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测量课件 >

测量课件十三篇

测量课件十三篇

【#范文大全# #测量课件十三篇#】这篇“测量课件”是我们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要内容被忽略。希望本文能够为您的生活或工作带来一些改善和提高!

测量课件 篇1

1.4、科学测量

教学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其他常用单位;正确使用刻度尺上的刻度

2、和测量范围;学会使用刻度尺;学会记录长度的测量结果。

3、学会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去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zfw152.com

4、知道体积和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

5、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记法。教学过程:

引入:怎么测一个不规则石头的体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直尺,三角板,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使用

1.通过关于测量的小故事引出测量是一个将待测量与同类标准量比较的过程,并举实例让学生直觉的判断长短,大小和远近,感受一下测量是一个比较的过程。

2.引导学生说出各种长度测量方法,如用伸开的双手去量,用脚步去量,让学生知道测量长度也是一个比较的过程,使学生对长度的测量有一个初

练习

测量课件 篇2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提起质量为1kg的物体的力约为10N.

举起20kg的小孩的力约为200N.

说明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分度值代表多少牛顿?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五、小结.

测量课件 篇3

建筑测量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专业领域。它涵盖了对建筑物的测量、定位、勘查、标高等一系列任务,为建筑施工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基础数据,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建筑测量课件中,将详细学习和了解建筑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技巧。

建筑测量课件会介绍测量的基本原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学和物理原理,通过测量仪器和工具获取建筑物位置、形状、尺寸等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尺度测量等方法得到。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对于正确进行建筑测量至关重要。

建筑测量课件会介绍测量的方法和工具。测量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是指直接测量建筑物的尺寸、形状等,常用的工具有测距仪、经纬仪、全站仪等。间接测量是通过测量已知物体与未知物体之间的关系来得到未知物体的尺寸或位置,常用的方法有三角测量、尺度测量等。在建筑测量课件中,将学习如何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建筑测量课件还会介绍一些常用的测量技巧。在测量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如狭窄的空间、复杂的地势等,这时就需要运用一些技巧来解决问题。比如,使用实测与图纸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更加精确的测量;使用激光测距技术,测量高层建筑的高度等。这些测量技巧在实际工程中非常实用,通过学习建筑测量课件,可以掌握这些技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建筑测量课件中,将学习如何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建筑测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收集、整理测量数据,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建筑数据,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支持。在建筑测量课件中,将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建筑测量课件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建筑测量课件,可以深入了解建筑测量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技巧,提高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筑测量的精确可靠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此,掌握建筑测量技术是每个建筑工程师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学习建筑测量课件,将在建筑工程领域中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测量课件 篇4

1.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对牛顿的大小形成具体观念。

2.知道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构造。会用弹簧秤测量力。

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到讲台前,分别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回答:

1.弹簧为什么伸长了?

2.两位同学拉弹簧时,弹簧的伸长相同吗?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学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归纳:拉力使弹簧伸长;拉力大小不同,弹簧的伸长不同;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大。利用弹簧的伸长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为纪念牛顿而命名。

拿起2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牛顿。

提起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的力约为10牛顿。

举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约为200牛顿。

三、弹簧秤(10分钟)

说明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工具。根据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制成。

介绍使用方法:

1.观察刻度、零点不用力拉秤钩时,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顿?

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实验部分,然后按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在笔记本上。实验中教师巡回检查,及时解决问题。

五、小结。

测量课件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故事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了解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直线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学会直线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对动物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测量。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朋友,它就躲在我的身上,你们猜猜看,它在哪里呢?

(3)师:可是它说它不叫毛毛虫,叫一寸虫,什么是一寸虫呢?我们用手来比划一下,它有多大呢?

