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分数认识课件 >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通用十五篇)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通用十五篇)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5——76页的例1——例5。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通过学习,培养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先一起认识2(1),在通过动手操作,创造认识更多的分数,从而掌握分数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并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四、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形状的纸若干张,胶水,剪刀。

2、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每年的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中秋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围在一起吃月饼。今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强强一家也围在一起吃月饼,强强和弟弟看着香甜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嚷嚷和吃月饼。可妈妈说:“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

“1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8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几块?”

2、老师看他俩回答得这么好,决定奖励给他俩一块大月饼。(师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

问:“你们看,老师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

接着问:“要分的大小一样,得怎么分?”(让学生知道平均分才公平)

师:“那我到底要分给他俩几块呀?”(生回答)

师由此引出课题,并板书: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二分之一

1、同学们,你们从老师给你们的纸中选择一张试着分分它的二分之一吗?(学生动手分)

2、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让两名生回答)

3、师:同学们都是对折以后分成了大小相同的两部分,这样分我们我们叫(生答,师板书:平均分)

4、师:谁能用上“平均分”这三个字,再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生回答)

5、师:老师就把这块月饼奖励给他俩(师边说边把圆剪开,粘在黑板上)强强拿着月饼可高兴了,他说(课件出示:把一块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指名读这句话

问: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生答后进行辩论)

6、师:看来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平均这两个字能不能漏掉呀?(屏幕出示正确的话,并把平均两个字变成红色)你们看看这句话,那个字词还很重要?

生观察后回答,是引导生注意“每份”、“它的”两个词,并把这两个词变成红色。

7、面和你小组的同学说说你刚才分的过程,注意要把那些特别重要的词突出出来。(生小组交流)

8、我们认识了二分之一,那谁能试着写写二分之一?(生到黑板上写,是再强调分数的正确写法)

(三)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二分之一,其实这个大家族中还有许多新朋友等着我们去认识,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够运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创造出更多的分数,赶快行动起来吧。

2、生用不同形状地纸动手创造分数,并把它贴在黑板上,用分数表示出来。

3、师有选择的让生说说意义。

4、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用自己的小巧手创造了这么多分数,像2(1)、3(1)、4(1)、8(1)……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5、我们创造出了这么多分数,我们来观察一下,分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整数一样吗?那不一样?(生答)

让生看书,了解各部分名称,是相应板书。

(四)、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选择能用4(1)表示的图。

2、为涂色部分写分数或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3、写分数,看看每个小图形各是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师发给每组图片,小组讨论后交流)

(五)联系生活,谈分数生活中的运用。

生自由交流在生活中发现的分数

(六)升华总结

师:是,不仅这些图形和纸片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的存在,课下,同学们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分数,下节课交流。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2】

认 识 分 数--几分之一

大坝中心小学 吴月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8-100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小组图形(①号信封:圆、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②号信封:3个同样大小的圆)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出示旅游图(课件一):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请看他们都带来些什么食品?如果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各分得多少?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二分之一

⑴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①教师揭题(课件二):

a、出示一个蛋糕。

B、提问: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个?

c、讲述: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半个也就是二分之一个。(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②感知理解:

a、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1/2(板书这句话,示范1/2的写法)

B、课件将1/2标在蛋糕左半上,提问:①1/2是怎样得到的?②右边一份是多少呢?(指名说,相互说)

③认识名称:分数的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呢?学生看书汇报(板书名称)

⑵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过渡:刚才是一块蛋糕,如果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折出它的1/2吗?

请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并涂出它的1/2(教师收集作品2件展示)。提问①折法一样吗?②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只有平均分成2份,每份才是它的1/2。

⑶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出示图形(课件三):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来表示。

提问:为什么③④图形不能用1/2表示?

2、认识几分之一

过渡:刚才小朋友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1)学生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出①号信封每人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每个小组分别发一个圆、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

(2)反馈交流。(分类展示)①学生汇报:自己用一句话表述得到的分数;②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3)形状不一样,为什么涂色部分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呢?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3、(课件四):数学乐园,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 (试比大小)

三、探索比较

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请组长拿出②信封比一比三个圆片的大小给小组同学观察。

(2)其余3人每人用一张圆片分别折一折,涂出它的1/

2、1/4和1/8。

(3)各组活动,并把你的折法说给组长听

2、汇报:

①指名三个学生分别表述1/

2、1/

4、1/8是怎样得到的?

(师将作品帖在黑板上)

②将这三个分数排成一队怎样排?

③从左往右看,你能发现什么?从右向左看呢?

提问:如果把这块月饼平均分给16人,每人分到多少呢?32个人呢?

3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学会了哪些本领?

2、这些分数都有什么特点?(板书"__几分之一")

五、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找分数。

(1)(课件五):生活乐园,"想想做做"第6题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发现什么?

(2)出示实例,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①根据图形填分数(图略)

②根据词语趣味填分数:九牛一毛()千载一时()百里挑一()万无一失()

2、(课件六):智慧乐园,分数产生的相关资料介绍。

3、学生站起来说分数,再走出教室(其余学生鼓掌)

1/4―――1/3――――1/2―――1/2(站起来的学生说理后走出教室)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3】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分数》第P98-100页。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认识分数》这一教材是学生第一接触的内容,在认识上比较生疏,与以往学习的整数相比,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还是在计数单位以及计算方法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又接触得较少,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对此,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本单元采取情景教学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能够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同时本课时是学习分数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说出相应分数的实际含义,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学好本课时可以为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和小数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出发点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创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间接的引导,创设合理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思考、探究、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并且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最终可以实现数学化的过程,真正达到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说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分析了教材的结构特点,认真审视了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目标,并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情景教学与直观地操作,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同时能够让学生准确地读、写分数,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用折纸、涂色等方法表示简单的分数,并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善于通过合作交流来系统认识分数,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能够通过折纸、涂色等手段理解和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2、教学的难点: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是能够让学生根据实践案例说出相应分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的关键:本课时教学的关键在于提供学生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学生折、涂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意义,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并重视学生智力水平的开发,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对教学目标如期达到标准产生影响,更加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并结合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探究、假设、试验、验证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中以学生自主探究为重点,因此我制定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时的导入至关重要,在以往的“分数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分蛋糕、分苹果、分水等情景教学,而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为了充分体现“平均分”这一概念,我创新地采用整数简单的带余除法运算进行导入,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景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我将九块蛋糕平均分给三位同学,并要求列出算式。再此,利用整数简单的带余除法可以直接引出“平均分”这一概念,同时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在理解层次上容易接受。进而,我将九块蛋糕分给两位同学,此时会得到一个余数“1”,学生会产生困惑,剩余的一块蛋糕该如何分才公平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问题发生了认知冲突,产生了求知的欲望,这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自己思考“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

