么,这儿是给您的回答。

第一个回答是:一位妇女——两只手,两只脚和一点点想法。第二个回答是:一点点时间。第三个回答是:开始于1958年。

回家的途中,我沉默不语。我震撼于刚刚所见的一切,几乎无法说话。“她改变了世界。”最后,我说道,“她几乎在40年前就开始了,这些年里每年里每天只做一点点。因为她每天一点点不停地努力,这个世界便永远地变美丽了。想象一下,如果我以前早有一个理想,早就开始努力,只需要在过去每年里每天做一点点,那我现在可以达到怎样的一个目标呢?”

女儿卡罗琳在我身旁看着,笑了:“明天就开始吧。当然,今天开始最好不过。”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值得这么做吗?”一句是心理活动描写,表达“我”认为他们冒着浓雾,开车在山路上行进,去山顶看水仙花不值得。

b.小屋的一行字条中的“我”指的是卡罗琳,“您”指的是文中的“我”。

c.文中的三个回答从三个方面向观赏者介绍了花园的建造者,为什么要建造花园,花园是怎么建成的以及花园的始建时间。

d.这篇文章的主旨概括为:要有理想并及早地一点点不停地努力去做,最后就能达到目标。

e.本文通过对花园中美丽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秘密花园的主人公在将近40年间不间断地做一件事,王利发在50年间苦心经营自己的茶馆,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参考答案:

1.be(b.“我”是花园的主人,“您”是到这里观赏的所有的人;e.表达对美丽的秘密花园的建造者的敬佩与热爱,此项意思牵强附会。)

2.花园主人在将近40年间每天用一点点时间做一件事,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引来了八方观赏者。王利发用了50年的时间苦心经营茶馆,最后却无法生活下去。两个人都爱动脑子,都勤劳,但结果却截然不同。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旧中国是个吃人的社会,不管你是勤劳者,还是聪明者都逃不出黑暗统治者的魔掌。因此,消灭旧势力,建立新中国是历史的必然。

茶馆教案 篇5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细小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这一特点。

2、了解《茶馆》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2、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王利法等主要人物形象。

2、品味本课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3、了解《茶馆》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我们展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个小“茶馆”,并用个性化的语言写出了“茶馆”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无论是花白胡子的低声下气,还是驼背五少爷的幸灾乐祸,写来都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我们不仅看到了那个时代群众的愚昧麻木,而且也感受到了革命者不被人理解的悲哀。今天,我们又看到了老舍先生为我们描绘的另一个《茶馆》,它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了解作者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简介剧情(学生知道让学生介绍,如不知道,由教师介绍)

全剧介绍:《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教师小结:

《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面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老舍先生以自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出了一曲葬歌。作品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四、分组讨论,概括本幕剧情

引导通读课文,了解第二幕剧情:

(1)、问题引导:第二幕出场人物众多。先后有哪些人物在“茶馆”里出现?他们来“茶馆”干什么?其中,哪些人物是在其他人物“表演”的过程中出现的?

(2)、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引导回答边归纳剧情:开场:王淑芬、李

三、王利发三人对话。

A、巡警摊派、勤索(穿插难民央告)B、唐铁嘴租房被拒绝(穿插报童卖报)

C、常四爷、松二爷祝贺茶馆开张。 D、特务敲诈、勒索(穿插和常四爷交锋和刘麻子交锋)

E、康顺子来茶馆找工作F、刘麻子和逃兵谈“买卖”(穿插崔久峰的悲观)

讨论题:以王利法的茶馆为背景,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进行了什么活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李三向王淑芬发牢骚——————反映茶馆为生存而进行了改良,王利法苦心经营,在动荡局势中努力挣扎,下层人民生活愈加困苦,生活难以维系。

王利法和王淑芬拌嘴————————王利法生意的难做,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威胁。

巡警和大兵的压榨与掠夺——————黑暗势力横行霸道,小商人委曲求全。

唐铁嘴要租房屋——————社会更动荡,军阀混战使得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常四爷、松二爷来贺喜开张—————————旗人失去了铁杆庄稼,倔强的常四爷自食其力,而懒散的松二爷难以维生。

吴祥子、宋恩子来抓人、敲诈————————常四爷身上表现出中国人的不甘受奴役的反抗情绪,两个特务的敲诈行为表现出反动势力的猖獗和人民的欺诈。

康顺子求工——————下层人民的不幸遭遇和困苦生活。

刘麻子和老陈、老林的交易——————病态与丑恶进一步滋生。

王利法与崔久峰——————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悲观绝望的情绪,也反映中国难以救治的黑暗事实。

老陈、老林被抢,刘麻子被抓—————————黑暗势力蛮横、霸道、社会秩序混乱。

五、师生共同研讨上节课提出的问题,初步感知《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和矛盾冲突。

明确:《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人物虽多,但关系并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之内的。整个一幕剧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这与中外传统戏剧的写法完全不同。

六、与《雷雨》比较,鉴赏《茶馆》特殊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分组讨论)

明确:

1、《雷》严格按照“三一律”创作,有尖锐的矛盾冲突的人物性格的冲撞,闪耀出烁目的火花;《茶》则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逐步展开。“画卷式”的结构,点面结合,每一幕体现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矛盾,从广阔的生活横断面上把纷繁复杂的矛盾接触点构成舞台形象,若续若断,从平凡的生活入戏,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有雄伟的场面,也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雷》以周朴园为中心,围绕他与鲁侍萍、鲁大海等人的矛盾展开戏剧冲突,反映社会生活。而《茶》第二幕出场人物30多人,但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确、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突。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家联系。

小结: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特殊的戏剧冲突小茶馆影射大时代

七、结合剧情,通过分角色朗读,鉴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王利法:

1、从《茶》全剧宏观显示王利法的一生:

一幕: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左右逢源,只求温饱,天下太平。

二幕:随着时代大改其良,任它开放,我去开张,不问天下,莫谈国事,非常顽固保守。(前面开茶馆,后面开旅馆)

三幕:请女招待,使茶馆焕发青春,最后倒闭,自杀。

为作顺民,心机用尽,

顺民不行,悬梁自尽。

2、学生分角色朗读:

“难民在门外央肯你倒是抓早点买菜去呀”后评析王利法对不同态度:

对难民:难捺的烦恼,没有同情心。

对巡警、大兵:奉承巴结、讨好、委曲求全,明知是敲诈,还赔着笑脸不得罪他们。 ——————反映的性格:胆小怕事,圆滑自私。

对唐铁嘴:——————称呼“先生”打发“不再拉拉扯扯白送茶喝”满心厌恶轻蔑,仍笑脸相迎,不得罪说谎“住满了人”

对报童:烦恼。

小结:王利法是一个圆滑自私、胆小怕事、精明强干的小商人的典型——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写照

联系下文的有关情节,进一步把握王利法的性格:

自私:默许刘麻子的肮脏交易/不愿收留康顺子母子,同情但有限度。

圆滑、怕事:对宋恩子、吴祥子的敲诈不敢反抗,曲意奉承。

继续分角色朗读,鉴赏其它几个人物形象:

1、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但一个人很难挽狂澜于即倒——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的代表。

2、松二爷: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无谋生能力的旗人代表。

3、刘麻子、唐铁嘴:满嘴流气、无耻无赖——反映了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4、崔久峰:——悲观、绝望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

5、吴祥子、宋恩子:——蛮横霸道,傲慢无礼的老牌特务的代表。

总结:

受帝国主义、军阀、反动势力、地痞重重压榨的人,他们性格的发展和命运的归宿闪烁着鲜明的时代的色彩。而帝国主义入侵、军阀混战、反动势力的横行霸道,更显示出社会的黑暗与灭亡的必然趋势。

茶馆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教学重、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则去年的海报:

话剧《茶馆》

时间: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9日

场馆:首都剧场

票价:80/100/120/150/200/

二、简介作家作品

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感知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二课时

四、听录音,概括情节

1、马五爷施威

2、康六卖女

3、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争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6、秦庞交锋

7、茶客对话

8、常四爷被抓

9、庞太监买妻

五、特殊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冠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二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昧心钱,宁恩子、吴子祥的滥捕无辜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六、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十多个,人联没特别的主次这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诏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七、人物形象:

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们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了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

第三课时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滑,傲慢无礼,一看就是老牌的特务。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解题指导: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现实。

(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地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他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见着鸟儿,就舍不得死。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心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使然。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2、课后练习四

结合有关对话和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茶馆来反映社会的。也可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看看不同的作者是怎样通过相似的情节来反映不同的社会的。

附:

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

──老舍《茶馆》

老舍解放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从1950年到1966年,他先后写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女店员》等。《龙须沟》和《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龙须沟》写于1951年,是当代第一部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剧作。作品通过解放初期北京人民生活的变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新社会。1957年,老舍完成了他最成功的名作《茶馆》。这部剧充分发挥了老舍的创作个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不但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声誉。1980年,《茶馆》在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时,轰动了欧洲,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远东的戏剧奇迹。

老舍在谈到他写作《茶馆》的构思时说,在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的号召下,“我写了《茶馆》……从内容上看,《茶馆》写的是旧社会”,“从形式上看,我大胆地把戏曲与曲艺的某些技巧运用到话剧中来,略新耳目。”老舍还说他写《茶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参预埋葬旧时代的战斗”(《〈老舍剧作选〉自序》)。《茶馆》一共三幕,三幕刻画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即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第二幕写的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第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幕戏犹如三帧风俗画卷,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概括了50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它深刻地揭示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切所谓的改良主义、个人奋斗、“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在《茶馆》的背后,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新生与腐朽,正在进行着反复的较量,新的时代正在旧时代的没落中孕育着,发展着。

《茶馆》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老舍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中一共写了70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就有50多个。有的是贯穿全剧的人物,有的是过场人物,有的是映衬人物,有的是情节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人物。剧作家描写的重点是放在五花八门的市民阶层人物上的。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善于经营、谨小慎微,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后他还是没能争得自己的生存,被那个社会逼上了绝路。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牢。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和“作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不同,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最后他说的一句充满感愤的话,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王利发的房东秦仲义,原是一个掌握着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后来主张“实业救国”,成了一个立志维新的资本家。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尽管他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他在“事业”失败后自我嘲讽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在老舍笔下进入茶馆这个“小社会”的,还有当时各种各样的人物:狠毒奸诈的清宫太监、吃洋教摆威风的教士、旧军阀的官兵和警察,以及那些从清朝一直混到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侦探、打手、流氓、人贩子、相面的等种种社会渣滓,经受着生活熬煎的旧艺人、小摊贩、厨师、小学教员等下层市民。此外,还有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农村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流入城里后的命运更加悲惨,如贫农的女儿康顺子被卖给太监为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残忍地埋葬了她的青春。总之,众多的人物形象,活现出一个叫人窒息、激人愤怒的黑暗社会。与解放前那些暴露黑暗的作品相比较,《茶馆》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写了学生运动的兴起,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参加了游击队,透出未来的一线光明。全剧结尾,三个老头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各自悲惨身世的感叹,也是象征性地为旧社会送终。剧本在埋葬黑暗的同时,也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潜台词。

《茶馆》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剧本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全剧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全剧的整体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因此剧情发展的动力不在舞台上的戏剧冲突,而在茶馆外大社会的风云变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故事线。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从青年写到老年,次要人物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等则采用两代相承的写法,每个人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而又都与时代发生深刻的联系。所以,以刻画人物取胜是《茶馆》艺术结构的生命所在。

茶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理解作品的艺术结构特点及特殊的矛盾冲突。

(二)把握节选部分众多人物的形象特点,品味语言的个性化、动作化及幽默风格。

(三)了解《茶馆》的思想艺术成就,激发戏剧欣赏的兴趣,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老舍及作品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二)介绍《茶馆》剧情

全剧共三幕,分别截取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展现出气势庞大的 历史画面。课文节选的是第一幕,时间是1898年初秋,正是戊戌变法刚刚失败,谭嗣同被问斩后不久。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这一幕没有中心故事,只有一些零星的事件,再用茶馆老板王利发将它们贯穿起来,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必然灭亡。第二幕的事件发生在民国初年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此时与第一幕相隔十多年。经过停业改良的裕泰茶馆准备开张,王利发与妻子抱怨生意艰难,时局混乱,茶馆前景暗淡。这时巡警来向王利发讨要公粮,王利发交不出,只好贿赂巡警免交。一群大兵来到茶馆闹事,王利发又送钱打发了他们。以卖菜为生的常四爷说起自己十多年前只因说?了“大清国要完”这句话,就被抓去坐了—一年多的牢,并述说了自己十多年来的经历。特务宋恩子、吴祥子要检查茶馆后面公寓里住着的学生,王利发阻止他们,无奈答应了每月给他们送钱。十多年前被刘麻子卖给庞太监做老婆的康顺子,带着养子康大力找到茶馆,见到刘麻子要跟他算账。原国民党议员、旧民主主义者崔久峰既不满现实,又悲观失望,对王利发说“中国寻巨亡不可”。刘麻子贩卖妇女,为两个逃兵说媒,宋恩子、吴样子以抓逃兵为名,把逃兵的钱全部拿走,并抓走刘麻子充当逃兵交公。

第三幕事件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日本侵略者刚刚投降,国民党就进了北京城,国民党特务与美国兵到处横行,市面一片混乱,民不聊生。裕泰茶馆也已败落不堪,难以维持。希望改良的老板王利发想聘女招待,以此来支撑老字号茶馆,但都无济于事。茶馆帮佣康顺子的养子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八路军游击区参加了革命,反动势力到茶馆逼迫王利发,要他交出康大力的母亲康顺子,否则砸掉茶馆。王利发被逼得走投无路,把儿子、媳妇、孙女送走去投奔康大力,自己与被国民党没收了一切产业的秦仲义和以卖花生豆度日的常四爷,一起聚集在茶馆里烧纸钱,为可悲的自己、也为那个可诅咒的时代送葬。当沈处长大批人马来霸占茶馆时,王利发在后屋上吊死了,茶馆与他一起,被旧时代埋葬了。第二课时

1.分组讨论:

①这一幕写到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大致可分为哪两大类?

②写了哪些事件?分别用小标题来归纳概括。

2.集体交流,明确:课本节选的《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最集中的一幕,人物众多,事件纷繁。

①这一幕出场的人物很多,但他们都是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在“茶馆”一闪而过。所有的人物、情节,像一个个画面,这无数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步展开。第就在一幕的人物,大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势力及其奴才走狗;另一类是在这“三座大山”压迫下的各阶层的人们。前者如西太后的宠奴庞太监,吃洋饭的恶霸马五爷,特务宋恩子、吴祥子、流氓黄胖子,打手二德子,人口贩子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等等。后者如王利发、秦仲义、康顺子、康六、乡妇、老人等等。

茶馆教案 篇8

《茶馆》是老舍先生所著作品,主要以一个典型的茶馆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国普通民众经历的苦难和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把握走马灯式的结构特点,学习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

3、了解剧本独特的、被人称为“卷轴画式”的结构及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感知剧情和人物形象,认识清末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教学难点

欣赏老舍的语言艺术。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舍先生的《茶馆》,以旧北京城中的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的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画面,诅咒了这三个黑暗年代,宣告了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

《茶馆》全剧共三幕:第一幕展示了戊戌变法失败,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末路的社会面貌;第二幕展示了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时期的社会面貌;第三幕展示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面貌。

二、作者作品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899年2月3日生在北京一个贫民家庭里。老舍7岁进私塾,10岁进市立小学,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受古典文学熏陶,开始用文言学习作诗和散文。1917年毕业后即任小学校长。“五四”运动后,用白话文试作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中文讲师。陆续写出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3部具有讽刺、幽默、滑稽特色的长篇小说,提供了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讽刺性的长篇体制。1930年春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6年夏,老舍辞去教职,从事专业写作,完成了著名的小说《骆驼祥子》,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七七”事变,他离别妻子儿女,只身辗转去武汉、重庆,勇敢地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

他特别重视话剧创作,1939年至1943年间,独立完成或与人合著的剧本。

《茶馆》同步练习

1.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和话剧《_________》、《________》等。

(2)《茶馆》共三章,依次截取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时期的横截面,采用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__________茶馆由_________而__________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的变迁,反映近_________年的社会面貌。

2.判断题

(1)《茶馆》写了清末、民初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并不集中,也没有一组矛盾贯穿全剧,但依然结构严谨,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

(2)《茶馆》没有统一的情节,上场的人物有七十多个,却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中心人物,只有像图画一样,将一个一个人物展放进去,显得结构散乱。这的确是该剧的遗憾之处。( )

(3)“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这句舞台说明透露出王利发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到牵连、影响茶馆生意的心理。( )

(4)“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中,“硕果仅存”表明王利发善于经营,茶馆利润很高,透露出不安定的社会现实。( )

3.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个特色。下面几句话出自何人之口,选出判断准确的一项( )

(1)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2)可是,谁要咱们旗人呢!想起来呀,大清国不一定好呀,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

(3)(接钱,没看,揣在怀里)没关系!

(4)对!您圣明,我糊涂!可是,您搜我吧,真一个铜子儿也没有啦!(掀起褂子,让他搜)您搜!您搜!

A.刘麻子 松二爷 常四爷 王淑芬

B.唐铁嘴 松二爷 常四爷 王利发

C.刘麻子 常四爷 松二爷 王利发

D.唐铁嘴 常四爷 松二爷 王淑芬

4.上面四句话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选出分析正确的一项( )

①圆滑、谦恭、世故、周到 ②回忆大清国,软弱无能

③油滑、无耻,满身奴性 ④豪爽耿直,常有闯荡江湖的侠气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5.作文:试评老舍《茶馆》的语言特色,600字以上。

答案与提示

1.(1)舒庆春 舍予 满 剧 人民艺术家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2)清代末年 民国初年 抗战胜利后 裕泰 盛 衰 五十

2.(1)√ (2)×(提示:结构散乱不对) (3)√ (4)×(提示:茶馆利润很高,不对)

3.B 4.C 5.略

《茶馆》测试

一、基础驿站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花哨(shào) 茶盅(zhōng) 腌(yān)菜  咂(zā)摸

B.戊戌(xū)  搭讪(shan) 蛊(gǔ)惑 沏(qī)茶

C.坤角(jiǎo) 惭愧(kuì) 痞(pǐ)  发髻(jì)

D.造孽(nuè)  神龛(kān) 淘汰(tài) 嗜(shì)好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按顺序把它们正确地写在方格里。

引起纠分 横眉立目 冲烽陷阵 陶朱之富

天廷饱满 说煤拉纤 珍珠玛瑙 干戈玉帛

3. 为下面的“老气横秋”选择恰当的解释。(  )

常四爷:(对松二爷)二爷,我看哪,大清国要完!

秦仲义:(老气横秋地)完不完,并不在乎有人给穷人们一碗面吃没有。小王,说真的,我真想收回这里的房子!

