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作文 >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范文九篇)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范文九篇)

趣祝福作文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写一篇有质量的读后感是怎么样的?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1

再看看自己,工作了15年,有工作的快乐和幸福,也有对教育的困惑和不解。读完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在线学习的意义,也知道了它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充满了志向和理想,作为书中的人,从不气馁。尽管遇到挫折,我仍然用爱来对待学生。为了取得成绩,我课后辅导学生,加班加点,从不放弃。

我对小学语文教材不熟悉,所以每天都认真备课,查阅教材,和其他老师商量,反复学习教材,尽力把每一节课都教好。这是我过去一年的努力,但在认识了书中的网络名人、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之后,我为自己感到羞愧。不是所有其他的老师都是我安排的吗?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努力工作只能算是老师。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更多地运用教育智慧来教育孩子。只有教师长大了,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成长。但现在我只看了几本教育专著,没有创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使自己迅速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教学上没有任何创新和发展,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老师,现在没有任何行动,我觉得我的只是很差,我的素质有待提高。如何改变呢?

我认为,只有多学、多学、多学、多反思、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教学文章,才能向名家名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智慧,形成自己得智慧。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2

书中讲到: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教师学习;第二,教师行动;第三,教师发表。阅读就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读完这本书,我还是有感触的,我想我为什么选择做老师呢,可能也是阴差阳错吧,但是我已经在这岗位做了七年了。应该不太会转行了,因为毕竟隔行如隔山,换一行业从零开始自己也很心虚,难不成还有精神体力和90后,00后赛跑?读后感·老师这份工作很稳定,也是寒暑假期,对我,要陪伴父母,寒暑假要照顾孩子,这算是对家庭很好的工作啦。可是:老师真不是好当的,必须投入很多、付出很多,压力也很大,这份工资并不好拿,我怎又才能应付到退休呢?

我想,确实是要有主动精神,主动求变,有时候求变并不是为了向上走,即使在原有岗位上做,也是要求变的,因为社会是在发展和变化的,长江后浪推前浪,自己也要主动进行自我推动。闾丘露薇在《行走中的玫瑰》讲到:人的职场压力是与专业能力成反比的,越不专业,压力越大。

我想我还是要利用零碎时间,学会复盘,把职场需要的技能打磨和提升,坚持阅读,在行动中反思,并且写一写文章争取发表。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3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矫揉造作和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的踏实足迹:朱国红老师经历“差点被家长哄下台”后奋起,终于“网络让她一炮打红”;张志愿老师的“心在守望中跳动”,那是老师的老师感动了老师,而后萌发的一粒心灵春芽。这一篇篇成长、教育的案例,分明是他们真情的流露,真爱的付出。

在同事眼中,我也曾是个不算“失败”的教育者,因为有一点得到了大家的首肯:尽管我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可几年下来,几乎每届都有学生与我保持联系,这是一笔财富,我也对此感到欣慰。然而最近我却出现了思想波折:与学生交流交心,花去了我不少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的年幼和小孩子气“惹”得我有时感到厌烦和失去耐心……阅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心中畅然了许多,清静了许多,甚至自感有些超脱。为什么人家能在教育实践中“路越走越宽,景色越来越宜人”,而我却“浅尝辄止”了呢?

是什么使得他们在成绩斐然面前,仍然谦逊、热情地守望在那片精神的自留地,辛勤地笔耕不止,仍然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在平凡的教育中?是爱!苏霍姆林斯基把老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陶行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李镇西用爱心去编织教育。在书中的30位同行身上,我同样读到了“孩子,你也是一棵舒枝展叶的小树”的呼唤,“我能看到最幸福的事”的笑容,“不要在冬天把树砍倒”的心底祈求和声声“我的孩子们”…… 他们是爱心教育的践行者。身处这个被视为人文缺失的年代,身处这个关系下一代的教育岗位,我逐渐明了,教育需要“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教育的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付出。

今天我是一只井底蛙,庆幸的是现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知耻而后勇,希望明天我的学生能对我有这样的评价: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我想那也就足够了。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4

读后感p>

***《教师专业成长》这本书是刘良华老师的教育演讲集合,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很一般,因为从来没见过哪本书的封面这样不吸引人,然而阅读之后,才发现它就像一片浩瀚的大海,里面有无数的珍宝等着我们去发现。书中的教育片、教育案例和管理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怎样通过行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讲。

刘良华告诉我们,教师可以通过行动研究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教师行动研究包括教师学习、教师行动和教师出版。