(二)、实践操作,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第一步教学中产生的疑惑转入到第二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利用已经准备好的圆形纸片作为蛋糕,并将其折出一半,从直观的视觉角度理解“一半”这一概念,接着引出一半在数学上用二分之一这一分数表示。随之介绍分数的各个组成部分,并结合分蛋糕这一案例解说二分之一的实际含义。同时利用实现准备好的各种图形纸片折出不同的二分之一,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接发现同样是二分之一,它们表示图形的大小可能不一样,形状可能不一样。在这一阶段,我会反复强调分数的实际含义与“平均分”这一概念。

(三)、采用类比教学,进行知识拓展。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可以利用第二阶段已建立的知识基础,进行类比教学,进行知识的拓展。同样在这一阶段我可以充分利用折纸、涂色等活动折出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巩固练习,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

在这一阶段主要教学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预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目标,为课后的教学反思做好前期准备。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单位1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准备

1、用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指名板演)

()/()()/()()/()

2、指名读出下列分数,并说出各部分名称。

3、检查板演题,问:2/4里面有几个1/4?3/4里面有几个1/4?

二、导入新知

我们在学习第八册课本时,对分数已经有恶劣初步的认识。现在要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节课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知

1、分数的产生

学生自学书P69第一小节,提问:分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学生答后,教师举例说明。例如:用米尺去量黑板的边,结果是几米多一点;这个多一点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所以说,分数是由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

(1)出示P69的分数示意图和文字说明。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填写好分数,再指名回答,进行反馈纠正。

(2)归纳: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单位1(板书)。学习分数意义时,首先要认识单位1。

还有什么可以看作单位1呢?

(3)出示并讲解P70铅笔图。

①出示4支铅笔的涂:

②使图变化,板书:把4支铅笔看作一个整体。

③画上虚线,使图变为,板书:平均分成4份。

问:每份是这个整体的()/(),3份是这个整体的()/()。

教学过程

备注

学生自学小羊图。

(4)教师归纳:一把铅笔、一群小羊等组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还可让学生举例补充)

(5)归纳分数的意义。刚才,认识了单位1,单位1指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可以用简明的句子来归纳分数的意义了。什么叫做分数呢?请从书上读出相关的句子来。

出示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母和分子的意义。

(1)利用黑板上的分数,提问:2/3、3/4、5/8中,各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多少份?

(2)指出: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学生再从书上读出句子)

4、巩固分数意义的练习。

(1)出示P71第1题。观察思考:阴影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书上括号内填分数,再反馈纠正,说出分数的含义。

(2)出示P71第3小题。观察思考: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内填分数,反馈纠正,分别说出2/5、5/6

(3)出示P71第2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分数的意义里,必须把单位1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一份大小不一样,那末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是不能用分数来表示的。

(4)P72第4题,学生练后反馈纠正。

5、分数单位的认识和联系。出示讨论:

(1)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4里有多少个1?

(2)0.4的单位是什么?0.4里有几个0.1?

(3)0.04的单位是什么?0.04里有几个0.01?

自然数有自然数的单位,小数有小数单位,分数也有分数单位?想一想:

(4)3/4的单位是什么?3/4里有几个1/4?

5/8的单位是什么?5/8里有几个1/8?

3/10的单位是什么?3/10里有几个1/10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也不相同。找一个分数大单位,是分母不变,分子是1。

(5)4/15是由()个1/15组成。

9/20是由()个1/20组成。

31/100是由()个1/100组成。

可见,任何一个分数都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

(6)学生联系P72的第6题

(4)教师归纳:一把铅笔、一群小羊等组成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还可让学生举例补充)

(5)归纳分数的意义。刚才,认识了单位1,单位1指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可以用简明的句子来归纳分数的意义了。什么叫做分数呢?请从书上读出相关的句子来。

出示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分母和分子的意义。

(1)利用黑板上的分数,提问:2/3、3/4、5/8中,各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多少份?

(2)指出: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母:表示这样多少份的数叫做分子。(学生再从书上读出句子)

4、巩固分数意义的练习。

(1)出示P71第1题。观察思考:阴影部分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书上括号内填分数,再反馈纠正,说出分数的含义。

(2)出示P71第3小题。观察思考: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内填分数,反馈纠正,分别说出2/5、5/6

(3)出示P71第2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在分数的意义里,必须把单位1平均分。如果不是平均分,每一份大小不一样,那末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是不能用分数来表示的。

(4)P72第4题,学生练后反馈纠正。

5、分数单位的认识和联系。出示讨论:

(1)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4里有多少个1?

(2)0.4的单位是什么?0.4里有几个0.1?

(3)0.04的单位是什么?0.04里有几个0.01?

自然数有自然数的单位,小数有小数单位,分数也有分数单位?想一想:

(4)3/4的单位是什么?3/4里有几个1/4?

5/8的单位是什么?5/8里有几个1/8?

3/10的单位是什么?3/10里有几个1/10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不同分母的分数,它们的分数单位也不相同。找一个分数大单位,是分母不变,分子是1。

(5)4/15是由()个1/15组成。

9/20是由()个1/20组成。

31/100是由()个1/100组成。

可见,任何一个分数都是由几个分数单位组成。

(6)学生联系P72的第6题。

6、例1的教学和练习

(1)出示P72第7题。哪三点分别表示1/7、4/7和6/7呢?引导学生自学例1后尝试做题,做后,讨论应该怎样想,教师小结。

(2)试一试口答,并说明为什么?