A.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B.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4.老舍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族人,是我国杰出的________作家。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 ”的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和话剧《 》、《________》等。

5.戏剧按不同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歌剧、舞剧;根据其场次多少可分为 、 ;按 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根据内容的性质可分为 、 、 。

二、综合园地

6.指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2)李三改良!哼!我还留着我的小辫,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

茶馆教案 篇9

一、教学目的:

1 . 领会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揭示旧中国必然走向灭亡的客观 规律。

2 . 理解本文特点: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物( 王利发) 的 悲剧命运、茶馆的变迁为线索,在全局上与历史横断面交织,展示 人物之间复杂的矛盾冲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 重点: 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 . 难点: 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 容。

三、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作者及作品;剧本阅读。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 文学常识:老舍( 1 8 9 9 ─1 9 6 6 )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解放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 9 5 1 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撊嗣褚帐跫覕的称号。撐母飻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1 9 6 6 年8 月2 4 日含恨自尽。 他的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骆驼祥子》《牛天赐传》《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月牙儿》,话剧《龙须沟》《方珍珠》《茶馆》等,他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著名作家。

茶馆》简介:

( 1 9 5 7 年发表开始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作品以旧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尘埃ü圆韫菁案骼嗳宋锉淝ǖ拿栊矗从沉舜忧迥⒚窆跄甑娇拐绞だ笕霾煌贝摹⒔迨甑纳缁崦婷玻沂玖税胫趁竦匕敕饨ǖ木芍泄亩础⒑诎岛妥锒瘢婢芍泄厝蛔呦蛎鹜觥?nbsp;

第一幕,1 8 9 8 年初秋,戌戍变法刚失败,谭嗣同问斩后不久,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的人把这里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作者在这一幕里向我们展示了腐朽的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走向末路。

1 . 剧中描写了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连官府也怕他三分。

2 . 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府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

3 . 吃朝庭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

4 . 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生活豪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

5 . 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

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地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败造成的农民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这一切表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即课文节选部分。( 民国初年)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

1 . 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

2 . 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中蒸窝窝头。

3 . 身怀绝技的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频于失传。

4 . 恶势力异常活跃,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国民党官僚互相勾结,横行霸道,地痞、特务如鱼得水。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生命财产随时受到威胁,王利发在茶馆被人霸占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的社会,表明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人投奔西山解放区的描写,暗示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本剧是旧社会的一曲葬歌,上演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二、 学生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节选部分:

词语补释(投影)

割据: 一国之内,拥有武力的人占据部分地区,形成分裂对抗的局面。

体面: 体统,身分;光荣,光彩;( 相貌或样子) 好看,美丽。

抱怨: 心中不满,诉说别人不对;埋怨。

寒酸: 旧时形容穷苦读书人的不大方的姿态。

过瘾: 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咂摸: 寻思,反复研究。p 1 4 9 注

津贴: 工资以外的补助费,也指供给制人员的生活零用钱。

兵荒马乱: 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造孽: 佛教用语,做坏事( 将来要受报应) 。也说作孽。

忏悔: 认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

盘查: 盘问检查。

搭讪: 为了应付尴尬局面而找话说。p 1 4 5 注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欣赏本文的结构特点及人物形象

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具体步骤:

一、结构特点:

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 每一个在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一个故事, 这些故事互相交织,或平行发展,共同构成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

1 . 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 以出场先后排列) :

王利发: 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王淑芬: 王利发的妻子,家庭妇女。

李 三: 打工为生的雇农。

巡 警: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

大 兵: 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兵痞。

唐铁嘴: 抽大烟,油嘴滑舌的流氓。

常四爷: 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旗人。

松二爷: 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旗人。

宋恩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

吴祥子: 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爪牙。

刘麻子: 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顺子: 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的悲惨遭遇。

康大力: 康顺子买来的儿子。

老 陈: 专为卖妻的逃兵。

老 林: 专为卖妻的逃兵。

崔久峰: 旧民主主义者。

难民、报童、学生、军官

2 . 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

李三的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苦衷、逃兵的蛮横等都表现了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那黑暗社会的产物,这种似乎撐奘碌谋鐢更能激起人们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

3 . 巧妙的衔接与穿插:

每一个情节的发展既是单一的,又与下一个情节衔接,使整个戏浑然一体。

如开场,李三向王淑芬抱怨工钱不长,可话越来越多,王淑芬同情李三,引出她与王利发的口角,李三抱怨的时候提到要关城门可菜还没买,又给常四爷送菜作了铺垫,就这样环环相扣,每一个情节既清楚又连贯。

利用人物特定身份和特殊特殊情节造成交错穿插。如刘麻子与逃兵在茶馆做人口交易,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有人出现不得不停止,王利发与崔峰的出现,作为茶馆中迎来送往的生意是完全正常的,因此,自然打断刘麻子的戏,等崔久峰下场后,宋恩子、吴祥子又上场敲诈逃兵。这种穿插使一个情节恰到好处终止,又使剧情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三题。

茶馆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揣摩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2、在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了解戏剧主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岁月如歌,在逝去的日子里,总会有些难忘的东西在我们的脑海中挥洒不去:李白的诗、韩愈的文、杜康的酒、齐白石的画、梅兰芳的京剧。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醇。老舍的《茶馆》就属于其中之一。现在据《茶馆》发表演出的时间已经将近50年了。但它仍然能带给我们极高的艺术享受。前几天,我们已经欣赏了电影《茶馆》,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茶馆》,去领略它的艺术魅力。

(投影显示课题)

二、学生表演《茶馆》片段。·

(投影显示表演者姓名)

三、人物形象分析: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前后三幕中出场的共有30多个,我们不可能一一分析,这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一下课文节选部分出现或涉及到的一些重要人物,包括: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刘麻子、唐铁嘴及课文中提到的秦二爷几位。

(投影显示八位人物姓名,点击王利发人名进入相关链接)

(一)、王利发。

1、对不同人采取不同态度。

(1)、对难民、李三等人:“别耽误功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再研究!”

对难民强硬、冷漠,对李三虽同情,却有限度,表现他自私。

(2)、对大兵、警察、特务:“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儿,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

对他们的态度则是讨好,巧应付,怕得罪。表现王利发的圆滑世故。

(3)、对唐铁嘴之流:“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啦!”“可是,我这儿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

对唐铁嘴厌恶仍笑脸相迎,表现王利发的精于处世。

2、善于经营,不断改良。

“allright?”“yes,也有这么一说!”

体现王利发言语上的改良。

“西直门的德泰,……全先后脚儿关了门,只有咱们裕泰还开着,……”

“大茶馆全关了,就是你有心路,能随机应变地改良!”

通过王淑芬和常四爷之口表现王利发善于改良,是茶馆业中的佼佼者。

3、对现实不满,含蓄表达:

“这年月还值得感谢!”“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表现王利发的胆小怕事。

总结: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二)常四爷。

1、“我卖菜呢!自食其力,不含糊!……听说你明天开张,也许用得着,特意给你送来了!”

表现常四爷的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2、“什么时候洋人敢再动兵,我姓常的还准备跟他们打打呢!……”

表现常四爷的爱国、敢作敢为。

3、“要是洋人给饭吃呢?”“盼着你们快快升官发财!”

表现常四爷的正直、倔强。

总结:旗人。正直,爱国;倔强,敢作敢为;自食其力,乐于助人。

(三)松二爷。

1、“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

表现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

2、“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儿!不能不请安!”“你说得对!嗻!四爷,走吧!”

表现松二爷的胆小怕事。

总结:旗人。胆小怕事,懒散无能,游手好闲,喝茶玩鸟,不愿自食其力。最终饿死。

(四)秦二爷。

民族资本家。一心实业救国,最终破产。

(五)刘麻子。

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

(六)唐铁嘴。

“我感谢这个年月!”“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算命看相的江湖骗子。无耻。

(七)宋恩子、吴祥子。

1、“王掌柜不愿意咱们看,王掌柜必会给咱们想办法!咱们得给王掌柜留点面子!”“对啦!坐下谈谈吧!你们是要命呢?还是要现大洋?”“别动!君子一言:把现大洋分给我们一半,保你们俩没事!咱们是自己人!”

表现宋、吴二人的贪婪、蛮横、霸道。

2、“有皇上的时候,我们给皇上效力,有袁大总统的时候,我们给袁大总统效力……”“谁给饭吃,咱们给谁效力!”

四、戏剧主题分析:

在茶馆中,老舍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面有广大市民的代表王利发,有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常四爷,有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松二爷,还有地痞无赖刘麻子、江湖骗子唐铁嘴、老牌特务宋恩子、吴祥子等等。老舍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将这些人物展示给我们看,他应该另有深意。先来听听剧中人物自己的话吧!(点击王利发、常四爷、唐铁嘴人名观看相关影片)也许,我们能从不同人物的不同结局中找到答案。这八个人,可以简单地分个类,上面四个,可以归入好人的范畴,下面四个,则应归入坏人的范畴。王利发悬梁自尽,常四爷落魄一生,松二爷惨遭饿死,秦二爷最终破产。好人遭了殃!刘麻子等人却在这个社会中如鱼得水,坏人猖狂无比!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常说“邪不压正”,可在《茶馆》中,邪却确确实实地压住了正,这其中的根源何在?看来老舍先生批判的矛头已经不仅仅是宋恩子、吴祥子等反面人物了。他要展示的实际上是整个旧时代的黑暗。

《茶馆》展现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揭示了旧社会的必然灭亡。

在《茶馆》中,不管是哪个时代,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漆黑一片,难道就没有一点希望了吗?戏剧中是否给了我们希望? 明确:希望在于以康大力为代表的西山八路!

五、结束语、课后作业:

秦二爷走了,常四爷走了,王利发也走了,我们这堂课也该结束了。给大家布置个课后作业:比较《雷雨》、《茶馆》的戏剧结构及矛盾冲突。同学们再见!

茶馆教案 篇11

课文《扬州茶馆》出自四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扬州最著名的是茶馆,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满满的。扬州茶馆吃的花样最多。坐定了沏上茶,便有卖零碎的来兜揽,手臂上挽着一个黯淡的柳条筐,筐子里摆满了一些小蒲包,分放着瓜子花生炒盐豆之类。又有炒白果的,在担子上的铁锅里爆着白果,一片铲子的声音。得先告诉他,才给你炒。炒得壳子爆了,露出黄亮的仁儿,铲在铁丝罩里送过来,又热又香。还有卖五香牛肉的,让他抓一些,摊在干荷叶上;叫茶房②拿点好麻酱油来,拌上慢慢地吃,也可向卖零碎的买些白酒来喝。

叫茶房烫干丝是不可少的。烫干丝先将一大块白豆腐干飞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滗③去了水,拨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撮虾米和干笋丝在尖儿,就成。说时迟,那时快,刚瞧着在切豆腐干,一眨眼已端来了。烫干丝就是清的好,不妨碍你吃别的。

接着该要小笼点心。扬州的小笼点心,肉馅儿的、蟹肉馅儿的、笋肉馅儿的且不用说,最可口的是菜包子、菜烧卖,还有干菜包子。菜选那最嫩的,剁成泥,加一点儿糖一点儿油,蒸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到口轻松地化去,留下一丝儿余味。干菜也是切碎,也是加一点儿糖和油,燥湿恰到好处;细细地咀嚼,可以嚼出一点橄榄般的回味来。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前言】

《扬州茶馆》是朱自清先生的《说扬州》节选。朱自清是一位语言大家,他的散文以纯真朴实的风格见长,给人疏朗清新的感觉。这篇《扬州茶馆》,作者如一位老茶客,带着后生到扬州茶馆品茶吃点心。但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的关系,学生学习课文肯定遇到很多困难,就是老师也是不能一下子就弄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的,因此要上好这篇课文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的。难在朱自清先生写出的茶馆的韵味是向我们展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设计】

一. 揭示课题

1. 板书:茶馆

2. 交流:你有没有去过茶馆?吃过什么茶点?

3. 板书:扬州

师述:扬州是我国的一座历史名城,山灵水秀,而扬州最著名的就是茶馆。

4. 齐读课题。

5.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从他朴实的语言中,去感受扬州茶馆那独特的风俗文化,并走进扬州茶馆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 介绍作者(出示多媒体)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扬州茶馆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板书:吃的花样最多

2.再读课文,列出文中扬州茶馆的茶食名称。

3.交流。

4.在那么多的特色茶食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茶食?

5.学生自行准备,然后交流。

四.语言实践和课外延伸

1.咱们班有的同学来自河南,有的来自四川,还有其他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小吃,请这些小朋友来介绍一下?

(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和观察,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2.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有名的特色小点?向同学们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茶馆教案 篇12

《茶馆》是老舍先生所著作品,主要以一个典型的茶馆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国普通民众经历的苦难和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茶馆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茶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独特的“卷轴画式”的结构,指导学生理清课文情节并归纳概括剧情。

2、理解台词的动作性和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欣赏具有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图画和浓厚的京腔京味。鉴赏剧本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来展开情节、表现人物与时代的矛盾冲突的方法。

3、注意台词的动作性。找出一些典型的语句,让学生体会它们表达了说话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怎样牵动舞台上其他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的。

4、注意体味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课文中许多语言都不限于它们字面上的意思,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

教学重、难点:

1、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个性化的语言。

2、本文的矛盾冲突,人物的对话的潜台词的含义。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看一则去年的海报:

话剧《茶馆》

时间:2004年5月19日-2004年5月29日

场馆:首都剧场

票价:80/100/120/150/200/

二、简介作家作品

1.2004年5月27日,是北京人艺的节日。中国民族话剧的彪炳之作《茶馆》,迎来了它第500场演出的辉煌之日。曾经在上一版《茶馆》中参与演出的老艺术家郑榕、蓝天野、黄宗洛、胡宗温、朱旭、吕中等二十余人,和观众一同在裕泰大茶馆的茶香中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茶馆》是中国话剧的丰碑。它1958年3月首演于首都剧场,其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1980年,该剧应邀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访问演出,开创了中国话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篇章。1992年7月,随着老一代艺术家逐渐退出舞台,《茶馆》举行了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历史将它定格在374场。1999年10月,北京人艺以全新阵容重排《茶馆》。从焦菊隐、夏淳到林兆华,从于是之、蓝天野、郑榕到梁冠华、杨立新、濮存昕,《茶馆》成就了一代代艺术家。

2.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民堂》《火葬》等,中篇小说《月芽儿》《我这一辈子》。剧本有《龙须沟》《茶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三、整体感知

《茶馆》共三幕,各写一个时代。

第一幕: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云集此处:信洋教的小恶霸,依仗洋人,神气十足,连官府也怕他三分;有钱有势的人家为了一只鸽子,可以请来官方的打手和差人打群架;吃朝廷钱粮的旗人整日游手好闲;朝中的太监总管不仅家中人生活奢华,而且还可以用高价买来妻子;农民和城市贫民却卖儿卖女;常四爷谈国事被抓;秦仲义雄心勃勃兴办工厂,工业救国。这种剪影式的描写,展现了清末社会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渗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荒淫、腐败所造成的农民的破产、市民贫困和社会黑暗,表明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日即将来临。

第二幕(节选部分):军阀混战时期,茶馆生意艰难,尽管王利发苦心改良,但也只能惨淡经营。

第三幕: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社会生活。剧中所有正直的人都陷于一种不可自拔的困境中。裕泰茶馆已经破烂不堪,无论主人怎样改良也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意;有名的厨师只能在监狱里蒸窝窝头;身怀绝技的艺人无法维持生计,民间艺术濒于失传。与此对照,恶势力却异常活跃,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老一代人更加衰颓,其后代登场。刘麻子、唐铁嘴、二德子等流氓打手更无耻;沈处长比以前的马五爷更仗洋人势力向中国人施威;庞太监的侄子们则组织复辟活动,百姓更难以生活。最后茶馆掌柜王利法在茶馆被人霸占之后悬梁自尽。作者怀着强烈的激情批判和诅咒了这样一个黑暗的时代,表明了旧中国注定灭亡。剧中通过康大力等投奔西山解放区一笔亮色,暗示出黑暗就要过去,光明即将到来。

第二课时

四、听录音,概括情节

1、马五爷施威

2、康六卖女

3、常四爷骂洋货

4、鸽子之争

5、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

6、秦庞交锋

7、茶客对话

8、常四爷被抓

9、庞太监买妻

五、特殊的戏剧冲突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剧中虽然集中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针锋相对的冲突,那么《茶馆》的戏剧冲突是什么呢?主题又是怎样体现的呢?《茶馆》所采用的是特殊的戏剧冲突——人民与旧时代的冲突。剧中人物仿佛是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必然地运行,正直、善良的人民无法摆脱厄运的袭击,那些异常活跃的冠渣滓,各自遵循着自己的道德准则行事。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人物与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时代的冲突。王利发的求情,二德子的蛮横刘麻子的挣昧心钱,宁恩子、吴子祥的滥捕无辜等,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指使的军阀混战给社会造成的黑暗,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六、人物塑造上的特点:

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三十多个,人联没特别的主次这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但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诏铁嘴等人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七、人物形象:

王利发:精明干练,见机应变,胆小怕事,是一个自私的商人。

唐铁嘴:抽大烟,油腔滑调的流氓。

松二爷:游手好闲,没能力谋生的族人。

常四爷:正直,倔强,敢作敢为,乐于助人的族人。

二德子:一们打手,凶悍,野蛮。

马王爷:被称职为吃洋饭的洋奴。

刘麻子:说媒拉纤,拐卖人口的地痞。

康六:下层劳动人民,被骗卖女。

黄胖子:了面调停纠纷的黑社会人物。

李三:打工为生雇农。

秦仲义:裕泰大茶馆的房主。小财主。

庞太监:封建势力的代表,是个荒淫无耻之徒。

宁恩子,吴祥子:老牌特务,告密捕杀革命者,统治阶级的瓜牙。

第三课时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剧的一大特色。老舍善于从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出发,让他们说出符合自己个性的语言。每个人物的语言都是自己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显示着自己的性格。如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与各种人物打交道,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与他的掌柜的生涯非常吻合。常四爷豪爽耿直,带有闯荡江湖的侠气和饱经沧桑的沉重感。宋恩子、吴祥子狡诈奸滑,傲慢无礼,一看就是老牌的特务。刘麻子、唐铁嘴则满嘴流气,是典型的地痞无赖。出场的人物很多,台词有多有少,但都活灵活现,具有鲜明的个性。如课文开头李三的抱怨,抱怨“越改越凉,冰凉”,抱怨“什么都改良,为什么工钱不跟着改良呢?”