(4)师:哦,原来一寸虫长的这么大,对人类来说,这么长就是一寸,所以我们叫它一寸虫。

(1)教师出示图片,讲述故事: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大大的动物,比如说?可是还住着小小的一寸虫,但是,还住着爱吃一寸虫的知更鸟。有一天,知更鸟要吃一寸虫,一寸虫赶紧说:“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会测量。”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测量吗?幼:测量就是量一量有多长

(3)师:你会测量吗?小朋友的小椅子上也有一寸虫,每个小朋友可以拿下来看看,你想用它来测量什么?我们先从自己身上来量一量,试试看。(幼儿用一寸虫在自己身上测量)

(4)师:好了,现在我们把一寸虫贴在自己的身上,老师看见我们小朋友还不怎么会测量,那我们先来看一看一寸虫是怎么测量的吧。

3.幼儿尝试初次测量,学习直线的测量方法。

(1)师:我们来看,一寸虫爬到了知更鸟的尾巴上,它要帮知更鸟的尾巴测量了,那谁来说一说,一寸虫是怎么测量的呢?幼:一个一个连起来的

教师小结:一个跟着一个拍在一起,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有重叠。

师:一只一寸虫是一寸长,量出来用了3只一寸虫,那是多长呢?

(4)师:一寸虫真厉害,一会儿就测量出了知更鸟的尾巴有3寸长,那小朋友你们想试一试,学习一寸虫测量的方法呢?(想)

师:(出示一张纸)在这张纸上,有一条线,看看上面有什么?(一个红点)这个红点就是起点,是一寸虫开始摆放的地方。请小朋友测量下这条线的长度,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这个小方格里。

师:在测量之前,你们想想一寸虫是怎么测量的?(让幼儿想一想)想好了吗?现在开始测量吧!

(6)讲评幼儿的操作,有问题的指出并纠正。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都学会了一寸虫的测量方法,一寸虫是一个跟着一个,中间不能有空隙,也不能叠在一起,才能测量出来

4.幼儿再次测量,运用直线测量法,学习测量动物的某个部位,并简单记录。

(1)师:一寸虫帮知更鸟测出了尾巴的长度,知更鸟说:“好吧,你帮我测量了,我就不吃你了,可是我还有很多的朋友,你也要帮它们去测量一下,不然我还是会吃掉你的。”

(2)师:看看知更鸟的朋友是谁?(教师出示图片:大象、长颈鹿、兔子)

(3)师:在测量之前,先请小朋友认识一下这些操作材料,有一张记录单,还有动物的图片,还有一寸虫,请小朋友来为知更鸟的好朋友测量一下。注意,找到这些图片上的红点,这是开始放一寸虫的地方。

(5)讲评记录单,请几个幼儿来分享一下。

师:你是帮谁测量的?你是怎么来量的?(幼儿的操作在投影仪上展示出来)

(1)师:一寸虫告别的知更鸟和它的朋友,慢慢向前爬,在路上碰到了夜莺,夜莺要吃掉一寸虫,一寸虫说:“不要吃我,不要吃我,我会测量。”

(3)师:原来,夜莺要请一寸虫测量歌声,一寸虫想想歌声怎么测呢?小朋友说说看歌声能不能测量?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的东西是可以测量的,有的东西是不可以测量的。

师:那一寸虫利用夜莺不知道歌声是不能测量的这个道理,她就逃跑了。

师:我们来看看一寸虫是怎么做的?它对夜莺说:“好吧,那你开始唱吧,我来测量。”于是,夜莺开始唱了一起,一寸虫爬呀爬呀,一会爬到草丛里,一会儿躲在小花里,一会就不见了。

师:一寸虫真聪明,而夜莺不懂得测量,那我们小朋友呢,有没有学会测量了?(学会了)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测量的,比如说我们教室里的桌子的长度,积木的长度……等下我们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用一寸虫去量一量有多长吧!

测量课件 篇6

绘本以活泼的画面讲述了许多生活中的小机械,他们让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省时省力,以盖树屋为例,介绍了杠杆、轮轴、滑轮、螺旋、斜面等简单机械,让孩子们明白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告诉孩子们生活的妙招,让孩子学会慢慢联想,把所能知道的串在一起。

可能书中所列的物品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些抽象不易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孩子探索的兴趣,在阅读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我的物理知识。

预设为大班语言活动,通过阅读活动了解一些工具的名称和用途。知道工具的最大意义就是省时、省力、操作方便。

一、认识这些工具。你在哪见过?它叫什么名字?

二、猜测工具的用途。你知道它用来干吗的?为什么这么想?