P.72,第8题,学生练习。

四、教学总结

五、布置作业《作业本》

从自然数到分数,学生比较难理解单位1,需在后面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5】

说教材: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充。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一定的困难。因此,我通过直观而形象的多媒体演示,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乐学落到实处,并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体会只有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才可以用分数表示。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说明主题图。

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块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师: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

2、师: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

生: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瓶矿泉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揭示:每人分得同样多,在数学上叫做平均分《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师板书:平均分)

3、师:可是月饼只有一个,还能平均分给两个人吗?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呢?(板书: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

生:一半、半个……

师:这个半个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吗?(1/2)

师:同学们听过吗?像这样的数就是分数。(师板书: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二、动手实践 学知解困

1、认识 。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

师:这一半刚好是这2份中的1份(电脑演示书写过程,并出示1/2),这就是,谁会读?

师:这一半是蛋糕的,那另一份呢?

师:看来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这个蛋糕的(师板书:每份是它的1/2。)这个它指的是谁呢?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1/2的呢?

同桌为一小组互相说一说。

2、折出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动手操作。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蛋糕的1/2,老师这还有一张长方形的纸,又该怎么表示呢?

(大屏幕出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

(2)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得?

(3)展示不同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折法,及时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明明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这个长方形的1/2呢?

(5)判断。下面这些图形都能用1/2来表示吗?

3、认识不同的分数。

师: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记录一些学生想认识的分数。)

师:想不想用一个图形表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

师:你能不能也象刚才这样,先折一折,再用斜线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可以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这次你是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它的几分之一呢?(同桌交流并收集学生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教案

师:涂色部分是几分之一?现在请仔细观察比较涂色部分。

4、读、写分数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分数,你觉得分数你会写吗?拿出手指跟张老师一起来写个1/2!

(先写中间一短横,注意短横不要写得太长,短横下面写个2,写在下面的正中间,短横上面写上1,同样写在正中间。)

三、综合运用 发展思维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里涂色的部分吗?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3.它们分别占了大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大胆提问。但数学语言表达不够完整,流利。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加训练。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6】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设计理念

“分数”的教学属于数的概念教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应该让学生经历分数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变书本间接经验为学生亲历的直接经验。其次,应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情境,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三是要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概念学习扎实有效并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本课就是基于以上认识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情与教材分析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及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建构分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和实物、直观图形,在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联系具体图形等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经历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的过程,学会观察、交流、独立思考与清晰表达自己想法,提升相关的能力。

3.在创造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初步会用分数,获得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边三角形、爱心等图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问题引出平均分。2.用一个数表示一半。

“一半”也用一个数来表示,该怎么表示? 3.欣赏古代人表示一半的方式。你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表示一半吗? /2的读写,引出课题。你们会读写这个数吗? 分数1/2表示什么意思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一半”用一个数该怎么表示,体会分数概念产生的必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花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索,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 1.认识1/2。

请同学们用圆来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表示出它的1/2。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由分圆的过程到概念的揭示,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也通过交流、判断、质疑,进一步感受“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对 1/2 表面上的理解上升到本质含义的层面上,有效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2.丰富1/2的认识。

学生动手用阴影表示出不同的图形1/2 思考:这些图形形状、大小、折法都不同,为什么都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是二分之一,都能用“1/2”这个数表示。】

三、拓展巩固应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1.类推其它分数。

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二份,其中一份用1/2表示。如果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该用多少表示?20份?100份?

2.创造几分之一。

同学们动手试试,创造出你最想要的几分之一吧。

汇报你是怎么得到这个分数的,如果我们接着再折,你还能得出新的分数吗?

如果我们不折呢,你还能说出新的分数吗?说得完吗? 可见分数是无限的。3.小结(略)。

【设计意图:本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创造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对1/2 的理解逐步泛化为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4.应用练习(略)。

设计思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当前课程改革中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而这节“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因此如何在有效的时间里既让学生掌握又学得有兴趣,进行有效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简单的数学问题情境,提有效数学问题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设计了简单但贴近学生实际现实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引出:“一半”用一个数表示该怎么表示,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分数的产生过程。

二、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提有效数学问题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并通过活动学生观察提出“为什么图形的形状、大小、折法不同都能用1/2表示呢”这是本课的重点,这个关键有效的问题,学生在观察、交流、比较中感悟”只要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二份,每份就是这个图形的二分之一”在有限的时间解决了重要问题

三、创新练习,用有效时间解决关键问题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开放度。因此在练习设计时我首先眼于“双基”,以巩固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形成基本技能,其次又有一定开放性,尽可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学习动机,使练习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使用教材内容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7】

课题:认识分数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P98——100 教学目标:

1、能结合直观图示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能用折纸、涂色等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几分之几的意义,掌握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在一次愉快的秋游活动中,同学们每两个人分成一组来分食品。小强和小红他们俩准备了哪些食品?

这么多好吃的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俩都满意呢?(板书:平均分),什么叫平均分?

2、问:你愿意帮他们分一分吗?

(演示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

3、分蛋糕: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4、师:要表示“半个”,就要学习新的数,就是分数。

二、讲授新课

1、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二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半个,这半个用分数表示就是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二分之一怎么写呢?看老师写出这个分数,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横线的下面写2,表示把这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了2份,最后在横线的上面写1,表示半个是其中的一份。这个数就是分数1/2。问:你能完整地说说老师是怎么写出分数二分之一的吗?

你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把数学书打开到P98,自己找一找,读一读,认一认。

(电脑演示书写1/2)

问:中间的横线叫什么?分数线上面的数叫什么?分数线下面的数叫什么?分子和分母谁在上,谁在下?