这些抱怨的话非常符合在茶馆已干了二十多年的老伙计的身份。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解题指导:剧本中的语言往往有丰富的潜台词,阅读时应该能够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1)“硕果”一般比喻巨大的成绩。把一个在社会中微不足道的茶馆的存在说成“硕果”,是大词小用,暗示当时社会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透露出黑暗的现实。

(2)帝制虽然改了,但“国事”却如潮水无情地涌来:军阀开战、饥民逃难、兵警横行,等等,这一切使得王利发的茶馆日益陷入窘境。他把“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越来越大,透露出他对社会的不满,也反映了他不想因茶客谈国事而受牵连、影响茶馆生存的心理。

(3)是通过谐音双关构成的。用“凉”谐“良”,表明了李三内心的困苦、凄凉和对王利发的不满。

(4)松二爷是个旗人,虽然已经没有了“铁杆庄稼”,已经挨了饿,但是一提到鸟儿,他就来了精神,有了活力。他把鸟儿看得比自己还重,宁可自己饿着,也不让鸟儿饿着;一见着鸟儿,就舍不得死。让人听了觉得很可笑。但是在这可笑的后面,却使人感到心酸:一个能写能算的人,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还要靠鸟儿来维系自己的生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使然。

(5)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他过不去。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的流氓本性。

2.课后练习四

结合有关对话和情节,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茶馆来反映社会的。也可与鲁迅小说《药》对茶馆中茶客的描写作比较分析,看看不同的作者是怎样通过相似的情节来反映不同的社会的。

附:

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

──老舍《茶馆》

老舍解放后以戏剧创作为主,从1950年到1966年,他先后写了《方珍珠》《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女店员》等。《龙须沟》和《茶馆》是老舍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龙须沟》写于1951年,是当代第一部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剧作。作品通过解放初期北京人民生活的变迁,满腔热情地歌颂了新社会。1957年,老舍完成了他最成功的名作《茶馆》。这部剧充分发挥了老舍的创作个性,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意义,不但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以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国际上赢得了极大声誉。1980年,《茶馆》在西德、法国、瑞士等国演出时,轰动了欧洲,称它是“带着中国民族风味的艺术”,是远东的戏剧奇迹。

老舍在谈到他写作《茶馆》的构思时说,在文艺创作要百花齐放的号召下,“我写了《茶馆》……从内容上看,《茶馆》写的是旧社会”,“从形式上看,我大胆地把戏曲与曲艺的某些技巧运用到话剧中来,略新耳目。”老舍还说他写《茶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参预埋葬旧时代的战斗”(《〈老舍剧作选〉自序》)。《茶馆》一共三幕,三幕刻画了三个可诅咒的时代。第一幕的时间是1898年,即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晚清末年;第二幕写的是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第三幕写的是抗战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前夕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幕戏犹如三帧风俗画卷,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三个黑暗、病态、荒诞的社会发展片断,从历史的纵向和横向概括了50年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和种种人物命运的变迁。它深刻地揭示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一切所谓的改良主义、个人奋斗、“实业救国”的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在《茶馆》的背后,一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新生与腐朽,正在进行着反复的较量,新的时代正在旧时代的没落中孕育着,发展着。

《茶馆》描绘了一个五光十色的“茶馆世界”,老舍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剧中一共写了70多个人物,出场人物就有50多个。有的是贯穿全剧的人物,有的是过场人物,有的是映衬人物,有的是情节发展需要而设置的人物。剧作家描写的重点是放在五花八门的市民阶层人物上的。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善于经营、谨小慎微,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自己的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最后他还是没能争得自己的生存,被那个社会逼上了绝路。常四爷是一个“旗人”,是属于享有“铁杆庄稼”(吃皇粮)特权的一类人。他性格耿直、刚强,富于强烈的正义感和爱国心。面对清朝的腐败,他激愤地说:“大清国要完!”因而坐了牢。他参加过义和团的反帝战斗,后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卖菜人。和“作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不同,他“一辈子不服软,敢作敢当,专打抱不平”。他“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但结果是“一事无成”!最后他说的一句充满感愤的话,对他的性格作了生动的总结:“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王利发的房东秦仲义,原是一个掌握着相当家产的血气方刚的阔少,后来主张“实业救国”,成了一个立志维新的资本家。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动统治,尽管他惨淡经营几十年,最后还是彻底破产。他在“事业”失败后自我嘲讽地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笨蛋!”在老舍笔下进入茶馆这个“小社会”的,还有当时各种各样的人物:狠毒奸诈的清宫太监、吃洋教摆威风的教士、旧军阀的官兵和警察,以及那些从清朝一直混到国民党统治时代的侦探、打手、流氓、人贩子、相面的等种种社会渣滓,经受着生活熬煎的旧艺人、小摊贩、厨师、小学教员等下层市民。此外,还有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他们在农村被逼得走投无路,而流入城里后的命运更加悲惨,如贫农的女儿康顺子被卖给太监为妻,那个不合理的社会残忍地埋葬了她的青春。总之,众多的人物形象,活现出一个叫人窒息、激人愤怒的黑暗社会。与解放前那些暴露黑暗的作品相比较,《茶馆》增加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写了学生运动的兴起,康大力到北京西山参加了游击队,透出未来的一线光明。全剧结尾,三个老头撒纸钱“祭奠自己”,既是对他们各自悲惨身世的感叹,也是象征性地为旧社会送终。剧本在埋葬黑暗的同时,也蕴含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潜台词。

《茶馆》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剧本以茶馆为舞台,在三个历史断面上对社会世态进行展览性的描绘。全剧不是以一人一事为主要线索构成贯穿始终的情节,而是以人物带动故事,把众多人物的生活片断巧妙地同作品的主题罗织在一起,组成若干幅时代的剪影,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反映了纷纭复杂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风貌,表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社会心理。全剧的整体冲突是人民与旧时代的矛盾,因此剧情发展的动力不在舞台上的戏剧冲突,而在茶馆外大社会的风云变幻。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成为独立的故事线。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等从青年写到老年,次要人物刘麻子、唐铁嘴、吴祥子等则采用两代相承的写法,每个人都说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而又都与时代发生深刻的联系。所以,以刻画人物取胜是《茶馆》艺术结构的生命所在。

《茶馆》测验题

(一)综合创新题:阅读《茶馆》第三幕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秦仲义:日本人在这儿,说什么合作,把我的工厂就合作过去了。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

王利发: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常四爷:盼哪,盼哪,只盼谁都讲理,谁也不欺侮谁!可是,眼看着老朋友们一个个的不是饿死,就是叫人家杀了,我呀就是有眼泪也流不出来喽!松二爷,我的朋友,饿死啦,连棺材还是我给他化缘化来的!他还有我这么个朋友,给他化了一口四块钱的棺材;我自己呢?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看,(从筐中拿出些纸钱)遇见出殡的,我就捡几张纸钱。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我只好给自己预备下点纸钱吧,哈哈,哈哈!

秦仲义:四爷,让咱们祭奠祭奠自己,把纸钱撒起来,算咱们三个老头子的吧!

王利发:对!四爷,照老年间出殡的规矩,喊喊!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戏的内容和意义。

2.概括地归纳秦仲义、王利发、常四爷三个人的身份和性格特征。

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一幕所反映的时代和三个人共同的思想情绪分析认识准确的一项是( )

A.解放前夕,三人都充满了绝望情绪。

B.抗战刚刚胜利,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C.日本投降不久,三人都充满了绝望的情绪。

D.解放前夕,他们充满了不平、懊恼和愤慨。

4.请对下面两句台词的含义加以简要分析。

①“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

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雷雨》中,曹禺把二十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和[]集中在一天的特定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同是炎黄子孙,鲁侍萍这位柔弱、善良、温情的女子,在那个特定的社会里却一直不能将驾驭生命的缰绳紧握在自己手中,她被封建买办资产阶级家庭所躁躏,被伪善的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混血儿周朴园所欺骗。在第二幕中,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看似平淡,冲突却异常激烈。当周朴园吩咐她“先下去”时,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短的话语和细微的表情变化,就很好地展示了侍萍 A 和 B 的心情,当侍萍说“老爷,想见一见她么”时,冷酷无情的周朴园连忙回答:“不,不,不用。”三个“不”字,便将他人性的   C  和  D   暴露得淋漓尽致。当周朴园得知面前这个两鬓染霜的老婆子就是他当年玩弄过的漂亮的使女时,他色厉内荏,拿出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并声称“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将肮脏的支票撕得粉碎,然后迸发出血泪控诉:“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这一撕,撕碎了周朴园①的假面具,撕碎了资本家②的信条,撕出了侍萍③的性格,撕出了她三十年风雨中磨炼出的④精神。

1.“戏剧不懂得平静过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2.第一段的两个括号中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血缘关系 纠葛 B.暖昧关系 阶级矛盾

C.家庭不和 父子冲突 D.劳资冲突 凌辱

3.为什么说周朴园是“混血儿”?

4.台词要有个性化,要能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第二段中侍萍的话展示了怎样的心情,周朴园的三个“不”,勾画了他什么样的人性和灵魂?请在A、B、C、D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双音节词。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5.侍萍冷冷的一句话“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表达了她对周朴园怎样的情感?

6.最后一段末尾,作者用了一组排比句,有力地评论了侍萍很有个性和表现力的动作和语言。试根据上下文,填写出这些方框中的词语。

① 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

(三)高考题(1999,全国)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___________,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四)创新作文题

下面二题任选其一,不少于700字。

1.就你自己看过的一部戏剧、电影、电视剧,写一篇赏析性评论,题目自拟。

2.就你阅读过的一部剧本,写一篇札记,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及点拨

(一)1.三个人互诉不幸,含着眼泪为自己撒起纸钱,也为时代唱起葬歌。2.秦:是个民族资本家,终于被各种反动势力吞噬而彻底破产了,变得无可奈何。王:是个小商人,虽善于经营,却无法抵御住各种反动恶势力的欺压,是个可怜虫,无路可走,只有自杀。常:是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的代表,骨气铮铮,富有反抗精神。3.B 4.①这句话代表了旧中国千万个小商人的悲惨命运,是对黑暗的旧时代的控诉。③像常四爷这样正直、善良的老百姓爱自己的祖国,而代表国家的政府却不爱老百姓。

(二)1.拟人:戏剧要靠集中、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2.A 3.因为周朴园既有资产阶级的虚伪的反动本性,又有封建阶级狠毒伪善的一面;他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式的家长,是悲剧的罪魁,又是惯用封建伦理作为统治家庭的罪恶工具的典型代表。 4.A.愤恨;B.痛楚;C.奸诈;D.伪善5.失望、蔑视、愤怒6.①自私自利(冷酷伪善)②金钱万能(有钱能使鬼推磨)③善良正直④自尊刚强(反抗)

(三)此题考查了两个知识能力点,又给学生一定的答题自由空间,答案是开放性的。要注意前后语言的句式、修辞。内容特点:用比喻;前低后扬;前后照应。参考例句:五十年像一首歌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乐曲渐趋高潮。

(四)点拨:第1题:要着重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色三方面选择评论点;评论点宜小不宜大;引用作品原文时要注意引用方式;不要写成读后感。第2题:注意与读后感的区别。

《茶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茶馆》是本单元第二篇阅读课文,这个位置决定它在学生知识的掌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要引领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又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既要承担教会学生鉴赏方法的工作,又要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

2、 掌握《茶馆》卷轴式结构及其独特的戏剧冲突。把握主旨。 难点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重点

4.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5、 培养学生的文本研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过程和方法

师生课前分别准备资料,课上师生互动, ( 方法)

通过诵读、讨论、研习、品读的过程,完成教学目标,解析重点、难点。 (过程)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茶馆》全剧,了解人物的命运。(使学生对《茶馆》有感性认识)

2、查阅资料或翻阅书籍,了解本文的作者,本文的写作背景,弄清“戊戌变法”“庚子年”“八旗”等概念。(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

3、预习课文内容,清除语言障碍,准备复述。(为理性分析文章打基础)

(二)导入

《药》中的茶客→中国的茶文化→茶馆老板的辛酸→旧社会的茶馆的命运。

(三)题目介绍

《茶馆》写于1957年,是老舍话剧创作的高峰。曹禺称它为“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剧本以北京裕泰大茶馆为中心场景,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近50年的社会生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和罪恶,达到了作者预想的创作意图,即埋葬这三个可诅咒的时代,宣告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茶馆》全剧共三幕,一幕写一个时代,每一幕敲响一个时代的丧钟,最后一幕三个人的谈话点出了全剧的主题。

课文节选的是《茶馆》第二幕。这一幕写的是民国初年军阀混战时期。这时裕泰茶馆渐趋衰落,茶馆主人王利发积极迎合潮流实行改良,却仍然难以维持下去。

以茶馆为题的原因

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客生活上的变迁可以反映社会的变迁。

(四)研习课文

1、 梳理情节,(掌握课文卷轴式的平面结构。把握主旨)(解决教学重点)

A、请一名同学根据预习简要复述课文节选部分的故事情节,教师通过演板进行概括。(这个步骤既检测了预习,使预习和新课紧密衔接,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板书内容为课文中以人物上场为次序的一些小故事,比如;李三牢骚,难民哀告。巡警索贿。大兵强取,唐铁嘴租房,常四爷送菜,特务的敲诈,康顺子的遭遇 ,刘麻子的生意,崔久峰的悲哀 ,刘麻子的悲剧等等

结合板书分析

(1)一个一个故事就象一个一个画面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副卷轴画,汇成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了解文章结构,它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统一的情节线索,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是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2)故事多出现的人物也多,但这些人物之间大多没有正面冲突,与茶馆的兴衰也无直接关系,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然而正直善良的人无法摆脱厄运,社会渣滓却横行霸道,作者把哪个矛头直指哪个旧时代,每个故事的冲突都暗示了人物与时代的冲突,揭示的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激起人民对旧时代的强烈憎恨,提醒人门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第二课时

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分组讨论人物形象,重点讨论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教师点拨、归纳。

(1)比如归纳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分为三类:

①人民生活的苦难。

②黑暗势力横行霸道,鱼肉百姓。

③劳动人民朴素的爱国和反抗意识;遗老遗少的哀叹。

从上面三类场景中,让学生各选出一场进行分析,看看王利发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有什么不同的表现,从而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王自私,精明,干练,善于应酬的性格。

(2)再比如常四爷是旗人,却也反对大清帝国他的言谈反映正直,善良,敢作敢为的正义感

3.品味准确、生动、幽默而富于个性化的语言。

五、拓展延伸

1、 比较《茶馆》与《雷雨》的戏剧结构,了解本文的卷轴式平面结构

2、阅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选段,分析水手长的形象

六、课堂小节

交代本文的重点、难点完成情况

七、布置作业

1、课下分角色表演《茶馆》的一个片断

2、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茶馆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通过极具特色的《扬州茶馆》,了解中国传统饮茶风俗,及饮食文化。

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把烫干丝过程给大家作介绍。

教学重点:

了解几种扬州小吃,知道扬州小吃的特点及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复述烫干丝的过程。

教学准备:

1.布置课前预习,并观察炒鸡蛋的过程。

2.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读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吗?知道广陵就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吗?知道扬州吗?(扬州是江苏的一个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大运河贯穿南北,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名城。扬州的小吃,极具特色,名目繁多,并且随着季节的变化,小吃也会随之变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扬州茶馆里的各种小吃。(板书课题)虽然课题是《扬州茶馆》,但课文主要介绍的是茶馆里的各种小吃。(板书:各种小吃)

2.引导入课:

扬州茶馆里到底有什么好吃的小吃?这好吃的小吃又是怎样制作的?小朋友想不想到扬州茶馆里去看一看?那好,我们这就随着作者,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

2)找一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扬州小吃?(用划出)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小吃的制作过程?

2.交流、反馈。[板书:零碎小吃烫干丝小笼点心]

三、再读课文,理解、体会

1.指名读第一节,其余同学闭眼想象茶馆里的情景。

2.组织说说:

①通过想象,你仿佛在扬州茶馆里看到了什么?

②这一小节里介绍了扬州茶馆里的哪些小吃?哪些是你曾经吃过的?

[随机点拨:文中写到卖零碎的,这零碎指的是什么?]

3.自由轻声读第二节,从文中找出做烫干丝的动词。[出示表格]

4.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有关烫干丝的动词填入如下表格中)

什么事怎么做

烫干丝切浇滗拨倒搁

炒鸡蛋

5.说话训练。

1)不看书,用上表格中的动词说说烫干丝的过程。

[先指名说,再每人说一遍。]

2)指名说说课前所观察到的炒鸡蛋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动词[填入上表中]。

过渡:课文除了介绍烫干丝外,还介绍了什么小吃?又是怎样介绍的呢?

6.分组阅读课文第三节,边读边讨论:

①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②怎么理解课文最后三句话的意思?

7.组织交流,并完成练习。

1)组织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小笼点心的。

[随机点拨:小笼点心有那几种馅?]

2)组织完成下面的选词填空题:[出示]

蒸选剁加

做菜包子、菜烧卖和干菜包子,菜()那最嫩的,()成泥,()一点儿糖一点油,()得白生生的,热腾腾的。

[填完后组织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用词的准确]

3)组织说说对课文最后三句话的理解。

[出示]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这样有分寸;偶尔上一次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最后总不免捧着肚子走出。

[随机点拨:偶尔上一次茶馆的人为什么总忍不住狼吞虎咽?]

四、总结全课,朗读课文

1.总结谈话:

读了《扬州茶馆》这篇课文后,我们对扬州的各种小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现在是否知道扬州小吃为什么有名吗?(因其风味独特、制作精细,色、香、味俱全)

2.分组朗读全文。

四、拓展引申

[出示]中国的名小吃很多,除了扬州的各种小吃外,还有北京的冰糖葫芦,云南的过桥米线,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你还知道哪些着名的小吃?能否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小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部分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茶馆教案 篇14

学法建议

1957年发表并演出的《茶馆》,代表了老舍先生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作品以旧

北京城中一个大茶馆——裕泰茶馆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对茶馆及各类人物变迁

的刻画和描写,反映了清末、民国初年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的时代近50年的

社会面貌,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的动荡、黑暗与罪恶,对世人宣告了

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这样说,《茶馆》是老舍以自

己丰富的阅历,凭借对北京市民社会的熟悉,带着对旧社会的满腔憎恨,为它唱

出的一曲挽歌。全剧共三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二幕。

学习本文,宜抓住三点:①抓住全剧的“群像展览式”结构。一幅卷轴画的渐

次展开,我们看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与那个旧时代冲突的一个个侧面;②把

握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王利发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王利发这个形象的悲

剧结局反映了!日时代的不合理,揭露了旧制度吃人的本质;③学习本文特有的语

言特色:a,人物语言的个性化;b.语言的幽默风格;c.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释疑解难

1.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何特点?

《茶馆》的情节结构与中国传说的戏剧写法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

也没有显在的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而是以写人来带动情节的发展。每一个在

茶馆中出现的人物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相互交织,或平行发展,共

同构成了茶馆这样一个大时代的缩影。课文中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他们没有

特别的主次之分,每个人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中是匆匆过客——李三的

抱怨、巡警的勒索,难民的哀告、逃兵的蛮横……都表现了帝国主义控制下的军

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社会造成的黑暗。而刘麻子、唐铁嘴等人正是

那个黑暗社会的产物。用一个个“过客”般的形象以及粗线条的经历来反映那个

病态社会的林林总总,这是老舍先生在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大创新。

2.如何看待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性人物?