教师学习是教师行为研究的基本前提,教师出版是教师行为研究的动力。 如果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没有教师出版,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不会走得太远。

一、教师学习

作为还没走上工作岗位、却正在实习期间的我们来说,无论是教学上还是学生管理上,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往往不能简单地通过在笔记本上反映和映射知识来解决。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拜访老师和阅读来获得专业支持。

人类的学习往往始于模仿。向老师学习和阅都是对智慧的模仿。先来说拜师,学校通过为新教师组织师徒结对,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师傅手把手地教,教学中、管理中遇到的很多难题都可以得到解决,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上师傅对我们的帮助会是很大的;其次来说读书,教师曾经都是“读书人”,但是一旦做了教师后却很少有人能延续读书的习惯和保持“读书人”的身份,我们经常说“同学们,大家要好好读书”,可是我们中能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们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如果一个老师不阅读,就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思考,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干什么,另外,如果一个老师经常阅读就会有比较广阔的视野,有更渊博的知识,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就能很好地补充课外知识,学生就会觉得这个老师很有才,会佩服这个老师,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师行动

刘良华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教师有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就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他们行为的变化就是行为研究。该书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了行动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现在提到比较多的一个名词,在我的感觉中这应该是一个很复杂和深奥的东西,看了刘良华老师的书之后,我才知道其实不然,对课本进行补充、更新,使整个课本完全变一个样,这就是课程开发。而对于狭义的课本课程开发就是国家课程之外开发的专门课程也没有那么困难。如果说你有丰富的阅读量,课上的时候给学生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学生课堂时间不够用了,那么这些多出来的课外资料就可以成为一门校本课程,比如说对物理学界的一些传奇的科学家,科学轶事进行介绍,或者是对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现象进行解释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但目前就我自身的知识面来说要独立完成一门课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师发表

教师通过行动研究会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需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才会有意义,这些东西不可能一一被发表在杂志或期刊上,但是,当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网络博客。在这里,教师可以任意的发挥,通过“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积累自己的财富。包括“我今天读了什么”,这是“阅读日志”;如果教师没有任何阅读,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看到什么”,这是“观察日志”;如果教师既没有阅读,也没有观察,那么,教师可以讲述“我今天做了什么”,这是“行动日志”。

博客的好处是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和做什么。只有在出版之后,你才能得到公众的赞赏或批评。如果你不公开,你就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建议,也不能改进你的教学行为。

虽然我没有发表过博客,但在这一节我还是有点感悟,曾经去见习,得到了一个讲课的机会,上完课很兴奋的时候,因为觉得那节课上得很高效,学生的倾听和反馈都很令人满意,曾经也有听了某节课觉得非常有条理,对自己以后教学很有帮助的时候,这时都想把这节教案整理下来,但有时是刚开了一个头,就有事停下了笔,再拿起笔想写时却没有了灵感,所以我觉得教学中的任何经验不管你发不发表都要及时地以书面形式整理下来,这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最后,在书中刘良华老师还说,老师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有欢乐感,我们现在的老师很多时候都在跟学生生气,没有欢乐感,其实欢乐感要靠自己去寻找,要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我们的作品是什么呢?可以说,上好课,可以做个好学生,可以说今天做了一件事,也可以说今天学到了一门教学技能。总之,教师的成长应该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这样我们才能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快乐,越来越热爱教师的工作。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5

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有感

胜利锦华小学武国东

暑假里,按学校要求拜读了《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这本书,这本书由德育特级教师张万祥老师和很有名气的万玮老师主编.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优秀教师的故事,他们的故事真实感人,犹如万亩花园的芳香沁人心脾,一个一个来自教育一线的教师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样向我袭来,他们是那样的神秘伟大,同时又是那样的朴实平凡。书中有30个不同的教育探索故事,案例中的老师通过这些故事向我们传达了以下信息:

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书中真实的故事让我明了当今为师之道,知晓教师何以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他们都是在反思中提高、在锤炼中升华、在“积识”中“成智”。

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三个关键词:网络、勤奋和坚持。这30位教师,大多数都来自一线的教师。

他们大多是通过网络唤醒自己的职业意识,然后,有意识地实现对专业化的追求。他们都通过努力实现了专业成长,成为了优秀的教师。这本书我读了两遍,感触颇深,但需要用心去理解和体会,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其中有很多案例让我感触很多。比如:

张曼凌老师的教学日记《一个普通老师快乐而充实的一天》中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有计划、有步骤点点滴滴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这是我看过后最大的体会。

似乎我自己不能坚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实在在去记录、积累些什么。我们无法改变教育的现状。我们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使我们的工作更方便。

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程的成功、课程的亮点、课程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与他们相比,我以前在这方面做的太少了,以后我会努力改变的。

网名平和的万玮老师,可谓是一个深谙兵法的老师,多年的班主任实践给了他一套一套宝贵的经验,出版的《班主任兵法》看了之后,真是让人喝彩呀!万老师好象是把别人做过的和犯过的错误了如执掌,却又能用兵法把它解析的通俗易懂,可谓说出了别人想说却不知怎么说的问题。高明呀!