谈话:你会读出这个分数吗?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问:这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1/2,那么另外半个蛋糕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呢

师: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2、长方形的1/2

师:认识了1/2,你想不想拿一张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用画斜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 学生涂色作品。

师: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师: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出示第1题,学生齐读题目。

教师指导填写第1幅图下面的分数。

谈话:这幅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在这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写出一个分数表示出来。学生独立完成后几题。

2、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选的?为什么?

小结:只有把一个图形或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究,比较大小

1、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拿出你准备好的三张圆纸片,比较一下,这三张的大小怎样? 请你折出一张纸的1/2,涂上颜色;再折出另一张纸的1/4,涂上颜色。比较这两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这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各用什么分数来表示?你能比较出折两个分数的大小吗?

折出第三张的1/8,涂上颜色,你想用1/8与前面的哪个分数比较大小?跟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1/2>1/8 1/4>1/8

2、想想做做3 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

问: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用“1”表示,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 指名说出填写的分数,教师板书。

问:谁能根据这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 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5 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要求。学生动手涂一涂并比较大小。小组内交流。

4、想想做做6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5、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有哪些认识?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 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布置作业:课本100页的第5题 板书设计:认识分数

平均分

二分之一

写作

四分之一

写作

分子是一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教学后记:学习分数的意义,关键在于理解“平均分”,所以在情景说完之后,应多花点心思在理解“平均分”上

教学时间: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单位1,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别说出下面各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看作单位1.

二、新课.

1.看图列式.

+==1++==1

说明:我们是把这堆小方块看作一个整体,即单位1表示由9个小方块组成的整体.

2.练一练:看图填空.

(1)把一堆皮球(9个)看作单位1.

黑皮球占,白皮球占,花皮球占

++==1

(2)把一批书(11本)看作单位1.

语文书占,数学书占,英语书占

++==1

小结:单位1不仅可以代表自然数1,代表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一群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盒粉笔,一个班的人数,一个月的生产任务,一项工作等等.

三、巩固练习.

1.我校共有24个班,每班占全校班级数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

2.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占全班学生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作单位1?

教师说明:用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时,整体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并初步知道部分和整体是相对而言,是可以转化的.

3.把一盘苹果(4只)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占这盘苹果的,有()个苹果.

4.(出示12只苹果)现在把()个苹果看作单位1,这堆苹果的有()个苹果.

教师追问:同样是,为什么苹果的个数不一样?

(因为单位1不同,所以它们的所表示的个数也不同)

教师说明:在具体问题中,由于单位1包含的数量可大可小,所以同样的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9】

大家好﹗我是19号教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上册第7单 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一次重要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以 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而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 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也不会用分数来表述。所以本节课我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做好引路人,教会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为这节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本课教学重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本课教学难点)

3.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学习方法: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感。 教学准备:

1.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学生准备)

2.ppt课件、贴画。(老师准备)

3.练习案。(老师准备)

4.小组合作人员:每组6人。组长1名,负责领导组员进行操作实验和探究性研究。

四、说教法学法

《数 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 点,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外延采用了情境教学和直观教学的模式,内部则采取“导——扶——放”的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 学生的口、手、眼、脑得到整体的互动。

五、说教学流程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联系)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建构)

三、检验成果,动脑反思。(反思)

四、知识梳理,拓展解疑。(延续)

环节一:(3—5分钟)

1.游戏激趣。出示一幅懒羊羊分水果的图画,让学生根据已知问题用手指来表示数。

2.由此揭示了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利用游戏引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一半的概念,通过质疑,学生发现“一半”不能用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表示,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分数的兴趣。)

环节二:(5--13)

1.折。学生动手折纸并涂色,引出1/2,让学生认识并会读会写 1/2 。

2.说。(1)让学生展示交流折法后,引导学生质疑: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2来表示?(2)生活中你还有没有遇到过用1/2的例子?

3.辨。出示练习,说说哪些图能用 1/2 ,为什么?

4.想。你还能认识其它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就意味着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我把“看、说、想、做”几个要素组合使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留下更深的印象。)

环节三:(10—17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案。

2.选派小组上台展示,讲解解题思路,师精讲补救。

(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个小组活动,动静结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系统地观察、有效地收集、简单地分析、明确地解释信息得出结论,以此突破本课难点。

本环节让学生描述本组的观察结果,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机会,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尽情地发挥,体会合作探究的乐趣。)

环节四:(5--7)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归纳出学习方法,适时整理板书。

2.布置课外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西瓜平均分给喜羊羊、懒羊羊2人,每人得到1/2,但懒羊羊不干了,他说,“不行,我肚子大,我要多吃点,我要吃这西瓜的1/4,你觉得他这样能多吃吗?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一目了然,能紧扣、简明地呈现授课的中心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此环节呼应本节课的导入,留下一个很有趣味性的问题,为下节课比较分数的大小进行有效的预习。)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0】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分数,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单元继续认识分数,要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想想做做里还把1元、1米、1分米等计量单位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几角、几分米或者几厘米。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第64~67页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第68~72页教学整体的几分之几,练习七是整个单元内容的综合练习。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教材又都分为两段,先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整体里的一份或几份,再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物体。安排后一段内容的教学,是为了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循序渐进,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把一个物体(饼、苹果、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个饼、苹果或圆片,每份是这个饼、苹果、圆片的。这里的既能表示一份的数量是多少,也能表示一份与整个饼、苹果、圆片的关系。由于这种双重含义,学生在具体数量的支持下,接受了分数。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如6个苹果组成一个整体),其中的一份是3个苹果,这一份是整体的。这里的每份个数与每份在整体里的关系不再是同一个数,这就构成了认识分数的难点。为此,教材循序渐进,小步子提升,引导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

例题是每份1个,占整体的。首先既用文字又配置情境图呈现实际问题,然后出现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的集合图,指向集合图里的桃告诉学生,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显然,教材采用意义接受的方式教学分数的含义,集合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教学要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平均分的活动,使集合图成为动态的发生、发展过程,突出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它的每一份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想一想是每份2个,占整体的。由于学生在例题里已经获得理解集合图的图意的经验,所以这里直接出现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的集合图,看图说出每份是整体的。要让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的思考,突出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整体的。