王利发是茶馆的老板,子承父业,更继承了其父“多说好话,多作揖”的处世

哲学;他精明、干练、谨慎,委曲求全,善于应酬,也善于经营,善于改良。像他这

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逃脱不了破产,悬梁的命运。剧本通过这个形

象的刻画,反映了!日时代、旧制度吃人的本质特征。

典型题例

例1 老舍先生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作者在《茶馆》中着力刻画了

一批“小人物”。下列人物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利发  ②松二爷  ③康顺子  ④崔久峰  ⑤吴祥子  ⑥刘麻子  ⑦宋

思子 ⑧唐铁嘴 ⑨常四爷 ⑩巡警 ⑾老林 ⑿老陈

A.①②④⑤/⑦⑨⑾/③/⑥⑧/⑩⑿

B.①②③⑨/④/⑤⑦⑩/⑥⑧⑾⑿

C.①②③/④⑩/⑤⑦⑧⑩/⑨⑿

D.①③/②/④⑾⑿/⑤⑥⑦/⑨⑩⑿

[分析] ①②③⑨属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④为旧民主主义者;⑤⑦⑩是反

动统治阶级的走狗帮凶;⑥⑧⑾⑿是社会的渣滓。

[解答] B

例2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②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③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④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

⑤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

来!

⑥我要是会开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⑦就走吧,还等着真换两个脆的吗?

A.③⑦不同;②⑥不同;①④相同。

B.③⑦相同;①②不同;④⑥不同。

C.④⑥相同;①⑦相同;④⑤相同。

D.②④不同;①⑥不同;③⑤不同。

(分析)①借代,反问②暗喻③借代④夸张⑤夸张,比喻⑥暗喻

⑦反问、借代。

(解答)A

【能力层面训练】

知识掌握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2.对下面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①我这儿正没有辙呢。(办法)②唱落子的坤角。(评剧或曲艺)

③你的嘴呀比我的还花哨。(会说话)

④都叫你咂摸透了。(仔细辨别)

⑤我卖莱呀!自食其力,不含糊。(千真万确,一点不假)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

能力提高。

3.对“王利发真像个‘圣之时者也’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王利发像读书人那样过分迂腐,缺少变通。

B.王利发像孔子那样,是一个圣哲之人。

C.王利发像孔夫子一样,是一个能适应时代和环境变化的人。

D.王利发像古代圣人一样,是一个明智而有计谋的人。

延伸拓展

4.选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

A老舍先生1951年获得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

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入《四世同堂》等。

B.常二爷和松二爷都是清朝时能吃官家钱粮的旗人形象。这两个形象反

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

C.《茶馆》中塑造了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刘麻子等社会渣滓的

形象,表现了当时社会的变态和畸形。

D.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坚强不屈、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窦娥发誓愿

独白,给唱词作了铺垫说明,与唱词紧密结合,既实现了她的反抗性格,又推动了

情节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单元立体检测] A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了。(长期努力实践)

B.三闾大夫,请你容恕我,我把那恶人郑詹尹刺杀了。(原谅宽恕)

C.念窦娥葫芦提当罪葱,念窦娥身首不完全。(糊涂的意思)

D.王淑芬正和李三忙着布置,把桌椅移了又移,摆了又摆,以期尽善尽美。

(希望)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

B.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

C.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

才过三天,然而周少爷不要她了。

D.果真有毒,倒是我现在所欢迎的。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

心活着看见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呵。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周朴园,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B  二、三学生由后而来,与他们打招呼,出去。

C.告诉不告诉你没有关系。——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

是怎么回事?

D.这是怎么啦?民国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5.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句是

A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B.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C.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么糊突了盗跖、颜渊?

D.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

6下列句子中不是单句的一项是

A.我们知道爱真理,爱正义,抵御强暴,保卫楚国。

B.秦国已经允许割让的商放之地六百里,不用说,就永远得不到了。

C.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你的来历我都知道,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7对下列关于元杂剧术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外,角色名,外末的简称,扮演老年男子;净,角色名,俗称"花脸";正旦,

角色名,扮演女主角,卜儿,角色名,扮演老妇人。

B  科,戏剧里称角色的动作,又称"介";云、道白,指用口语而不是唱的方式

表达内容的用语。

C  《正宫》、《端正好》、《滚绣球》、《快活三》、《耍孩儿》等都是曲牌

名。

D  折,是剧情发展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多幕剧中的“幕”;“楔子”,放在

开头,相当于“序幕”;放在折与折之间,相当于“过场”。

8 下列作口不属于我国十大古典悲剧的一项是

A.元代马致远的《汉宫秋》和关汉卿的《窦娥冤》。

B.清代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C.明代冯梦龙的《精忠旗》和孟称舜的《娇红记》

D.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二、填空、简答问题(前四题每题1分其余每题2分,共12分)

(1)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2)             ,大巧若拙。(《老子》)

(3)             ,不能成方圆。(《孟子》)

(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5)《雷雨》是当代著名剧作家       的作品,它是一部杰出的

,是我国      年代优秀的话剧之一,在中国文坛上有深远

的影响。

(6)从题材看,《屈原》在话剧中属于    剧。该剧作者      ,写于

年。作者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           ”。该剧借古讽今,

用以鞭挞             。

(7)著名悲剧《窦娥冤》全名是《       》,作者是       代著名的

戏曲作家       ,他与        齐名,被称为“           ” 。他的代表作

还有《    》《    》等。

(8)《茶馆》的作者是      ,原名       字        。1951年荣获北

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    ”称名。我们学过他的          等作品。

三、阅读

(一)下面节选紧承课文《雷雨》,读后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大海为仆人们拥下,侍萍随下。台上只有周朴园、周萍。

周萍    (过意不去地)爸爸。

周朴园   你太莽撞了。

周萍     可是这个人不应该乱侮辱父亲的名誉啊。

半晌。

周朴园   哦,(沉吟,忽然)来人!

仆人由中门上。

周朴园   你告诉太太,叫她把鲁贵跟四凤的工钱算清楚,我已经把他们辞

了。

仆人     是,老爷。

周萍     怎么?他们两个怎么了?

周朴园   你不知道刚才这个工人也姓鲁,他就是四凤的哥哥么?

周萍    (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

周朴园  (向仆人)跟太太说,叫帐房给鲁贵和四凤多算两个月的工钱,叫他

们今天就走。去吧。

仆人由饭厅下。

周萍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

周朴园    嗯,(呵欠)我很累了,我预备到书房歇一下,你叫他们送一碗浓一

点的普洱茶来。

周萍     是,爸爸。

周朴园   由书房下。

周萍    (叹一口气)嗨!(急走向中门。)

1.对文中周萍“过意不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周萍觉得自己行动莽撞,有失体面,给爸爸丢了脸。

B、鲁大海居然当面侮辱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又没能适时有效地制止,周萍

感到对不起父亲。

C.周萍觉得自己对待鲁大海粗暴了,因此,心有歉意,在父亲面前不好意

D.周萍觉得就这样放鲁大海走,太便宜了,他准备再追上去。因此,他想征

求一下父亲的意见。

2“(惊)这个人就是四凤的哥哥?那么,爸爸——”周萍这句台词语意未尽,破折

号后周萍要表达的意思是

A.抓紧把鲁大海赶走,切切不能再犹豫了。

B.能不能先把鲁大海赶走,暂且留下四凤和鲁贵。

C.能不能先开除鲁大海,四凤和鲁资暂且也不要辞。

D.正好把他们一家三口统统开除,免得惹事生非。

3.从这段台词中,可以看出周朴园怎样的性格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残忍、冷酷、自私、虚伪,是一个地道的伪君子。

B.冷酷中不乏温情,愤怒中含有宽容。

C.同情、关心鲁家,内疚之情难以言表。

D.奸诈、毒辣、内残,做事不计较后果。

(二)阅读《屈原》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6题。

啊,电!你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②,

你③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④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⑤这宇宙中的

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③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

劈开,劈开!虽然你⑦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⑧抽掉了,它又合拢了起来,但至少

你⑨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间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眩目的光明

呀!

1.对文中的“你”所指代的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部指代电   B全部指代反动势力

C②③④指代反动势力,①⑤⑥⑦⑧⑨指代电。

D②③④指代反动势力,①⑤指代有形的长剑,⑥⑦⑧⑨指无形的长剑

2.对文中“有形的长剑”和“无形的长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形的长剑”指电,“无形的长剑”指雷。

B.“有形的长剑”指雷,“无形的长剑”指电。

C.“有形的长剑”指诗,“无形的长剑”指力量。

D.“有形的长剑”指笔,“无形的长剑”指精神。

3.对文中“比铁还坚固的黑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黑暗势力无比强大,要同黑暗斗争到底。

B黑暗势力虽然强大,打破黑暗的力量比铁还要坚强。

C黑暗势力比铁还坚固,黑暗是不可战胜的。

D不管黑暗势力多么强大,也没有铁坚固,战胜黑暗是很容易的。

4.对“我心中的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心中的悲哀和痛苦;

B.对未来的信念与希望;

C.对光明和未来的追求;

D.心中的愤怒和与黑暗抗争的意志。

5.对“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明“剑”的力量微不足道,劈下后无济于事。

B.说明“剑”的力量强大无比,像劈水一样轻而易举。

C.说明黑暗势力还比较强大,短时间内尚难以取得胜利。

D.说明黑暗势力已软弱无力,一下子就能成功地将它劈开。

6.对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比喻 反复 排比 拟人;B.呼告 拟人 比喻 反复

C.呼告 比喻 排比 拟人;D.比喻 反复 排比 呼告

四、作文(40分)

以谈谈《雷雨》的戏剧冲突为题写一篇剧评

【单元立体检测】B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关心戏剧文学的一些概括,属于戏剧文学特质的一项是

A.既有演出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B.人物、场景、情节高度集中

C.有尖锐的矛盾冲突

D.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尾

2.学习戏剧及元代杂剧,必须弄清一些通用术语,下面说法有铝误的一项是

A.折,是剧情发展的一个较大的段落,相当于现代多幕剧中“幕”;楔子,则

是序幕或过场。宫调是表示声音高低的,而曲牌则是曲谱,曲子的名称,如《滚绣

球》等。

B.著名剧作《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之一,剧本的第三折通过窦娥蒙受的

千古奇冤揭露了当时社会上恶人横行、官吏昏愦和法制黑暗的事实情况;同时,

也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

C.曹禹是我国现代戏剧家,原名万家宝。名作有《雷雨》、《日出》、《北京

人》、《屈原》、《王昭君》、《蔡文姬》等剧本。

D.序言,也叫序,是一种文体,属应用文。写在一部书的前面说明作者写作

意图,写作过程、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或说明同这部分内容有关的一些事

情。在表达方式上一篇序言可以议论为主,也可以说明或记叙为主。

3.“我爱楚国,我就不能不爱先生”一句应插入下段的

先生,……那酒有毒。……我真高兴!(振作起来)我能够代替先生,保全了

你的生命,我是多么地幸运啊![A]……先生,我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受

了你的感化,知道了做人的责任,我始终诚心诚意地服侍着你,因为你就是我们

楚国的柱石。……[B]先生,我经常想照看你的指示,把我的生命献给祖国。

[C]可我没有想到,我今天是果然做到了。(渐渐衰弱)我把我这微弱的生命,代

替了你这样可宝贵的存在。[D]先生,我真是多么地幸运啊!

4.下面几句中加点的词作为重音标记,正确的一句是

A.正义的路是崎岖的路,它只欢迎勇敢的人。

B.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

C.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D、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5、《雷雨》中有(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段舞

台说明,对其作用理解不当的是

A 显示鲁侍萍谨慎、温顺的性格。  B 暗示人物身份。

C 表明鲁侍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D 推动情节的发展。

6、《窦娥冤》中一连用了“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四个

古代传说,对其用意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这四个古代传说都是冤狱故事,以此衬托窦娥的冤情。

B.表明窦娥只能寄希望于天地为她昭雪,以此显示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控

拆,刻画人物至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为剧情增添神话色彩,更能吸引、感动观众。

D、为窦娥三桩“无头愿”的—一应验找出历史根据,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二、填空、简答问题

1.写出下列诗词名句的下句。(共5分)

①大漠孤烟直,          。

②海上生明日,          。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            。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⑤待到山花烂漫时,            。

2.鲁大海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   (如梦初醒)那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你们就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以上一段台词中,abcd四处都运用了代词,,请将用错的改过来?                 处改为            。

处改为

三、阅读《逼上梁山》第十八场“野猪林”中的节选,完成交后各题。(共11分)

鲁智深:(白)林贤弟,现今当权者无道,压榨百姓,四路英雄个个摩拳擦掌,

此时不干尚待何时,这叫做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林冲:仁兄啊,(唱二簧原板)鲁仁兄言语细盘算,造反二字且慢言,虽然刺配

边州远,英雄立志可撑天。但愿到沧洲观看事变,见机而行又何难。

鲁智深:(接唱)林贤弟主意也太差,洒家言来听根芽:高休专权太狠毒,压榨

百姓无力挣扎,四路英雄势力大,宋室的江山一定倒塌,今日的天下是谁家天下!

劝贤弟把此事他细说查。

林冲:(白)仁兄之意小弟尽知。我想沧洲乃边防重地,将来金人南犯,定可

兴起大事。小弟还到沧洲观看情形,再作计较。

1.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摩拳擦掌:成语,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B.见机而行: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即行动,有灵活处理的意思。

C.洒家:早期白话中出家当和尚的人谦称自己。

D.刺配:古代在犯人脸上刺字,并发配到边远地方。

2.对划线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是劝说林冲造反,对当权者不要抱有幻想和希望。

B.“官逼民反,不得不反”说明鲁智深趁四路英雄的势力来造反。

C、“官逼民反”是就高休欺压林冲,逼迫林冲造反而言。

D.“官逼民反,不得不反”是高休专权狠毒,并没有涉及到宋王朝最高统治

者。

3.对林冲性格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林冲反对鲁智深造反,希望他也到沧洲去建功立业。

B.林冲看不清高球专权狠毒的一面,对高休还抱幻想。

C.林冲说:“英雄立志可撑天”,说明林冲也想夺取天下,统治天下。

D.林冲对宋王朝统治者还抱有幻想,希望到沧州之后兴起大事,建功立业。

4.对鲁智深性格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鲁智深清醒地认识到当权者无道,决心造反。

B.鲁智深说林冲“主意也太差”,但他仍然护送林冲到沧州,说明他重哥们

义气而放弃原则。

C.鲁智深把矛头直接宋室江山,说明他坚决彻底地反抗统治者。

D.鲁智深对宋室江山认识到当权者无道,决心造反。

四、作文(60分)

你校中学生业余话剧团计划把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改编成四幕话剧,

为此,须首先招聘数名编剧,请你以“校学生业余话剧团”的名义,拟写一份

招聘启示。(20分)

要求:1.注意启事的格式

2.语言要简练、明了,不得超过二百字。

假如你有幸应聘做了编剧,具体负责第三幕(由原作第三部分改编,主要内

容是茶客在茶馆谈“药”)的撰写,请将这一部分改写成戏剧。(40分)

注意:1.开始的舞台说明要对时间、布景、人物服装等必要内容做简要交

待。

2.正文中的舞台说明要对人物的关键动作及人物上下场做必要说明。

3.人物的对白要富于个性化、动作性且上口、动听

[1] [2] 下一页  

最新读书心得(模板十四篇)


编辑经过搜集整理,得出了这篇“读书心得”的内容,希望此文能够给读者带来帮助和启发。在街上,人们来来往往,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思考。因此,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不仅是对自己的反思,也是对自己的修炼和要求。

读书心得(篇1)

一、活动主题

“读书·求知·成长·成才”读书报告会

二、活动前准备工作

1、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

报名时间

比赛时间

比赛地点

2、主持人选定,男女各一名

3、嘉宾及评委邀请

三、活动形式:

以参与者读书经历为总纲,以参与者读书的感悟与心得为出发点,进行读书笔记演讲和读书方法的**。

要求:讲话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大方自然,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有适当的肢体语言。

注意:如果您有背景* *,则应自行提供**

四、读书报告会

1、比赛规则

【1】 大赛以公平正义为原则,丰富和活跃校园生活,促进交流。

【2】 每位选手的发言时间不得超过五分钟。评委打分,以评委的平均分作为选手的得分。

【3】 运动员的出场顺序是由赛前抽签决定的。

2、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

【2】、嘉宾讲话致辞

【3】 选手们根据比赛的具体步骤进行演讲

【4】、评委总评

【5】 主持人宣布了比赛的结果和排名

【6】、颁奖

【7】、嘉宾讲评

【8】、活动参与者合影

【9】、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

【10】、按照统一安排依次退场

[注] :(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一两个表演)

五、具体评分细则

1、仪表形象(20%)

【1】 衣着整洁得体5%;

【2】、礼节、礼貌5%

【3】、姿态自然、动作适度10%

2、内容(50%)

【1】 主题鲜明,内容健康10%;

【2】、行文流畅,用词精练,详略得当10%。

【3】、结构:10%

*构思新颖,层次分明10-8

*结构简单,层次较清晰8-6

*结构混乱,层次模糊6-0

【4】、论点:10%

*论据中肯,论据突出10比8

*论据较切题,论点隐晦8-6

*论点非常不明显6-0

【5】、论据:10%

*旁征博引10-8

*例证有局限性8-6

*这个论点缺乏说服力,也没有例子6-0

3、语言艺术(25%

【1】、普通话标准程度5%;

*发音准确,吐字清晰5-4

*发音准确,发音清晰3-2

*发音含糊,吐字不清晰1-0

【2】、节奏处理得当5%

*语速适中5-4

*语速较快或较慢3-2

*语速过快或过慢1-0

【3】、技巧运用自如,表现力强,说服力强10%

*用词贴切,表情恰当,富有感染力10-8

*用词较贴切,面无表情,缺乏感染力7-5

*用词不贴切使用偏难怪词,表情呆滞,没有感染力4-0

【4】、现场观众气氛

观众反应热烈,情绪高亢5-4

观众反应不太好,情绪也不热烈3-2

观众没有反应,情绪低落1-0

4、现场随机应变能力5%

*台上要冷静,即席演讲的准备时间不应超过3分钟5-4分钟

*台上缺乏冷静,即兴演讲准备时间超过3分钟3-0

六、注意事项

1参赛者必须提前到达,坐在指定区域,注意现场纪律。

2评分应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

3、命题演讲选手均为脱稿演讲。

读书心得(篇2)

4)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5)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6)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8)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9)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10)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11) 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1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4)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6) 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8) 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19)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20)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心得(篇3)

《周易》是升级版的《易经》,《易经》一般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更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这里的”周”和”易”字并没有唯一解释,可以包涵多项涵义,以下仅列出较有代表性的涵义:

周:①周遍,表示范围程度,也就是易经的道理无所不在;

②周普,无所不备,周而复始之意;

③特指周朝,表示成书的时间。

易:①日月更替的含义,甲骨文中“易”字的原结构是“上日下月”;

②简易,即表达方式上的简易,所有的符号归根结底只有”阴”和”阳”两种;

③变易,变化、运动,相当于”运动是绝对的”说法;

④不容易,不能改变,运动规律不变。

⑤交易,此消彼长,交互、互动之意。

《周易》的成书过程一般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其中的三古和三圣分别指代:远古的伏羲氏、中古的周公周文王父子、近古的孔子,也就是:伏羲氏一画开天,创造【先天八卦】;王文王和他的儿子创造了“后天八卦”,并结合“先天八卦”来推广“**卦”的表演;孔子在【六十四卦】的基础上再为其撰文作注,命名为《十翼》,又叫《易传》,《易传》与《易经》的合称,便叫做《周易》。

孔子曾删《书经》、《诗经》,修《春秋》,制定礼乐,但看到《易经》却恭恭敬敬地赞美它,读完后肃然起敬,担心世人读不懂而创作了《十翼》,意在使《周易》插上翅膀翱翔于世界的天空,可惜其志至今尚未实现,《周易》素来已然成为了”占卜算命看风水”的代名词,尽管《周易》确实能做到这些,但更有许多”大用”值得我们去发掘,它也并非如我们想象中所谓的封建迷信,记得以前曾在央视外语频道看见有西方的学者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易经》,并在采访中讲得滔滔不绝,可见《易经》确有其科学的一面。

《易经》固然艰深难懂,但哪怕能看懂一句话,难道不也是收获吗?前面提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且不论先天后天之别,光看【八卦】一词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八卦是按阴阳两个符号经过三画重叠而组成的符号,因此又叫【三画卦】,其中的阴阳符号【—】和【- -】叫作【阳爻】和【阴爻】,三画卦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和寓意:

至于卦,我记得是这样的:乾坤是纯阳,乾坤是纯阴,乾坤是一对;坎卦是个横向的【水】字,离卦则与坎卦水火不容,阴阳相反,坎离是一对;震卦的中上两爻就像【震】字上面【雨字头】里的四点,巽卦下面的【初爻】就像【巽】字的下面两点,震巽是一对;《兑卦》中的“上爻”是《兑卦》人物的前两点。艮卦的形状像一座山,艮兑是一对。而《周易六十四卦》则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再将两个【三画卦】两两组合重叠成【六画卦】,将卦象分为【上卦】和【下卦】,这样便可描述更多的自然现象。

上表即为【周易六十四卦】,列名代表每个卦的【上卦】,位居【六画卦】上方的三画,行名代表【下卦】,黑色字则是六十四个卦名。六十四卦用法同字典,会查即可,不用死记,理解了自然好记。可见,纯正的《周易》应该就是研究自然规律的,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使人类能够顺应自然而生存,一切人类的行为应当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当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便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即是指代”自然世界”.

