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趣祝福范文大全您在寻找好文章吗我们建议您阅读“小学图形认识教案”,以下数据仅供参考请酌情使用。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教案的编写需要结合学生的学科认知水平和掌握情况。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1

人教版小学一下数学《认识图形之拼一拼》的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

教学要点: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二课时

拼一拼

教学内容:

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重点难点: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

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讨论交流: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2

关于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师:“老师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到实验室去做实验吧。”

2、 重点:尝试用纸把书支撑起来的方法。

(1) 寻找方法:出示纸和书,提问:“这是什么和什么;谁能用一张纸把书高起来,幼儿思考回答。每人各取一张纸试验。讲述自己是怎样做的。

(2) 师提示方法:小朋友认识过那些图形,可不可以把纸变成那些形状再试试呢,幼回答并动手做。师出示几种范例让幼儿说它们的形状。

(3) 讨论:那种形状能把书架高起来,幼儿选中图形

(4) 师出示范图讲明制图方法,幼儿根据图示进行制作,也可以自己想办法做。

(5) 将制成图摆放好,轻轻将书放上去,试验。讨论自己选择的方法和结果。

3、 教师试验,小结圆筒形的力量最大。师再逐一演示,确认试验结果。

4、 小结:同样的一张纸,做成不同的图形,它的力量不同。有的把书架高了,有的.不行。我们发现圆筒形的力量最大。

5、 给予幼儿信息,发现在纸中加入波纹纸它的力量更大。

(2)撕开硬纸板,引导幼儿观察讨论:里面的波纹纸有什么用。

(3)小结:在圆筒形的纸中加入波纹纸它的力量更大。

6、 自由活动:让幼儿都来站在小硬板上,感受硬板下圆筒形硬纸板的承受力。

;他们都有用材料最省、受力最大、容量最大的特点。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3

《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范丽丽

教学内容: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常见的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描一描等探究活动中,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体会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比较想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几何直观和形象思维。

3.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感受平面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平面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这几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用立体图形画平面图形,直观感知“面”与“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听说同学们很多都是背古诗的小能手,你会背《所见》吗? 咱们一起来背一遍?(师生齐背,课件播放《所见》)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师:老师昨天听着这首古诗,画了一幅画,(课件出示),好看吗? 师:你觉得老师画的这幅画和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师:你认识这些图形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发送分类的互动题板,学生完成后提交。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分的每一类图形的特点。然后总给出图形的名字。 2、猜一猜

老师给出谜底,学生根据上面环节对图形的认识猜一猜。 3、巩固练习——数一数

平板发送数一数题板,学生完成后提交。 统计学生完成的正确率 4、说一说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图形? 老师出示课件,让学再生说一说 5、画一画

(1)我们仅能认识、找到还不行,你能自己试着用学具把他们画出来吗?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画一画。

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画的。 (2)巩固练习——连一连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和一些物体,让学生连一连,看看这些平面图形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来。 (3)师:现在老师提高要求,看谁能直接用尺子在点子图上画出图形。 学生画图

展示学生作品并进行评价。 三、我是小画家——涂一涂 给图画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四、作业布置

请你回家用彩色的纸剪一剪今天所学的图形,然后拼贴成一幅美丽的作品。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4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物体和图形,能够识别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初步理解相关概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及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搓、切、搭等,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让学生这样自由捏橡皮泥并展示作品等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对数学知识日益浓厚的兴趣。

1、多媒体动画:故事内容为机器人(带音乐)叮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中间,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些什么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跟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人都说说。

2、各种物品的演示。

3、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

4、生活中的物品形状、举实例。

(1)冰箱、洗衣机、彩电、柜子。

(2)鞋盒、肥皂盒、酸奶盒、易拉罐、笔筒、乒乓球、皮球。

・学习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2、33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形状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生活用品及放置这些用品的用具,遮盖这些用品的用具(布或纸)。

(2)学生每人准备一盒橡皮泥、积木一盒。

目标:从儿童喜爱的机器人叮当如上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与课本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针对学生提出的生活中的 物品形状,说说是怎样分类的?