想想做做出现每份3个、4个的情况,不论每份的个数,它总是整体的几分之一。这些认识,在第1、2两题中通过比较才能获得。如每个球是一盒的,每个蘑菇是一盘的,为什么两个分数不同?原因是一盒皮球平均分成6份,一盘蘑菇平均分成5份。由于整体被分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数也不同。再如6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和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分别是和;12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和3份,表示每份的分数分别是和。这些素材让学生反复体会,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举一反三,教学几分之几。

第68页例题教学整体的几分之几,和教学几分之一有相似的安排。先图文结合呈现实际问题,再用集合图表达实际问题的数学内容,然后指向集合图讲述的含义。要注意的是,的意义是在的基础上描述的,突出了3个是。即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桃的,3份是3个,就是。

想一想变换了素材,让学生体验3个是。要引导学生应用例题里得到的体验进行推理,根据10个萝卜平均分给5只兔子,先想到每只兔子分得这些萝卜的,再想3只兔共分得3个,是这些萝卜的。

想想做做第1、2题在丰富的素材中继续体会整体的几分之几,仍然要突出有条理地思考。从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先想到其中的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一;再想这样的若干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如每朵红花是花的总数的,5朵红花占花的总数的。在写山羊只数占羊的总数的几分之几时,学生中会出现和两个分数。要引导学生用表示山羊只数与羊的总数的关系,因为只要把羊的总数平均分成3份,比简便。

3.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个,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第66页例题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个,第71页例题求整体的几分这有多少个。解决这些问题,要联系具体的材料解释分数的含义,并根据分数含义进行操作或列式计算。所以,起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的作用。

这些实际问题的教学,分成三个层次逐渐提高要求。首先在例题前铺垫,第65页第2、3两题,在图里涂颜色表示、、和,在12根小棒里拿出和,渗透了求整体的几分之一的内容。第69页第3、4两题,隐含了求整体的几分之几的思想。然后通过例题的教学,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2两题,依据分数的意义,先操作再列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操作活动成为联系分数意义和算式的纽带,成为从分数意义到列出算式的中介。最后是想想做做第3、4两题,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列式计算,解决一些不容易操作的实际问题。

教学两道例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抓住分数的意义引导思考。无论求总数的几分之一还是几分之几有多少个的实际问题,都给出了一个确定的分数,这个分数的意义就是实际问题里的数量关系。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能够组织起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第66页例题分得一盘桃的就是把这盘桃平均分成4份,分得其中的1份。由此引发分一分的操作。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和实物操作又能想到44=1(个)的计算。学生经历说分数意义-实物操作-列式计算-回答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是把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处理,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是进行推理发展数学思考的过程,分数意义是贯穿一系列学习活动的红线。二是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动手把整体平均分是对分数意义的理性思考拉动的操作行为,在解释分数意义的时候,会很自然地激起分一分的愿望。动手操作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往往分一分就得出问题的答案,教材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分一分的条件,也多次提出分一分的要求。三是本单元给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都以现实的情境图出现,不要出现纯文字叙述的应用题。

4.教学十分之几的分数,为认识小数作准备。

第70页第7~11题都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编排这些题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进一步认识分数。这些习题把自然数1以及1米、1分米、1元等计量单位平均分,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这样,学生在三年级上、下两册教科书里学习分数知识,从1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到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几,又扩展到1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几,被平均分的对象不断发展,对分数的认识也随之逐渐深化。二是为后面认识小数作准备。因为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份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所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需要十分之几的分数作基础。

四道题的编排是有层次的。第7题是认识十分之几的第一步,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这条线段的,7份是这条线段的。学生首次学习十分之几,体会了十分之几与十分之一的关系。线段的两端分别表示整数0和1,在线段上能清楚地看到,、......这些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在0和1之间。第8、9两题是认识十分之几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直观图形的支持下联系已经掌握的1分米=10厘米、1元=10角这些进率,以及对十分之几分数的理解,把几厘米写成十分之几分米,把几角写成十分之几元。第10、11两题是认识十分之几的第三步,提升前两步的学习,渗透有关概率的初步知识。

这些题要尽量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因为他们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有用分数表示图形、整体的一部分的经验。再加上多数题为学生提供了图形直观的有利条件,能支持他们思考。要充分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形成写分数的正确思路,培养推理能力,发展数学思考。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1】

1.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两个概念,知道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深刻理解分数的意义;

2.突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计量功能,沟通分数和倍数的联系,把分数放在数的体系中来认识,为后面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做好认知铺垫;

3.在活动中反复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计量功能的同时,培养单位意识,渗透单位、变与不变等数学思想。

有位同学分享了老师带来的苹果,好吃吗?

什么味道?

还有什么味?

数学老师带来的苹果还应该有数学味吧!

想一想,你吃了多少苹果?()

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完整的表述)

说得真完整!首先,说明了分的是一个苹果。其次,强调了平均分(板书:平均分)成4份;更重要的是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份是谁的。谁能象他这样完整的说一下的含义?(生说)

这节课我们就以分苹果为例再次认识分数。

(一)理解分数,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

1.借经验,扩展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情景:我吃了8个苹果的。)

师:丽丽的妈妈买了8个苹果,丽丽吃了其中的一部分,是几个呢?

生:丽丽吃了2个苹果。

师:你是怎样猜出2个的?

生: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师:有问题要问吗?