以后再逐渐衍生出【象】、【数】、【理】的学问,三者三位一体,通过【自然现象】、【数理规律】和【易道理论】进行研究和推演,从而启发智慧,领悟天道,格物致知,预知一切!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周易》其实应该算是一本益智类书籍,是能够开启人生智慧的宝典。相传《周易六十四卦》为周文王被关押在羑里时写下的,但为了掩人耳目,他使用了相当委婉含蓄的文字,直接阅读需要掌握额外的典故背景,好在这些内容都由孔圣人补在了《十翼》之中。如果您通过以上我对《周易》的理解和介绍,也对《周易》略有兴趣的话,请务必先参阅孔子的《易传》,然后再阅读《易经》则将事半功倍!

读书心得(篇4)

在中国古代的诗歌发展史当中,诗兴盛在唐朝,词繁华在宋代,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与唐诗一脉相传宋诗的地位,却一直摇摆不定,从拾唐诗牙慧到出于唐诗而胜于唐诗,各家理论,林林总总又褒贬不一。凭心而论,唐诗和宋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诗的创作在唐以后经过五代的短暂低迷以及调整反思以后,在两宋的三百多年间逐渐呈现出了不同于唐诗的新的特点。众所周知,宋朝无论在在国运国力还是政治体制上都与唐朝有极大的不同,正如钱钟书在《宋诗选注〉的序中说的那样,“作品在作者所处的历史环境里产生,在他生活的现实里生根立脚,”宋代完善的科举制度和庞大的文官体制,使得宋朝的文人数量远远多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同时,如同宋太祖手持玉斧划定自己与赵氏子孙的天下江山,宋诗创作的大方向也始终没有突破唐诗当年的格局。治版图的局限也同样锁住了诗人们的眼光与灵感,大多数身居官位,不愁吃穿的诗人们已经把前人抒发胸臆的诗歌变成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典雅意趣。在《宋诗选注〉的序中,钱钟书举亚历山大的例子来说明后人要超越前人开创的疆土,就要向着更加辽远的地域进发,付出更多的辛苦。因而他指出前人的造诣不仅仅是留给后人的产业,也是对后人的一种挑衅。宋人写诗,面对唐诗高山仰止,无法超越,只能感叹,唐诗中李白、杜甫这一对双子星的创作风格,在宋朝出现了“杜天下,李一角”的局面。人们虽然承认李白的诗仙地位,在创作上却更喜欢学习有规可循的杜甫。

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一反传统的文体递变论,认为文体的演化是乃是“一线绵延”的,所以从一定角度而言,宋诗应与唐诗有等同的地位。所谓的“唐诗”、“宋诗”之名事实上是一个时间和风格上综合起来概念,而更倾向于风格上的划分。宋代重视文人,国家每年花费大把的银子养活他们,宋代文人过着一种比前代同行们更加精致士大夫生活,在觥筹交错,丝竹管弦的背景下,诗人们更乐于在词句和技巧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当认为这些也再无可突破之处的时候就只能借助理学的外衣讲些粗浅的道理,发些陈旧的议论。以理学入诗可以说是宋人的独创,但是就大多数作品而言都只是失败的独创。所以说宋诗给后人的最大财富是在词语句子的运用上。宋人学老杜,并没有像唐人学老杜那样,堕入较劲脑汁搜刮怪词奇句,写诗如同攀爬悬崖峭壁的境地。宋人写诗,注重词语,但是远比唐人清新准确和雅致,而且丝毫没没有唐人苦吟诗人那样风格诡异。钱钟书面对明代诗人评价宋诗“学唐诗而不想唐诗”的评语婉而一笑,因为正是那一点不象才是宋诗独创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宋帝国的统治者们谨小慎微的操持着当年太祖皇帝框定的天下,用求和与掏钱维持着帝国内部的安定的同时,宋朝的诗人们却中规中矩地平仄出来一系列的经典。

1956年的钱钟书在浩繁的宋诗海洋中,一一的甄选,两年以后,宋诗选注〉诞生了。

钱钟书在现代学者中算是个性最十足的一个,这样一部宋诗的选本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和学术思想。他在序言里把选诗的标准说的很明确:“押韵的文件不选、学问的展览和典故的把戏不选、仿照前人的假古董不选、当时闪光而今已走电的不选……”亦即凡有宋诗通病的一律不选。钱钟书学贯中西,博览群书,还有超强的记忆力,而在这个注本里面,他并没有直接表达个人的观点,只是注而不评。宋诗本身一直就带有很强的争议性,钱钟书是聪明人,他知道用个人观点和一家之言来评诗,只会给宋诗带来更大的争议性,一招不慎还有可能带来成为众矢之的风险。整本书里,除了对字词的校对和版本的比较以外,都是采用古人的评语和诗句来说明此句诗意境和用法从何而来。例如在序中四川人史尧弼的《湖上》七绝中“此间有句无人得,赤手长蛇试捕看”两句的评论就陆续引用了苏轼的《郭熙<秋汕平远>〉、孙樵《与王霖秀才书〉和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中的原句以说明此句并非史尧弼的独创,而已经被前人几经翻用,自以为是的史尧弼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已经沦为了前人的牙慧。又如在郑文宝《竹枝词〉注中先是引用了唐朝韦庄的《古离别》,指出二者意境相似,后来又强调郑诗胜过韦诗之处,接下来又引用周邦彦《尉迟杯》词、石孝友《玉楼春〉词、王实甫《西厢记〉和陆娟《送人还新安〉来说明此诗后来的流变。钱钟书先是比较文学的专家,在这本书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读者介绍了丰富的知识,比如在梅尧臣《陶者》的注里,通过引用古人诗句来反映当时实际的历史状况。又如在对王禹偁的确《寒食〉的注中引用《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来说明北宋时寒食节的风俗。书中队不同版本的对比,校勘个中正误常可看到,对诗的注疏又常佐以史料,这都体现着钱钟书的认真仔细和深厚的考据功夫。钱钟书的这个选本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为每一位诗人撰写的小序上,几位大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杨万里,陆游,范成大等人的小序尤为精彩。这些序文写得干净利落,文字清雅,客观地对诗人进行了评价与定位,不但说出了诗人们的成就,而且也直接的指出了诗人的毛病和不足。钱钟书具有超乎常人的归纳能力,对每个人的成就和缺点都能切入重点,例如在苏轼的序中点明苏轼风格上的最大特色在于比喻的丰、新鲜和贴切,不但具体引用苏轼的诗来做例证,而且同时举出《庄子〉,《诗经〉,和其他诗人的作品以说明中国诗歌有注重语言形象化的传统;接下来又指出苏轼的毛病在于用典泛滥,过于排铺。还有一些诗人的小序写的妙趣横生,令人读之不禁一笑,比如在王令的小序中说他“受韩愈、孟郊、卢仝的影响很深,词句跟李觏的一样创辟,而口气愈加雄壮,仿佛能够头天外,把地球当皮球踢着似的,大概是宋代里气概最阔大的诗人了。”一句话就写活了王令的为人。

《宋诗选注〉自初版几十年来一直为诸多大家青目,大多数人的评价为序、注要远远好于所选的诗。剧作家沙叶新对此有精妙的评论“就像在婚礼上,伴娘却比新娘漂亮,给宾客平添了不少惊喜!”。“晨书冥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这是他在选诗的时候自己写的诗句,钱钟书是才子而非呆板学究,他的注充分体现了他的隽永的写作风格和严谨治学风格。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样一个充斥着生硬的机械化和千人一面的标准化学术语言的年代,这样一部富有智慧和趣味的著作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有人说,钱钟书的缺点在于喜欢掉书袋,旁证博引反而使人不知所云,而实际上这正体现出他的严谨,自信和那么一点可爱的名士风流。

读书心得(篇5)

我读了很多书,感受过走过这座“桥”,我便可以走向了知识彼岸的快乐。

记得去年,我曾每日捧着《走读中国》不肯放下,这是一本我认为能给我带来丰富知识和营养大餐的好书,在书中我不仅可以看到那么多文学大师的篇篇美文,更可以跟着他们的*去拜访一下他们曾经的岁月、曾经的故事。

当我打开一本好书时,墨水总是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在这个时候,我会被它独特的味道迷住。伴着若有若无的**,我啃读着书中的内容,任自己的大脑随意漂移。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阳光,温暖灿烂;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读**,我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会品味作者那淡淡的忧伤;翻阅轻松诙谐的书,我可以尽情地捧腹大笑,让烦恼都去九霄云外…

我在读书中感受着乐趣、品味着生活。比如读《爱丽丝漫游仙境》,在书中我就会随着爱丽丝的脚步一路前行,随着爱丽丝走进小木屋,和动物们在一起举行“疯狂的茶会”;与毛毛虫聊天,跳“龙虾四组舞”;再和小比尔喝杯“把我喝掉”饮料,一起变大变小……

读书是一种乐趣,一件有趣的事。当我接近一部杰作时,我发现我会变得越来越与众不同!这,便是我的读书感悟。

读书心得(篇6)

望江散人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一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胸怀一样充实。

——简爱

每次读《简爱》,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女性形象,她没有好看的外表,却有强大的灵魂,她遭受苦难却没有日渐消沉,她身处黑暗却创造了光明。简爱是一个平凡的人却不平凡活着,她独立,渴望自由和平等,一个时代的黑暗并不能熄灭她心中的光明,我想这是值得敬佩的。

简爱出生在牧师家庭,她一直依赖母亲。她被寄养在叔叔家,受到欺凌和歧视。洛伍德慈善学校毕业后,他教书,因为无法认同学校的虚伪和冷漠,于是辞去桑菲尔德庄园的家教。庄园的主人是罗切斯特。他深邃的深秘吸引着简爱,简爱独立的性格也吸引着他,于是他们相爱了。

然而在即将结婚时,却被告知罗切斯特已有一位疯妻,简爱不能忍受这一切选择离开,后来因相思之情决定重回庄园,虽然此时罗切斯特被疯妻害得一无所有,还烧伤了眼睛,两人仍重归于好。

虽然《简爱》已经读了很多遍,但每一次都有很深的感触。简爱对生活充满热情,富有同情心,她的不平凡之处在于她普通却没有泯然众人矣,没有在周围的冷漠中泯灭人性,无论身在何地,都保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她也没有选择在生活压力下屈服,而是敢于挑战不公平待遇。

她的爱是丰富和理性的,这样一个简爱,谁不爱。

"宁当槐树生,不做菟丝死",菟丝依附它物而活,槐树独自生存。看到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简爱,她是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冲破了共产主义世界的枷锁,过着自己的生活。她从来不是一味的自怨自艾,而是敢于斗争,无论处于何种境遇,她都没有选择妥协,和自我消沉,她只是用她那坚强独立的心扛起一切,从容面对这一切悲惨的遭遇。

正如鲁迅先生口中的勇士一般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如果你不想被世俗世界轻易定义,你需要打破束缚,解放自己。自由和独立不是徒然获得的,而是在与命运的斗争中获得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纵万物流转,我心亘古不变。

简爱身边充满冷漠,无情,但她并没有被同化,她始终保持自己一颗纯洁独立的心灵,包容着生命中一切苦难,温柔的对待这个世界,活的坚强而伟大。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是:好看的外表千篇一律,独特的灵魂万里挑一。

我们不需要依附谁而活,活着也不是为了取悦谁,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有一种"人"的姿态,就要有独立崭新的人格,才能在芸芸众生中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读书心得(篇7)

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哈兹里特

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科尔顿

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德伯里

读书心得(篇8)

1、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2、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取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德纳姆

3、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岑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娱,远离一切的痛苦。柯里叶尔

5、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乌皮特

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14、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斯迈尔斯

17、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时刻。孟德斯鸠

19、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2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22、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23、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24、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

25、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7、一切书籍不是刀剑,就是梦幻;你可以用语言进行杀戳,也可以用语言进行迷惑。阿洛威尔

28、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根

29、提防那只念一本书的人。

33、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39、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伏尔泰

43、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培根

46、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人都向往知识,一旦知识的渴望在他身上熄灭,他就不再成为人。南森

4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49、谬误百出的书可能是本有趣的书;而一点谬误都没有的书也许是本十分乏味的书。哥尔斯密

54、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61、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马塞尔普鲁斯特

66、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托马斯

67、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72、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77、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80、重读名着,并不能对作品增一分领悟;但可对自己增一分了解。CliftonFadiman

8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格言联璧》

8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读书心得(篇9)

活动目的:为在本科室创造学习创新的氛围,提高年轻**发现问题、查阅文献、总结知识、沟通表达的能力,提升其自身素质、文化、内涵和科研水平,激发学习热情,拓宽知识面,将获取的知识信息应用于临床实践,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特在本科室举办年轻**读书报告活动。

时间:2012年11月-2013年12月

参加人员:本科五年以内**

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培训阶段):2012年11月由本科室**长对五年内本科**进行读书报告撰写的辅导,内容包括:文献检索关键词的选择,检索途径,读书报告的定义和目的、撰写步骤和内容要求、基本格式、注意问题等,并以具体的范例进行说明。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3月由五年内本科**进行选题、定题、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并在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进行汇报,要求报告以多**形式进行,时间为10分钟,科室**长、责任组长及其他五年内年轻**必须参加,其他护理人员积极参加。

第三阶段(扩展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经过四个月的观摩学习,参加报告人员由五年内本科**扩展到其他年轻**,以点带面,提高年轻**的学习能力,在科室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读书心得(篇10)

哥,请你自由地……”故事就是由这句话拉开了序幕。

冰族、火族、幻雪神山。生离,死别。在生命繁华的尽头命运如同交织了一张大王,网住了悲伤后那朵硕大的花。卡索,幻雪帝国的王,在游戏之后只剩下怅惘,命运关上了生命之门,最终,只带走了那个幻灭的梦。释,卡索的弟弟。为了哥哥那个永不可得到的自由,最终死在了哥哥的剑下。血如红莲般盛开,那句叹息“哥,请你自由地……”在长空中蔓延着。书的结尾是卡索对释说:释,原谅我,没有等到你。

卡索,樱空释,岚裳,星旧……他们都被命运开了玩笑,年华葬类。亲情,友情,就在繁华后沉沦……

《幻城》是以亲情为主题的小说同生共死,并肩作战,追寻自由。不过,结局终究是个遗憾。我在《幻城》里遨游,发现时光飞逝得那么快,每当开到释和星轨的梦境时,我总是哭得一塌糊涂。《幻城》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是有阴谋的,善良的背后是一场悲伤的葬礼。惟有亲情这朵美丽的花,在生命的最终章依旧盛开在颠峰之上。

读书心得(篇11)

原创: 贤尘子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本着重在参与、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我尝试写下了这篇读后感,尽管并没全部读完,也不可能完全读懂,所以不敢妄称自己有多懂"易道",只是结合社会现状若有所思,从而决定下笔。希望通过我的文字,能让大家对《周易》有一定的认识,并祝愿大家也能收获阅读《周易》所带来的精神财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然而本人表达能力有限,文笔欠佳,不足之处,请多包涵!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周易》一书在凡夫俗子的眼中,向来都是神秘、玄妙、深奥难懂般的存在,平日里但凡听说我读过易经的朋友们,基本都会惊讶道:"那么深奥的书你也敢看?!搞得像老法师一样".

而我每次总是笑着回答:"你越是不敢看,所以才越会觉得它深奥啊……"其实我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地铁站下的小书店里,发现了一本东篱子写的《边读边悟易经》,对于当时才刚进大学的我,也是纯属好奇《易经》到底在讲些什么,于是读着读着就被吸引了。国学大师南怀瑾更是在《易经杂说》一书中提到:

最好不要在睡前读《易》,那样可能会因为沉迷而睡不着觉!

自从阅读《周易》以来,内心一直感叹,如此传统经典,不受当今国人的广泛重视,真是不幸。各种现象告诉我: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追求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功夫、太极八卦、中医、书法等;而我们则有不少羡慕国外完善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科技和自由人权之类的,更有甚者,还嫌自己本国的文化全是过时的糟粕。

殊不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也确实喜欢诸如古印度的佛法、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忍者、欧陆风格的建筑之类,这些带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事物。那么,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源的《周易》就必须得到保护和传承!其实我们并不用太担心自己的文化会被日韩等国家学去,好比本地人保护家乡方言一样,真正的文化精髓几乎不可能被别国学去,因为各国的文化决定了各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学习他国文化必将受此方面影响,能学到表面却无法真正学得精髓。

因此,中华文化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继承,只有我们这些流淌着中华文明血液的人,才能真正继承我们自己的文化!如果你连自己的文化都学不好,你怎么能学好其他文化呢?若进、学不懂他国文化,退、守不住本国文化,如此进退两难,不中不洋,反倒成了老外们的笑柄了!