三、师幼共同阅读。

1.先看看这页上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偶数页)

2.师:那看看,他们想了什么办法?用到什么东西?是怎么用的?(奇数页)

四、完整欣赏故事。

五、激发幼儿想象。

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人是很聪明的,发明的东西都能帮助我们干活。要是你会发明,你会发明什么呢?为什么?

测量课件 篇7

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1度。

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要安排三节课才能完成:这一节讲电功率的意义、公式及额定功率的意义及其适用条件,后继两节课为实验和计算。三节课的知识内涵和深度是相同的、只是从不同方面来加强和巩固,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从实际的大小不同的电动机,它们工作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这样既突出了电功率的意义,也突出了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

在讲过电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后,没有采用课本的例题,而另编了两道较浅的例题:例①意在使学生理解电功率和电功都有两个式子(P=W/t=IU,W=IUt=Pt)和两种算法;例②意在使学生理解电功率大小随所加电压而变,为顺利过渡到额定功率的讨论提供预备知识。课本的例题是联系实际照明电路的题,计算较复杂,题的内容也统包含了这节课的全部知识,因此用作授完新课后的巩固练习。这样就使整堂课中的例题和练习,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成为推进教学的有力工具。

最后巩固练习中,提出了灯泡的功率随电压变化。而电压变化又将引起灯丝温度变化,从而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电阻变化又影响实际功率的大小,这是一道联系已学知识的扩展加深的题。在教学中可视学生情况而定:如学生都是优等生,可做定量计算。对一般学生可做定性说明。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一是要把有标记的灯泡接入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做好,二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么求什么讲清楚。由于以后有一节课专门讲计算,因此本节课的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测量课件 篇8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三、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活动延伸: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教学反思。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测量课件 篇9

教学内容: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例5及做一做、以及练习二中的3、5、6、7题)

教学建议: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

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教学时,应注意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然后组织反馈,并在全班交流填写的思路,学生的思路可能有多种,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当然,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当中。做一做中安排的内容是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涉及到千米和米的换算。

练习中的第5题,可以有不同的路线。例如,可以从邮局出发途经学校、医院最后到体育场(公园)是1千米。也可能有的学生会说,学校到邮局不到250米,差不多有200米,所以校途经邮局、少年宫到体育场(公园)也是1千米。教学中,不要仅仅关注结果,要多给学生说理的机会。

第6*题,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时间的计算,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知道从8时到12时是4小时(如数钟面刻度、用减法计算等)。在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804、3084

等式题,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如果有的学生会计算804,也是应该鼓励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并且学会根据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

2.通过换算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使学生有序地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单位换算过程中的推算过程。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测量课件 篇10

1、初步学习利用自然物,对物体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2、大胆的用语言表述测量的结果,体验合作测量带来的愉悦。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掌握对物体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测量活动。

不同长度的积木、吸管、书本、纸条等材料若干,记录表、白板笔若干,课件。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师:在《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中,泸定桥被敌军炸毁了,我军在作战路线中需要通过泸定桥去攻打敌军,所以红军叔叔们决定修复泸定桥。

提问:红军叔叔交给小小兵们一个任务,帮他们一起修桥梁。

二、“作战路线有多长?”幼儿尝试测量。

(一)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如长度相同的纸条、布袋等)进行直线距离的测量。

1、请幼儿观察测量材料,尝试用一种测量材料;

2、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

3、鼓励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中的问题。

(二)教师向幼儿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观看课件,了解测量的.要领:顶端要对齐,末尾做标记,首尾要相接,结果要记录;

2、教师小结及介绍测量方法和测量统计表的使用方法。

(三)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再次测量,讨论交流并小结。

1、让幼儿明确测量的要求及规则;

2、幼儿尝试操作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讨论测量的结果;

4、教师做小结。

三、游戏“桥梁有多长”感知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交流讨论测量结果,引导幼儿感知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间的关系;

4、教师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四、结束部分。

教师提出带领幼儿一起去户外帮红军叔叔测量铺桥工具,活动自然结束。

测量课件 篇11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体育测量评价的概念;

2.了解体育测量评价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以及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

重点难点:

1.体育测量评价的概述;

2.体育测量评价的研究意义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章 绪论

体育测量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现象(身体综合能力)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它为体育运动实践提供了各种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很大的实用价值。(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一、体育测量评价学科概述