过程:

b、把你分的“形状相同的”每一类物品告诉大家,你觉得它们分别长的是什么样子?

c、你是怎样感觉到的?

(2)让学生按以上步骤在小组中讨论,教师巡视。

(3)交流:

探索的途径:指几生上台演示他们是怎样感知的,电脑再显其过程(学习资源)。

(4)讨论与小结:

a、说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b、电脑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几何图形、名称。

3、巩固与拓展:

目标:利用电脑展示各种动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认识所学几何图形,并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创造情感和浓厚的兴趣。

(2)数数制造叮当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数,也可以自由组合数。

(3)搭学具:

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并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拿出自己的积木,分工合作完成。

汇报:城堡、动物园、飞机、世贸大楼、航空的母舰……

(4)转化: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见的见到一些组合图形。比如说棒棒糖吧,糖是球形、柄是圆柱形的。想想看,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这样的例子?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5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经历对事物的辨别过程,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在观察和触摸活动中感知平面和曲面,初步形成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表象,初步体验空间感。

3.在动手操作、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四种图形,在操作中感知其特征,初步体验空间感。 教学难点:

给图形分类。 教学过程:

1.活动一

(1)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积木,由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四种不同形状的积木混放在一起。

师:你们喜欢搭积木吗?我们一起搭积木吧! 生小组活动。

师问:你在搭的过程中都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师板书课题。

(2)师:你会把这些积木按照不同的形状分类吗?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3)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四种形状的物体。 板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活动二

(1)师:刚才搭的过程中用的最少的是哪种积木?为什么?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2)师:请你们做实验来验证一下。 生动手试验,验证猜想结果。 3.活动三

你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1 (1)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通过连线,使学生能把物体、几何图形、几何名称联系起来认识。 (2)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些形状的朋友吗?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

(3)师小结:生活中处处都有这些形状的朋友,可见,认物体的作用真不小!咱们小朋友可都要做个有心人啊。

4.活动四 小游戏:

(1)师说物体的形状,生想模样。 (2)师说名称,生从学具里找。 (3)小组活动。 5.活动五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机器人)对,机器人今天和我们一起上课,还有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带来了一箱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请小朋友轻轻的拿出来,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

(2)这么多的礼物,太乱了,请小朋友在小组内互相合作,用喜欢的方法把这些东西进行分类。 (3)小组都分好了,老师请小朋友汇报,你们组是怎样分的?

(4)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好几种分类的方法。图片显示并讲解:第一种是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第二种是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第三种是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的。

6.小朋友看第三种分类方法,把形状一样的物体放在一起,每种物体都有一个共 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1)出示实物:鞋盒、酒盒,像这类长方形的物体,我们就叫它长方体。 2)出示实物魔方、方块,像这类方方正正的物体,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3)出示易拉罐,上下一样粗,能前后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什么?

4)出示乒乓球,像这类圆圆的、光光的,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物体,我们叫它什么? 5)涂一涂,学生讨论完成。

6)摸球游戏,通过游戏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小学图形认识教案 篇6

第三课是认识图形的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第

6、7页认识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在纸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 3.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用具:挂图、箱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

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

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 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 生:推上 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

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

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中一边)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

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 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简单的实际例子简单明了的切入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探究、认识平移的特点:

1、小组讨论(巩固对平移的初步认识)

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 师:(在学生说出诸如:电梯上下、国旗升降、抽屉拉动等现象后,进行总结)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2、交换座位(导出平移方向和距离的内涵) 师:(请第4排的“甲”同学与第2排的“乙”同学交换座位。请第3组的“丙”同学与第6组的“丁”同学交换座位后,再师)甲、乙、丙、丁4位同学是不是发生了位置的平移? 师:(扣紧:位置变了,其他未变。待同学肯定回答是平移后,再师)甲、乙、丙、丁4位同学分别是怎样移动的?