《周易》是升级版的《易经》,《易经》一般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群经之首",实际上它更是"群经之始",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这里的"周"和"易"字并没有唯一解释,可以包涵多项涵义(其实这在古代很常见,目的是为了用最简略的文字来表达尽可能多的涵义。由此可推想出,后人但凡在历史或文化的研究中拘泥于某一种说法是否正确,都不免存在片面性,好比"盲人摸象"),以下仅列出较有代表性的涵义:

周:①周遍,表示范围程度,也就是易经的道理无所不在;

②周普,无所不备,周而复始之意;

③特指周朝,表示成书的时间。

易:①日月更替之意,【易】字在甲骨文中原本为【上日下月】的结构(顺带一提,现在的【明】字其实是【朙】的简化,【朙】字原代表太阳光照在月球表面的反射光,即特指月光);

② 简单,也就是说,表达的简单。归根结底,只有两种符号:“阴”和“阳”(计算机设计的灵感**于此);

③ 变、变、动等同于“动是绝对的”;

④不容易,不能改变,运动规律不变。

⑤交易,此消彼长,交互、互动之意。

《周易》的成书过程一般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其中的三古和三圣分别指代:远古的伏羲氏、中古的周公周文王父子(二人为一圣)、近古的孔子,也就是:伏羲氏一画开天,创造【先天八卦】;周文王父子创造了“后天八卦”,并与“先天八卦”相结合,推动了“**卦”的演出;孔子在【六十四卦】的基础上再为其撰文作注,命名为《十翼》,又叫《易传》,《易传》与《易经》的合称,便叫做《周易》。

孔子曾删《书经》、《诗经》,修《春秋》,制定礼乐,但看到《易经》却恭恭敬敬地赞美它,读完后肃然起敬,担心世人读不懂而创作了《十翼》,意在使《周易》插上翅膀翱翔于世界的天空,可惜其志至今尚未实现,《周易》素来已然成为了"占卜算命看风水"的代名词,尽管《周易》确实能做到这些,但更有许多"大用"值得我们去发掘,它也并非如我们想象中所谓的封建迷信,记得以前曾在央视外语频道看见有西方的学者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易经》,并在采访中讲得滔滔不绝,可见《易经》确有其科学的一面。

《易经》固然艰深难懂,但哪怕能看懂一句话,难道不也是收获吗?前面提到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且不论先天后天之别,光看【八卦】一词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八卦是按阴阳两个符号经过三画重叠而组成的符号,因此又叫【三画卦】,其中的阴阳符号【—】和【- -】叫作【阳爻】和【阴爻】(爻,音同"摇",原指地图上两个用来标注地点的×,寓意可通行的道路,后逐渐引申为"交错、变化"之意),三画卦代表了八种自然现象和寓意(卦象符号可由日语输入法输入【はっけ】打出):

对于卦象,我是这样记忆的:乾卦纯阳,坤卦纯阴,乾坤是一对(天地定位);坎卦是个横向的【水】字(其实水字也就是从该卦象演变而来),离卦则与坎卦水火不容,阴阳相反,坎离是一对(水火相对);震卦的中上两爻就像【震】字上面【雨字头】里的四点,巽卦下面的【初爻】就像【巽】字的下面两点,震巽是一对(雷风相搏);《兑卦》中的“上爻”是《兑卦》人物的前两点。艮卦的形状像一座山,艮兑是一对(山上充满了空气)。而《周易六十四卦》则是在八卦的基础上,再将两个【三画卦】两两组合重叠成【六画卦】,将卦象分为【上卦】和【下卦】,这样便可描述更多的自然现象。

上表即为【周易六十四卦】,列名代表每个卦的【上卦】,位居【六画卦】上方的三画,行名代表【下卦】,黑色字则是六十四个卦名。六十四卦用法同字典,会查即可,不用死记,理解了自然好记。可见,纯正的《周易》应该就是研究自然规律的,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使人类能够顺应自然而生存,一切人类的行为应当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当人类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时,便能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里的"天"即是指代"自然世界".

以后再逐渐衍生出【象】、【数】、【理】的学问,三者三位一体,通过【自然现象】、【数理规律】和【易道理论】进行研究和推演,从而启发智慧,领悟天道,格物致知,预知一切!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周易》其实应该算是一本益智类书籍,是能够开启人生智慧的宝典。相传《周易六十四卦》为周文王被关押在羑里时写下的,但为了掩人耳目,他使用了相当委婉含蓄的文字,直接阅读需要掌握额外的典故背景,好在这些内容都由孔圣人补在了《十翼》之中。如果您通过以上我对《周易》的理解和介绍,也对《周易》略有兴趣的话,请务必先参阅孔子的《易传》,然后再阅读《易经》则将事半功倍!

读书心得(篇12)

《基业长青》读书报告

著作者简介:

吉姆·柯林斯(1955—),英文名:Jim Collins,男,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影响中国管理十五人之一。他在加利福尼亚的帕洛河尔托经营着自己的管理教育和咨询公司,他是《超越创业精神》的作者之一。1988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曾获得该学院的杰出教学奖。此前他在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任职。柯林斯早年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并获得杰出教学奖。1996年,他回到家乡科罗拉多州的博尔德市,创办了自己的管理实验室,与各种企业和社会机构的领导人一起开展对商业生活的研究。曾在默克公司、星巴克、时代明镜集团、麦肯锡公司等世界知名公司任高级经理和CEO。主要作品有《基业长青》、《超越创业精神》、《从优秀到卓越》等,每一部著作都超级畅销,享誉全球,其中《从优秀到卓越》被《福布斯》评为20世纪20本最佳商业畅销书,盘踞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数年,畅销不衰。他的著作被《财富》、《经济学人》、《商业周刊》、《今日美国》等杂志广泛报道,引起巨大反响。

著作者主要研究成果简介:

吉姆·柯林斯是一位管理专家,其管理思想有很多,如公司要有超越利润的追求等。这些思想均包含在其与杰里·波勒斯合著的《基业长青》一书中,故将在下一个大内容中一一列出。

书中重要观点摘要:

“造钟,而不是报时”。吉姆·柯林斯指出,“伟大的公司的创办人通常都是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他们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用一种高瞻远瞩的产品打入市场;他们并非致力于高瞻远瞩领袖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组织特质,他们最大的创造物是公司本身及其代表的一切。”

“超越利润的追求”与“教派般的文化”。所有伟大的公司都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基业长青》中写到,“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的的手段,但对很多高瞻远瞩的公司而言,利润不是目的,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利润之上的追求在伟大的公司里,更是被“教派般的文化”灌输。“自家长成的经理人”。吉姆·柯林斯经过研究后发现,“18家伟大的公司在总共长达1700年的历史中,只有四位CEO来自于外部”。“自家长成”的经理人熟悉了解公司文化,更易带领公司进行变革。

启发与思想:

本书的许多观点让我觉得很新鲜,与我平时所了解到的完全不同,如我所了解的公司的目标就是尽一切可能创造最大的利润,而本书中却指出公司还有超越利润的追求。通过本书,确实学到了很多,基本每章我都会摘抄下很多书上所提到的观点,不仅仅是管理方面的,还有在研究态度、方法上的。

首先,抛开书中所提到的观点,作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就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在书中所体现的对研究的态度让我明白要做研究就要做好,要对自己负责,对其他人负责。书中开始就有这样一段话“研究过程中查阅了超过6万页材料,实际字数很可能接近10万页。这些文件装满了一人高的档案柜,4个书架,存储在电脑里的财务资料和分析则多达20兆字节”。可见作者为了研究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够得出最后的结论。而我们在做研究时往往就是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应付了事,最后不但花费了时间精力,而且自己也不能得到什么。后面还有一段话“大量阅读和商业无关的科目,如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用表面上和商业无关的概念刺激思考,使之与我们研究中的观察所得合二为一”。不得不说只有抱着一种负责的研究态度才能够激励自己去做这些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今后在做研究时,要本着负责的态度,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研究。

作者在书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十分恰当。本书主要研究的是高瞻远瞩公司的特点,为了能够顺利进行研究,找出高瞻远瞩公司突出的特点,就要让高瞻远瞩公司与普通公司进行比较。读完全书,能够发现,每个章节都运用了这种方法。这也是本书的一大特点。

然后就要分析一下书中所提到的观点。作者以破除12个迷思开始,得出了令人惊异和违反直觉的发现。书中很多观点都很新颖,但是我并不打算都说,只是想说一下那些我印象比较深的。

在我的印象中,一个公司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是书中却提到有超越利润的追求,书中提出利润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达成更重要目标的手段,但是对很多高瞻远瞩公司来说,利润不是最终目的,利润对企业来讲,就像氧气、食物、水和血液对人体一样,是必须的。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但是,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人活着只为吃喝就没什么意思,企业要追求利润之上的更广泛、更有意义的理想才能长久。正如强生CEO小罗伯特.约翰逊在《我们的信念》中所提到的:我们认为我们的首要责任是对医生、护士、医院、母亲和所有使用我们产品的人负责。我们的第二个责任是对我们一起工作的同仁—对

在我们的工厂和办公室里工作的男士女士负责。我们的第三个责任是对我们的管理层负责。我们的第四个责任是对我们所在的社区负责。我们的第五个即最后一个责任,是对股东负责。正是因为这些公司都拥有超越利润的追求,才能使得公司能够不断追求新的目标,能够欣欣向荣,永不停息。

教派般的文化。要创建一个高瞻远瞩的公司,你不需要创造一个“温和”或 “舒适”的环境。就绩效和契合公司理念而言,高瞻远瞩公司对员工的要求通常要求比其它公司要严。在高瞻远瞩公司里只有两类员工,一类高度认同企业的制度和价值观,所以他们会努力快乐的工作。另一类不太相信公司的理念,因而他 们会显得格格不入而不适应。所以高瞻远瞩公司尽管优秀,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在那里工作。高瞻远瞩公司在理念方面实施严格控制,同时在作业层面提供广泛的自主性,鼓励个人首创精神,正是兼容并蓄胜过非此即彼的典范。这不但使我对高瞻远瞩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使我意识到如果自己有能力进入这种公司工作,要做好心理准备,努力使自己做好。

自家长成的经理人。之前听过一个小组讲家族企业讲到过自家长成的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在高瞻远瞩公司中,大部分也可以说是绝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任用自己培养的经理人。这是因为公司自行培养的经理人会更加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于公司的过去也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高瞻远瞩与对照公司的最大差别不是领袖的素质,而是优秀领袖的一贯性,也就是保存核心的一贯性,自家成长的经理人重要性正在于此。有计划的培养自家成长的经理人可以保持企业核心价值,追求远超过任何领袖的任期的使命,让企业迅猛前进几个世纪。

《基业长青》这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不仅让我对企业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研究的知识。最后总结一句话就是要多读书,多读书才能学到更多,更重要的是要读好书,这样才能学到正确的知识。

管理思想史

读书报告

班级:工商管理11-2班 姓名:薛飞 学号:09114168

读书心得(篇13)

我一起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

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

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

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

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

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

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

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

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

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

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

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

例如,西方的理论是否无法解释中国的问题?或者同一个问题能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或者理论本身的前提假设、逻辑推演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自己研究的立足点。

不过还要注意我们研究在规定的一到两年时间内,是否可能完成?资料获取是否可行?等等。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

观点应当来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而不是为了套理论而“削足适履”。

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充满动态的、丰富的景象,如何才能用恰当的术语、准确的逻辑表述出来呢?雄心勃勃的初学者往往提出宏伟的概念或框架,但我的建议是尽可能缩小研究范围、明确研究对象,从而理清对象的.内存逻辑,保证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范的学

术论文。

如“中国半导体产业政策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含糊的陈述,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收缩话题:( 1 )时间:从 1980 年到 年;( 2 )对象:政府的叛乱者和决策行为,而不是市场、企业、治理结构等;( 3 )视角:政治和政府理论中的精英研究;( 4 )案例: 908 工程、 909 工程、 13 号文件和《电子振兴》,这是发生在 1980 - 2000 年间半导体政策领域的两个重大工程和两个重要文件。

通过这样的明确界定,我们将目光集中在“政策过程”、“精英”、“共识”几个显而易见的概念上,问题也就水落石出了。

同时,问题清楚了,我们在筛选信息和资料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在这个“信息冗余”的时代,能够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

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

读书心得(篇14)

3)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5)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徐特立

6)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切斯特菲尔德

7)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11)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4)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15)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6)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18)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19) 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20)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15篇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和很多事,我们不妨试着记录下这些想法,用心得体会记录自己的每一天。心得体会可以让自己拥有更加积极的心态,有哪些值得我们一看的心得体会呢?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

盛夏的江淮平原,绿草茵茵、万木葱茂。x月xx日上午9时许,我随xx到达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第一次近距离地感受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从纪念馆到故居一路走来,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录像等形式,比较详细地参观学习了周总理的生平事迹。由衷地敬佩周总理的一生是光辉伟大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艰苦卓绝奋斗的一生,是为国家建设和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牢记周总理的嘱托,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今天就是要学习周总理少年立志,12岁离家求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对照自身当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虚心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干好本职工作,团结带好身边的驾驶员,履行好公交人的职责,以创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班组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讲究工作实效,塑造公交人品牌,打造公交优秀,不辜负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待,以安全的运行保障取信于民、以优秀的乘车服务温暖于民、以寒来暑往的精准班次奉献于民,让政府放心,让市民满意,努力把公交事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追求,为此务必把工作真正做实做好。

要学习周总理艰苦朴素,一心为人民的精神。参观中我发现周总理生前穿过的一件马甲领口里衬已经磨损严重了,用过的一些物品,有的很陈旧了,一架曾经用过的纺车,一张油画还原了历史的一瞬,所有的这一切无不说明周总理平易近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亲情关系。当年河北邢台发生大地震,周总理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余震的危险,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灾情,慰问灾民。照片中从他紧锁的眉头可以看出,面对震后的残垣断壁,总理的心是焦虑的,他的心同灾区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他视人民的灾难为自己的灾难,把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的生活当作头等大事抓。日理万机的总理,为人民操碎了心。周总理一心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品德,是我们今天每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是激励我们干好当前工作的思想动力。

要学习周总理鞠躬尽瘁,不计个人得失的高风亮节。周总理的一生是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他身后无儿无女,区区千元遗产全部交党费,当联合国史无前例为他的逝世降半旗致哀,足以说明周总理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今天我们怀念他就是要把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化作我们今天工作的激情,恪守共产党员的神圣使命,实事求是,勇于争先,针对目前的实际工作,抓好安全生产,节能降耗。要主动作为,勇于管理,克服浮拖软、慵懒散行为,把这次参观学习得来的思想理念传播下去,发扬下去,用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的业绩,以达到不虚此行的目的。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2

雷锋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雷锋的故事教育了中国几代人。有头脑,会思考的人会发现,雷锋的事迹是为了树立这个假典型而虚构和编造的。

首先,雷锋的牺牲就很不光彩,他不是牺牲在枪林弹雨的前线,也不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战友,而是死于一起安全事故,而这起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恰恰是他自己。他在指挥汽车倒车时,由于没有注意瞭望,汽车撞在一个小木杆上,而这个小木杆又恰巧砸在他的头上。 雷锋就这样牺牲了。据宣传雷锋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而他的牺牲却是由于他自己工作马虎造成的。

20--年我到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纪念馆的展品中有他母亲用过的破围裙(实在是破的不能再破了),有他家用过的破铁锅(漏底的)。雷锋7岁成为孤儿,22岁牺牲。这20--年来他家的破东西是谁给保管的?(我怀疑展品的真实性)。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有一本雷锋的日记,日记里记载着雷锋的豪言壮语,和他做好事的账本。按雷锋的文化水平,他写不出那样闪闪发光的语言,一定是那位大知识分子帮忙杜撰的。巧的是后来我在雷锋生前所在的部队(雷锋班)也看到了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一模一样的日记,还有其他雷锋生前用过的物品。

-月9日上午由联发公司史书记、制网厂辛厂长、于书记带队组织制网厂员工200余人参观了抚顺“雷锋纪念馆”。本次参观是联发公司组织全体“感恩铁煤”、爱岗敬业、重温学习“雷锋精神”的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

9点左右,到达了雷锋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理石上雕刻的雷锋日记。

他在日记中写到“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的劳动,永远谦虚的人”,“一滴水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尤其是他那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他那螺丝钉的精神,对待工作充满热情。雷锋日记中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对于雷锋的精神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纪念馆详细听取了解说员对雷锋各个时期的介绍,同时观看了雷锋的日记原稿,雷锋的日用品。其中包括他那补了又补不舍得扔掉的袜子和衣服,一边反思,当今社会依然需要雷锋精神。

此次参观结束后,回顾今天这一次接受了雷锋精神的教育,收获了丰富的精神财富,重新认识了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树立为民服务意识,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为我们和谐矿区建设多做贡献,愿我们铁煤明天更美好。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3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纪念馆参观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20xx年4月16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党课学习和视频观看,沂蒙精神在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震撼,激励着我开拓创新、奋勇直前。

沂蒙,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历史上,诞生了无数圣贤奇才,如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同样,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也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儿女,为后人树立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如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一、沂蒙精神之涵。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具有生命危险的困难都没有退缩、没有屈服,而是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更何况是当前面对沂蒙经济社会的发展,沂蒙人民更不会后退,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正是这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

开拓奋进,是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坚守道义,耿直忠贞,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造就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二、沂蒙精神之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呢?我想从以下借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弘扬“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更加爱国爱党爱学校,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沂蒙人民面对困难不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的精神,并一如既往地坚持向老教师和领导学习,不怕困难,团结一致,积极完成学校和组织交给的任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习沂蒙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精神,努力创新思想,积极教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学校的发展需要的正是这种“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精神。要努力塑造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同时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如何让学生喜爱上这门课并能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应成为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经过了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对新课改的实践,我会积极配合学校,多向相关的老师和领导请教,力争取积极效果。

三)、身为沂蒙女性,要深刻领会沂蒙精神的核心——“无私奉献”,努力向““沂蒙红嫂”、 “沂蒙母亲”、 “沂蒙六姐妹”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女教师,为学校的教学默默付出“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我认识到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这种精神,要继承她们那种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念,每到关键时刻要冲在最前面,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去爱学学校,以学校的利益为重,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一名优秀的女教师。

总之,今后我要从以上几个方面不断努力,真真正正、切切实实得把“沂蒙精神”落实到本职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4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党的发展,加强党性修养,空保组与乘务组开展了重庆航班的“蓝天党建”活动。我作为空保管理部党员代表,同客舱部乘务员一起,参观了位于重庆的红岩革命纪念馆。