1、从大的科学体育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学科门类。

2、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个系统,测量、评价和反馈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子系统。

3、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体育信息输入――转换――输出的过程。

4、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教育测量评价学科的一分分支,是一门新兴学科。

5、从体育科学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与其关系密切的学科有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体育统计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等。

6、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体育测量评价是一门应用学科,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二、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

1、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

每个学生;体育活动;直接制约体育活动的教师和体育活动计划;影响学生成长发展的群体和学校整体;学校体育活动物质的社会环境条件;是以学校为构成要素的,包括范围更广的体育体制,学校体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能等。

2、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和功能(1)体育评价的意义

a、有利于体育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b、推进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c、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d、强化学生评价的理念,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2)体育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体育评价具有指引方向的功能。b、监督检查功能:社会各界要了解、考察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体育行政领导部门要对学校工作加以指导与管理,学校本身也要对师生的教学活动加以调节和控制,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监督和帮助,都需要一个具有检查监督的形式和手段,即体育评价。

C、激励功能:通过体育评价,可激发被评者争先的欲望和情绪,从而创造出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竞争环境。

d、筛选择优功能:在体育的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对体育的对象加以筛选择优。

e、诊断改进功能:通过体育评价,可以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措施,这就是体育评价的诊断与改进功能。

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

1、运动人体测量的发展阶段

体育测量评价是教育测量评价学科的一个分支,也与运动人体科学紧密相连,它的发展与运动人体科学和教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人类学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

2、教育测量的发展阶段

体育测量评价伴随着运动人体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受教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影响得到快速的发展。一般可将教育测量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教育测量的萌芽阶段(1864年以前)教育测量的蓬勃兴起阶段(1864-1940年)教育测量的深入发展阶段(1940年至今)

3、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

教育评价作为科学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联盟的新教育课程的改革实验“8年研究”中正式诞生的。教育评价自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评价方法论各有不同的特点。

开创时期(1930-1958年)大发展时期(1958-1972年)专业时期(1973年至今)

4、我国体育测量评价的发展

作业:

1、简述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性质。

2、简述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和功能。

测量课件 篇12

科学《测量水温》教案

第一部分:聚焦问题

.活动:观察桌子上的水有什么不同?

2.介绍(ppt图片):不同温度的水有不同的作用。

3.根据介绍,请你们选择,几号杯的水适合做哪些事情?

4.提问:大家的选择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怎样解决呢?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学习使用温度计

一、选择温度计

(出示三种温度计图片)谈话:这里有几种温度计,那么你会选哪一种呢?

讲解:一般说来,水的温度在0—100摄氏度,所以要选择测量范围大于0—100摄氏度的实验室温度计。

二、学习使用温度计

.提问: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呢?

学生发言

提示:上学期学习过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是怎样做的?

总结:温度计的结构和方法

2.测量水温和测量气温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发言

总结:相同点:①检查温度计②等液柱平稳了再读数③视线要与刻度相平

不同点:①温度计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②不能碰杯壁杯底③在水中读数

3.提问: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4.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来示范测量水的温度。

测量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针对一点错误进行讲解,再一次规范使用温度计的方法。(强调一下双手紧握温度计上端,双肘支撑在桌面上稳当)

5.小组分工

提示:有四杯水要测量,还要记录水温,怎样分工?

(预设:有学生提出,水温已经变了,可以回答:可以根据测量时的水温重新推测。)

6.学生实验

①领温度计(每组安排了一个坏的温度计,作为检测)

②分组开始测量

③进行判断,哪杯水适合做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学生的表现。

学生汇报

7.提问:为什么这一次大家的测量结果如此一致?