万老师。

周萍老师走路的想法对我很有启发。我们的老师在生活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但我们没有冷静下来思考。周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上苍其实很公平。她在你面前撒下绵绵细雨的同时,往往会在你的身后升起一片灿烂的阳光。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

要说的老师还有太多太多。总之,一句话说的好:“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真的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些老师们,他们有的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快乐的奋斗着、耕耘着,默默的用自己的爱心感染教育着自己的**们。如果中国所有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们的未来一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坚持经常去论坛,从小处看大事,坚持写教育**,加强教育反思,总结教育问题,广泛学习,努力提高自己。虽然我很平凡,很平凡,但我会用各种方式多读书、多交流、多实践、多反思,努力做到不半途而废,这样我才能更快地成长,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该以这30位优秀教师为榜样,不断鞭策自己,让自己在青春的尾巴还没完全离开我之前,不让自己在退休之后留下后悔和遗憾!

在反思中提高。

有人说,教育是一个经验控制的行业,从事教育的人更容易受到以往经验的束缚。在研究中成长。过去的教师不需要把自己当作研究者,因为通常的做法和已有的经验完全可以应对来自教学或学生的挑战,这是他需要做的。

1、 好的学习负担过重,几乎使学习成为教师的奢侈品。但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要处理好工作于学习的矛盾,教师要善于学习。所谓善于学习,一是挤出时间,二是提高学习效率。

挤时间,关键是要有学习的紧迫感,理解力提高,时间就会挤出来。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学什么,二是怎么学。一线教师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是捧着刊物学,这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但教育教学专著一定要读,因为只有读专著才能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

一线教师喜欢学习别人的经验,而不是学习理论。因为理论是抽象的,这种倾向也需要改变。听课(现场课、录像课)是一线教师常用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直接而实用,要增强学习效果,就要在听课过程中思考、琢磨,课后讨论、评析,对于录像课还可以翻来覆去地多看几遍,既能听出其中的学习之处,又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想出改进的措施。总之,教师要想成长,就要学习。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适应学生的内在需求。如果他们不学习,就无法控制生成性课堂。

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他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要向书本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理学知识;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向实践学习,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成功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失败了,“吃一堑,长一智”。 拜师学艺,教学相长.现在各校都在进行“拜师学艺”活动。

这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能使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新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迅速地成长起来,能使青年教师进一步提高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校各级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指导,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与业务水平,为争取向更高一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拜师学艺,教学相长。师徒双方在相互倾听和交流的过程中,都可以从对方的优秀方面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他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他的徒弟的一些教学方法可能会有所更新等。师徒要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勇实践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上课是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实践。我们每节课都要认真负责。每学期都要有意识地、有重点地精心准备三到五节课。这个精心准备的过程将促进我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工作中,要努力形成充分准备、高效上课、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健康状态。为了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应该积极争取参加公开课、参加教改实验的机会,因为这样不仅会增加自身的压力,也会得到更多的指导、批评、建议,还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学生学习大量辅助阅读材料的现状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作业设计能力,否则就会缺乏对学生的真实认识和必要的课程资源整合能力。

总之,事业是干出来的。有了成长为优秀教师的目标,有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就要勇于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三、常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才华的高低取决于思考的能力。

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

我们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写反思日记、写教育叙事、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四、勤动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看文章、听讲座、听课过程中闪现的思维火花,如果不写下来,很快就会忘掉。写文章还可以使人变得深刻,实践中的体会、感悟可能是感性的、浅层的,写文章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思考挖掘、提升的过程。写文章,还可以促进阅读、学习,为写而读的“读”与平时的读用心程度不一样,效果也就大有悬殊。