2019年7月24日下午,重庆的天空阴雨连绵,但却丝毫未影响到“蓝天小组”参观的热情。进馆参观时,馆内陈列的照片,文物年代感十足,一种庄重严肃的气氛扑面而来,这里散发的沉重气息,不由让我们肃然起敬。这时,有人看到了一台刷印机感觉很新奇,馆内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不要小瞧这台刷印机,它一直担负着《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繁重的刷印任务,而且神奇的是这台刷印机仍然可以使用。馆内不仅是办公场所,也是他们生活场所,从展列的物品来看,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可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依然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这一次的参观,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抗战气息。不由感叹的说:“这些逝去的共产党员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为了中国美好未来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现代新青年,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持续发扬光大。在工作上要将党员的奉献精神发挥到极致,在生活中要以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求自己,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完红岩革命纪念馆,“蓝天党建”小组成员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参观后又进行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精神》条例的学习,了解公司在党的领导下更深层次的文化学习,也希望可以通过这种宣贯方式让基层党员与时俱进的了解,并参与其中。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5

20xx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踏上西行的列车,前往豫东平原的兰考县,开始了焦裕禄精神学习体验之旅。

兰考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我怀着兴奋而又崇敬的心情,来到焦裕禄纪念园,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该园由革命烈士纪念碑、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纪念馆等组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全国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净化心灵的重要基地。

“焦裕禄”这个名字,对我并不陌生。从儿时的“小人书”上、读书时的课本上、成年后的电影屏幕上,特别是学习曾经感动了亿万读者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让我对焦裕禄亦怀着几份崇敬和爱戴。今天,亲身前往焦裕禄纪念园拜谒、瞻仰他,我心中增添无限的激动和敬仰。在焦裕禄烈士墓前,我同天津市宝坻区牛家牌镇的党员们一起鞠躬凭吊,重温入党誓词,心灵和精神受到了一次洗礼。

这次通过实地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近距离地了解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内心很受感动,也很受教育。同时我也思考一个问题,焦裕禄同志离开已经我们54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什么依然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我想关键就在于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无私精神为我们赞颂,他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对于今天的党员,仍然具有很强的鞭策作用!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仅475天,但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在兰考留下的精神财富,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见贤思齐,反思自己,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党员,我要继承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时时刻刻用焦裕禄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焦裕禄为榜样,处处以身作则,时时率先垂范,认真履行职责,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通过不断的学习,每天用阳光乐观的心去面对工作,真正做到:用心服务、用情服务、用智服务。

学习焦裕禄,就要像他那样做人,学习他服从大局不计得失的为公精神。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对党和组织的感恩之心,学习他对人民和同志的大爱之情,学习他夙夜为公不计得失的高尚品德。焦裕禄不仅是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他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做人的楷模,从焦裕禄身上,我看到了满满的奋斗激情和“正能量”。他勤劳、善良,严格要求自己;他不辞辛劳,常常忍着病痛工作到深夜;他待群众如亲人,农历大年三十陪孤寡老人守岁;他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连不懂事的儿子看“白戏”,也要补上一毛多的票钱。在日常工作中,我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始终恪守一个“廉”字,时刻绷紧拒腐防变这根弦,做到清正廉洁、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用“做人需要堂堂正正、做事更需清清白白”警醒自己,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学习焦裕禄,就要像他那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他同群众患难与共的优秀品质深深感染了我。“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的雄心壮志,是因为他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愿意为兰考人民过上富裕生活出力流汗。“活着没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这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生动地体现了焦裕禄对事业和责任的担当。作为一名党员,就应当像焦裕禄那样,时刻不忘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当前,公司正面临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发展目标的新时期,困难利好同在,挑战机遇并存。在公司加快业务转型,全面深化内部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的攻坚时刻,我们决不能被困难吓倒,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这种敢于担当的精神,立足岗位,扎实工作,聚焦重点,准确施策,积极投身到改革发展实践之中,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力争用智慧、靠实力、凭业绩去夺取各项管理工作跨上新台阶,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而奋斗。

在观看《焦裕禄事迹展览》的过程中,焦裕禄写的一篇日记内容,深深的打动着我,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夏天,还在冰天雪飘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力量”这也许就是对焦裕禄同志一生所走过道路最生动的写照。

看着纪念馆内一件件平凡的事迹、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句句普通的话语,我再一次感受到要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让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更加发扬光大!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6

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5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假期,妈妈带我参观了位于广州长沙岛的广州辛亥革命纪念馆,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

走到纪念馆入口处,4米多高的孙中山铜像映入我的眼帘,孙中山两眼烔烔有神,为‘‘天下为公’’静静沉思、运筹帷幄的神态和形象,使人肃然起敬。大道和展厅里矗立的黄兴、廖仲恺、蔡锷、宋教仁、章炳麟、秋瑾等先驱者的塑像,每个人都有一段惊险经历,每个人都是一页艰辛历史,述说着那封建王朝风雨飘摇,起义浪潮此起彼伏的革命年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的过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革命先烈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他们选择革命时便已经知道他们选择的很可能是不归路,但是,为了国家的兴旺,为了人命的幸福,他们还是误会的走上了这条道路

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长眠于广州东郊黄花岗。正是这些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革命者用生命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他们的那份大义凛然,他们那种勇往直前,始终令我饱含激动之情。

通过这次参观让我懂得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4月22日周一,我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各位烈士和中国革命在了了的轨迹,我感触颇多。正是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勇敢就义的精神,才使我们现代青年得以为了自己的梦想毫无顾忌地追逐。还有见义勇为纪念馆里的平民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正义的力量,用鲜血证明着人间温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勇于做先锋,勇于追梦,勇于向前。

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见义勇为者,他们其实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是因为一个信念、一份责任,让他们在危险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冲锋陷阵。从这些平民英雄遗留下来的物件当中,看见的是他们质朴的生活作风和明媚如暖阳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当充满善意和爱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去营造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所谓的“舒适区”,那些你做出的善举,都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个让人感动、钦佩而又深觉遗憾的词语。觉得“岁月静好”的我们常常容易忽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侵略、面对压迫、面对水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团日活动带我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定的眼神。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让我们更加怀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一个国家在一个时代的和平稳定,是经历了前人不断努力所创造的,而生活在这和平稳定的时代中的我们,更应该铭记前人为我们留下的许多可贵的精神财富。

正直暑假,我就在几天前参观了家乡新建的革命先烈纪念馆。那天碰巧是八月一号,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个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也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那个特殊而又有意义的日子,纪念馆里自然也是人山人海了,有双鬓斑白的老人,有年轻人,有学生,就连扫地的清洁工也在纪念馆里停下了脚步。看着纪念馆上“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的横幅,我不禁赞叹。遥想九十年前,在江西南昌市城头的那第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支军队就在那时建立了。这只军队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它救助人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多少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才换来今天安定繁荣的生活。

走进纪念馆,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巨大的刻在石墙上的雕塑。上面刻着的都是革命战士战斗时的场景,虽然纪念馆里人很多,但是似乎没有太多嘈杂的声音。望着那雕塑,仿佛能听到革命战士吹响的战斗的号角,仿佛能闻到战火弥漫的气息。这无不体现了战争的猛烈和残酷,也衬托出革命先烈们为了革命的胜利所做出的努力和心血。这种为了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心血甚至生命的精神不正是应该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吗?

在纪念馆的小玻璃柜子里,存放的都是当时抗战时用的工具和武器。看看那锈迹斑斑的步枪和抗战片里常有的大砍刀,我不仅感叹道,如今的中国的军事科技已居世界前列,各种型号的飞机大炮数不胜数。然而以前的革命军队却是靠着小米加步枪一步一步慢慢挺过来的,这种不畏艰险,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不正激励着我们吗?不管当今的科技多发达却依旧要保持吃苦耐劳的品质,才能让祖国的未来发展的越来越好。

在大厅的中央还伫立着一块石碑,走近看会发现石碑上刻着不计其数的名字。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先烈一样无所畏惧,忠肝义胆为祖国献出生命的,烈士们的牺牲使我们感到很惋惜。但是,他们死的壮烈,死的英勇,他们的牺牲换来了革命的胜利。许多人在此驻足不前,有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还默默哀悼,看着眼前的一幕,使我内心的热血澎湃了起来。连老人尚是如此,那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又该怎么做呢?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要秉承先烈的品质,学习更多的知识,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革命先烈们在祖国大地上撑起一片天,开启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给我们幸福生活的人,让我们永远感恩那一个个为了这片土地,洒下热血的革命先烈们。

周末,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跟着妈妈来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到达目的地时,只见新馆矗立在我们面前,宏伟壮观。我猛一抬头,“南湖革命纪念馆”七个熠熠生辉的金色大字令我肃然起敬。

整个纪念馆一共分为三层。刚踏进大门,一艘红船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妈妈告诉我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我听了觉得很震撼,为什么会议不是在高楼大厦的会议室举行,而是在一艘小船上召开呢?为了留念,我在红船前面拍了照。

看完了红船,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往里走,一副栩栩如生的图画吸引了我的眼球。妈妈告诉我:“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虎门硝烟。”只见林则徐站在硝烟台上,指挥着民工们硝烟。他们有的拿着大篓子,正在往硝烟池里倾倒鸦片;有的手持硝烟棒,正在敲打鸦片;还有的把硝烟棒高高举起,仿佛在说:“中国人是不可以被欺辱的!”。

来到二楼,瞧!那儿陈列着1921年的嘉兴火车站模型,只见小火车拉响汽笛,发出“呜……嘟……”的响声,阵阵浓烟从排气管里蜂拥而出。若你长时间盯着它看,会感觉小火车正在飞速行驶呢。

不知不觉中,我们又参观了三楼的展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篇篇翔实的史料,一件件先烈的遗物,都让我感概万千。

这次旅行,让我很难忘,因为它让我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并学习到了他们宝贵的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要发奋学习,做一位合格的小公民。

红色7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别的“红色足迹”——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我原本对红军的印象,就是平时和外公一起看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了解的。外公和我说了好多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我对他们的有勇有谋从内心里特别地敬佩崇拜,觉得红军是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但是,长辈说的这些过去的历史又似乎离我很遥远。直到今天爸爸带我走进了这博物馆,看到了墙上这些红色标语和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开国将领的肖像照,让我的眼前浮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爸爸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向我讲解标语的意思和它们的背景故事:1934年秋天,粟裕将军的红一军团指挥部与少共国际师(即红十五师)先后到马洪村上坪驻扎过三次,遗存有红军井、红军战壕、红军医院、红军学堂等旧址。在逢源堂等4座廖家古宅里,保存着较完整的红军标语及漫画、留言条有300多条,这里是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的“博物馆”。

我细心地阅览每一条标语,字体都不太一样,而且有些标语很清楚,有些很模糊。爸爸耐心和我说:马洪村上坪曾是个战略要地,除了红军三进山村,国民党、当地土匪也多次进村驻扎。村民为了保护红军标语,与国民党官兵和当地土匪斗智,巧妙地用厚纸张或白灰刷涂等措施遮盖,把红军写在墙壁上的标语保护起来,所以有些标语的字迹看起来不太清晰,也是村民们保护下来的宝贵遗迹。

在博物馆里,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红色标语,还有一首乐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我想让爸爸唱给我听,爸爸说他不会唱,但是他能教我唱少先队队歌,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我们一起参观的爸爸朋友是马洪村里的人,他听我和爸爸的对话,就在一旁哼唱起歌儿来:“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建农会,分田地,穷苦农民翻了身……”听说这首《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亲人》,洪田镇马洪村的村民们都爱唱。当时红军在这里驻扎时,和当地的村民建立了很深的鱼水之情。他们说,红军为劳苦人民的解放流血牺牲,我们永远忘不了他们的恩情。

我们走出博物馆,又看了看门口边上的介绍:“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为抗日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解放,红军不辞辛苦地南征北战,一手拿传单一手拿枪弹打倒敌人;如今,我们有幸福和平的生活,也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成为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才能为祖国开辟更美好的未来。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7

沂蒙,不仅山清水秀;沂蒙,更是一片红色沃土。蒙山沂水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条件,孕育了这一大块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4月,我在XX的统一组织下,怀着对革命先烈无比敬仰之情和对革命圣地由来已久的向往之心,赴沂蒙革命老区参观、学习。一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红嫂革命纪念馆,聆听了“沂蒙母亲”王焕于的孙女于爱梅的动情讲解。沂蒙红嫂、沂蒙母亲等革命先烈的形象事迹,在我脑海里刻下深深的烙印。一天之中,我一直在用心倾听沂蒙老区的这段过往,也一路用心触摸这块红色的热土,感受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所听所看,所思所想,自己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坚定了理想信念,深化了群众观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一、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支撑一个民族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临沂发生过大小战斗28000余次,沂蒙老区42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10万多名革命先烈牺牲,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革命先烈在艰难困境 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呢?是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伟大理想,是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一切的坚定信念,成就了革命先烈们勇往直前的思想动力和精神源泉。这就是用乳汁养育了革命、用热血浇灌了祖国、用小车推动了历史、用脊梁支撑起蓝天的沂蒙人民!这就是“爱党爱国、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利益格局剧烈碰撞、调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社会转型期引发了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记党的宗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把个人的追求与党的事业结合起来,心系党的事业,忠诚党的事业,把实现理想与提高素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继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做引领时代的先锋。

二、弘扬“沂蒙精神”,必须加强党性修养 “一口饭,作军粮;一块布,作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陈毅元帅曾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革命先烈为了祖国解放和民族独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至今仍让我们深深感动。沂蒙老区人民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子弟兵的热爱,为了革命胜利付出了血与生命的代价。今天,我们置身于省党性教育基地,重温党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光辉历程,深切感受到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深刻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承和发扬好“沂蒙精神”,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指出:“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加强党性修养,践行群众路线,必须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把改进作风要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去。这样,人民群众就能不断地从党的群众路线中和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实践中感受到温暖和实惠,从而像革命战争年代沂蒙老区人民那样,更加衷心地信任党、拥护党、热爱党。

三、弘扬“沂蒙精神”,必须推动科学发展 “沂蒙精神”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沂蒙精神”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只有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用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回报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是真正地对党和人民负责;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追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才是对革命先烈、对沂蒙人民最好的回报。党的十 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担当起所肩负的使命,对自己要求更高一层,把党性教育的成果转化为夙兴夜寐的创业激情,转化为宵衣旰食的实际行动,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过硬本领,勇于担当,做好表率,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和浩然正气推动创新开展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参观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它带给我的人生思索却是永久的,给我的人生履历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时期,也没有经历过浴血奋战的考验,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如何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将是我今后长期思考和努力的课题。伟大的“沂蒙精神”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拼搏奋进。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安排,今天机关党委组织我们参观了市党史纪念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大家精神集中、全神贯注,时而拍照留存,时而低声交流,展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通过这些图片、实物和文字,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重温了我党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辉煌成就,敬重之情深藏心底,自豪感油然而生,使命担当深感沉重。作为纪检监察人员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坚定“四个自信”,重整行装再出发,以永远在路上的韧劲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纪检监察工作融入到“十四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中,推动X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率先走在前列。下面,我简要汇报一下参观体会。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在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国往哪里去?中国共产党往哪里去?没有人能说得清楚。然而,马克思主义一经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光辉思想指引下,凭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使命,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XXX,在中国近代史上闪耀着灼眼的光芒,始终是走在国家复兴的前列。五四运动,XX主权是导火索,邓恩铭、王尽美是我党早期活跃在XX的坚定共产主义者,为XX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穿越白色恐怖、历经硝烟考验、经受血雨洗礼、改革浪潮淘沙。回首100年沧桑巨变,一批又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带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是我们的力量之源,须臾不可或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首要任务。

第二,坚持对党绝对忠诚。“作始也简,将毕也巨”。党的一大13名代表中,坚守信仰、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烈士有4人,邓恩铭、王尽美、何叔衡和陈潭秋;因各种原因被开除党籍的4人;背弃信仰变节投敌的3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走过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全过程。邓恩铭、王尽美毕生的奋斗践行了对党的绝对忠诚,血雨腥风的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和平年代无数先模人物将毕生精力和才华献给党的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也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党员对党的的绝对忠诚推动复兴号华巨轮劈波斩浪。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的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唯有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方能将职责落实到位,号准命脉,找准病灶,开准良方,高悬惩恶扬善的利剑,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被滥用。

第三,坚定“四个自信”。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通过参观,深切地感受到,在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越,创造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也从没有哪个党像中国共产党一样从只有50多名党员发展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当年承载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已经成为承载14亿多中国人民希望的复兴号巨轮。回首100年的苦难辉煌,放眼小小寰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为世人瞩目,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中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机遇日益受到全球关注,中国故事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谋求发展提供借鉴,为各国共同发展提供启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盈心胸,展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定会在共产党人的接续奋斗中实现。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在解决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在解决腐败这一世界性难题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越来越多地为各国创造了新的经验,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虽然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只要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海宴河清、朗朗乾坤的良好政治生态指日可待。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重托,通过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感悟初心使命、转变工作作风,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9

7月7日,我院西北实践团组织参观了西安事变纪念馆中的张学良公馆。

张学良公馆为东西排列三座三层砖木结构西式楼房,四周筑砌青砖围墙,大门开在北墙正中。东楼是机关楼,中楼是客厅、会议室,西楼是张学良居室。公馆内设有 西安事变史实陈列 、 千古功臣 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 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团员们展现出了对馆内陈列的故居复原陈设、西安事变照片、文件资料等的浓厚兴趣,一边参观一边兴奋地讨论,互相交流对西安事变新的理解和感受。经过今天一天的参观,实践团成员们领悟到了西安事变在中国民主革命史上的意义,学习了革命先驱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事迹。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 西安事变 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0

为了确保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主题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的推广和稳定的效果,10月13日,宜昌市国姿幼儿园党支部组织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一行30人参观宜昌市党史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不要忘记你的首创精神,记住使命。

根据历史轨迹,参观了筑梦宜昌的岁月、探索奋进、改革开放、写新篇四个板块的展览,重温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宜昌人民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辉煌历史。之后,进入誓言大厅,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观礼。

本次参观是党性洗礼、精神补钙、能力充电,大家更深刻地理解了初心和使命的意义,坚定了信仰,坚定了负责人坚定执行的自信和决心。大家一个接一个地记住历史,保护初心,承担使命,记住党的宗旨,加强党性的锤炼,在学前教育事业中成为先驱,成为表率,锐意进取,真正做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书写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幼儿教育答案。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1

在“七一”党的生日前夕,山西省科技厅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中共太原支部历史纪念馆集体参观了纪念建党88周年展览。参观前,全体党员站在神圣的党旗下,庄严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

太原市支部历史展览分为“太原党组织的创建及其领导的革命斗争”、“革命烈士贺昌”“革命烈士高君宇、“老一辈革命家彭真”生平事迹陈列四个部分。400余幅珍贵的历史与现实照片,生动形象地展示了88年来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88年来领导太原人民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教材。太原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开展革命活动较早的城市之一。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山西太原视察,对太原人民给予巨大鼓舞和亲切关怀。在党中央和市委的领导下,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历史使命中,作为山西人的杰出代表贺昌烈士、高君宇烈士、老一辈革命家彭真委员长这些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苦创业,用自己的生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谱写出一曲曲宏伟壮丽的篇章。中国共产党88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