师:我有疑惑:昨天我们分的是一个苹果,一个苹果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板书:“1”),我们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不够一个整体(板书:不够),所以我们用了比1小的来表示,这一点毫无疑问。而这里,丽丽吃的可是2个苹果呀,怎么也能用来表示呢?生1:因为这里是把8个苹果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4份。

生2:虽然每份是2个,但它还是不够一个整体,因为这里一个整体指的是8个苹果。

师:奥!我明白了:原来你们是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圈起8个苹果)。这样看来2个苹果当然不够一个整体了,用表示也就理所当然了!是吗?(是)

师:经过这场小小的辩论,我们对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了?!那你们能完整的说出在这里的含义吗?试试看!(教师指图引导说)

师:老师来规范一下语言:(边指图边说)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每份是这8个苹果的。

(同桌互相说,再指名完整地说。)

2.提升经验,认识单位“1”

师:(课件依次出示)如果是1200个苹果,能不能看做一个整体?一堆呢?你能分别得到它们的吗?

(随着学生的描述,教师演示课件)

师:请你对比思考,由分1个苹果到分8个、1200个再到一堆,这其中什么在变,什么不变?(课件依次出示四幅平均分图)

生:个数在变,不变。

师:为什么不变呢?

生:因为都是平均分成4份。

师:这么说这个分母4是由谁决定的?

生:是由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决定的。

师:与这个整体是几个苹果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

师:所以说不管是一个苹果、8个苹果、1200个苹果,还是一堆苹果,只要把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课件演示)

师:这个整体在数学上叫做单位“1”。(课件演示)

师:1可以是1个苹果吗?可以是一堆苹果?可以是一亿个苹果吗?这个单位“1”到底可以多大?

生:无限大。

师:有多小呢?(生相互窥视,举棋不定。个别同学说:最小是1。)

师:这是个苹果,我们能不能再把它平均分成4份?那一份是谁的?(一块苹果的)那它(一块苹果)就是单位“1”了。我们再把刚刚分得的那一小小份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谁的?(那一小小份苹果的)这样那一小小份苹果就是单位“1”了。继续分,单位“1”变得越来越小,但是不能小没了吧?可以说无限小,但不能是0。

师:单位“1”只能表示苹果吗?请举个例子。(学生举例)

师:单位“1”是自然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能无限的大,也能无限的小(比0大)。你想对单位“1”说什么?

生:单位“1”你真神奇!

3.深化认知,感受分数单位

师:(指着图片及板书)一份是,2份呢?3份?4份?(板书:、、)

师: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呢?

师:、、都是由谁组成的?(完善板书:→、、)

师:你看我们无形之中是不是创造了一个单位呀?!(圈出)

师:它是组成分数的单位,所以叫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师:分数单位是分谁得来的?

生:单位“1”。

师:分数单位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那个几分之一。(板书:(一份)几分之一)

师:请看屏幕:把8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就是一个分数单位。用这个分数单位可以组成许多分数,如1个是,2个是,3个是……(让学生安安静静地看一遍)

师:想一想,还能把它平均分成几份?从而创造出分数单位几分之一?用这个分数单位可以组成哪些分数?(同桌两人借助学具摆一摆、说一说。)

表示其中一份的就是一个分数单位。如1个是,2个是,3个是……

生:还可以把8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一份的就是一个分数单位,1个是,2个是,3个是……

师:一口气说了8个分数,厉害!

生:还可以把8个苹果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一份的也是一个分数单位,1个是,2个是。

师:以后你会知道还能组成好多分数。

师:你有问题要问吗?(指着两份中的一份)这里的一份能用表示吗?

(讨论交流)

师:(课件)通过平均分,我们创造出了、、三个不同的分数单位,你还能继续创造吗?

(可以把每个苹果一分为二,得到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2】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上午好好!我是自由路小学的王瑞霞。今天我说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仅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安排了“分一分、折一折、比一比三个活动”。意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观察思考中学习、体验、感受数学。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地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学生情况的思考,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认知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猜一猜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和比较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和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三张

2、学具:不同形状的手工制、彩笔、尺子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

教师

(组织 引导 合作)

创 (创设情境)

导 (设疑导入)

动 (动手操作)

悟 (体验感悟)

【学法】“

学生

(主体)

感知(观察生疑)

理解 (自主操作)

探索 (合作发现)

应用 (巩固提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结合九九重阳节出示一幅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两人准备了哪些食品?怎样分才能让两人都满意?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经历由整数到分数的过程,着眼一个“探”字,抓住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

(二)探索新知

1、认识

设疑: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同步演示分数的书写,分数线、分母、分子)这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 ,另一份呢?(也是它的 ) 它指的是谁?

2、加深理解

(1)折纸游戏:让学生动手折各种图形来表示出 ,体验不同折法。

(2)、展示作品:追问:平均分的图形不同,它们的 相同吗?为什么?

(3)、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分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发展自己,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 ,丰富 的表象。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有意识的追问,使学生感受到: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 。整个环节从操作实践开始,以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完成,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知识点的学习,着眼于设疑和解惑,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4)、判断: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能用表示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反例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以便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进一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同时很巧妙的引出 】

3、 深入探究分数

(1)、认识

①折一折正方形纸的

②画一画正方形纸的

③说一说 的含义

④写一写 这个分数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理解 的基础上,自然的掌握 的含义,并通过辨析明白:为什么图形相同,折法不同,每份都用表示 ,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

(2)猜一猜

我们认识了 和 ,猜一猜还可能有几分之一?你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在猜测验证中主动拓宽知识,认识新的分数。】

4、比较分数的大小

像 , , 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分数也能比大小,谁能任意选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使学生“再认识中比较分数,在比较中巩固分数的认识”,体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图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数就越小。】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做一个课堂小结,转到学生解决问题中。“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初步认识了分数 。相信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让我们带着收获进行下面的练习。相信你一定没有问题。”

1、加深认识:

(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书93页第1题)

(2)填>、

2、体验创新

(1)、你能看到几分之一

(2)、水天一色,能感觉到几分之一

(3)

3、拓展延伸 魔法箱(课件)

【设计意图:对于学生刚学的知识,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练习,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4、欣赏短片,谈谈感想。(课件)

【教学理念: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收集到的生活资料,开发出更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整体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学生是从生活情景走进课堂,又将带着生活问号走出课堂?这样的数学教学带给学生的是智慧的行囊,生命的启迪。】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3】

