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祝福logo

目录

地图 > 祝福语 > 范文大全 >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 >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初步认识教案

祝福语通常是指对人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祝愿,在生活中许多不同场景都会用的上。乘法初步认识教案专题给大家汇集了大量关于乘法初步认识教案、乘法初步认识教案精选等,希望丰富的乘法初步认识教案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初步认识乘法教案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下面由编辑给您带来的“初步认识乘法教案”,以下内容十分重要请认真阅读!

初步认识乘法教案(篇1)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乘法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 p47、48例1例2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用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公园里的一些娱乐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乘法作准备。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三、学情分析 :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是学生刚刚接触的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通过实物图等,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在初步形成“乘法”的概念前,让学生通过“列加法算式”体悟遇到这种情况用加法真的很麻烦,学生有了这种体悟后,引导他们去想更好办法,就有了很大激情、动力。

四、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策略:在比较中认识新知识

六、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哪儿玩?咱们一起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得这么开心?

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他们在玩什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1) 整体感知,初步认识乘法。

游乐园里的确很好玩,其实在这里还藏着很多数学秘密呢!根据咱们观察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旋转小飞机图。问:每架小飞机里有多少人?(3人

一共有几个同学在玩旋转小飞机?

学生分小组讨论。

指名上台数一数,列出加法算式。

3个3个地数,一共有5个3,写出加法算式是:3+3+3+3+3=15。 课件出示旋转小火车图。

问:每个车厢里有多少人?(6人)有几个这样的车厢?(4人) 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6+6+6+6=24)

课件出示过山车图。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每排是2人,有7排,那就是7个2,。) 你

阅读全文>>>

2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学生反应的改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按照您的需求小编为您整理了一篇题为“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的文章,请关注本文的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和操作,使学生理解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知道乘法算式的含义。

2.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会正确地读出和写出乘法算式。会正确地叙述乘法算式的意义;还要会用学具摆出乘法算式的含义。

3.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的能力;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教学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算式:4+6+9和2+2+2.

(1)要求学生找出这两个算式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2+2+2这道算式的加数是相同的,那么2就是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板书)。

(2)数数看是几个2相加?(3个)

2.出示算式:5+5+5+5.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加数相同吗?这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几个5相加?

3.要求学生说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

教师小结:这些算式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板书)

4.设疑:2+2+2是3个2相加,那么4个2相加,怎样列式?5个2呢?50个2、100个2、1000个2相加呢?

揭示:用加法列式,算式很长。

5.引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使这些很长的算式缩短。这个方法叫乘法(板书)。

教师出示教具加号+,然后向右旋转成乘号,贴在黑板上。

6.介绍乘号及其写法。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23=6.

1.出示小花图。

板书设计

乘加乘减

例5桃子图例643-2=

一共有多少个桃?

3+3+3+2=1133+2=11

(1)先出示2朵。提问:你们看,这是几朵小红花?(2朵)我们把2朵小红花看成一组。然后再出示2朵,又出示2朵。

(2)提问:一共摆了几组小红花?(生:3组。)求一共有多少朵小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板书:2+2+2=6)

2.教学用乘法计算。

(1)这道算式中的相同加数是几?(生:相同加数是2.)写乘法算式时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乘号。

(2)数数看这是几个2相加?(板书:3个2)乘号后面写3,这个3叫做相同

阅读全文>>>

3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

1.教学书上第48页的例题。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指导看书上的插图)

讲述:同学们,周末你们会外出活动吗?今天就有一群小朋友组织外出爬山,他们决定坐缆车去山上游玩。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6个人 每辆车坐2个人 要坐( )人。)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提问: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组合作交流,示范扮演。

(3)教学除法算式

j讲述: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怎样写算式呢?共有6个小朋友,先写6,再写(介绍除号,指导写法)每辆车坐2人,就在除号后面写2,刚才你们已经想出来了要坐3辆车,接下去怎样写?(边讲述边板书: 62=3)

k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

l提问:结合这道例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中,6、2、和3各表示什么?