没有一位名师不是勤于动笔的。有志于成为为优秀教师的老师们,应从苏霍姆林斯基、魏书生、于永正等名师身上受到启迪,尽快拿起笔来,从教学札记写起,写一些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随笔,如有精力,每学期写一两篇经验总结、教研**,持之以恒,几年以后,会大受其益。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勤奋+努力,这是个人成长的首要因素。无论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还是课堂教学的研究,或是自身内涵的丰富,我们都要倾心尽力。各种活动要积极参加,为自己争取锻炼的机会,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向名师们学习,使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博览群书,丰富文化积淀,为自己的教书育人备好源头活水。

二、借助集体智慧的力量

一个和谐的团队是战无不胜的。俗话说: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一个人的力量必竟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因此,和谐的团队是教师成长的良田沃土,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和谐团队的打造。

我们文峰小学就是这样一个和谐、向上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有领导的关心和情谊,有同事的帮助和鼓励。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优质课比赛。无论是哪位教师要参加比赛了,听课,主管领导和学科组长们当仁不让;评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无事不关已或是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之类的惺惺作态,大家都把为参赛教师出谋划策当成自己的责任。

可以说,每一次的比赛,参赛的绝不仅仅是某一位教师个体,而是我们这个团队的集体智慧。有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做后盾,哪有不胜之理?身处这样和谐的团队中,哪有不成长之理?

三、抓住关键事件的契机

有位当代知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就教师成长而言,如果相对极端地说,有些优秀教师之所以成为优秀教师,也许并不是单纯师德教育的结果,也不是单纯培训的结果,重要的是某一个机遇降临在了他们身上,比如某一项荣誉的获得、某一个舞台的历练,或者某一位伯乐的慧眼相识、某一位大师的悉心扶持。这就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

如火如荼的校本教研活动为我们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教学比赛、经验交流、各种论坛……抓住这样的机会,尽情地展示自己,这个机会也许就会成为你成长的关键事件。做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助于我们成长的关键事件的契机,在校本教研这片广阔的舞台上尽情书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读书心得王跃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记录的是30位优秀教师借助网络成长、进步的真实故事。正是通过案例展示了这些特征,

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程的成功、课程的亮点、课程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与他们相比,我以前在这方面做的太少了,以后我会努力改变的。

然而其中他们的成长格言对与我来说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于此我摘录了几条他们的成长格言:

朱一花的成长格言:没有追求的生活是黯淡的,只有向上,才能发展。

侯长缨的成长格言: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成长路漫漫,我将以百倍的努力迎接明天的曙光!

常作印的成长格言:计划每一天!新鲜每一天!

思考每一天!收获每一天!快乐每一天!

他提到自己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在网上和网下思考,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这是何等的境界!思考每一天!

收获每一天!谈何容易!浑浑噩噩中,我颓废了多少日子,抱怨郁闷中,多少日子又白白流失。

跟常老师相比,我欠缺的太多。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

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6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中30位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所吸引,不禁想起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在叙述中,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能言不由衷,更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扬。

整个赞美仪式应该持续到所有人都完成了他们的真实评论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

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中毕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

最关键的问题是,当学生有问题或犯错误时,他们作为老师应该做什么?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将把这种教育艺术运用到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7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书描述了进步的真实故事,是真爱的堆砌。从书中你看不到任何的矫揉造作,一丝假大空的理论,有的都是每位老师成功、失败的真实再现,有的都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学习、交流、进步。

这本书中我读到三个关键词。草根。网络。勤奋。30位教师,大多来自一线。有的甚至来自最艰苦的乡村。他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网络唤醒专业意识,然后,又自觉地去实现专业化追求。他们无一不是通过勤奋,实现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长成为一方优秀教师。我每天晚上睡觉前看这本书,每次阅读一个或两个老师的成长故事,然后用心去感悟,体会,很有收获!读这本书让我有种到处在放火的感觉。而这火苗一旦进入心里,是会情不自禁地熊熊燃烧的。

其中朱国红教师的成长案例,给我的触动最大。朱国红,一个通过网络一炮打红的典型。没有羡慕她的“一炮打红”。打动我的,是她的这番话:“自己十几年如一日地工作着,多年没有开公开课的机会,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一次次被领导安排所谓的滚刀肉班,我都泰然地走过了,从不敢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在寂寞中走进了苏霍姆林斯基,认识了陶行知,了解了朱永新,读懂了李镇西......”如果没有网络,如果没有一个机缘成全,恐怕今天,我不会知道有个“朱国红”。但是,我敢肯定地说,朱国红一定会在那里,她安身立命之地,继续默默耕耘。“平平常常的铺垫,也许和成长无关,但没有平时的铺垫,成长又将在哪里?”对每一个渴望成长的人,不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吗?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8