一、说“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的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因此本课教材一开始就创设了分一分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产生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的疑问后,通过讨论得出用1/2来表示一半。然后再安排“涂一涂”“折一折”“说一说”进一步体验分数的基本意义。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有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题。

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第一次接触过分数,在理解分数的意义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

2.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意义。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圆形的纸

学具准备:正方形的纸,长方形得纸,水彩笔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2、过程与方法: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乐中验。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学习方法。

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更深入的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难点: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分数表示物体、图形等。

4、教材与学生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淘气和笑笑分一个苹果入手,引导学生讨论和探索“一半”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知道现在全世界通用的表示“一半”的方法是1/2。接着让学生在“涂一涂”的过程中体会1/2还可以表示很多的事物,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对初学分数知识会有极大的兴趣,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部分同学会有困难,读、写分数也会有一定的困难。要在逐步的实践探索中加深理解,逐步掌握。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学法:

课刚开始,教师就设疑:一半要用什么数字表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认识了二分之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以各种不同的折法折出1/4,并与同伴交流,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获得新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将鼓励他们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来学习。这样可以使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展开推理和想象,作到人人参与、人人热情高涨,发挥他们在课堂中的主题地位。此外,我还将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本节课当在中,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理解分数,从而达到增加课堂容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五为主”即以发展为主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索为主线、以认识分数为主载。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强化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从以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上课一开始,我会与学生谈话交流: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和同学玩拍手游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谈话导入新课,把学生引入到情境之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1/2

在上面的情境图中引导学生思考:一个苹果要怎样分才公平?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一半?同桌之间商量后再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会故意拿一张苹果的纸代替任意撕成两半并说:“这样也可以用1/2来表示。”从而引导学生反驳我的理解并说出“平均分”。

2.领会1/2的含义

在已经认识1/2之后,引导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表示出教材“涂一涂”中各图的1/2。师有选择的投影出学生的作品。接着由学生来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从而达到引出每样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进一步加深对1/2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2的意义。同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3.认识1/4

每个人先用自己喜欢的折法折出正方形纸的1/4,再与小组内各成员交流不同的折法并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却都表示这张纸的1/4。这里我会引导学生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通过1/2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再让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拓展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学生的折法会是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给予肯定。学生可以在小组交流中分享收获的喜悦。

4.认识其他的四分之几

在上一环节中学生已经折出1/4的基础上,引导每个小组在已经折出1/4的几张纸上分别画出2/4、3/4、4/4。然后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同时板书1/4、2/4、3/4、4/4。

5.学习分数的读写法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总结出:像1/4、2/4、3/4、4/4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接着以3/4为例分析分数的写法和读法。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分数各部分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组内交流,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这一阶段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认识,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我设计了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的练习。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

1、基本练习:课本P55练一练的1、2题。

2、综合练习:下面哪个图形的涂色部分的1/4,在()里面“∨”并说明其他三图为什么不能用1/4来表示。(题目在课件上)

3、拓展练习:判断下面的分数表示的阴影部分对吗?(题目在课件上)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多层次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把刚刚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自我总结,分享收获

在本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准备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能用分数表示的例子,同桌之间说一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真体会生活中是数学与学习数学的价值。

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可以说是“微型教案”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所以我精心设计如下板书:

认识分数

把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1/2,像1/2、2/4、3/4、4/4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分数。

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子,最后写分母

读作:四分之三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分数能正确用分数描述图形或简单的生活现象。

教学难点:

体会在不同整体下,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运用分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老师有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分数,掌握了一些简单得分数知识,今天我们就进一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

复习:出示:(5分钟)师:谁能说说这个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怎样读,读作:(二分之一)

师: 表示意义是什么?

2)、老师这里有这些数,谁能帮老师读一读。 , , , 让学生读认。

师:像 , , , ……都是什么数?(分数)

师出示图形: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上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二、创设情境,理解分数的相对性。

1、 拿一拿:(10分钟)

教师准备三盒糖果(数量不要告诉学生)

师: 我这里有三盒糖果,老师想从每一盒糖果中取出它的 ,谁愿意帮帮老师这个忙呢?

请三位学生到台上拿糖果。其他同学注意观察.

师:你准备怎么拿呢?

生1:

生2:

生3: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什么?生:他们拿出的块数不一样。让三名学生回位。

师:他们三个都是拿出全部的 吗? 拿出糖果的块数却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生:三盒糖块总数不一样。

生:数错了。

师:他们分的到底对不对呢?再请三位同学上台分一分,验证一下, 注意观察每盒的 是多少块? (4块、3块、4块)把所有的糖果都拿出来数一数告诉大家总块数是多少(一盒有8块, 一盒有6块.另一盒有8块)。

师:前后三名学生分得一样吗?

师:现在你知道每盒糖的 不一样多的原因吗?

生:是总块数不一样,

师:一盒糖的 表示的都是把一盒糖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但由于盒子里糖块总数不一样多,所以取出的 的数量会怎样?

生:也一定不一样多。

强调: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也就是总块数不一样多),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2、说一说: (10分钟)

出示教科书的情境图:(一本书厚,一本书薄)

. 师:让两名同学各拿一本书.左边的同学看了第一本书的 ;右边的同学看了第二本书的 ;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

生1:因为书的厚薄不一样,总页数不一样(也就是整体“1”不一样),因此它们的 就不一样。

师:虽然它们都把整本书平均分成三份看,都看了其中的一份,但它们的整本书页数同不同?也就是说什么不同?

生:看得页数不同,整体也不同。

师:请同学们再考虑一个问题。

明明喝了一瓶水的 ,楠楠也喝了一瓶水的 。明明说:“我俩喝的一样多”。楠楠说:“我喝得比你多。” 它们谁说得对呢?

生2:如果瓶的`大小一样,他俩喝得就一样多。如果大小不一样,谁瓶大,谁喝得就多。(整体不同,同一分数大小就不同。)

师:为帮助印度洋海啸受灾地区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师:让学生填数、观察,小组合作体会这些分数之间的关系,你们有什么发现?