教学第48页的试一试

让学生看图、读题、独立完成。订正后提问:结合这道题,说一说在这个除法算式里,12、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几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可以用除法计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2

三维

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

难点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 练习题卡。

主要教学流程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

⒈6除以3等于2。(复习除法的读法)

⒉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复习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⒊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⒋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复习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的第8题。

乘法算式:5×3=15

除法算式:15÷3=5 15÷5=3

要提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17页练习三的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

阅读全文>>>

4初步认识教学教案(精选11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 教案课件要敲定教学内容,也要注重梳理难点。趣祝福编辑认为“初步认识教学教案”这篇文章很有价值现向您推荐一下,希望本文能给您提供借鉴!

初步认识教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河北版二年级数学上册p

56、57页例

1、例2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们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的编排结合生活情景,教材的主题图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学情分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为形成角的空间观念奠定基础。由于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对角的张口越大角就越大理解不透彻,不知道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由于儿童的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直观感知、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和法则,并及时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小组合作、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根据角的特点辨认角。

教学难点:决定角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4根小棒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师自制的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你们能用4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师:摆好了吗?

生:好了。

师:摆成了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

师:现在拿走1根小棒,再摆一摆又会是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接着再拿走一根,像这样的图形又叫什么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

2 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题—读题—激励)

(设计意图:由已知的事物产生新的事物,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校园情境图。

师:请仔细看图,你了解到那些信息?

师:校园里真热闹,你

阅读全文>>>

5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合集

教案和课件也是教师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对待。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有没有担心写不好教案和课件呢?如果您想了解“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原理或者相关技巧,可以考虑阅读这篇文章,相信会有很多有用的信息!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92--93页例1、例2、例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的探讨和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4、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给大家听。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向西取经,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集镇上,看到路上的人都手提着月饼,这才想起今天是中秋节了。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月饼店,“哇,好多的月饼呀!”八戒很快就看见店里各种各样的月饼,馋得直流口水,一个劲地说:“师傅我想吃月饼。”可是唐僧说:“想吃月儿饼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要是只有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块?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块吗?(有的说每人分一半,有的说每人得半块。)半块月饼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1) 猜一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怎样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呢? 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一半就是这两份里面的一份,也就是这圆形的二分之一,写作:1/2,结合书本中的月饼图说说,“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a、折一折:让学生用各种的纸片动手折出1/2,(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c、从操作过程中凸现思考过程。

师:这些形状不同的纸都可以折出它的1/2。想一想,同一张纸折

阅读全文>>>

6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华

各位好啊!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的相关知识。教案和课件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只有花时间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才能实现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如果您觉得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不妨立刻将本页加入您的收藏夹吧!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第91—92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多种活动,如平均分饼子、折纸等,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认识几分之一,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

教学重点: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师生各准备正方形、长方形等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鼠妈妈分饼子的故事好吗?鼠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毛,一个叫二毛,哥俩长得挺机灵的,又非常喜欢鼠吃妈妈做的饼子。有一天,鼠妈妈做了4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吃,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子同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来帮帮鼠妈妈?第二天,鼠妈妈做了2个饼子,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也来帮帮鼠妈妈?第三天,鼠妈妈有点累了,这天她只做了1个饼子,还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一样多,应该怎样分呢?谁再来帮帮她?(半个饼子用数字怎样来表示呢?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小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好的数学课,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小学生的特点是好玩、好动、好奇心强,对于色彩鲜艳、离生活较近、有趣味性的故事感兴趣。本节课,我首先利用课件鼠妈妈分饼的故事创设了情境导入新课,引发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求交流,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鼠妈妈分饼子。

鼠妈妈先把饼子分成不同的两份,大毛连忙说:“我是哥哥,我吃小的。”二毛一听也连忙抢着说:“我小些,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鼠妈妈看见

阅读全文>>>

7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锦集14篇)

在网络上看到了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介绍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 教案课件是备课的核心,必须要切实写好重点难点。感谢您的关注请多多留意我们的网站!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 篇1

一、导入并教学平均分。

1、板书:分。这是一个什么字?分看到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分数、1分钱、分东西等)