通过参观展览,党员们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救国救民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的决心,也为今年促进教育装备建设的全面完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2

炎炎烈日,柯基宝宝和系团同学们,一起来到了位于宝山烈士陵园内的上海解放纪念馆。

1949年,xx年前的5月27日,人民解放军攻占中国当时最大的城市上海。从那之后,上海人民政府将每年的5月27日定为上海解放纪念日。

首先,大家来到陵园中央的纪念广场,纪念广场耸立着一座高达16米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新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北侧是新建的热血丰碑解放上海烈士英名墙,墙上镌刻着为解放上海而英勇牺牲的8000余名指战员英名和300多为宝山烈士英名。

随后,大家参观了烈士陵园的主要纪念设施上海解放纪念馆。纪念馆内以实施钳击吴淞,解放上海的战役决策为主线,重点展示上海战役宝山战区的史迹。

展厅内容翔实,主题突出,大量的珍贵资料和历史物品向参观师生讲述了xx年前的5月12日至27日,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让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我们的柯基宝宝也在留言台上留下了我们的印记。通过此次实践教育活动,使到场师生受到了一次饱含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在思想上经受了一次红色传统洗礼,进一步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3

我们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去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首先参观了各位烈士和中国革命在了了的轨迹,我感触颇多。正是这些英勇烈士的精魂,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正是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勇敢就义的精神,才使我们现代青年得以为了自己的梦想毫无顾忌地追逐。还有见义勇为纪念馆里的平民英雄们,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正义的力量,用鲜血证明着人间温暖。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勇于做先锋,勇于追梦,勇于向前。

无论是革命烈士还是见义勇为者,他们其实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的普通人,是因为一个信念、一份责任,让他们在危险出现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冲锋陷阵。从这些平民英雄遗留下来的物件当中,看见的是他们质朴的生活作风和明媚如暖阳的赤子之心,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每个人都应当充满善意和爱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去营造和守护每一个生命和每一个所谓的“舒适区”,那些你做出的善举,都会生根、发芽,开出最美的花。

烈士,一个让人感动、钦佩而又深觉遗憾的词语。觉得“岁月静好”的我们常常容易忽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烈士陵园缅怀烈士,让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那些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们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面对侵略、面对压迫、面对水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今日团日活动带我们走进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定的眼神。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让我们更加怀念无数先烈前仆后继、功勋卓绝,无数连姓名都没留下的英烈为了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乐章,留给后代子孙的是一卷卷感人肺腑的史诗,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4

我和爸妈一起参观了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的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由主馆、附馆、周恩来铜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组成,此外,还有一些怀恩亭、西厅观鱼等景点。

刚到景区门口就能看见邓小平爷爷题名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石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庄严,那么挺拔。进入景区,离得较远,就看到了一座壮观的建筑物,被绿色草坪和红白相间的荷花铺垫着,显得更加庄严雄伟,听景区浏览车的师傅说,那就是主馆。进入主馆就能看见周总理高大的汉白玉雕像,他面容慈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

出了主馆便是周总理铜像广场,铜像高为7.8米,趁导游讲解使我了解这高度寓意着伟人周恩来走过的78个光辉的人生春秋。铜像的基座由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显示出他平易近人的性格,我和妈妈忍不住上前照了一张。

一个方方正正的小庭院门口,水塘里金鱼自由欢快的畅游着,那就是仿西花厅。正面是总理的前客厅,摆放着许许多多的椅子,当年是来会见外宾和处理重要国事的场所,再往右侧走是周总理办公室和后客厅,后客厅是国内客人及亲朋好友、审看影片、阅览报刊的地方,通过小道来到总理的卧室,一张简简单单的木板床、一把桌子、一把椅子、一盏灯和几本书就构成了总理的房间。

直到纪念馆闭馆,我们一家才缓缓的走出,看着夕阳西下,我一直默默地念着周总理的这句格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参观纪念馆心得体会 篇15

前几天,为了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公司第一、三、九党支部共有36名共产党员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长征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言。

在这次重走红军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动中,我进一步了解革命的历史,感受到红军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面对鲜红的党旗,郑重举起右手,认真宣誓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支持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执行党的决议……时,脑海中浮现出来的都是革命先抛弃头脑,流着热血的感人画面,现在我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烟叶公司经历了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从八十开始。

代的一个复烤车间发展到目前具有现代化生产加工技术、信息化高效管理、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是几代云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觉得,不管是党员同志或是普通员工,在为公司辉煌的奋斗史感到骄傲的同时,更要学习红军不畏艰苦、勇于拼搏、团结奋进的精神,在公司深化改革之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以高度的责任心承担起公司改革发展的使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以加快企业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为主题,以“节能降耗、增收节支”为主线,以旺盛的斗志和扎实的工作积极投身到公司“五个一流”的创建中。

最新弟子规心得感悟十四篇


 聊到关于感言,我们可以交流自己的心得和领悟, 感言是一种表达内心真情的良好方式,你了解过哪些优秀的感言呢?以下是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心得感悟”,感谢您选择阅读希望您能从中获益!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1

最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单在孝方面就觉得做的远远不够,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弟子规》虽然是一部古人用来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则规范,但在现代社会,我们仍应遵守这些古训,古人的守则规范,不要以为事小而可以擅为,也不要应为父母的脾气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们更应该以《弟子规》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2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自从学习了《弟子规》,我觉得自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暑假里的一天,我要和同伴去游泳,妈妈说:“今天天气太冷了。别去!”我说:“我不!我偏要去!”结果游泳后回来我就发起烧来,妈妈急得半夜三更背着我上医院打点滴。到了医院,我看着汗水不断地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心里后悔极了。这时我想起了《弟子规》中“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我明白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也不能任意而为。如果擅作主张,就容易出错,因而让父母担心,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顺父母的行为。现在的我,已经不会擅自做主了,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咨询父母的意见,父母说不能做的事,我也就不会再任性了。“冬则温 夏则清”当我读到这句时,回想起以前一直都是父母让我在冬天感到温暖,在夏天让我感到凉爽。从现在起,我一定要倒过来做,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温暖的怀抱;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地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为我们无私的付出。渐渐长大的我们,也应该学着为父母做些什么了。

一个人如果只有才华,而没有好的品德,就像花瓶里的花,看起来很漂亮,但因为无根,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而《弟子规》就是我们扎好德育最好的根。

我们的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弟子规》只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以后我将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会做的越来越好!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3

寒假的那一天,我和好朋友廖在沛一齐去了了丽景学校参加语文教师让我们去的冬令营。

我们如期地来到了丽景学校。

这的教师素质十分高,有的还是北京大学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与大学生呢。他们都是北京大学儒行社的,所以他们教我们的也都是与儒家有关联的东西了。他们可个个才华横溢,学富五车呀!

在那里的课程大多都是有关《弟子规》的。也有与历史有关的东西。

最让我感到深刻的便是《弟子规》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因为我在没有学习《弟子规》之前我对弟弟十分不友好,经常对他凶巴巴的,这也因为他太厌恶了,可是我学了《弟子规》之后,明白了对待兄弟就要恭敬,这样他也会对你好,就因为学了《弟子规》所以我和弟弟已经三个月都没有发生争吵了。

在丽景学校的这7天中,让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尤其是《弟子规》给我的指引最大。是它让我懂得了如此多的知识。我以后必须要多多看看古代的文学经典!他还让我懂得了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小,而是十分地高!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4

《弟子规》规范了人的行为,每句话都有一个道理,每句话都发扬着一种思想,《弟子规》用最简短的文字,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概括的形象全面。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于我们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将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许多至理名言。有很多人他都误以为在现在文明的社会,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社会当中,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很多人都不晓得这些宝藏它的可贵。尤其近一、两百年来,中国遭受极大的**,许多的传统文化道德都在这个荡乱的时代当中,被破坏殆尽。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说是已经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叹,当今的社会不安宁,人在茫茫的人生当中,不知所为何来,可以说是茫然无知。在《弟子规》中写到对父母要:冬则温 ,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对此,我反省了自己,并总结出三点做人最重要的品格: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

以上是于自身的规范,但是于父母,与家人的规范我认为可以很好的用“入则孝,出则弟”来解释。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 《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的每一部分都教给了我一个道理,入则孝告诉了我要孝顺,出则弟告诉了我要奉事兄长,谨告诉要谨慎做事。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一定要严格遵守《弟子规》中的知识,《弟子规》一定会让我比以前更加好。《弟子规》适合所有学校与各种年龄的人诵读他可以帮助人们建立明确的价值观念。养成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是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有莫大的助益。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5

最近老师发给每个同学一本叫《弟子规》的书,并叫大家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到了启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弟子”指的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用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道德行为规范。《弟子规》里面分别有《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些内容。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入则孝》这一篇,“入”是在家里,“孝”是善待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诲。“入则孝”是说在家里要善待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诲。

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吃完早餐去晾衣服,我只是嘴上答应,一吃完早餐就跑去看小说。小说内容很精彩,我看得很入迷,完全把妈妈吩咐的事情当耳边风。过了一会儿,爸爸发现了,催了我好几次,我都是嘴巴上应付,心里想着看完这一篇再去也不迟,就又拖了好久。结果被妈妈发现了,她批评了我一顿。可是我非但不听话,还大声跟妈妈吵了起来。我学习了《弟子规》之后,看到里面有句叫“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让我觉得很惭愧。后来我主动向妈妈道了歉。从此以后,父母交代我的事我都会按要求去做,再也不会拖拖拉拉了。

《弟子规》让我懂事,《弟子规》让我长大,《弟子规》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往正确的方向前进!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6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

这本书教导我们怎样待人接物,书中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蕴含着许多做人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也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精神及正确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的最基本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精神和正确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每一章每一句、列举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

《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人产生有益影响那就需要将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这样做不仅提高个了人修养,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人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个社会变成和谐社会,这个世界才能变成和谐世界。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7

新学期来到了,我们班级的背诵内容改成了《弟子规》。

《弟子规》主要讲的就是我们做孩子,学生应该做的事。比如说:孝顺、有礼貌,书里其中有一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回答,父母让我们做什么事的时候,不能偷懒。

可是想一想我自己呢。爸爸妈妈让我干什么事的时候,我总是拖拖拉拉。而且他们招呼我过去的时候,我也缓缓慢慢,有时候我还不答应他们。不过以后我一定服从爸爸妈妈,他们让我做事我也会尽我的全力去做。

书中还有一条: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讲的是如果父母有病了的话,爸爸妈妈吃的药要我们先尝一下。要昼夜侍候父母,不能离开一步。

我又回想起我小的时候:那次,我生病了。晚上的时候,爸爸妈妈一会儿给我拿药,一会儿给我量体温,忙的不可开交。一夜都没有睡觉,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寸步不离。

而妈妈有病的时候我却没有一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我也就给她拿了一下水。不过以后我也会像她对我那样寸步不离地守在她身边。

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为我做了很多事。而我却没有给爸爸妈妈他们做太多事。不过以后我决定一定帮助爸爸妈妈干一些活来回报他们。我一生也不会忘记父母对我的恩情的!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8

不知不觉,开学已经两个月了。学校也开展了“我学《弟子规》”活动。老师号召我们回家都读一下《弟子规》我回到家,心想:《弟子规》我倒是第一次读,既然老师极力号召,那肯定是不错的,先读一读《弟子规》吧。

“弟子规,圣人训……”我刚开始读,只觉得朗朗上口,并没有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我开始读一阵思考一阵,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我思考一阵,接着不由得惭愧了,想想自己一起,总喜欢一个人去外面玩,而我的爸爸妈妈却担心得到处找,不停地叫我的名字,直到我玩累了,倦了,我才会回家,爸爸妈妈叫我做一点小事我也不情不愿的,那里做到了父母呼应勿缓呢?有何尝做到了父母命,行勿懒呢?惭愧之余,更觉得我应该接着读下去,当我读到“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边”时我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父母对我那么好,而我直到现在都这么任性,总是按我的想法做,不管出门回家都不会对父母说一声,害的父母总是担心我的安全,我却非常懒散,完全不把这当一回事。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现状!

我心想:我必须要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但做些什么呢?我冥思苦想,对了,就帮妈妈拖地和洗碗吧!说干就干,我立刻准备拖地的工具,我把扫把拿来,把地面,床底,沙发底下我都扫了个遍,“呼”刚扫完地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怎么能放弃呢?我鼓励自己,接着拿来拖把,先学妈妈的样子放水洗了洗拖把,接着便带着有水的拖把走向房间,开始认真的一格一格的拖了起来,还没到四分之一呢,我就累得都不想走路了,不能放弃!我鼓励自己:“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开始一边背弟子规一边拖地,心中也浮现出妈妈回家时看到干干净净的地的喜悦表情,我已经下定决心了,那就一定要做完!更何况,这还是弟子规给我的教导呢。

慢慢的,慢慢的,我终于一步一步拖完了,我已经累急了,把拖把放在墙上就倒在了沙发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真的告诉了我很多东西啊!等下我一定要在再读一些。劳动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我刚拖完地妈妈就回来了。她看着拖得干干净净的地,可以说是惊呆了,接着里面搂住我说:“我儿子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出来了,妈妈笑了,那是欣慰的笑。我看到妈妈的样子,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我以后一定要像今天一样,让妈妈开心。吃完饭后妈妈有如往常一样收拾碗筷,我连忙起来拉住妈妈的手“妈妈,我郑重宣布:以后拖地和洗碗本人承包了,您可以放假了。”说罢,我开始收拾碗筷,一边哼着《弟子规》一边洗碗去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9

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根本,创建“和谐校园”为宗旨。在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高尚的情感,营造扎实勤奋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风。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无穷宝藏。《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是一本启蒙养正,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为使我校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深入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

成立学校诵读经典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弟子规》诵读活动,把《弟子规》背诵作为创建“书香校园”、营造校园文化的一项重要载体来抓。

2、各班根据实际,参照学校《弟子规》诵读活动方案,制定相应的活动方案,组织实施好各项活动。要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提高活动的实效性,使诵读活动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师生共建共读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书香校园文化。

3、各班班主任、语文教师是《弟子规》诵读的.直接责任人。各班要制定出相关的活动要求与制度,认真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落实“三读”:一是多读。坚持每天在学校诵读时间不少于二十分钟,充分利用每天早上或中午广播、课前时间诵读,让学生出口成诵;每周升旗仪式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一节。二是精读。精研、细读解其中意。三是品读。组织读书朗诵活动,品味读书的快乐,交流读书的感悟;开展班级读书交流。

4、切实加强督查指导。《弟子规》诵读活动由李校长亲自抓,由张慈兰主任专项负责实施,通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要向学生家长广泛宣传《弟子规》诵读活动意义,求得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读书,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读书心得,积极倡导家长为学生创设家庭情境,为学生读书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随机检查各班活动准备进展情况,确保活动正常顺利高效的开展。

3、利用班会、中午广播、阅读课等时间学习、讨论、诵读。内容每周一段。教师要对内容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负责人:班主任、语文教师);

4、从 4月9日开始,每周升旗仪式后全校诵读一节(负责人:教学处、各班主任、语文教师)。

第二阶段(五月):要求学生理解其中含义,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及时反馈。

2、开展“古人教我懂规范”活动。通过从古文中找事例,从古人身上学精神,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的学生。

1、背诵;以班为单位进行考核,每班评选出三名学生为诵读之星(负责人:班主任);

2、征文;三至九年级要以班级为单位布置学生撰写读书征文。征文以写读后感和从身边的人与事中挖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负责人:语文科组);

3、演讲:四至八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负责人:教学处、班主任、语文科组)。

学校将对本届“诵读活动”成绩突出的班集体和学生个人予以表彰,设优秀学生奖、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10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在心灵上有着巨大的震撼。最最令我感动的是孝子陆绩的故事。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很有孝心,他的孝名众所周知。陆绩,一位十分聪明的人,因为酷爱读书,从而见多识广、博学多才,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神童”。

在陆绩六岁时,就在九江拜访了大名鼎鼎的袁术,而且他对袁术提出的问题都可以对答如流。袁术对陆绩的知识渊博十分欣赏,竟破例赐坐,还赐他吃柑橘。可陆绩刚吃了一个柑橘,突然想起母亲从未吃过这样美味的柑橘,觉得十分遗憾,于是便偷偷地揣了三个在怀中,想回去孝敬母亲。不料,当陆绩拜辞袁术弯腰作揖时,柑橘一下子从他的怀里掉了下来,袁术对此十分震惊,而陆绩却没有因此而感到十分尴尬,平静地说:“我是拿回去孝敬母亲的。”如此的回答,让袁术对陆绩更加地欣赏、赞许与敬佩了。

读到这里,我被陆绩这种近乎疯狂的孝心感动了,为了让妈妈吃到美味的柑橘,自己不惜冒着被人当成小偷的危险。在陆绩的孝心面前,我真感到惭愧,就在昨天,我与妹妹因为看电视换台闹得不可开交,任凭妈妈怎么劝我俩就是不听,把妈妈气得直跺脚,唉!与陆绩相比,我真后悔呀!

是呀!想想现在的我们,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在家里几乎都成了小公主、小王子,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我们都是想着自己,完全不顾父母的感受,好像享受这些就是应该的一样,唉!真不应该呀!

父母,是我们最值得感谢的人,是我们一生最大的财富,是值得我们用所有的精力去孝敬的人。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11

《弟子规》是清朝秀才李毓,她根据《论语》里的《学而篇》改篇的,《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后来又让贾存仁改名为《弟子规》。它是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形式写的,它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言、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八个部分,它是一本如何孝顺父母,如何待人接物的书。它以朴实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百事孝为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晕"。这是我们为人子女应尽的本份,为人子女首先要做到孝顺,通过"入则孝"这一章的讲解,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它也是我们做人的前提条件。对比我过去的种种做法,我不禁感到汗颜,对照着《入则孝》里的一条条,过去由于我的懵懂无知,给父母带来了太多的麻烦,看着父母日渐苍老的容颜,我的心为知一颤,在这十年的光阴里,父母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们付出的太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对比我以前对父母种种不孝的行为,我羞愧万分。这本书是我的良师谊友,它给我太大的启发,在它的鼓舞下,我会用实际行动从小事做起来回报爱我的父母。

弟子规心得感悟 篇12

《弟子规》,它是一本能使我们进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提高自身修养的诗歌,它十分押韵而且简洁,深受人们的喜爱。

“冬则温夏则酰吭蚴。柙蚨ǎ霰馗妫幢孛妗!这句话是在叫我们要对父母体贴。“冬则温,夏则酢!闭饩浠盎褂懈鲂」适隆

二十四孝的黄香(香九龄),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后句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让我们吃穿不愁,在窗明几净的学校里学习知识,难道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吗?我们不应该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吗?那么从现在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吧!

我从《弟子规》中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做人,孝敬父母。大家一齐来和我学习吧!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25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