一个分数它得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得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强调单位“1”即整体相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部分相同。

提问:“1”里面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有几个 ,……

3、画一画:(8分钟)

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师:小黑板出示题目

1、一个图形的 是边长1cm的□,画出这个图形。

a、请同学们先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视。

b、展示学生的各种画法,由学生自己来评价。

c、 还有其他画法吗?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

2、分别画出个图形的 ,他们的大小一样吗?

三、练一练:第35页:(5分钟)

第1题,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交流:选两题说思考过程。。

第2题:涂色。试问:()个 是 ,2个 是(),5个 是(), 里有()个 。

四、总结:(1分钟)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再一次认识了分数,谁能告诉大家你这节课收获到了什么?

与分数有关的内容就可以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师: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祝大家数学越学越好。

五、作业:(1分钟)p36、5、6、题

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 分数 具体

书 一本书厚 页数多

一本书薄 页数少

一瓶水 大瓶 水多

小瓶 水少

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同一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多。

分数的再认识课件【篇15】

《认识分数》教学设计

单位:丹阳市折柳中心小学

姓名:靳红阳

邮编: [设计思想]

1、辨析对比,在变与不变中体验“整体”和分数的内涵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对分数的一次新的认知,是对原有分数内涵的一次丰富;但是由于受以往学习经验的影响,学生往往很少会主动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并认识这些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变”与“不变”这一理念,通过三次改变,在变化中让学生体验不变,从而深刻理解整体的概念和分数的内涵。整个设计以“整体”意识为主线,“变”与“不变”为设计理念,在教学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含量。

2、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是主要学习方式。

本节课学习中,认识 “由一些物体所组成的整体”是一个重点,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学生往往容易受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为了排除这些物体个数所带来的干扰,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分一分、比一比、说一说的过程中直观感受,抽象思考。为学生有效地避免每份分得的物体的个数和整体个数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帮助学生突破了知识难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

3、练习设计体现精练及时,注重生成、体现差异性教学。

练习的设计继续引导学生对“整体”概念的深化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分数的内涵,注重学生错题的收集,注重生成性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体现教学的差异性,从而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小猴分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桃的过程中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进一步丰富分数的内涵,教材的安排分两个层次,第一是理解将若干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个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第二是认识还可以用分数表示其中的某几个占整体的几分之一。这是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和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的知识基础;更是学生五年级学习认识单位“1”的知识前奏。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学生对分数的一次新的认知,是对原有分数内涵的一次丰富;尤其是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这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难点。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并能够通过操作、画图或是涂色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进一步丰富分数的内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将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 〖教学难点〗

用分数表示整体中的某几个物体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回顾:

(1)忆:关于分数你都知道那些知识?(2)说:能举例说明你认识的分数吗?

(3)想: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猴子,每个猴子分到这个桃子的几分之几?

2、引入: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分数,今天我们要继续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本环节引发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唤醒学生对于分数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为新课教学设计一个初步比较的素材,也为接下来的学习作了有针对性的铺垫。)

二、操作对比,辨析交流,认识分数

1、第一次辨析理解分数,初步体验“整体”

(1)、思考:把这盘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可以怎么分?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2)、学生活动:先分一分,你是怎么想的?跟你的同桌小声的说一说。

(3)、交流:请若干同学用完整的话描述分桃的情况。

(4)、对比:比较复习题,桃子的个数不一样,为什么分的结果都是1/4?(5)改桃子为8个或16个,平均分给4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分之几? 学生分小组选择一个进行操作,交流 小组汇报:怎么分的?结果是什么?怎么想的? 再次比较思考:为什么个数变了,结果还是1/4?

(6)、继续深化体验:出示盘子,里面放?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猴子,每个猴子能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7)、突出认识“整体”。(板书:一盘桃子)

小结:上学期,我们是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而今天我们是把多个桃子当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板书:一个整体)

(通过4次分桃,4次对比,深化对“桃的个数变了,但分的结果为什么还是1/4”这个问题的辨析与体验,深刻理解一个整体的概念。)

2、第二次辨析,在“变”与“不变”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

(1)、思考: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又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先独立操作,再在小组里说说想法。

(2)、问:为什么同样是4个桃子,这次分的结果却不一样?(3)、如果盘子里放8个、16个、任意个??又是什么结果呢?

在脑子里想一想,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辨析:在我们刚才分桃子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5)、小结:不管有几个桃子,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3、第三次辨析理解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内涵

(1)、问题: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4个猴子,2只猴子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2)、独立操作,小组交流、汇报交流,辨析认识(3)、思考:每只猴子分到几分之几什么有关?(4)、小结:看清总份数和所取份数。

(通过三次辨析比较,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辨析,在辨析中体验,突破了知识难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内涵。在“变与不变”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交流操作,理解分数

1、交流、进一步整体和分数含义。(1)、完成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二次认识“整体”:这一题中分了哪些物体?(板书:6个球、5个蘑菇、6个苹果)(2)、第2题

独立填写、交流反馈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再次认识“整体”:这一题中又分了什么?(板书:12个正方体)

2、操作,深化认识分数(P65-3)(1)第三题

学生先根据分数涂一涂

反馈:你是怎么分的?涂了其中的几个?(关注错误的学生)认识“整体”:在这一题中,我们又分了什么?

发散:你认为,除了分刚才这些物体,还可以分哪些物体?(2)动手:拿小棒

思考:一堆小棒有16块,先后拿出这堆小棒的1/4 反馈:你准备怎么拿?

拓展: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有几根?

(练习设计分2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练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注重对“整体”概念的理解,第二层次,在操作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分数的含义,在整个练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错题的收集,并能最大价值化,体现差异性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

四、梳理对比,丰富内涵

1、梳理:说说今天学到了哪些知识?

2、对比:今天学习的分数和之前大家所认识的分数有哪些不一样?

五、板书预设


本文的网址是http://www.zfw152.com/a/588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