第三部分:拓展认识

Ppt介绍恒温热奶器,55度杯、恒温泡脚盆等与水温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鼓励学生发明一个能够提示温度的恒温水杯。

测量课件 篇13

17  《景阳冈》(第二节)   教学目标: 1、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2、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3、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研读名著。 教学重点:品字析句、诵读感悟研读全文,感受武松形象。 难点:研读发现作者刻划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准备: 一:“武松喝酒、打虎”电视 影片片段各一个(3分)     二:(词句):     第一组  1、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酒。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   3、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出门倒。 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第三组闪躲(用“闪”好在哪里?) 课件三:武松下冈遇“虎”影视片段(30秒) 阅读准备: 学生在课前大致了解《三国演义》或初步浏览其中的一些章节。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等。 教学过程: 一、读影片说感受提炼研读专题 (一)、师出示课题(课件界面)后放影片“武松打虎”片段(课件一),学生欣赏。 (二)、师要求学生结合初读课文的感受,用一个字赞扬武松,并写在课文插图边的空白处。师巡视,请三位学生把赞扬字写在黑板上,鼓励不同意见的学生写在黑板上。(生可能会写:“勇、猛、智、神、威”等) (三)、师提示学生用“武松真啊!”的句式表达自己对武松的赞叹之情。先请在黑板上写赞字的同学说,教师适当指点,再让所有学生自个儿尽情地说一说后。师点击:“这些字中,哪一个最全面最概括地赞扬了武松?”生比较后认为是“神”。 二、围绕专题自主研读交流点拨感悟人物形象 (一)、师顺势提出研读专题:武松究竟“神”在哪里?从课文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出来?用笔读课文,(默读、点划)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研究研究准备告诉大家。 (二)学生各自研读,教师巡回了解自读情况。 (三)学生班级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并落实训练。 例举:(教学流程以学生的交流随机而定) 1、酒量惊人。“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但凡客人来我店,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师点击:况且这酒是“透瓶香”“出门倒”并出示课件二第一组,请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要求说得让听者动容信服。两三位学生说后,请说得好的同学板书“酒量惊人”。 2、胆量过人。生交流补充后出示课件二第二组:(1)、武松笑道:“……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有大虫,我也不怕。”(2)、武松看了看笑道:“……我怕什么!”(3)、细想了一回,说道:“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4)、武松自言自语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武松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不怕”的?说的语气有什么变化?当时武松会是怎样的心理?你读懂了什么?)师生讨论交流。生板书“胆量过人”。 3、力量超人。“武松双手抡起哨棒,……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了下来。……把那条哨棒折成两截……”“……揪……按……提……打……”训练读第11自然段:(1)生自个儿读读第11自然段,要求读出动作词;(2)师读“大虫”生读“武松”,随机提示“情况紧急,武松动作要快、有力”;(3)学生自由结对朗读;(4)请自认为读得好的两对比赛朗读。请读“武松”力量大比较到位的选手板书“力量超人”。 4、机智胜人。从武松三次“闪”读出“机智”或“机敏”。几生说了个大概后,师点击:“闪”这个动作字跟哪些字比较接近?(生答)“闪”与“躲”在这里哪个字用得好?用“闪”对表现武松形象好在哪里?仔细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并结合上下文,小组讨论后交流。 师生小结三“闪”表现了武松“机敏胜人”并请一生板书,全体学生自个儿诵读第9自然段及上下文,体味武松的“机敏”。 …… (四)、学生小结、教师勾画(板书)、提升认识。 三、反扣专题研读想象探究新的发现 (一)、师导语过度:假如武松在下冈途中又碰上老虎,是老虎被武松“制服”还是老虎被武松“制服”?(生争论)引导学生读书,寻找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说说理由。 (二)、师点击:假如你是导演,拍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的情景会拍哪些细节?(生想象表述)师板书“挨”。 (三)、出示课件三“下冈遇‘虎’”。(欣赏根据原著改拍的电视剧)鼓动学生为自己的精彩想象鼓掌 (四)师请学生谈谈对武松形象又有什么新的认识?生交流,师引导并板书“人” (五)、师小结:《水浒》作者施耐庵刻划武松形象,既写出了武松的“神”又写出了武松只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作者写人既写得形象传神又写得真实可信。 四、激趣延伸引导研读名著 在《水浒》这部小说中,作者还刻划了许许多多人物,请你选一个自己喜欢、熟悉的人物读读(当然也可以是武松),写一个作者描述的人物怎样的“神”又是怎样的“人”?是如何既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研读报告。 板书设计: 武松 神 人 勇 智 猛 威 爽神 酒量惊人 胆量过人挨 力量超人 机智胜人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5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