最近读了《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0年第12期中《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因素》。作者围绕“自主学习、同行互助、专业引领、专题研讨、自我反思、网络研讨”六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展开了论述。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时代在进步,科技发展迅速,要求教师学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促进自己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九年前的那个炎炎夏日,一声声“老师您好”的问候,把我带上了三尺讲台,我很快进入角色,整天乐呵呵地教学研课,但因为基本教育素养不足,尽管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第一学期我班的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在家长评老师的活动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成绩,这给我原有的自信浇上了一盆冷水。

第二学期开始,我憋着一口气非要让自己迅速成熟起来。各门学科中,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科目,知识内容涵盖面大,除了大量阅读专业知识的书籍,我给自己制定了涉猎各种教育科学知识的阅读计划:李镇西的《做最好的教师》、甘国祥的《破译教育的密码》、朱光潜的《谈美书简》、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而且学校还经常让我们读一些教育期刊。作为语文教师,吃透教材是必修课,每次备课时我总要反复阅读课文,阅读教参,从网上搜集各种资料,把“二次备课”真正落实到位。

由于个人的摸索具有局限性,所以组织教师间的互动切磋就很有必要,而我校就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集体备课。我们以年级组为单位,教师们把各自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放在一起集中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分享与积累课程资源,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每个教师在备课前,往往依据课程标准,做一些前期准备,有针对性的搜集一些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典型案例、课堂设计、课件和教辅资料等,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参与者通过广泛的交流和分享,就可以互同有无,有选择的处理资源信息,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在教研课中以主评和专家评为主,讨论教育过程中每个环节学生的表现,出现的问题,引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反应;反思活动设计目标、选择的内容是否合适;反思每个环节所采用的教育手段;反思教育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等等。通过分析、评价,老师们对活动中的很多闪光点,共同借鉴学习。针对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深入分析。这不仅为教师增加说的机会、提高说的技巧、激发说的智慧、升级说的水平,而且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催化作用。

一个教师要想真正地成长起来,还要经常“自我反思”。正如那条著名的公式所揭示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是一种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是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的过程。通过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反思客观地评价自己,进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自觉性。青年教师要想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地提高,让课堂中的成功或失败等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也就是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实现这些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写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要写得失、写师生、写教于学、写特点,若把这些记录下来了,就是一篇好文章。

只要教师能面对挑战,用专业精神支撑自己,做到善于学习、善于反思、勇于实践、勤于研究,就一定能在滋润受教育者心田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得到升华,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专业化成长,早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读后感 篇9

书中的故事用真挚朴实的语言描述,展现了这30位教师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实的过程。在他们成长进步的过程中,不总是一帆风顺,也有成功与失败、痛苦与喜悦、困惑与清醒。像贺杰老师从一名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变为一名优秀教师,一直在网络上行走并取得最后的成功;朱国红老师初上讲台执教就差点被家长哄**,到后来在网络上一炮打红;万玮老师在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失败教训后深刻意识到一个好老师除了有爱心之外更要有方法,而这个方法是不断反思之后感悟总结起来的。

所以我下定决心,绝不犯同样的错误,绝不向困难低头,绝不做一个平庸无能的教师。之后他经过努力真的成了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写成了《班主任兵法》等文章;。

谁说每一位优秀教师背后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们不也和我们一样,终日与平凡单调的教书生活相伴,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属于自己的那片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就拿第一篇案例来说。魏智渊是陕西人,曾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任教过许多科目。

最后开始执教高中语文。他是教育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的知名网友。他撰写的这则案例分三个部分:

一路狂奔,一路痴迷,一路沉思。一路狂奔中,他明白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地打回原型,然后重新开始;一路痴迷中,他通过网络完成了自己的神奇蜕变,他开始有了专业意识和专业化追求;一路沉思中,他对教育有了更清醒地认识,希望与学生真正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共同走向健康纯净的生活。魏智渊先生正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德育工作者。

这些优秀教师虽甘心平凡,却绝不甘平庸,成功的信念和获取知识的渴望造就了他们的不平凡,而与网络的相识更满足了他们渴望交流、获取更多知识,得到强大精神支柱的愿望。另外,让志同道合的人在教育事业中的火花与网络碰撞,以网络为平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才华和智慧。在网络中,他们找到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教育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正如老师常说的,网络使我的教学更加生动民主;网络使我的学生更加自主自觉地学习;网络使我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互联网有着如此神奇的力量,无数的教育者用它神奇地取得成功,并在它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80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