(待同学回答了,向前或向后、向左或向右移动了2排或4组后,再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棒!现在请你们总结一下平移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 师:(在同学回答后,总结)说得很对,平移总是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的。

3、教学例题1 (学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师:平移既然有具体的方向和移动距离,那么怎样来确定它的方向和距离呢?现在我们来分组操作并讨论。(将学生前后四人一组,每人发给一个硬纸片做的小房子)请同学翻到课本第4页,找到方格中的图案。 师:(通过提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操作)图上画了什么?实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虚线画的房子表示什么?为什么在右边虚线房子下面写的是“向左平移7格”,在上面虚线房子旁写的是“向上平移5格”,请小组同学认真讨论,并请同学们拿老师发给你们的小房子对照书上图案认真动手操作,看看哪组同学发现的东西多,能不能完成横线上的填空。 师:(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后)请一个小组的代表总结汇报一下他们操作和讨论发现的内容,他们填写的答案是什么?(汇报完毕后请全班补充) 师:(注意指导学生选移动点的方法,在充分的讨论后,进行总结)同学们非常认真进行了操作和讨论。都知道了从原图形移到后来位置所指向的方向就是平移的方向,数出移动的格数要注意选择同一个点,要通过同一个点的移动来确定移动的距离。同学们的这一发现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巩固提高,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1、独立完成练习1(巩固已学平移方向和距离的知识)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数学小精灵“聪聪”和“明明” 要来挑战了。挑战

(一)请同学们翻开书43页练习十的第1题:把红色的小帆船向右平移4格得到哪个图,请涂上颜色。

(巡视学生完成练习,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2、分组合作完成练习2(学会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师:同学们成功挑战了第1题。师有没有信心,继续第二个挑战?挑战练一练第2题:画出平移后的图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认真进行讨论。(师巡视指导,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总结)同学们完成得很好,有的用的是先确定四个平移点,然后把四个点连起来的办法;有的是用了一条一条线段平移的办法;有的是用了先确定一条线段,再把整体图形画出来的办法,同学们都动了脑筋。

三、巩固新知

1、教材6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先讨论可以怎么画,在用自己的方法独立画图,然后交流想法。

2、教材87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想法和做法,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四、达标反馈

1、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

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

平移

电梯的运动

2、操作。

1、向(

)平移了(

)格。

2、把上面的小船图向上平移5格

3、画出

3、看图填一填。 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1、长方形向(

)平移了(

)格。

2、六边形向(

)平移了(

)格。

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

4、按要求操作。

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答案:

1.升旗时国旗的运动 平移 火车的运动 平移 在算盘上拨珠 平移 电梯的运动平移

2、

1、向( 右 )平移了( 5 )格。

2、略

3略

3、

1、长方形向(上)平移了( 7 )格。

2、六边形向( 左)平移了( 5 )格。

3、五角星向( 下 )平移了(6 )格。

4、略

五、课堂总结:

师:谁来说说你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完成课后的实践。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发现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平移的方法,请把它画在纸上。

答案:第三题:图形1平移到图形4,图形4平移到图形1,图形2平移到图形3,图形3平移到图形2.板书:平移 教学反思:

“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并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教学的重点是初步认识平移现象,教学的难点是初步认、画平移后的图形。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三是巩固提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之后,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总结,布置了课后实践。

在具体的情景创设中,我还十分注重选择能够把学生自身引入情景的例子。比如:移动同学桌上的课本和文具盒以腾出空间,推动教室里的窗子以流动空气和保温, 同学们互换位置等,这些都是同学同学们身临其境的事情。

总之,我觉得选择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

精彩片段

1.平移现象的特征: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大小、形状、方向都不改变,位置发生变化。

2.一个图形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另一个图形的方法:(1)确定评议的方向,(2)确定平移的格数,对应点之间的格数是平移的格数。 3.在放歌纸上画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1)找出图形的关键点(或关键线段),(2)以关键点(或关键线段)为参照点,数出平移的格数,按平移方向描出各对应点(或各对应线段),(3)把个对应点按元图形的行传连接起来。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6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