2、小朋友们说了很多,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绝大部分小朋友看到分字,都想到了分东西。今天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分东西的方法。

3、中秋节快到了,小动物们也忙着分月饼呢?瞧!这里有6块月饼,要分给小山羊和小老虎,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分才最公平呢?(等分、不等分的请说明理由)(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它们每人都分得了3块月饼,我们就说它们两个的月饼数怎么样?(相同、同样多、相等、一样多)

4、对了,我们就把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作平均分。

5、想想:如果我们要把这6块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呢?(课件演示)

我们把8个小方块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是几个呢?(课件演示)

6、那你能用平均分说一句话吗?

说得真好!当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时候就要用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那就是除法。

二、教学除法算式的读写。

1、认识除号。

请大家看:(课件:)这就是除法的运算符号,我们把它叫作除号。写的时候要注意:先写一横,这一横要写得平直,再写上下的两点,并且要注意对齐。(课件随机演示)

现在就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用手指在课桌上练习写一个除号。

2、那除法算式怎么写呢?我们一起来看例1。

(课件出示)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要分的桃是几个?(6)我们把它写在除号的前面,叫作被除数。

平均分成了几份?(3)我们把它写在除号的后面,叫作除数。

每份是几个?(2个)我们把它写在等于号的后面,叫作商。

(指6/3=2)这个除法算式就表示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

读作:6除以2。(指名读、齐读)

老师指着算式问:6、3、2各表示什么?/表示什么?6/3=2表示什么意思?

3、学得真不错。请小朋友们再看看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一道除法算式吗?

10/2=5

谁再来读一读这个算式,10、2、5各表示什么意思?在除法算式中各叫什么名字?那10/2=5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动动脑筋,

阅读全文>>>

8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必备12篇

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所必备的物品,每位老师都应认真规划和制作教案课件。持续更新和完善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方便学习者查阅教学资源,笔者整理了关于“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方面的内容,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对需要帮助的读者有所帮助!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

各位专家领导:

早上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角的初步认识。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角的初步认识》是初中数学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今后角的进一步学习如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分类基础,因此,角是数学的“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诸多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常用角进行描述。角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提高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4、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认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概念性,抽象性和生活性,应着重采用演示法,谈话法的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我注重展示与角相关的图片和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此外,我还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有关角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角的知识。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

阅读全文>>>

9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合集8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 预先准备教案课件,有助于我们理清教学思路和难点。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想要的答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4.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合同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同学们,我们在

阅读全文>>>

10加法认识教案1500字

加法认识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 通过操作、表述,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教学交流意识。

3、 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

了解加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观察现实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情境图,磁扣。

教学过程:

(一) 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1、 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做加法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好了,同学们说的都不够准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什么叫做加法。

2、 出示情境图

教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小丑演员,一手拿着3个红气球,一手拿着1个蓝气球,合起来就是4个气球。)

教师:让多名学生反复说,说意思完整的同学,全班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你能边说这幅图的意思,边用手势来表示吗?

3、 在操作中理解合并

① 摆一摆

教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过程借助磁扣到前面来演一演吗?(黑板上磁扣演示如下图磁扣面贴彩图)

○○○●

② 画一画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同学的表演气球图,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都是合并)。

教师:你能不能画一幅图把它表示清楚,让别人看明白?

展示交流学生的作品

○○○●

教师:这幅图能很好地表示出合并的意思。

(二) 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教师:把3个红气球与1个蓝气球合起来,求一共有几个气球,用加法。(语气加重,重复几遍)。算式是:3+1=4

板书:3+1=4

教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读一读:3+1=4)。

教师:3表示什么意思?(3个红气球,3个磁扣)。

教师:1表示什么意思?(1个蓝气球,1个磁扣)。

教师:“+”你认识吗?表示什么意思?(加号,表示合并)。

教师:你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3+1=4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 巩固练习

1、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课本24页做一做)

教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多名学生反复说,说意思完整的同学,全班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2+2=4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说清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合并的意思。

(四) 全课总结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了?

(五)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加 法

○○○●

阅读全文>>>